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作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练习题

生物作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练习题

生物作业-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练习题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练习题

1. 下列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 d→b→a→c

B. b→c→d→a

C. a→c→d→b

D. c→a→b→d

2. 小红种了一棵树,一年后小树长高了,小树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的分裂

B. 细胞的生长

C. 细胞的分化

D. 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

3.洋葱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经过4次细胞分裂后,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条 A 32 B. 16 C 48 D. 6

4. 1个细胞经1次分裂可形成2个子细胞,则2个细胞经3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数是( )

A. 6个

B. 8个

C. 12个

D. 16个 5.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近十几年的研究发

现,脐带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

这一过程成为细胞的( )

A. 生长

B. 分裂

C. 分化

D. 分类

6.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核

C. 细胞膜

D. 叶绿体 7.如图表示细胞的不同变化,请回答图中A 、B 、C 分别代表什么过程

(1)A 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B 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3)C 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高中生物 专题9——细胞分裂教案

专题9——细胞分裂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细胞分裂 二、教学目标 1.细胞周期(了解)、有丝分裂(综合应用)、无丝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综合应用)2.细胞的分化、癌变与衰老(理解和掌握) 三、复习过程: 1.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 3.细胞分化在达到最大限度。 4.细胞癌变的原因:外因1 2 3 内因 四、典型例题

[例一] 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 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推断: ①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在() A. 5分钟 B. 10分钟 C. 0和10分钟之间 D. 十几分钟以后 ②上图曲线B代表() A. 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 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 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 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距离。 例题二.如图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 周期中,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 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 ______________。 (2)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 _______________。 (3)代表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_,其数目在各时期的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代表DNA含量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其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③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④同源染色体分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题四图4-14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 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 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 A. 无丝分裂 B. 有丝分裂 C. 减数分裂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案1(苏教版七年级上)

4-1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3、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教学重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睥增多、体积的增大有关。 3、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4、描述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难点 1、说出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点击一个鸭蛋,蛋壳破碎后出现一只小鸭。并点击水面上的鸭群,伴随着配乐童谣:“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 师: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方面有关? 生:与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体积增大有关。 师: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是怎样造成的? 二、探究过程

(一)细胞的分裂(学生2人一组)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分裂的玻片标本。并结合教科书中的示意图,划出细胞分裂的区域,并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 化。 2、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同观察、讨论细胞分列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你能给细胞分裂过程分几个时期?如何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与生物体长大有什么关系?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形态、结构相似吗? (二)细胞生长 教师演示细胞生长过程图解。 引导学生说出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化(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全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生长了),导致整个细胞体积增大。 学生讨论:细胞体积越大,需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根据你平时的经验,说出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下,细胞体积会明显增大?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多与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关系?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叫做细胞生长。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内蛋白质等成分不断积累,而使细胞体积增大。 生物体的生长则指生物体内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体积的增大以及细胞间质的增加。生物体的生长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建成。生物体或其器官的生长速度呈"S"形曲线,开始时生长缓慢,继而生长加快直至高峰,以后生长停滞,至衰老期,由于分解作用超过合成作用,生物体或其器官甚至萎缩。 (三)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产生的许多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结构和功能发生专一化的过程。高等动、植物一般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经多次细胞分裂与分化,产生各种不同的特殊结构和专一功能的细胞,如植物茎中上下相通的导管、筛管,叶

05-细胞分裂和分化

05-细胞分裂和分化

05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单项选择题: 1.细胞周期的正确顺序是: A.G l—S—G2—M B.G1—G2—M—S C.G1—M—G2—S D.G1—M—S—G2 2.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间期的特点是:A.细胞没有变化B.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C.染色质隐约可见D.细胞内进行着DNA复制和组蛋白的合成 3.各对染色单体上的着丝粒彼此分开,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级,是_______的特点。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 4.染色体端粒的作用是: A.防止DNA从端粒处降解B.降解DNA复制后余留的RNA引物 C.防止DNA因为复制过程而变短D.合成RNA引物 5.当细胞开始分裂时,它有N个染色体和Q个DNA。经过有丝分裂后,每一子细胞中的DNA量和染色体数目应为多少? A.N和Q B.N/2和Q/2 C.N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高尔基体 D 液泡 12.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出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间期和分裂前期B.间期和分裂中期C.间期和分裂前期及中期D.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 13.在细胞分裂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前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C.有丝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4.细胞分裂时,DNA复制发生在______期。A.G1B.G2C.S D.M 15.皮肤癌一般发生于哪一层皮肤细胞的哪一时期? A.表皮细胞有丝分裂期B.生发层细胞有丝分裂S期 C.真皮细胞有丝分裂G1期D.生发层细胞有丝分裂G2期 16.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B.末期和前期C.中期和后期D.后期和末期 17.下列四组人体细胞中,能够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

《细胞分裂与分化》教学反思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反思 生物闫楠楠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上课表现的很好,知识点记忆的非常准确,甚至考试中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但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很难用课堂上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经过了暑假为期五天的培训和学期初在滨州听得市优质课的收获,这学期我在尝试给同学们更多的探究机会和思考时间,帮助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外,提高自己的素养。 这次上课我选择的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一节。我觉得这节课并不成功。原因有很多,现在我从头说起。 一、备课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生物有一些器官,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备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知识基础。我希望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帮助同学们把这两方面知识联系起来,同时,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能继续强化学生自己提出假设的意识,不怕出错不怕失败的科学韧性。 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我设计了一些比较有思考难度的问题,有一些甚至是希望学生给出错误答案。同时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整体引导的问题。 第一个,你是怎么从一个小婴儿长大的?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能够了解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意义。

第二个,叶子的不同部位的细胞不同,细胞为什么会不同?从而引出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 二、上课 这节课我觉得有两个明显不流畅的地方。第一个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区别时,学生的回答明显的不着边际。评课的时候老师们给我指出了,应该是因为问题问得不够明确,引导不够及时造成了学生思路的混乱。这一点我需要注意。另外就是教学材料的选择,我希望用植物的叶子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不同是由细胞分化造成的。但是学生被叶子吸引去了注意力。到了真正需要用叶子来思考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没有这个实物,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反而效果更好。这片叶子的作用,只有在学生撕裂叶片,感受叶脉不好撕破,从而得出里面有支持的结构,也就是机械组织的时候才真正有所体现! 上课时,我想简单知识,书本上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我就不讲了,只讲重点就好了。但是,我发现学生自学意识不够,把时间给了他们,很多同学就在抠手指甲中度过了。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课程导学的问题设计,需要更明确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应该能引起学生兴趣! 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继续尝试只讲重点,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我希望能够在材料选择上有所突破!成长过程中破茧而出是最痛苦的,但是活着出来的都是胜利者!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测试 细胞分裂及变异 (含答案)

2020年高考专题-细胞细胞分裂及其变异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人的细胞周期中周期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包括DNA复制前期、DNA复制期和DNA 复制后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蛋白A的主要作用是调控DNA分子复制 B.细胞周期蛋白在分裂间期结束时基本都被降解,在下一 个细胞周期会重新合成 C.细胞周期蛋白可参与中心体的构成 D.细胞周期蛋白的合成只与原癌基因有关 2.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 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灰色 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3.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 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 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 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 随之减半 4.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乙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图乙所示细胞对应图甲中DE段 C.图甲中实线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均发生在AB段时期 5.图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 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可能来自d图所示细胞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7.图甲为一个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图乙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未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①②两个精子 B.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只产生③④两种精子 C.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精原细胞产生①②③④四种精子 D.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生物体产生的精子中,③④类型的

苏教初中生物七上《细胞的分裂与分化》word教案 (1)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3.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教学重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睥增多、体积的增大有关。 3.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4.描述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难点 1.说出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点击一个鸭蛋,蛋壳破碎后出现一只小鸭。并点击水面上的鸭群,伴随着配乐童谣:“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说:“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 师: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方面有关? 生:与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体积增大有关。 师: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是怎样造成的? 二、探究过程 (一)细胞的分裂(学生2人一组)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分裂的玻片标本。并结合教科书中的示意图,划出细胞分裂的区域,并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同观察、讨论细胞分列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你能给细胞分裂过程分几个时期?如何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与生物体长大有什么关系?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形态、结构相似吗? (二)细胞生长 教师演示细胞生长过程图解。 引导学生说出细胞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变化(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全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生长了),导致整个细胞体积增大。

学生讨论:细胞体积越大,需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根据你平时的经验,说出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下,细胞体积会明显增大?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增多与生物体的生长有什么关系?细胞由小长大的过程,叫做细胞生长。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内蛋白质等成分不断积累,而使细胞体积增大。 生物体的生长则指生物体内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体积的增大以及细胞间质的增加。生物体的生长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建成。生物体或其器官的生长速度呈"S"形曲线,开始时生长缓慢,继而生长加快直至高峰,以后生长停滞,至衰老期,由于分解作用超过合成作用,生物体或其器官甚至萎缩。 (三)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产生的许多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结构和功能发生专一化的过程。高等动、植物一般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经多次细胞分裂与分化,产生各种不同的特殊结构和专一功能的细胞,如植物茎中上下相通的导管、筛管,叶的表皮等。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即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1.植物组织通过分化形成了: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分生组织等主要的组织。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 输导组织: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如导管和筛管。 基本组织:具有营养作用。如叶肉、果肉。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如茎的顶端、根的尖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番茄的果皮与果肉,用手摸一摸,用牙咬一咬,尝一尝它们的区别何在?表皮具有什么功能?果肉具有什么功能? 2.利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观察时,可对照教科书中插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教师出示四种基本组织剪贴图。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的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运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营养、连接、支持、保护的功能。 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成下表: 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形成;植物的四种组织,人体的四种组织的分布及其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细胞分裂教学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细胞分裂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 复习细胞分裂 二、教学目标 1.细胞周期(了解) 2.有丝分裂(综合应用) 3.无丝分裂(了解) 4.减数分裂(综合应用) 5.细胞的分化、癌变与衰老(理解和掌握) 三、复习过程: 1.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比较 3.细胞分化在达到最大限度。 4.细胞癌变的原因:外因1 2 3 内因 四、典型例题 [例一] 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推断:

①有丝分裂后期开始在() A. 5分钟 B. 10分钟 C. 0和10分钟之间 D. 十几分钟以后 ②上图曲线B代表() A. 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B. 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 C. 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 D. 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距离。 例题二.如图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______________。 (2)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 (3)代表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_,其数目在各时期的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 示)________________;代表DNA含量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_,其变化规律是(用箭头和N的倍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③细胞质和核物质均等分配④同源染色体分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题四图4-14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图4-14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七年级生物 细胞分裂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 学习内容系统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有丝分裂,细胞分裂的本质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DNA进行复制,然后均分到两个细胞中去,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学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本节内容是学习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基础。 (二)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三) 教学难点 1、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四)知识点分析 1、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由小变大,即细胞的生长。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长大。这是由于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大,细胞膜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越来越小,所吸收的营养物质远远满足不了细胞体积增大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造成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逐渐停止生长。 2、细胞的分裂:就是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的分裂过程可分为三步:核分裂、质分裂、形成新细胞。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细胞分裂的实质是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这就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爱表现,好交流。学生对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很直观的认识,而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比较抽象,对微观世界的变化更是缺少感受。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让他们理解多种多样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比较容易,但是让他们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尤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再备课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量给学生创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方式的知识点分析(2)完整篇.doc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方式的知识点分析(2) 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 C 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NH CO )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 NH2)和一个羧基( 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

高三生物细胞分裂专题复习

细胞分裂专题复习 一、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具有四分体的细胞是 。具有染 色单体的细胞是 。能交叉互换的细胞 ,能自由组合的细胞是 2、有4个染色体组的图是 ,这些图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形成原 因是 。有1个染色体组的图是 ,这些图 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形成原因是 。有2个染色 体组但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的 ,这些图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 。 含有8个DNA 分子的细胞是 ,含有2个DNA 分子的细胞是 3、表示减数分裂的图有 ;不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 4、(5、6、8、9)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 。 5、_____图中可能发生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图中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6、(9)细胞中发生了 分离,(5、6、7)细胞发生了 分离。 7、可能是根尖细胞的分裂图是 (按分裂顺序的标号写出),可能是精细胞形成过程的分裂图是 (按分裂顺序的标号写出),发育场所是 。 8、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二、.看图说话 例如.每条染色体中DNA 的含量——图六的看图说话要点 1.AB 段形成于 期,形成原因: 。 2.BC 段在有丝分裂对应于 期,简图: 3.BC 段在减数分裂对应于 期,简图:

4.CD段产生原因。 5.DE段在有丝分裂对应于期,简图: 6.DE段在减数分裂对应于期,简图: 1、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 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__ 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 __。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___________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__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____试剂。 (4)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右图所示,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 的基因是__________,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 __或_____ ___。 (7)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右图中的 _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 (8)若右图是人体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右图中____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2.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图示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中B与b形成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在性状上有许多差异,则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在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中,细胞分裂时,基因dd的分开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Dd,该生物一个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 间期的____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 段。 (3)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 比为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甲图,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a组细胞,可 以使b组细胞数增加 C.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细胞分裂与分化教案

第1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张家港市凤凰中学顾伟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对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因此,教材本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变形虫分裂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细胞的分裂是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的过程。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变化认识细胞分裂的结果大致过程,了解细胞的分裂对生物体的生长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3)说出组织的概念,并知道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 本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变形虫分裂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细胞的分裂是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的过程。对于细胞的分化安排了大量的观察,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地思考、交流和讨论,总结出细胞分化的一般过程,了解分化与其在生物体内执行的功能相适应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懂得珍爱生命。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出示图片(种子萌发成幼苗,小鸡逐渐长大;受精卵形成胚胎,胚胎发育成婴儿,婴儿逐渐长大……)生物世界充满了生机,大家想过没有,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呢?生物体的这种生长现象与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又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 指导:学生观察图7—9和图7—10,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一个细胞变成了多个细胞,这是个什么过程呢? 思考: 1.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观看:图片,思考提出的问题 观察:图7—9和图7—10 回答:细胞分裂 讨论: 1.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分

七年级生物:细胞分裂分化

七年级生物学习任务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细胞分裂 1. 细胞分裂概念:一个细胞分裂成的过程。 2.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要分成两份,分配到两个___________中。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__________变化最明显,要复制成___________和 __ 相同两份,保证遗传物质在细胞前后代之间保持___ 性和 ___ 性。 3.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的__________增多。 二.细胞生长 1.细胞生长概念:一个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体积一般很细小,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后,转变为细胞的组成物质,细胞的体积就会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2.细胞生长过程: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细胞质里先后出现许多 _______ ,后来小液泡逐渐 _ ,最后合并为一个。 3.细胞生长结果:使细胞_____________增大。 三.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概念.细胞在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过程: 3.细胞分化结果: 使细胞在形态、结构、_________等方面发生变化。 4.多细胞生物体是由 _____ 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产生的。 四.组织 我们把形态 ____ 、 ____ 和 _____ 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 巩固案 1.右图①→④主要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哪个生理过程()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癌变 2.下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①②③

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D.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植物生物学第三章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教案 2009.9 ~ 2010.7 学年 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 教材名称:植物生物学(主编杨世杰) 授课对象:生物各专业,生命科学试验班、资源与环境学院各专业开课时间:全年 授课学时:48 主讲教师:《植物生物学》课程组 教学章节:第三章 编写时间:2009.09

第三章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教学内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总学时:1 教学目标通过对内容的学习以求掌握细胞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的过程、特征、意义 教学重点: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章节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及安排 备注 第一节 细胞分裂 0.5 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个体发育过程中三个同等重要的事件。没有细胞分裂及生长,就没有整个个体的生长;细胞只有分裂而没有正常地衰老和死亡,将导致细胞无限制增殖而病变;没有分化,有机体不能正常地发育。正常情况下,有机体进行着有规律的细胞分裂、分化和必要的细胞死亡。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细胞的一个重要属性。单细胞有机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种群内个体的数量。多细胞有机体通过细胞分裂建造自己的身体,从而保证生命的延续、遗传和进化。 一细胞周期(见幻灯片)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

的整个过程。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分为4 个时期:S期(DNA合成期)、M期(有丝分裂期)、G1期(M期到S期之间的间隙)、G2期(S期到M期之间的间隙) G1期代谢活跃,细胞体积增大,RNA 、蛋白质和酶的合成旺盛,一些蛋白质的磷酸化也活跃地进行,为S期DNA合成作好准备;膜系统和细胞器也进行合成和复制。 S期内的主要生化事件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即DNA复制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等染色体蛋白的合成,以及新的一套染色体蛋白质与DNA包装为核小体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等染色体结构。 G2期与进入M期的多种结构和功能的准备有关,主要合成纺锤体微管蛋白和RNA等。此期末两条染色单体已经形成。染色质开始浓集,但难于在光镜下分辨。 细胞周期的运转是十分有序的,沿着G1→S→G2→M的次序进行,这是细胞周期有关基因顺序表达的结果。与细胞分裂有关的CDC (cell division cycle)基因的有序表达受细胞周期中一些检验点(checkpoint)调节控制,其中两个主要的检验点位于G1期末和G2期末。G1检验点决定细胞周期进入S期或停止在G1期,G2检验点控制细胞周期能否进入M期。各个检验点保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具有正常遗传性能和生理功能的子代细胞。 利兰·哈特韦尔,蒂莫西·亨特,保罗·纳斯用遗传和生化方法发现了控制细胞周期的关键物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为此,他们三人分享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除内在因素外,外界因素对细胞周期也有重要影响,如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温度和pH 变化等。 有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彼此分工,而且增殖行为也出现了差异。从增殖的角度,细胞有三种状态:周期细胞,G0期细胞和终端分化细胞。(结合组织部分举例说明)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一般从几小时到几十小时不等,取决于细胞类型和外界因子(如温度和营养状况等)。 二有丝分裂(见幻灯片) 细胞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cytokinesis)两个过程。 1 核分裂 高等真核生物的核分裂主要以有丝分裂(mitosis)方式进行。分裂的细胞通过G1、S、G2各时期,有丝分裂保证了携带遗传信息的染色体一代一代以相同数目传递下去,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植物细胞核分裂以前,即细胞处在G2期时,微管早前期带出现,引导细胞核移到未来的分裂面,不久,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微管早前期带在纺锤体形成后消失。 有丝分裂是一个核改组的连续过程,根据形态学特征人为地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4个时期。 (1)前期(prophase)发生的主要过程是:染色质浓集形成染色体、分裂极的确立、核仁解体和核膜消失。 染色质经螺旋化、折叠和包装浓集形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成双结构,并出现了主缢痕,此处有一特化部位叫做着丝粒(centromere),它是重复序列的DNA,不含遗传信息,连接着两条染色单体。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盘状结构,称为动粒(kinetochores),也称着丝点与纺锤丝连接前期末,核仁消失,核膜瓦解。 (2)中期(metaphase)的主要特征是纺锤体(spindle)形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核膜崩解,有丝分裂进入中期,核周围的微管侵入细胞中心区,形成纺锤体。纺锤体由纺锤丝(spindle fibers)组成。纺锤丝是由微管组成的直径约20nm,长数微米的中空圆筒状结构。纺锤丝主要有两类:(a)染色体牵丝(chromosomal fibers),也称为动粒微管(kinetochore microtubules),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讲细胞分裂和分化练习苏教版

第7讲细胞分裂和分化 题一: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1个体细胞连续分裂2次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4个,5条 B.8个,10条 C.4个,20条 D.8个,20条 题二:牛的体细胞中含有30对染色体,若它的某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4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 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16个和30条 B.8个和30条 C.16个和30对 D.8个和30对 题三: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两核之间产生新的细胞膜 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 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题四:如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③表示细胞分裂 C.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 D.过程④产生的新细胞功能相同 题五: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是细胞 ()的结果。 A.衰老 B.生长 C.分裂 D.分化 题六:细胞分化是指() A.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 B.细胞之间相互连接的过程 C.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D.某些细胞形成多种多样细胞的过程

第7讲细胞分裂和分化 题一: C 解析: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如一个细胞2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 2=4(个)。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形成的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0条。 故选:C。 题二: C 解析: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1×2N。因此,某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4次,形成的细胞数目为1×2 4 ═16(个)。 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原细胞的相同,因此,“牛的体细胞中含有30对染色体,若它的某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4次”,形成的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30对。故选:C。 题三: B 解析: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都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成两部分,所以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A正确; 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细胞膜在原来细胞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新的细胞膜,B错误; 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C正确;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自我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正确。 故选:B。 题四: D 解析:A、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A正确。 B、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图中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B正确。 C、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C正确。 D、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D错误。 故选:D。 题五: D 解析: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的分化。 故选:D。 题六: D 解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因此细胞分化是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练习题

6-1细胞的增殖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 A.子细胞形成时 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C.染色体出现时 D.染色体消失时 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和分离发生在() A.间期和末期B.前期和后期 C.间期和中期D.间期和后期 3.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的结果是两组染色体的() A.数目不同,形态不同 B.数目不同,形态相同 C.数目相同,形态不同 D.数目相同,形态相同 4.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关系如图所示,此时细胞所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间期和末期 5.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内两组中心粒的行为特点是() A.一组位置不变,另一组移向另一极 B.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C.由星射线牵动两组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

D.每组的两个中心粒中的一个移向另一极 6.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过程中,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二、非选择题 7.下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运动的情况,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表示分离的染色体间的距离。试问: (1)细胞分裂的后期开始于第________分钟,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B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的收缩,使得________移动的结果。 (3)第20 min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期,其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 一、选择题 1.生化分析得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中脱氧核苷酸含量开始很低,不久便急剧增加,以后又逐渐降低到初始水平,随着脱氧核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DNA聚合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这一事实表明() A.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 B.间期细胞内进行DNA复制 C.间期细胞内进行RNA复制 D.间期细胞内完成RNA转录

《细胞分裂和分化》教案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海原县李俊中学张玉虎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举例说出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3、概述生物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画演示的方法讲解细胞分裂、分化及组织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科学解释生活中自然现象的态度 二、说重难点 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化、组织的形成 难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填空,我们人作为一个多细胞的生物,是通过有性生殖发育而来的,那么我们生长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但是我们是一个________细胞的生物,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结果。 (二)新授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首先,由教师对细胞分裂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之后播放细胞分裂的动画演示。突破难点和重点 2、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加深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理解 3、比较动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点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视频的观看,自行总结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细胞的生长过程及其导致的结果 学生通过视频演示体会新细胞的生长过程,教师重点要讲解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变化及其结果。促进基本知识的掌握 5、细胞为什么不无限的生长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 6、什么叫细胞分化?分化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展示生物体不同的细胞,联系生长发育的起点:受精卵,引导学生得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分化的结果就是形成组织。 7、组织的形成 根据细胞分化,引出组织的概念,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8、动植物的组织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