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硅酸盐教案

高中化学--硅酸盐教案

高中化学--硅酸盐教案
高中化学--硅酸盐教案

硅酸盐

【课题】硅酸盐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必修1

【课型】新知识课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硅酸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中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第二课时。人教版教科书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安排在《化学1(必修)》的最后一章,学生在学习完“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内容之后,将在这一章继续学习高中阶段无机化学部分的知识。非金属的相关知识是高中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相关知识的深化。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掌握元素化学的学习、探究方法。同时,学生也将通过对元素化学相关知识的积累,为在《化学2(必修)》中进一步学习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做好铺垫。

2、内容分析:在本节内容的编排上,课本选择了以硅元素为线索的方式,依次介绍了硅的氧化物、硅酸、硅酸盐以及单质硅。在编排次序上,从学生最熟悉的二氧化硅入手,由易及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编排知识点的同时,注重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融入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相关知识,体现了新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

念。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第2课时:硅酸盐、单质硅

【学情分析】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非金属元素。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硅单质及硅的化合物计算机、通信等现代化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运用,高中学生对于这些方面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而玻璃、陶瓷、水泥等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因此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觉得十分贴近生活,从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会有所提高。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对元素化学的学习方式有了初步了解,因而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将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由于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时间并不长,且没有接触过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因此对于单质、化合物间性质等的联系,用内在结构分析外在性质等尚未掌握,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的能力也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稍显薄弱的学生更应该注重引导。通过课堂教学逐渐渗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思路,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探究的方式方法。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梳理

已有知识点,理清思路,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硅酸盐-Na2SiO3的基本性质;

知道工业生产水泥、玻璃、陶瓷的原料、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进入探索状态;

设计问题,进行探索;

讨论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硅酸盐工业的迅速发展情况的介绍,了解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成就及科学技术和发展对新型材料的要求。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社会责任感。

【设计理念】

1、由过去的灌输式教学转向揭示硅酸盐性质的探索式过程教学,体现了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过程教学理念。

2、由于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不少硅酸盐产品,所以在教学时采用生活实例导入,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学生感悟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一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本课题中,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层层诱导,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实验中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环节】

【板书设计】

4.1.2硅酸盐

硅酸钠

一、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溶于水-无色液体(水玻璃)二、化学性质

Na2SiO3+ CO2+ H2O= H2SiO3↓+ Na2CO3 Na2SiO3+2HCl= H2SiO3↓+ 2NaCl

三、用途

1、防火材料,可用作防火门的外表面。

2、涂刷材料表面,提高抗风化能力。

3、粘合剂。

(完整版)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

关于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示 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埋头钻研题海。而忽视自身心的健康成长于人格品德修养的修炼。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探求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解题技能。应对考试是可以在一段时间通过强化训练来完成,但心理的成熟是不能催热的,学生需要体验;需要感悟,能否利用知识传授的平台来体验人生哲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指导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呢?学生对说教式的政治思想工作已不屑一顾,而对于从自然学科知识中感悟的自然法则,规律是有兴趣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是相通的,做学问与做人的道理也是一致的,我们亦可用于讲解自然学科中规律的同时浸透人生道路,启迪学生智慧,开培人生。 二、理论依据 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位对社会有用之才。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水平。更要具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思想境界,要培养自己的技能,要磨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只有树立高远的志向,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创造潜能。 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提倡人们在竞争发展自我的同时关心他人。社会使人如人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要知道没有别人给与你的帮助,没有大的发挥环境,是不可能有你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有共同向前发展。才能使整个社会向前迈进。培养智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情商的培养。 三、可行性分析 1.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了辩论法,如元素周期表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感悟辩证法,客观对待事物,把握人生的方向是有积极指导作用的。 2.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知识。教师可利用此平台可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求真的欲望。 3. 化学发展史,化学家带给人类的财富等等都能给学生更多的启示。四、具体实施时间(1?4 周)元素周期与物质结构化学知识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周期性与性质变化元素周期律同族元素性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化学键相关德育渗透内容量变到质变规律内因是变化的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周期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用是相互的,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会建立新的平衡 5?8 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能量守恒电能与化学能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限度11?16 周有机化合物 守恒的法则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目标就是温度,别定目标使自己成为“活化分子”早点达成目标要有创新精神才能打破原有的平衡体学。 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石油与煤 乙酸,乙醇,乙炔的用途

高中化学必修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创新教案】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教材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上节内容相辅相成。第一部分重点从资源利用和需求角度出发,介绍几种常见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组成和用途。在介绍主要能源中,重点讲述了根据不同工业需求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以及石油的裂化、裂解的工业原理,介绍了常见的产品,这也是现代化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学科思维、绿色化学思想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本节内容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协调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果断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因此,本节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利用。 2.通过对“煤制油”工艺原理的学习,掌握化石能源综合利用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4.通过“媒体教学”“能源标本”“实验演示”“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煤制油”工艺 教具准备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案 (王娟) 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理解和掌握用浓度的变化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及实际意义。 (2)了解反应速率变化与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关系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理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反应物的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是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并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对比分析和思考与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从实验中验证化学原理从物质结构上分析物质的性质并能应用化学原理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调控反应速率。 3.情感态度德育目标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反应物的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是外界条件。它充分体现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一哲学原理说明一个人的成长、成功、成才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但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 2. 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与化学方程式系数的关系及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仪器 教材实验25、实验26中的有关实验仪器和药品 四、教学方式 通过实际情景引出课题通过实验观察、对比分析验证课题通过思考与交流使学生能运用课题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1.引入世间的物质千千万万物质的变化奥秘无穷。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有两个根本问题即物质变化产生新物质和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但还有两个实际问题即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和化学反应的限度程度。 2.提问在生活、生产的实际中有哪些是“快”的反应离子反应、燃烧反应、炸药爆炸哪些是“慢”的反应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化学反应快慢进行的定量描述———“反应速率”。 3.板书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 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固体、纯液体无浓度。 2 单位:mol /L·min或mol /L·s 3 意义:是平均反应速率,同一反应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4 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系数比。

高中化学_石油_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考点45石油 煤 一 石油的成分: 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 石油的炼制: 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 1、石油的分馏 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 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 (1)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3、石油的裂解 裂解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是产乙烯。 三: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分类: 另外,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 、Al 、Ca 、Fe )。因此,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煤不是炭) 2、煤的干馏 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比较) 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 ??? ??焦炭 固体可作氮肥氨和铵盐粗氨水煤焦油液体等还有少量和主要成分是焦炉气气体煤的干馏产物:),(,:)N ,H C ,CO ,CO (CH H ::242242 3.煤的气化和液化 (1)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 2O(g) = CO(g)+H2(g)

高中化学知识点—硅和硅酸盐工业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硅和硅酸盐工业 1.碳族元素 [碳族元素] 包括碳(6C)、硅(14Si)、锗(32Ge)、锡(50Sn)和铅(82Pb)5种元素.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ⅣA族。[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1)相似性: 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 ②主要化合价:+2价、+4价.其中C、Si、Ge、Sn的+4价化合物稳定;Pb的+2价的化合物稳定,但+4价的Pb的化合物却是不稳定的,如PbO2具有强氧化性。 (2)递变规律:按碳、硅、锗、锡、铅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由于碳族元素的最外层为4个电子,因此由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很明显。在碳族元素的单质中,碳是非金属;硅虽然是非金属,但却貌似金属(为灰黑色固体),且为半导体;锗具有两性,但金属性比非金属性强,为半导体;锡和铅为金属。 *[C60]C60与金刚石、石墨一样,都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 子,其形状如球状的多面体,在C60分子中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 [硅] (1)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含量第一位的为氧元素)。 (2)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无单质硅,硅元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如二氧化硅、硅酸盐等.化合态的硅是构成地壳的矿石和岩石的主要成分。 (3)单质硅的物理性质: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其熔点、沸点很高,硬度很大(晶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晶体硅是半导体。 (4)单质硅的化学性质: ①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O2、Cl2、H2SO4、HNO3等发生反应,但能与F2、HF和强碱反应。例如:Si + 2NaOH + H2O =Na2SiO3 + 2H2↑ ②在加热时,研细的硅能在氧气中燃烧:Si + O2SiO2 (5)用途: ①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还可制成太阳能电池。 ②利用硅的合金,可用来制造变压器铁芯和耐酸设备等。 (6)工业制法.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SiO2可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 SiO2 + 2C Si + 2CO↑ [二氧化硅] (1)二氧化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天然二氧化硅叫硅石。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晶体,透明的石英晶体叫做水晶,含有有色杂质的石英晶体叫做玛瑙。二氧化硅是一种硬度很大、熔点很高的固体。 (2)化学性质: ①SiO2是酸性氧化物.例如:SiO2+CaO CaSiO3 SiO2还可与NaOH反应:SiO2 + 2NaOH(水溶液中或熔融态) =Na2SiO3 + H2O 注意a.由于SiO2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了粘性很强的Na2SiO3溶液,因此盛放碱性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以防止瓶塞和瓶子粘在一起. b.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因此,不能通过SiO2与H2O反应的方法来制取其对应的水化物——硅酸(H2SiO3).制取H2SiO3的方法如下: Na2SiO3 + 2HCl =2NaCl + H2SiO3↓ 或Na2SiO3 + CO2 + H2O =Na2CO3 + H2SiO3↓ 硅酸(H2SiO3)不溶于水,其酸性比H2CO3还弱。 ②SiO2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4HF + SiO2=SiF4 + 2H2O 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因此盛氢氟酸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容器(可用塑料瓶)。 (3)用途: ①二氧化硅是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 ②石英用来制造石英电子表、石英钟。较纯净的石英用来制造石英玻璃,石英玻璃常用来制造耐高温的化学仪器。 ③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中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和眼镜片等。 ④玛瑙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轴承、耐磨器皿和装饰品。

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篇一:高中数学教学之德育渗透】 高中数学教学之德育渗透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自然基础学科的数学,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渗透“渗”的途径怎样?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阅读材料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要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数学家的事迹,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例如:公元五世纪,我国博学多才的数学家祖日恒(祖冲之之子),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著名的体积公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一千一百多年后的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1595—1647)在他的名著《连续不可分几何》中才提出这个公理。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 【篇二: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蛤蟆塘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 【篇三:数学渗透德育教案】 《时分的认识》渗透德育二年级数学教案 嘉安小学:何少红 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硅酸盐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

高中化学--硅酸盐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 1.生产普通玻璃所用的原料不包括( ) A.石英B.黏土 C.纯碱D.石灰石 答案 B 解析生产普通玻璃所用的原料是石英、纯碱和石灰石,不包括黏土。 2.下列有关水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黏土 B.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钙的硅酸盐和铝酸盐 C.水泥具有水硬性 D.混凝土是指水泥、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 答案 A 解析制造水泥的原料中没有纯碱,A错误。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等,B正确。混凝土的成分是水泥、沙子和碎石,D正确。 3.唐三彩、秦兵马俑制品的主要材料在成分上属于( ) A.氧化铝B.二氧化硅 C.硅酸盐D.合金 答案 C 解析唐三彩、秦兵马俑制品属于硅酸盐产品。 4.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克服了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点,具有极大的强度 C.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 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答案 D 解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并不是硅酸盐,如氮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等,故D错误。 5.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 A.玻璃B.水泥 C.纯碱D.水玻璃

答案 C 解析玻璃、水泥均是多种硅酸盐的混合物;水玻璃是Na 2SiO 3 的水溶液,也是混合物; 纯碱是Na 2CO 3 ,为纯净物。 6.中国的瓷器驰名世界,传统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为Al 2Si 2 O 5 (OH) 4 ]等天然硅酸盐为 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黏土也是制备玻璃的原料之一 B.黏土的主要成分可以表示为Al 2O 3 ·2SiO 2 ·2H 2 O C.陶瓷材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硅酸盐材料 D.传统陶瓷材料的成分与新型陶瓷材料的成分不同 答案 A 解析制备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石灰石与纯碱,不包括黏土,A错误。 7.(1)三硅酸镁晶体被用来治疗胃溃疡病患者的胃酸过多症,是因为该物质不溶于水,服用后能中和胃酸,作用持久。 三硅酸镁晶体的化学式为Mg 2Si 3 O 8 ·n H2O。 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三硅酸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两类。下列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玻璃②氮化硅陶瓷③砖瓦④硅芯片⑤光导纤维⑥水泥 答案(1)2MgO·3SiO 2 ·n H2O (2)①③⑥ 解析(1)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时,应注意书写顺序:活泼金属的氧化物、较活泼金属的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芯片是高纯度的硅。②④⑤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8.下列溶液中①碳酸钠溶液,②氢氟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氯化钠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①、③中溶液呈碱性,不能与光滑的玻璃反应,但能与磨口玻璃裸露的SiO 2 反应,生成的硅酸钠溶液是一种矿物胶,具有良好的黏结性,易使瓶塞与瓶壁粘在一起而难以开启。氢氟酸能腐蚀玻璃,不能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高中化学石油煤导学案

石油、煤的化学工业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石油是主要成分,石油的一些加工方法,了解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的关系。2.了解煤的主要成分和煤的一些加工方法。 二、学习重点: 重点: 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原理及其产品。 三、导学过程: 石油化学工业 一. 石油的组成: (1)主要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2)状态:大部分是液态烃,溶有少量气态烃和固态烃。 二. 石油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1.石油的分馏 (1)目的:得到不同的石油产品。 (2)原理:利用原油中各物质沸点不同,通过分别蒸馏,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问题】 1. 蒸馏烧瓶中碎瓷片起什么作用? 2. 装置中温度计的作用?温度计 水银球的位置怎样? 3. 冷凝管的进、出水的方向怎样?

2.石油的裂化 (1)目的: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2)原理:利用较长碳链的烃在高温下分解成短碳链的烃,裂化又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3)原料:重油。 以C16H34为例,写出重油变为轻质油的化学方程式: 。 3.石油的裂解 (1)目的:制取重要工业原料气体烯烃,如乙烯、丙烯和1,3-丁二烯等。 (2)原理:深度的裂化。 C8H18 ------→,C8H16 ------→, C4H10 ------→。 4. 石油的催化重整 石油的催化重整就是把汽油里直链烃类的分子的结构“重新进行调整”,使它们转化为芳香烃或具有支链的烷烃异构体,目的是提高汽油质量和获得芳香烃。 煤及其综合利用 一. 煤的组成 煤是由复杂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的混和物(煤不是炭)。 二、煤及其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 煤的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问题】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催化重整和煤的干馏的这些加工过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2. 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在高温下,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H2、CH4等气体。生成的气体可以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 得到的CO、H2经催化合成可以得到液态烃、甲醇等有机物。 3. 煤的液化 煤的液化-------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煤和氢气反应,可以得到液体物质。液体物质可以作洁净的燃料油或化工原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12硅酸盐产品简介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课题2 硅酸盐产品简介 【学习目标】 1.认识硅酸盐的复杂性,了解其组成表示方式。 2.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硅酸盐产品的应用。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了解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认识硅酸盐组成表示方式 由于铝、硅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粒子大小相近,+3价的铝常置换+4价的硅而形成铝硅酸盐,但为了保持电中性会伴随引入其他正离子,从而大大增加硅酸盐品种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如高岭石:Al2(Si2O5)(OH)4等等。因此,为简明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常将硅酸盐写成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组合的形式。当有多种元素时,一般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氧化物前系数配置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如硅酸钠:Na2SiO3改写为Na2O·SiO2。 将下列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或将氧化物的形式改写为化学式: 硅酸钙:CaSiO3 高岭石:Al2(Si2O5)(OH)4 正长石:KAlSiO4 石棉:CaO·3MgO·4SiO2 黏土:Al2O3·2SiO2·2H2O 活动二:通过实验、阅读等途径了解硅酸盐产品的应用 实验用品:饱和Na2SiO3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蒸馏水、小烧杯、锥形瓶、分液漏斗、玻璃棒、滤纸、酒精灯、铁架台、玻璃导管、橡皮塞、镊子等。 1.实验验证Na2SiO3可以用作防火剂。 应用下列所给试剂和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协助某同学验证Na2SiO3可以用作防火剂。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⑴取两片滤纸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饱 和Na2SiO3溶液中浸透,取出沥干 —— ⑵ 结论Na2SiO3可以用作防火剂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案

课题: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化石燃料是严重的自然资源; ②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少的燃料; ③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及开发新能源的意义;④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严重意义。 ①通过查阅资料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从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对信息的加工能力; ②通过与其它学科或已有知识联系,小组合作并参与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③通过猜想和研讨,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化石燃料为载体来辨证地认识物质;②通过化石燃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③使学生树立爱护能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坚强学好化学为保护环境和解决能源问题做出贡献的信念。 【重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学习难点:探讨减少化石燃料对环境污染的方法,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①查阅地理教材有关我国煤石油天然气分布及主要矿区; ②查阅化石燃料的用途,以及新能源及调查当地的燃料结构和燃料价格。

教师:①准备预习提纲发放给学生;②课件制作;③煤和石油的部分产品的实物标本。 【课前预习】 1.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适用于冶金的严重原料。 2.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教学过程】 导入: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燃料的燃烧给我们带来的能量,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化石燃料? 【德育评析】本章的课题是《燃烧燃料》,在前面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燃烧,所以这样导课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从已有知识进入新的学习主题——化石燃料。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概括化石燃料的形成简单、明了。 (一)化石燃料的形成 引导学生回顾自然课已学知识:煤和石油的形成 大屏幕展示:化石燃料形成的文字说明和煤、石油、天然气的图片 师生活动:回顾和交流 (二)化石燃料的组成元素 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化学理论和已有知识猜测化石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学生讨论:提出猜想及猜想根据。 使学生学会猜想:1、因煤燃烧后生成CO 2、SO

高考化学58个考点名师精讲(45)石油 煤

考点45石油煤 1.复习重点 1.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 2.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 2.难点聚焦 一石油的成分: 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石油的炼制: 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原油含水盐类、含水多,在炼制时要浪费燃料,含水量盐多会腐蚀设备。所以,原油必须先经脱水、脱盐等处理过程才能进行炼制。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 1、石油的分馏 先复习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的知识,然后启发学生如何能把石油组成里的低沸点烃和高沸点烃分离开。(答: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冷却先分离出来。随着温度升高,较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冷凝也分离出来。)向学生说明原油开始沸腾后温度仍逐渐升高。同时问学生为什么?这说明原油是混合物。 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按P137图5-24前半部分介绍,要突出介绍分馏塔的作用。最后总结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接着,提出重油所含的成分如何分离?升温?在高温下,高沸点的烃受热会分解,更严重的是还会出现炭化结焦、损坏设备,从而引出减压分馏的方法。 按课本P137图5-24的后半部分介绍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 (1)提出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如何提高轻质燃料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引出石油的裂化。什么叫裂 化? 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裂化过程举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三4.1硅酸盐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含解析):必 修一 4.1 硅酸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硫酸酸化的H 2O 2 滴入Fe(NO 3 ) 2 溶液,溶液变黄色说明H 2 O 2 的氧化性比Fe3+强 B.含有铝元素的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C.水玻璃可用做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SO 2 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其原理相同【答案】C 【解析】A中H+与NO 3-形成稀硝酸,具有氧化性也可以氧化Fe2+,所以A错误。B,NaAlO 2 显碱性,所以B错误。D中SO 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 2 具有还原性,而乙烯使溴水褪色是 因为发生加成反应,二者原理并不相同,所以D错误。 2、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⑤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答案】C 【解析】解: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析出晶体碳酸氢钠,不会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的现象,故①符合;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铝,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所以不符合条件,故②不符合;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会溶解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故③不符合;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盐酸和硅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硅酸和盐酸不反应,所以不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④符合; ⑤AgNO3和稀氨水反应,生成AgOH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形成[Ag(NH3)2]+络离子,沉淀溶解,所以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⑤不符合; 故选C. 3、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

高中化学 石油 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考点45石油煤 一石油的成分: 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石油的炼制: 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 1、石油的分馏 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 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 (1)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3、石油的裂解 裂解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是产乙烯。 三: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分类: 另外,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Al、Ca、Fe)。 因此,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煤不是炭) 2、煤的干馏 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比较) 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 3.煤的气化和液化 (1)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 2 O(g) = CO(g)+H2(g) 3.例题精讲 【例1】丁烷裂解时可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和两种烯烃。如果丁烷裂解率为90%,又知裂解生成的两种烯烃的质量相等,那么裂解后所得到的混合气体中,分子量最小的气体占有的体积为分数为() A、19% B、25% C、36% D、40% 分析:丁烷的两种断裂方式为:C4H10△ CH4+C3H6(丙烯);C4H10 △ C2H6+C2H4(乙烯) 设丁烷为1mol,则裂解的物质的量为0.9mol,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9×2+0.1=1.9mol。其中

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数学德育渗透课例

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数学德育渗透课例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数学德育渗透课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自然基础学科的数学,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的渗透,贵在渗透有法,巧妙切入,巧借载体。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关键在渗而透至学生心灵。那么渗的途径怎样?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呢?这里,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要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1.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二项式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要早四百多年。在讲解圆的时候会讲到中国的祖冲之是如何利用极限和分割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的;在讲抛物线的时候会讲到中国的赵周桥;讲到椭圆的时候就给同学们讲解嫦蛾一号卫星飞天的运行轨迹,告诉学生在天文上数学用得非常的广泛。对于课本中凡是能通过一些数学史料建立联系的知识,都合理的引入,尽可能给学生多讲一些,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激励起学生由衷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在数据材料分析中渗透德育。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例如,在给学生讲指数、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搜集有关国民生

最新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案篇

一、科学思想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坚定科学信念,学会科学思想方法,面对与已知的科学知识不相符的一些“新闻”,应该保持理智的头脑,可以亲手实验、验证,或查阅文献资料,或求教于有关专家、专业人士。 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数学中的应用题和一些数学模型,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计算,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2.介绍我国的数学发展史。介绍我国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杰出的数学人才及他们取得的数学成果。数学发展史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数学学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他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实数与虚数),量变到质变(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变化得出不同的圆锥曲线)、运算法则的互逆关系(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阶段,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认识世界。教师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掌握学情,精心设计教案,特别是新授课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强调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注重实验和直观,增强感性认识,循序渐进,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数学中应多“授之以渔”,重视思维方法的教学,特别是强化未知向已知转化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教会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3.教学中充分借助“动”和“静”的相对性分析问题,比如“移动中看空间图形”。参变量的选取大都是根据运动的需要设置的,这些体现动与静统一的思

重点高中化学石油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重点高中化学石油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作者:————————————————————————————————日期:

考点45石油 煤 一 石油的成分: 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 石油的炼制: 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 1、石油的分馏 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 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 (1)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3、石油的裂解 裂解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是产乙烯。 三: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分类: 另外,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 、Al 、Ca 、Fe )。因此,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煤不是炭) 2、煤的干馏 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比较) 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 ??? ??焦炭 固体可作氮肥氨和铵盐粗氨水煤焦油液体等还有少量和主要成分是焦炉气气体煤的干馏产物:),(,:)N ,H C ,CO ,CO (CH H ::242242 3.煤的气化和液化 (1)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 2O(g) = CO(g)+H2(g)

高二化学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课题 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了解石油和煤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各类化工生产的基础。 ?理解石油分馏、裂化、裂解的基本原理;了解对石油初步加工的主要产品。?了解煤的干馏原理,了解煤干馏产品的主要成分和用途。 ?了解一碳化学的发展;通过调查讨论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知识梳理〕 1.石油所含的基本元素是,还含有少量的等。石油主要是由 各种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没有固定的点和点。地下开采出来的原油是 _______ 色的状物质。 2.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把石油分成沸点不同的产品,分离出来的产品叫 ,这些产品仍然是物。 3.为了获得更多的轻质油,工业上常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烷烃,采用 的方法,进行分解,目的是为了提高的产量;也可以将长链烃在更高的温度下, 进行深度裂化,目的是使长链烃断裂为、、等短链烃,这种方法又称 为。 4.煤的组成元素主要是,还有少量的等元素,煤是由无机物和 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将煤在使其分解的过程叫煤的干馏。煤 干馏后的主要产品是;能有力证明煤的主要成分不是 碳单质的事实是。 5.为了减少煤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将煤进行和,使煤变成清洁的能源,同时 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写出煤的气化的有关化学方程式、6.写出煤气化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天然气重整的化学方程式为

1 .石油的炼制 2 .煤的综合利用 3.几组易混淆概念的比较 ⑴分馏和干馏的本质区别:分馏是对石油固有的成分的分离,为物理变化;干馏是对煤强 热分解得到新产物,为化学变化。 ⑵煤和木炭、焦炭组成不同:煤是以碳为主的复杂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而木炭、焦 炭的成分就是碳单质,所以木炭、焦炭易于燃烧,而煤不易燃料。 ⑶天然气和焦炉气不同: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它蕴藏在地

高中化学_石油_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考点45石油 煤 一 石油的成分: 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与芳香烃组成的混与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 石油的炼制: 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 1、石油的分馏 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 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就是加热炉与分馏塔。 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过程与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 (1)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与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裂化——就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3、石油的裂解 裂解就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就是产乙烯。 三: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分类与组成 煤就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分类: 另外,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 、Al 、Ca 、Fe)。因此,煤就是由有机物与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与物。(煤不就是炭) 2、煤的干馏 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比较) 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 ??? ??焦炭 固体可作氮肥氨和铵盐粗氨水煤焦油液体等还有少量和主要成分是焦炉气气体煤的干馏产物:),(,:)N ,H C ,CO ,CO (CH H ::242242 3、煤的气化与液化 (1)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就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就是碳与水蒸气的反应:C(s)+H 2O(g) = CO(g)+H2(g) 3.例题精讲 【例1】丁烷裂解时可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与两种烯烃。如果丁烷裂解率为90%,又知裂解生成的两种烯烃的质量相等,那么裂解后所得到的混合气体中,分子量最小的气体占有的体积为分数为( )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十八讲 烃 石油和煤

第三十八讲烃石油和煤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及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一、脂肪烃 1、烃的分类 2、烃的结构特点 ①饱和烃: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单键结合,剩余的价键跟氢原子相结合,这样的烃叫做 饱和烃,如烷烃、环烷烃。 不饱和烃: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的氢原子数,这样的烃叫做不饱和烃。如:烯烃、炔烃,环烯烃、环炔烃、芳香烃等。 ②甲烷、烷烃、环烷烃的结构特点: 链烃(开链脂肪烃) 烷烃 烯烃 炔烃 环烃 脂肪环烃 环烷烃 环烯烃 环炔烃 芳香烃

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烷烃、环烷烃为立体结构。 ③乙烯的结构: 组成乙烯分子的6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是平面形结构。 ④乙炔的结构: 乙炔分子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是直线形分子。 ⑤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 3、脂肪烃的物理性质 性质 变化规律 状态 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都是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沸点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相对密度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小 水溶性 均难溶于水 4、烃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命名口诀: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数汉间短线连,相同基合并算,不同基简到繁。

注意:写名称时,表示取代基位次的阿拉伯数字之间用“,”隔开,相同的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四…”表示,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相连。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命名方法与烷烃相似,不同点是主链必须是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且需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5、脂肪烃的化学性质 (1)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 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 Cl +HCl 。 ②分解反应 ③燃烧 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2)烯烃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应 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②燃烧 燃烧通式为C n H 2n +3n 2O 2――→点燃n CO 2+n H 2O 。 ③加成反应 如CH 2===CH—CH 3+Br 2―→ ; CH 2===CH—CH 3+H 2O――→催化剂△ 。 ④加聚反应 如n CH 2===CH—CH 3――→催化剂。 (3)炔烃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性KMnO 4溶液的反应 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如CH≡CH KMnO 4H 2SO 4CO 2(主要产物)。 ②燃烧 燃烧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③加成反应 如CH≡CH +H 2――→催化剂△CH 2===CH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