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原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之一)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拟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出发,通过探索寻找构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新途径和新策略,通过有选择地参照国际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校情,完成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研究。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如下所述:

1.1.1 有助于深刻理解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主体之一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国立研究机构和基地、其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主体。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主体之一,从知识创新来看,高校处于知识生产的主导地位,成为几乎所有其他主体经费的投入方向,并将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与其他机构相联系,具有创新资源整合、共享、优化配置和创新等整体功能的系统结构。从技术创新来看,尽管企业作为创新投入、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无疑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但高校也是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的重要力量所在。从当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融合的趋势来看,高校所从事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活动,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培育出有前景的新产业。从知识的传播来看,高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知识传播机构。实际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是知识传播的两大主体,其知识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技能的劳动大军。

1.1.2 有助于正确认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来看,它是一个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于一体的网络体系。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创新团队,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它以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嵌入在国家创新体系之中的部门创新体系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知识创新又是由高层次创新人才来完成的。从高校创新体系的性质与功能来看,它既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功能,又具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功能。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从事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都离不开人才。因此,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人才基础,没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难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所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基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还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要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这种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创新平台”,主要是借助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把不同高校既有的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以及高效内部组建的研发机构、高校科技领域的研究院(所、中心)、企业依托高校联合组建的研发机构、高校科技企业等集成起来而形成的。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创新环境”,就是通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创造出来的。

1.1.3 有助于从全球的视野来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的变动趋势

从变动趋势看,科技创新正在由过去那种局限于单一主体、单一组织、封闭的环境,向多主体、多组织、多学科、开放式、体系化、制度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单一高校的创新作用已十分有限,必须通过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来适应科技创新变化的需要,以便不断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1.1.4 有助于澄清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理论困惑

系统地分析主要发达国家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路径、特点和经验;深入剖析我国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并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参照,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分析根源,为政府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主张或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科技创新问题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不乏具有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围绕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理论与实践问题方面的研究性论文和著作并不多见。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分析,国外的相关研究领先于国内,但国外的研究依然没有达到系统化的程度,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并主要集中在观念的讨论、有关政策含义的阐释和国外经验的非系统化介绍等方面。值得重视的是,2004年以来出现的相关文献在研究深度、理论水平和系统化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种新的思路。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将研究的焦点锁定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这一领域,对其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1.2.1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

有关文章指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具有“传承与创造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育人与开发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科技与人文结合”等五个方面的特点[1]。

1.2.2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目前理论界大体有如下三种观点。

(1)就高校的职能而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例如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认为:“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高校创新体系,高校要在教学体制、科研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即建立创新教学体系,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推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推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2]

(2)就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而言,有文章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进行了界定,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3]。

(3)就创新的主体层次而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以是:一定的学科或学科群;一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大学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互动。换句话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一个完整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高校的创新理念、组织机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运行机制、环境条件等六个要素构成[4]。

上述三种观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这些观点一致肯定了观念创新的先导作用、制度创新的保障作用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1.2.3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

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以来,无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美国,还是在以技术立国的日本,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从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实践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校产生的。

19世纪初,德国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以来,洪堡的高校办学的三条原则,即学术自由原则、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确立文学院(哲学院)的中心地位的原则,使得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知识创新不断得以加强。特别是欧美的一些高校,通过科技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各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

20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公司迫于需要,开始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建立科学实验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教育、科研和生产联合体,形成了新技术密集区[5]。例如,斯坦福大学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结晶就是世界瞩目的“硅谷”。著名社会学家巴伦在论及美国科技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时,突出强调了美国的大学对美国科技发展的贡献,并明确指出,大学是社会科学生产力的中心[6]。高校是知识最密集的场所,在知识经济到来之前,美国学者费根鲍便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它是专家系统的同义语,解决知识的获取、表达方式和利用的问题[7]。而正值知识经济时期提出的“知识创新工程”,其基本内容是新知识的产生及其规律研究,不仅研究知识创新的普遍规律,而且还研究各种专业知识创新的特殊规律,而且还研究各专业知识创新的特殊规律,比“知识工程”更具创造性和活力[8]。

目前,在美国围绕高校集中地所建立的高新科技工业区不断涌现,为高校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大的资本,科技和教育成为两个最大的产业。作为主要知识创新源泉的大学,面临着第二次学术革命——把“知识流”导向技术创新将成为它的第三种任务。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思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9]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由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形成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原始性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源泉。事实证明,研究型大学是构成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编的《2000年科学与工程指南》显示,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论文中,三分之二由大学发表;诺贝尔奖的授奖总数中,四分之三由大学获得;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论文占大学论文总数的四分之三左右;这些大学获得的诺贝尔奖占大学获奖总数的94%。

(2)近期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有的学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教育观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高校功能的创新[10]。②有的学者从阻碍高校创新的因素与环节出发,提出了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创新体系、教学管理创新平台、工程实践创新机制、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机制[11]。③有的学者从较为系统的观念着手,讨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第一,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之本。要充分发挥高校基础性研究力量强的优势,加强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基础性研究,并积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结合我国的特色与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争取在诸多领域实现突破,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积极作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第二,建设设备优良的创新基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校要以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己任,瞄准国家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推动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成果推广,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要鼓励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走出校门,以不同的形式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站在关系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促使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第三,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高校要创造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机制和氛围,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来高校建功立业,给他们创造体现其价值取向的制度环境;实施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科研及学科梯队的建设,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灵活的组织措施。第四,环境与激励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活力之源[12]。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以来国内相关研究进展非常迅速,研究成果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宏观方面的研究。一些学者通过国际比较研究认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发挥着知识创新、知识供给和传播的作用。此外,通过定量分析说明:科研经费的非公共化趋势与促进各项科技创新及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有着一定的关联性;“20~24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是表征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知识传播作用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从历史的进程看,美国式的大学主导基础研究模式在知识创新与传播方面优于西欧的“国家研究院主导模式”,其原因在于后者缺乏教育功能;合适的专利法对于高校知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13]。②中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如何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自身作用。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重新配置创新要素和确定新型运行规则的过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层次,是在区域经济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轨过程中,因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定位而形成的创新支撑体系[14]。③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创新团队建设、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等研究方面。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既有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就整体而言,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例如,缺乏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准确。又如,缺乏对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如高校与国立研究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有关产学研结合模式与机制的研究,显得更为薄弱;尽管有关国外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经验介绍或政策建议方面,鲜见真正对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经验或教训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再者,多数研究只强调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而完全忽视了创新人才培养功能;另外,许多研究针对高校创新体系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然而这些建议显得比较零散,缺乏理论依据和针对性。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综合吸收和利用系统论、高等教育学、技术创新学、科技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同时,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查阅中外文献,特别是通过文献阅读、分析研究和消化吸收,为本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就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研究方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特点,采用下面具体研究方法。

1.4.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并重的方法;在实践探索部分采用以实证分析为主,规范分析为辅的方法。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研究方面,强调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过程严密、逻辑关系清晰、结论科学;在定量描述方面,则注重样本空间的合理性、原始数据的真实性、结论的可靠性。

1.4.3 调查研究法。主要利用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先后对国内外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实际调研。国内的调研主要以湖北30余所高校为主,国外调研涉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通过实际调研丰富本研究课题的思路和内容。

[1][4] 欧阳康.如何构建中国大学创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20):29~32.

[2] 谢和平.建立高校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7~10.

[3] 魏正英,张林.关于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J].发展与思考,2002(4):38~40.

[5] 时敬华.21世纪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析[J].菏泽师专学报,2001(02):78~80.

[6] 饶惠,翟云玉.确立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J].江西社会科学,1998(09):30~33.

[7] 孟汉新,孙淑静.知识工程:科技创新的动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1(01):22~23.

[8] 杨谱春.爱因斯坦的知识创新工程观[J].科学研究,1999(02):15~17.

[9] 梁晓燕,张竞思.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2(07):64~65.

[10] 朱浩,钟玉海.知识经济与高校创新体系[J].学术交流,1999(01):50~51.

[11] 梁宪生,郝建功.高校创新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06):95~97.

[12] 魏正英,张林.关于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J].发展与思考,2002(04):38~40.

[13] 周静,王立杰.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5(02):15~19.

[14] 赵树宽,姜红,陈丹.吉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1):109~115.

第二章基本概念界定

探讨如何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首先必须把握“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涵义。由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是在“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在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之前,有必要弄清“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国家创新体系”这几个相关概念的涵义。

2.1 创新

“创新”(Innovation)一词,早在中国的古籍《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提到过,其含义为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15]。但最早将“创新”确立为学术用语并对此进行研究则始于20世纪初。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界定了创新的含义。他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开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16]。这一定义主要是从技术应用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这是对创新的狭义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创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入。许多研究者进一步拓展了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它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扩展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领域。因此创新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它的外延相当丰富,主要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组织创新等。可见,“创新”既可以指实物创新,也可以指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既可以指一种活动过程,也可以指活动的内容、形式、结果等;既可以指对某一事物的彻底变革,也可以指局部性的改造和改进等。很显然,创新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最有效的手段,不仅存在于经济活动领域,还存在于人类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领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笔者认为,创新就是人们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能动地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活动。首先,创新是主体自觉能动地进行的一种活动,任何一项创新都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其次,创新必须除旧。《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换言之,创新是一种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独创性活动,创新就是要革除过时的、落后的以及有害的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旧事物,开辟、建立有利于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新事物。第三,创新必须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也是探索和追求真理,认识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

“创新”被引入教育学后它被赋予新的内涵[17]。首先创新是人的主体性得以发挥的标志。主体性是指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而创新是主体的特征,因循守旧、惟命是从、唯唯诺诺、不思进取等品质是人的主体性被压抑,人长期被人为设置为客体的结果,而非本然如此。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创新”首先意味着教育应当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的主体性。其次,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是个性健全发展的基本标志。个性是主体性在每一个体身上的独特表现。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因此,教育在关注所有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一个人的个性,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创新”还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个性的健全发展。

2.2 体系

关于体系的定义,按《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3版)的解释,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辞海》(1979年版)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上述定义强调了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体系有四个特征:一是整体性和相关性。体系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由各部分或各要素组成,但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整体与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原因就在于体系的存在不仅取决于体系的构成要素,而且取决于要素间的相关性,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体与要素不可分,整体只有由这些要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才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功能。二是层次性。组成体系的要素本身又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从而形成等级隶属关系,这就是体系的层次性特点。三是体系是有目标的。目标是体系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目标,体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四是体系具有开放性。体系作为一定的有组织的整体,总是相对独立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我们把体系之外并且影响体系存在与演化的各种集合体称为体系的环境。环境是体系能够存在的客观依据,体系只有不断地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

2.3 科技创新

对于西方经典的经济学研究来说,科技创新对应的英文应是创新(Innovation)。长期以来,对于这一概念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创新、技术创新、工业创新等名词出现在不同的经济学家的分析中,但总体上来说,无论用哪个名词,科技创新是被作为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来理解的。

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他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理论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 E.M.Mansfield 把创新定义为“一项发明的首次应用”。他特别强调创新与最终产品之间的联系,认为与新产品直接有关的技术变动是真正创新[18]。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C.Freeman)从工业的角度对创新进行了定义:即工业创新是首次引进新工艺或新产品中所包含的设计、技术、生产、管理、财政和市场等所有步骤[19]。

美国管理学家P.F.Drucker 侧重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创新:即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他认为,“创新不单指技术方面,凡能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的行为,全是创新”[20]。

概括起来,继熊彼特之后的国外创新学说对创新的概念理解,依研究视角的差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技术的角度定义狭义创新,突出创新与发明的区别和联系;另一种则是从生产系统的要素方面理解广义创新,认为创新是在生产系统中产生的,包含有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体制等诸多因素。

OECD 在《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对技术创新作出如下定义: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

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创新的完成是在市场上实现了产品创新或者说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只有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的技术活动,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度,才是技术创新[21]。

国内学者对创新的定义主要是围绕技术方面展开的。由于对创新概念研究的视角有很多差异,因此学者们对创新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共识。在名称上,有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表述,纷争颇多。在对问题分析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本文不对这些概念作严格的区分。

许庆瑞将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变革的一个阶段并对其进行定义。他认为技术发明、创新和扩散是技术变革过程所要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22]。

傅家骥突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将企业与之相结合来对技术创新作出定义。即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信息的潜在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的过程[23]。

柳卸林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理解。即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的、设计的、制造及商业的活动。它包括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和创新扩散[24]。

赵玉林从企业组织的广义角度对创新进行定义。即创新是企业家抓住新技术的潜在赢利机会,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并首次引入生产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来源,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变革、制度变革和组织变革[25]。

刘常勇在综合了熊彼特和Drucker 等人的观点后将创新定义为:新的概念通过新产品、新工艺以及新的服务方式实现到市场中,进而创造新的价值的一种过程[26]。

从政策层面看,科技创新的提法是首先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引申而来的,是从强调科技,再到强调市场,然后再到强调科技创新的脉络,其中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是市场化的创新。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7]。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重要思想,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我国的科技实力变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1996年1月,路甬祥在《关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科技创新是分层次的。科学创新的主要内涵是认识未知世界,它没有太强的、必然的功利性。当然,历史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在后来被用来改造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利益,造福了全人类。但是,也的确有一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仅仅是知识的扩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带来直接的利益,但这也是科学体系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的目的则是功利性的,包括结构上、功能上、工艺上的创新,也包括应用性创新的集成,它们都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标,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总是为了取得更高的效益或利润。这些技术创新往往建立在科学创新的基础之上。而且有效的技术创新一般应该是社会化的工业创新,或者是对社会有公益职能的创新,也就是说,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多数可以物化在产品或重大工程上,为社会广泛利用和传播。

在技术创新物化在产品或工程上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管理与经营上的创新。一个很好的发明,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和经营思想和实践,它也许会消亡在实验室里,或停留在展览室里。或者,只能实现小规模的、作坊式的生产,而不能扩展成为规模生产和行销。但正是在规模化生产营销中,使我们不仅可获取社会需求新的信息的反馈,还可获取资本、科技、人才方面丰富的营养,从而,把创新推进到更高的程度。这一点,在过去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中,在科技与经济相对分离的旧体制中,往往是被忽视的。

科技创新的思想往往成为技术创新的先导,技术创新则是新的知识走向社会的实现和桥梁,而市场化的过程,反过来又刺激和引导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可以达到的规模。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来说,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开拓了前所未有的道路,为科技和工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国家发展的大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基础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经营、管理创新、工业创新,应该有不同的关注和政策,有合理的投入比例,保持一支相应的以不同机制运作的队伍。当然,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主要是在企业,但是,也不排除对我国一些基础的、关键的、重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要由国家组织专门队伍,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重点支持专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28]。

总体上来说,科技创新的范畴比技术创新的外延要大。技术创新一般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除了技术创新以外,还包括科学知识的创新,而这些科学知识主要是通过创新研究而得来的,是为技术创新服务的知识基础。

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创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科学技术活动分为三大类:研究开发(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科技教育与培训(包括专科高等教育以上直至研究生教育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组织的终身培训)、科技服务(包括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传播服务,地质、水文、天文、气象的一般性考察和观察,科技的标准、测试、计量和质量控制,同专利、特许有关的活动)。我国的科技活动包括研究开发、研究开发成果的应用和科技服务三类活动。

科学技术创新是一个大的概念,科技创新中的“科技”包含了科学和技术整个范畴,是立足于大科技观,是现代科技实现一体化条件下的科技。科技创新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创新,这完全突破了只把技术创新局限于技术范畴上的问题,解决了技术创新不能解释自身所涉及到的

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等问题。科技创新包括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这两部分的综合,科学创新也包括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而技术创新包括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创新。如果从线性过程这个简化的逻辑程序来看,科技创新就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开发和研究开发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29]。

科技进步始发于基础理论的创新,然后是应用技术上的进步,以上二者引起的生产物质技术条件(包括生产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改进,从中可以看到科技创新包含了科学发现。另外,现代科学和技术本身就相互结合在一起,技术创新本身就涉及或者包含科学上的创新,而且其内容属于科技范畴之中,这从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中所涉及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中即可理解。现代社会中,科技进步、转化和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始性创新尤其是基础科学上的突破,其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原始性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这更凸显了科学发现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30]。

2.4 科技创新体系

在科技进步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对于科技创新体系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含义。李良寿在《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一文中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31]。创新主体是指企业、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咨询中介机构、非营利性民间研究机构;创新基础设施是创新体系的必须条件,它包括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数据库、信息网络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创新资源是指人才、知识、专利、信息、标准、自然资源和资金,这些既是需要流动的商品,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重要资源,必须保护;创新环境是鼓励创新的关键,它是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外界互动是企业参与竞争和合作的必要手段。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各种创新主体应有机结合。

借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一般的科技创新体系可以分别由五大子系统组成,政府是保障五个子系统顺利实施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推动着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

创新研发子系统——这是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的研发生产系统,这是科技创新链中的供给源,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基础;

创新管理子系统——对创新系统的发展进行指挥和协调,通过为科技创新系统提供管理、规划、绩效评价等服务,提高科技创新系统的效率;

创新服务子系统——通过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将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有效串联,这是科技创新链的中间环节和联动枢纽;

产业化子系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这是科技创新链中的终端部分;

创新保障子系统——通过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政府发挥引导者和推动者的作用,保障五个科技创新子系统顺利实施。引领科技创新战略的

实现。政府围绕着企业这个科技创新主体,缔造政策制度和外部环境,构建各种配套条件齐备的支撑体系,激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是市场主体从事的市场经济行为,且该行为活动尽管有很大的外部性,但仍受市场机制的约束,政府不应破坏市场竞争规则的遵守,因此,政府在作为科技创新战略的引导推动者,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不随意以行政行为干扰市场竞争规则,更不能阻断市场机制运作,而是以政府“有形的手”配合市场之“无形的手”,即维护科技创新活动的法律秩序,保障科技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社会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保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现[32]。

2.5 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1987年在其著作《技术政策与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首先提出来的。此后十多年,学术界对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于1993年出版了《国家创新体系:比较分析》一书[33],该书比较了经合组织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技术创新组织和机制。研究表明,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组成,政府的作用是制定相关的政策以确保这些要素保持密切的联系[34]。伦德瓦尔认为,“一个创新体系是由新的、有经济价值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上互相作用的要素和关系所构成的”[35],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包括了在国家意义上的关系和要素。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指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36]。

1997年,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创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张。他们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它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基础作用的基础设施等。从功能上区分,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37]。其结构及主要功能见表2-1。

表2-1国家创新系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名称

核心部分

其它部分

主要功能能

知识创新系统

国立研究机构(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高校

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基础设施

知识生产、传播和转移

技术创新系统

企业

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

革新、创造和传播新技术

知识传播系统

高校系统、

职业培训系统

政府部门、其它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

转播知识、培养人才

知识应用系统

社会、企业

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

知识、技术的实际应用

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创新体系主要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构成。其中,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目的,制度创新是纽带和指挥系统[38]。其结构及主要功能见表2-2。

表2-2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名称

核心部分

其它部分

主要功能能

知识创新系统

高校、科研院所

企业

知识生产、传播和转移

技术创新系统

企业

高校、研究机构

创造新技术

制度创新系统

政府部门

社会其它部门

制定新的政策、规则

从两者的比较中可知,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立体结构的系统,既有纵向结构,又有横向结构。表2-1主要是从纵向角度说明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知识创新是从生产、传播到应用,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表2-2主要从横向角度进行说明,并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创立新的制度,才能使知识和技术系统得以正常运转,使各类创新资源得以合理的配置,从而对经济发产生持续的推动作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5个重点。

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必须在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

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

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

此外,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还包括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39]。

笔者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参与创新的主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目的在于加强科技、教育和经济的整合,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它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知识应用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知识传播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基础;组织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保障。

2.6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大学为主体要素的科技创新体系。概念上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是指由所有大学构成的,与有关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要素密切配合、互相推动的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40]。该体系的建设应围绕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规划与目标,以不同层次高校分工协作为动力,以科技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前后衔接、协同互动为中心,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同时注重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其它主体要素的互动和协同。狭义上,是指一所高校所形成的科技创新体系。本文所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使用上也是指这种广义的创新体系。

笔者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开放体系。内部系统主要由核心体系、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包括科研团队、学科结构、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化平台、制度创新、后勤保障等六个要素;外部系统主要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四个要素构成。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源泉和生力军,构建高校科技创体系对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6.1 内部系统

(1)核心体系。高校科技创新的核心体系包括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两大要素,科研团队(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离开了主体要素,科技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科技创新的起始源头,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发展趋势,新的学科不断产生[41]。因此,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2)支撑体系。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两大要素。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它的根本性任务就是要整合、集成已有的优势,在一个更广阔的学科背景、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有利于发挥高校综合优势的新型科研组织结构和“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42];产业化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它的职能是把握市场需求趋势,掌握科技成果和资源,提供咨询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建设科技信息系统,它的建设目标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和谐发展。

(3)保障体系。高校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和后勤保障两大要素。制度创新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合理、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使科技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后勤保障体系的职能是通过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解决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使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之中(见图2-1)。

高校科技创新

内部系统

核心体系

支撑体系

保障体系

图2-1 高校科技创新内部系统框架结构

2.6.2 外部系统

高校科技创新内部系统是一个较完整的独立运行的系统,它置身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大环境之中,必然地与其外部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其他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开放体系。

(1)政府。政府是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联系的一个桥梁,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策导向、计划导向、财政扶持、税收扶持、信贷扶持和法制保障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也是科技创新要素之一。

(2)企业。企业是高校科技创新实践的延伸,它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人才重塑与吸纳、成果转化与孵化等方面,完成科技信息到商品价值的实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人才支撑、技术支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它与高校、企业紧密联系,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4)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技术为商品,以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和开发为目的,在政府、创新主体、创新源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间,发挥桥梁、传递和纽带作用,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技术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科技咨询、成果转移、风险投资、企业孵化、科

技投标、技术产权交易、人才服务、法律服务等(见图2-2)。

政府

高校

中介机构

企业

科研院所

图2-2 高校科技创新外部系统框架结构

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校与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关系更加密切,共同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加快了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传播与应用,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是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外部系统的要素之一。

[1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试验》课题组编.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80.

[16] 范贤超.教育创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7.

[17] 张华.创新教育本质论[A].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80~286.

[18] E.M.Mansfield.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M].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1971.

[19] C.Freeman,L.Soete.The Econ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London:F.Printer,1982.

[20] Drucker P.F.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

[21]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16.

[22] 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3.

[23]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4.

[24] 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1~2.

[25]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4.

[26] 刘常勇.科技创新与竞争力:建构自主创新能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8.

[27] 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EB/OL].ttp://https://www.doczj.com/doc/d69365643.html,/ CWSNews/990820.html.1999-08-20.

[28] 路甬祥.关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1996(01):65~67.

[29] 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8.

[30] 王乃明.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兼论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异同[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6.

[31] 李良寿.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J].中国科技奖励,2006(06):71~72.

[32] 张勤芬.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政策研究[B].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05):43.

[33] Nelson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com Paxative Analysis[M].NewYOrk:oxofrd University Press,1993,85.

[34] Sulfikar Amir. Regulat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EB/OL]. http://www.most.go.2001-04-27.

[35] B-A Lundavalled. National Systemsof Innovation[M]. London: Pinter Publisher, 1992:126.

[36] 冯之俊.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刚要[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3~207.

[37] 殷石龙.创新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56~57.

[38] 董晋曦.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若干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06):6~7.

[39]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EB/OL].https://www.doczj.com/doc/d69365643.html,/politics/2006-02/09/content_4156347.htm.

[40] 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08):3~6.

[41] 徐阿进,杨晓刚,聂津君.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04:236~237.

[42] 骆丹,华小梅,宋浩.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09:20~21.

第三章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机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反之,国家创新体系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政策倾斜、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等规范引导,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社会服务以及政策决策咨询功能,优化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3.1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所、中介机构等主体,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国家科研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高校是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是科技创新的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的源头。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思想以及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形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独特优势。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和主要场所,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子系统)。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高校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思想和知识创新的源泉;在R&D过程中,高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引擎与动力;高校校还是学术界—产业界—政府三重关系的科研文化支撑,在三者协同进化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高等学校不应该成为政府、产业界的附庸,亦步亦趋地发展,应该以自身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发挥其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引领学术界一一产业界—政府三者健康运作发展。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表明,高校不仅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知识的产出和传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高校的作用还表现在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利用高校在我国的特殊影响力,发挥自身优势,树立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思想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发展社会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一定会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3.2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的基础

3.2.1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大熔炉,具备丰富的创新智力资源

高校拥有一大批理论基础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集中了生气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学生群体,并且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3.2.2 高校设备齐全,拥有科技开发需要的先进实验室和现代化图书馆

科学研究和开发需要实验场所,科技情报资料和信息资源,需要大量的图书资料。高等学校一般都有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和较先进的实验设备,既可用于教学,又可用于科研。从各国的高等学校看,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大都设置在高校。因此,高校也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

3.2.3 高校有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为科技人才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

怀特·海对于高校在思想创新和知识创新方面的特殊作用有过精辟的论述: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的研究机会,而是在于富于想象的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专家、教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励气氛转化为知识,在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实不再是一件事实,而是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43]。因此,高校是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成长的摇篮。

3.2.4 高校学科齐全,适宜进行重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

高等学校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都按多个不同的学科门类设置若干院、系和专业,这使得高等学校得以集中许多学科和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除了增设若干新的学科之外,高校还设置了一些跨学科的院系或专业,这种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并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研究成果往往也更具创新性。因此,高校是学科创新的主阵地。

3.2.5 高校是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文化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文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的思想之源。无疑,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创新功能。高等学校汇集了人类优秀的文化精英,拥有占全国3/4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引导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高等教育系统就曾是批判基督教文化、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阵地。

综上所述,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是知识创新的生力军,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从发达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历史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等学校产生的。世界著名的高技术新城都依托于一所或几所研究型大学。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诞生于高等学校。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都源于高等学校,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中,高校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高校不仅是人才和技术的强大源泉,也是直接孵化产业、企业的强大基地。在未来发展中,企业必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企业将在经济发展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拥有我国较大比例的高新技术成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基础。因此,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3.3 国家创新体系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发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提升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泉政文[2017]36号 【发布部门】泉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3.20 【实施日期】2017.03.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提升的实施 意见 (泉政文〔2017〕36号 2017年3月20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若干意见》(闽政〔2016〕37 号),提升在泉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积极服务地方发展,为我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力度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高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对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的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按照我市扶持科研平台有关政策给予补助。高校、科研机构应制定扶持平台建设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对平台的投入,为平台建设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改委、教育局,市属科研机构主管部门,各高校、科研机构 二、完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对高校、科研机构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等基本建设项目,由高校、科研机构自主决策,报主管部门备案,不再进行审批。简化高校、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用地、环评、能评等审批手续,对高校、科研机构申请政府投资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等基本建设项目,各相关主管部门应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并联审批方式,在15个工作日内审批办结。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市属科研机构主管部门,各高校、科研机构 三、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机制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将其科研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等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把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纳入科技创新考核和绩效评估范围,对经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为良好等级以上的科研仪器设施管理单位,市科技局给予运行费用奖励补助。运行奖励补助经费主要用于科研仪器设施运行、人员培训、工作经费和相关人员奖励。人员奖励经费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额。探索推广“创新券”,对人才使用仪器设备、购买科技服务、进行创业孵化等定向补贴。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市属科研机构主管部门,各高校、科研机构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 摘要]加快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源自国家创新体系。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1998年,我国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为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着重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即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一、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 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高校优势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一批多学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机制。 1.凝炼学科方向 选择、调整、凝炼学科方向,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是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产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高校要彻底改变当前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准确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要通过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对于这些领域,学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分流调整人员,强化对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学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是本校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要研究领域上新台阶。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的经费,其他学科则减少3%~5%的经费。三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要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 2.培育“学术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队伍 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科技人员单枪匹马独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员组成团体进行协作攻关。据统计,从1901年到1972年诺贝尔奖金获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word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某某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某某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某某市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增某某市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全面提升某某市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某某市建设,拟整合国内外相关的科技资源,建设某某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一、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一)某某市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某某市的需要。近几年,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如研发了某某市科技计划网上管理系统、科技成果网上登记系统、专家数据库等,实现了某某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网上申报及评审等;开通了烟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但是,目前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因此,充分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加快建设一个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多功能的“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对于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臵和综合利用,提某某市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某某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创新主体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服务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需要。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目前某某市中小企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存在着信息渠道不畅、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因此,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共享机制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便利服务,积极为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措施,是全面提某某市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从政府部门自身建设看,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阳光政府”的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某某市,根本的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既能规范、简化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又使科技管理、服务更加公开、公正、公平,有利于改善创新环境,对于构建“阳光政府”、建设服务型机关,促进政府管理科学化、服务高效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某某市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和优某某市科技资源,搭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服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专业化网络载体,某某市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各国“创新生态系统”盘点

各国“创新生态系统”盘点 日前,社交网站脸谱正式上市,并以约160亿美元的融资规模创下美国互联网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新纪录。脸谱在美国硅谷成长为世界级IT新贵,有评论家指出,脸谱的崛起证明“硅谷模式”依然有效。半个多世纪以来,在IT产业的每次重大技术变革浪潮中,几乎都至少有一家在硅谷诞生和成长的公司成为全球市场的引领者。也有人指出,硅谷长盛不衰的奥秘在于创新与创业紧密结合,在这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盘点美、英等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不难发现,无论老牌发达国家还是后起之秀们,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都不乏企业的身影。 美国: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 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目前,美国中小企业创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约三分之二的新增就业岗位。美国主要采取提供创新资金、税收优惠和服务方式创新,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在2011年新版的《美国创新战略》中,总统奥巴马再次呼吁简化研究和实验税收减免政策并使其永久化,从而为美国企业创新和加大研发投资提供持续动力。 英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协同发展 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注重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并不断加大对这两方面的统筹力度,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协同发展。2009年,英国政府将过去的“商业、企业和管理改革部”与“创新、大学和技能部”合并,成立了新的“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统管商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英国已经形成一套将高校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成熟体系,以剑桥大学为例,过去几十年来,在剑桥大学的各种科研成果基础上,先后出现1000多家科技企业,出现了“剑桥现象”。 韩国:企业主导科技创新 作为后起之秀,韩国同样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作用,并积极扶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韩国在科技研发计划及项目选择上始终以实用为主,对技术创新成果的评价也以市场为标准。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自主创新模式开始由政府推动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政府进一步完善科技法规和配套科技政策,从资金、税收、信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重点扶持企业拥有的研究所。目前,韩国国家科研院所主要承担国家战略领域的研发,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大量的高新技术和产业技术均由企业完成,韩国形成了官、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 俄罗斯:科技创新面临三挑战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只是分享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一、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互动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文化与自然相对立的两者关系来说,人类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自然支配文化,人受自然控制,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文化开始支配自然,人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开辟了自然进化与文化进化的两条进程;第三阶段的特征是,人类超越了其赖以起源的动物界而进入了文化自身发展的新阶段,自然成为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科学技术造成文化变迁,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在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过程中,文化逐步起到了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的作用,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的科技创新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比如,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才有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有了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才有唐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才有康乾盛世的歌舞升平。 文化阻碍科学进步在历史上也是很多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宗教裁判所对科学家的迫害。自然科学把它的殉道者送进了火烧场和宗教裁判所的牢狱。特别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侯,加尔文便烧死了他,并且是在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之后;而宗教裁判所只是把乔尔丹诺·布鲁诺简单地烧死便心满意足了。尽管罗马教皇在20世纪后期宣布为伽利略平反,但这毕竟为时已晚了。 早期的文化影响主要是通过科学而折射到技术发展上。文艺复兴后的二次工业革命都是科学知识与工业技术的结合而实现的。文艺复兴之前,中国具有远比世界其他地区更优越的文化,但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出现在西欧。这是因为文艺复兴的“发现精神”使科学知识与技术实现结合。历史学家确认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必要的科学知识,早在100年前就已存在,只是等着能够使用这些知识的社会条件成熟;或等待一些自学成才的天才发明家,如纽科门、瓦特等,将现有的知识和工艺技术结合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新技术。文化是科技革命得以实现的助产土和催化剂。当然,世界性的工业革命与中国无缘,除了文化影响科学落后,失去与技术结合的历史机遇之外,还有许多值得反上思的其他原因,尤其是闭关锁国,不开放不与外国交流,是中国在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影响在当前更加明显。美国马里兰大学华裔教授钱颖一在对美国硅谷何以成功的环境和文化作了研究以后认为,硅谷环境和硅谷文化造成了创新和创业的新天地。发展高科技,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的体制和文

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研究

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发挥着知识供给、创新和传播的核心作用。以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经费、科技人力资源、基础研究以及专利与应用研究等几个基本要素出发考察了主要OECD国家中高校发挥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职能机制的特征。得出四点启示,一是高校研究经费的非公共化的影响;二是“20-24岁”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对知识传播的指示作用,三是美国式大学主导的基础研究模式的优越性,四是专利法对科技创新传播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高校,OEC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取代劳动和资本投入,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在索洛(Solow)的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方法,用来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技术创新理论,主要研究技术进步长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内在机制。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作为后者的一种主流分析方法,也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1]、[2]。 高等教育系统(在下文中我们将简称其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发挥着知识供给、创新和传播的核心作用。由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不仅拥有众多的科技发达的成员国,而且还将“科学与创新”(Science and Innovation)作为其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同时还提供专业的具有较高可比性的“教育与培训”(Education and Training),“科学、技术与专利”(Science, Technology and Patents)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着重比较OCED成员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几个基本方面,为较全面地认识典型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特征、提出改进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行的建议奠定一定的基础。 1. 研究经费 毋庸置疑,研究经费对于高校来说是“营养的血液”,是发挥其知识创新与传播作用的基础。以往的观点都容易直观地认为高校从国家或地方政府,以及公共事业机构获得的研究经费越多就越能促进高校的科研活动,越能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作用。从OECD国家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合理地调节研究经费的来源比例,不仅可以强化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还可以大大促进高校的知识传播作用。 大量的相关研究显示,很多OECD国家中的高校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面临公共研究经费越来越紧张的问题。科亨(Cohen)等人1998年的研究[3]中显示,在数据可比的基础上,美国政府为高校中的全职科研工作者提供的联邦科研基金在1979年至1991年期间减少了9.4%,斯卢特和里萨(Slaughter和Leslie)在1997年的研究中[4]也指出,美国州政府为高校提供的经费支持在高校总收入中的比例也从1980年的将近46%减少到了1991年的略高于40%,联邦政府的经费支持比例在同期也从12.8%减少到了10%。此外,英国和澳大利亚也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减少了政府对于高校的研究经费支持。我们从OECD提供的“2001年科学与技术统计”数据库(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istics (BSTS) - 2001 edition)[5]中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在这里,我们给出了法国1994~1999的详细数据(见表1)。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源自国家创新体系。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1998年,我国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为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着重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即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一、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 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高校优势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一批多学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机制。 1.凝炼学科方向 选择、调整、凝炼学科方向,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是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产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高校要彻底改变

当前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准确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要通过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对于这些领域,学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分流调整人员,强化对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学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是本校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要研究领域上新台阶。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的经费,其他学科则减少3%~5%的经费。三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要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 2.培育“学术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队伍 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科技人员单枪匹马独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员组成团体进行协作攻关。据统计,从1901年到197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86人中,有185人的研究成果是合作完成而取得的,占总人数的64.7%。 (1)遴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在创新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公司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通知》,结合公司将2014年确定为“管理提升和科技创新年”的契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科技创新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

建设“国内一 流、国际先进”大型煤电一体化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以“管理提升和科技创新年”活动为载体,以解决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以体系完善和机制创新为保障,注重培养科技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强化科技创新实践,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总体思路:围绕“一个主题”,即全面提升企业盈利 能力, 努力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树立“四个理念”,即解放思想、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科技创新无止境的理念;增强“两个意识”,即增强创新意识和效益意识;实现“五个提升”,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组安全健

康稳定经济运行水平、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科技创新降本增效能力、提升公司技术装备水平。 主要目标: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使公司科技管理体系更加科学,科技支撑力量进一步加强,科技激励机制更加有效,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组能耗不断下降,环保减排能力显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做强做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组织机构: 1、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组 组长: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docx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 一、引言 创新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创新生态系统则是创新高效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受到极大的重视,其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着引领和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门户。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能够实现构建服务体系完善、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富有创新活力的长三角区域创新目标,对国家和社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聚集国内外高端企业、创新要素、研发机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资源,帮助长三角地区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形成创新生态优化的发展系统。 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在政策、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良好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地区创新生态体系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以便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各创新主体耦合互动、合作良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本研究还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科技资源向长三角区域聚集的主要途径和渠道,为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快科技资源的聚集和落地转化,使得长三角地区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形成示范提供参考,并为高水平建设新型创新生态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 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创新系统很早就受到了关注。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最早于1987年提出,主要由政府部门、大学、中介结构、企业和科研机构构成,是创造、散播、传递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内部相互交流的网络系统。制度是影响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重点解决国家创新体系激励机制、企业、金融和财政制度安排。知识产权保护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主流经济学认为是社会能力(Social Capability)异同导致了各国保障技术进步的制度在变迁上产生了差别,从而使得各国经济的增速不一样。在此背景下,国家创新系统迅速扩散。

以科技创新促学风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_李平

【特别关注】 如,有些高等院校根据自身与市场的关系较为密切,可以对后勤集团采取全面分离的措施,将其完全推向市场,由社会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对于建立新校区的高等院校,可以适当的采取将物业管理和食堂经营等后勤服务面向社会招标的模式,将市场资源配置有效的引入院校资源配置和管理之中,使资源配置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得到优化。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高校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各种问题,如,师资队伍结构设置不合理、物质资源使用不合理等,面对这些问题时,高等院校和相关单位应该根据院校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只有问题得到了解决,才能进一步提高办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还应提高高等院校办学资源配置的科学性,这就需要在加 强资源使用管理的同时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棒.高校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公共管理学院,2012,(3). [2]任远明.高等学校资源配置问题和对策[J].西南大学,2011,(3). [3]张伟峰.普通高校办学资源配置评价问题[J].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9,(3). [4]李志刚.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余晓琴(1961-),女,大专,四川泸州人,职称是工程师,研究方向:资产管理。 ----------------------------------------------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目的在于营造浓郁的科学文 化氛围,提高在校大学生科技素养和文化内涵,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在进行科研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检验学习成效,明确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成为学风建设新的途径,也是重要 的途径。构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 科技实践锻炼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式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是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一、以大学生科技锻炼为抓手,促进优良学风形成,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推动优良学风建设为宗旨,以全学程贯穿为指导,以年级特色为依据,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逐步形成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1.科学分析,建设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每二三课堂的优势,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以教学科研的强势支撑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 在合理安排课程、科学配置的前提下,学生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充分学习各种理论基础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将创新性思维转化为学术类竞赛 作品和学术论文等人文素质、科研成果。以社会实践的形 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做好人生定位。 2.明确定位,设计适应年级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围绕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具有年级特色的学生科技文化教育方案,积极探索文化教育模式,努力做好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知、实践动手、创新发展、修身养性、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八项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科技意识,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以科学研究带动学习兴趣,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低年级要重视自我认知、自主学习、修身养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开展专业竞赛、社团活动,实施启航计划,吸引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开始科学探索 之路。高年级注重组织协调、 创新发展、团队协作、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开展技以科技创新促学风 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李平,郑 峰,李 晨,杨 光,李 萌 (山东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优化育人环 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一种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其实质是一种对学生的内在的文化熏陶和外在的素质培养,其主要内容是以培养青年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的学术科技活动。 关键词:科技创新;学风建设;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F 287.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33-0002-02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考

第32卷第4期2011年7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32No.4 Jul.2011 【创新论坛】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考* 李文辉,林卓玲 (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地方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科技创新能力受资金和人力投入、创新软环境、基础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等的影响。在系统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指导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转化能力,以三级指标系统、全面地反映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1)04-0325-03 Evaluation Target of Hi-tech Innovation Capac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LI Wen-hui,LIN Zhuo-ling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Abstract:The local universiti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hi-tech innovation activities.Their hi-tech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funds and manpower investment,intangible innovation environment,basic conditions,and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With the guidance of systems,science,openness,innovativeness and operability,the evalua-tion target of hi-tech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includes innovative basis,innovative input and output,and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It systematically and largely reflec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by three-level target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Evaluation Target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并且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高校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评价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关注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科技创新是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服务和贡献的主要职能之一;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科技创新是培养、锻炼学科队伍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增强学校经济实力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核心任务[2]。而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桥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复杂性等“四高”特点[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是高校内外部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和集成。王章豹、徐极巍 *收稿日期:2011-01-19 基金项目: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9jg50) 作者简介:李文辉(1980-),男,广东惠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工作.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摘要:为全面提升我区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根据《科技创新战略纲要》部署。提高我区高科技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型城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为全面提升我区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根据《科技创新战略纲要》部署。提高我区高科技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型城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委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及建设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 战要求,紧密围绕城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科技创新融入发展大局,将《科技创新战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突出区域特色,为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不断挖掘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一与区域特点相匹配原则。针对区域特点。通过突出重点、抓好示范,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结合自身实际,二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按照委、政府对我区发展定位等职能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创新促进能力提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及公共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三注重统筹协调原则。科技创新局的统一指导下。不断整合资源,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形成科技创新工作的合力,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和保障科技创新战略纲要的有效实施。 将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研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四突出重点原则。紧紧围绕我区科技、经济工作实际。创新科技创新运行与保护

以企业文化引领促创新文化建设促创

以企业文化引领促创新文化建设促创 新,强引领科研工作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具有引导作用。它不仅引导企业崇尚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创新的效率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来,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使企业不断地积累能力,持续地发展下去。 以往,红岭煤矿部分员工特别是创新管理工作人员对创新工作形势认识不够,紧迫感、压力感和忧患意识不强,造成创新工作滞后。 要解决问题就要从源头上找起,抓住根本,查找主观上的原因。只有解决了思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当然也包括创新管理人员)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 安阳鑫龙煤业红岭煤矿重组以来形成了“用心做事、追求卓越”为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企业文化,并植根和内化于干部员工的心中,引领和助推了红岭公司的科学发展。 文化是企业发展最为持久的动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促进在于为技术创新提供一种内在动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这种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自我激励,追求卓越和敬业精神。 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创新文化的建设,特别是技术创新工作的有力开展,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性工程,是企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的关键支撑。 主要做法 构建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人的创新。因此,人的创新与人的需要及至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企业文化确立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激发人的创新行为,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的实现。企业文化通过人的发展来为技术创新提供一种内在需求的动力。在企业环境中,企业文化把其发展落在每个人的需求上,而人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追求技术创新,使人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充分表达出来。 要进行技术创新,主要是冲破传统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

这些制约因素容易使企业发展满足于现状,养成一种惰性,失去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就是一种否定现状,追求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企业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明白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这种文化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企业不断地走技术创新之路。 敬业精神为技术创新的决策到创新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念,把创新者的情感都融入到技术创新之中。当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出路时,敬业精神就为技术创新的行动提供精神动力。同时敬业精神体现了企业成员对企业发展的一份责任感。作为企业的成员,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权利,有义务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鼓励员工坚持学习,勇于创新,做创新型、学习型的员工,在自已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新。新意味着,需要从实践中进行探索。这种探索是试错性的。其机制在于形成反馈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地进行反馈纠错,克服一个又一个失误直到取得成功。学习是一个交流过程,许多交流是面对面进行,尤其是一些隐含性的知识,更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地把握与理解其中的含义。 激发创造能力 “努力为广大员工创造良好的创新工作环境和创新工作氛围”,“只要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得降低成本和节能降耗,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创造社会效益,都应受到鼓励肯定和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创造一种宽松开放的气氛,激发出人的创造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技术创新不是简简单单的物质设施、资金投入或其他硬性条件能够解决的,它必须要有一种内在的文化氛围。研究开发人员只有专注于技术创新的思考与工作之中,身心都达到创新极限的状态,才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增强生产能力

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资源相对缺乏的省份,其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地方高校不仅在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上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为河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是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建设河南创新体系的骨干和支撑力量。“十一五”以来,河南省认真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加快创新河南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同在,发展也总是与矛盾共存,应该客观地看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河南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问题,急需寻找对策加以解决。 1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绝不是强省。河南的部属院校相对较少,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上主要靠本省的力量。但是无论从本科院校数量还是博士点数量,无论从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还是项目和科研奖项数量上,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区,河南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都还比较低,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优势学科不突出 河南大多数地方高校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由于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多以传统专业为主体,在专业结构与学科结构上都较为单一。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在学科的纵向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扩展,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对于新兴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建设却显得举步维艰。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原有的专业和学科难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致使其成为提升河南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与核心问题。1.2 科研与教学的定位不准确、科研方向不明确 高校的发展定位不是“空中楼阁”,河南不少高校不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盲目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现象突出。片面追求论文、项目和成果,导致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方向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河南有些地方高校缺乏科研发展的整体规划,校级重点科研方向不明确,科学研究处于一种自发的、分散的状态,缺乏长期的目标导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