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教案:

第4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丽泽中学王小俊

教学目标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难于理解,所以在分析问题时,举的例子尽量选择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分析和讲解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解决了一些政治问题,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很快陷人严重危机的话题引人新课;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及其表现;大危机特点及人民的痛苦;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教师揭示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因素;解释大危机的特点;师生共同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得失、目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提问启发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

板书设计:第4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黑色星期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3.经济危机的特点

4.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蓝鹰运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4、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导读提纲:?(以课件或幻灯出示导读提纲)先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结合导读提纲快速阅读教材,并分析以下问题。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是什么?

2.这次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3.罗斯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选美国总统?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5.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

响?

导入新课:

一、美国经济的长足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从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一切都显得那么富足和舒适。但在繁荣的背后却潜伏着危机,财富过于集中,穷人无力购买商品,导致市场相对萎缩;异常活跃的股票市场,疯狂的股票投机生意,使股票价格持续上涨,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掩盖了就要临头的危机形势;过度的信贷消费,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各环节、各部门之间失衡。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30年代大危机终于不可避免地在美国发生了。经济大危机是怎么回事?罗斯福新政又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你就知道了。?

二、“黑色星期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第17页小字部分后回答: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事实上,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但纽约股市经过不断哄抬,股价一直上扬。这个美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无法正确反映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支撑股市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但这种信心和希望在1929年10月下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价。股市崩溃了。

股市崩溃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兑换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美国的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