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空间数据表达与获取

第二章 空间数据表达与获取

第三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练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 是: A.整体内插法 B.局部内插法 C.移动拟合法 D.邻近元法 2、下列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 是: A.打印机 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C.主 机 D.硬盘 3、有关数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 是: A.数据处理是实现空间数据有序化的必要过程 B.数据处理是检验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 C.数据处理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步骤 D.数据处理是对地图数字化前的预处理 4、邻近元法 是: A.离散空间数据内插的方法 B.连续空间内插的方法 C.生成DEM的一种方法 D.生成DTM的一种方法 5、一般用于模拟大范围内变化的内插技术是: A.邻近元法 B.整体拟合技术 C.局部拟合技术 D.移动拟合法 6、在地理数据采集中,手工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入: A.属性数据 B.地图数据 C.影象数 据 D.DTM数据

7、要保证GIS中数据的现势性必须实时进行: A.数据编辑 B.数据变换 C.数据更 新 D.数据匹配 8、下列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 是: A.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空间变 换 D.旋转变换 9、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取空间数据容量的压缩方法是: A.压缩软件 B.消冗处理 C.特征点筛选 法 D.压缩编码技术 10、表达现实世界空间变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空间位置、专题特征、时间 B. 空间位置、专题特征、属性 C. 空间特点、变化趋势、属性 D. 空间特点、变化趋势、时间 11、以下哪种不属于数据采集的方式: A. 手工方式 B.扫描方式 C.投影方 式 D.数据通讯方式 12、以下不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 A. 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数值变 换 D.反解变换 13、以下不属于按照空间数据元数据描述对象分类的是: A. 实体元数据 B.属性元数据 C.数据层元数据 D. 应用层元数据 14、以下按照空间数据元数据的作用分类的是: A. 实体元数据 B.属性元数据 C. 说明元数据 D. 分类元数据 15、以下不属于遥感数据误差的是: A. 数字化误差 B.数据预处理误差 C. 数据转换误差 D. 人工判读误差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Arc GIS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制作人:张佑祺

一、实验目的 理解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过程,掌握地图数据和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示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单一符号 采用大小、形状和颜色都统一的点状、线状或者面状符号来表达制图要素。具体操作是选择目标要素,在图层上用鼠标右击,打开属性窗口,点击符号系统,选择要素的单一符号,点击符号样式,打开符号库,根据需要设置符号的样式、颜色、大小。 2、分类符号 利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符号,反映空间位置和地图要

素的数量、质量差异。具体操作是选择目标要素,在图层上用鼠标右击,打开属性窗口,点击符号系统,选择类别的唯一值,根据值字段,根据要求,添加所有值或者添加值,值字段中的类别是给分类符号作为分类依据的,点击色带的下拉箭头,设置不同符号的颜色的不同表达。 3、分级色彩 具体操作是选择目标要素,在图层上用鼠标右击,打开属性窗口,点击符号系统,选择数量的分级色彩,值和归一化共同表示分级色彩。用值中的数值除以归一化中的属性字段,在类中输入需要分的等级数,得到需要用分级色彩表达的结果。

4、分级符号 具体操作是选择目标要素,在图层上用鼠标右击,打开属性窗口,点击符号系统,选择数量的分级符号,在值和归一化中添加相应的字段,点击分类,设置分类的分类数。

选择目标要素,在图层上用鼠标右击,打开属性窗口,点击符号系统,选择数量的比例符号,在值和归一化中添加相应的字段。 6、点值符号 用一定大小的点状符号来表示一定数量的制图要素,表现出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密度数值。数值小的地区点较小。(只有面要素中才有点值符号的添加)具体操作是选择目标要素,在图层上用鼠标右击,打开属性窗口,点击符号系统,选择数量的点密度。

第二章 空间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

第二章空间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本章概述: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空间地理实体,建立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空间数据库,即将反映地理实体特性的地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这需要解决地理数据具体以什么形式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即空间数据结构问题和如何描述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即空间数据库模型问题。本章重点介绍主要的空间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模型。 §2.1 地理实体及其描述 介绍地理实体的概念,地理实体需要描述的内容,实体的空间特征和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2.2 矢量数据结构 讲述矢量数据的图形表示、获取方式和表示(即矢量编码方法)。§2.3 栅格数据结构 讲述栅格数据的图形表示、栅格数据的组织、栅格结构的建立和栅格数据的表示。 §2.4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

针对矢量栅格数据结构互为优缺点状况,介绍集两者优点为一体的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具体数据结构设计方法。 §2.5 三维数据结构 主要阐述基于栅格的八叉树三维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存储结构。在矢量结构方面,介绍常用的三维边界表示法的方法原理、特点和应用。§2.6 空间数据模型 首先介绍数据库有关基础知识,传统数据模型如何存储图形数据及其局限性,重点阐述面向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模型和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2.7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建立和维护 介绍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的内容、建立过程和维护方法。 您可能还想看前贴【GIS原理学习(一)】【GIS原理学习(二)】【GIS 原理学习(三)】【GIS原理学习(四)】 §2.1 地理实体及其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实体作为描述、反映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的单体。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需要描述地理实体的名称、位置、形状、功能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地理实体的时间、空间和属性三种特性,其中空

ArcGIS——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要点(20201005143349)

GIS理论与实践 讲义四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目的 掌握ArcMap的数据符号化方法 掌握对ArcMap进行数据层标注 掌握ArcMap的地图制作和输出 内容 学会ArcMap中的四种数据符号化方法:单一符号、分类符号、分级符号 和组合符号 学会对ArcMap进行数据层标注的两种方法:交互式标注和自动标注操作 学会ArcMap的地图制作和输出,包括地图模板的操作、版面设置、制图 数据操作、地理坐标格网设置及各种地图整饰的操作 一、ArcMap数据符号化 1. 单一符号标示数据 在上海行政区划图的内容表上,右击要标示的层,点取Properties命 令。 点取Symbology标签。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进行一系列的设置。 完成后单击OK。

2. 分类符号标示数据 在上海行政区划图的道路图层上点右键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 点取Symbology标签,在显示列表框中选择Categories中的Unique Value。 在Value Field中选择CLASS,即街道的分级。 单击Add All Values按扭,将所有街道级别添加进来。如图:

若对系统默认的符号样式不满意,还可以双击相应的Symbol符号,进行一系列设置。 完成设置后返回图层属性对话框,结果如图所示: 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另外的两种表示方法: 其一是同时按照多个属性值的组合进行分类来确定符号类型(Unique Value、Many Fields)。

其二是按照事先确定的符号类型通过自动匹配来表示属性分类(Match to Symbols in Style)。 3. 分级符号标示数据 (1)分级色彩设置 在内容表上右击river图层,点取Properties命令。 点取Symbology标签。 点击Quantities,选中Graduated Colors。 在Field复选框的Value下拉菜单中选择Length,表示按照河流的长度 分级。默认的分级方法是按自然分类法,通过聚类分析将相似性最大的 数据分在同一级别上。 也可以选择手动分级自行修改分级方法。如图: 确认分级方法后,点击OK。得到的分级结果如图: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点击这里 1.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1)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2)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 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 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3) 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6) 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11) 11. 根据第10 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 指标和T 指标。 (17)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 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

ArcGIS空间大数据地可视化表达之制图大数据操作

2012-11-23 11:50:16 一幅ArcMap 地图通常包括若干个数据组,如果用户需要复制数据组或者调整数据组的尺寸,生成数据组定位图,就需要在版面视图直接操作制图数据。 1. 复制地图数据组 (1)在ArcMap 窗口版面视图单击需要复制的原有制图数据组。 (2)在原有制图数据组上右键打开制图要素操作快捷菜单。 (3)单击Copy 命令或者直接快捷键Ctrl+C 将制图数据组复制到剪贴板。 (4)鼠标移至选择制图数据组以外的图面上,右键打开图面设置快捷菜单,单击Paste命令或者直接快捷键Ctrl+V 将制图数据粘贴到地图中。 (5)地图输出窗口增加一个复制数据组,同时,容表中也增加一个New Data Frame。

2. 设置总图数据组 根据输出地图中现有的两个数据组,将一个数据组作为说明另一个数据组空间位置关系的总图数据织(Oveview Data Frame),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当一幅地图包含若干数据组时,一个总图可以对应若干样图。一个总图与样图的关系建立起来,调整样图围时,总图中的定位框图的位置与大小将同时发生相应的调整。 (1)在ArcMap 窗口版面视图中,在将要作为总图的数据组上右键打开制图要素操作快捷菜单。单击Properties 命令,打开Data Frame Properties 对话框(如图1)。

图1 Data Frame Properties 对话框 (2)单击Extent Rectangles 标签,进入Extent Rectangles 选项卡。 (3)在Other data frames 选项组的窗口中选择样图数据组:Data Frame2。单击右向箭头按钮将样图数据组添加到右边的窗口。 (4)单击Frame 按钮,打开Frame Properties 对话框,选择合适的边框,底色和阴影。 (5)单击确定返回。 完成了设置之后,如果调整样图,可以在总图中浏览其整体效果。 3. 旋转制图数据组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制图区域的形状或其他原因,可能需要对输出的制图数据组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以满足某种制图效果。具体的旋转操作如下: (1)在ArcMap 窗口主菜单条中单击 View 下的Toolbar 命令,打开Data Frame Tools 工具条。

空间数据分析第二章

2.1地理世界的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 2.2空间数据的性质 2.3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2.1 地理世界的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的特殊性质使得很多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不能够直接应用于空间数据的分析,大量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原因在于这些分析方法和技术是基于空间数据性质的。 2.1.1 地理世界的概念模型--对象和场 人类一般以两种观念认识世界,一种认为世界由离散的实体构成,另外一种认为世界是连续的场。于是,离散的对象和连续的场就构成了表示地理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它提供了概念层次上地理世界的认知模型。 离散实体又称为对象,通过其独特的局部化特征相互区别,并通过其拥有的特定属性的个体被识别。其重要特征是对象可被计数。 维数是离散实体的显著特征,在离散的世界观中,实体自然地被抽象为点、线和多边形(面)3种类型。 离散对象观将现实世界作为一个能够容纳概念对象、基本对象和复合对象的空间。 在离散对象方法中,空间对象的几何形态及其属性特征共同构成地理信息的完整表示,其属性信息是所描述的地理实体的特性,不因为这个实体位置的不同而改变。 离散对象也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变化的场,如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连续起伏等。在每一条线上要素点的值处处相等;线的稀疏密集表示空间变化的梯度。 场的观点--用连续表面描述地理现象的方法。它认为世界被很多变量描述,每一个变量在任何可能的位置都是可量测的。 连续场描述的是在空间—时间框架下地理变量的空间变化。 场的表示:在数字世界中完全地表示连续空间是不可能的,所有表示连续世界的空间数据模型都是某种程度的近似,这些模型包括规则的空间点、不规则的空间点、等值线、规则单元格、不规则三角网,以及多边形等 不规则多边形表示场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近似技术,是典型的用适量数据模型表示连续场的技术,植被覆盖类型、土壤类型和气候类型区等地理场经常使用不规则多边形表示。 在这种情形下,需要多边形不重叠并完整地覆盖所研究的空间范围。V oronoi多边形是经常使用的表示地理场的模型,它又称为Thiessen多边形。V oronoi多边形与Delauney三角形密切相关,根据一组空间点,可首先构造Delauney三角形,然后对三角形的边进行垂直等分即可导出V oronoi多边形。 V oronoi多边形常用于气象和水文中,这是在假设观测点代表最邻近的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快速构造观测点所代表的空间区域的方法。 但V oronoi多边形的大小主要依赖于观测点分布的疏密,并且可能存在一个观测点不合理地代表了一个很大的区域,而其中的数值处处一致。 这一模型表示场的适合性受到点分布合理性的制约,在样本点的疏密程度变化合理的区域中场的表示好;而样本极度稀疏的区域将会忽视其空间变化。 总之,离散对象和连续场概念模型是建立在两种地理世界认知观的基础上,它反映了地理世界的复杂性及认知的复杂性。基于离散对象和连续场,GIS实现了两种有效的空间数据模型,即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2.1.2 GIS空间数据模型——矢量和栅格 离散对象和连续场提供了关于表示地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概念视图,但是两者都不能解决任何地理现象数字化表示问题。

GIS实验一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GIS实验一——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实验工具:计算机,SuperMap Deskrop 2008 软件,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及结果: 一、屏幕数字化 1.配准。启动超图软件,新建数据库“data”,点击【数据集】导入数据集“b078084812”。 双击“b078084812”打开地图,点击【数据处理】—【配准】—【新建配准窗口】,如下图所示: 在配准操作窗口中将配准方法选择为【线性配准(至少4个控制点)】;放大地图的左下角,在选取相应的刺点,双击序号1的数据行,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控制点的坐标;按此方法依次选取其他的三个点后,点击【计算误差】,结果如下所示:

点击【配准】。 2.裁剪 打开配准后的地图,点击【地图】—【地图裁剪】—【矩形裁剪】,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在地图上画一个矩形框。点击鼠标左键则在地图窗中绘制一个矩形框;弹出的“地图裁剪”对话框中设置参数:点击“裁剪区域设置”页,修改矩形的的X、Y 坐标值(如下),点击【修改】;点击“数据裁剪设置”页,图层名称:打√,保存为数据集:命名为clip,点击【确定】。

裁剪后的地图没有了图框,如下图所示: 3.新建数据集和修改属性表结构 (1)点击【数据集】—【新建数据集】—【混合批量创建数据集】,分别创建面数据集“房屋”、线数据集“道路”、文本数据集“注记”如下所示: (2)右键点击“房屋数据集”—【属性】—【数据表结构】—【新建】,新建内容如下所示:

(2)屏幕矢量化和录入属性值 打开“b078084812Result”,将“房屋”数据集拖到地图窗口中,右键点击图例中的房屋@data将其设为可编辑状态;在空白窗口处单击右键后点击【对象绘制】,点击【绘制多边形】,在窗口上放大要跟踪的房屋,然后根据图上的显示绘制多边形;双击房屋面,在弹出的窗口中录入房屋面的属性数据。 二、空间数据编辑 1.绘制点对象

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

空间数据采集的任务包括对地图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空间定位数据、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多媒体数据等进行采集。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像片、遥感图片数据、文本资料等转换成GIS可以接受的数字形式 文字数据数据库入库之前进行验证、修改、编辑等处理,保证数据在内容和逻辑上的一致性 配置不同的设备和仪器:不同的数据来源要用到不同的设备和方法数据处理:几何纠正、图幅拼接、拓扑生成 2.简述GIS数据的内容。 1.地图数据:最常见的数据来源; 2.野外实测数据:指各种野外实验,实地测量所得数据,他们通过转换可直接进入空间数据库; 3.数遥感图像:遥感数据也是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源; 4.统计数据:许多部门和机构拥有不同领域的数据如人口、自然资源、国民经济等方面诸多统计数据; 5.共享数据:随着各种GIS专题图件的建立和各种GIS系统的建立直接获取的数字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 6.多媒体数据、文本资料数据在GIS数据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3.简述常用的图形数据采集设备。 全站仪、遥感卫星、GPS、平板仪、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扫描仪、移动测绘系统。

平板测量:获取的是非数字化数据;全野外数字测图、空间GPS 定位系统;地图数字化是指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过手扶跟踪或扫描数字化的方法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摄影测量:利用摄影测量仪器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拍摄,从而得到有益的的空间数据;遥感图像:利用遥感卫星及遥感航空获取空间地理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得到空间数据。 5.简述地图数字化的目的及常见的地图数字化方法。 地图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图形数据更好的在计算机中进行存贮、分析和输出。常见的地图数字化方法有手工数字化,数字化仪数字化,扫描跟踪数字化等。 6.简述地图数字化的流程。 首先用扫描仪对地图进行扫描处理获得栅格数据;然后利用GIS 软件对栅格数据进行转换使之成为矢量数据;最后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 7简述三种数字化方法及其操作过程。 1) 手工数字化 对地理实体进行编码;量取地理实体的坐标;录入坐标数据。手工栅格数据化:将图面划分为栅格单元矩阵,按地理实体的类别对栅格单元进行编码,然后依次读取代码值得数字化方法。 地图 栅格数据 扫描仪 GIS 软件 矢量数据 编辑处理 数据库

第二章空间数据模型作业

1、根据GIS数据组织和处理方式,举例如何选择地理空间实体抽象的概念模型中基于要素的模型还是基于场的模型? 要素模型:是可以辨识的一个个地理实体,如城市、河流、道路等等,每个实体都有其空间分布和属性特征。 点对象,由特定位置、维数为零的物体;线对象,维度为一的空间组成部分;多边形对象,即面状实体,通常用封闭曲线加内点来表示。矢量模型即是基于要素的,将现象看成原型实体的集合,矢量模型的表达源于空间实体的本身,通常以坐标来定义。 场模型:是连续的分布在所要表达的地理空间中,比如气温,大气污染程度等等。 用于模拟一定空间内连续分布的现象,常用栅格数据模型描述。栅格数据模型是基于连续铺盖的,它是将连续空间离散化,以规则或不规则的铺盖覆盖整个空间。 要素模型和场模型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先选择要素,再回答它在哪里的问题;场模型实现选择一个位置,再回答那里怎么样的问题,最后都得到数据。 2、空间数据结构在ISO三层次地理空间认知中的作用和意义? 地理空间认知包括空间特征感知、空间对象认知、空间格局认知三个层次。空间数据结构介于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中间媒介位置。空间数据结构能有效地对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组织,讲逻辑关系和数据转化为物理的数据,实现将现实世界的空间关系向计算机系统智能化的转变。 3、什么是空间关系?为什么说拓扑关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空间关系是指各实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包括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和度量空间关系。由于拓扑空间关系对GIS查询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GIS中,空间关系一般指拓扑空间关系。 更大稳定性原因:拓扑关系能清楚地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故比几何关系更稳定。 4、地理空间实体抽象的概念模型中基于要素的模型和基于场的模型分别对应的逻辑模型有那些? 基于要素的模型:矢量数据模型、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基于场的模型:栅格数据模型、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镶嵌数据模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