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U (D) T, p

2. 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A) |W1|> |W2| Q1> Q2 (B) |W1|< |W2| Q1< Q2

(C) |W1|= |W2| Q1= Q2 (D) |W1|> |W2| Q1< Q2

3.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 降低(B)增加(C) 不变(D) 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4.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5.ΔH =Qp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A) 理想气体从106 Pa反抗恒外压105 Pa膨胀到105 Pa

(B) 0℃, 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298 K, 105 Pa) 可逆变化到(373 K, 104 Pa)

6.在100℃和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

7.对于封闭体系,在指定始终态间的绝热可逆途径可以有:

(A) 一条(B) 二条(C) 三条(D)三条以上

8.某理想气体的γ=Cp/Cv =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

(A) 单原子分子气体(B) 双原子分子气体

(C) 三原子分子气体(D) 四原子分子气体

9.实际气体绝热恒外压膨胀时,其温度将: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

10.当以5 mol H2气与4 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气。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H2(g) + Cl2(g) ----> 2HCl(g) 则反应进度ξ应是:

(A) 1 mol(B) 2 mol (C) 4 mol (D) 5 mol

11.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v。公式Qp=Qv+ΔnRT 中的Δn为:

(A) 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B)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D)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12.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A) 升华热(B) 溶解热(C) 汽化热(D) 熔化热

13.在标准压力下,1mol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的反应热为ΔH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ΔH 是CO2(g)的标准生成热(B) ΔH =ΔU

(C) ΔH 是石墨的燃烧热(D) ΔU <ΔH

14.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下述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 在同一算式中必须用同一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2) 在同一算式中可用不同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

(3) 在不同算式中可用不同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4) 在不同算式中必须用同一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

(A) 1,3 (B) 2,4 (C) 1,4 (D) 2,3

15.Cl2(g)的燃烧热为何值?

(A) HCl(g)的生成热(B) HClO3的生成热

(C) HClO4的生成热(D) Cl2(g)生成盐酸水溶液的热效应

16.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98 K,200.0 kPa 经历:①等温, ②绝热, ③等压三条途径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到原来的2倍,所作的功分别为W1,W2,W3,三者的关系是:( ) (A) |W1|>|W2|>|W3| (B) |W2|>|W1|>|W3|

(C) |W3|>|W2|>|W1| (D) |W3|>|W1|>|W2|

17. 下述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

(A) 封闭体系的状态与其状态图上的点一一对应

(B) 封闭体系的状态即是其平衡态

(C) 封闭体系的任一变化与其状态图上的实线一一对应

(D) 封闭体系的任一可逆变化途径都可在其状态图上表示为实线

18. 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ΔU和ΔH的值一定是:( )

(A) ΔU > 0 , ΔH > 0 (B) ΔU = 0 , ΔH = 0

(C) ΔU < 0 , ΔH < 0 (D) ΔU = 0 , ΔH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确定

19. " 封闭体系恒压过程中体系吸收的热量Qp等于其焓的增量ΔH ",这种说法:( )

(A) 正确(B) 需增加无非体积功的条件

(C) 需加可逆过程的条件(D) 需加可逆过程与无非体积功的条件

20. 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

(A) Q=0 (B) W=0 (C) ΔU=0 (D) ΔH=0

21. 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之后,体系的焓:( )

(A) 必定减少(B) 必定增加(C) 必定不变(D) 不一定改变

2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A) H1> H2 (B) H1= H2 (C) H1< H2 (D) H1>=H2

23.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 = (Cp - nR)dT进行计算的是: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4.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73 K,202.65 kPa, 经pT=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5.3 kPa的终态,该气体的ΔU为:( )

(A) 1702 J (B) -406.8 J (C) 406.8 J (D) -1702 J

2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1,V2,则:( )

(A) V1> V2 (B)V1< V2 (C) V1= V2 (D) 无法确定

26. 石墨的燃烧热:( )

(A) 等于CO生成热(B) 等于CO2生成热(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D) 等于零

27. 298 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 )

(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不能确定

28. 若以B代表化学反应中任一组分,和n(B)分别表示任一组分B 在ξ= 0 及反应进度

为ξ时的物质的量,则定义反应进度为:( )

(A) ξ= n(B,0)- n(B) (B) ξ= n(B)-n(B,0)

(C) ξ=[n(B)-n(B,0) ]/νB(D) ξ=[n(B,0) -n(B)]/νB

29. 已知:Zn(s)+(1/2)O2 ---> ZnO(s )Δc Hm=351.5 kJ/mol

Hg(l)+(1/2)O2---> HgO(s )ΔcHm= 90.8 kJ/mol 因此

Zn+HgO ---> ZnO+Hg 的ΔrHm是:( )

(A) 442.2 kJ/mol (B) 260.7 kJ/mol (C) -62.3 kJ/mol (D) -442.2 kJ/mol

30.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B)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 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D)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A) ΔS = 0 ,W = 0 (B) ΔH = 0,ΔU = 0

(C) ΔG = 0,ΔH = 0 (D) ΔU = 0,ΔG =0

2.熵变ΔS是:(1) 不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2) 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3) 与过程无关的状态函数(4) 与过程有关的状态函数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1,2 (B) 2,3(C) 2 (D) 4

3.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4.在标准压力,273.15 K下水凝结为冰,判断体系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A) ΔU (B) ΔH (C) ΔS (D) ΔG

5.水在100℃,标准压力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

(A) 熵(B) 汽化热(C) 吉布斯自由能(D) 蒸气压

6.在N2和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ΔU = 0 (B) ΔA = 0 (C) ΔS = 0(D) ΔG = 0

7.在270 K,101.325 kPa 下,1 mol过冷水经等温等压过程凝结为同样条件下的冰,则体系及环境的熵变应为:

(A) ΔS(体系)< 0 ,ΔS(环境)< 0 (B) ΔS(体系)< 0 ,ΔS(环境)> 0

(C) ΔS(体系)> 0 ,ΔS(环境)< 0 (D) ΔS(体系)> 0 ,ΔS(环境)> 0

8.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经恒外压压缩至稳定, 此变化中的体系熵变ΔS(体)及环境熵变ΔS(环)应为:

(A) ΔS(体)> 0 , ΔS(环)< 0 (B)ΔS(体)< 0 , ΔS(环)> 0

(C) ΔS(体)> 0 , ΔS(环)= 0 (D)ΔS(体)< 0 , ΔS(环)= 0

9.一个由气相变为凝聚相的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自发进行,问下列各组答案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ΔS(体)>0, ΔS(环)<0 (B) ΔS(体)<0,ΔS(环)>0

(C) ΔS(体)<0, ΔS(环)=0 (D) ΔS(体)>0,ΔS(环)=0

10. 在一简单的(单组分,单相,各向同性)封闭体系中,恒压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吉布斯自由能值随温度升高如何变化?

(A) 0)(>??P T G (B) 0)(

G (D) 视具体体系而定 11.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 = RT +αp ,其中α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恒温膨胀,其热力学能: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少 (D) 不能确定

12. 下列四个关系式中,哪一个不是麦克斯韦关系式?

(A) P S S V V T )()(

??=?? (B) P S S

V P T )()(??=?? (C) V T T P V S )()(??=?? (D) P T T V P S )()(??-=?? 13. 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势?

(A)nC S T B n H ,,)(?? (B) nC P T B

n A ,,)(?? (C) nC V T B n G ,,)(

?? (D) nC V T B n U ,,)(?? 14. 298 K ,标准压力下,有两瓶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 2 dm 3(溶有 0.5 mol 萘), 第二瓶为 1 dm 3(溶有 0.25 mol 萘),若以μ1,μ2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A) μ1 = 10μ2 (B) μ2= 2μ2 (C) μ1 = μ2 (D) μ1= 0.5μ2

15. 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 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 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6. 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A) 在0 K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 在0 K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 在0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 在0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17.下列四种表述:

(1) 等温等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中,体系的熵变ΔS =ΔH 相变/T

(2) 体系经历一自发过程总有 ΔS > 0

(3) 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4)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零 两者都不正确者为:

(A) (1),(2) (B) (3),(4) (C) (2),(3) (D) (1),(4)

18. 在绝热条件下,用大于气筒内的压力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此过程的熵变为: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

19. 在263 K 的过冷水凝结成263 K 的冰,则:

(A) ΔS<0 (B) ΔS>0 (C) ΔS=0 (D) 无法确定

20. 在标准压力和268.15 K 下,冰变为水,体系的熵变ΔS 体应: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无法确定

21. 2 mol H 2和 2 mol Cl 2在绝热钢筒内反应生成 HCl 气体,起始时为常温常压。则:

(A) ΔrU = 0,ΔrH = 0,ΔrS > 0,ΔrG < 0

(B) ΔrU < 0,ΔrH < 0,ΔrS > 0,ΔrG < 0

(C) ΔrU = 0,ΔrH > 0,ΔrS > 0,ΔrG < 0

(D) ΔrU > 0,ΔrH > 0,ΔrS = 0,ΔrG > 0

22. 用 1 mol 理想气体进行焦耳实验(自由膨胀),求得 ΔS = 19.16 J/K ,则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

(A) ΔG = 19.16 J (B) ΔG < 19.16 J (C) ΔG > 19.16 J (D) ΔG = 0

23.1 mol Ag(s)在等容下由273.15 K 加热到303.15 K,已知在该温度区间内Ag(s)的 C V , m =24.48 J/(K ·mol),则其熵变为:

(A) 2.531 J/K (B) 5.622 J/K (C) 25.31 J/K (D) 56.22 J/K

24. 在101.325 kPa 下,385 K 的水变为同温下的水蒸气,对该变化过程,下列各式中哪个正确?

(A) ΔS(体)+ΔS(环)>0 (B) ΔS(体)+ΔS(环)<0

(C) ΔS(体)+ΔS(环)=0 (D) ΔS(体)+ΔS(环)的值不能确定

25. 25℃时,1 mol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压力从 10个标准大气压变到1个标准大气压,体系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多少?

(A) 0.04 kJ (B) -12.4 kJ (C) 1.24 kJ (D) -5.70 kJ

26. 从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导出V S

U )(??等于: (A) P S H )(

?? (B) T V

A )(?? (C) S V U )(?? (D) P T G )(?? 26. 对于不做非体积功的封闭体系,下面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 T S H P =??)(

(B) S T

A V -=??)( (C) V P H S =??)( (D) P V U S =??)( 27. 苯的正常沸点为 80℃,估计它在沸点左右温度范围内,温度每改变 1℃,蒸气压的变化百分率约为:

(A) 3% (B) 13% (C) 47% (D) 难以确定

28. 273 K ,10个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A) μ(l) >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29. 将 1 mol 甲苯在 101.325 kPa ,110 ℃(正常沸点)下与 110 ℃的热源接触,使它向真空容器中汽化,完全变成 101.325 kPa 下的蒸气。该过程的:

(A) Δvap Sm= 0 (B) Δvap Gm= 0 (C) Δvap Hm= 0 (D) Δvap Um= 0

30. 根据熵的统计意义可以判断下列过程中何者的熵值增大?

(A) 水蒸气冷却成水 (B) 石灰石分解生成石灰

(C) 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D)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第四章 溶液

1. 在 298 K 时,A 和B 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 k(A)和 k(B),且知 k(A)> k(B),则当 A 和 B 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

(A) A 的量大于 B 的量 (B) A 的量小于 B 的量

(C) A 的量等于 B 的量 (D) A 的量与 B 的量无法比较

2. 在温度 T 时,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A p ,化学势为*A μ,并且已知在标准压力

下的凝固点为*f T ,当 A 中溶入少量与 A 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 p A ,μA ,T f ,则

(A) *

A p < p A

*A μ<μA , *f T < T f (B) *

A p > p A

*A μ<μA , *f T < T f (C) *

A p < p A

*A μ<μA , *f T > T f (D) *

A p > p A *

A μ>μA , *f T > T f

3. 在400 K 时,液体 A 的蒸气压为 40000 Pa ,液体 B 的蒸气压为 60000 Pa ,两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 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6,则气相中 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0.60 (B) 0.50 (C) 0.40 (D) 0.31

4. 已知 373.15 K 时,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133.32 kPa ,另一液体 B 可与 A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 A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1/2 时,A 在气相中的物质量分数为2/3 时,则在373.15 K 时,液体 B 的饱和蒸气压应为:

(A) 66.66 kPa (B) 88.88 kPa (C) 133.32 kPa (D) 266.64 kPa

5. 关于亨利定律,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溶剂在某浓度区间遵从拉乌尔定律,则在该浓度区间组分B 必遵从亨利定律

(B)温度越高、压力越低,亨利定律越正确

(C)因为亨利定律是稀溶液定律,所以任何溶质在稀溶液范围内都遵守亨利定律

(D)温度一定时,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解的气体体积与该气体的分压力无关

6. 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 某物质在临界点的性质:

(A) 与外界温度有关 (B) 与外界压力有关

(C) 与外界物质有关 (D) 是该物质本身特性

7. 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混合吉布斯自由能ΔmixG ≠ 0,恒温下ΔmixG 对温度T 进行微商,则:

(A) 0)(???T mix T

G (C) 0)(

=???T mix T G (D) 0)(≠???T mix T G 8. 在50℃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B 饱和蒸气压的3倍,A ,B 两液体形成理想溶液。气液平衡时,在液相中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则在气相中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0.15 (B) 0.25 (C) 0.5 (D) 0.65

9. 298 K,标准压力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 dm 3(溶有0.5 mol 萘),第二瓶为1 dm 3(溶有0.25 mol 萘),若以μ1和μ2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A) μ1= 10μ2 (B) μ1= 2μ2 (C) μ1=(1/2)μ2 (D) μ1=μ2

10. 2 mol A 物质和3 mol B 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 和B

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 m 3/mol,2.15× m 3/mol,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A) 9.67× m 3 (B) 9.85× m 3 (C) 10.03×m 3 (D) 8.95× m 3

11. 对于理想溶液,下列偏微商不为零的是:

(A) P mix T T G ))/((??? (B) P mix T

S )(??? (C) P mix T A )(??? (D) P mix T

G )(??? 12. 两只烧杯各有 1 kg 水,向 A 杯中加入 0.01 mol 蔗糖,向 B 杯内溶入0.01 mol NaCl ,两只烧杯按同样速度冷却降温,则有:

(A) A 杯先结冰 (B) B 杯先结冰

(C) 两杯同时结冰 (D) 不能预测其结冰的先后次序

13. 在 0.1 kg H 2O 中含 0.0045 kg 某纯非电解质的溶液,于 272.685 K 时结冰,该溶质的摩尔质量最接近于:

(A) 0.135 kg/mol (B) 0.172 kg/mol (C) 0.090 kg/mol (D) 0.180 kg/mol

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K f 为 1.86 K ×kg/mol 。

18. 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称为:

(A) 一般特性 (B) 依数性特征

(C) 各向同性特性 (D) 等电子特性

19. 已知H 2O(l)在正常沸点时的气化热为40.67 kJ/mol,某非挥发性物质B 溶于H 2O(l)后,其沸点升高10 K,则该物质B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

(A) 0.290 (B) 0.710 (C) 0.530 (D) 0.467

20.已知挥发性纯溶质 A 液体的蒸气压为 67 Pa ,纯溶剂 B 的蒸气压为 26 665 Pa ,该溶质在此溶剂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2,则此饱和溶液(假设为理想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为:

(A) 600 Pa (B) 26133 Pa

(C) 26 198 Pa (D) 599 Pa

21. 已知 373 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 50kPa ,液体 B 的饱和蒸气压为100kPa ,A 和B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A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1/1.5 (B) 1/2 (C) 1/2.5 (D) 1/3

22. 关于亨利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

(B)其值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浓度有关

(C)其值与温度、溶剂性质和浓度有关

(D)其值与温度、溶质和溶剂性质及浓度的标度有关

23. 已知373 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 kPa,液体B 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 kPa 。设A 和B 形成理想溶液,当A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 的摩尔分数为:

(A) 1 (B) 1/2 (C) 2/3 (D) 1/3

24. 真实气体的标准态是:

(A) ?=标准大气压的真实气体 (B) p=标准大气压的真实气体

(C) ?=标准大气压的理想气体 (D) p=标准大气压的理想气体

25. 已知在373 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66 662 Pa ,液体B 的饱和蒸气压为101 325 Pa ,

设A 和B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当A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A 的物质的量分数应为:

(A) 0.200 (B) 0.300 (C) 0.397 (D) 0.603

26. 298 K,标准大气压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μ1,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μ2,则:

(A) μ1>μ2 (B) μ1<μ2

(C) μ1=μ2 (D) 不确定

27. 质量摩尔浓度凝固点降低常数 K f ,其值决定于:

(A) 溶剂的本性 (B) 溶质的本性 (C) 溶液的浓度 (D) 温度

28. 有一稀溶液浓度为 m ,沸点升高值为 ΔT b ,凝固点下降值为ΔT f , 则:

(A) ΔT f > ΔT b (B) ΔT f = ΔT b (C) ΔT f < ΔT b (D) 不确定

29. 已知水在正常冰点时的摩尔熔化焓ΔfusH =6025 J/mol,某水溶液的凝固点为258.15 K ,该溶液的浓度x(B)为:

(A) 0.8571 (B) 0.1429 (C) 0.9353 (D) 0.0647

30. 两只各装有1 kg 水的烧杯,一只溶有0.01 mol 蔗糖,另一只溶有0.01 mol NaCl, 按同样速度降温冷却,则:

(A) 溶有蔗糖的杯子先结冰 (B) 两杯同时结冰

(C )溶有NaCl 的杯子先结冰 (D) 视外压而定

第五章 化学平衡

1. 某温度时,NH 4Cl(s)分解压力是标准压力,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 1 (B) 1/2 (C) 1/4 (D) 1/8

2. 化学反应体系在等温等压下发生Δξ= 1 mol 反应,所引起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值ΔrGm 的数值正好等于体系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P T G ,)(ξ

?? 的条件是: (A) 体系发生单位反应 (B) 反应达到平衡

(C) 反应物处于标准状态 (D) 无穷大体系中所发生的单位反应

3. 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 a A + b B = l L + m M 的ΔrGm 所代表的意义在下列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A)ΔrGm 表示有限物系中反应进行时产物与反应物间的吉氏自由能之差(即终态与始态的自由能之差)

(B)ΔrGm 表示有限的反应物系处于该反应进度a 时的反应倾向

(C)ΔrGm 表示若维持各反应物化学势不变时发生一个单位反应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D)ΔrGm 代表变化率P T G ,)(ξ

??即表示在 G-ξ图上反应进度为ξ时的曲率线斜率 4.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o m r G ?= 5 kJ/mol 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

5.一密闭容器处于 283.15 K 的恒温环境中,内有水及其相平衡的水蒸气。现充入惰性气体(即气体既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中),则水蒸气的压力: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惰性气体压力低于101 325 Pa ,水蒸气压增加,高于101 325 Pa 时,则减小。

6. 理想气体反应CO(g) + 2H 2(g)=CH 3OH(g)的与温度T 的关系为: =-21 660+52.92T,若要使反应的平衡常数K>1,则应控制的反应温度:

(A) 必须低于409.3℃ (B) 必须高于409.3 K

(C) 必须低于409.3 K (D) 必须等于409.3 K

7. 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 kPa,此时液态水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O m f G ? 为-

237.19 kJ/mol,则水蒸气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为:

(A) -245.76 kJ/mol (B) -229.34 kJ/mol (C) -245.04 kJ/mol (D) -228.60 kJ/mol

8. 在 T ,p 时,理想气体反应 C 2H 6(g) = H 2(g) + C 2H 4(g)的 Kc/Ky 为:

(A) RT (B) 1/(RT) (C) RT/p (D) p/(RT)

9. 对于理想气体间反应,以各种形式表示的平衡常数中,其值与温度和压力皆有关系的是:

(A) Ka (B) Kc (C) Kp (D) Ky

10. 在通常温度下,NH 4HCO 3(s) 可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NH 4HCO 3(s) = NH 3(g) + CO 2(g) + H 2O(g) 设在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A 和B 中,分别加入纯 NH 4HCO 3(s) 1kg 及 20 kg ,均保持在298 K 达到平衡后,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两容器中压力相等 (B) A 内压力大于 B 内压力

(C) B 内压力大于 A 内压力 (D) 须经实际测定方能判别哪个容器中压力大

11. 根据某一反应的 O m r G ?值,下列何者不能确定:

(A) 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

(B) 在O m r G ? 所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位置

(C) 在标准状态下体系所能作的最大非膨胀功

(D) 提高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

12. 在 298 K 时,气相反应H 2+I 2=2HI 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o m r G ?=-16 778

J/mol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

(A) 2.0×10 12 (B) 5.91×10 6 (C) 873 (D) 18.9

13. 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f 随下列哪些因素而变:

(A) 体系的总压力 (B) 催化剂 (C) 温度 (D) 惰性气体的量

14. 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A) O P K =1 (B) O P K = K P (C) O P K >K P (D) O P K <K P

15. 一定温度下, (1) Km , (2) P T G ,)(

ξ

?? (3), o m r G ? (4) Kf 四个量中,不随化学反应体系压力及组成而改变的量是:

(A) (1),(3) (B) (3),(4)

(C) (2),(4) (D) (2),(3)

16. 化学反应等温式 Δr G m = o m r G ?+ RTlnQa ,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 o m r G ?

将改变,该反应的 ΔrG m 和 Qa 将:

(A) 都随之改变 (B) 都不改变

(C) Qa 变,ΔrG m 不变 (D) Qa 不变,ΔrGm 改变

17. 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3/2) H 2=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A) 4 (B) 0.5 (C) 2 (D) 1

18. Ag 2O 分解可用下列两个反应方程之一表 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 I. Ag 2O(s) === 2Ag(s) + (1/2)O 2 (g) Kp(Ⅰ)

II. 2Ag 2O(s) === 4Ag(s) + O 2(g) Kp(Ⅱ) 设气相为理想气体,而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问下列结论是正确的是:

(A) Kp(Ⅱ) = Kp(Ⅱ)

(B) Kp(Ⅰ) = Kp 2(Ⅱ)

(C) O 2 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

(D) Kp(Ⅰ) 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19. 某化学反应在298 K 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K 值将:

(A) K= 0 (B) K< 0 (C) K> 1 (D) 0 < K< 1

20.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A) O m r G ? (B) Kp (C) Δr Gm (D) Δr Hm

21. 对理想气体反应 CO(g) + H 2O(g) = H 2(g) + CO 2(g) ,下述关系正确的是:

(A) Kx< Kp (B) Kp= Kx (C) Kx= Kc (D) Kp< Kc

22. 下列平衡常数中,量纲为1的是:

(A) K f , Kp, K (B) Kx, Kp, K

(C) Kc, Ka, Kx (D) O

P K , Ka, Kx

23. 已知分解反应 NH 2COONH 4(s) = 2NH 3(g) + CO 2(g) 在30℃时的平衡常数K= 0.000655,则此时NH 2COONH 4(s)的分解压力为:

(A) 16630 Pa (B) 594000 Pa (C) 5542 Pa (D) 2928 Pa

24. 在温度为T ,压力为p 时,反应3O 2(g)=2O 3(g) 的Kp 与Kx 的比值为

(A) RT (B) p (C)1/(RT) (D)1/p

25. 已知 445℃时, Ag 2O(s) 的分解压力为20 974 kPa ,则此时分解反应

Ag 2O(s)=2Ag(s)+(1/2)O 2(g) 的 O m r G ?为: (A) 14.387 J /mol (B) 15.92 kJ /mol (C) -15.92 kJ /mol (D) -31.83 kJ /mol

26. 对一个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其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 ) 的关系有: (1) )exp(RT G K o m r O

P

?-= (2) )exp(RT G K o m r O

C

?-= (3) )exp(RT

G K o m r X ?-= 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A) (1)、(2) 和 (3) 式均正确 (B) (1) 式正确

(C) (2) 式正确 (D) (3) 式正确

27. 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平衡时,应用下列哪个关系式?

(A) O P m r K RT G ln -=? (B) O P

o m r K RT G ln -=?

(C) X o m r K RT G ln -=? (D) O C o m r K RT G ln -=?

28.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 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若往容器中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力增加一倍(体积不变),则 PCl5的解离度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定

29.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 A(g) + B(g) =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

30. PCl5的分解反应是 PCl 5(g) = PCl 3(g) + Cl 2(g),在473 K 达到平衡时, PC l5(g)有 48.5% 分解,在573 K 达到平衡时,有 97% 分解,则此反应为:

(A) 放热反应 (B) 吸热反应

(C) 即不放热也不吸热 (D) 这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相等

第六章 相平衡

1. NH 4HS(s)和任意量的NH 3(g)及H 2S(g)达平衡时,有: C (组分数)Φ(相数)f (自由度)

(A) C= 2,Φ = 2,f= 2 (B) C= 1,Φ = 2,f= 1

(C) C= 2,Φ = 3,f= 2 (D) C= 3,Φ = 2,f= 3

2.将固体 NH 4HCO 3(s) 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 400 K ,NH 4HCO 3 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 4HCO 3(s) = NH 3(g) + H 2O(g) + CO 2(g) 体系的组分数 C 和自由度数 f 为:

(A) C= 2, f= 1 (B) C= 2, f= 2

(C) C= 1, f= 0 (D) C= 3, f= 2

3. 某体系存在 C(s),H 2O(g),CO(g),CO 2(g),H 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 2O(g) + C(s) === H 2(g) + CO(g)

CO 2(g) + H 2(g) === H 2O(g) + CO(g)

CO 2(g) + C(s) === 2CO(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为:

(A) C=3 (B) C=2 (C) C=1 (D) C=4

4. NaCl 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成渗透平衡时,该体系的自由度是:

(A) 1 (B) 2 (C) 3 (D) 4

5. 在 101 325 Pa 的压力下,I 2在液态水和 CCl 4中达到分配平衡 (无固态碘存在),则该体系的自由度数为:

(A) f*= 1 (B) f*= 2 (C) f*= 0 (D) f*= 3

6.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 4.H 2O,CuSO 4.3H 2O,CuSO 4.5H 2O 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A) 3种 (B) 2种 (C) 1种 (D)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7. 由CaCO 3(s),CaO(s),BaCO 3(s),BaO(s)及CO 2(g)构成的平衡体系,其自由度为:

(A) f=2 (B) f=1 (C) f=0 (D) f=3

8. 三相点是:

(A) 某一温度,超过此温度,液相就不能存在

(B) 通常发现在很靠近正常沸点的某一温度

(C)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25℃时的蒸气压三倍数值时的温度

(D) 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9. N2的临界温度是124 K,如果想要液化N2,就必须:

(A) 在恒温下增加压力(B) 在恒温下降低压力

(C) 在恒压下升高温度(D) 在恒压下降低温度

10. 对于与本身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通过下列哪种作图法可获得一直线?

(A) p 对T (B) lg(p/Pa) 对T

(C) lg(p/Pa) 对1/T (D) 1/p 对lg(T/K)

11. 当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A) 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B) p必不随T而变

(C) p必随T之升高而变大(D) 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12. 在0℃到100℃的范围内,液态水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为:lg(p/Pa) = -2265/T +

11.101 ,某高原地区的气压只有59 995 Pa,则该地区水的沸点为:

(A) 358.2 K (B) 85.2 K (C) 358.2 ℃(D) 373 K

13. 在373.15 K 时,某有机液体A 和B 的蒸气压分别为p 和3p,A和B 的某混合物为理想液体混合物,并在373.15 K,2p 时沸腾,那么A 在平衡蒸气相中的摩尔分数是多少?

(A) 1/3 (B) 1/4 (C) 1/2 (D) 3/4

14. 在标准大气压下,用水蒸气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将:

(A) 必低于373.15 K(B) 必高于373.15 K

(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

18. 区域熔炼技术主要是应用于:

(A) 制备低共熔混合物(B) 提纯

(C) 制备不稳定化合物(D) 获得固熔体

15. Fe(s)、FeO(s)、Fe3O4(s)与CO(g)、CO2(g)达到平衡时,其独立化学平衡数R、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分别为:

(A) R = 3;C= 2;f= 0 (B) R = 4;C= 1;f= -1

(C) R = 1;C= 4;f= 2 (D) R = 2;C= 3;f= 1

16. FeCl3和H2O 能形成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 四种水合物,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F分别为:(A) C= 3,φ= 4 (B) C= 2,Φ= 4

(C) C= 2,Φ= 3 (D) C= 3,Φ= 5

17.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 3 种(B) 2 种

(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18. 当乙酸与乙醇混合反应达平衡后,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 和自由度f 应分别为:

(A) C= 2,f= 3 (B) C= 3,f= 3

(C) C= 2,f= 2 (D) C= 3,f= 4

19. 将AlCl3溶于水中全部水解,此体系的组分数C 是:

(A) 1 (B) 2 (C) 3 (D) 4

20. 298 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为:

(A) C= 2,Φ= 2,f*= 1 (B) C= 2,φ= 2,f*= 2

(C) C= 2,φ= 1,f*= 2 (D) C= 2,φ= 1,f*= 3

21.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22.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A) 1 (B) 2 (C) 3 (D) 4

23. CaCO3(s),CaO(s),BaCO3(s),BaO(s)及CO2(g)构成的一个平衡物系,其组分数为:

(A) 2 (B) 3(C) 4 (D) 5

24. 某一固体在25℃和标准大气压下升华,这意味着:

(A) 固体比液体密度大些(B) 三相点的压力大于标准大气压

(C) 固体比液体密度小些(D) 三相点的压力小于标准大气压

25. 碘的三相点处在115℃和12 kPa上,这意味着液态碘:

(A) 比固态碘密度大(B) 在115℃以上不能存在

(C) 在标准大气压下不能存在(D) 不能有低于12 kPa的蒸气压

26. 哪一种相变过程可以利用来提纯化学药品?

(A) 凝固(B) 沸腾

(C) 升华(D) (A)、(B)、(C)任一种

27. 在相图上,当体系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A) 恒沸点(B) 熔点(C) 临界点(D) 低共熔点

28 固体六氟化铀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为lg(p/Pa)=10.65-2560/(T/K),则其平均升华热为:

(A) 2.128 kJ/mol (B) 49.02 kJ/mol (C) 9.242 kJ/mol (D) 10.33 kJ/mol

29 在400 K 时,液体A 的蒸气压为40000 Pa,液体B 的蒸气压为60000 Pa,两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衡时在液相中A 的摩尔分数为0.6,在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为:

(A) 0.31 (B) 0.40 (C) 0.50 ( D) 0.60

30. 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物系的自由度为:

(A) f=0 (B) f=1 (C) f=3 (D) f=2

第七章电化学

第一部分电解质溶液

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和0.1 mol/kg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Ω和500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参考答案: B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

2. CaCl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C

(A) Λ∞(CaCl2) = λ∞m(Ca2+) + λ∞m(Cl-)

(B) Λ∞(CaCl2) = 1/2 λ∞m(Ca2+) + λ∞m(Cl-)

(C) Λ∞(CaCl2) = λ∞m (Ca2+) + 2 λ∞m(Cl-)

(D) Λ∞(CaCl2) = 2 [λ∞m(Ca2+) +λ∞m(Cl-)]

3. 在10 cm3浓度为1 mol·dm-3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 ) 参考答案: B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

4. 按国标(GB),如下单位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A

(A) 摩尔电导率:S·m-1·mol-1(B) 电导:S

(C) 离子摩尔电导率: S ·m 2·mol -1 (D) 电导率: S ·m -1

5. 下列电解质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参考答案: D

(A) 0.001 mol/kg HAc (B) 0.001 mol/kg KCl

(C) 0.001 mol/kg KOH (D) 0.001 mol/kg HCl

6. 298 K 时, 0.005 mol/kg 的 KCl 和 0.005 mol/kg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1)和 γ(±,2), 则有: ( ) 参考答案: A

(A) γ(±,1)= γ(±,2) (B) γ(±,1)>γ(±,2)

(C) γ(±,1)< γ(±,2) (D)γ(±,1)≥ γ(±,2)

7. 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 ) 参考答案: A

(A) 0.01 mol/kg NaCl (B) 0.01 mol/kg CaCl 2

(C) 0.01 mol/kg LaCl 3 (D) 0.01 mol/kg CuSO 4

8. 0.1 mol/kg 氯化钡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 参考答案: D

(A) 0.1 mol/kg (B) 0.15 mol/kg (C) 0.2 mol/kg (D) 0.3 mol/kg

9. 质量摩尔浓度为 b 的 Na 3PO 4溶液, 平均活度系数为 γ±,则电解质的活度为: ( ) 参考答案: C

(A) a (B )= 44)(

4±γO b b (B) a (B )=44±γO b

b (C) a (B )= 44)(27±γO b b (D) a (B ) =427±γO b b 10. 0.001 mol/kg K 2SO 4和 0.003 mol/kg 的 Na 2SO 4 溶液在 298 K 时的离子强度是: ( ) 参考答案: D

(A) 0.001 mol/kg (B) 0.003 mol/kg

(C) 0.002 mol/kg (D) 0.012 mol/kg

第二部分 可逆电池

1.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 Cl -离子的活度无关? ( ) 参考答案: C

(A) Zn │ZnCl 2(aq)│Cl 2(g)│Pt

(B) Zn │ZnCl 2(aq)‖KCl(aq)│AgCl(s)│Ag

(C) Ag │AgCl(s)│KCl(aq)│Cl 2(g)│Pt

(D) Hg │Hg 2Cl 2(s)│KCl(aq)‖AgNO 3(aq)│Ag

2. 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 参考答案: C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

(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

(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

3.用补偿法(对消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主要为了: ( ) 参考答案: C

(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

(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D) 简便易行

4.用对消法测定由电极 Ag(s)│AgNO3(aq) 与电极 Ag,AgCl(s)│KCl(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 ( ) 参考答案: D

(A) 标准电池 (B) 电位计 (C) 直流检流计 (D) 饱和KCl 盐桥

5.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 ) 参考答案: B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

6.25℃时,E O (Fe 3+,Fe 2+) = 0.771 V ,E O (Sn 4+,Sn 2+) = 0.150 V ,反应 的 为: ( ) 参考答案: C

(A) -268.7 kJ/mol (B) -177.8 kJ/mol (C) -119.9 kJ/mol (D) 119.9 kJ/mol

7.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 H 2(g)+1/2 O 2(g) ---> H 2O(g) 在 400 K 时的 ΔrHm 和 ΔrSm 分别为 -251.6 kJ/mol 和 -50 J/(K ·mol),则该 电池的电动势为: ( ) 参考答案: A

(A) 1.2 V (B) 2.4 V (C) 1.4 V (D) 2.8 V

8.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参考答案: D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 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 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9.有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

H 2(p)│KOH(0.1 mol/kg)│O 2(p) E1

H 2(p)│H 2SO 4(0.0l mol /kg)│O 2(p) E2

比较其电动势大小: ( ) 参考答案: C

(A) E1< E2 (B) E1> E2 (C) E1= E2 (D) 不能确定

10.已知: (1) Cu │Cu 2+(a 2)‖Cu 2+(a 1)│Cu 电动势为 E1 (2) Pt │Cu 2+(a 2),Cu +(a')‖Cu 2+(a1),Cu +(a')│Pt 电动势为 E2, 则: ( ) 参考答案: A

(A) E1=E2 (B) E1= 2 E2 (C) E1= E2 (D) E1≥ E2

11.在298 K 将两个 Zn(s)极分别浸入 Zn 2+ 离子活度为0.02和0.2的溶液中, 这样组成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为: ( ) 参考答案: B

(A) 0.059 V (B) 0.0295 V (C) -0.059 V (D) (0.059lg0.004) V

12.电池 Pb(Hg)(a1)│Pb 2+(aq)│Pb(Hg)(a2) 要使电动势E>0, 则两个汞齐活度关系为: ( ) 参考答案: A

(A) 1>a2 (B) a1=a2 (C) a1

13.已知 298 K 时, E O (Ag +,Ag)=0.799 V , 下列电池的 E 为 0.627 V . Pt, H2│H 2SO 4(aq)│Ag 2SO 4(s)│Ag(s) 则 Ag 2SO 4的活度积为: ( ) 参考答案: D

(A) 3.8×10-17 (B) 1.2×10-3 (C) 2.98×10-3 (D) 1.52×10-6

14.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今欲求 AgCl 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 ( ) 参考答案: C

(A) Ag │AgCl │HCl(aq)‖Cl2(p)│Pt

(B) Pt │Cl2│HCl(aq)‖AgNO 3(aq)│Ag

(C) Ag │AgNO 3(aq)‖HCl(aq)│AgCl │Ag

(D) Ag │AgCl │HCl(aq)‖AgCl │Ag

15. 298 K 时,E O (Au +/Au) = 1.68 V ,E O (Au 3+/Au) = 1.50 V , E O (Fe 3+/Fe 2+) = 0.77 V 则反应 2Fe 2++Au 3+= 2Fe 3++ Au +的平衡常数 K 值为: ( ) 参考答案: A

(A) 4.33×1021 (B) 2.29×10-22

(C) 6.61×1010 (D) 7.65×10-23

16. 25℃时,电池反应 Ag +1/2Hg 2Cl 2= AgCl + Hg 的电池电动势为 0.0193V ,反应时所对应的 ΔrSm 为 32.9 J/(K ·mol),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P T

E )(?? 为: ( ) 参考答案: D (A) 1.70×10-4V/K (B) 1.10×10-6V/K (C) 0.101 V/K (D) 3.40×10-4V/K

17. 298 K 时,反应为 Zn(s)+Fe2+(aq)=Zn2+(aq)+Fe(s) 的电池的 E O 为 0.323 V,则其平衡常数 K O 为: ( ) 参考答案: B

(A) 289000 (B) 8.46×1010 (C) 55300 (D) 235

18. 有电池反应:

(1) Cu(s) + Cl2(p) ─> 1/2Cu2+(a=1) + Cl-(a=1) E1

(2) Cu(s) + Cl2(p) ─> Cu2+(a=1) + 2Cl-(a=1)E2

则电动势E1/E2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B

(A) E1/E2= 1/2 (B) E1/E2= 1

(C) E1/E2= 2 (D) E1/E2= 1/4

19. 按书写习惯, 25℃时下列电池H2(p)│HI(0.01 mol/kg)│AgI│Ag-Ag│AgI│

HI(0.001 mol/kg│H2(p) 的电动势约为:( ) 参考答案: B

(A) 0.118 V (B) -0.059 V (C) 0.059 V (D) -0.118 V

20.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

(1) H2(g) + 1/2O2(g) ─> H2O(l)

(2) 2H2(g) + O2(g) ─> 2H2O(l)

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 O1,K O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C

(A) E1=E2 K O1=K O2(B) E1≠E2 K O1=K O2

(C)E1=E2 K O1≠K O2(D) E1≠E2 K O1≠K O2

21. 银锌电池Zn│Zn2+‖Ag+│Ag 的E O (Zn2+/Zn) = -0.761 V,E O (Ag+/Ag)= 0.799 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O是:( ) 参考答案: C

(A) 1.180 V (B) 2.359 V (C) 1.560 V (D) 0.038 V

22. 已知298 K时,下列电极电势:E O (Zn2+,Zn)=-0.7628 V, E O (Cd2+,Cd)=-0.4029 V, E O (I2,I-)=0.5355 V, E O (Ag+,Ag)=0.7991 V, 下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最大的是:( ) 参考答案: D

(A) Zn(s)│Zn2+‖Cd2+│Cd(s)

(B) Zn(s)│Zn2+‖H+│H2,Pt

(C) Zn(s)│Zn2+‖I-│I2,Pt

23 298 K时, 电池Pt,H2(0.1p)│HCl(a=1)│H2(p), Pt 的总电动势约为:( ) 参考答案: D

(A) 2×0.059 V (B) - 0.059 V (C) 0.0295 V (D) - 0.0295 V

24. 298 K 时,在下列电池的右边溶液中加入0.01 mol·kg-1的Na2S 溶液, Pt│H2(p)│H+(a=1)‖CuSO4(0.01 mol·kg-1)│Cu(s) 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 参考答案: B

(A) 升高(B) 下降(C) 不变(D) 无法判断

25. 常用醌氢醌电极测定溶液的pH 值, 下列对该电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参考答案: C

(A) 醌氢醌在水中溶解度小, 易于建立平衡

(B) 电极属于氧化-还原电极

(C) 可在pH= 0─14 的广泛范围内使用

(D) 操作方便, 精确度高

第三部分不可逆电极动力学

1. 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 ) 参考答案: A

(A) 放电(B) 充电(C) 没有工作(D) 交替地充放电

2.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 参考答案: B

(A)φ(平,阳)>φ(阳) ;φ(平,阴)>φ(阴)

(B) φ(平,阳)<φ(阳) ;φ(平,阴)>φ(阴)

(C) φ(平,阳)<φ(阳) ;φ(平,阴)<φ(阴)

(D) φ(平,阳)>φ(阳) ;φ(平,阴)<φ(阴)

3. 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参考答案: B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4. 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 参考答案: D

(A) 析出氧气(B) 析出氯气

(C) 析出铜(D) 铜电极溶解

5.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φ(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 参考答案: A

(A) pH > 2.06 (B) pH > 2.72

(C) pH > 7.10 (D) pH > 8.02

6.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E O(Fe2+/ Fe) = -0.440 V ,E O (Ca2+/ Ca) = -2.866 V,

E O (Zn2+/ Zn) = -0.7628 V ,E O (Cu2+/ Cu) =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参考答案: A

(A) Cu →Fe →Zn →Ca (B) Ca →Zn →Fe →Cu

(C) Ca →Fe →Zn →Cu (D) Ca →Cu →Zn →Fe

7. Tafel公式η=a+blgj 的适用范围是:( ) 参考答案: D

(A) 仅限于氢超电势

(B) 仅限于j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

(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

(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

8.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参考答案: D

(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9.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参考答案: D

(A) φ (Na+/Na) < φ (H+/H2) (B)η(Na) < η(H2)

(C) φ (Na+/Na) < φ(H+/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Na+/Na) >φ(H+/H2)

10. 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保护"的是:( ) 参考答案: C

(A) 表面喷漆(B) 电镀(C) Fe表面上镶嵌Zn块(D) 加缓蚀剂

第八章化学动力学

1. 如果反应2A + B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 dC A/dt = - dC B/dt = 1/2dC 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参考答案: D

(A) 单分子(B) 双分子(C) 三分子(D) 不能确定

2 某反应A →B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C A0 / k,则该反应是:( ) 参考答案: C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零级反应(D) 三级反应

3. 某反应A →B,反应物消耗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5 倍,此反应为:( ) 参考答案: D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4.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 65% 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 为:

( ) 参考答案: B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3 级反应

5.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 ·mol -1,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 ,反应速率常 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 参考答案: A

(A) 4.5% (B) 90% (C) 11% (D) 50%

6. 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 ) 参考答案: D

(A) 简单反应 (B) 单分子反应

(C) 复杂反应 (D) 上述都有可能

7. 1-1 级对峙反应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k2) ( ) 参考答案: C

(A) t = ln(k1/k2) (B) t =1/(k1-k2)×ln(k1/k2)

(C) t = 1/(k1+k2)×ln[2k1/(k1-k2)] (D) t= 1/(k1+k2)×ln[k1/(k1-k2)]

8. 反应B A k ?→?1 (I )D A k ?→?2

,(II )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 参考答案: B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

9.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 参考答案: D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10. 反应 2A → P 为二级反应,C AO 为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其半衰期: ( ) 参考答案: C

(A) 与C AO 无关 (B) 与C AO 成正比

(C) 与C AO 成反比 (D) 与C AO 的平方成反比。

11. 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 ·dm -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360 s ,初始浓度 为 0.024 mol ·dm -3时,半衰期为 600 s ,此反应为: ( ) 参考答案: C

(A) 0 级反应 (B) 1.5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 级反应

12. 半衰期为 10 d 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 8 g ,40 d 后其净重为: ( ) 参考答案: D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

13.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 ,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 参考答案: C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

14. 平行反应B A k ?→?1 (1)D A k ?→?2

,(2)其反应 (1) 和(2)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为 120 kJ/mol ,E2为 80 kJ/mol ,则当在 1000 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 ) 参考答案: A

(A) k1 / k2= 8.138×10-3 (B) k1 / k2= 122.8

(C) k1 / k2= 1.55×10-5 (D) k1 / k2 = 6.47× 104

15 物质 A 发生两个一级平行反应 B A k ?→?1 (1)C A k ?→?2

,设两反应的指前因子相近且与温度无关,若 E1> E2,则有: ( ) 参考答案: B

(C) k2= k1 (D) 无法比较 k1, k2 的大小

16. 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 5/9 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 1/3 所需时间的 2 倍,则该 反应是: ( ) 参考答案: A

(A) 一级反应 (B) 零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3/2 级反应

17. 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 t(1/2) 为 1/(k2C 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 t(1/4) 应为: ( ) 参考答案: B

(A) 2/(k2 C 0) (B) 1/(3k2 C 0) (C) 3/(k2 C 0) (D) 4/(k2 C 0)

18.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 ,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 参考答案: C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

19. 反应在指定温度下,速率常数k 为 0.0462 min -1,反应物初始浓度为 0.1 mol ·dm-3 ,该反应的半衰期应是: ( ) 参考答案: B

(A) 150 min (B) 15 min (C) 30 min (D) 条件不够,不能求算

20. 2M → P 为二级反应,若 M 的起始浓度为1 mol ·dm -3,反应1 h 后 ,M 的浓 度减少 1/2,则反应 2 h 后 ,M 的浓度是: ( ) 参考答案: B

(A) 1/4 mol·dm -3 (B) 1/3 mol·dm -3

(C) 1/6 mol·dm -3 (D) 缺少k 值无法求

21. 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21)2(4

12k k k k , 则该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 ) 参考答案: B

(A) Ea= E2 + 1/2E1-E4 (B) Ea= E2+1/2(E1 - E4)

(C) Ea= E2+ (D) Ea= E2+ E1- E4

22. 如果某反应的 △rHm= 100kJ/mol ,那么活化能 Ea 将: ( ) 参考答案: B

(A) Ea ≠ 100 kJ/mol (B) Ea ≥ 100 kJ/mol

(C) Ea ≤ 100 kJ/mol (D) 都可以

23. 氢和氧的反应发展为爆炸是因为: ( ) 参考答案: D

(A) 大量的引发剂的引发 (B) 直链传递的速度增加

(C) 自由基被消除 (D) 生成双自由基形成支链

24. 对于一个一级反应,如其半衰期 t(1/2) 在 0.01 s 以下,即称为快速反应,此时它的 速率常数 k 值在: ( ) 参考答案: A

(A) 69.32 s -1 以上 (B) 6.932 s -1 以上

(C) 0.06932 s -1 以上 (D) 6.932 s -1 以下

25. 如果臭氧 (O 3) 分解反应 2O 3→ 3O 2的反应机理是:

O 3→ O + O 2 (1)

O + O 3→ 2O 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 3而言可能是: ( ) 参考答案: B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

26. 放射性 的半衰期为 8 h ,1 g 放射性 在 24 h 后还剩下: ( ) 参考答案: A

(A) 1/8 g (B) 1/4 g

(C) 1/3 g (D) 1/2 g

27 一级反应完成 99.9% 所需时间是完成 50% 所需时间的: ( ) 参考答案: C

(A) 2 倍 (B) 5 倍

28. 在平行反应中要提高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 ) 参考答案: B

(A) 升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反应温度不变 (D) 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

29. 两个一级平行反应 B A k ?→?

1,C A k ?→?2

下列哪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 ) 参考答案: C

(A) k(总) = k1+ k2 (B) k1 / k2 = [B]/[C]

(C) E(总)= E1+ E2 (D) t (1/2) = 0.693 / (k1+ k2) 30. 连串反应 C B A k k ?→??→?

2

1 其中 k1= 0.1 min -1, k2= 0.

2 min -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 A ,且浓度为 1 mol ·dm -

3 ,则 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 ) 参考答案: C

(A) 0.3 min (B) 5.0 min (C) 6.93 min (D) ∞

31. 根据碰撞理论,温度增加反应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参考答案: C

(A) 活化能降低 (B) 碰撞频率提高

(C) 活化分子所占比例增加 (D) 碰撞数增加

32. 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 小于1的主要因素是: ( ) 参考答案: B

(A) 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 (B) 空间的位阻效应

(C) 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 (D) 分子间的作用力

33. 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 ) 参考答案: C

(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c

(B) 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c

(C) 互撞分子联心线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Ec

(D) 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c

34. 设某基元反应在500 K 时实验活化能为83.14 kJ/mol ,则此反应的临界能为: ( ) 参考答案: A

(A) 81.06 kJ/mol (B) 2.145 kJ/mol

(C) 162.1 kJ/mol (D) 4.291 kJ/mol

35. 简单碰撞理论中临界能Ec 有下列说法: ( ) 参考答案: C

(A) 反应物分子应具有的最低能量

(B) 碰撞分子对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

(C) 反应物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联心线方向上分量的最低阈值

(D) Ec 就是反应的活化能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第九 章 界面现象

1. 液体的表面自由能 γ 可以表示为: ( ) 参考答案: C

(A) N P T S A H ,,)(?? (B) N P T S

A F ,,)(?? (C) N V S S A U ,,)(

?? (D) N V T S A G ,,)(?? 2. 对大多数纯液体其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变化率是: ( ) 参考答案: B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 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 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 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 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 都是相对值 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 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 2

3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 =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 =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 =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 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 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H =p < 0 (B )Q =H p >0 (C )Q =H =p <0 (D ) Q H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问答题 气体的 PVT 性质 1. 什么在真实气体的恒温 PV -P 曲线中当温度足够低时会出现 PV 值先随 P 的增加而降低,然后随 P 的增加而上升,即图中 T1 线,当温度足够高时,PV 值总随 P 的增加而增加,即图中 T2 线? 10 8 6 4 2 T2 T1 RT2 RT1 0 2 4 6 8 10 P 答:理想气体分子本身无体积,分子间无作用力。恒温时 pV=RT ,所以 pV- p 线为一直线。真实气体由于分子有体积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此两因素在 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大小不同时,其 pV-p 曲线就会出现极小值。真实气体分子间 存在的吸引力使分子更靠近,因此在一定压力下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小,使得 pV <RT 。另外随着压力的增加真实气体中分子体积所点气体总体积的比例越来 越大,不可压缩性越来越显著,使气体的体积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大,结果 pV >RT 。 当温度足够低时,因同样压力下,气体体积较小,分子间距较近,分子间 相互吸引力的影响较显著,而当压力较低时分子的不可压缩性起得作用较小。 所以真实气体都会出现 pV 值先随 p 的增加而降低,当压力增至较高时,不可压 缩性所起的作用显著增长,故 pV 值随压力增高而增大,最终使 pV >RT 。如图 中曲线 T1 所示。 当温度足够高时,由于分子动能增加,同样压力下体积较大,分子间距也 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大大减弱。而不可压缩性相对说来起主要作用。所以 pV 值 总是大于 RT 。如图中曲线 T2 所示。 2.为什么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度升高而液体的粘度下降? 答: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的定向运动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分子本身 无规则的热运动,会使分子在两层之间相互碰撞交换能量。温度升高时,分子 p V m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期末练习题 1. 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中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标准浓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标准态化学势相同 (B) 溶质的化学势相同 (C) 溶质的活度系数相同 (D) 溶质的活度相同 2. 在298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的气态混合物。 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kPa p A 50=*,kPa p B 60=* ,如液相中 40.0=A x ,则平衡的气相中B 的摩尔分数B y 的值为 ( ) (A )0.25 (B) 0.40 (C) 0.50 (D) 0.64 3.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设纯的A(l)的化学势为*μ,其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如在A 中加入另一液相B(l),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这时A(l)的化学势为A μ,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A ,则两种化学势之间的关系为 ( ) (A )*μ=A μ,θμ=θμA (B )*μ>A μ,θμ<θ μA (C )*μ=A μ θμ>θμA (D )*μ>A μ,θμ=θμA 4. 在298K 时,已知①H 2(g)和②O 2(g)在水中的Henry 系数分别为 91,1012.7?=x k Pa, 92,1044.4?=x k Pa.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两者在水中的饱和溶解的量用摩尔分数表示分别为x 1和x 2,两者的关系为 ( ) (A )x 1>x 2 (B) 无法比较 (C) x 1=x 2 (D )x 1<x 2 5.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 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 (A )A 杯高于B 杯 (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 (D )视温度而定 6. 物质B 固体在298K 、101.325kPa 下升华,这意味着 ( )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一定温度、压力下,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Zn(s)+2HCl(aq)= ZnCl 2(aq)+H 2(g),若按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系统为 系统;若将系统与环境的分界面设在容器中液体的表面上,则反应系统为 系统。 2、所谓状态是指系统所有性质的 。而平衡态则是指系统的状态 的情况。系统处于平衡态的四个条件分别是系统内必须达到 平衡、 平衡、 平衡和 平衡。 3、下列各公式的适用条件分别为:U=f(T)和H=f(T)适用于 ;Q v =△U 适用于 ;Q p =△H 适用于 ;△U=dT nC 1 2 T T m ,v ?适用 于 ;△H=dT nC 2 1 T T m ,P ?适用于 ;Q p =Q V +△n g RT 适用 于 ;pV r =常数适用于 。 4、按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在C (石墨)、CO (g )和CO 2(g)之间,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正好等于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 。标准摩尔燃烧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 。 5、在节流膨胀过程中,系统的各状态函数中,只有 的值不改变。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后,它的 不改变,即它的节流膨胀系数μ= 。这是因为它的焓 。 6、化学反应热会随反应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原因是 ;基尔霍夫公式可直接使用的条件是 。 7、在 、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焓的增加值 系统吸收的热量。 8、由标准状态下元素的 完全反应生成1mol 纯物质的焓变叫做物质的 。 9、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 系统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则此过程的焓变 零;若此反应在恒温(T 1)、恒压和只做膨胀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物理化学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封闭系统 2. 内能 3. 标准摩尔生成焓 4. 电解池 5. 表面张力 6. 零级反应 7. 催化剂 8. 乳状液 9. 熵判据 10. 拉乌尔定律 二. 选择题(在A,B,C,D中选择最正确的答案,10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2.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它变化 (C)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3.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 (B)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 (C)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D)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4.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 (B) 随温度而变 (C) 随压力而变 (D) 无法判断 5.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

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可逆性大 (B) 高度可逆,电动势温度系数小,稳定 (C) 电池可逆,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 (D) 电动势精确已知,与测量温度无关 6. 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电解定律。它说明的问题是 (A)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 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 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7.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 8. 表面活性剂是 (A) 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B) 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C)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D)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9. 用物理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优点在于 (A) 不要控制反应温度 (B) 不要准确记录时间 (C) 不需要很多玻璃仪器和药品

初中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复习过程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一、试题及考试要求 考题一、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 考试要求:(1)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并记录;(2)测出热水的温度并 正确记录结果;(3)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温度计、暖瓶中的热开水、杯子。 考题二、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 考试要求:(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量程、分度值并记录;(2)测出物理课本的宽度、并正确记录结果;(3)实验认真、尊重事实、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物理课本等。 考题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考试要求:(1)观察水平台上天平的称量以及游标尺上的分度值,并记录;(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并调节横梁平衡;(3)能 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并记录。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小铁块(或铝块)。 考题四、用量筒测已知质量小石块的密度 考试要求:(1)观察量筒的分度值并记录;(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求出书籍质量的石块的密度并记录结果。 实验器材:量筒、小石块、玻璃杯、水、细线。 考题五、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考试要求:(1)在光具座上按正确的顺序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将蜡烛放在u>2f或f

的范围内,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3)整理好实验 器材,复原摆齐。 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 考题六、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考试要求:(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改变钩码位置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把钩码挂在杠杆上,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会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 整理好实验器材,复原摆齐。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弹簧秤等。 考题七、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电流 考试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能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A、 B、C处的电流值并记录;(3)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或其它电源)、一只电流表、两个小灯泡、 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考题八、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电压 考试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U1、U2以及L1、L2串联后的总电压U;(3)断开 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三节干电池(或其他电源),一只电压表,两个小灯泡, 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考题九、用电压和电流表测电阻 考试要求:(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能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 阻;(3)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或其他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个待测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物理化学经典复习题~~~解析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定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U (D) T, p 2. 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A) |W1|> |W2| Q1> Q2 (B) |W1|< |W2| Q1< Q2 (C) |W1|= |W2| Q1= Q2 (D) |W1|> |W2| Q1< Q2 3.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 降低(B)增加(C) 不变(D) 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4.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 一定产生热交换(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5.ΔH =Qp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A) 理想气体从106 Pa反抗恒外压105 Pa膨胀到105 Pa (B) 0℃, 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298 K, 105 Pa) 可逆变化到(373 K, 104 Pa) 6.在100℃和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 7.对于封闭体系,在指定始终态间的绝热可逆途径可以有: (A) 一条(B) 二条(C) 三条(D)三条以上 8.某理想气体的γ=Cp/Cv =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 (A) 单原子分子气体(B) 双原子分子气体 (C) 三原子分子气体(D) 四原子分子气体 9.实际气体绝热恒外压膨胀时,其温度将: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 10.当以5 mol H2气与4 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气。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H2(g) + Cl2(g) ----> 2HCl(g) 则反应进度ξ应是: (A) 1 mol(B) 2 mol (C) 4 mol (D) 5 mol 11.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v。公式Qp=Qv+ΔnRT 中的Δn为: (A) 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B)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D)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12.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A) 升华热(B) 溶解热(C) 汽化热(D) 熔化热 13.在标准压力下,1mol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的反应热为ΔH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ΔH 是CO2(g)的标准生成热(B) ΔH =ΔU (C) ΔH 是石墨的燃烧热(D) ΔU <ΔH 14.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下述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1) 在同一算式中必须用同一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2) 在同一算式中可用不同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理化模拟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两枚硬币.以下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 .“大、小硬币”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小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大硬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人眼看到的“大、小硬币”均为硬币所成的虚像 D .人眼看到“大硬币”的原理类似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2.2016猴年央视春晚成功举办,分会场西安的古典和现代、秀丽和壮观,都通过来自天空中的“眼睛”,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图所示关于作为“眼睛”的航拍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拍无人机是利用超声波和GPS 定位系统传递信息. B .当无人机升空远景拍摄时,为使得成像清晰,其镜头应自动前伸 C .当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空气对机翼没有作用力 D .航拍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这一类型的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3.中国料理最重要的烹调就是炒,那么颠勺这个技能就是很重要的了,但我们平时烹调水平不够好,颠勺技能自然很差,经常会把菜弄到锅外,这款超大弧度炒锅,锅沿很宽,弧度很大,任意翻炒也不会把食材弄到外面,还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节约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造锅体的材料和手柄都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B .炒菜时我们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说明只有高温时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食物沿超大弧形边沿翻炒最终掉在锅的过程,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D .炒菜时不断翻动食物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大物体内能 4.两杯没有标签的水和浓盐水,利用下列哪组器材不能.. 加以区分【 】 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修树剪子 B .拔钉子 C .核桃夹子 D .取碗夹子 6.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 摸时,触摸点P 将 第1题图 B . C . D . A . 第3题图 第2题图

《物理化学》复习题.doc

《物理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中W _______0,Q_______0,?U_______0,?H_______0 (填“>”、“<”、“=” )。 2.对非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下列函数W、Q、?S等于零的为。 3.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单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___________ 。 4.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混合性质为?mix H______0、Δmix S_______0、Δmix V________0 Δmix G________0。(填“>”、“<”、“=” ) 5.有一个化学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随温度的升高,自发倾向降低,该反应?S ______ 0,?H ______0。(填“>”、“<”、“=” ) t。 6.一级反应的半衰期的表达式为= 2/1 7. 写出单组分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 G= 、 d H= 、d F= 。 8.某温度时,连串反应R → M → P 的k1和k2分别为0.012和0.004 min-1,M浓度达到 最大值的时间t max为。 9.在测量电池电动势时,使用盐桥的目的是为了。 10. 物理量Q、W、U、H、V、T、P属于状态函数的为,状态函数中属于强度性质的有。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工作在100℃和50℃的两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A.13 % B.25 % C. 75% D.50 % 2.0.1 mol.kg-1 Na Cl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mol.kg-1 A. 0.1 B. 0.2 C. 0.3 D. 1.2 3.封闭系统中任意绝热可逆过程的熵变?S()。 A. >0 B. < 0 C. = 0; D.无法确定 4.若反应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mol ·dm-3 ·h-1,则该反应为() A. 三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 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 、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 、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dU=CvdT 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 、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6)答案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6)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功:当体系发生过程时,在体系与环境间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的传递的能量。 2、第三类电极:又叫氧化还原电极,将惰性电极插入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离子的溶液中。 3、半衰期:反应物消耗初始浓度的一半是所需要的时间 4、拉乌尔定律:在等温下的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蒸气压* A p 乘以溶液中 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x A 。 5、理论分解电压: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发生电解反应时所必须外加的最小电压称为理论分解电压。 6、赫斯定律:保持温度、压力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相同。 7、稳态近似处理: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体系基本上处于稳态,这时,各中间产物的浓度可认为保持不变。 8、自由度: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压力、温度和浓度等独立强度性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摩尔吉布斯函数。 (×)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用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B 的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dc B /dt 表示都是一样的,只要注意对反应物加以负号就行了。 (×)3、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 (×)4、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 的浓度可用x B 、m B 、c B 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5、在标准电极电势表上,凡电极电势为正数的电极不一定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极电势为负数的电极不一定作负极。 (×)6、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m r G >0,所以要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库(上(下册))

一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判断题 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U+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W、ΔU及ΔH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0,而T Q dS δ=,所以dS=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 15、绝热过程Q=0,而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以水和水蒸气为体 系),该过程W>0,Δ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 板,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0,所以ΔS=0。(×) 21、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高温物体自动 流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 质的温度和压力相等,因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23、在标准压力下加热某物质,温度由T 1上升到T 2,则该物质吸收 的热量为?=2 1 T T p dT C Q ,在此条件下应存在ΔH=Q 的关系。(√) 24、带有绝热活塞(无摩擦、无质量)的一个绝热气缸装有理想气 体,内壁有电炉丝,将电阻丝通电后,气体慢慢膨胀。因为是一个 恒压过程Q p =ΔH ,又因为是绝热体系Q p =0,所以ΔH=0。(×) 25、体系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提要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教材:《物理化学》,肖衍繁李文斌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辅导教师:史春辉联系电话:4153173 第一章气体 一、填空题 1、物质的量为5mol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其中组分B的物质的量为2mol,已知在 30℃下该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0dm3,则组分B的分压力P B =_________kPa,分体积 V B =________dm3。(填入具体数值) 2、已知在温度T下,理想气体A的密度ρ A 为理想气体B的密度ρ B 的两倍,而A 的摩尔质量M A 却是B的摩尔质量M B 的一半。现在温度T下,将相同质量的气体 A和B放入到体积为V的真空密闭容器中,此时两气体的分压力之比(P A /p B ) =_________。(填入具体数值) 3、在任何温度、压力条件下,压缩因子恒为1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若某 条件下的真实气体的Z>1,则说明该气体的V m ___________同样条件下的理想气 体的V m ,也就是该真实气体比同条件下的理想气体___________压缩。 4、一物质处在临界状态时,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B两种气体临界温度关系为Tc(A)

二、选择题 1、如左图所示,被隔板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容器中,在温度T 下,分别放有物质的量各为1mol的理想气体A和B,它们 的压力皆为p。若将隔板抽掉后,两气体则进行混合,平衡 =_________。 后气体B的分压力P B A、2p B、4p C、p/2 D、p 2、在温度为T、体积恒定为V的容器中,内含A、B两组分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它们的分压力与分体积分别为P A、P B、V A、V B。若又往容器中再加入物质的量为n C的理想气体C,则组分A的分压力P A___________,组分B的分体积V B_____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已知CO2的临界参数t c=℃,p c=。有一钢瓶中贮存着29℃的CO2,则该CO2_________状态。 A、一定为液体 B、一定为气体 C、一定为气液共存 D、数据不足,无法确定 4、有一碳氢化合物气体(视作理想气体),在25℃、×104Pa时测得其密度为·m-3,已知C、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及,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 A、CH4 B、C2H6 C、C2H4 D、C2H2 5、在恒温100℃的带活塞汽缸中,放有压力为的饱和水蒸气。于恒温下压缩该水蒸气,直到其体积为原来体积的1/3,此时缸内水蒸气的压力___________。 A、 B、 C、 D、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6、已知A、B两种气体的临界温度的关系Tc(A)>Tc(B),如两种气体处于同一温度时,则气体A的T r (A)_______气体B的T r(B)。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已知水在25℃的饱和蒸气压P*(25℃)=。在25℃下的密封容器中存在有少量的水及被水蒸气所饱和的空气,容器的压力为100 kPa,则此时空气的摩尔分数y(空)_______。若将容器升温至100℃并保持恒定,达平衡后容器中仍有水存在,则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摩尔分数y’(空)________。 A、, B、, C、, D、, 三、计算 1、在室温下,某盛氧气钢筒内氧气压力为,若提用160dm3(在下占的体积)的氧气后,筒内压力降为,设温度不变,试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估计钢筒的体积。 2、有一10dm3的钢瓶,内储压力为10130kPa的氧气。该钢瓶专用于体积为 dm3的某一反应装置充氧,每次充氧直到该反应装置的压力为2026kPa为止,问该钢瓶内的氧可对该反应装置充氧多少次? 3、一密闭刚性容器中充满了空气,并有少量的水。当容器于300K条件下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力为。若把该容器移至的沸水中,试求容器中达新平衡时应有的压力。设容器中始终有水存在,且可忽略水的任何体积变化。300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567Pa。 四、解释下列术语 1、对应状态原理 2、道尔顿定律 3、分体积 4、分压力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1mol理想气体A,从始态B经途径Ⅰ到达终态C时,系统与环境交换了Q(Ⅰ)=-15kJ,W(Ⅰ) =10kJ。若该1mol理想气体A从同一始态B出发经途径Ⅱ到达同一终态C时系统与环境交换了Q(Ⅱ)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0

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A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题分 10 20 8 10 10 10 20 12 核分人 得分 复查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实际气体的0???? ????=-H T J P T μ,经节流膨胀后该气体的温度将 。 2、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它是量度系统 的函数。 3、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 。 4、在ξ-G 曲线的最低点处m r G ? ,此点即为系统的平衡点。 5、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标准状态下,反应 C 2H 5OH (l )+ 3O 2(g) →2CO 2(g) + 3H 2O(g)的反应焓为 Δr H m Θ , ΔC p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r H m Θ 是C 2H 5OH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Δr H m Θ 〈0 (C)Δr H m Θ=Δr Um 0 (D)Δr H m Θ 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当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 升高到348K ,经(1)绝热过程和(2)等压过程,则两过 程的( ) (A)△H 1>△H 2 W 1W 2 (C)△H 1=△H 2 W 1W 2 3、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过程,(1)Q =W (2)ΔU =ΔH (3)ΔS =0 (4)ΔS<0 (5)ΔS>0上述五个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1) (2) (B) (2) (4) (C) (1) (4) (D) (3) (5) 4、某过冷液体凝结成同温度的固体,则该过程中 ( ) (A) ΔS (环)<0 (B)ΔS (系)>0 (C)[ΔS (系)+ΔS (环)<0 (D)[ΔS (系)+ΔS (环)>0 5、已知水的两种状态A(373K ,101.3kPa ,g),B(373K ,101.3kPa ,l),则正确的 关系为( ) (A) μA =μB (B) μA >μB (C) μA <μB (D)两者不能比较 6、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k 1 B B B n X X 的适用条件是 ( ) (A)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等熵各物质的浓度发生微小改变 (C)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比例为定值 (D) 等温,等压各物质浓度不变 7、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 (A)Δr G m (ξ)<0 (B)(?G /?ξ)T ,p <0 (C)(?G /?ξ)T ,p >0 (D)(?G /?ξ)T ,p =0 8、放热反应 2NO(g)+O 2(g)→2NO 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压力;⑵减小NO 2的分压;⑶增加O 2的分压;⑷升高温度;⑸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 (A) ⑴ ⑵ ⑶ (B) ⑷ ⑸ (C) ⑴ ⑶ ⑷ (D) ⑴ ⑷ ⑸ 9、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气压p A *

0 ΔA>0 (B)ΔS>0 ΔA<0 (C)W<0 ΔG<0 (D)ΔH>0 ΔS<0 (E)ΔU>0 ΔG =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准考证号和姓名必 须由考生本人填写 △△△△△△△ △△△△△△△ 该考场是 课混 考场。 混编考场代号: 考 座准 考 证 号 姓 名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准考证号、 姓名、 学 院和专业必须由考生 本人填写 △△△△△△△ △ △△△△△△ 场 代 号: △△△△△△△△△△△△△△ 座位序号由考生本人填写 位 序 号 △△△△△△△ △△△△△△△ 姓 名 学 号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学院 专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