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说明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方式,原理和实质,简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而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一一“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原理的应用,其中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是教学

的重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通过高中的学习,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的知识。但对于有机物氧化分

解的具体过程并不清楚,对其条件也不清楚。

教学目标:1?概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2?通过对有氧呼吸具体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

维能力

3?认同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及能量变化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有氧呼吸的过程

3?复习线粒体的结构(双层膜、嵴),说明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位于

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并于黑板图示。教师语言:冋学们,之前我们学过

线粒体,不知道大豕是否还记得,我们一起来复习下,首先线粒体有几

层膜?答:两层。对,然后他的内膜向内折叠就形成了什么?答:嵴。对。这个嵴大大的增加了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嵴的周围就充满了液态

的线粒体基质,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就位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好,

我们都知道,有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当中进行的,那接下来

我们就来学习,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4?有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在哪些地方发生了哪些反应?(强调物质与能量的变化)。于PPT展示。

总结:第一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

量的[H],并释放少量能量(2ATP)。这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需要氧的参与。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2AT0o这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不需要氧的参与。

第三阶段[H]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行

释放大量能量(34ATP o这一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需要氧的参与。

教师语言:有氧呼吸一共分为几个阶段?(期待学生回答)。

这三个阶段都是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的,同时有不同的物质和能量变

化。首先第一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2分子的丙

酮酸,同时,还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能量。

这里的还原氢只是一种很简化的表示方式,他实际上是氧化型辅酶1

转化成还原型辅酶1的过程。[H]到底是???那这一阶段需不需

要氧气的参与呢?答:不需要。对,第一阶段是不需要氧气参与的,只

是匍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H]和少量能量的

过程。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

中,通过酶的催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出少量能

量的过程。第三阶段是第一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经

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在这一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

被释放。这就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5?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学生试着书写,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于黑板

书写。现在,我们知道了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根据

PPT上的这幅图试着写一下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否先写出三个阶段的方程式然后相加?)

总结:匍萄糖+6H2O+6O2 —------------------- 6CO2+12H2O+能量

老师与黑板书写,同学自己书写。最后让同学们和老师对照。6?引导学生说出有氧呼吸的概念。并勾画书上的概念。

板书设计

有氧呼吸

1 .原料:02、出0、葡萄糖

2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 ?过程:

5.能量变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4 .反应式:葡萄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