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 3 古诗两首 山行 1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3 古诗两首 山行 1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3 古诗两首 山行 1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3 古诗两首 山行 1教案 苏教版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车”字笔顺。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情感目标: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5个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的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四、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遵循客观实际。

2.背一背。

《山居秋暝》(节选)描绘了雨后初晴、秋高气爽的山中美景,《枫桥夜泊》写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相关资料:

1.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 “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学生很容易把“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因为以前学生学过“云深不知处”的诗句,可能受影响。有一些唐诗版本,就是写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学生在课外可能阅读中读到的可能就是这样的版本,先入为主,这个诗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脑子里。另外,“生”与“深”读音接近,而且用“生”与用“深”也都能讲得通。“生”在这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处”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深”在这里

是“浓厚”、“浓郁”、“浓密”、“深层”的意思,“白云深处”就是在浓浓的白云掩映的地方。

《山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山行》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材简介: 杜牧的《山行》是部编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 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 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 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 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目标预设: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2、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设计理念: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导航策略: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 说课稿

编号:782598333158954555300022221 学校:灵物市战神镇獬麟小学* 教师:白泽* 班级:朱雀参班* 山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杜牧的《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山行》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三、说教法、学法: 1.话激趣,营造气氛。 2.握方法,主动学习。 3.味想象,欣赏意境。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秋天已经悄悄得来到了我们身边,睁开你明亮的眼睛看看,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播放课件) 生交流。 师小结:秋天,天蓝得像蓝宝石一样透亮,让人神往。菊花怒放,千姿百态。树叶呢,有的黄了,像缀满了金子,有的红了,红得像火一样,有的仍旧青翠,显得很顽强……多么迷人的秋色啊!在古代,诗人们为秋天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今天,我们学的《山行》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 1.板书:山行,读题,猜猜山行的意思。释题:在山上行走。 2.简介作者: 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第三步、指导学法。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诗词,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比较好?(自由说) 2、出示学习指导: ①读一读:读准诗中的多音字或古今音义字。 ②动一动: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③想一想: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画出这些景物。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山行》 优秀教案

《山行》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3.(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4.释题:在山上行走。 5.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1)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

(2)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3)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4)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5)“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6)坐:因为。爱:真爱,留恋。 (7)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8)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郎朗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师生合作,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 课前预习 1、至少自读两遍诗文。 2、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文学知识。 3、寻找题目提供的信息猜想诗文内容。 4、初步了解律诗和绝句。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学习本课应将读与思结合起来,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韵味,学会品位优美语言,注重感悟和积累。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识记并掌握诗中的 生字词。背诵、默写诗文。 2、理解诗中表达情感的重点语句,积累抒写秋景、秋情的名句 妙词。有感情的的朗读诗文。 3、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捕捉自己对秋的独特感触,理 解诗意,感悟作者情感。 评价任务: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主动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歌大意。

3、争取当堂达到熟读成诵,正确默写全诗。 4、能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句并说出感受。 (1).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么?为什么? (3).诗中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么?(提示:想像一下,“枫林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感受的四季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生思考,后交流。) 期待学生行为: 春:风和日丽、草长莺飞、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暖花开、春色满园 夏:火伞高张、赤日炎炎、炎天暑月、赤时当空、骄阳四火、暑气蒸人、燋金烁石 秋:西风落叶、桐叶知秋、天高气爽、秋高气爽、金风飒飒、江枫渔火、林寒涧肃、秋风萧瑟 冬:橙黄橘绿、白雪皑皑、冰天雪地、风号雪舞、风雪交加、寒气逼人、千里冰封、朔风凛冽、天寒地冻、雪虐风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课堂实录-精彩片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山行》课堂实录【精彩片段】 学习《山行》前两句。 师:多媒体展示古诗《山行》。 生:齐声朗读古诗。 师:读着这优美的诗歌,我们仿佛和诗人一起走进了幽深宁静的山林,一处处深秋时节的美景纷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行进在山路上的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首先看到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师:(朗读一、二句诗)你喜欢这样的景色美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这样的景色很美。 师:你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景色很美的 生:是从“石径斜”这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这条小路怎么样 生:这是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小路,这条小路是弯弯曲曲的。 师: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条小路是弯弯曲曲的 生:从“斜”字可以看出来。 师:你真棒,“斜”是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意思。“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师:“远”字写出了什么 生:“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 师:顺着山路向上望去,这条弯弯曲曲绵长的小路一直延伸到哪儿去呢 生:山上。 师:这句诗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到非常美 生:从“寒山”这个词语也可以感受到这儿的景色很美。 师:你能说说原因吗 生:“寒山”是深秋时节的山,深秋时节山上的植物不再是单一的绿色,而是变成了红一块,黄一块,绿一块,这些五颜六色的色彩让人感觉到很美。 师:这句诗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到美吗 生:白云生处有人家。 师:“生”是什么意思

生:“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师:“白云生处”的云是怎样的 生:很白很白的;朦朦胧胧的;像轻纱一样,很薄很薄。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而且在这白云生处还有什么呀 生:隐隐约约的人家。 师:“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人家的通道。 师:好,现在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 生: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师:大家欣赏着如此动人的景色,你会怎么来读这句诗呢 生齐读前两句诗。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山行》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山行》教案 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山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有人说:“秋风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山行》。 2、板书:山行杜牧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1、自由朗读 2、请学生读,互相评价 3、齐读 4、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5、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或课前收集的资料,学习古诗。 6、小组汇报交流。 (1)、简介诗人杜牧; (2)、了解题目意思:山行:在山上行走。 (3)、字词解释: a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b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c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d红于:比……更红。 (4)、学生根据小组讨论说说诗句意思。(大致了解即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山行》教案

4.《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感悟、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大家去搜集杜牧的资料,并且动手做一张资料卡片,现在拿出你做的卡片,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对诗人有哪些了解? 2.你们真是勤动手动脑的好学生,除了教科书,还有许多途径能帮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你们会读古诗吗?课前都预习了《山行》这首诗,谁来读?你来读,你来读,我们大家一起读。读准字音、字正腔圆是我们读古诗的要求。 3.正音: 斜:按照课本的标注,这个字读“xié”,这里是“倾斜”的意思。在这首诗里面,有三个字是我们需要会写的字。你对同学们有哪些提醒?

“寒”是三横,第二横写在横钟线上,右边的竖,写竖中线上,下面是两点。第三横最长。撇捺要舒展。 “径”这个字,双人旁,左窄右宽。“小径”就是小路的意思。“斜”这个字,可不要写歪了,紧凑才好看。 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几遍。 二、初读感知大意 1.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同学们能借助课文的注释及查找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现在我们就用掌握的这种本领学习这首诗,看看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们求助?下面就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吧! 2.学生合作学习。 3.老师重点点播以下几点: (1)“坐”的意思:(因为) (2)引导学生质疑,“白云生处”的“生”和“深”进行比较。白云代表了什么? 3.自由读、齐读这首诗。 四、想象意境 1.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是全诗没有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它让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朗读,想象描述。) 2.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诗人杜牧能诗善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山行》教案(2018年最新改版)

《山行》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山行>》 教材分析: 《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山行》,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为古诗配画。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感知古诗的画面美,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练:自主探索,激发情趣 师:各位小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扬帆旅行社(2),今天,导游老师将带领小游客们去到一个特别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一段朗读,一边听一边想,你听出了什么?(播放《山行》)[板书:山行杜牧]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山白云人家枫林枫叶] 1、出示《山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山行》(生齐读:山行)讲解多音字“行”。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山行》[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画出行人] 2、跟范读读诗,读准生字读音。 二练:自主交流,质疑释难 1、出示图片,理解诗意。小朋友们,你们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画出山、小路] 2、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理解“径”和“斜”意思。根据图片理解诗意:远远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山行》教案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山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车”字笔顺。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情感目标: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5个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