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的性质

水的性质

水的性质
水的性质

水的性质

一: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

水通电或高温时会分解:2H 2O===电解或高温==2H 2↑+O 2↑

阴极气体:H 2(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水的电解

阳极气体:O 2(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更旺)

实验现象:正极负极都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收集两级的气体移近火焰,

正极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结论:

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2H 2 + O 2。

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⑶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

再分。

二、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反常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冬天水中的生物能安全生存,这是因为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4、水的分散性

①组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②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③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注: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5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

(1)概念: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和分子(或水和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2)物质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是物理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

(3)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a.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

4NO

3

溶解于水。

b.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摄,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浓硫酸溶解于水。

c.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如:NaCl 溶解于水。

三、水的化学性质

1、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空气吹入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H

2O+CO

2

==H

2

CO

3

2、水能与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反应后,取上层清液,分别滴石蕊:_________滴酚酞:_________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

H

2O + CaO== Ca(OH)

2

+CO

2

==

22例题

1冬天,带水的自来水管容易胀裂,主要是由于( )

A、铁热胀冷缩

B、铁冷胀缩热

C、水热胀冷缩

D、水冷胀热缩

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B水在0℃会结冰

C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D水能与一些氧化物反应

3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会使酚酞变红的是( )

A、CO

2 B、CaO C、Ca(OH)

2

D、 H

2

CO

3

4下列物质中,能用来检验汽油中是否渗水的是( )

A、CuSO

45H

2

O B、 CuO C、CuSO

4

D、 Cu(OH)

2

5下图用双氧水制取干燥纯净的氧气。

B瓶中装有,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氧气。

C装置中装的是,目的是

当C装置中出现现象,表明气体已干燥。

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8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浑浊的河水经过滤、吸附后可直接饮用

B、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C、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因此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

D、硬水因为溶有较多的“钙”,因而饮用硬水可达到人体补钙的目的

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来鉴别的是()

A. 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 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钠固体

C. 硫酸钡和氯化银

D. 碳酸钙和氯化钠

10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

2,还有CO

2

和水蒸

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

2

,B 装置中是CuO粉末(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⑴盛浓H 2SO 4的装置用途是 ;

⑵仪器A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仪器C 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其目的是 ⑷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 -ab -

注:检验水蒸气要优先;除去水蒸气要落后。

11物质A -J 有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A 、B 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 、

D 、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I 是金属。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

的原子个数比为3:2,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试回答:

⑴上述转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⑵A 、J 、H 的化学式为A 、J 、H

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溶液的类型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般情况可相互转化

(2)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但对同一种溶液,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5.物质的溶解情况

(1)用来定性描述物质的溶解情况,一般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来描述。(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强等。

(3)固体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如

)。气体的溶解度NaCl),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

2

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例: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含义是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4)溶解度曲线: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A表示什么意义?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70℃时氯化铵的溶

解度为__.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

配制过程:计算→称量→溶解

例题

12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需要氯化钠多少克?水多少克?

13试根据图中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 )

A、温度一定,某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是一定的

B.硝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C、图中的物质中,硝酸铵的溶解度最大

D、20℃时,25克硝酸钾晶体在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

不饱和溶液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相同质量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C.食盐溶液中各部分的质量分数不相同

D.m克食盐与n克水混和振荡,形成的溶液质量一定小于或等于(m+n)克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B.a克物质加入b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100a/(a+b)%

C、加入同种物质不一定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硝酸钾溶液降温后将一定有晶体析出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17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NaOH溶液,测得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的

2:1,可能的原因是__ _ ___________从第7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可能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

(2)将质量分数为5%NaOH 溶液100g 进行电解,当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改变了

1%时,停止电解,则生成的H 2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_。

(3)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 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

体积可能是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的是 ;在 ℃时,

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为 。

(3)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关系是 。

19、下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向两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 、B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

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填“A”或

“B”)。

(2)t 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

量关系是A B 。(填“>”“<”或“=”,下同)

(3)将t 2℃的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克,降温至t 1℃,析出

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 。

(4)将t 2℃的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克,升温到t 3℃,欲使它

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则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

系A B 。

20、10℃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

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相应溶质;再将温度升高到

40℃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

细观察、分析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t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2)烧杯甲盛放的是___________溶液。

(3)状态三时,烧杯_________中溶剂水的质量相对较小。

21、t ℃时,把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甲、乙两份,甲份的质量占3/5,乙份的

质量占2/5,在甲份中蒸发m 克水或在乙份中加入m 克溶质都会成为饱和溶液,则

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

A 、100克

B 、150克

C 、75克

D 、67克

22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B )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

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

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

吸附沉淀:加明矾等絮凝剂,利用明矾溶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于水后使杂质沉降。

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吸附:出去臭味和色素,常见的吸附剂有

蒸馏: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纯净物。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河水→静置→吸附沉淀→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生活用水

2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产品与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

2CO

3

)和化

肥NH4Cl。生产原理是:将NH

3和CO

2

通人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l的混合

物,反应为:NaCl(饱和)十NH

3+CO

2

十H

2

O=NaHCO

3

↓+NH

4

Cl;分离出NaHCO

3

,加热

制得纯碱。【生产流程】

【相关资料】

(1)NH

4Cl=== NH

3

↑十HCl↑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的溶解度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

(1)在操作Ⅰ、Ⅱ、Ⅲ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

(2)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4)溶液B中的溶质有〔至少写出两种〕。

(5)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 D

C.氢氧化镁

D.化肥NH

4

Cl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_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称取纯碱样品10.8g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0 g,请计算此纯碱样品的百分含量。

【总结反思】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4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

①;②。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三点)

①②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应对策略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在如今水源短缺的世界形势、人口繁多的国家现实下,如何利用现有水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来并不缺水的我国却面临水源短缺危机,这就是当初不重视环境保护只图经济招来的恶果。现在,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应是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可爱祖国。在全球日益重视环保的今天,将可持续发展落实起来,让每个人都参与环境保护才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水源短缺、原因、应对策略 引言:水是国家发展的必需资源。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水资源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国对于水资源又有什么发展策略吗? 正文: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这是我们经常谈到的。然而,又有多少人在生活中会珍惜身边的一滴水。那是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清楚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1)。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2)。从表面上看,我国是个水源大国,担心水源短缺好像是杞人忧天,其实不然: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 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居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由于水源短缺而造成的其他并发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由于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导致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3)。 我国明明水源充足却为何如此缺水?如梦幻般婉约清纯的江南水乡为何面上沾满尘土?塞北大漠的风沙怎会如此肆无忌惮?总总的总总,都是有原因的。在浙北杭嘉湖地区,河网纵横,尤其有钱塘江、太湖和长江水可资利用,看似水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用水量已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上水资源保护不当,大量水体遭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这一地区尤为突出。被誉为“空气中也能拧出水”的广东,近年来却面临着缺水的困扰,到2010年广东省缺水量将达到82.6亿立方米。广东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而且还有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水系珠江穿境而过,其水资源总量为4190亿立方米,高居全国之首。但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

全球水资源调查报告

全球水资源调查报告 篇一: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 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 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 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 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 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 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 亿立方米,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 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万亿立方米,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 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 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 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练习: 水的组成练习卷

水的组成 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B.氧气 C.氯酸钾D.生铁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难溶于水。下列方法中收集氢气可用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B.② C.①③D.②③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B.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 C.水结冰属于化学变化 D.淡水资源丰富不需节约 4.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5.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反应和水的性质无关的是 A.氢气和氧气 B.水和氧化钙

C.水和二氧化碳 D.无水硫酸铜和水 7.关于电解水(H2O)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B.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8.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10.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

3.22世界水日节水宣传活动 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价 值是无比丰富的。众所周知,去年的这个春天, 美丽的西南地区是河水干枯,田地荒芜,庄稼枯 死颗粒无收。今年的北方同样遭受着干旱的肆虐,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国却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少。我国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正在一步步恶化,再加上那些用水浪费,偶然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的南北分配不均,我国的水资源形势更是不容乐观。水,作为一种资源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开发利用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其调蓄能力,决定着国家发展后劲的大小,其供需失去平衡将导致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波动。水是人类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可见水决不是一般的资源,而是影响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 因此我们借世界节水日,在全校范围内宣传水知识,培植全校师生爱水、节水意识,树立“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节水小知识 1、洗手间:洗漱时应缩短用水时间,用完后立即关闭用水器具。2.洗澡: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尽可能先从头到脚冲洗一遍,然后全身涂香皂冲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和洗脚;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 3.厕所:发现漏水器具应及时修理;如果厕所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4.洗衣: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太高;手洗应先用洗衣粉泡15分钟左右再用手揉搓,漂洗时不要开大水龙头冲,应用一盆水仔细漂洗。 5.收集废水: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后的废水冲厕所。 6.洗餐具:最好先用纸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水冲洗干净。 7.生活习惯:刷牙、取洗手液、抹肥皂时要及时关掉水龙头;正在用水时,如需开门、接电话等应及时关水龙头。 总而言之,珍惜水就是珍惜人类的生命,因此我们倡导:1不浪费水。2节约用水。3合理利用水。坚持一水多用,真正做到节水在身边、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积极行动起来,争当节约用水的宣传者、文明用水的倡导者、科学用水的践行者。

中国自然资源的形势与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利的改革与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主要为农业服务,逐步向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全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下的运转机制,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以社会效益为主,逐步向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转变。 一、21世纪面临的水问题 当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但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有限的,从目前现状来看,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这是先天决定的水情。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西部比东部可以高达五、六百倍。这是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的根本原因,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性的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尤其北方地区发生已不是危言耸听作用。(一) 主要灾情 进入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洪涝灾害:累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2684亿元)。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2)干旱灾害: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正常年份和较旱年份,粮食减产在100~250亿kg(正常年份,如1996年减产100亿kg,较旱年份,如1994年、1995年减产粮食250亿kg),但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476亿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着水利事业进入(3)水环境:一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30亿吨,其中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二是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占中国年GDP的8%。这就表明,

中国水资源形势

中国水资源形势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年用水总量已突破60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且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要低12个百分点。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用水浪费严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达120立方米(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是发达国家的3倍~4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有较大差距。水体污染严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我国水资源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今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水情复杂,水资源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2011年中央1

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到相同高度,再次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系统安排。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之密、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要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 水量:连年增加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 米左右。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 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

第一节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三章说明 本章主题“走进溶液世界”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溶液。学生在前两章里接触了不少溶液,了解了溶液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今后还将接触更多溶液。这章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学好这章非常重要。 本主题中,学生除了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外,还将通过生活经验、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初三化学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很多物质既不是酸也不是碱,但它们的溶液具有一定的酸碱性等等。 教师在本主题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核心的三维目标。 本主题的核心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溶液特性以及溶液的酸碱性。 核心的技能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等基本操作技能。 核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课内外结合,通过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比较物质溶解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从定性分析实验到定量计算的特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积极探究、重视合作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1 水 第1课时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 一、设计思想 通过了解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自然净化引出自来水净化原理。知道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节水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并能用分子、原子理论解释这一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元素、化合物概念的复习,也是为今后研究物质组成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加深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反应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 (2)体验研究物质组成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分析和综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节水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 四、教学用品 药品:稀硫酸、锌粒、水、氧气。 仪器:电解水装置、启普发生器、烧杯、酒精灯、集气瓶、木条、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 环境与资源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五班万罕立64120527 摘要:本文从水资源分布,水量及水体水质三方面对中国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水质水量问题建议 1.水资源含义及主要特点 1.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与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总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1】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之源,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和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无法替代的资源。【2】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存在于河流湖泊湿地和含水层系统内以现有手段和经济合理的条件可被人们所开发利用的那部分资源量,由大气降水不断补给的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所称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为:水资源为可利用或有可能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3】1.2水资源主要特点 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正是由于降水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淡水可以进行永不停歇的水文循环,不断得到更新。因此,睡资源具有循环再生的特点。 2.水资源的有限性: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4.6×1017m3,其中97.5%为咸水,淡水仅占2.5%,而其中大部分又储存在冰川当中,或是为土壤水、深层地下水难以被人类利用。事实上易于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球淡水资源的1%。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是有限的。 3.水资源的区域性:淡水资源虽然具有循环再生特点,可利用量尽管有限但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但是淡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并不是均衡的,其常常与人口的地区分布不相协调。体现了水资源的区域性特点。 2.中国水资源状况 2.1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受到中国西高东低地势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分布有明显的空间、时间差异。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加之地势阻隔,降水主要在东南部,西北部降水量很少。而淡水分布与降水分布一致,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减少,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63.5%,拥有的水资源量却仅占全国的4.6%。【2】 2.2水资源总量 201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0906.4亿m3,比常年值偏多11.5%。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08.8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2%,也就是说,地下水资源量的86.8%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6049.5亿m3,比常年值偏多15.0%,占全国的19.6%;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4856.9亿m3,比常年值偏多10.7%,占全国的80.4%。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6.9%,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32.6万m3。【4】 2.3水体水质 1.河流水质2010年,对全国17.6万km的河流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全国全年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为61.4%,Ⅳ类水河长占13.1%,Ⅴ类水河长占7.8%,劣Ⅴ类水河长占17.7%。 2.湖泊水质对99个湖泊的2.5万km2水面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面积占58.9%,Ⅳ类和Ⅴ类水的面积共占27.9%,劣Ⅴ类水的面积占1 3.2%。对上述湖泊进行营养状态评价,贫营养湖泊有1个,中营养湖泊有33个,轻度富营养湖泊有37个,中度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节 水的组成学案(教师用) 浙教版

1.2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这是因为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 2.在人体中水分占人体总重的 2/3 以上。 3.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存在,另外一部分则是以固态和气态存在。 4.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能给陆地上水得到补充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散发到大气中成为气态水。 [科学探究] 一、水的电解 1.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 (2)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氢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 (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负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正极; (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1 。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 ?通电 氢气+氧气。 3.实验结论: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二、水的重要性质 [讨论] 同学们在生活实际中知道水的哪些性质? 分组讨论后,汇总填写下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 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 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水的组成》实验题

实验题 1.如下图A 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B 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若甲管生成气体A ,乙管生成气体B (1)试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 、b (2)气体B 可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 有什么性质? (3)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 (4)0—3分钟,及3—6分钟,甲、乙两管内排除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 2.如下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 (5)开始电解后,A 管收集到 气,B 管收集到 气体。 (6)在D 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参考答案: 1.所考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坐标系。 答案:(1)a 为电源正极,b 为电源负极。(2)现象为火柴燃烧的更旺;说明B 具有助燃性。(3)可用排水法;利用了它们不易溶于水的性质。(4)分别为2:1;2:1 点拨:电解水实验中用的为直流电源,由图B 知与b 相连气体体积大,故应为2H ,故b 为电源负极,a 为电源正极。(4)问中无论何时刻,1:2V :V 正负,总成立。 2.答案:(1)甲的装置简单 (2)乙装置检验产物方便 (3)增强水的导电性 (4)已进行一段时间 (5)氧气;氢气 (6)用燃烧着的木条 点拨:要正确解答这些

问题,关键是要看清甲、乙两图,找出它们在装置上有哪些区别,并比较其优点。 比较两图可知,甲装置比乙装置简单,但乙装置多了检验产物的尖嘴管。从甲、乙两图可看出,A、B、C、D四管都有一段气体,说明已电解一段时间了。又根据“正氧负氢”电解水的结论,知道A、C管中是氧气,B、D管中是氢气。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建议

中国水资源现状 (陇东人作品)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

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约占降水总量的67%),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5)水资源总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比河川径流量多的1009亿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间河谷与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下,这部分水量以潜水蒸发的形式消耗,通过地下水开采,可以从蒸发中夺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经过计算,平均年潜水蒸发量在北方平原地区为844亿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区为119亿立方米。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 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四)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5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自来水 B.汽水 C. 蒸馏水 D.海水 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单质,还表示一种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2H C.N D.Fe 3. 判断水是纯净物的依据是( ) A.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能溶解许多物质 C. 由一种物质组成 D.电解可生成氢气和氧气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B.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用肥皂水检测水的硬软时,水越硬,产生泡沫越多 D.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丰富 5.用蒸馏的方法制纯净水,不能除去的杂质是( ) A.氯化钠 B.碳酸氢钙 C.碳酸镁 D. 二氧化碳 6.北京奥运会为确保“水立方”游泳池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净化游泳池里的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C. 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越大越好 B.臭氧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B. 冰、液态水、水蒸气的组成都是H2O C.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比液态水重,能沉入水底 D.凡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的水 8.下列有关过滤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时,液面不得超过滤纸边缘 B. 为了方便操作,实验中直接将浑浊的天然水倒人漏斗中 C. 为了防止液体从漏斗口流出,滤纸边缘应超过漏斗边缘 D. 为了防止污染漏斗,漏斗下端应处于烧杯中央而不能与烧杯内壁接触 9.下列做法,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B.在水中放养鱼虾 C. 将生活污水通过下水道排放到附近河流中 D.向农田里施用大量的农药、化肥 10.从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见右)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讲解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壹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又

水资源现状分析

水资源现状分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单方节水投资会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

浙教版科学八上1.2 水的组成 实用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的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不冲淡本课题的主体知识──水的组成,作为引入的史实很简短,但在课题之后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用作对这段引入的呼应。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3)知道元素、分子、原子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的组成。 (2)学生能结合资料,并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2、难点:水的化学式的确定;分子、原子、元素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水电解器、6V低压直流电源、木条、火柴、简易氢气发生装置(含试剂)、尖嘴导管、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蒸馏水一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要。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回答]水。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 [小结]水用于维持生命、灌溉农田、工业用水、水上交通…… [展示]展示一瓶蒸馏水。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凝固点)[回答]生甲: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生乙: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讲解]教师纠正、归纳并联系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适当作些拓展。

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

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其对策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灾之邦,治国必先治水,治水才能安民兴邦。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动员亿万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修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水利基础设施,为保 1/4 会发展巳构成重大威胁。如何解决好中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环境恶化这三大灾害,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三大灾害问题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经受1998年特大洪水的考验后,中央领导针对水利的现状和未

来提出了治水方略,这是21世纪制定中国水利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治水方针。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水利必须转变观念,及时调整治水思路,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特别要重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保护,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 81%集中 进入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洪涝灾害:累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

(2684亿元)。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2)干旱灾害: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正常年份和较旱年份,粮食减产在100~250亿kg(正常年份,如1996年减产100亿kg,较旱年份,如1994年、1995年减产粮食250亿kg),但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 476 亿kg 国年 15%左 化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主要矛盾 1.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五十年来,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21%.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供水能力增长缓慢,1978~1998年全国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为1%左右,而同期国民经济

2017-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水与常见的溶液-教师用卷

2019-2019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水与常见的溶液 一、单选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 A. 面粉 B. 植物油 C. 蔗糖 D. 碘 【答案】B 【解析】【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水溶性,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水溶性才能确定该物质能否和水形成溶液。 【解答】 A.面粉不易溶于水,和水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 B.植物油不溶于水,和水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 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C错误; D.碘不溶于水,和水形成悬浊液,故D错误。 故选B。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涉及的操作有:①称量和量取、②溶解、③计 算,④装瓶;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②①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存放,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答案:C 3.下图为A、B两种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1 页

A. 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 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是降温 C. 10℃时,等质量的A和B饱和溶液中,A的溶剂最少 D. 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A析出的晶体最多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故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是降温,故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1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B大于A,故10℃时A、B两种物质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中,B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含有的溶剂少,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D.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大,故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时,A析出的晶体最多,故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要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 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 92 g B. 112 g C. 162 g D. 1 92 g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