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泾阳县云阳镇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长风投资咨询工程XX

卓远天成()环境工程技术XX

二○一一年六月

工程名称: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工程号:ZYTC-11/0619-LJ

设计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X X长风投资咨询X X

卓远天成()环境工程技术XX

总经理:赵英镝(工程师)

总工程师:王敏(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王彩霞(工程师)

参加编制人员:

目录

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结论1

第一章:总论6

1. 编制依据6

2. 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设计规X6

3.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7

4. 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7

5. 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8

6. 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8

7. 编制X围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环境概况10

1. 区域概况10

2. 环境概况综述11

3. 项目建设背景12

4. 项目实施意义12

第三章:垃圾产出量及成分预测14

1. 设计年限与预测依据14

2. 服务X围14

3. 人口及垃圾产出量预测14

4. 垃圾成分预测16

第四章:垃圾消纳方式及转运站作业方式研究20

第一节:垃圾消纳方式20

1. 区域位置概况20

2.桥底镇官苗沟垃圾填埋场概况20

3. 垃圾消纳方式确定21

第二节:垃圾转运站运行方式研究与比选21

1.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21

2.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比较22

3.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选择24

4. 垃圾收集转运计划25

第五章:垃圾转运站建设位置比选及建设条件概况26第一节:垃圾转运站建设位置研究与比选26

1. 选址原则26

2.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26

3. 建设位置比选26

第二节:建设条件概况28

1. 区域地形地貌28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9

3. 气象29

4. 供应措施30

5. 保障措施30

第六章:转运站工艺及运输车辆设置31

第一节:垃圾收集站设施及收运车辆配置31

1. 垃圾收集站点分布31

2. 垃圾收集桶设置31

3. 收集站及收运车辆配置31

4. 运输车辆选型32

第二节:压缩式垃圾转运站32

1. 遵循的规X及设计原则32

2. 垃圾压缩原理及系统配置33

3. 垃圾压缩机技术参数34

4. 集装箱35

5. 垃圾压缩机选型37

6. 转运站运距运输路线及车辆测算37

7. 降尘除臭系统39

8. 称量及自动控制系统40

9. 垃圾渗滤液处理40

第七章:总平面布置42

1. 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设计规X42

2. 布置原则42

3. 平面布置42

4. 竖向布置43

5. 道路及地面硬化43

6. 环境绿化与美化45

7.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5

第八章:公用工程46

1. 建筑、结构46

2. 给水排水50

4. 电气52

5. 自动控制及仪表54

第九章:环境保护56

1.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X56

2. 环境保护措施56

3. 绿化57

第十章:消防及节能58

第一节:消防58

1. 编制依据58

2.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X58

3. 设计中采取的消防措施58

第二节:节能59

1. 编制依据59

2. 遵循的主要设计规X60

3. 设计原则60

4. 节能措施60

第十一章: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61

1. 遵循的设计规X61

2. 工业卫生61

3. 安全生产措施62

4.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62

5. 预期效果63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及组织保障措施64

1. 项目实施进度64

2.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4

3. 项目实施交付后生产管理机构65

第十三章:人员编制及成本分析67

1. 人员编制67

2. 处理成本分析67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0

1. 项目基本情况70

2. 编制依据70

3.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的确定71

4.投资估算72

5.投资比例构成72

6.资金筹措72

第十五章:财务评价79

1. 主要依据79

2. 评价X围79

3. 总成本费用测算80

4. 收入资金来源测算80

5. 税金利润估算81

6.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81

7. 敏感性分析81

8. 财务评价结论82

第十六章:国民经济评价83

1. 分析方法及依据83

2. 评价采用的基本参数83

3. 效益分析年限83

4. 社会效益分析83

5.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84

6. 项目间接效益85

7. 经济费用与效益流量分析85

8.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85

第十七章:结论及其建议86

1. 简要结论86

2. 建议86

附图:

附图一:《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区域位置图》附图二:《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结论

一、工程名称:泾阳县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

二、工程地点:云阳镇东南角南丁村,关中环线路北(污水处理厂西侧)

三、主管单位:泾阳县云阳镇人民政府

四、实施单位:泾阳县云阳镇垃圾转运站工程筹建处

五、编制单位:X X长风投资咨询X X

卓远天成()环境工程技术XX

六、建设规模及分类:

根据建标117-2009《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为:

近期(2009~2012)50t/d,类别:V类;

远期(2013~2020)100t/d,类别:IV类;

七、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根据建设项目管理原则,泾阳县云阳镇人民政府已成立了“泾阳县云阳镇垃圾转运站筹建处”,承担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任务,具有独立法人机构和完善的组织机构,实行全面管理,负责本工程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建成投入运营。

【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目前“云阳镇人民政府”对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已进行了规划选址、土地、供水、供电,地形测绘及初勘等前期等工作,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主要建设内容及工艺

1.主要建设内容

在城区居民聚居区和商业区按200m间距配备垃圾桶,共150个。

设小型垃圾收集站2座,每座收集站收集能力为25t/d,总收集

能力为50t/d。

设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总转运能力50t/d,配备垃圾收集车3辆,20m3集装箱式拉臂运输车2辆(1用1备);

建设规模分类:V类;

2.转运站工艺流程

垃圾压缩站工艺采用

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

九、总体布置

在镇区南大街与中心大街建设垃圾收集站2座,单座建筑面积为111.41m2。

在镇东南角南丁村,关中环线路北(污水处理厂西侧)建设压缩式垃圾转运站一座,总用地面积3280.685 m2(4.92亩),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921.55m2;

道路及硬化场地面积:683.238m2;

绿化占地面积:1148.24m2;

根据功能及性质,进站主大门开向朝南,接关中环线主干道,宽7.0m。

设置地磅和门卫房,建筑面积29.955m2,出口处右侧设动态称量地磅,用于进场垃圾计量称重,最大称重量20t。

压缩车间建筑面积366.955m2,单层,框架结构,层高5.0m、3.3m。

设计在一层平面设置了一套垃圾压缩机,一套供料装置、一套横移位装置、一套油压系统、配电室等,并设前部倒车平台和一套接料贮仓。

在办公楼一层平面设置了中央控制室、除尘除臭间等相关的辅助设施功能间。

厂区东南角设置了渗滤液收集池,钢筋砼结构,占地面积13.045m2,容积30m3,定期采用运输槽车送往泾阳县垃圾填埋场渗滤

液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

十、主要技术指标

1、垃圾收集运转时段划分

转运站按一班制运行,年工作制365d,日工作制8h,工作时段为6.00~10.00、16.00~20.00,总运转量50t/d;

转运站收集转运时间计划见表—1:

2、项目实施进度

本建设项目实施工期:8个月,2012年2月竣工验收;

可研审批:2011年7月;

初步、施工图设计及招标:2011年7月~2011年9月;

施工期:2011年10月~2012年1月;

验收及审计:2012年2月;

3、工作制及劳动定员

1)、工作制:365d/a,8h/d。

2)、劳动定员:编制12人(不包括垃圾收集及保洁人员),其中:管理1人,生产人员为3人,司机5人,服务人员3人。

4、主要技术指标

转运站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

(表—2)

十一、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估算投资:954.53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945.62万元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760.56万元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15.02万元

第三部分预备费:70.05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8.91万元

2.资金筹措

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总投资为:954.53万元;资金来源及筹措为:

申请国家环保专项资金:668.17万元,占总投资:70.00%;

地方政府自筹资金:287.36万元,占总投资:30.00%;

十二、综合效益分析及结论

1.财务评价结论

根据工程性质及相关标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

2、单位投资及处理成本测算

单位投资及成本见表—4:(表—4)

第一章:总论

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XX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1995年10月30日;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

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31号文);

4)、《泾阳县云阳镇总体规划》(2009~2020);

5)、《XX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1998年8月22日XX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XX省公布并施行);

6)、《XX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XX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的函》)(陕环函〔2006〕401号);

7)、设计委托书及合同;

8)、其它有关基础资料;

2. 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设计规X

1)、《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X》(GB50377-2003);

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5)、《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CJ/T3033-1996;

6)、《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

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X》(CJJ47-2006);

8)、《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垃圾转运》(CJ/T29.2-79);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0)、《室外给水设计规X》(GB50013-2006);

11)、《室外排水设计规X》(GB50014-2006);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3)、《建筑防火设计规X》(CB50016-2006);

3.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根据建设项目管理原则,泾阳县云阳镇人民政府已成立了“泾阳县云阳镇垃圾转运站筹建处”,承担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任务,具有独立法人机构和完善的组织机构,实行全面管理,负责本工程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建成投入运营。

【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目前“云阳镇人民政府”对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已进行了规划选址、土地、供水、供电,地形测绘及初勘等前期等工作,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云阳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水土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大规模蔬菜生产,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为了加快重点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省委省政府在实施关中百镇和陕南陕北各50个镇建设的基础上,再确定了107个重点镇给予重点支持,并明确了重点镇建设的目标,提出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政策措施。云阳镇作为107个重点镇之一,将得到政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率先发展。

随着XXXX经济一体化协议的签订,两个城市之间交通、经济、通讯以及其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的加速,XX 与XX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作为全省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云阳镇可以借助关中环线,为两个中心城市提供服务。便捷的交通和产业特色优势为云阳镇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由于目前云阳镇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之一,城市环卫设施基础建设薄弱,城区现状生活垃圾产出量约50T/d,垃圾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非密封式垃圾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密封不严,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泾阳县在桥底镇官苗沟建有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填埋库容180万m3,服务年限为15年,项目完全按照卫生填埋标准进

行建设,运营实行科学化、规X化管理制度进行作业,实施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之目的。

由于云阳镇距官苗沟垃圾填埋场运距约15km,运输距离长,缺乏机械化、自动化的垃圾转运站,而城区内只有少量简易的垃圾收集站点,远满足不了垃圾产出量运输求,大量散装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危害相当严重,并且运行成本高,致使该地区少量生活垃圾偷倒现象屡禁不止,对城市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垃圾转运站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目前云阳镇现状的运输车辆少、运距长、成本高、运输能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可以大大缓解和改善生活垃圾转运过程的卫生条件、降低运行成本、改善城市周边环境卫生,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的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5. 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

目前我国逐渐重视城市废物基本性质的研究,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掌握的本底资料论证和制定城市废物综合治理对策,选择适用处理工艺;同时,根据城市环境卫生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制定收运处理计划,建立和改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本报告设计垃圾日产量为50t/d,设置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垃圾转运采用集装箱压缩式垃圾转运方式。

此种方式目前为国内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垃圾压缩设备,其原理为通过外力加压于松散的生活垃圾,使其体积减少变得密实。垃圾压实前容重0.2~0.35t/m3,经过压实后容重可提高到0.6t/m3左右,压缩设备采用板式提升输送机、直接压缩式垃圾压缩机配合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形式,可满足垃圾转运量较大、密闭压缩转运及节省投资等要求,达到有效的提高收集容器与运输工具的装载效率,提高填埋场地的利用率。

6. 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

6.1卫生防护距离确定

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X》(GB50337-2003)、《生活垃

圾转运站技术规X》(CJJ47-2006)等相关标准和规X,规定了垃圾转运站相邻建筑物距离不小于10.0m,绿化隔离带宽度大于5.0m。最终按环境影响评价规定的距离确定。

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允许修建建筑物及居民点。

6.2 垃圾转运站设置

1)、生活垃圾转运站宜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生活垃圾产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地区。

2)、当生活垃圾运输距离超过经济运距且运输量较大时,宜在城市建成区以外设置二次转运站并可跨区域设置。

3)、采用非机动车收运方式时,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0.4~1km;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2~4km;采用大、中型机动车收运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服务X围。6.3 采取多种途径降低投资和经营费用

为降低投资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对投资使用严格按分批分期划分,合理安排平行和交叉作业施工,力争按时、按期完工,正式投入营运。

7. 编制X围

本报告设计文件编制X围包括以下内容:

1)、垃圾产出量及收集X围研究

2)、垃圾转运站建设工艺及垃圾清运车辆设置

3)、相关的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4)、环境保护及节能

5)、投资估算

6)、财务评价及国民经济评价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环境概况

1. 区域概况

1.1泾阳县概况

泾阳县地处XX省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县境介于东经108°29′40″~108°58′23″,北纬34°26′37″~34°44′57″。东与三原县、高陵县交界,南与XX市渭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县、三原县毗邻。县城位于XX市北偏西54公里,XX市北偏东28公里,距首都1290公里。全县南北宽27公里,东西长37公里,总面积780平方公里,有耕地67万亩,人均1.35亩。泾阳县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3万,占总人口的89.5%;非农人口5.2万,占总人口的10.5%。

泾阳县属XX市辖县,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活力的魅力城市,中国领土的中心位置在XX省泾阳县,被誉为原点之城。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是国务院印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XX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战略重地,属“XX一小时交通圈”,有力促成XX大都市圈。

近年来,泾阳县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XX经济强县的目标,大力实施畜菜果富民战略、工业富县战略、城镇带动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立足产业抓龙头,围绕龙头抓配套,优化环境抓民营,发挥优势抓招商,突出区域特色,实施重点突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呈出结构升级、改革深化、建设加快、开放扩大、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泾阳县列XX省综合经济实力第九位。

1.2 云阳镇概况

云阳镇位于泾阳县城北约10公里处,濒临冶峪河,北靠嵯峨山,

因山峰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名,故称“云阳”。该镇东接三原县,南邻燕王乡、三渠镇,西连桥底镇、兴隆镇、口镇,北靠蒋路乡、龙泉乡,曾是红军总部和XX省委所在地,镇域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75.1平方公里。是211国道和咸宋公路的交通要道,距XX国际机场28km。云阳镇是泾阳县蔬菜产业强镇,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云阳镇辖24个村(居)民委员会1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总面积74.71平方公里。云阳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下,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依托泾惠渠灌溉系统,全镇形成了渠、井、站相结合的灌溉网络。

近年来,全镇蔬菜种植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到6万亩以上,蔬菜年产值超过3亿元人民币。云阳蔬菜批发市场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市批发交易蔬菜的种类有一百多个品种,日交易人数高达1万余人,年交易总额5.8亿元,蔬菜销往XX、XX、XX、XX、XX等全国23个省市。另外,奶畜、杂果种植也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又一支撑点。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元。

2. 环境概况综述

云阳镇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跟不上目前城市发展的要求,虽然加大了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及处置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了以前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带来的区域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但由于起步低,投入的建设资金有限,管理等方面还不够规X,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下述的几个方面:1)、区内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垃圾不仅大量占地,挤占农田,还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危害着市民的身心健康。

2)、镇区内垃圾收集点未经过统一的规划建设,多为自发形成,简易的垃圾池及露天的垃圾堆放点,较大地浪费和占用了城市规划用

地,对合理的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3)、镇区垃圾清运车辆设备落后,并且数量严重不足。

4)、公厕量少,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旅游发展的需要。

5)、环卫经费严重不足,现有的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情况已无力承担更大X围的环卫服务管理工作。

3.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但生活垃圾产量猛增,而且成份越来越复杂。环卫设施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还有许多不足,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垃圾运输车辆形式较多,有小型农用车、多功能型(敞口式)、移动压缩式密封车等,运距较长,运输成本高,特别是小型农用车和“多功能”敞口式运输车,虽然在运输过程中采用棚布进行掩盖,但在行驶过程中沿路抛洒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夏季垃圾渗滤液沿路抛洒现象更为普遍,造成二次污染。近年来,县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了组织管理措施,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内未建设一座垃圾密封式垃圾转运站。

虽然配备了各类垃圾桶(箱)等专用收集容器,有效地改善了垃圾的收运条件,但是在收集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反映在收集方式和收集运输器具等方面,在装卸、运输过程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随着渭北新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尽快形成区内完整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尤为紧迫,所以本报告就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编制的。

4. 项目实施意义

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实施后,完全能满足区内产出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的需要,杜绝城市生活垃圾无序堆放造成城市周边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意义为下述方面:

1)、垃圾密封运输,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沿路抛洒现象,减轻环境污染;

2)、快速安全运输至垃圾卫生填埋场;

3)、垃圾经压实后可以节省填埋场库容,提高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

4)、规X了城市垃圾收集、运输作业,减少垃圾贮存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5)、提高运输效率,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第三章:垃圾产出量及成分预测

1. 设计年限与预测依据

1.1 设计年限

根据《云阳镇总体规划》(2009~2020)(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并结合现状发展的实际情况,预测按下述三个年限:现状年:2009年

近期:2009~2012年

远期:2013~2020年

1.2 预测依据

依据《泾阳县云阳镇总体规划》,结合云阳镇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垃圾产出量预测。

1.3 城市性质

城镇性质:“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XX大都市圈北部以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历史悠久的县域副中心城镇。”

2. 服务X围

规划区X围为云阳镇行政区X围,规划用地X围:东到东环路,西到西环路,北至北环路,南到关中环线村,面积6.87km2;服务X 围见图3—1所示(未包含城乡结合部):

3. 人口及垃圾产出量预测

3.1人口预测

根据《泾阳县云阳镇总体规划》(2009~2020),预测云阳镇近期(2009~2012)规划人口为2.5万人,远期(2013~2020)规划人口为4.5万人。

3.2 垃圾产出量预测

根据《泾阳县云阳镇总体规划》,并参照国内相近县城垃圾的产生数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预测近期(2009~2012年)人均垃圾产出量1.35kg/人·d,远期(2013~2020年)人均垃圾产出量1.30k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