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很全的
- 格式:doc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35
每题1分,共30题)
1. (答案:A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D、基本方针)。
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B、6章)。
4.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立法的最首要的目的是(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D、11月1日)起施行。
6.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 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D、承办单位)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8.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C、县级)为基本行政单元。
9.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属于(答案:B B、重大事故)。
10. 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答案:C C、10-29人)。
11. 保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的危机周期阶段是(答案:CC、缓解期)。
12. 不论政府还是企业的任何预案,要经过(答案:CC、第三方)的评估认证后才有实效。
13. 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答案:BB、分类管理)。
14. 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属于(答案:B B、较大事件)。
15. 城市人口中将闲置不用的物品捐献出来帮助困难人口的社会捐助制度属于(答案:CC、经常性捐助)。
16.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除了取决于公共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外,还取决于(答案:B B、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
17. 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答案:A A、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
18. 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答案:B B、属地管理)。
19. 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答案:DD、咨询系统)。
20. 对公共危机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属于(答案:C C、危机管理评估)。
21. 对紧急权力最重要的实质限制之一是(答案:A A、比例原则)。
22. 对可能出现危机事件的范围、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依法规范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分级处理,宣布突发事件的级别,科学应对,达到预防和缓解的目的。这是指(答案:CC、分级预警原则)。
23. 对于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县级政府须在事故发生后(答案:DD、24小时)之内报市(地)政府和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24. 对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市(地)级政府须在事故发生后(答案:DD、12小时)之内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
25. 发生Ⅰ级或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在(答案:C C、4小时)内报告国务院。
26. 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答案:AA、紧急规范
27. 盖茨说:“微软离倒闭只有一百天”。这句话的意思是(答案:A A、树立危机意识)。
28. 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公共危机风险来决定财政支出,这属于(答案:DD、危机保障机制)。
29. 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答案:CC、24小时)内报至农业部。
30. 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答案:BB、6小时)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31.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决定包括(答案:A,B)以及对事故单位、所在地政府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或建议。
A、事故的性质B、事故的责任
32.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现场抢救的措施是(答案:A,B,C,D)。
A、现场保护B、抢险救灾方案的确定C、现场抢救的组织领导D、实施抢救
3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包括(答案:A,B,C,D)。
A、建立应急组织
B、保证通讯畅通的方式
C、特殊救援设备和救援设施的调度,存放地点、负责人、应急调用方法等。
D、设立专家咨询系统。
34.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框架包括(答案:A,B,C)。
A、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B、专业应急救援体系C、地方应急救援体系
35.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应建立应急组织包括(答案:A,B,C,D,E)
A、关键岗位人员姓名B、应急指挥系统C、事故预警系统
D、应急启动和行动程序E、现场组织指挥负责人
36.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答案:A,B,C,D)。
A、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大致情况
B、事故的简要经过、死亡人数、下落不明人数
C、事故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断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37.属于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有(答案:C,D)。
C、分级预警原则D、信息来源多元化
38.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应当如何隔离危机(答案:A,C,D)。
A、立即开展调查C、做好内部沟通D、构筑“防火墙”
3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包括(答案:A,B,D)。
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0.突发事件除一部分是敌对矛盾外,大部分是人民内部矛盾。具有(答案:A,B,C)。
A、非对抗性B、非政治性C、人民内部性
41.危机管理评估,是指对公共危机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答案:A,B,C)。
A、对危机管理基础工作的评估B、对危机管理过程的评估C、对危机管理结果的评估
42.危机管理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答案:A,B,D)。
A、危机管理基础工作的评估B、危机管理过程的评估D、危机管理结果的评估
43.危机管理系统包括(答案:A,B,C,D)。
A、危机预警方法体系B、危机对应策略体系C、危机管理评估体系D、危机事件修复体系 44.危机决策的原则包括(答案:A,C,D)。
A、权力集中原则C、短期目标优先原则D、强制原则
45.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答案:A,B,C)。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46.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答案:B,C)。
B、安全状况的差异悬殊C、安全总体工作和某项具体工作在各地的进展不平衡
47.下列现象属于地质灾害的是(答案:A,C)。
A、地震C、泥石流
48.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答案:A,B,C)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A、有饭吃B、有水喝C、有钱花
49.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答案:A,B,C,D)。
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50.应急处置包括(答案:A,B,C)。
A、信息报告B、先期处置C、应急响应
51.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答案:A,B,C,D)。
A、信息报告B、先期处理C、应急响应D、应急结束
52.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答案:A,B,C,D)、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预警级别B、起始时间C、可能影响范围D、警示事项
53.在管理实践中,统一指挥体制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包括(答案:A,B,C,)。
A、实行松散的委员会制,日常事务由专门的办公室负责
B、专设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
C、寓危机管理于常规管理机构中
54.在紧急状态下行使的紧急行政权力主要包括(答案:A,C,D)。
A、紧急决定权C、紧急强制权D、紧急征用权
55.在突发事件出现后,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主动履行应对危机的法定职责,包括(答案:B,C,D)。
B、组织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发布
C、采取对突发事件现场予以控制、紧急救助以及防止危害扩大等各种措施
D、组织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56.在我国,根据(答案:A,B,D)等因素对危机事件进行分级。
A、危机事件的性质B、严重程度D、影响范围
57.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答案:A,B,C)来分级。
A、危害程度B、紧急程度C、发展事态
58.政府应急处理的次级职能有(答案:A,B,C)。
A、决策B、指挥与协调C、危机监测
59.政府预案管理工作包括(答案:A,B,C,D)、评估预案等。
A、起草预案B、审批预案C、教育和训练D、启动或实施预案 60.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善后包括(答案:A,B,C,D)。
A、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维护社会稳定B、制定切合实际的事故伤亡经济赔偿政策
C、做好遇难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稳定情绪D、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1. (答案:A,B,C)是经济安全管理中三大主要内容。
A、金融风险B、财政风险C、经济战略资源危机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答案:A, B, C, D)。
A、及时B、准确C、客观D、全面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答案:A,B,C,D)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分类管理B、分级负责C、条块结合D、属地管理
4.财政风险的化解(答案:A,B,C,D)。
A、要明晰政府债务,加强债务管理,制定合理的债务政策
B、要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实现财务阳光预算和透明化
C、要转变政府财政职能,通过市场机制转移风险
D、要加强财政制度建设,建立财政风险损失控制机制
5.财政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答案:A,B,C,D)。
A、财政风险具有广泛性B、财政风险具有机遇性
C、财政风险具有传导性D、财政风险具有时滞性
6.财政风险的预警及防范(答案:A,B,C,D)。
A、加强对财政风险的评估,建立财政预警评估监控机制
B、构建财政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
C、统一管理政府内外债务,建立财政风险基金,增强抗风险能力
D、转变财政职能,建立专业化制衡的风险控制机制
7.公共危机的特征包括(答案:B,D)。
B、突发性和紧急性 D、高度不确定性
8.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答案:A,B,C,D)。
A、国家财政支出B、社会救助C、国际援助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9.公共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包括(答案:A,B,C,D),以及公共危机的新闻发布机制。
A、危机的预警机制B、决策处置机制C、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D、善后管理与评估机制
10.公共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包括(答案:A,B,C,D)。
A、危机的预警机制B、决策处置机制C、善后管理与评估机制D、公共危机的新闻发布机制
11.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特点表现在(答案:A,B,C,D)以及法律制裁具有更大的严苛性。
A、内容和对象的综合性、边缘性B、使用上的临时性和预备性
C、实施过程具有很强的行政紧急性D、立法目的上更强调对权利的保障性
公共危机紧急行政权力的法律规制包括(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