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用液压支架设计设计

矿用液压支架设计设计

矿用液压支架设计设计
矿用液压支架设计设计

矿用液压支架设计设计

矿用液压支架设计

目录

1.综述 (1)

1.1国外主要产煤国家综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1)

1.2我国综采技术的发展现状几存在的问题 (3)

1.3综采矿井生产环节的合理配套 (6)

1.4液压支架的应用和意义 (6)

1.5液压支架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7)

1.6液压支架的研究动态 (8)

1.7液压支架的发展动向 (10)

2.液压支架设计介绍 (11)

2.1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 (11)

2.2支架的组成 (11)

2.3液压支架主要结构件及其作用 (11)

2.3.1 顶梁 (11)

2.3.2 掩护梁 (12)

2.3.3 底座 (12)

2.3.4 四连杆机构 (13)

2.3.5 推移机构 (15)

2.4液压支架的架型 (16)

3.液压支架的结构设计 (17)

3.1液压支架的选型 (17)

3.1.1 液压支架结构类型的优选 (17)

3.1.2 液压支架的架型选择原则 (17)

3.1.3 影响架型选择的因素 (18)

3.2液压支架的结构设计 (19)

3.2.1 确定液压支架结构参数的原则与内容 (19)

3.2.2 液压支架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19)

3.3液压支架的支部件设计 (25)

4.支架的受力分析与计算 (32)

4.1支架的工作状态 (32)

4.2支架载荷的确定 (33)

4.3支架受力分析 (33)

4.4支架的受力计算 (31)

5.底座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41)

6.推移千斤顶的设计计算 (45)

6.1缸筒内径和缸壁厚度的计算 (45)

6.1.1千斤顶杆径的确定 (45)

6.1.2千斤顶缸体壁厚的计算 (46)

6.2推移千斤顶的强度验算 (46)

6.2.1推移千斤顶稳定性验算 (46)

6.2.2活塞杆强度验算 (47)

6.2.3缸体强度计算 (48)

6.2.4缸体与缸底焊缝强度计算 (49)

7.液压支架的使用和维护 (53)

7.1液压支架操作 (53)

7.1.1 操作前的准备 (49)

7.1.2 操作方式与顺序 (49)

7.1.3支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51)

7.2液压支架操作维护要求 (55)

总结.................................................................. 致谢.................................................................. 参考书目................................................................ 附录设计中用到的数据...................................................

1.绪论

第一章综述

1.1国外主要产煤国家综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矿开采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主要产煤国家高产高效综采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和南非发展最快。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纪录不断刷新,综采装备新技术层出不穷。

均年产145.4万t洗精煤,平均工效274t/(工*d),工作面搬家(包括设备安装)时间平均684人工/面。工作面平均长度240 m,最大长度335m。1994年平均班产进一步提高,其中,前10个工作面年平均班产达到5998t洗精煤,相当于年产400万t以上的水平。沙莫罗克公司(SHAMR0CK)的被克佛克矿在123个小班中产煤166万t,相当于月产83万t;塞普路斯阿马克斯煤炭公司卡姆博兰德矿1995年6月达到月产洗精煤57.3万t的纪录,阿科煤炭公司的西皮庇矿1994年11月创造了日产

4.5万t的世界纪录,当月产量50余万t。美国1994年共有80个长壁工作面,其中有70个工作面是电液控制的工作面,占87.5%,使用两柱掩护式支架73套,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7套,两柱掩护式支架占91.25%,支架工作阻力大部分在7000—8000 kN,最大的两柱掩护式支架工作阻力达到9800kN。普遍装备大功率电牵引重型采煤机组和大功率、大运量、高可靠性刮板输送机。

澳大利亚近10年来综采发展很快,综采工作面数量从1980年的3个增加到1994年的25个,井工效率达到17.71t/工。科迪尔克斯矿和巴波尼矿的综采工作面年产量已超过300万t。为使综采产量持续增长,近几年来澳大利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革劳动制度,采用各种新设备、新技术,综采工作面优选世界各国最先进的重型高效装备,实现一井一面,集中化生产。

英国和德国是世界上综采技术装备最先进的国家,由于受其自然煤层赋存条件的限制,其高产高效工作面的纪录不如美国和澳大利亚,但世界著名的采煤机械公司主要集中在德国和英国。近年来,由于国际采矿业市场的不景气和激烈竞争,导致各公司的相互兼并,形成几个大跨国公司。为占

领市场,各公司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技术经济指标见表l—l。

高产高效综采技术的核心是工作面综采设备,近10年来,工作面三大配套设备——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在设计方法和结构上都有了重大发展,主要是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和可靠性,改进操作性能。

采煤机技术发展的一个突破是采用了多电机电牵引技术,大大简化了机械传动系统。采煤机的模块化设计使机器的维护和监测更加简便,可靠性更高。现代先进采煤机的主要特点是:①多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或直流调速电牵引,牵引速度不断提高,最大牵引速度已达到29m/min;⑦大功率、高电压、大截深.采煤机装机功率超过1200kw,现行l100V 工作电压已不适应大功率采煤机的要求,美国目前常用电压为2300V,部分工作面开始运用4160V电压;英国、澳大利亚使用3300V电压;法国使用5000v电压;波兰使用6000v电压。采煤机截深达到1—1.2m;③积木式结构,各单元之间没有机械动力传动,简单可靠;④其中更先进的设备,可实现滚筒自动导向,其实质是煤岩界面探测技术,它能自动识别煤岩界面.并据此自动调节滚筒截割

高度;⑤煤尘控制和故障诊断系统。

随着采煤机功率加大,产量提高,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也发展成为大功率、高强度、高可靠性的运输设备。目前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最大工作长度已达335m,最大输送能力达3500t/h,最大功率1412kW,表1-2中列出了几种国外先进刮板输送机的技术特征。

图1-2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技术特性

先进瓜板输送机的主要特点是:①整体铸造溜槽或组合焊接溜槽,减少了螺栓连接,提高了可靠的性。使用寿命达到600~1200万t过煤量;

②采用φ 38mm、φ 42mm大直径刮板链;③采用软

启动技术,使用双缓液力偶合器或排水型偶合器,配有程序逻辑控制器控制水的流速。软启动大大提高了输送机的可靠性,使链子和链轮的寿命加倍;

④故障诊断和工况监测技术,可以以连续监测输送机各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

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之一,近10年来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向两柱掩护式和四柱支撑掩护式架型发展,架型结构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法更先进,参数向高工作阻力、大中心距(1.75m、2m)发展,结构件材料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强度钢材,例如屈服极限69MPa以上的钢板,支架的寿命和可靠性要求大大提高,有些公司要求支架的耐久性试验循环次数达5000次。支架的寿命达14年以上。液压支架技术另一重大突破是控制系统,应用电液控制技术,采用电磁(或微电机)控制的先导阀.先进可靠的压力和位移传感器,灵活自由编程的微处理机技术,红外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使液压支架的动作自动连续进行,移架速度大大提高,支架循环时间达到6—8入配合采煤机的煤岩识别系统等先进技术,可实现工作面自动控制。

1.2我国综采技术的发展现状几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73年开始大规模引进德国、英国等

国家的综采设备,经历了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的过程。到目前已形成了较完整的设计、制造和科研体系。先后研制试验成功经济型综采成套设备;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特厚煤层分层机械化铺网液压支架系列及成套设备和工艺;放顶煤液压支架系列及成套设备和工艺。1995年全国共有243个综采工工作面,统配煤矿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46.66%.工作面平均工效25.077t/工,全国有65个年产百万吨以上的综采队,其中9个队年产达到200万t以上,2个队年产达到300万t以上,兖州南屯煤矿综二队1995年年产达到315万t,最高月产34.7万t,创出我国高产高效的最好纪录

一、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取得重大成绩

我国从1993年开始组织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到1995年已建成56个高产高效矿井。在产量增加9.1%的基础上,平均工效达到6.23t/工,提高2.9tt/工。工作面平均个数由149个减到107,减少原煤生产人员7万人,实现了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的生产模式,向集约化生产迈出可喜的一步。高产高效工作面装备,因地制宜采取3种模式,第一种是全套引进国际先进装备,如神华集团大柳塔

煤矿,全套引进德、英、美等国家先进装备,学习国处高产高效矿进的先进经验,走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道路;第二种模式是引进与国产相结合,引进国外先进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等关键设备,配套国内先进设备,如兖州屯煤矿等;第三种模式是立足国内设备,优选各种国产先进设备,优化系统配套,实现高产高效,如铁法晓南煤矿试验成功国产日产7kt综采成套设备。国内几个著名高产高效工作面装备情况见下表

二、机械化铺网分层开采和放顶煤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自8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机械化铺网液压支架及配套技术的攻关,取得重要成果,研制试验成功两柱掩护式和四柱支撑掩护式铺网支架系列,义马。晋城、大同等矿区在特厚煤层分层铺网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晋城矿务局古书院煤矿分层铺网工作面年放达到200万t,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综采放顶煤技术50年代末起源于欧州,经过数十年的试验和使用在世界近10个国家得到发展,然而进入80年代以来,这一技术在国外已奄奄一息,不但美、英、德、澳等国家不再采用,连放顶煤技术发展最早的法国、匈牙利、南斯拉夫和俄罗斯等也极少采用。其主要原因是:1.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适合放顶煤开采的煤层少;2.受严格的安全规程放顶煤技术自身弱点和复杂性的制约;3.环保要求;

4.传统综采的效益优势。

近年来,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得发展和广泛普及,综采放机煤采煤法正在成为一种高产高效采煤方法,1995年全国65个综采百万吨创水平队中有23个是综采放顶煤队,占35.4%,其中,年产200万t以上的9个综采队中有6个是综采放顶煤队。目前全国已有70多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并且,正以很快的速度在发展。我国放顶煤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综采设备研制有了新的发展

“八五”期间,适应高产高效工作面生产要求的大功率、高效综采设备有了较大发展。我国部分综采设备已开始出口美国、俄罗斯、印度和土耳其。

研制成功MG2×400-W型滚筒采煤机,液压牵

引,装机功率2×400KW、运输能力1500t/h,铺设长度250m,铸造槽帮,2×Φ34双中链交叉侧卸机头,双行星减速器,双速电机驱动,传动,传动部可平行或垂直布置,过煤量200万t等特点。长家口煤机厂、西北煤机一厂等重点输送机厂分别与国际长壁公司和威斯特伐利亚公司等合作,开发槽宽1000mm,运输能力2000~2500t/h,功率2×575kW,过煤量500万t以上的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目前正处于试制阶段。

液压支架设计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在以下方面:

(1)设计理论和方法有了突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对支架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液压支架三维力学模型的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平面力系方法的缺陷,提出了液压支架总体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开发出液压支架设计计算通用软件系统,并广泛应用,使我国液压支架设计计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完成液压支架计算机模拟试验的研究,把有限无方法成功地用于液压支架的研究,建立了液压支架整体有限无模型,开发SSTS液压支架模拟试验计算机仿真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了液压支架设

计的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液压支架设计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液压支架打入国际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3)技术规范和标准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我们已先后制定液压支架系列技术标准17项,成为国际上液压支架标准较完善的国家之一,促进了液压支架技术的发展。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了较大发展。开发了CAD工作站和微机CAD系统,建成了较完整的液压支架数据库和通用图库,并正在逐步实现支架设计CAD化。

(5)液压支架控制系统有了重大进步。根据我国国情研制的全液压手动控制快速移架系统的广泛应用,使支架降、移、升速度大幅度提高,由过去的20~30s/架,提高到9~12s/架。

(6)新架型研制成绩显著,架型结构进一步完善。新型高可靠性支架,反向四加杆高产高效低位放顶煤支架,适应中小煤矿的单一煤层采用轻型支架和轻型单摆杆放顶煤支架均取得成功。

四、我国综采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老矿井受生产系统制约,综采效率难以发挥。我国大部分矿井井型较

小,生产系统不适应集中生产的要求。巷道断面小,支护质量差,掘进设备落后,进度慢,运输系统环节多,辅助运输落后。工作面长度、采煤机截深、采区长度等工作面参数都比较小。

(2)职工队伍素质差,许多综采队以农民轮换工为主,文化基础差,队伍不稳定。管理水平低,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层次多,扯皮现象严重。

(3)煤炭企业普遍经济效益较差,负担重,技术改造任务难度大,资金投入严重不中,以致发展后劲不足,一些矿井没有设备更新能力,机械给出现倒退局面。

(4)小煤窑滥采滥挖现象严重。一方面造成对国有煤矿的市场冲击,成为影响综采发展的一个消极因素。

(5)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单位创收成为主要目标,技术攻关力量不足,科研成果低水平循环现象严重。

(6)由于受价格和基础工业水平的影响,我国煤机制造质量、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采煤机、工作面输送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采区供电技术、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不存在较大差距。

1.3综采矿井生产环节的合理配套

综采矿井生产系统配套设备,除包括直接与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连接的顺槽转载机、破碎机及带式输送机外,还应包括提升设备、掘进及支护设备、工作面供电设备、通风排水设备等。要保证综采工作面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必须保还生产系统各环节具有足够的通过能力和适应能力。即要保证提升能力大于运输环节能力,运输环节能力大于工作面生产能力;要保证掘进速度、通风能力与供电能力适应广工作面实际需求。

掘进速度跟不上综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是一个大问题。矿井的不合理布局.必然导致巷道掘进量的增加。美国将主并、副井直接布置在可采煤田中.不仅大大减少/巷道掘进量(无岩巷掘进),而且简化了运输系统。目前我国采掘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就是掘进机械化作业中,支护作业未能实现机械化,须尽快推广掘进支护“锚杆化”。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掘进速度,改善巷道支护质量,减少辅助作业时间,而且解决了综采工作面的端头支护问题。有的煤矿两个工作面共用一套运输系统,造成产运不相适应的矛盾。主运输系统

的运输能力一般偏低,不能与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相匹配,故须对现有它运输设备进行改造。如皮带输送机应实现自移机尾、闭环控制张紧装置的功能。又如占有90%以上的交流拖动提升应采用Pc控制技术。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运输能力相提升能力,而巳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1.4液压支架的应用和意义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对煤炭需要量的日益增加,煤矿开采,特别是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技术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1954年英国装备了世界上第一个液压支架工作面开始,采煤技术实现了综合机械化。综合机械化。就是工作面采煤、运输和支护三大主要生产环节都是现机械化。也就是说,采用滚筒式或刨削式等采煤机械落煤与装煤;工作面重型可弯曲运输机,以及与之适应的顺槽转载机和可伸缩皮带运输机等运煤;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和管理顶板。这几种设备相互配合,组成了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

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为动力,由若干液压元件(油缸和阀件)与一些金属结构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支撑和控制顶板的采煤工作面设备,能实现支

撑、降落移架和推移运输机等一整套工序。液压支架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提高采煤工作面的综合机械化水平。

我国于1964年开始研制液压支架,到目前已经取得可较好的效果。1974年以来,从西德、英国、苏联和波兰等国引进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液压支架。实践证明,液压支架具有强度高、支护性能好、移设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能使采煤工作面达到高产量、高回采率和高工效,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和掘进率,实现安全生产。

1.5液压支架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1.5.1 液压支架的发展状况

作为综采工作面关键设备的液压支架,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50年代英国研制的垛式支架和法国研制的节式支架代替了木支柱、金属摩擦支柱、液压支柱,开辟了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的技术革命;60年代前苏联研制并改进的OMKT型掩护式支架(具有四连杆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了支架梁端距变化大和不能承受水平力的问题,开辟了液压支架设计的新时代;70年代主要产煤国家都在不断改善支架结构,完善支架性能,实现了支架的“立即支护”力式;80年代以来,为提高生产率和降

低成本,在液压支架的设计和研制中应用了许多高新技术,特别是液压支架的性能相自动化程度有f 大幅度提高。如美国、澳大利亚的大部分长壁工作面部采用了电液控制技术,可对液压支架的各种动作功能进行多种方式的程序控制相性能监测。90%以上的美国长壁综采工作面使用了电液控制两拄掩护支架,其额定工作阻力最高可达9800kN,初撑比为0.7~0.85,移架循环时间大多小于10s。

我国从1958年开始设计掩护式支架.从1964年开始由专门研究室全面开展架型及阀类的攻关。1970年在山西大同首次全工作面装备了Tz—140型垛式液压支架。至70年代中期,研制了QY型掩护支架和ZY35型支撑掩护支架。80年代以来,开发了适用于坚硬顶板的大吨位TZ—720型支架,分层开采自动铺联网支架、放顶煤液压支架及大流量安全阀相操纵阀等。到目前为止,适于我国实现高产高效的网产液压支架有20余种架型,其中用于缓倾斜中厚煤层和缓倾斜厚煤层的各占一半。适用于缓倾斜,中厚煤层高产高效的液压支架的代表件型号有QY200—14/31、BY3300—]3/33、ZY35或BC400-17/35、TZ720—20.5/32、ZY550—13/29、ZY560k等。适用缓倾斜厚煤层高产高效的

液压支架分为机械化铺联网支架、一次采全高支架和放顶煤支架三大类。底座后部自动铺底网支架(如BC7A400—17/35、PY3200—17/35型)使用效果较好。BY3200-23/45、QY350—25/47;BC4800—22/42、ZY560—25/4等大采高支架获得年产超百万吨的效果。放顶煤支架分为单输送机插腿式开天窗、双输送机插板式、双输送机开天窗式三大类.其代表架型分别为ZFD5600—26/30、FY2800—14/28、ZFS5200—16/32。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这些支架的移架速度较慢(—般为20—30s)、初撑比较低(一般为0.52—0.77,实测仅为

0.25~0.4)。

1.5.2存在问题

液压支架经历了研制试验、引进仿制和改进创新阶段,直到现在的独立设计和制造阶段。特别是对液压支架的架型与结构件的设计和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达到了国外同期先进水平。然而在液压支架及其液控系统动态特性、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一些先进国家。尤其对液压支架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较少,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成为制约液压支架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的工业领域中,液压支架等煤矿机械的设

计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主要表现在:设计中以静态的、经验的方法为主;各种工序中工作机构动作和各种工况转换的控制还是以手动为主;工作过程中在线动态监测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对许多综采工作面而言还是空白。导致以上落后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1)对工作面的一切设备和仪器都有防爆要求,控制系统的电源必须是本安型;

(2)工作面空间很小,所有装置的体积和形状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3)在有限空间内密集布置相当数量的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抗干扰问题是一个重大难题;

(4)支架距泵站较远(用于远距离供液),压力损失和管路振动等问题较为严重;

(5)液压支架具有降、移、升、推相调架等工序,有时出现同架不同工序的组合作业、或不同架相同或不同工序的组合作业,给液压支架的自动控制带来了许多困难。

目前在采煤工作面的机械化生产作业中,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其一是支护速度太慢,难以适应高产高效生产的需要,特别是不能与采煤机牵引速度相匹配;其二是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严重不足不

矿用液压支架设计

摘要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一般掩护式液压支架的设计过程。设计内容包括:选架型、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主要零部件的校核和液压系统的设计。 由于该煤层厚度适中,选用掩护式液压支架。煤层厚度介于m ~ 5.2之 8.3 间,煤层厚度变化较大,选用调高范围大且抗水平推力强且带护帮装置的掩护式支架。支架采用正四连杆机构,以改善支架受力状况。顶梁、掩护梁、底座均做成箱体结构;立柱采用双伸缩作用液压缸,以增加工作行程来满足支架调高范围的需要。推移千斤顶采用框架结构,以减少推溜力和增大移架力。为了提高移架速度,确保对顶板的及时支护,采用锥阀液压系统。 关键词:液压支架液压四连杆机构采煤支架选型推溜移架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e general shield type hydraulic pressure support design process. The design content includes: Chooses, the system design, the main spare part design, the main spare part examination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Because this coal bed thickness is moderate, selects the shield type hydraulic pressure support. Coal bed thickness is situated between between the 2.5~3.8 rice, coal bed thickness change bigger, selects adjusts the high scope big also the anti- horizontal thrust is strong also the belt protects helps the equipment the shield type support. The support uses the four link motion gear, improves the support stress condition. The top-beam, caving shield, the foundation makes the packed in a box body structure; The column uses the doubl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function hydraulic cylinder, increases the power stroke to satisfy the support to adjust the high scope the need. Passes the hoisting jack to use the portal frame construction, reduces pushes slides the strength and increases moves a strength. In order to enhance

操纵杆支架课程设计举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题目:操纵杆支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 钻孔夹具设计 姓名:万百川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2009 学号:MDA09087 指导教师:永鲜职称:教授 2012年07月03日

操纵杆支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钻孔夹具设计 [摘要]此次设计是对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其零件为铸件,外形较小,除2-Φ20孔公差要求较严格外,其它加工面公差要求较低,并且无位置度要求,但是为了满足装配性能,根据现场实际,在加工过程中要制定工艺基准,并制定出工艺公差,利用工艺基准来加工后续工序。 [关键词] 操纵杆支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

目录 第一章序言 (3) 第二章零件的分析 (4) 2.1 零件的作用 (4)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 (5) 3.1 确定生产类型 (5) 3.2 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5) 3.3 选择定位基准 (5) 3.4 选择加工方法 (5) 3.5 制订工艺路线 (6) 3.6 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7) 3.7 工序设计 (7) 3.8 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8) 第四章夹具设计 (11) 4.1 接受设计任务、明确加工要求 (11) 4.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原件 (11) 4.3 确定加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12) 4.4 确定导向方案和导向元件 (12) 4.5 夹具体设计 (13) 4.6 夹具精度分析 (13) 4.7 绘制夹具装配图,标注有关尺寸和技术要求 (13) 结论 (15) 致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融会大学所学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知识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并且为我们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锻炼: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我们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液压课程设计(理工大学)

目录 0.摘要 (1) 1.设计要求 (2) 2.负载与运动分析 (2) 2.1负载分析 (2) 2.2快进、工进和快退时间 (3) 2.3液压缸F-t图与v-t图 (3) 3.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4) 3.1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4) 3.2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4) 3.3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5) 4.拟定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7) 4.1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7) 4.2原理图分析 (8) 5.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8) 5.1液压泵及其驱动电动机 (8) 5.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 (10) 6.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10) 6.1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10) 6.2系统发热与温升验算 (11) 7.课设总结 (12)

0.摘要 液压传动技术是机械设备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与微电子、计算技术结合,使液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电、液、气一体是当今机械设备的发展方向。在数控加工的机械设备中已经广泛引用液压技术。作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初步学会液压系统的设计,熟悉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的方法,掌握液压元件的作用与选型是十分必要的。 液压传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各部门采用液压传动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例如,工程机械、压力机械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是取其结构简单、输出力大;航空工业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取其重量轻、体积小;机床上采用液压传动的主要原因则是取其在工作过程中能无级变速,易于实现自动化,能实现换向频繁的往复运动等优点。 关键词:钻孔组合机床卧式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1.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卧式钻孔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如下工作循环式: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机床的切削力为25000N ,工作部件的重量为9800N ,快进与快退速度均为7m/min ,工进速度为0.05m/min ,快进行程为150mm ,工进行程40mm ,加速、减速时间要求不大于0.2s ,动力平台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 。要求活塞杆固定,油缸与工作台连接。设计该组合机床的液压传动系统。 2.负载与运动分析 2.1负载分析 (1)工作负载: T F =25000N (2)摩擦负载: 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Ffs = 0f ?G=1960N 动摩擦阻力:Ffd =d f ?G=980N (3)惯性负载:Fa = t v g G ??=500N (4)液压缸在个工作阶段的负载。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cm η =0.9,得出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所示。 表1液压缸各阶段的负载和推力 工况 计算公式 外负载F/N 液压缸推力 F0= F / cm η/N 启动 F=Ffs 1960 2178 加速 F=Ffd +Fa 1480 1644 快进 F=Ffd 980 1089 工进 F=Ffd +T F 25980 28867 反向启动 F=Ffs 1960 2178 加速 F=Ffd +Fa 1480 1644 快退 F=Ffd 980 1089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毕业论文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矿技术进步的标志,是煤矿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研制和使用液压支架是十分关键的。我国液压支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果,至今已能成批制造两柱掩护式和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这些系列化液压支架一般用于缓倾斜中厚煤层及厚煤层分层开采。 我国煤矿中使用的支架类型很多,按照支架采煤工作面安装位置来划分有端头液压支架和中间液压支架。端头液压支架简称端头支架,专门安装在每个采煤工作面的两端。中间液压支架是安装在处工作面断头以外的采煤工作面上所有的位置的液压支架。 目前使用的液压支架分为三类。即:支撑式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从架型的结构特点来看,由于直接类别和老顶级别的不同,所以为了在使用中合理地选择架型,要对支架的支撑力承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使支架能适应顶板载荷的要求。 此次设计是对大学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设计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构架,强化设计过程的规性以及对计算机的使用的熟练性。通过此次设计,能够更好的梳理所学的知识,基本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方法,同时提高独立为完成工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 2页共 2页

第1章液压支架的概述 1.1液压支架的组成和用途 1.1.1液压支架的组成 液压支架由顶梁、底座、掩护梁、立柱、推移装置、操作控制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 1.1.2液压支架的用途 在采煤工作面的煤炭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顶板冒落,维持一定的工作空间,保证工人安全和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必须对顶板进行支护,而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由液压元件与金属构件组成的至呼和控制顶板的设备,它能实现支撑、切顶、移架和推移输送机等一整套工序。实践表明液压支架具有支护性能好、强度高、移架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液压支架可与弯曲输送机和采煤机组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它的应用对增加采煤工作面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和保证安全生产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因此液压支架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是实现采煤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主要设备。 1.2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 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提供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如图1-1所示。 升柱:当需要液压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下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上升,是与活塞杆相连的顶梁紧紧接触顶板。

支架套筒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支架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 计 设计者姚泳 指导教师张莉 台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014-4-2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支架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原始图纸(见附页) 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材料45钢) 设计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装配图 1套 6、夹具零件图若干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 10机械3班 姓名姚泳 学号 1036210068 指导教师张莉

目录 序言 (1) 一、零件的分析 (1) 1. 零件的作用 (1) 2. 零件的材料 (1) 3. 零件的结构 (1) 4.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工艺规程设计 (2)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2.基面的选择 (2) 2.1粗基准的选择 (2) 2.2精基准的选择 (2) 3.制定工艺路线 (2) 3.1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3) 3.2工艺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4)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 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10) 1.问题的提出 (10) 2.夹具设计 (11)

四、总结 (11) 五、参考文献 (12)

序 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指导老师能在查阅的过程中指出我所存在的问题,谢谢!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支架套筒零件是支架上的支架套(见零件图),它与支架紧密配合。其主要的作用为支架套筒与其他零件的连接配合。 2.零件的材料 考虑到该零件的工作要求,主要用于零件之间的配合,工作强度不高,故 45号钢 能满足要求.大多在 3.零件的结构 3.1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的重要表面的粗糙度最高要达到2.5的精度,两端面的 粗糙度可达到0.04的精度.而且两个重要的内孔的粗糙度的要求也达到了0.63和0.16的精度.所以该零件的是一个重要连接结构零件. 3.2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在加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小加工装夹次数,尽可能使加工在同一轴线锪表面间完成,这样可使零件的加工工艺更迅捷,并能保证表面粗糙度。 4.零件的工艺分析 4.1先加工左边一组加工表面,包括车外圆00 5.050-φmm ,外圆5 .84φmm, 钻内孔025.0034+φmm,倒内孔025 .0034+φmm 的圆角和外圆005.050-φmm 的圆角.车外圆退刀槽.还有就是与孔025.0034+φmm 相互垂直的左端面.其中要保证孔的圆柱度公差

K103-操纵杆支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课程设计(铣36槽)

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操纵杆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系主任 二级学院院长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操纵杆支架。零件上方耳朵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操纵杆支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零件上方耳朵的Φ20孔(+公差)。 2、零件耳朵开档36H12(+公差)。 3、操纵杆支架底面 4、底面3-Φ11的孔(+公差)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操纵杆支架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通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操纵杆支架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操纵杆支架零件的生产纲领为(换成自己的设计个数)件/年,零件的质量是2.0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操纵杆支架生产类型为小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采用通用夹具。 三、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学生姓名: vvvvvv 学号: vvvvvvvv <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vvvvvv 职称: vvvv # 2014 年 06 月 15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前言 (1) 一设计题目 (2) 二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2) 三工况分析 (2) 四拟定液压系统原理 (3) . 1.确定供油方式 (3) 2.调速方式的选择 (3) 3.液压系统的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4) 4.液压阀的选择 (6) 5.确定管道尺寸 (6) 6.液压油箱容积的确定 (7) 7.液压缸的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7) 8.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7) [ 9.缸盖厚度的确定 (7)

10.最小寻向长度的确定 (7) 11.缸体长度的确定 (8) 五液压系统的验算 (9) 1 压力损失的验算 (9) 2 系统温升的验算 (11) 3 螺栓校核 (11) 总结 (13) : 参考文献 (14)

前言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相对于电力拖动和机械传动而言,液压传动具有输出力大,重量轻,惯性小,调速方便以及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机床等设备上。 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传动控制技术相比,液压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配置灵活方便﹑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控制并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液一体化整合﹑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多种显著的技术优势,因而使其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 液压压力机是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的主要设备,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也可以从事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挤金属零件成型、塑料制品及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本文根据小型压力机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小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呈长方形布置,外形新颖美观,动力系统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敏可靠。该机并设有脚踏开关,可实现半自动工艺动作的循环。

MT∕T 556-1996 液压支架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 5 5 6— 1 996 液压支架设计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支架设计中应遵守的总则,确定主要参数的依据,应具备的安全性和适应性以及对计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矿用液压支架(以下简称支架)的设计,不适用于支撑式支架。 2引用标准 GB 3452, 1液压气动用()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GB 3452.3液压气动用0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设计计算准则 GH/T 13306 标牌 MT/T 94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 MT 97液压支架千斤顶技术条件 MT 98矿用液压支架胶管总成及中间接头组件型式试验规范 MT/T 154.5液压支架产品型号编制和管理方法 MT/T 169液压支架型式及参数 MT 312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 MT 313液压支架立柱技术条件 MT 419矿用液压支架用阀 MT 554缓倾斜煤层回采工作面顶板分类 3总则 3.1型号编制 支架型号编制应符合MT/T 154. 5的规定。 3.2主要参数 支架的主要参数应符合MT/T 169的规定。 3’3图样标2 图样必须填明阶段标记。 3,4重心位置 总图样上应标明最小高度时的重心位置. 3- 5设计的技术文件 设计技术文件必需有设计说明书、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3.6总图样技术特征表中的内容 总图样技术特征表中必须标明下列内容:架型、高度、使用高度、中心距、宽度,额定工作阻力、初撑力、支护强度、对底板比压、通风断面(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的)、控制原理、操作位置、重量、泵站的流量和压丿J、立柱特征(型式、缸径、活塞杆径、额定工作阻力、初撑力)、千斤顶特征(型式、

机械课程设计支架设计

工艺工装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1. 零件的作用 (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1)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1) 3.绘制铸件毛坯图 (2) (三):工艺规程设计 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 2. 制定工艺路线 (2) 3.工序尺寸的确定 (3) 4.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4)

㈠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支架。直径为6mm的孔可以浇注润滑物,直径为22mm的孔和直径为38mm的孔可以装轴,起到支撑轴的作用,而直径为14mm的两个孔可以装细轴,起到固定轴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是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能吸收振动,阻隔振动传播,消振性好。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两个直径为24mm的端面,2个直径为14mm的孔,直径38mm的孔,直径为22mm的孔,直径为14mm 的孔和直径为22mm的孔直接影响到装配精度,所以必须保证它的精度,直径为34mm的圆柱的轴线与直径为54mm的圆柱轴线要保证垂直度。 ㈡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支架的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能吸收振动,阻隔振动传播,消振性好,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较重要的零件。由原始资料可知其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木模手工砂型铸造,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

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274页表10-7,造型材料为自硬砂,加工余量等级为H级,尺寸公差等级CT12级,加工余量取4mm。 3:绘制铸件毛坯图 ㈢工艺规程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选择以直径为54mm的轴径与直径为34mm的轴径为定位基准。 2.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01:手工砂型锻造 工序05:人工时效处理 工序10:粗铣¢24端面 工序20:钻¢22、¢38、¢6、¢14的孔 工序30:粗扩¢22、¢38、¢14、¢6 工序40:精扩¢22、¢38的孔 工序50:粗铰¢14的孔 工序60:半精铰¢14的孔 工序65:倒C1、C2角 工序70:去毛刺 工序80:热处理(淬火后回火) 工序90:终检

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学生姓名: vvvvvv 学号:vvvvvvvv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vvvvvv 职称:vvvv 2014 年06 月15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目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液压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是机床设计的一部分。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机床的功用、运动循环和性能等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 使学生在完成液压回路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元器件性能的掌握,理解不同回路在系统中的各自作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液压传动理论的掌握和强化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要求学生在完成液压传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基本知识,根据液压元件、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液压回路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要求实现的工作循环:快速空程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快速回程——停止。快速往返速度为4m/min,加压速度为40-250mm/min,压制力为300000N,运动部件总重量为20000N。。设计结束后提交:①5000字的课程设计论文;②液缸CAD图纸2号一张;③三号系统图纸一张。 3、主要参考文献 [1]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第 2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章宏甲.液压与气压传动.第 2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许福玲. 液压与气压传动.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张世伟.《液压传动系统的计算与结构设计》.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 [5]液压传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支架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支架夹具设计 姓名: 学号: 0811116025 班级: 08制造2班 指导老师:

支架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2) 一、零件工艺分析 (3) 二、夹具的设计 (3) 2.1、定位分析 (3) 2.2、定位原理 (3) 2.3、定位元件的分析 (4) 2.4、定位误差分析 (5) 2.5、夹紧力计算 (5) 2.6夹具装配图 (6) 2.7夹具优缺点 (8) 三、小结 (8) 四、参考文献 (8) 五、附件 (9) 1

前言 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我们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应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这也是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二、本说明书是根据支架两垂直侧面过程所需夹具的设计原理编写的。内容主要包括任务介绍、定位方案、定位误差分析、夹紧方案确定、夹具结构设计等内容。 三、此次设计是在系统地学完了专业基础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结合金工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环节。这次设计使我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初步掌握设计普通夹具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是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2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图1 零件图 工序要求: 卧式铣床上铣削图1所示的支架零件,材料为HT20-40,加工第一道工序为后竖直面,第二道工序为底面。 根据工艺要求:两加工表面粗糙度为3.2um,可通过初铣——半精铣实现。 二、夹具的设计 2.1、定位分析 在工件的定位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位方法,如:工件以平面定位,工件一圆孔定位,工件以外圆定位,工件以锥孔定位等。 由于本零件属于铸造毛坯,我们选择以平面定位。在夹具设计过程中尽量以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以便减小加工误差,所以在第一道工序中选择毛坯地面以及前侧面有定位基准;在第二道工序中选择以半精铣后侧面以及顶面为定位基准。 2.2、定位原理 3

操纵杆支架机械加工实用工艺说明书

州科技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操纵杆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容: 1.零件图 1 2.毛坯图 1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设计装配图 1 6.夹具体零件图 1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机制本9班 姓名:飞腾 学号: 201333265 指导教师:晨 教研室主任: 2016 年 4 月 13 日

目录 1、零 件 的 分 析 (3) 1.1 零件的作用 (3)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工 艺 规 程 设 计 (3) 2.1 选择毛坯种类并确定制造方法 (3) 2.2 基面的选择 (3) 2.3选择加工方法 (4) 2.4 制订工艺路线 (4) 2.5 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一)确定加工余量 (5) (二)确定毛坯基本尺寸 (5) (三)绘制毛坯简图 (5) 2.6工序设计 (6) (一)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6) 2.7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一) 工序05(粗铣底面A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7) (二)工序10(粗铣36槽)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三)工序15(钻3xΦ11)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四)工序20(钻mm 192Φ?通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五)工序25(精镗20mm φ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3、夹具设计 (19) 3.1 接受设计任务、明确加工要求 (19) 3.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19) 3.3 确定加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20) 3.4 确定导向方案和导向元件 (20) 3.5 夹具体设计 (21) 设计心得 (22) 参考文献 (23)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

广播电视大学汽修工作站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液压气动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62 姓名余德伟 指导老师宇红 设计时间2013年11月

目录 一.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计算 (2) 二.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7) 三.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2) 四、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4) 参考文献 (16)

一.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计算 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其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主要参数:轴向切削力为30000N,移动部件总重力为10000N,快进行程为150mm,快进与快退速度均为4.2m/min。工进行程为30mm,工进速度为0.05m/min,加速、减速时间均为0.2s,利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要求活塞杆固定,油缸与工作台联接。设计该组合机床的液压传动系统。 一工况分析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绘制运动部件的速度循环图(图1-1): 图1-1 速度循环图

其次,计算各阶段的外负载并绘制负载图,根据液压缸所受外负载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启动时:静摩擦负载 0.210002000fs s F f G N ? ==?= 加速时:惯性负载 10000 4.2350100.260a G v F N g t ??= ?==??? 快进时:动摩擦负载 0.1100001000fd d F f G N ? ==?= 工进时:负载 10003000031000fd e F F F N =+=+= 快退时:动摩擦负载 0.1100001000fd d F f G N ? ==?= 其中,fs F 为静摩擦负载,fd F 为动摩擦负载,F 为液压缸所受外加负载,a F 为 运动部件速度变化时的惯性负载,e F 为工作负载。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列出各工作阶段所受外载荷表1-1,如下: 表1-1 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外负载 根据上表绘制出负载循环图,如图1-2所示:

液压支架设计

目录 1 引言 (1) 2 立式组合机床液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 (2) 2.1 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2) 2.1.1 液压传动系统的技术要求 (2) 2.1.2 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2) 2.2 液压系统工况分析,确定主要参数 (2) 2.2.1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2) 2.2.2 工况分析 (3) 2.2.3 确定液压缸的主要参数 (4) 2.2.4 计算液压缸的输入功率 (5) 2.3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6) 2.3.1 确定液压传动系统的类型 (6) 2.3.2 液压回路的选择 (6) 2.3.3拟定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 (7) 2.4 液压元件的选择 (8) 2.4.1 确定液压油泵 (8) 2.4.2 辅件元件的选择 (9) 2.4.3 管件及油箱尺寸 (10) 2.5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1) 2.5.1 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 (11) 2.5.5 系统发热功率Ph (12) 2.5.6 散热面积 (12) 2.6 注意事项 (13) 2.6.1 系统安装前注意事项 (13) 2.6.2 系统安装时注意事项 (13) 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技术,液压传动系统由液压泵、阀、执行器及辅助件等液压元件组成。液压传动原理是把液压泵或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然后通过控制、调节阀和液压执行器,把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以驱动工作机构完成所需求的各种动作。 液压传动技术是机械设备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其发展速度仅次于电子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液压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液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70年代开始,电子学和计算机进入了液压技术领域,并获得了重大的效益。例如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方面,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设计计算、性能仿真、自动绘图以及数据的采取和处理,可提高液压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并大大提高交货周期。总之,液压技术在与微电子技术紧密结合后,在微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可以进一步拓宽它的应用领域,使得液压传动技术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使它在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本文研究内容是立式组合机床液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该文的设计过程基本上体现了一个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思路。液压传动在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磨床、车床、铣床、钻床以及组合机床等的进给装置多采用液压传动,它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无级调速,有良好的换向性能,并易实现自动工作循环。组合机床是由具有一定功能的通用部件(动力箱、滑台、支承件、运输部件等)和专用部件(夹具、多轴箱)组成的高效率专用机床。 当前,液压技术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等各项要求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完善比例控制、伺服控制、数字控制等技术上也有许多新成就,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机械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液压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了它在技术方面的革新已迫在眉睫。

液压支架选型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采掘机械》综合训练题目:液压支架选型设计 班级:矿电11- 姓名: 指导教师:师建国 完成日期:2014/12/29

综合训练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 根据所给原始数据进行液压支架选型的详细计算; (2) .编写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设计说明书; (3) 采煤设备与工作面综采设备配套关系图 设计原始数据及条件: (1) 设计图纸(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关系图) (2) 设计说明书 三、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2) 拟定设计方案 (3) 绘制图纸 (4) 编写说明书 (5) 整理及答辩 四、成绩评定 成绩: 教师 日期

目录 1液压支架选型的基本原则...................... - 1 - 2确定液压支架架型............................ - 1 - 2.1顶板分类(级)........................... - 1 - 2.2架型与支护强度初选....................... - 2 - 3主要参数计算和支架型号的确定 ................ - 2 - 3.1支架高度................................. - 2 - 3.2 支架主要结构确定 . (3) 3.2.1顶梁长度 (3) 3.2.2底座的宽度............................ - 5 - 3.2.3支架中心距确定........................ - 5 - 3.2.4支架移驾步距确定...................... - 5 - 3.3支护强度和工作阻力....................... - 5 - 3.4初撑力 (7) 3.5移架阻力及推溜力 (7) 3.6确定支架类型 (7) 4性能验算.................................... - 8 - 4.1顶板支护形式 (8) 4.2底板比压 (8) 4.3工作阻力(支护强度)和初撑力的验算 (9) 4.4顶板覆盖率 (9)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操纵杆支架加工艺及钻2-Φ20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河南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 题目:操纵杆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2-Φ20 孔夹具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5.06.19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操纵杆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2- Φ20孔夹具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 张 (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所加工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5.绘制夹具装配图(A0 或 A1) 1 张 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 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1 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 计全部内容。(约5000-8000字)1 份四、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要求在 3 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 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4.第 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2 目录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21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答辩 五、成绩评定 综合评定成绩:□优秀、□ 良好、□中等、□ 及格、□不及格 指导教师 日 期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培养,另外也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研究方法有:阅读《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了解各项设计步骤的具体内容;参考设计实例,熟悉设计的流程和相关工艺计算方法的应用;查阅设计手册,掌握工具和参数的选用方法。 结果:完成了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结论:一个零件的生产,在设计的过程要考虑到许多因素,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者,就必须熟悉设计过程的方方面面,并且理论结合实践,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设计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全套图纸加953297256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测控技术基础之液压传动与控制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 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姓名:王冉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班 学号: 2010105126 指导教师:谭宗柒 2013年 6 月 6 日至 2013年 6 月27 日

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1.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用成型铣刀在加工件上加工出成型面的液压专用铣床,工作循环:手工上料——自动夹紧——工作台快进——铣削进给——工作台快退——夹具松开——手工卸料。 2.设计参数 工作台液压缸负载力(KN ):F L =2.8 夹紧液压缸负载力(KN ):F c =4.8 工作台液压缸移动件重力(KN ):G=2.8 夹紧液压缸负移动件重力(N ):G c =35 工作台快进、快退速度(m/min ):V 1=V 3=4.5 夹紧液压缸行程(mm ):L c=10 工作台工进速度(mm/min ):V 2=45 夹紧液压缸运动时间(S ):t c=1 工作台液压缸快进行程(mm ):L 1=350 导轨面静摩擦系数:μs =0.2 工作台液压缸工进行程(mm ):L 2=85 导轨面动摩擦系数:μd =0.1 工作台启动时间(S ):?t =0.5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基本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6) 编制技术文件。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量:(打印稿和电子版各1份) (1) 液压系统原理图1张; (2)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字数:2500~3000。) 设计内容 1.负载与运动分析 1.1工作负载 1)夹紧缸 工作负载:N G F F d C C l 5.48031.0354800=?+=+=μ 由于夹紧缸的工作对于系统的整体操作的影响不是很高,所以在系统的设计计算中把夹紧缸的工作过程简化为全程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考虑夹紧缸的惯性负载等一些其他的因素。 2)工作台液压缸 工作负载极为切削阻力F L =2.8KN 。

液压支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支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课题主要论述了液压支架的主要设计过程。其中包括:液压支架的选型、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校核以及液压系统设计。 支架的形式为掩护式支架。支架除了要有效的对顶板进行有效支撑,还要实现升、降、推移四个步骤。支架采用四连杆机构,改善支架的受力状况,缩小支架的升降过程中顶梁前端前后移动的距离。立柱采用单伸缩液压缸,前端带有加长杆,以满足支架最低及最高位置时的高度要求。顶梁掩护梁、底座都做成箱体结构用钢板焊接而成。 在研制液压支架时,需要对支架进行生产试验和分析研究,确定合理的液压支架受力参数、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以及选定液压支架最佳方案等方面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本设计主要从支架的工作原理这手,然后进行总体结构设计以及校核。 关键词:液压支架;顶梁;底座;立柱;结构设计

ABSTRACT The article mianly elaborate the hydraulic support design for top-caving. includes: the selection of hydraulic pressure support form, system design, main spar part design and examination of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The support eliminates must realize effectively carries on the strut to the roof, but also must realize ,to fall, to push, move four steps .the support uses four link motion gears, improves the support the stress condition, reduces the support to rise and full the distance which in the process fort end the top-beam around moves. The column uses the list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hydraulic cylinder, front end has legthens the pole, satisfies the support to be lowest and time the highest position high request. The top-beam, shields Liang, the foundation all makes the packed in a box body structure, becomes with the steel plate welding. At research to presses the support, need to carry on produce to experiment and analyze the research, make sure reasonable of liquid presses the support to be subjected to the dint parameter, the sport parameter and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make selection the liquid to press the synthetic science technique problem of aspect of etc. of the best project of support. This design mainly this hand from the work principle of the support, then carry on the total structure design and school pits. Keyword:Hydraulic pressure support;Top beam;Cradle;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