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家庭教育心理若干问题研究报告[*]

关于家庭教育心理若干问题研究报告[*]

关于家庭教育心理若干问题研究报告[*]
关于家庭教育心理若干问题研究报告[*]

关于家庭教育心理若干问题的研究[*]

【正文】

家庭教育心理学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家庭教育理论体系中应该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却难以令人满意。正如时蓉华教授指出的那样,“家庭教育心理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是最薄弱的环节,在我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综观国内外的文献资料,研究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许多研究缺乏理论指导,只是以某种概念框架作为基础进行直觉探索,以至影响研究质量的提高和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其次,现有的研究成果定性描述的较多,定量分析的较少,许多研究没能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仅仅停留于现象描述的水平;再次,对于家庭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变量——

行为的研究太少,难以揭示家长和子女的行为关系及其交互作用的实质性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试图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于家庭教育中有关家长和子女的心理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索。

一、家庭教育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的构思

要构建理论框架,首先得弄清楚家庭教育心理研究过程中的主要变量和变量间的关系。本课题研究者认为,家庭教育中主要的变量有三大类:即主体变量、环境变量和行为变量。

1.主体变量,它包括家长和子女双方广义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主体变量是指主体对各种行为有影响的特征。如主体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个性、以及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等。大致可以归纳为四方面的内容,即心理特征、生理特征、思想特征和文化业务特征。

以往的家庭教育研究往往偏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但我们认为,子女的行为表现对父母的教育、启发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变量的确认也存在着相对性,当我们在研究家长的认知、态度的特点时,主体是家长;而当我们着手研究家庭教育诸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时,那时主体变量就应是儿童。如果研究的是大家庭,家庭教育还应理解为包括全体成员在内的互相影响的过程,主体变量就不仅仅只是一个。

2.环境变量是指对主体行为反应发生影响的家庭环境

它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物质环境条件,包括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生活设备、住房条件等等;二是心理环境条件,是指家庭成员在群体中的心理状态、情感和人间关系的总和。心理环境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颇为重要,如果家庭成员间能心理相容,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相同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就会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此种心理环境对家庭成员的良好行为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环境变量要以根据其质和量上的差异性,划分成单一环境变量和组合环境变量。一般的研究程序先是分析复合环境变量的组成因素,然后分析这些因素的个别作用及其综合效应。

3.行为变量也称反应变量,是指家庭成员影响儿童的各种行为以及儿童的行为反映

在家庭教育心理的研究中,通常把儿童的行为表现视作家庭教育的最终变量,以儿童的行为变化来衡量其它变量的作用效果,而把父母及家庭其它成员的行为视为中间变量。儿童的行为变量应该有两个向度的作用,一是促进自身社会化的发展;二是对家长的行为产生反馈作用,调节、影响成人的行为反应。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向度尚有一定量的研究,而对于其对家长行为的反馈作用则研究得甚少。

行为变量一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度量:1.行为的性质。是指行为反应的类型、性质和正确的程度;2.行为的强度。可以从行为的能量大小、行为的持续性和可变程度三个指标上加以显示。若行为的能量大,则表明其强度也大;若行为一经产生就不易放弃,持续

性强,亦可视为反应强度大;若行为指向某一目标,但一时无法达到时,尚能转换替代目标,随即调整行为方式继续争取,这种正向的行为变化,也可视为强度大,而呈现反向消极的行为变化,则表明原有行为强度较弱。

为了揭示这三类变量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我们提出“主体行为图式”的初步构思。所谓图式是概念的感性化,好象一张图案,反映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概念化的感性结构方式。它有变量和变量关系两部分构成。上面阐述了其构成性的规定,即由主体、环境和行为三大变量系统构成。我们通过图式的构成上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各部分的作用和特性。下面,我们以一个核心家庭为例,用图来对“主体行为图式”的变量关系加以说明。

家庭教育中主体行为图式的变量关系框架图

<附图

从图中看出,行为变量处于中间核心地位,是制约家庭教育的核心变量,而环境、主体变量均环绕行为变量产生作用,可视作外围变量。正如李洪曾同志指出的那样,行为变量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是最积极、最活泼的因素,离开了对行为变量的研究就无法弄清外围变量是怎样发生作用,或是怎样受到作用的。所以,家庭教育心理研究的重心应该放在家庭和孩子的行为变量的研究上。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虽然家庭教育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基本上不会超出环境变量、主体变量和行为变量三者关系的范畴。而且就研究的方法论而言,这三类变量可归为两大类别,即自变量和因变量。由于研究条件的变化。各类研究的视角又不同,自变量和因变量又不断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当我们研究家庭环境条件对家长教育行为的影响时,家长行为则是因变量;而当我们研究家长的行为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时,家庭的行为则变为自变量,子女的社会化行为即为因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着两类关系:一是因果关系,即自变量为原因,因变量为结果;二为预测关系,即自变量为预测的依据,因变量为预测的行为结果。

下面利用图来分析研究三种变量的关系,为了叙述方便起见,均采用字母来表示各种变量。

R表示行为变量,R[,1]表示家长的行为变量,R[,2]表示子女的行为变量。O表示主体变量,O[,1]为家长的主体变量,O[,2]为子女的主体变量。S为环境变量,S[,1]为心理环境变量,S[,2]为物质环境变量。

那末,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归为下列几种:

<1)R=f<S)这种关系表示,家庭教育中行为是某种环境变量的函数。环境S是自变量,行为R是因变量。例如在家庭情感气氛对父母和子女行为影响的研究中,情感气氛是自变量,父母和子女的行为则为因变量。R[,1]=f<S)表示家长行为是环境变量的函数。R[,2]=f<S)表示子女的行为是环境变量的函数。

<2)O=f<S)这种关系表示某种主体变量是某种环境变量的函数。如果主体变量是父母,则O[,1]=f<S);如果主体变量是子女,则O[,2]=f<S),在这种关系式中,主要研究环境条件对主体特征的影响。例如不同的家庭经济收入和物质条件对子女的个性化的影响,家庭结构对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等。

<3)R=f<O)这种关系表示行为反应是某种主体变量的函数。研究这种关系的目的在于了解主体的某种特征对行为的影响。例如家长的文化、职业对其行为的影响。

<4)R=f<O、S)这种关系表示行为反应是主体和环境变量作用的乘积。例如子女的行为反应是其内部的动机特征和父母的教育行为,以及家庭的环境条件作用的合成。 <5)R[,1]=f<R[,2])或R[,2]=F[,2]这种关系表示某一种行为是另一种行为的函数。如家长的行为对子女行为的影响,或者子女的行为对家长行为的作用,也可以反映两种行为变量的平行相关。在家庭教育心理的实际研究中,我们还能列举出多种行为变量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型,如R[,1]=f<R[,2],R[,3],R[,4]……R[,n]),和某种行为变量与多种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R=f<S[,1],S[,2],S[,3]……S[,n])等等。

4.行为变量的因素分析为了对核心变量——

行为变量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对其构成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组成行为变量的各种因素中,首先注意到家长和子女的认知、情感和态度这三个成份。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它们是行为产生的三重心理结构。家长或子女的行为产生依赖于其认知、情感和态度这三种心理因素的作用,缺一不可。在行为反应中,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影响出现,发挥着各自特有的作用。行为产生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这三重心理结构综合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从中体现着三者功能的统一和协调。把握了家长和子女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在行为反应图式中的功能地位以及它们的综合效应,也就解决了三者在行为反应中如何统一协调和相互作用的问题。

<1)认知

是指父母和子女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的过程。

<2)情感

是一种伴随家长或子女的心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对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各种行为反应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3)态度

是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个体对于对象反应的心理倾向。是主体作出行为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外显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态度对个体的行为有着指导性和动力性影响,对个性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反应起制约和调节作用。

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家长和子女的认知及情感决定其态度,态度又支配着其行为反应,而行为的结果又反馈作用于认知、情感

和态度,进行调节,这就形成行为变量的基本的内在心理运行机制。

我们提出主体行为图式的概念,是为了对影响家庭教育过程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假如没有前面对构成主体行为图式的各种变量系统及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作用分析,就无法把握主体行为图式的内部结构,无法了解各种变量在图式中具有的功能和意义。但是,现实的家庭教育活动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种变量是相互作用,融合为一体的。家长和子女的主体行为表现,决不只是单一变量作用的结果,毫不例外都是构成主体行为图式的各组合因素按一定结果共同作用的产物。比如,我们熟悉的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既有父母教育态度和行为的作用,也有其自身特征的影响;既有主体变量的作用,又有环境变量的作用;在环境变量中,既有物质变量的参与,又有心理变量的控制等等。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各种变量彼此间进行着复杂而频繁的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形成一套功能上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此种功能关系的合成,就是主体行为图式产生的整体功能。

总之,主体行为图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它由各种变量构成结构体系,它的功能表现为整体组合功能,行为反应的结果是图式中的一切变量和因素各以自身的固有功能参与作用的结果。

二、在理论框架指导下的初步研究成果

1.关于家长教育行为的研究

我们从态度、行为和情感三个领域,设计了“接受——拒绝”、“允许——限制”、“爱—

不爱”三个维度对小学生家长的行为进行测评。在三个维度下设有沟通性、自主性、和蔼性、独立性、放手性、平等性、爱护性、关怀性、鼓励性、亲密性、责任性、期待性、管理性、照顾性十四个特质因素。每个行为特质下安排4道测题,共计56道试卷。然后在本市八区四县中进行抽样测查。共测市区小学生家庭1111个,郊县506个。经计算机聚类分析后得到市区小学生家长的8种行为类型:即保护型<占13.4%)、溺爱型<占15.12%)、权威型<占15.03%)、理智型<占16.20%)、期待型<占9.63%)、严厉型<占10.08%)、严格型<占6.3%)、忽视型<占14.49%)。而且8种行为类型的三维坐标描述和抽样定性研究结果基本吻合,两者有较大的一致性。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家长的行为评价量表和常模资料。该量表适用于市区小学生家长的行为评价<详见“上海市区小学生家长教育行为类型的研究报告”)。

同时,我们对市区和郊县的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行为作双变量分析后发现:

<1)郊县家长对子女的行为有随年级上升而变化的趋势,家长对中高年级孩子的允许程度增大,对高年级子女爱的程度加大。而市区家长的行为保持相对的稳定。

<2)市区小学生家长的行为特质分的均值不随年级上升而发生变化。郊县各年级家长的行为特质分均有较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多数发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变化显著的特质因素是和蔼性、爱护性和照顾性三种。

<3)市区和郊县家长在对子女教育行为上的差异是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于中、低年级,高年级均无明显差异。

<4)市区家长对不同性别孩子的行为无显著差异。郊县家长对低年级男女孩的行为差异不大,到了高年级却出现显著的差异。家长对女孩的限制程度减少,爱的成分明显增加<详见“上海地区小学生家长教育行为的调查报告”)。

在分析影响家长行为的因素时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结构、子女的性别差异以及家庭的情感气氛等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程度显著,而子女的数量、家长的性别差异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家长的行为影响不明显。

不同文化水平的家长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中,较多地出现理智、保持、期待、溺爱等行为类型;而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较多地表现为权威、严格和严厉

的教育行为类型<详见“上海市区小学生家长行为类型的研究报告”)。

在研究家长的行为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时看到,家长的行为对子女的智力发展的影响是存在的。家长的教育行为是保护型、理智型、溺爱型的,其子女的智商颇高,而且明显优于权威型、严格型、严厉型和忽视型的子女。父母是严厉型和严格型的其子女的平均智商最低。可见,父母对子女持关心态度,接受子女的非期望性行为,且对子女的行为作适当的限制等措施对智力发展是有利的。

研究结果还表明,家长的教育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品德的影响均达显著程度。家长的教育行为属理智型、期待型、保护型、溺爱型的,其子女的学习成绩的优良率均超过80%,其中保护、溺爱两种类型的优良率最高。孩子的品德行为表现和其学习情况较为接近,也是上述4种类型的子女表现得较好。

对儿童的14种人格因素的测试结果表明,家长的不同教育行为对子女的性格形成存在影响。具体反映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敏感性和轻松性等人格因素上,各种类型的子女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详见“上海地区小学生家长教育行为对子女发展影响的研究报告”)。

2.关于儿童对家长态度行为的研究

研究子女在家庭中的种种态度是家庭教育深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使家庭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子女对双亲态度的初步分类模型。

关于儿童对双亲态度的初步分类,一是通过生活中的直接观察获得的感性经验;二是从心理学家E·S·Schaefer(1959>研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行为的理论构想进行逆向思维;三是参考C·E·奥斯古德等人运用的语文分析法,采有符合中国语言习惯的词汇规定态度指标。据此,我们认为,从儿童对双亲态度的形成过程看,儿童对父母始发的、基本的态度属性是情感属性的,即是“热爱——憎恨”,其后再是意向、行为属性的,即是“独立——

依赖”。所以,可以把儿童对双亲的态度按“热爱——憎恨”<纵轴)和“独立——

依赖”<横轴)两个维度分类。两维构成坐标的4个象限中,按动机层次<被动——

主动)、力量层次<弱——强)和评价层次<好——

坏)标出的儿童的情感和行为综合态度的点,便是儿童态度的种种类型。

由此,我们把儿童的态度分成12个类型,即;热爱和依赖性的有顺从、希望、信任;热爱和独立性的有体谅、协调、理智;憎恨和依赖的有无奈、冷漠、害怕;憎恨和独立性的有疏远、矛盾、抗争。筛选归纳出的12种儿童态度类型的含义,具体描述如下:

顺从型——

子女热爱父母,一切依赖父母,没有自己的意愿,不作任何意志努力,盲目听从父母的安排。

希望型——子女热爱父母,但有时也向父母提点自己的要求,希望父母能适当考虑。

信任型——

子女热爱父母,互相经常商量和讨论问题,在价值观念上取得共识,处事处世上基本同步。

体谅型——子女有独立的见解,但因爱父母,被感情所制约,表现对父母的退让行为。协调型——子女有独立见解,因爱父母,便设法与父母的意见取得平衡,达到互补。

理智型——子女有独立见解,但爱父母,与父母的协调建筑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

无奈型——子女对父母有意见,但考虑到影响,也就耐着性子维持现状。

冷漠型——

子女在情感上与父母不能沟通,自己的要求又无法使父母接受,从而对父母采取观望,无意对峙的态度。

害怕型——

子女憎恨父母,但慑于父母的权威,不敢向他们提出任何意见,畏畏缩缩,谨小慎微。

疏远型——子女对父母有意见,但说了无用,索性各行其事,避免接触。

矛盾型——

子女和父母有对立情绪,双方自尊心都强,独立意志互不苟同,出现对峙行为。

抗争型——子女憎恨父母,为实现自己的意志,不顾一切地采取爆发性行为。

根据上述研究,模仿科尔伯格的两难题形式设计了12类型的50个问题。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我们在二维的爱和独立,12类型的顺从、希望和害怕方面设计的问题较多,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给出的儿童态度类型基本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市、郊比较研究,发现市区和郊县小学生在对父母的态度上存在差异<详见“上海地区小学生对双亲态度及其市郊比较研究”一文)。

3.关于儿童对家长认知的研究。

儿童对父母的认知,包括儿童对父母的基本情况和在家庭中表现的认知,也包括儿童对父母的期望、教育态度、教育动机、教育行为以及其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的认知。

现先就“儿童对家长期望的认知”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上海地区小学生对父母期望的认知达到与父母期望达到初步一致的程度<各年级、每地区的“一致”的比率在23%至49%之间)。对父母较明确、较直接的期望易于认知,对父母比较含蓄的期望的认知清晰度较差。

<2)上海地区小学生对父母期望的认知,有随年级升高而发展的趋势,其中三至四年级在大部分工程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3)上海市区和郊县儿童对父母期望的认知程度在某些方面,如全面发展、学历、工作要求等,存在显著差异。

4.关于家长对子女认知的研究

家长对子女的认知是指家长对子女的智力、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推测和判断。我们对上海地区1617个家庭的调查发现:

<1)家长对子女智力的主观评价不够正确。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属好或较好的是大多数,占总数的66.36%,认为子女智力差或较差的是极少数,只占2.35%。市郊的家长情况基本相同。

<2)家长对子女智力水平认知的正确度很差。本研究将家长的认知和瑞文量表测试结果作比较后发现。多数家长的认知存在偏差,认知不正确的父母占60%左右、其中父母主观评价过高的占30%,主观评价过低的占28%。市区和郊县的情况基本相似,无明显差异。

<3)家长对子女的个性的主观评价过高。有60%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是活泼、热情、好交往、自信、好强、办事态度认真,但是情绪不稳定,耐挫折能力差,易心烦意乱。而10%的家长认为孩子孤僻、冷漠、拘谨、顺从、易迎合人,办事权宜敷衍,缺乏责任感,情绪稳定,耐挫折能力强。上述估计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4)大多数家长对子女个性的认知有偏差。家长主观评价和性格心理测试结果相比较,正确的只占18%,表明家长对子女的个性特性不太了解。其中对孩子的乐群性、独立性、轻松性三者的评价过高,而对情绪性、自控性的评价过低。

可见,目前上海地区小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智力和个性特征不太了解,对子女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尤其对子女的个性特征的认知偏差更大。

本文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所作的理论概括,涉及本课题的研究报告共35篇,限于篇幅不能在此一一阐述,有需要的同志可以参阅子报告的相关内容。

本研究为上海市普教科研重点课题,曾获上海市第四届普教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吴锦骠、郭德峰、吕月华、季友荃、叶nóng@①、程华山、杜奕昌、吴

如君、陈学良、潘本元、奚家星、缪仁贤等。

本研究得到李洪曾同志的指导和帮助,特此致谢*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禾加农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 ___比较发达,家庭生活比较优越,外来文化的冲击波也比较强烈。这诸多的因素,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无疑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据一九九八年全国少工委等组织联合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少年儿童存在四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今少年儿童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某省高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教育,把老师残忍地杀死宿舍中,仍若无其事地上课玩耍三天至案发”。大量 ___的事实,都向我们说明一个问题,现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一个 ___的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关于健康的第四次定义:健康的涵义,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可见,健康的内涵已日渐深广,心理健康已纳入衡量健康与否的标准之内。 《中共中央 __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教育孩子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 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

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最新版本

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这次学习培训快要结束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不仅让我了解到了目前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也让我掌握了一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可以说对于这次学习培训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是圣人。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些教师缺乏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在对学生教育管理时,我们要经常想到学生是一位“受教育的人”他应该享受到老师给他带来的,慈母般的爱。所有这些可以通过老师的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 老师有偏心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尽量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微信上有这样的一个实例:《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和一个学习差得学生十年后的不同》,看后大有感触,因为我们不知道学生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所以有的学生的成绩不好,我们要用正常的眼光,去对待他,去挖掘该学生身上其它方面的长处,比如劳动、体育、画画等,要用赞扬的语气跟他说话,鼓励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说不定这些学生将来就是莫一方面的天才。 做为教师要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懂得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初中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具体计划: (一)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实施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 一年级学生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二—六年级的学生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学习活动是学生所有活动中的主导活动,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成绩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引起的无能感,长期学业失败造成的自尊心低落,过分强调竞争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造成的紧张与焦虑。事实证明,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解决学科教学这个环节,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了。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三)提高教师心理咨询的意识与知识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教师的一言一行,比父母对子女更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建筑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其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县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课堂活动的 指导的研究实施方案 桦甸市第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执笔人:丁仁凯 一、课题的提出 (一)实验背景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初中学生身心发展极为迅速,可塑性大,同时又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和生活的日益复杂,给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多的困惑,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教育,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矫治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应当成为当今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则是整个 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基础教育中尚未明确规定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中也很少有人专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而目前教育的现状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少年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由于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学习负担重,面临代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亟需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面临着新的课题与挑战,尽管我国也开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还只是刚起步,尤其是农村,更是薄弱。 国外尤其是欧美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也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体验,这一方面对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好的启发,另一方面对我们也是一个压力和挑战。 (三)理论依据 1.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自主发展能力的生长和成熟,教育是教书和育人的工作,教育是针对人、为了人的工作,而教育要做好“针对人、为了人”的工作,就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以使教育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最直接的途径,这是本课题提出的唯物主义理论依据。 2.人的心理是一方面是先天造成的,更多的是后天的家庭、学 校、社会中的诸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人的心理是发展变化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终在发展中实现解决。《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旨在透过差异与差别的学生心理现状,确定教育的内容,把握教育的最佳的切入点与方法,这是本课题提出的心理学依据。 3.当代中国教育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学 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落实,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因材施教,这是一个俞来俞紧迫的任务。《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的意义在于实现育人的个性化,解决心理问题个别化,以避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后出现的负面效应,如:不敢管、不会管等不适应现象,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新形势的适应,这是本课题提出的教育学依据。 4.社会学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角色,而且呈现多元化特点。中学生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小学到中学,从儿童到青少年角色转换迟缓和低度发展造成的。《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尽快地

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材料

生命安全教育材料(一) 一、交通安全 1、要遵守交通法规,基本常识有:行人靠右行,不闯红灯,不跨越护栏,横穿路心时要左顾右盼看是否有车辆经过,不脱把骑车,不骑“英雄”车,不跳车,不扒车。 2、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十二周岁以上的学生骑自行车要达到“五有”,即“有铃”、“有刹”、“有锁”、“有支撑”、“有反光膜”。缺一都有安全隐患。 3、不乘坐黑车,因为黑车是“三无”车,有诸多不安全系数,出了安全问题,费用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赔偿。 4、坚决不乘坐超员车辆。每年因超员超载引发的校车安全事故占80%。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的农用运输车。 5、注意上学和放学安全,在上学和放学时要抓紧时间,不要在路上玩耍;更不要在公路上乱穿,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马路两旁人行道;过马路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墩,要走人行横道线,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在马路上踢球。 二、校园安全 同学们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体而言: 6、禁止携带管制刀具、有伤害他人的一切工具进入校园,水果刀也不准带进校园。

7、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校园。 8、禁止玩耍有危害性的玩具进入校园,如小枪、弹弓等。 9、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能寻衅滋事,引发矛盾。 10、禁止攀爬高层和危险物。禁止在池塘边、冰面上玩耍。严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 三、食品卫生安全 现正逢春季,是多种疾病高发期,食物容易变质,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谨防“病从口入,毒从口入”。 11、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常洗头、常洗衣服、常剪指甲,被褥要整洁并要常晒。 12、加强体育锻炼,按时集队、跑步或做操,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13、购买袋装食品要看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不提倡吃零食,更不要吃不卫生的食品,以防因吃不卫生的食品而引发疾病。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 4、讲究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包装袋、废纸等杂物。负责的值日生每天保证室内整洁卫生,每天开门开窗,保证室内通风。 四、用电安全 15、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16、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拓宽工作途径,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房山区教委的关注与领导下,在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于20XX年9月,根据区级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确定了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三年级全体学生做为研究的对象,把课堂教学当作主渠道,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一手抓学科渗透,一手抓心理辅导,各种方法之间相互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校的目标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以对心理问题预防补救为辅助;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工作中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探索,重点加强三个模式的研究,把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每个模式的各环节,各个细微之处: 1、备课模式的探索 使用“集体全册(单元)备课个人分课细备组内交流讨论个人逐课复备”的备课方式,其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渗透点,使得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备课第一个环节就入手,教师们分析挖掘教材,汇编了《各学科心理教育渗透点集锦》,各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参考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服务。 2、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践“课前预习探究课上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的上课模式。整个过程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兴趣等,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培养。

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心 理 学 对 家 庭 教 育 的 影 响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心理学和家庭教育始终是一个亘古的话题,乍一看二者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实际上两者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深远的关联。心理学涵盖的内容非常广阔和庞杂,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研究人的心理,还有对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探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对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应用好心理学的知识可以使家长树立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模式,然后通过这些对自己的子女施以正确可行的指导,帮他们解决心里的问题,培养子女油油的品质、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家庭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和子女的沟通,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子女全面的思维方法,同时也能使家长和子女的关系更融洽。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家庭,家长,子女,影响,思想观念,关系,指导帮助。

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1心理学及其作用 心理学的发展由来已久。约公元前510年孔子提出性习论、学知论、发展观和差异观等教育心理学思想。算是中国最早的心理学起源,在这2000多年之后公元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一直到今天,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之中才逐步形成今天的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我们现在所说的心理学,基本统一认识为:心理学( 英语Psychology,词源希腊语: psyche = "灵魂" 或者"心智"+logos="……的研究" ) 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类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以及能力和人格(个性心理特征)三大方面,及其对行为之影响的科学。现代心理学研究精神与大脑的相互影响,采取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透过实验和观察来检验假设。也指将在各种人类活动场景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包括解决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 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但它也与各种社会科学有关,因为在研究个人的同时,心理学也会考虑到这些个人所处的社会;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另外,心理学还与哲学有一定的关系。 心理学的涵盖面积非常广,基本上涉及家庭、社会、教育、医学等等各个方面,大致包括生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临床或医学心理学、司法与犯罪心理学。 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也就是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在这里做一下简单的概述: (1)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的方法。普通心理学既包括过去研究中已经定论的、为科学实践所证实并为科学家所公认的理论和规律,也包括虽不一定为大家所公认,但却有重大影响的学派的理论和学说,还包括处于科学发展前沿的新成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宝塔区杜甫川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

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学校工作新局面。 二、课题界定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对心理学及其他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改进对待学生的方式。二是有意识地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 (二)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 学校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班集体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以及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教案 ——三三班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4、明白情绪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教学过程: 导入主题:同学们好!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新年里同学们又长高了许多,也更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中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导学达标,情感体验 1、游戏活动,体验情绪。 (1)讲游戏规则。 (2)指导、参与游戏。 (3)说出你在游戏时的心情。 (4)区分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 (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情绪,设计了猜词游戏的情境。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有的猜,有的做动作提示,紧张、兴奋、担心、高兴、失望、难过等等的情绪围绕着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的种类。

中国家庭教育的痛点

中国家庭教育的痛点:从小惯,长大管 孩子养成沉溺网络的坏习惯不能自拔 我一向主张家长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成长空间,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放任娇惯。有的家长跟我说:“我并非一定要让孩子达到我的什么期望。但孩子养成了难以容忍的坏毛病,比如沉溺于网络、手机中不能自拔。不强制不行!” 孩子陷于网络、手机而不能自拔的,是我的学生中最普遍的现象。这些东西对有些孩子来说,如同毒瘾一样戒不了,最终严重影响到学业,乃至高中毕业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甚至有些学霸型的孩子,也会熬夜玩儿网络游戏。我知道,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但是,至少就我接触的圈子的情况看,中国的情况似乎比美国严重得多。 女儿不知道乔布斯是谁,因为她有许多自己的事情 我曾经在一系列文章中介绍过,美国的家长,特别是教育背景好的家长,在网络、手机等方面对孩子控制得很严。硅谷那些创造了这些玩意儿的高科技人士,往往更严。比如,硅谷的高工、高管喜欢把孩子送到当地的华德福学校,那里在一定的年级以前甚至连频幕都禁止。这些高科技人士,往往不让孩子在13岁以前接触网络、手机等等。过了这个年纪,每天的上网时间也控制得很严,而且上网一定要在全家的起居室,不得在自己的卧室里,等等。 我们的女儿,也是从小不接触移动通讯等玩意儿,乃至乔布斯死了的时候还不知道乔布斯是谁。我把这事晒在微博上,引起很多人的抨击,说我把孩子管出毛病。我告诉大家:女儿一天到晚有许多自己的事情作,从来没有用过乔布斯制造的产品,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乔布斯呢?这下子更捅了马蜂窝:怎么会?没有iPad,iPhone?这不是变态吗? 对孩子一直“不教之教”,不干涉她的行为 她有计算机,可以在自己的卧室上网,我们进去从来不需要敲门获准。显然,她在网上可以为所欲为。为什么我们这么放心?也许,她确实看了些“不该看”的东西。但从她的行为中就可以观察出来:她对网络没有那种病态的瘾,不可能沉溺于某种有害的影响中。 她是学校同龄孩子中最后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 14岁那年向我们提出要台智能手机,原因是运动队训练、俱乐部活动等等,大家都在手机里打短信。她没有,误了好几次。最后决定给她买,她自己上网挑了个刚过时、仅能满足基本功能的型号。可以看出来,14岁前没有,她除了感到点不便外,没有什么同伴压力,一直不提买手机的要求。等决定买了,心里想的是怎么给父母省几个钱,放弃自己不需要的功能。上瘾的孩子当然不会这样。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班级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对象:所教班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教育孩子的心理学知识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家长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完整版)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拓宽工作途径,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房山区教委的关注与领导下,在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于201X年9月,根据区级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确定了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把三年级全体学生做为研究的对象,把课堂教学当作主渠道,加强学生心理辅导,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一手抓学科渗透,一手抓心理辅导,各种方法之间相互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校的目标是: 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以对心理问题预防补救为辅助;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

我们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工作中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探索,重点加强三个模式的研究,把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每个模式的各环节,各个细微之处: 1、备课模式的探索 使用集体全册(单元)备课个人分课细备组内交流讨论个人逐课复备的备课方式,其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渗透点,使得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备课第一个环节就入手,教师们分析挖掘教材,汇编了《各学科心理教育渗透点集锦》,各学科教师在备课时参考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完善,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服务。 2、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践课前预习探究课上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的上课模式。整个过程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兴趣等,使良好的心理品质得到培养。 3、教研模式的探究 坚持备课说课上课讨论评课再实践的教研模式。这一模式为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南厂街小学三年级二班牛阿楠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途径有很多: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要保持愉快的心境。第三,根据家庭生活内容挖掘可渗透的教育因素。第四,尊重孩子,关爱孩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同时包括心理健康。著名健康学者马斯乐指出,“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定义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我们每次谈到心理健康教育总是首先想到其在教学中的渗透,亦或更深层次地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教育似乎仅仅局限在学校以内。然而,家庭是孩子来到社会上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给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我对学生和家长的了解,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家庭教育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亦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科学地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无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指导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有利于在家庭中营造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根据马卡连柯的平行原理,这种个人的健康的心理会带来集体的积极向上,同时又会反作用于个体,使个体生活在更加宽松健康的环境中。 家庭教育要通过家长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不应只是衣食住行的提供者,成绩好坏的评委,或者以暴制暴的后援团,更应成为心理辅导者,帮助孩子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在家庭中的渗透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在授予孩子一定的生活常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能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巧妙结合生活实践,针对孩子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学习成绩、办事能力、表达能力、身体健康等的提升需求所忽略。教育实践中,我遇到过孩子在学校骂人的情况,除了批评教育孩子以外,及时告知了家长,家长对我的反

3家庭教育心理学

科目:《家庭教育心理学》 考试题目: ?通过自己的成长,分析一下父母的类型以及自己的依恋 方式,并思考其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有事实,有理论依据,1500字。 童年时期,因为父母在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和外公的照料下成长,直至15岁升入高中之后才开始与父母加深了解交流。所以对我的成长来说,除了父母,外公外婆对我的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 外公外婆对我的抚养类型算作民主型和放任型的结合,在生活中,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不管我提出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我,但是却也不是一味地溺爱,在我犯了原则性问题时,他们也会指出来。也许是因为外公外婆的"隔代亲",父母心里担心我会被宠坏,所以对我的教导会很严厉,而且妈妈还是学校的老师,对我要求尤其高,教育类型更加倾向于专制型,对我高要求,因为外公外婆的高回应的影响下,父母的回应就显得低回应。 童年时期,父母会提出很多种规则,希望我严格遵守。

一般他们不会解释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强制性迫使我顺从,顺从便好,不顺从就是直接惩罚。专制型的父母,往往无法敏感觉察到孩子的冲突性观点,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将他们所说的话当做法律,接受他们所给予的一切(常常他们会过度相信自己,并且认为我都是为孩子好),并尊重他们的权威。比如当我犯错时,父母会选择直接训斥和惩罚,而对我的需求却不是很重视。记得小学时,有次老师退了书本费,我忘了交给妈妈,下午时未跟妈妈说就擅自用了一部分钱,后来被妈妈知道了,在学校就被妈妈叫到办公室"审问",然后给我定性为"偷窃行为",然后就是惩罚,这中间除了询问钱做什么用之外,没有问用钱时我的想法是什么。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影响下,我的依恋方式偏向于反抗型依恋。在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时,我会变的焦虑不安。我记得在5岁左右,父母带我去临市的姑姑家做客,有天傍晚,父母带着我和姑姑一家一起在游乐园游玩之后,姑父用自行车带着我和堂妹在回家途中遇到熟人停下说话,我要看着父母越走越远,心里害怕极了,跳下当时对我来说很高的自行车,拼命的向着父母的方向奔去。这个情景也一直很深的印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到现在想起,仍能回想到当时慌乱害怕的感觉。 这也对我的性格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为父母对我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负责人: 工作单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并日渐为全社会所关注。一般人群中,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约10%-15%,而在一些特定的职业、年龄人群中,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学校是高发场所,教师、学生则是高发人群。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成才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儿童和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上来。要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素质如何,直接关系于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

人格,增强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专门提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的、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关心儿童心理健康、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可以看出,我们党和政府已经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现在,我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一认识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族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枢纽,是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