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积液病例讨论

胸腔积液病例讨论

胸腔积液护理要点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胸腔积液是指胸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积有较多的液体,液体可分为渗出液。渗出液最常见于结核病,也可因恶性肿瘤或其他原因产生。漏出液多因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门静脉高压或粘液性水肿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患侧饱满且胸壁运动受限、有气短及胸闷感,甚至呈端坐呼吸,高热,气管、纵隔移位等。主要治疗原则是对因治疗,抽胸水以及抗炎、抗痨治疗。常见护理问题有:①舒适的改变:胸痛;②气体交换受损;③焦虑。 一、舒适的改变:胸痛 [相关因素] 胸膜炎所致。 胸腔积液压迫致胸膜产生摩擦,刺激胸膜感觉神经末梢。 体查: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心界叩不出,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叩诊: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护理目标] 胸痛减轻或消除。 病人能识别胸痛的诱因并能避免。 [护理措施] 观察胸痛的程度,了解病人产生胸痛的原因及疼痛的性质。 了解病人对胸部疼痛的控制能力,疲劳程度和应激水平。 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部位、范围以及疼痛的程度。 与病人共同寻找减轻疼痛的方法: 给予舒适的体位,如端坐、半健侧卧位。 避免剧烈咳嗽。 有意识地控制呼吸。 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指导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收音机、看书、读报,并指导病人交替使用减轻疼痛的方法。 必要时协助医生抽胸水、治疗原发病或使用镇痛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重点评价] 胸痛的部位、时间、性质以及胖随症状。 胸痛的程度。 二、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困素] 胸水过多压迫组织,横隔运动受限。 肿瘤、胸水压迫使胸膜淋巴回流受阻。 过多胸水及胸膜炎致肺组织弹性功能下降。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心悸、气短,胸壁运动受限,呈端坐呼吸。 胸部患侧饱满,语颤音消失或减少,叩诊出现实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心衰病人伴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心衰病人伴胸腔积液的应 用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心衰病人伴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对63例心衰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重病人(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观察组)34例,胸腔闭式引流组(对照组)29例。加强穿刺管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各项指标。结果: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配合以细致的护理,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方法是救治患胸腔积液危重病人的有效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中心静脉穿刺管; 心衰病人; 胸腔积液; 护理 心衰病人常为慢性疾病,并存或并发胸腔积液在危重病是常见的。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病人多以胸闷、气促、心率快为表现,心衰换则病情危重,上述症状尤为明显。为减轻症状,查明病因,我科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胸腔积液,并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比较,结果分析如下。 1 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心衰患者伴胸腔积液(观察组) 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20~78岁,平均48岁。胸腔闭式引流组(对照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18~79岁,平均51岁。两组年龄、性别、病因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均经X线或胸部CT确定积液部位及范围后,病人取半坐卧位,选择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下位肋骨上缘为穿刺点。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引流管,常规消毒铺巾,经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针进入胸腔,回抽针管见有液体后插入导管丝,拔出套管针,经扩皮针松弛组织后,用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进人胸腔10~20cm[1],抽出导丝,用宽胶布固定导管,将导管的另一端与引流袋相连。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两组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患者对置管引流方法缺乏了解,存有疑虑,为此置管前向患者解释置管引流的优点及安全性等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病例讨论病情复杂的胸腔积液

【病例讨论】病情复杂的胸腔积液 导语如此讨论病例,临床水平涨起来! 本病例来源于掌上医讯病例讨论,感谢掌上医讯认证用户圣艮山的的支持!患者张XX,男,55岁。主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18年,水肿伴胸闷、憋气2个月入院时情况患者于18年前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下降,未予重视。 3年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当地医院查头颅CT提示脑梗塞可能性大,对症治疗后肢体无力症状缓解,自述当时查空腹血糖12mmol/L和肾功能异常(具体不详),诊断为脑梗塞,血糖方面未进行治疗。 2年前给予诺和灵50R 16u-0-14u治疗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详。出院后未饮食和运动控制,并反复出现上午和夜间心慌、汗出,自测血糖最低3.1mmol/L,将诺和灵50R改为 14u-0-12u,仍有低血糖反应出现,后自行减量至12u-0-10u,自述血糖控制基本稳定。 1年前再次出现双下肢行走不稳,就诊于当地医院,自述查头颅CT提示“多发性脑梗塞”,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2月出现胸闷、憋气伴全身水肿,当地医院提示胸腔积液(余检查结果不详),给予白蛋白+速尿利尿治疗后水肿可缓解,但仍有右侧胸腔积液。

1月前就诊于我院急诊,查血常规:WBC:8.4×109/L、N%73.5、HGB:132g/L、PLT:512×109/L;尿常规:PRO:〉=3.0g/L,GLU:14mmol/L,BLD:80cells/ul;肝肾全:Alb:24g/L,Cr:339umol/L,BUN:14.74mmol/L,Glu:7.6 mmol/L;心肌酶谱:CK:368U/L,CKMB:6.5ug/L,cTnI:0.21;NT-proBNP29386pg/ml;凝血1:Fbg:4.99g/L;感染四项(-);胸部正位片心影饱满,主动脉结钙化,右侧多量胸腔积液;胸水常规:黄色微混,细胞总数350×106/L,白细胞总数170×106/L,单核:96% ,黎氏试验(+);胸水生化:TP:18g/L, Alb:11g/L, Glu:6.8mm;胸水病理未见瘤细胞;双肾B超:双肾、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符合冠心病、陈旧性心梗(左室后壁),左心房室增大,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心包少量积液;双肾动脉B超:双肾动脉阻力增高;胸部CT:双上肺大泡,右侧胸腔积液,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急诊给予间断抽胸水8次,共6000ml;5天前查尿常规:PRO: 5.00g/L,GLU:6mmol/L,BLD:25cells/ul;肾全:K: 6.0mmol/L,Cl:112 mmol/L,Cr:373umol/L,BUN:14.93 mmol/L,Glu:6.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3mmol/L。患者自起病以来,不控制饮食,经常吃肉及水果,运动少;发现尿中泡沫增多7年;视物模糊5年,未查过眼底;无心前区疼痛;近期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偶有手足发麻;无口中

病例分析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分级:轻度FEV1 ≥80%中度50%≤FEV1<80%重度30%50%极重度30% 老年人+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 老年患者+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支气管扩张 进一步检查:1.肺功能检查2.胸部影像学检查3.血气分析4.痰培养 治疗原则:1.控制性氧疗,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CO2潴留(2)抗生素:β内酰胺类等(3)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和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4)短期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肺炎 青壮年+受凉+高热+湿哆音+铁锈色样痰=大叶性肺炎 婴幼儿+咳、喘+呼吸困难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支气管肺炎 发绀+鼻扇征(+)、三凹征(+ )+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呼吸快、心率快=左心衰 肝大+双下肢水肿=右心衰 儿童+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头痛及胸骨下疼痛+关节疼(肺外并发症)=支原体肺炎 鉴别诊断:(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急性肺脓肿(3)肺癌 进一步检查:(1)X线胸片(2)胸部CT(3)痰培养+药敏试验(4)痰找癌细胞(5)痰找结核杆菌(6)必要时行纤维气管镜检查 治疗原则:1.抗感染使用抗生素2.对症治疗退热、祛痰等 (三)支气管哮喘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进一步检查:1.动脉血气2.胸部X线检查3.肺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1.吸氧2.可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3.支气管舒张剂4.急性发作控制后综合防治 (四)肺癌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鉴别诊断:1.肺炎2.慢性支气管炎3.肺结核 进一步检查:1.胸部CT 2.纤维支气管镜及活检3.痰脱落细胞检查,或CEA检测4.腹部B超 治疗原则:1.手术切除2.化疗、放疗配合 (五)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紫绀+血气=呼吸衰竭 1型呼衰PaO2 < 60 mmHg 2型呼衰PaO2 < 60 mmHg + PaCO2 > 50 mmHg pH < 7 . 35酸中毒 pH > 7 . 35碱中毒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意识障碍=肺性脑病

-胸腔积液病人护理常规

胸腔积液病人护理常规 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 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 意识、面容、表情、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1.2 评估胸部体征,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胸膜反应的表现。 1.3 评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与性质。 1.4 口唇、指(跖端)皮肤颜色、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发绀状态、体位、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肺功能(必要时)及体温、脉搏、血压的情况。 1.5 评估恶性胸腔积液病人是否伴有消瘦、贫血貌、恶液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1.6 日常活动的耐受水平。 1. 7 生命体征、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2、护理问题 2.1 气体交换受损 2.2 疼痛 2. 3营养失调 3、护理措施 3. 1 执行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3.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3. 3 患侧位或半坐位。

3.4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5 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营养状况、精神状态。 3.6 协助医生进行胸腔穿刺术。 3.6.1 术前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 3.6.2 严格无菌操作。 3.6.3 观察有无头昏、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等胸膜反应,若出现胸膜反 应立即拔出穿刺针,使病人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3.6.4 每次抽液不超过 1000ml。 3.6.5 术后观察呼吸、心率、胸痛情况,早期发现和防止气胸。 3.7 使用抗痨治疗者观察有无耳鸣、肝肾功能等损害。 3.8 保持皮肤、口腔清洁。 3.9 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紧张心理。 3.10 健康教育戒烟,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营养及身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定期复查血常规、按时按量足月服用抗结核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4、健康指导要点 4.1 戒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劳累、受凉、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等。 4.2 加强营养及身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4.3 按时按量足月服用抗结核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4.4 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辛辣产气性食

胸腔积液护理要点

胸腔积液是指胸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积有较多的液体,液体可分为渗出液。渗出液最常见于结核病,也可因恶性肿瘤或其他原因产生。漏出液多因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门静脉高压或粘液性水肿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患侧饱满且胸壁运动受限、有气短及胸闷感,甚至呈端坐呼吸,高热,气管、纵隔移位等。主要治疗原则是对因治疗,抽胸水以及抗炎、抗痨治疗。常见护理问题有:①舒适的改变:胸痛;②气体交换受损;③焦虑。 一、舒适的改变:胸痛 [相关因素] 胸膜炎所致。 胸腔积液压迫致胸膜产生摩擦,刺激胸膜感觉神经末梢。 体查: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心界叩不出,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叩诊: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护理目标] 胸痛减轻或消除。 病人能识别胸痛的诱因并能避免。 [护理措施] 观察胸痛的程度,了解病人产生胸痛的原因及疼痛的性质。 了解病人对胸部疼痛的控制能力,疲劳程度和应激水平。 鼓励病人说出疼痛的部位、范围以及疼痛的程度。 与病人共同寻找减轻疼痛的方法: 给予舒适的体位,如端坐、半健侧卧位。 避免剧烈咳嗽。 有意识地控制呼吸。 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指导病人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如听音乐、收音机、看书、读报,并指导病人交替使用减轻疼痛的方法。 必要时协助医生抽胸水、治疗原发病或使用镇痛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 [重点评价] 胸痛的部位、时间、性质以及胖随症状。 胸痛的程度。 二、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困素] 胸水过多压迫组织,横隔运动受限。 肿瘤、胸水压迫使胸膜淋巴回流受阻。 过多胸水及胸膜炎致肺组织弹性功能下降。 [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心悸、气短,胸壁运动受限,呈端坐呼吸。 胸部患侧饱满,语颤音消失或减少,叩诊出现实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病例分析模板(22分)

病例分析模板 一、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四个原则)(8分) (一)初步诊断: 1、掌握51个病例的题眼是诊断和诊断依据的关键; 2、诊断多写不扣分。 (二)诊断依据: 1、诊断和诊断依据是一对一的关系,有几个诊断就写几个诊断; 2、所有的诊断依据必须从原文摘出; 3、原文就是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中摘出。 二、鉴别诊断:(四个原则)(4分) 1、题目里面给的阴性体征就是鉴别诊断; 2、本系统内的疾病是鉴别的重点,其次才是相关系统的疾病; 3、写上4个鉴别诊断足矣,多写无意; 4、鉴别诊断95%以上不要写诊断依据,直接写诊断足矣。 三、进一步检查:(三个原则)(3分) 1、确认用; 2、排除用; 3、治疗用。 主要内容为一般性检查和特异性的检查! 四、治疗原则:(5分) 1、一般支持治疗(0.5分); 2、关键治疗。。。。。。。 3、康复治疗+预防复发+健康教育(1.5分)。 1、一般治疗:如饮食、休息 2、对症治疗: 3、支持治疗:如吸氧、体育锻炼。

呼吸系统 (一)老年人+长期咳痰喘+桶状胸+一秒率<70% RV/TLC 残气量/肺总量>40%——COPD 鉴别:1支气管扩张2支气管哮喘3肺结核4肺癌 检查:1胸片2痰涂片培养+药敏3血气分析4病情缓解后肺功能检查5肝肾功能电解质 治疗: 1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利尿剂改善有心衰竭、休息 2抗感染治疗:喹诺酮类根据痰培养调整抗生素 3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或B2受体激动剂 4可短期静脉糖皮质激素 (二)肺炎 (1)大叶性肺炎=青壮年+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 (2)支原体肺炎=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疼+抗生素无效 (2)克雷伯杆菌肺炎=老年+肺部感染的表现+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 (4)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 (5)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高热+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 脓痰→金黄色葡萄球菌啰音→肺部感染的表现→肺炎 大肺→常合并休克(诊断用)→体征→实变(语颤↑)→支气管呼吸音→功能改变是可逆的 鉴别:1各型肺炎2肺结核3肺癌4肺脓肿5支气管扩张 检查:1胸片2痰涂片培养+药敏3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治疗: 1对症治疗: 2抗感染治疗: 3营养支持治疗 4抗休克、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机械通气等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 (三)反复发作(咳喘或咳嗽)无痰,满布哮鸣音+过敏——————支气管哮喘 哮喘可自行缓解,或使用皮质激素,氨茶碱等缓解 鉴别:1COPD 2心力衰竭3 过敏性肺炎 检查:1痰涂片培养+药敏2血气分析3肝肾功能电解质4病情缓解后肺功能检查5病情缓解后过敏皮试 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吸氧 2支气管舒张剂:口服/吸入糖皮质激素 3抗感染治疗:(合并感染):喹诺酮头孢药敏调整抗生素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健康教育 5严重时,必要时,机械通气 6对症治疗:止咳、化痰 (四)青年+长期低热盗汗+咯血———————————————肺结核 鉴别:1支气管肺癌2支气管扩张3肺囊肿继发感染 检查:1胸部增强CT 2痰涂片培养找结核杆菌PPD实验3、血沉 治疗: 1隔离休息加强营养对症治疗 2肺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 胸腔积液 老年(年青)+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膈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恶性胸腔积液或结核性胸腔积液 鉴别:1细菌性胸膜炎2肿瘤性胸腔积液3结缔组织性胸腔积液4心衰所致的胸腔积液5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胸腔积液 检查:1胸片或胸部CT 2B超,胸穿穿刺、胸水常规、生化、细菌、细胞学检查3必要时腹腔镜检查4肝肾功能、电解质治疗: 1休息、对症治疗营养支持 2抗结核化疗 3反复胸腔穿刺抽液 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结核性腹膜炎 鉴别:1肝硬化腹水2腹腔恶性肿瘤 检查:1X胸片和腹片2结核菌素试验3腹水培养 治疗:1休息、对症治疗营养支持2抗结核化疗3反复腹腔穿刺抽液

胸腔积液的护理

胸腔积液 一、定义 任何原因导致胸膜腔内出现过多的液体称胸腔积液,俗称胸水。我们常说胸腔积液,实际上是胸膜腔积液。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ml~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ml~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按照胸腔积液的特点分类,可以将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渗出液(浆液性或血性)、脓胸、血胸、乳糜胸。 脓胸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胸膜腔感染,伴有胸腔渗出液。 二、病因 (一)按照病因分类可以有: 1.感染性疾病 胸膜炎(结核病、各类感染)、膈下炎症肺结核、各类肺感染、肺结核。 2.循环系统疾患 上腔静脉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 3.肿瘤 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 4.肺梗死 5.血管瘤破裂、胸导管受阻 6.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肝硬化 7.其他疾患 黏液性水肿、药物过敏、放射反应、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胸部手术后、气胸、胸腔穿刺术后继发化脓性感染外伤、气胸(伴胸膜粘连带撕裂)、外伤致胸导管破裂、丝虫病。 胸腔积液以渗出性胸膜炎最为常见。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

累及胸膜,使其表面通透性增加,或淋巴引流受阻,或伴有阻塞性肺炎累及胸膜,均可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偶因胸导管受阻,形成乳糜胸。如心包受累而产生心包积液,或因上腔静脉受阻而使血管内静水压升高,或因恶性肿瘤所致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可为漏出液。 三、临床表现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中老年人出现胸腔积液,应提高警惕,可能是恶性病变。 炎性积液多为渗出性,常伴有胸痛及发热。由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肝脓肿所伴右侧胸腔积液可为反应性胸膜炎,亦可为脓胸。 积液量少于0.3升时症状多不明显;若超过0.5升,患者可感到胸闷。医生在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会发现局部叩击呈浊音,呼吸的声音减低。积液量多时,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会逐渐加剧。若积液进一步增大,使纵隔脏器受压,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悸及呼吸困难。 四、检查 (一)外观 漏出液透明清亮,静置不凝固,比重1.018。脓性胸液若为大肠杆菌或厌氧菌感染常有臭味。血性胸液呈程度不同的洗肉水样或静脉血样;乳状胸液为乳糜胸;若胸液呈巧克力色应考虑阿米巴肝脓肿破溃入胸腔的可能;黑色胸液可能为曲菌感染。 (二)细胞 正常胸液中有少量间皮细胞或淋巴细胞,胸膜炎症时,胸液中可见各种炎症细胞及增生与退化的间皮细胞。漏出液细胞数常少于100×106/L,以淋巴细胞与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的白细胞常超过500×106/L。脓胸时白细胞多达1000×106/L以上。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提示为急性炎症;淋巴细胞为主则多为结核性或恶性;寄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胸液中红细胞超过5×109/L时,可呈淡红色,多由恶性肿瘤或结核所致。胸腔穿刺损伤血管亦可引起血性胸液,应谨慎鉴别。红细胞超过100×109/L时应考虑创伤、肿瘤或肺梗

肾内科病例讨论

病例一 患者:张XX,男,19岁,辽宁沈阳人,学生 主诉:双下肢水肿5个月,加重伴尿少1周 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晨轻暮重,无颜面部水肿,无明显尿量减少,无呼吸困难,于当地中医院就诊,给予中药(具体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治疗,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1周前患者自觉水肿加重,晨起出现颜面部水肿,伴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约400-600ml,自觉尿中泡沫多,无血尿,活动后略感气短,咳嗽,咳少量白痰,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而来我院,门诊化验尿蛋白4+,遂以“蛋白尿”为诊断收入院。近来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恶心,未吐,无腹痛腹泻,无光过敏及易脱发,无反复口腔溃疡及关节疼痛,食欲差,睡眠尚可,大便正常。 既往史: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70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步入病房,颜面部水肿,无贫血貌,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颈软,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底呼吸音弱,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水肿,双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 1、尿常规:蛋白4+,红细胞6-8个/HP,红细胞畸形形态80%,白细胞0-1个/HP,颗粒管型8个/LP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1g/d 3、血常规: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血红蛋白143g/L 4、肝功能:白蛋白19g/L,谷丙转氨酶12IU/L,谷草转氨酶10IU/L 5、血脂:甘油三酯3、74mmol/L,胆固醇 7、0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4mmol/L 6、肾功能:尿素氮4、5mmol/L,肌酐58umol/L 7、肝炎标志物:HbsAb+,余为阴性 8、胸片:双侧胸腔积液 9、双肾、肝胆脾胰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讨论: 1、该患者诊断就是什么? 2、诊断依据就是什么? 3、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4、应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案? 5、如给予患者泼尼松60mg/d口服,1周后患者水肿减轻,尿量增多,尿蛋白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满意。但3周后患者又出现大量蛋白尿,双下肢浮肿加重,并出现肾功能减退。此时应首先考虑什么,给予怎样的治疗? 6、如给予患者泼尼松60mg/d口服,2周后患者水肿消退,尿量明显增多,尿蛋白转阴,治疗效果满意。患者遵从医嘱,将泼尼松逐渐减量,当减量至30mg时,患者再次出现蛋白尿、水肿,此时应如何治疗?

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评估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程度。 3、观察患者有无干咳、心力衰竭、肝区疼痛等伴随症状。 二、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减轻氧耗,大量胸腔积液时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积极排痰,大量胸水影响呼吸时按患者缺氧情况给予低、中流量持续吸氧,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缺氧状态。 4、患者为减轻胸痛,常采取浅快的呼吸方式,可导致缺氧加重和肺不张。因此。需协助患者取患侧卧位,必要时用宽胶带固定胸壁,以减少胸廓活动度,减轻疼痛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5、胸腔抽液时,一般首次抽液不要超过 1000 毫升,在抽液过程中,如出现阵发性咳嗽,应立即停止抽水,并严密观察,做好记录。 6、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感染、滑脱,引流瓶及引流管始终低于置管切口,避免引流液倒流。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人为污染。引流管长度适宜,并妥善固

定,避免在翻身或活动时将引流管脱出。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胸腔穿刺引流的目的、方法和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并发症,消除思想顾虑,征得家属的签字同意与患者的积极配合。 2、指导患者恢复期行呼吸功能锻炼,改善肺功能。 3、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4、在疾病恢复期,每天督导患者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胸水消失后还需继续休养 3 个月,避免疲劳。 四、注意事项 1、生活规律,戒烟酒,少到公共场合。 2、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防止复发, 3、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病理病例分析

心血管系统 病例分析一 男,53岁。因心前区疼痛6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0小时入院。入院前6年感心前区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缓解。入院前2月,痛渐频繁,且休息时也发作,入院前10小时,于睡眠中突感心前区剧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且伴大汗、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7.8 C,心率130次/min,血压80/40mmHg。呼吸急促, 口唇及指甲发绀,不断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液,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入院后经治疗无好转,于次日死亡。 分析讨论: 1. 本病例的主要疾病是什么?死因是什么? 2.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病理改变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病理解剖诊断 (一)动脉粥样硬化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功能衰竭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11~ IV度狭窄 2. 心肌梗死贫血性 3. 心源性肝硬化 4. 四肢水肿 5. 主动脉粥样硬化伴钙化、出血及腹主动脉粥样溃疡形成。 (二)双肺曲菌感染小脓肿形成,左胸腔积液。 二、死因:冠心病、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

病例分析二 患者,男,45岁,干部。2年前出现头痛头晕,健忘等症状,血压150/95mmHg 服用降压药后自觉上述症状缓解,2天前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急性病容、血压140/90mmHg,双下肢浮肿, 颈静脉怒张、尿蛋白(+ )。 分析讨论: 1、做出病理诊断及根据? 2、分析各种病变的关系? 3、试解释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 参考答案: 1. 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右侧脑桥出血。依据:高血压病史,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血压140/90mmHh,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尿蛋白(+)0 2. 高血压--心脏肥大--心里衰竭;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3. 颅内压升高一>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右脑桥出血一>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心功能不全一>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硬化严重时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一>尿蛋白(+)

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胸腔积液的护理 一.相关知识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这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二.病例介绍 患者农御剑,男,44岁,农民,因“咳嗽、左胸痛20余天,加重4天”于2012.09.15 12:10 由门诊步行入院。病始于2012年8月下旬无诱因开始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单声咳,无咳痰,伴左侧胸痛,以深吸气及咳嗽时为著,活动时出现胸闷、气急,平卧位及改变体位气急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夜间盗汗,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病后未做任何处理,9月11日上诉症状加重,夜间难以入睡,为进一步诊治于今日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为:左胸腔积液。病后精神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3.体检:T36.7℃,P86次/min,R20次/min,BP127/90。为缓解胸腔压迫症状,于

17日10时行左侧胸膜腔穿刺臵管闭式引流术。 三.护理诊断与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措施:1)给氧,尊医嘱给予2L/min流量持续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 2)减少耗氧,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氧耗。胸水消失后还需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3)促进呼吸功能,①协助医生进行胸腔抽液,抽液完成后嘱病人静卧,24h后才能洗澡。鼓励病人深呼吸,促进肺膨胀。②体位,嘱患者取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③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通畅。④督促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⑤康复锻炼: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胸痛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体温的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气分析的改变,胸腔穿刺抽液后,还应密切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

病理病例讨论

临床病理讨论 病例一 男,23岁,右趾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热2天,曾用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当天被同事发现有高热,神志不清,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5℃,脉搏130次/min,血压10.7/6.7kPa,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率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性音;腹软,肝未扪及;全身皮肤多数淤斑,散在各处,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25.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0.75,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23。 入院后即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输血2次,局部切开引流。入院后12小时血压下降,休克,病情持续恶化,于入院后第3日死亡。 尸体解剖发现:躯干上半部有多数皮下淤斑散在,双膝关节有大片淤斑,从右足底向24cm皮肤呈弥漫性红肿,趾外侧有一1.5cm之外伤创口,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覆盖,皮下组织出血。双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普遍充血,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出血区及多数灰黄色米粒大小的脓肿,肺切面普遍充血,有多数出血性梗死灶及小脓肿形成;支气管粘膜明显充血,管腔内充满粉红色泡沫状液体。全身内脏器官明显充血,心、肝、肾、脑实质细胞变性。心包脏层、消化道壁、肾上腺、脾脏有散在出血点。在肺及大静脉血管内均查见革兰阳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请回答: (1)死者生前患有哪些疾病(病变)(根据病史及病理解剖资料作出诊断)? (2)这些疾病(病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答案:

病例二 患者男,48岁,因发热、咳嗽、咳粘液脓痰5天,痰中带血2天入院。既往患者有吸烟、饮酒史。曾于五年前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自述“心窝”、腹上区(上腹部)经常性疼痛,近来咳嗽时加重。体格检查:体温38.3℃,脉搏8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7.3/10kPa(130/76mmHg),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稍硬,动度差。 实验室检查:外周围白细胞0.85×109/L,血红蛋白90g/L。X线胸片:质稍硬,动度差。见一3cm×2.5cm边缘不整之阴影。纤维胃镜:胃窦小弯侧有2cm×1.8cm的糜烂面伴灶性出血,余无特殊。 1、请拟定诊断的步骤和方法; 2、作出可能的诊断。 答题:

病例分析(内科、全科)答案

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例分析试题 编号:001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5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年余,加重伴心慌1个月来诊。 1年前无明显诱因头晕、乏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从前红润,但能照常上班,近1个月来加重伴活动后心慌,曾到医院检查说血红蛋白低(具体不详),给硫酸亚铁口服,因胃难受仅用过1天,病后进食正常,不挑食,二便正常,无便血、黑便、尿色异常、鼻衄和齿龈出血。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结婚半年,月经初潮14岁,7天/27天,末次月经半月前,近2年月经量多,半年来更明显。 查体:T 36℃,P 104次/分, R18次/分, Bp 120/70mmHg,一般状态好,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 化验:Hb 60g/L, RBC 3.0?1012/L, MCV 70fl, MCH 25pg, MCHC 30%, WBC 6.5?109/L, 分类:中性分叶70%,淋巴27%,单核3%,plt 260?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血清铁50μg/dl。 时间:准备5分钟,口述回答10分钟 评分要点: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诊断: 1.缺铁性贫血月经过多所致 2.月经过多原因待查 (二)诊断依据: 1.月经过多 2.化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3.血清铁低 二、鉴别诊断 1.慢性病贫血 2.海洋性贫血 3.铁幼粒细胞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 1.骨髓检查+铁染色 2.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 3.妇科检查:包括B超、必要时诊刮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治疗妇科病 2.补充铁剂 备注

胸腔积液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腔积液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个男性患者,45岁,因为“咳嗽,间断发热1个月”收入院。患者一个月之前出现干咳,夜间重,当时没有发烧。入院前11天在外院就诊的时候测提问37.5度,以后体温都波动在37 — 38度,偶有夜间出汗。在外院就用了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无效。 入院查体,体温37.5度,脉搏104,呼吸20,血压120/65。这个病人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淋巴结没有摸到,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右下肺触觉语颤减低,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心脏查体没有异常,腹部查体正常。大家看到这个体征就想到是不是右侧有胸腔积液了。 诊断右侧胸腔积液的片子我就不给大家看了,那这个病人就做了胸穿,做了两,分别前后做了两次胸穿,我给大家讲的,大家看一看,就是这个胸腔积液,这两次胸腔积液检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重要的、对诊断有帮助的化验指标。这个是1月18号,这个是1月31号,这两次的胸腔积液化验,大家可以看有外观、比重、 RIVALTA 试验、细胞总数、比细胞,还有多核、单核的比例,这是蛋白、乳酸脱氢酶、糖、 ADA 、 CEA ,还有找瘤细胞、找结核菌。大家看一看这个两次的胸腔积液化验的结果,有什么,有哪些指标或哪一个指标大家看到非常特别? 从这个,首先看比重的话,这两次都是大于1.018,是符合渗出液。 RIVALTA 试验也是阳性的,符合渗出液,大家注意一下这个白细胞。白细胞我们知道,一般的胸腔积液大概有几百个或者上千个的白细胞。这个病人第一次胸穿的时候,大家看到白细胞非常的高4.8万,第二次是520个,两次差别非常大。另外我们注意到,第一次胸腔积液化验的时候,有一次是单核为主是86%,第二次是多核稍微多一点。那两次的蛋白一个是2.9,一个3.8。 LDH 都是升高的,糖没有升高,另外两次的 ADA 都明显的升高。找瘤细胞和结核菌都是阴性的,第二次查的 CEA 也不高。 大家就可能会看到这个结果以后就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个病人的白细胞为什么这么高,而且是以单核细胞为主的,另外这个必须的 ADA 很高,是不是结核?大家看到这个胸腔积液就容易想到是结核,但是一般来讲,结核这个白细胞很少会到4.8万这么高。告诉大家,这个病例实际上是一个很特殊的病例,是淋巴瘤,淋巴瘤的胸穿的一个结果。 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淋巴瘤是胸腔里白细胞可以明显的升高,胸腔积液,另外单核细胞为主,淋巴瘤的时候 ADA 也可以明显的升高。所以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到两次比较以后,就发现它有一些特别的地

胸腔积液患者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研究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系):张仲景国医学院 专业:护理学 学生:张盼盼 指导教师:李忠 完成日期 2012 年 03 月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胸腔积液患者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研究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Gas Exchange Damaged Nursing Research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11 页 表格: 5个 插图: 0 幅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胸腔积液患者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研究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Gas Exchange Damaged Nursing Research 学院(系):张仲景国医学院 专业:护理学 学生姓名:张盼盼 学号: 105160340020 指导教师(职称):李忠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2014 年 3 月 南阳理工学院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胸腔积液患者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研究 护理学专业张盼盼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呼吸锻炼方法对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日平均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为制定最佳的呼吸锻炼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 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Ⅰ组、干预Ⅱ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式呼吸锻炼,干预Ⅰ组采用常规呼吸锻炼﹢缩唇呼吸锻炼,干预Ⅱ组常规呼吸锻炼﹢吹气球锻炼。比较三组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量、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三组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留置时间分别为:对照组 5.00±1.94 天,干预Ⅰ组4.45±1.56 天,干预Ⅱ组 3.60±1.75 天,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仅干预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Ⅱ组留置时间缩短 1.40 天。三组置管后不同时间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积液患者实施吹气球呼吸锻炼能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更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患者气体交换状态且操作简单方便,可视性好,易于开展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腔积液;呼吸功能锻炼;气体交换状态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Gas Exchange Damaged Nursing Research Nursing Major Zhangpanpan Abstract: Objective:Explore different methods of breathing exercises in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pleural effusion daily average drainage,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of impact ,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st breathing exercise method .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in July 2013 - April 2014 were treated 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Ⅰ ,group Ⅱ 20 cases th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abdominal breathing exercise intervention Ⅰ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breathing exercises + pursed lips breathing exercises , breathing exercises routine intervention group ⅱ + blower exercise. Pleural effusion compar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diversity .Results Three group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thoracic

胸腔积液的护理常规

胸腔积液的护理常规 【护理】 1.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 2.给予半卧位,胸闷气急时给予吸氧。 3.胸痛剧烈时给予止痛剂。 4.协助医生抽胸水,观察胸水的颜色、量并记录。 5.如有胸腔闭式引流,应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记录引流量。 6.每日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 7.鼓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粗纤维饮食。 8.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心理。

胸腔积液的健康宣教 【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避免劳累。 (2)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 (3)注意多食富含粗纤维、高热量、高蛋白饮食。(4)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5)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到医院救治。

肺栓塞的护理常规 【护理】 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采取语言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疏导、安慰,鼓励 患者消除焦虑情绪,操作时轻手轻脚,不慌乱,使患者消除紧张 情绪.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格卧床,制动体位,给予左侧卧位,减少其活动,避免因 活动血栓脱落而危及生命。 专人守护,及时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准确记录患者24小 时出入量,按时执行医嘱,并密切观察患者及是否有出血点等异常。3、呼吸道护理 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病室湿度在40-50%之间;做好病室消毒管理,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4、溶栓治疗的护理 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期间,患者要绝对休息,禁止搬动,尿 激酶需用0.9%生理盐水现配现用,每分钟静脉输液速度为50滴左右,经常观察大小便颜色及皮肤、牙龈是否有出血点。 5、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钠、清淡易消化多维生素的饮食,少食多餐。 避免由于饮食不当造成腹泻及不良后果。

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5-20T16:07:24.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陈静[导读]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组成的一个潜在腔隙。 陈静(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229-02 【关键词】胸腔积液患者护理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组成的一个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仅有微量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内液体(简称胸液)的形成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胸水)。 1.临床表现 1.1症状胸腔积液的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积液量、积液速度和原发疾病。 1.1.1胸痛、咳嗽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单侧锐痛,并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可向肩、颈或腹部放射。渗出性胸膜炎早期,脏层和壁层胸膜纤维蛋白性渗出,胸膜变粗糙,呼吸运动时,产生摩擦而引起胸痛。随着胸水的增多,脏层、壁层胸膜被隔开,胸痛消失;由于胸膜受刺激导致神经反射,引起咳嗽。 1.1.2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症状,与胸腔积液的量和速度有关。少量胸腔积液呼吸困难不明显,当胸腔积液量超过500ml,且发展速度较快,超过胸廓的顺应性代偿时,由于肺受压肺容量减少,出现呼吸困难和胸闷,并随积液量的增多而加重。胸腔积液时患侧膈肌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可引起咳嗽、心悸。 1.1.3伴随症状病因不同,其伴随症状不同。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午后低热、盗汗、干咳;恶性胸腔积液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伴有消瘦和原发部位肿瘤的症状;炎性积液多为渗出性,伴有咳嗽、咳痰和发热;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肝脓肿所致的右侧胸腔积液可为反应性胸膜炎,亦可为脓胸。常伴有发热和肝区疼痛。 1.2体征少量积液时,体征不明显或可闻及胸膜摩擦音。中等量、大量积液时,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或消失,可伴有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局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外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可有原发病的体征。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休息与活动大量胸水或中毒症状者休息,取舒适的体位,一般患侧卧位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休息能减少氧耗,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2.1.2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产生胸水和中毒症状所引起的消耗,纠正或防止产生低蛋白血症,有利于胸水的消失。 2.1.3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告之病情、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核性者一般可彻底治愈,消除其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2.2给氧大量胸水影响呼吸时按患者的缺氧情况给予吸氧,增加氧气吸入以弥补气体交换面积的不足,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2.3呼吸锻炼胸腔积液的患者在恢复期,每天督导患者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以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大量胸水且病程较长者,可通过吹气球或吹蜡烛以促进肺的复张和增加肺活量。 2.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胸痛及呼吸困难的程度、体温的变化。对胸腔穿刺抽液后患者,应密切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或液体渗出。 3.讨论 促使治疗方案的有效执行,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坚持全程治疗的必要性,特别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需要强调坚持全程用药的重要性,即使临床症状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介绍目前的治疗方法、药物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嘱其定期复查,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要加强营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加强营养的必要性,嘱进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积极治疗原发病。 正常状态下,胸膜腔仅有微量液体,在呼吸时减少胸膜间的摩擦。这些微量的胸腔积液并不是静止的,它不断产生也不断被吸收,并保持动态平衡。任何病理情况加速其产生或减少其吸收时,则可使胸膜腔内的液体增多,造成胸腔积液。 此类患者病程长,呼吸困难、疼痛明显,尤其是癌性胸腔积液,身心都将承受痛苦和压力。因此,常有焦虑、急躁的情绪,要多与患者沟通、交谈、增加信任感,向患者说明胸腔积液产生的原因,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消除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有胸痛,可服用止痛药,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采取减轻疼痛的合适卧位,如症状仍未缓解,应及时就诊。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安排好生活起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每2个月复查1次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和是否得到恰当、及时的治疗。漏出液常在纠正病因后吸收。结核性胸膜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及脓胸绝大多数患者能治愈。恶性胸腔积液因胸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不佳。 参考文献 [1]林玉莲.电视胸腔镜治疗脓胸,及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围手术期护理20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第15期. [2]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6,1767. [3]尤黎明. 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齐景宽.胸腔积液,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