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9 测定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实验9 测定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实验9  测定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实验9  测定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实验9 测定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一、基本原理

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试样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样施加集中荷载,直至破坏,然后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点荷载强度,可作为岩石强度分类及岩体风化分类的指标,也可用于评价岩石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预估与之相关的其它强度如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

二、仪器设备

1、点荷载试验仪:如下图所示,它包括:

(1)加载系统,由摇式油泵、承压框架,球端园锥状压板组成。油泵出力一般约为50kN;加载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要保证在最大破坏荷载反复作用下不产生永久性扭曲变形;球端园锥状压板球面曲率半径为5mm,园锥的顶角为60°(见下图),采用坚硬材料制成。

(2)油压表:量程约为10MPa,其测量精度应保证达到破坏荷载读数(P)的2%,整个荷载测量系统应能抵抗液压冲击和振动,不受反复加载的影响。

(3)标距测量部分:采用0.2mm刻度钢尺或位移传感器,应保证试样加荷点间的测量精度达±0.2mm。

2、卡尺或钢卷尺;

3、地质锤。

三、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1)试样分组:将肉眼可辨的、工程地质特征大致相同的岩石试样分为一组,如果岩石是各向异性的(如层理、片理明显的沉积岩和变质岩),还应再分为平行和垂直层理加荷的亚组,每组试样约须15块。

(2)本试验可用岩芯样,规则或不规则岩块样,对不同形状试样的尺寸要求如下:岩芯径向试验,试样的径长比应大于1.0;轴向试验,试样的径长比应等于或小于1.0;不规则岩块样,其长(L)、宽(W)、高(h)应尽可能满足L≥W≥h(图9-3d),试样高度(h)一般控制在0.5~10cm间,使之能满足试验仪器加载系统对试样尺寸的要求,另外,试样加荷点附近的岩面要修平整。

(3)根据试验要求对试样进行烘干或饱水处理。烘干试样:是在105~110℃温度下烘干12h;饱水试样,是先将试样逐步浸水,按试样高的1/4、1/2、3/4及4/4等份用6h将试样全部浸入水中(如试样高度很小,允许分1/2、1等份浸水),自由吸水48h,然后用煮沸法或真空抽气法饱和试样。

2、描述试样

描述内容:除岩性外,重点应对其结构构造特征(如颗粒粗细,排列以及节理、层理等发育特征)及风化程度等进行描述。

3、试样尺寸粗测

对岩芯样及规则样,分别量测各试样的长(L)、宽(W)、高(h)的尺寸;对不规则岩块样,可过试样中心点测量试样的长(L)、宽(W)、高(h)的尺寸。

4、安装试样

试样安装前,先检查试验仪器的上、下两个加荷锥头是否准确对中,然后将试样放置试验仪中,摇动手摇油泵升起下锥头,使加荷锥头与试样的最短边方向(即h方向)紧密接触,注意让接触点尽量与试样中心重合。若需要测定结构面(层理、片理、节理等)的强度,则应确保两加点的連线在同一结构中,如图9-4所示。

5、加荷

试样安装后,调整压力表指针到零点,以在10~60秒钟内能使试样破坏(相当于每秒

0.05-0.1MPa)的加荷速度匀速加荷,直到试样破坏,记下破坏时的压力表读数(F)。

6、描述试样破坏的特点

正常的试样破坏面应同时通过上、下两个加荷点,如果破坏面只通过一个加荷点,如图9-5所示,便产生局部破坏,则该次试验无效,应舍弃,破坏面的描述还应包括破坏面的平直或弯曲等情况。

7、破坏面尺寸测量

试样破坏后,须对破坏面的尺寸进行测量,测量的尺寸包括上、下两加荷点间的距离(D)和垂直于加荷点連线的平均宽度(W f),其方法见图9-3,图中分岩芯径向试验、岩芯轴向试验和不规则块体试验四种情况说明了D和W f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不超过±0.2mm。

8、重复试验

重复步骤3~7对其余试样进行试验。

9、计算及成果资料整理

(1)按下式计算试样破坏荷载

式中:P――试样破坏时总荷载(N);

C――仪器标定系数(为千斤顶的活塞面积,mm2),一般在各仪器的说明书都有该仪器的标定系数供参考;

F――试样破坏时的油压表读数(MPa)。

(2)按下式计算试样的破坏面积和等效园直径的平方值

式中:A f――试样的破坏面面积(mm2);

D――在试样破坏面上测量的两加荷点之间的距离(mm);

W f――试样破坏面上垂直于加荷点连续的平均宽度(mm);

D e――等效园直径,为面积与破坏面面积相等的园的直径(mm)。

(3)按下式计算岩石试样的点荷载强度

式中:I S――试样点荷载强度(MPa),其余符号同前。

(4)求平均值

当测得的点荷载强度数据在每组15个以上时,将最高和最低值各删去3个,如果测得的数据较少时,则仅将最高和最低值删去,然后再求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岩石的点荷载强度,最后结果取至小数后二位。

四、试验报告内容

1、整理记录表格,格式附表9-1。

附表9-1点荷载试验记录表

2、整理试样描述资料。

3、思考题:

(1)点荷载试验是在怎样的应力状态下进行的?其试样破坏属于什么破坏形式?

(2)与劈裂法试验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五、注意事项

1、由于岩石点荷载强度一般都比较低,因此在试验中一定要控制好加荷速度,慢慢加压,使压力表指针缓慢而均匀地前进。

2、安装试样时,上、下加荷点应注意对准试样的中心,并使其加荷面垂直于加荷点的连线。

3、在对软岩进行试验时,加荷锥头常有一定的嵌入度,因此,在测量加荷点是距离D 时,应将卡尺对准试样破坏上加荷锥留下来的两个凹痕底进行量测。

点荷载强度试验

试验二点荷载强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试件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件施加集中荷载,直至破坏,然后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石的点荷载强度。点荷载强度,可作为岩石强度分类及岩体风化分类的指标,也可用于评价岩石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预估与之相关的其它强度如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 点荷载强度试验适用于各类规则或不规则的岩石,既可以是钻孔岩心,也可以是从岩石露头、勘探坑槽、平洞、巷道中采取的岩块。本次试验分别测定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点荷载强度。 二、试样制备 1、试件分组:将肉眼可辨的、工程地质特征大致相同的岩石试件分为一组,如果岩石是各向异性的(如层理、片理明显的沉积岩和变质岩),还应再分为平行和垂直层理加荷的亚组,每组试件约须15块。 2、本试验可用岩芯样,规则或不规则岩块样,对不同形状试件的尺寸要求如下:(1)当采用岩心试件作径向试验时,试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应小于1;作轴向试验时,加荷两点间距与直径之比宜为0.3~1.0;(2)当采用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件作试验时,其长(L)、宽(W)、高(h)应尽可能满足L≥W≥h(图9-3d),试件高度(h)一般控制在0.5~10cm 间,使之能满足试验仪器加载系统对试件尺寸的要求,另外,试件加荷点附近的岩面要修平整。 3、试件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含水状态、烘干状态、饱和状态或其它含水状态。 4、同一含水状态下的岩心试件数量每组应为5-10个,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件数量每组应为15~20个。 三、试件描述 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序、胶结物性质等。除岩性外,重点应对其结构构造特征(如颗粒粗细,排列以及节理、层理等发育特征)及风化程度等进行描述。 2、试件形状及制备方法。 3、加荷方向与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 4、含水状态及所使用的方法。 四、主要仪器设备

岩石分类

山地的中的岩石极为多样,差别很大,进行工程分类十分必要。《94规范》首先按岩石强度分类,再进行风化分类。按岩石强度分为极硬、次硬、次软和极软,列举了代表性岩石名称。又以新鲜岩块的饱和抗压强度30MPa为分界标准。问题在于,新鲜的末风化的岩块在现场有时很难取得,难以执行。 岩石的分类可以分为地质分类和工程分类。地质分类主要根据其地质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可以用地质名称(即岩石学名称)加风化程度表达,如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砂岩等。这对于工程的勘察设计确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分类主要根据岩体的工程性状,使工程师建立起明确的工程特性概念。地质分类是一种基本分类,工程分类应在地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目的是为了较好地概括其工程性质,便于进行工程评价。 为此,本次修订除了规定应确定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外,增加了岩块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并分别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可操作性较强。岩石的坚硬程度直接与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质有关,其重要性是无疑的。岩体的完整程度反映了它的裂隙性,而裂隙性是岩体十分重要的特性,破碎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完整岩石大大削弱,尤其对边坡和基坑工程更为突出。 本次修订将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各分五级,二者综合又分五个基本质量等级。与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协调一致。 划分出极软岩十分重要,因为这类岩石不仅极软,而且常有特殊的工程性质,例如某些泥岩具有很高的膨胀性;泥质砂岩、全风化花岗岩等有很强的软化性(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可等于零);有的第三纪砂岩遇水崩解,有流砂性质。划分出极破碎岩体也很重要,有时开挖时很硬,暴露后逐渐崩解。片岩各向异性特别显著,作为边坡极易失稳。事实上,对于岩石地基,特别注意的主要是软岩、极软岩、破碎和极破碎的岩石以及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的岩石,对可取原状试样的,可用土工试验方法测定其性状和物理力学性质。 举例: 1 花岗岩,微风化:为较硬岩,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Ⅱ级; 2 片麻岩,中等风化:为较软岩,较破碎,质量基本等级为Ⅳ级; 3 泥岩,微风化:为软岩,较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Ⅳ级; 4 砂岩(第三纪),微风化:为极软岩,较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V级; 5 糜棱岩(断层带):极破碎,质量基本等级为V级。 岩石风化程度分为五级,与国际通用标准和习惯一致。为了便于比较,将残积土也列在表A.0.3中。国际标准ISO/TC182/SCl也将风化程度分为五级,并列

巴西劈裂实验实验方案【内容详细】

巴西劈裂实验 一、实验目的 岩石抗拉强度是指岩石承拉伸条件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由于巴西劈裂法实验简单,所测得的抗拉强度与直接拉伸法测得的抗拉强度很接近,故常用此法测定岩石抗拉强度。 二、实验原理 劈裂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圆盘受对径压缩的弹性理论解。试件破坏时作用在试件中心的最大拉应力为: dt P σπ2t 式中:σt —试件中心的最大拉应力,即为抗拉强度,MPa P —试件破坏时的极限压力,N ; d 、t —承压圆盘的直径和厚度,mm ; 图1 劈裂试验加载和应力分布示意图 三、试样制备 1.试样可用钻孔岩芯或岩块,在取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不允许人为裂隙出现。

2.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mm,高为25mm~50mm(高度为直径的0.5~1.0倍)的标准圆柱体。试样尺寸的允许变化范围不宜超过5%。对于非均质的粗粒结构岩石,或取样尺寸小于标准尺寸者,允许使用非标准试样,但高径比必须满足标准试样的要求。 3.试样数量:试样个数视所要求的受力方向或含水状态而定,一般每种岩石同一状态下,试样数量不少于5块。 4.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1~2d,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5.试样制备精度:整个厚度上,直径最大误差不应超过0.1mm。两端不平行度不宜超过 0.1mm。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最大偏差不应超过0.25度。 四、实验设备 圆柱体试样、游标卡尺、劈裂夹具、钢丝垫条(用直径为2.0mm~3.0mm钢丝)、液压材料试验机。 五、实验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试样编号,并对试样的颜色、颗粒、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等进行描述。 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保留两位小数。 3.将试样放置在劈裂夹具内,再用V型夹具及两侧夹持螺钉固定好试样。 4.把劈裂夹具放入试验机的上、下承压板之间,使试样中心线和试验机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5.开动试验机,松开劈裂夹具两侧夹持螺钉,然后以0.3 ~0.5 MPa/s的加载速度均匀加载,直至破坏。 6.记录破坏载荷,破坏类型描述。 注意事项: 1.试样上、下两根垫条应与试样中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免产生偏心载荷。 2.破坏面必须通过上、下两加荷载线,若只产生局部破坏,须重新实验。

岩石力学试题

岩石力学第二份试卷 Section A Term Explaination术语解释 1.Brittle of rock 岩石的脆性 2.Shear strength of rock 岩石的剪切强度 3.In-situ stress 原(就)地应力 4.Fracture pressure破裂压力 5.Yoang’s modulus 杨氏模量 6.Principal stress主应力 Section B Brief Description简要描述 1.Describe the effective stress principle描述有效应力原理 2.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confining pressure on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s of rock mechanics描述围压对岩石变形和强度特征的影响 3.Briefly describe the shear strength criterion of Coulomb-Vavier 简要介绍Coulomb-Vavier抗剪强度准则 4.Describe Brazilian test steps and how to obtai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with it 描述巴西实验的步骤,以及如何用它获得岩石抗拉强度 Section C calculations计算题 1.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ength feature of an sandstone ,we select two samples to do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 .The test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60MPa, the peak strength is 120MPa with the confining pressure of 20MPa. Assuming the shear strength is agreed with Coulomb-Vavier criterion Determine the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the rock with Mohr’s circle method. 为了研究砂岩的强度特性, 我们选择两个样本做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测试结果如下:单轴抗压强度是60 MPa、峰值强度是120 MPa,围压20 MPa。 假设抗剪强度符合Coulomb-Vavier准则, 用莫尔圆方法确定内聚力和岩石 的内摩擦角 2.In an oil field ,well depth is 1000m, sandstone strength confirms to Mohre-Coulomb criterion. Its cohesion is 6.0MPa, its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is 45o, Poisson ratio is 0.25, uniaxial tensile strength is 2MPa. Overburden is 22.6MPa , minimum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is 17MPa , maxmum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is

岩石力学试验报告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实验中心编

目录 一、岩石比重的测定 二、岩石含水率的测定 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四、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测定 五、岩石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抗剪强度 试验) 六、岩石变形参数的测定 七、煤的坚固性系数的测定

实验一、岩石比重的测定 岩石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不包括孔隙)在105~110o C 下烘至恒重的重量与同体积4o C 纯水重量的比值。 一、仪器设备 岩石粉碎机、瓷体或玛瑙体、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天平(量0.001克)、烘箱、干燥器、沙浴、比重瓶。 二、试验步骤 1、岩样制备:取有代表性的岩样300克左右,用机械粉碎,并全部通过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后待用。 2、将蒸馏水煮沸并冷却至室温取瓶颈与瓶塞相符的100毫升比重瓶,用蒸馏水洗净,注入三分之一的蒸馏水,擦干瓶的外表面。 3、取15g 岩样(称准到0.001克)得g 借助漏斗小心倒入盛有三分之一蒸馏水的比重瓶中,注意勿使岩样抛撒或粘在瓶颈上。 4、将盛有蒸馏水和岩样的比重瓶放在沙浴上煮沸后再继续煮1~1.5小时。 5、将煮沸后的比重瓶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注入蒸馏水,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注意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1。 6、将岩样倒出,比重瓶洗净,最后用蒸馏水刷一遍,向比重瓶内注满蒸馏水,同样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2。 三、结果:按下式计算: s d g g g g d 1 2-+= 式中:d ——岩石比重; g ——岩样重、克; g 1——比重瓶、岩样和蒸馏水合重、克; g 2——比重瓶和满瓶蒸馏水合重、克; d s ——室温下蒸馏水的比重、d s ≈1

岩石的抗拉强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岩石在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称为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通常所说的抗拉试验是指直接拉伸破坏实验。由于进行直接拉伸实验在准备试件方面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采用间接拉伸实验方法来测试岩石的抗拉强度。劈裂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本实验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实验所用夹具的具体要求,掌握岩石单向抗拉强度的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 1.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劈裂法实验夹具,或直径钢丝数根。 3.游标卡尺(精度),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和百分表。 4.材料实验机 三、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 1.试件规格 标准试件采用圆盘形5?0.2 +0.6cm,直径,厚±,也可采用××(公差±)的长方形试件。 2.试件加工精度、数量应符合MT44-87《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法》 中的规定 四、实验原理 图1显示的是在压应力作用下,沿圆盘直径y-y的应力分布图。在圆盘边缘处,沿y-y 方向(σy)和垂直y-y(σx)方向均为压应力,而离开边缘后,沿y-y方向仍为压应力,但应力值比边缘处显著减少,并趋于平均化;垂直y-y方向变成拉应力。并在沿y-y的很长一段距离上呈均匀分布状态。虽然拉应力的值比压应力值低很多,但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很低,所以试件还是由于x方向的拉应力而导致试件沿直径的劈裂破坏,破坏是从直径中心开始,然后向两端发展,反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要低得多的事实。 χy r/R 0.5 -0.5x σyσx y 压缩拉伸应力值/MPa 160120804040 图1 劈裂实验应力分布示意图 五、实验内容 1.了解试件的加工机具、检测机具,规程对精度的要求及检测方法; 2.学会材料实验机的操作方法及拉压夹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间接测试岩石抗压强度及数据处理方法。 六、实验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 水状态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1-1内。

岩石分类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

点荷载试验

绢云母片岩的点荷载试验 点荷载试验(PointLoadingTest)是一种在点荷载下测试岩石、混凝土或其他天然建筑材料的抗拉强度的简便方法。试验时将试样夹在两个球状加荷锥头之间,施以荷载直至压试样压裂、断开。根据达到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和两锥头端点间距,即可求出试样的抗拉强度,据此可计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这一方法的优点是仪器设备轻便,可携带至现场进行试验,试样无需加工,可及时获得试验数据。 通过点荷载试验分别对处于风干状态和浸水24小时后的绢云母片岩进行抗压强度的测定。 试验仪器 (a)点荷载试验仪照片 (b)点荷载试验仪剖面图 图1 点荷载试验仪

试样制备 风干状态与浸水状态所用岩块均采自同一料堆,大小、厚度尽量保持一致,利于对比。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尽量避免人为裂缝、 风干状态岩块浸水饱和岩块 点荷载试验计算过程 对点荷载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如下: (1)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的计算如下: I s=P e 2 式中:I s———未经修正的岩石点荷载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D e———等效岩芯直径(mm) (2) 径向试验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等效岩芯直径D e: D e2=D2 D e2=DD、 式中:D———加荷点间距(mm) D、———上下锥端发生贯入后,试件破坏瞬间的加荷点间距(mm)。 (3)轴向、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验时,等价岩芯直径D e应按下式计算: D e2=4bD π 或 D e2=4bD、π 式中:b———通过两加荷点最小截面的宽度(或平均宽度)(mm)。 (4)当加荷两点间距D不等于50mm时,应对计算值进行修正,以求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

岩石力学参数测试

3.2 侏罗系煤岩层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3.2.1试验仪器及原理 本试验采用电子万能压力试验机(图3.24)对侏罗系、石炭系岩石试样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抗剪强度的测定。 (a) 电子万能压力试验机 (b) 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c) 抗拉强度测试 (d) 抗剪强度测试 图3.24 岩石力学电子万能压力试验机及试验过程 (1) 岩石抗压强度测定: 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将采集的岩块试件放在压力试验机上,按规定的加载速度(0.1mm/min)加载至试件破坏。根据试件破坏时,施加的最大荷载P ,试件横断面A 便可计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S 0,见式(3.1)。 S 0= P A (3.1) 一般表面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值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为获得可靠的平均单轴抗压强度值,每组试件的数目至少为3块。 (2) 岩石抗拉强度的测定: 做岩石抗拉试验时,将试件做成圆盘形放在压力机上进行压裂试验,试件受集中荷载的作用,见式(3.2)。

S t = 2P DT π (3.2) 式中:S t ——岩石抗拉强度 MPa ; P ——岩石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荷载,KN ; D ——岩石试件直径; T ——岩石试件厚度。 为使抗拉强度值较准确,每种岩石试件数目至少3块。 (3) 岩石抗剪强度测定: 将岩石试件放在两个钢制的倾斜压模之间,然后把夹有试件的压模放在压力实验机上加压。当施加荷载达到某一值时,试件沿预定的剪切面剪断,见式(3.3)。 sin cos n T P A A N P A A τασα? = =? ??? ==?? (3.3) 式中:P ——试件发生剪切破坏时的最大荷载; T ——施加在破坏面上的剪切力; N ——作用在破坏面上的正压力; A ——剪切破坏面的面积; τ——作用在破坏面上的剪应力; n σ——作用在破坏面上的正应力; α——破坏面上的角度。 每组取3块试件,变换不同的破坏角,根据所得的数值,便可在στ-坐标系上画出反映岩石发生剪切破坏的强度曲线。并可求出反映岩石力学性质的另外两个参数:粘聚力c 及内摩察角?。 3.2.2 标准岩样加工 根据需要和所在矿的条件,在晋华宫矿12#煤层2105巷顶板钻取岩样,钻孔长度约22m ,在。根据各段岩心长度统计结果,晋华宫矿顶板岩层的RQD 值为72.4%,围岩质量一般。 岩心取出后,随即贴上标签,用透明保鲜袋包好以防风化,之后装箱,托运到实验室,经切割、打磨、干燥制成标准的岩石试样,岩样制作过程见图3.25。

岩石点荷载试验方法的研究

岩石点荷载试验方法的研究 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岩石强度由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得出,在实际工作中,岩石样品的完整程度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一些较破碎的岩体来说,很难取到完整岩样,可以通过点荷载试验测得岩石强度指标,进而换算成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对岩基进行评价。 关键词:岩石强度;点荷载试验;单轴抗压强度 一、前言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如雨后春笋,飞速建成。就镇江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而言,高层建筑多以基岩中风化层、微风化层局部以基岩强风化层为桩尖持力层,这就要求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对基岩的工作做的更加详细,需要提供基岩天然或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岩石天然或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岩石样品的要求较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完整程度较高的岩石样品较难取得,特别是对一些较破碎的岩体来说,很难取到完整岩样,满足不了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求,而通过点荷载试验对所得的岩石强度指标转,换算成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点荷载试验方法对试验试件的规格要求不高,仪器轻便,易于携带,可现场测定岩块的抗压强度,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点荷载试验方法的研究,对比常用的岩石单轴抗压试验结果,确定点荷载试验得出岩石强度与岩石单轴抗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作为工程数据应用。 二、点荷载试验方法 点荷载试验方法的特点是岩石试件可以是规则的方形岩块、不规则岩块或是岩芯。对岩芯岩石试件既可以测定轴向又可以测定径向,对于岩块既可以测定顺岩层方向又可以测定垂直于岩层方向的岩石点荷载强度。 在岩石点荷载试验中,为使岩石试件有良好的受力和传力条件,当采用岩心试件作径向试验时,要求: 1.岩芯试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小于1;作轴向试验时,加荷两点间的距离与直径之比为0.3-1.0; 2.当采用方块体或不规则岩块试件作试验时,加荷两点间的距离宜为30-50mm;加荷两点间距与加荷处平均宽度之比宜为0.3-1.0;试件长度不小于两加荷点间距。 点荷载试验虽然不必对岩石试件进行专门加工,不是统一的形状和同一的标准尺寸,但实践证明,即使在同一种岩石中,由于尺寸不同,试验成果差异较大,尺寸效应显著。为了消除尺寸效应的影响,使不同尺寸的试验资料具有可比性,

土壤及岩石分类表

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 摘自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网协会副理事长周家汉的(《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岩体类别 在编写原则中,关于岩土爆破工程的土壤及岩石分类仍按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中的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执行。 在露天、地下、硐室、水下等石方爆破工程中,都有岩体分类问题。在过去的爆破定额中,均采用前苏联的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普氏岩石强度系数)把土壤和岩石共划分为五级:Ⅰ-Ⅳ为土壤类;Ⅴ为松石(软石);Ⅵ-Ⅷ为次坚石;Ⅸ- X为普坚石;Ⅺ-ⅩⅥ为特坚石,每一级都有土壤岩石名称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爆破工程的预算定额中过去均采用后四段,即松石、次坚石、普坚石和特坚石,而且已往已有较多的定额参考资料。2003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规定采用的就是上述《土壤及岩石分类表》,1988年《全国统一城镇控制爆破工程、硐宝大爆破工程预算定额》也是采用此分类表。因此,编制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也决定采用该分类表。该表已为国内建筑工程与爆破界所公认,不仅可以确定工程所在岩石的开挖方法、判断岩石爆破的难易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计算承包工程单价、编制招投标的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岩石在分类分级进行过大量工作。如东北工学院,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等。东北大学进行了岩石可爆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分级方法。其中岩石的可爆性分级是以能量平衡为准则,根据标准条件下爆破漏中体积、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试验数据以及岩石波阻抗,计算出岩石可爆性指数,提出分级表。共分为:易爆、中等可爆、难爆、很难爆、极端难爆五个等级。虽经过冶金部组织通过技术鉴定,但未成为全国公认的分级表,未能推广纳入爆破定额。但可供研究参考。 我国工程地质科学工作者(科学院地质所等)为了建立统一评价工程岩爆稳定性的分级标准,

煤和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测定方法

煤和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测定方法 1 低强度不规则试件点荷载强度指数测定 1.1 试件规格 1.1.1 试件规格 1.1.1.1 采取现场不规则煤块或岩块,见图1,加载两点间距(D)宜为30mm~55mm,加载两点间距与加载处平均宽度(b)之比宜为0.3~1.0,试件长度(L)应不小于加载两点间距。 D—加载双点间距; L—试件长度; b—试件宽度。 图1 不规则试件形状示意图 1.1.2 试件数量 每组试件视其含水状态和均质程度取15个~25个。 1.1.3 试件含水状态 取自然含水状态,其他含水状态应加以说明。 1.2 测定步骤 1.2.1测定前应仔细核对岩石名称和试件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应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1.2.2用卡尺测量试件的最小尺寸并在该处做标记,将测得数据填入记录表内。 1.2.3将试件放在点荷载仪的加载锥之间,沿试件的最小尺寸加载,使上下锥端位于试件中心处并与试件紧密接触。接触点距试件自由端的距离不应小于加载点间距的0.5倍。 1.2.4均匀地施加载荷,使试件在10s~60s内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并对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破坏后的试件进行描述。 1.2.5破坏面贯穿整个试件并通过两加载点为有效试验。 2 数据计算 2.1下列计算公式按GB/T 50266-1999中2.12和ASTM D5731-2008中第10章的规定。 2.2按式(1)计算试件点荷载强度指数:

2 s e P I D = (1) 式中: I s —未经过修正的点荷载强度指数,单位为兆帕(MPa ) ; P —破坏载荷,单位为牛(N ) ; D e —等价岩心直径,单位为毫米(mm ) 。 2.3 按式(2)和式(3)计算等价岩心直径D e : 22e D D = (2) 2'e D DD = (3) 式中: D —加载点间距,单位为毫米(mm ) ; 'D —上下锥端发生贯入后, 试件破坏瞬间的加载点间距,单位为毫米(mm )。 2.4 轴向和不规则块体试验时,应按式(4)和式(5)计算等价岩心直径D e : 24e bD D π= (4) '2 4e bD D π = (5) 式中: b —通过两加载点最小截面的宽度(或平均宽度) ,单位为毫米(mm )。 2.5 按式(6)计算每组试件点荷载强度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1 1n s si i I I n ==? (6) 式中: s I —试件平均点载荷强度指数,单位为兆帕(MPa ); I si —第i 个试件的点载荷强度指数,单位为兆帕(MPa ) ; n —当一组有效的试验数据不超过15个时,应舍去最高值和最低值,n =有效 试验个数-2;当一组有效试验数据超过15个时,可舍去前两个高值和后两个低值,n =有效试验个数-4。 2.6 按式(7)计算每组试件点载荷指数的偏离度: 100%s M V I =? (7) 式中: V —偏离度; M —点载荷指数的标准差,单位为兆帕(MPa ) ,按式(8)计算。 M = (8) 2.7 当加载两点间距不等于50mm 时, 应对计算值进行修正。当其试验数据较多,且同一组试件中的等价岩心直径具有多种尺寸,而加载两点间距不等于50mm 时,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修订版 王宝学杨同张磊编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8 年3 月 3

试验是岩石力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辅助课堂教学,直观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本指导书是根据我校“2005年教学大纲”,并结合我校的实验条件而编写,主要内容有:1、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2、岩石比重试验; 3、岩石密度试验; 4、岩石耐崩解试验 5、岩石膨胀试验; 6、岩石冻融试验; 7、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8、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9、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10、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法),11、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12、岩石弱面抗剪强度试验,13、岩石点载荷指数测定试验,14、岩石纵波速度测定试验,15、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16、岩石声发射试验。 本指导书的内容主要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水利电力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SLJ2-81;同时参考了国际岩石力学会《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试验方法标准》以及《露天采矿手册》等,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王宝学、杨同、张磊 2007年12月

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1) 一、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1) 二、岩石比重(颗粒密度)试验 (5) 三、岩石密度试验 (10) 四、岩石耐崩解试验 (17) 五、岩石膨胀试验 (20) 六、岩石冻融试验 (28)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33) 七、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33) 八、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39) 九、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 (46) 十、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切) (51) 十一、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 (56) 十二、岩石弱面剪切强度试验 (68) 十三、点载荷指数的测定 (75) 十四、岩石纵波速度测定 (78) 十五、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 (80) 十六、岩石声发射试验 (86)

岩石的抗拉强度试验

岩石的抗拉强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岩石在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称为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通常所说的抗拉试验是指直接拉伸破坏实验。由于进行直接拉伸实验在准备试件方面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采用间接拉伸实验方法来测试岩石的抗拉强度。劈裂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本实验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实验所用夹具的具体要求,掌握岩石单向抗拉强度的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二、实验仪器 1.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劈裂法实验夹具,或直径2.0mm钢丝数根。 3.游标卡尺(精度0.02mm),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和百分表。 4.材料实验机

三、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 1.试件规格 标准试件采用圆盘形5+0.6直径,厚2.5±0.2cm,也可采用5cm ×5cm×2.5cm(公?0.2cm, 差±0.2cm)的长方形试件。 2.试件加工精度、数量应符合mt44-87《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 法》中的规定 四、实验原理 图1显示的是在压应力作用下,沿圆盘直径y-y的应力分布图。在圆盘边缘处,沿y-y方向(σy)和垂直y-y(σx)方向均为压应力,而离开边缘后,沿y-y方向仍为压应力,但应力值比边缘处显著减少,并趋于平均化;垂直y-y方向变成拉应力。并在沿y-y的很长一段距离上呈均匀分布状态。虽然拉应力的值比压应力值低很多,但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很低,所以试件还是由于x方向的拉应力而导致

试件沿直径的劈裂破坏,破坏是从直径中心开始,然后向两端发展,反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要低得多的事实。 χ r/r0.5σ y y σ x x 40拉伸 160压缩 1208040图1劈裂实验应力分布示意图 五、实验内容 1.了解试件的加工机具、检测机具,规程对精度的要求及检测方法; 2.学会材料实验机的操作方法及拉压夹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间

岩石级别 分类

岩石级别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 Ⅰ 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f=20) Ⅱ 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不坚固的花岗岩。(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 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石。(f=4) 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f=1.5) 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f=1) 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0.8) 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f=0.6) 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f=0.5) 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 A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 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

点荷载试验报告

点荷载试验 1.1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使学生了解点荷载实验仪器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点荷载试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实验求出试样的抗拉强度,据此可经验地计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 (4)培养学生进行结构试验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5)用点荷载强度为岩石分级及按经验公式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参数提供依据。 1.2试验的适用范围 点荷载试验是一项测定岩石强度的试验,主要用于岩石分类及岩石各向异性的测定,并可计算其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由于试件可直接选用钻探岩心及不规则的岩块,因此它适用于野外,尤其是对室内试验制样困难的风化岩石,软弱破碎岩石等。 1.3试验的仪器设备 点荷载试验仪:如下图所示,它包括:

(1)加载系统,由摇式油泵、承压框架,球端园锥状压板组成。油泵出力一般约为50kN;加载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要保证在最大破坏荷载反复作用下不产生永久性扭曲变形;球端园锥状压板球面曲率半径为5mm,园锥的顶角为60°,采用坚硬材料制成。(2)油压表:量程约为10MPa,其测量精度应保证达到破坏荷载读数(P)的2%,整个荷载测量系统应能抵抗液压冲击和振动,不受反复加载的影响。 (3)标距测量部分:采用0.2mm刻度钢尺或位移传感器,应保证试件加荷点间的测量精度达±0.2mm。 1.4实验原理 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试件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件施加集中荷载,直至破坏,然后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石的点

荷载强度。点荷载强度,可作为岩石强度分类及岩体风化分类的指标,也可用于评价岩石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预估与之相关的其它强度如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 (1)试件破坏荷载: F C P ?= 式中:P ――试件破坏时总荷载(N ); C ――仪器标定系数(为千斤顶的活塞面积,mm2),一般在各仪器的说明书都有该仪器的标定系数供参考; F ――试件破坏时的油压表读数(pa M )。 (2)试件的破坏面积和等效圆直径的平方值: f f W D A ?= π /42e f A D ?= 式中:f A ――试件的破坏面面积(mm2); D ――在试件破坏面上测量的两加荷点之间的距离(mm ); f W ――试件破坏面上垂直于加荷点连续的平均宽度(mm ); e D ――等效圆直径,为面积与破坏面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mm )。 1.5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安全第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岩石试样压坏时溅射到自身。 (2)加压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油时,应该立刻停止实验,并且放弃该样本试块的试验,避免压坏仪器。

常见岩石的强度性质

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四章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第三节岩块的强度性质 第三节岩块的强度性质 岩块的强度是指岩块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根据受力状态不同,岩块的强度可分为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剪切强度、三轴压缩强度等。 一、单轴抗压强度σc 1、定义 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岩块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简称抗压强度(MPa)。 2、研究意义 (1)衡量岩块基本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2)岩体工程分类、建立岩体破坏判据的重要指标。 (3)用来估算其他强度参数。 3、测定方法 抗压强度试验 点荷载试验 4、常见岩石的抗压强度 常见岩石的抗压强度 二、单轴抗拉强度σt 1、定义 单向拉伸条件下,岩块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简称抗拉强度。 2、研究意义 (1)衡量岩体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2)用来建立岩石强度判据,确定强度包络线 (3)选择建筑石材不可缺少的参数 3、测定方法 直接拉伸法 间接法(劈裂法、点荷载法) 4、常见岩石的抗拉强度 常见岩石的抗拉强度 5、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较 岩石中包含有大量的微裂隙和孔隙,岩块抗拉强度受其影响很大,直接削弱了岩块的抗拉强度。相对而言,空隙对岩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就小得多,因此,岩块的抗拉强度一般远小于其抗压强度。 通常把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脆性度,用以表征岩石的脆性程度。 岩块的几种强度与抗压强度比值

三、剪切强度 1、定义 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剪切强度。 2、类型 (1)抗剪断强度:指试件在一定的法向应力作用下,沿预定剪切面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2)抗切强度:指试件上的法向应力为零时,沿预定剪切面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3)摩擦强度:指试件在一定的法向应力作用下,沿已有破裂面(层面、节理等)再次剪切破坏时的最大剪应力。 3、研究意义 反映岩块的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用来估算岩体力学参数及建立强度判据。 4、抗剪断强度的测试方法 直剪试验 变角板剪切试验 三轴试验 5、常见岩石的剪切强度 常见岩石的剪切强度

岩石强度分类

第二章天然石料 天然石料:天然岩石经机械或人工开采、加工(或不经加工)获得的各种块料或散粒状石材。 第一节岩石的形成与分类 岩石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 岩浆岩(火成岩) 沉积岩(水成岩) 变质岩 一、岩浆岩 (一)岩浆岩的形成与分类 岩浆岩是由地壳深处熔融岩浆上升冷却而成的。 (1)深成岩:岩浆在地壳深处,在上部覆盖层的巨大压力下,缓慢且比较均匀地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矿物全部结晶,多呈等粒结构和块状构造,质地密实,表观密度大、强度高、吸水性小、抗冻性高。 建筑上常用的深成岩主要有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2)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时,在压力急剧降低和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 特点:岩浆不能全部结晶,或结晶成细小颗粒,常呈非结晶的玻璃质结构、细小结晶的隐晶质结构及个别较大晶体嵌在上述结构中的斑状结构。 建筑上常用的喷出岩主要有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等。 (3)火山岩:火山岩也称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经急速冷却后形成的。 常见的有火山灰、火山砂、浮石及火山凝灰岩等。 (二)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1)石英:结晶状态的SiO2 强度高、硬度大、耐久性好。 常温下基本不与酸、碱作用。 温度达575℃以上时,石英体积急剧膨胀,使含石英的岩石,在高温下易产生裂缝岩浆岩分为:

酸性岩石(SiO2>65%) 中性岩石(65%≥SiO2≥55%) 碱性岩石(SiO2<55%) (2)长石:强度、硬度及耐久性均较低(与石英相比) 正长石(K2O·Al2O3·6SiO2) 斜长石钠长石(Na2O·Al2O3·6SiO2) 钙长石(CaO·Al2O3·2SiO2) 干燥条件下耐久性高, 温暖潮湿的条件下较易风化,特别遇CO2,更易于被破坏。风化后主要生成物是高岭石(Al2O3·2SiO2·2H2O)。 (3)云母:含水的铝硅酸盐,柔软而有弹性的成层薄片。 白云母 黑云母 云母含量较多时,易于劈开,降低岩石的强度和耐久性,且使表面不易磨光。 (4)暗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着色深暗的铁镁硅酸盐类矿物,统称为暗色矿物。 特点:密度特别大(3~4)g/cm3。 与长石相比,强度高,冲击韧性好,耐久性也较高。 在岩石中含量多时,能形成坚固的骨架。 其它:黄铁矿(FeS2), 特征:岩石表面具有锈斑。 黄铁矿遇水,易氧化成硫酸,腐蚀其它矿物,加速岩石风化。 二、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形成与分类 位于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风化作用,逐渐被破坏成大小不同的碎屑颗粒和一些可溶解物质。这些风化产物经水流、风力的搬运,并按不同质量、不同粒径或不同成分沉积而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特点:有明显的层理,较多的孔隙,不如深成岩密实。 (1)化学沉积岩:原岩石中的矿物溶于水,经聚集沉积而成的岩石。 常见:石膏、白云岩、菱镁矿及某些石灰岩。 (2)机械沉积岩:原岩石在自然风化作用下破碎,经流水、冰川或风力的搬运,逐渐沉积而成。

STDZ-3岩石点荷载仪

STDZ-3岩石点荷载仪由上海喆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根据最新标准自主研发生产,它是一种用于材料压缩、拉伸、弯曲、撕裂试验、测定抗压强度的测试仪器。岩石点荷载试验仪是一种适合于施工现场使用的测试仪器。点荷载测试对岩样的制备要求较低,可以是工程勘探的岩芯试样,也可以是稍加修整的不规则试样。试样制备不需专门机械加工,与常规测试相比,具有测试速度快,试验周期短,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地质、矿山、水电、铁路和交通等建设工程的现场试验之中。岩石点荷载试验已于1972年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试验方法委员会正式列为测定岩石强度的方法之一,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试验方法委员会于1985年又对该方法进行了修订。岩石点荷载强度已在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许多部门规范中得到广泛应用。 ■STDZ-3岩石点荷载仪技术性能参数 1、千斤顶最大出力:50KN(5T) 100kN(10T)(可选择100N/200N/500N/1000N/2KN/5KN/10KN/20KN/50KN/100KN) 2、传感器额定承载能力:100kN 3、活塞直径:Φ32mm 4、活塞最大行程:90mm 5、加载点最大间距:90mm 6、允许试样最大宽度:90mm 7、允许试样沿加载方向的最小长度:40mm 8、读数方式:液晶显示,电子峰值记忆 9、测力误差:≤1%F.S 10、工作温度:-20~45℃ 11、电源:9V方块电池 12、几何尺寸(L×W×H):280mm×250mm×640mm 13、净量:40kg 44kg 备注:可分为数显式与指针式。 ■STDZ-3岩石点荷载仪结构及特点 1、采用卧式结构,加力方便,稳定性好。 2、反力架采用圆筒状构造,对中性好,不偏心,结构坚固、紧凑,能够满足高强度、大岩芯试样的测试要求。 3、千斤顶装于圆筒外壳体上,选用优质高强材料加工,结构紧凑合理,外形美观,重量轻,携带方便。 4、加载锥头用硬质合金材料制造,强度高、经久耐用。 5、采用应变式传感器和液晶显示仪表构成独立的电子测力系统,具有分辨率高、测试精度高、读数方便的特点。 6、采用9V方块电池供电,方便野外使用。 ■STDZ-3岩石点荷载仪使用说明 1、按岩石试验规程要求准备好试祥。 2、检查试验仪安放是否平稳,千斤顶加载及卸荷是否正常,检查千斤顶与压力框间的球座应对中。 3、按试样高度调节千斤顶中间螺杆,使下压头底板上升(或下降)到适当高度,用千斤顶加压杆拧紧千斤顶底部螺丝。 4、将试样放入上、下压头之间,选好受压点位置,同时给千斤顶加荷,使试样和压头完全接触。 5、按试样在10-20秒时间剪破的速度,对千斤顶进行加荷,直至试样破损。 6、拉杆上垂直向位移标尺可以读出试验前后的升垂直位移变化。 7、具体试验要求及计算可参见相应试验规程。 8、试验结束,放松千斤顶底部螺丝(用加力杆),用手按下千斤顶螺杆上端使千斤顶复位。清理好上、下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