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管理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33
《技术创新管理》
第一章 创新的价值
一、填空题
1.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2.技术创新=发明+(开发 )+( 商业化 )。
3. 根据美国学者Kumpe and Plet(1994)的分析,几十年来,主流的企业发展模式经历了最初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到后来的灵活性企业,现在正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变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技术创新?
答: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技术创新就是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首次商业化的过程
2. 什么是科学与技术?
答:科学是系统化和形式化的知识。科学是工业增长的引擎,是创新的基础。包括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技术是应用于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中的知识、技能和设备。技术能够嵌入到人、粗状的、工作的认知和物质过程、设备和工具中,技术成功的准则也是技术的(能否完成任务),而不是商业的
3.技术上的先进性,是否就意味着技术创新的成功?试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例如摩托罗拉铱星计划失败的例子
4.什么是研究与发展(开发)?
答:科学与技术的发现或发明活动可以概括为研究与发展(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发展
5.产品(技术)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引入期:新产品引进市场,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开始或由于重大创新的出现,或对产品的重大改型
发展期:产品标准化、工艺过程合理化;销量急剧上升;工艺创新比产品更重要
成熟期:销量基本稳定;重点是提高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改进服务质量 6.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广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步积累起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薄弱。技术创新基础条件薄弱技术创新投入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资源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有近四分之三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的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企业掌握和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亟须大幅提升。
7.创新型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答:创新型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企业在其所涉及的领域内持续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灵活性,最终将价格、质量和性能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产品提供给市场。创新型企业具有鼓励创新的文化,有促进有效沟通和加速创新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创新型企业的共同信念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创新组织同时也是学习型组织。
8.创新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答:创新对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创新使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创新使得食品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更加有效率,创新提升了医药诊治水平,从而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创新能够让人们非常方便地在全球范围内旅行、相互交流。但有时候创新也会导致负面的外部效应。比如,工业生产技术可能导致污染,影响周边生活;农业和渔业技术导致自然栖息物的减少,腐蚀,海洋生物的枯竭;医疗技术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会产负的抗药性及基因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等。然而技术就本质而言,是我们解决问题和追求目标的知识手段。技术创新是将新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有时候由于该过程太过仓促而没有来得及全面考虑其后果而选用其它方法。但总体来讲,如果对创新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最大限度地消减其不良影响,更好地服务人类。
三、论述题
1.简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
答:当今世界,全球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经济和抗美援朝实力的竞争,而技术创新则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甚至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2.试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或自己的理解谈谈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答:根据其对技术创新的理解程度和结合自己实际的情况 四、案例分析题
创新引领世界——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
2006年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创新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之一。为了提高美国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劳动者,保持美国的国际竞争力,首次提出了“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创新引领世界”(the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 ACI)。 “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是一项经费总额高达1360多亿美元、历时10年(2007年-2016年)的庞大方案,是美国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以来最大的一项投资决策。1360亿美元中:500亿美元为联邦政府新增投入,使用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经费翻一番;860亿美元用于对企业的研究(R&D)实施永久性税收减免。这笔资金主要用来支持科学研究、强化教育和培训以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ACI提出的背景
美国是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科技超级大国.按照几乎所有的相关度量指标来衡量,在科学技术方面美国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总数的约5%,然而,美国却拥有全球近1/3的科学家与工程师队伍,其用于研发的经费也占到全球研发总投资的约1/3。美国的科技产出令其他世界各国难以望其项背。
图1-1 2004年部分国家研发状况
来源:根据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CI)绘制.
美国经济的强大及其全球领导者地位依赖于持久的技术进步。联邦政府过去资助的研究已产生了诸如个人计算机、因特网、医学成像装臵,球囊导管、助听器、激光眼外科治疗仪、气班、全球定位装臵和卫星通信系统等重要技术。来自创新大脑的开创性思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红利——改善了几代美国人的生活和生计。美国政府确信,更多的公共和私人研究投资将进一步改善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并确保美国在未来数十年继续在发展机会和创新上领先世界。
美国的科技创新使其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其他国家奋起直追所引发的对美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美国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2005年美国专利和商标批准的10个顶级专利项目绝大多数是外国公司的专利产品。在2003年的国际学生评价测试中,美国15岁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29个发达国家中排名第24位。最近20年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在校生攻读科学和理工科的学位。在物理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入学人数和获得学位的人数有所下降。可见,美国在校大中小学生的数学、科学学业成绩较差,导致科技型人才后备不足,影响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2005年5月,应美国国会关于评估美国技术竞争力并提出维持和提高竞争力建议的要求,美国科学院组织了由著名科学家和企业巨头组成的20人委员会(“繁荣21世纪全球经济委员会”)。美国工程院院士、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奥古斯丁(N.Augustine)出任主席。10月,该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意味深长的报告:《站在正在聚集的风暴之上》(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这个标题极好地表达了报告的基调:忧患意识。报告明确指出:“当其他许多国家在蒸蒸日上的时候,我们的经济领导地位赖以存在的基石——科学技术却在逐渐被腐蚀”,“美国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这里说的其他国家,挑战美国的国家,主要指的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报告提及中国128次,提及印度85次,认为如不采取相应对策,亚洲有可能危及美国的国家地位。“山雨欲来风满楼”。通过调研和对比,美国科技界的精英深切感受到竞争的风暴正在袭来。
基于“站在正在聚集的风暴之上”的判断,报告建议加大投入,改善和发展教育和科技,确保美国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地方。
ACI正是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科技与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中的作用愈加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在此情况下,美国朝野对创新与美国未来发展的关系的关注“盛况空前”。
2.主要目标
ACI为保障美国头号科技强国的地位,该计划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的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 为中小学做出300项拨款,用于改进或开设基于研究的数学课程;
(2) 为1万名科学家、学生、博士后和技术人员提供为创新型企业做贡献的机会;
(3) 2015年前培养10万名高质量的数学和科学教师;
(4) 70万名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通过高级就业考试;
(5) 80万名工人获得其!&世纪的工作所需的技能;
3.重要举措
为实现以上目标,该计划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
(1) 大力支持重点联邦研发机构中所做的有利于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发展并有助于创新的研究(这些机构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办公室以及商务部所属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政府对以上机构所做研究的支持在10年时间内将翻一番;
(2) 改进研发抵税政策,使其成为一项永久性制度,并通过国会更新有关规定,以鼓励私有部门对创新的投资;
(3) 加强中小学数学与科学的教育,增强对学生们学习与应用这类知识的了解,以培养高质量的教师,编制合适的课程材料,进而改进学生们的学习;
(4) 改革劳动力培训系统#实现每年为80万员工提供培训机会的目标( 这比目前每年培训人数的3倍还要多;
(5) 提高吸引并留住世界上最优秀人才的能力。这需要全面改进移民政策,使其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的需要。
从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上可以看出,美国不遗余力地促进其研发、创新和教育的发展,这是保持其强大国力的关键, 经济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科技的竞争优势。“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体现了美国对科技的重视,其所规定的研究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所涉及领域的发展方向。
来源: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CI).2006.
汪凌勇.美国竞争力计划.科学观察.2006.2:43-44.
【练习与思考】
1. 请结合本案例,阐述我国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答:要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低。1、粗放式增长方式导致的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日益加剧2、长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导致的技术瓶颈约束日益突显3、国际竞争威力日益严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找新的突破口。
2. 请选择你所熟悉的我国典型行业(如家电、通讯、机械、纺织)一家企业,分析其技术创新现状,并分析创新对其竞争力的作用。
3. 什么是创新型企业?请选择一家你认为较典型的创新型企业,分析其创新的特色。
答:创新型企业是相对于之前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灵活性企业等而言的一种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企业通过整合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时空范围内实现技术及战略、文化、制度、市场、组织与流程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产生“2+2>5”的创新效益,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第二章 创新的类型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自主创新?
答:自主创新是指在创新中不单纯依赖技术引进和模仿,而是在以创造市场价值为导向的创新中掌握自主权,并能掌握全部或部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为目标。自主创新不一定要单纯技术(新产品、工艺等)层面的,管理、制度、战略、市场、文化乃至商业模式等各非技术方面都是自主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2.自主创新有哪三层面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