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政治最新模拟试题精编(人教必修4)06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解析版)

2020届高三政治最新模拟试题精编(人教必修4)06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解析版)

2020届高三政治最新模拟试题精编06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2020高考考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考点精讲:

【精讲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精讲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二【2020年高考怎么练—最新模拟试题汇编】

1.(2020·四川省高考模拟)针对少数国家把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偏激地理解为逆全球化和“退群”,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对具体条件的把握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渐进和不显著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但

这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①③符合题意;人们对具体条件的把握有利于推动事物发展,但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②说法错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是渐进和不显著的过程,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2.(2020·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末)在历次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经常借中国古代的诗词,格言为当今世界的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下列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诗词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一字行

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事物的发展趋势的相关知识。“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体现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的原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一字行”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是指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④体现的哲理一致,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二期末)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

A.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A:“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意思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A符合题意。

B:“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并未体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不符合题意。

C:“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并没有反映事物发展的道路的曲折性,C不符合题意。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D错误。

故本题选A。

4.(2020·广东省中山实验中学高三月考)习近平主席于6月28日出席G20大阪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间都是有联系的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③④:习近平主席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二十国集团通过加强合作,迎难而上,可以破解发展难题,③④符合题意。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

②:联系是普遍的,不等于任何事物间都是有联系的,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2020·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月考)有的语言,如果知道它的来历,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话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诗句:“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不知出处,“落花时节”就只是落花的时节。如果读过杜甫的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会知道“落花时节”包含着久别重逢的意思,就可获得更丰富的情绪体验。因此,可以这样说

A.皓首穷经,获取大量的直接经验,能避免浅尝辄止

B.博古通今,深入理解历史和现实,能达到中西合璧

C.砥砺笃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能做到浮想联翩

D.厚积薄发,注重于足够量的积累,能实现融会贯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的途径。题干强调的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传递,积累间接经验,况且直接经验也不一定避免浅尝辄止,A错误且不符合题意;博古通今,侧重时间,中西合璧,侧重空间,博古通今不一定能中西合璧,B错误;“砥砺笃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能做到浮想联翩”强调亲身实践,C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多读诗,知道诗句的来历,才能丰富想象诗句内外的意境,D符合题意。故选D。6.(2020·河北承德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广博的引用贯穿古今,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大特色。习总书记引用的许多诗词古语,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所用的典故中表达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②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荀子《荀子》)

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卡细。(春秋?老子《道德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相关知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①不合题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与题中寓意不一致。②不合题意,“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与题中寓意不一致。③④符合题意,“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卡细”,都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与题中寓意一致。故本题选B。

三【历年高考题回顾】

1(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20)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表明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②符合题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这表明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性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推动社会的发展,④符合题意;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①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

①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

②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

③发展理念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

④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不是因为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而是因为这些发展理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①不选;发展理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它是否正确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所以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正确发展理念,②正确;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材料中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理论上的创新,所以要坚持贯彻,③正确;以住的发展理念也有借鉴意义,是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做出的正确选择,故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3(2016年高考上海卷25)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变的发展过程是

A.道路平坦

B.举步维艰

C.曲折前进

D.前途光明

【答案】C

【解析】博物馆的发展存在诸多难题,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故C符合题意,A和题意不符;虽然博物馆发展具有曲折性的特点,但是并不等于说举步维艰,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可以促进难题的解决,故B理解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过程的曲折性,而没有涉及到前途光明,故D和题意不符。故选C。

4(2015年江苏政治30)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及重视量的积累,③④符合题意;“尊重经验、崇尚权威”强调意识的反作用,“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强调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关知识

5(2019·新课标全国卷I)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钉钉子的事例表明量变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事例钉钉子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是从量变到质变,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是从新的量变再到新的质变,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入选。①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不存在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

物的发展的结论,排除。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实现质变,且量变既包括数量的增减,还包括场所的变化,并不是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排除。故本题选D。6.(2019·浙江4月)由于掌握传统版本的说唱艺人越来越少,世界上最长的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的经典资源渐渐消失。为了抢救整理这部史诗,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团队遍访说唱艺人,收集资料,对流传于藏族、蒙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的《格萨尔》分别进行整理研究。经过三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为编撰《格萨尔文库》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研究团队开始了最后冲刺2018年《格萨尔文库》终于付梓。《格萨尔》的传承与研究重燃希望,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再放光彩。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格萨尔》的抢救工作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答案】《格萨尔》研究团队三代学者的采集、整理、编撰,为出版《格萨尔文库》创造了条件,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冲刺,使活形态的《格萨尔》成为书面形态的《格萨尔文库》,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格萨尔文库》的成功付梓,使《格萨尔》的传承与研究重燃希望,体现了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解析】本题要求解答《格萨尔》的抢救工作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解答本题,需要首先注意的是答题的范围为质变与量变的相关知识,其次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回答。材料中,“《格萨尔》研究团队三代学者的采集、整理、编撰,为出版《格萨尔文库》创造了条件”,说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材料中,“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冲刺,使活形态的《格萨尔》成为书面形态的《格萨尔文库》”,说明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材料中,“《格萨尔文库》的成功付梓,使《格萨尔》的传承与研究重燃希望”,说明了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7 (2015年山东政治43)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6分)

【答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量的积累,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才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促成质变,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不断促进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设问指向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解答时先分析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主要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围绕知识分析这样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实现理论依据、方法论要求、现实意义的有机结合。

【考点定位】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