任务型学科教育下的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doc
- 格式:doc
- 大小:77.52 KB
- 文档页数:3
1 基于项目学习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设计 基于项目学习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设计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人际沟通交流的工具,其使用者的听说能力是实现语用交际的保障。因此,英语听说课程就变得极为重要。但由于语言环境和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多流于表面,成为听力练习课程,并不能真正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PBL模式理论上可以解决学生学用分离的通病,但由于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不能有效地开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PBL课程设计中的几个关键之处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PBL教学模式的作用及优势,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项目学习;听说课程;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张芳(198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XXK211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20XXxxxx43)。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深刻的变化,既有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相关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逐渐凸显。英语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通用语言无疑成为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的技能之一。20XX年修订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但“哑巴英语”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群体中并不少见。听说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技能,提高实际交际能力,其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能力和浓厚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视听说课程往往演变成听力练习课,教师播放音频,学生完成练习,检查答案,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难以达到大学英语教程大纲的要求,学生听、说分离,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二、PBL教学 2
Vol.28No.4Ap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上)2012年4月1二级学院中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地位视听说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也明确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是他们在今后合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高校英语教学的重心已经从单纯注重读写的哑巴英语时代过渡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大学英语改革过程中,由于对听说能力的逐步重视,视听说课就首当其冲被寄予了厚望.现今各大高校都重金配备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开设了视听说课,集合视觉,声音,融合口语教学于一体,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为重点,以视频音频资料作为学习材料,最终教学目标都是为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尽管高校以及大学英语教师们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却收效甚微.为何大学英语视听说课长久以来,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高,教师疲惫,各方不满之声甚多,都值得我们大学英语从教者深思,并为改变现状作出努力.2现今二级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存在的问题2.1教材的选择许多高校目前视听说课本趣味性不高,知识点,题型布局不合理.题材脱离学生现实生活,难以引起学生兴趣.许多学生觉得教材乏味,课上没精神,课堂活动不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自然就不理想了.2.2大班教学效果不佳二级学院是近年来大学教育中出现的新事物,作为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和公立教育不同,民办教育会注重经济收益,所以,就存在教育经济投入和产出之间,和公立院校的处理方式不一样.首先,随着高校扩招大潮,二级学院走在扩招前列,学生数量增加迅猛,招生规模加大,然而校园建设,师资规模却远远跟不上.对于语言教学来说,大班教学比小班教学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大学英语老师上课节数多,面对的学生数量众多,连学生名字都记不了几个.而对于学生而言,一星期一次课,时间有限,老师也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口语的初级阶段,如果老师能够多花时间精力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上课效果将会好很多.然而,大学英语课往往安排紧密,内容很多,老师很难兼顾众多学生.所以,最后敢于开口练习口语的学生往往是少数,整堂课下来,成了教师在讲学生在问,甚至成为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只是在听.学生按专业分班,而不是英语水平,所以,学生们口语水平不一,也会影响教学.的同学觉得自己基础不好,单词量太少,自信心不够,怕开口招致别人笑话.即使教师在课上提供足够的操练时间,但是由于学生水平不均,往往对自己英语水平没有信心的同学会保持沉默,整堂课就成了那些“优秀学生”的表演秀了.2.3学生英语基础不牢固我校中山大学的二级学院,从2006年开始办学,招手全日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已突破两万人.学生中绝大多数为广东生源,他们本身的方言对英语学习也有影响.本校学生英语高考成绩普遍一般.本校仅针对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开设大学英语综合课和视听说课两门.都是以专业分班,人数众多.在上课中,老师们发现,由于英语基础不牢固,特别是高考重压下,高中教学还是遵循传统的哑巴英语模式,导致多数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能力非常差.此外,很多学生希望学校能授予他们一些听力口语方面的技巧,改善目前浅谈二级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改革余洁惠(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摘要: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通过增强学生自信心,建立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和使用多元性评价方式,采取原版英文电影作为学习资料,利用多媒体网络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指导,实现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关键词:二级学院;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258-02258--的状况.他们英语单词量也不够,听力效率很低.学生们感觉对英语听说无能为力,而且课外缺乏有效的练习.从历年的四六级成绩也可以看出,听力是很多学生的弱项,失分情况十分严重,口语的话,我校形势更是严峻,开口说不出一句英语的情况还是很多. 3如何提升视听说课的教学3.1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们中存在焦虑情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懒散,不耐烦,上课捣乱等现象.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们缺乏信息,不相信自己能克服目前的学习困难.当然很多学生热切希望能够改变现状.学生们是因为没法及时听懂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而表现出焦虑的心态;也因为没法流畅用英语表达而产生焦虑感.教师们应该鼓励学生,切勿好高骛远,也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一些学生们可能实现的短期目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进步不吝言辞精选表扬.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一些负面表现,及时发现指出,鼓励学生坦然面对不足,心态积极,克服困难.3.2建立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和使用多元性评价方式作为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聚焦于在“实际运用中学习”,在真实情景在进行教学,学生带着一定的交际目标操练语言.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根据学生水平和学习热情,把学生们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和学生们都可以对小组的工作和成果作出评定.[2,3]这种方法已经在营造热烈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表现出良好效果.将这两种方法融合一起,便是基于学习任务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最终目标是尽量减轻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学生的焦虑感.(1)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配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2)任务型大学英语视听说合作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的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以问题解决型、交流个人经验型和创造型任务为主.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有组间竞赛,团结协作,调查研究等.(3)课堂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巩固学习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新课内容进行准备.(4)师生角色分工.与传统课堂不一样,在任务型视听说合作学习课堂中,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教师担任协调者的角色.师生平等合作,共同完成课堂活动.(5)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其中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两部分.例如,老师可以针对某次学习任务,对每个小组给出评分,对小组成员分别评分;小组成员内部互评;;组间互评.以上评价都有评价理由,评价人签名.既提高了学生们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也促使大家认真关注其他组的进度,并负责任的作出评价. 3.3使用原版英文电影作为教材,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交际活动,通过使用原版英文电影提高学生们的英语能力.语言学家微列夏金(1969)指出:“交际者必须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社会历史经验和一定的言语情境,只有具备了语言和与之有关的文化背景及际功能这两个方面的能力,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才会发挥.但是如果因为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就没有掌握外语,就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它,那么这样的外语也就不能发挥其交际功能.”大学生普遍喜爱英文原版电影.以此作为上课的资源,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其中的台词,展现的文化环境,学生有机会欣赏到精彩的故事细节,鲜明的语言特点,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是大学生模仿、背诵的首选试听材料,同时也提供了多彩的语言文化知识,还可以进行模仿练习,对电影中人物语音语调的模仿可以帮助学生们练习准确流利的英文表达方法.举办英文配音比赛,模仿电影片段,让学生配音,甚至表演.3.4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和学生课后沟通上课短短的40分钟是不够的,课前和课后的时间应该被充分利用起来.老师可以检查同学们课余时间所完成的任务.基于学生情况设计一些测试题目.比如:更改题型.原来的听力题是选择题,可以变换为判断题或者问答题,测试的结果可以作为学生期末总评的一部分,及时告知学生.有利于学生积极努力进行课前课后的练习.除此以外,教师们可以与学生上网聊天,开设博客,老师经常会把教学资料,评价发到网上;学生也可以把对反馈的意见及时传达给教师.笔者所在学院就开设了教师主页,让老师们把资料上传,学生们可以浏览自己有兴趣的知识,也可以与老师们互动交流.有的教室开设了微博,实时与学生互动.———————————————————参考文献:〔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2〕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0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479.〔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9--。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语法分析能力的培养,重视翻译以及所学外语与本族语的对比。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词汇、分析句法、逐字翻译。
这种教学过程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为工具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忽略了语言学习的目的,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分割开来。
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如何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外语界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近年来,国外广泛采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许多语言学家对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这一教学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人将给大家介绍这种任务型英语教学法在中国大学课程尤其是大学英语中应用的优势,结合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对任务型英语教学法在中国大班教学中的推广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来看这个案例,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单元Section A 部分“Marriage Across Nations(跨国婚姻)”这篇课文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在课堂中设计任务,提高学生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这篇课文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讲述了作者马克(一位黑人)在准备和女朋友盖尔(一位白人)结婚时,遭遇到了盖尔父母的极力反对。
尽管两位年轻人已经交往两年多,相互了解,彼此信任,感情深厚,但是因为肤色、种族问题,女方父母极力阻止这场婚姻。
针对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来设计这堂课。
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1)In your views,why do people get married?And for what purpose?for love ?money?Or just for rights and positions?(婚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爱情?还是金钱?或是想通过婚姻取得相应的权利和地位?);(2)What is the basis for happy marriage?(你认为幸福婚姻的基础是什么?)。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内容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接受较全面的英语听力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英语交际能力和加强对英语母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
在训练学生掌握听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在语言水平上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语速为每分钟50个单词的听力材料的分析、归纳、综合、推断及笔记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听力技能。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讲授教材中相关内容,讲解重点长句和难听懂的语音,达到能用流利英语复述所听内容并重现场景。
加强对英美风俗和文化的了解。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四册第一册Unit 1 Personal Relationships1、基本要求:正确理解各种人际关系。
2、教学内容:1)邻里关系;2)帮助他人;3)夫妻关系;4)理想的室友。
Unit 2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1、基本要求:记忆能力训练。
2、教学内容:1)健忘的教授;2)健忘的自己;3)记忆问题;4)记忆方法。
Unit 3 More than Words1、基本要求:身势语的功能与运用2、基本内容:1)马克吐温的故事;2)花语;3)交际技巧。
Unit 4 Fresh Start1、基本要求:大学新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法2、教学内容:1)大学新生在国外;2)学习英文的方法;3)图书馆借书。
Unit 5 Animal World1、基本要求:各种动物的英文名称及故事2、教学内容:1)狐狸与兔子;2)老虎与农夫;3)救人的狗;4)新型动物Unit 6 World of Mystery1、基本要求:背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教学内容:1)UFO;2)翁贝托一世的故事;3)尼斯湖;4)人类与外星人Unit 7 Choices in Life1、基本要求:抉择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1)蚂蚁与蝉的故事;2)富翁的故事;3)合作。
高职《空中英语》任务型探究式教学摘要:高职《空中英语》任务型探究式英语教学模式及实践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英语教学的需要。
构建任务型探究式高职《空中英语》教学,教师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付诸英语教学实践。
高职《空中英语》任务型英语教学对发挥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主体性和增强英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空中英语》任务型探究式教学创新英语教学《空中英语》是我院近年从台湾引进的英语视听说资源库,该学习资源图文并茂,难易适度,针对性、实用性强。
《空中英语》以其丰富的视频及音频学习资源、有趣的话题与课堂学习形式得到了我院师生的一致肯定。
《空中英语》在线学习评量系统对学生的《空中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量反馈。
2013年是我院创新创业年,结合我院创新英语教学改革需要,结合自己获批的学院创新及课堂教学改革课题,自2012年9月开始,我在我院大一不同专业的英语b级学生4个班级进行为期一年的《空中英语》任务型探究式学习及实践。
一、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动态发展学习法,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
所谓任务,crookes (1989)认为它是指特定目的的一项工作或一个活动,在教育课程中,它主要用于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研究的工作或活动。
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实践。
任务型教学法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理论基础,是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
任务型英语教学是从学生个体学习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英语教学创新实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任务教学法的兴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始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任务型学科教育下的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
程改革
任务型学科教育下的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
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培养研究生能够用英语有效快速地获取信息,准确用英语传递信息,参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但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学制的缩短,很多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呈现出模式化、传统化、单一化的状况。
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2001)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这一形势下,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始探讨、实施英语教学改革,其中一条重要思想就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
2008年非英语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对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在听力和口语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语言教学方法,到了90年代成为国际英语教育的主流。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课堂教学方式,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该理论立足于学生自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并应用目的语。
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发展能力。
Nunan(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
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
Willis(1996)把任务型教学过程严格的分成任务前(pre-task)、任务轮(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三个阶段,认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强调的是学习语言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
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情况。
他较为客观地提出了任务的五个主要特征:(1)意义是首要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活动有一定的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对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启示
1.学生角色的转变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程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理念的指导下,将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上课不再是单纯的看或听视频、音频资料,机械地回答问题和做练习,而是在教师设置的任务中增强参与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应用所学语言知识。
课堂是场景再现,教师将语言学习和获取信息变为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会和应用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将得到提高,开口说英语也将成为主动行为。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担任的是学习主导者的角色,传授语言文化知识,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途径以及学习效果。
根据Willis提出的任务前、任务轮和语言焦点三个阶段来看,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转换角色为需求分析者、任务设计者与合作者、激励促进者以及监控评估者。
也就是说,教师在任务前要认真分析语言习得者的语言需求是什么,如何将语言需求与教学需求、社会需求有效结合从而对实现任务的选择、组织和实施并激发学生对学习语言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引导、辅助的角色出现在教学中,从而起到中介者的作用。
在视听说课程上,教师可根据学生兴趣和专业发展需要制
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任务,偏重于学生听与说的能力的培养。
通常采用角色扮演、小型辩论、分组讨论等方式导入课程,学生是课程导入的主角,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引入。
从视听资料搜集到课堂准备,学生都将积极参与,这改变了以往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
但是此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好任务,配合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需要教师在任务前充分了解学生语言水平,把握教材重难点,正确选取补充材料。
3.评估模式的转变
评估模式的正确运用是任务型教学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任务实施之前、实施中以及实施后的评估都将为教学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因此,形成性评估与终极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从而为教学和学习方法的调整提供及时依据。
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评估有助于教师了解其任务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听与说的训练,课后还能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进行训练,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在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能创造出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使学习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