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月考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2.50 KB
- 文档页数:13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试卷
2014-3-8
I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出、入境旅游全面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②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④人造景观增多⑤交通运输快速发展⑥旅行社增多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
2、我国入境游客中,比重最大的来自港澳台地区,这说明
A.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有限B.我国各景区接待能力有限
C.港澳台地区经济最发达D.港澳台地区与大陆环境差异大
3、读下图,回答M地是著名的游览胜地,P、R、T、Q市中,到该地游览的人数最多的是
A.P市B.R市C.T市D.Q市
洞里萨湖和吴哥窟是柬埔寨著名的旅游胜地。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每年5月至10月,洞里萨湖面积达10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米;而11月至次年4月,面积不足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洞里萨湖以北的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宗教艺术的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4--6题。
4、洞里萨湖水量变化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水稻种植业用水量的季节变化B.季风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台风引起风暴潮导致海水倒灌D.北部高原夏季冰雪大量消融
5、吴哥窟吸引游客的原因是
A.具有鲜明的季节特点B.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位于经济文化发达区D.能反映当地现代民俗特征
6、据统计2011年,柬埔寨入境游客中来自亚太地区的占72.7%。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区域文化差异
C.客源地距离D.交通通达度
7、下列各组事物,均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A.杭州西湖、长江三峡、乐山大佛
B.北京故宫、“锦绣中华”、苏州园林
C.鼓浪屿、日月潭、路南石林
D.韶山、敦煌石窟、万里长城
8、下列诗句与所描述地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漓江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汉江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山
D.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珠江
9、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具有经济价值B.可以开发利用C.产生社会效益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10、下列关于旅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
D.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
下图是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石鸟”的照片。读图,回答11--12题。11、照片拍摄的时机和位置最可能是()
A.雾霭茫茫、仰视近观
B.雪后初霁、俯瞰远观
C.天气晴朗、特定角度
D.日落黄昏、登高远眺
12、该景观()
A.由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 B.反映荒漠自然景观特征
C.形成受冰川侵蚀的影响 D.岩浆岩的特点表现明显
13、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D.人文景观
14、下列旅游资源的特征中,哪些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共有的()
①多样性②地域性③观赏性和吸引性④不可移动性⑤重复使用性⑥可创造性A.①②⑥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D.③④⑥
1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阳朔农村老太太徐秀珍,年近60岁,会说英、德、法等近10种外语,被外国游客亲切地称为“月亮妈妈”。此事反映出旅游活动的作用是() A.满足人类需求 B.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C.旅游业带动农业的发展 D.扩大文化交流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催熟了北京的国际旅游市场,据此完成16--17题。
16、来北京观看奥运会的国际游客,以下列哪些地区为主()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B.西欧地区
C.拉美地区D.南亚地区
17、奥运期间,许多国外游客喜欢以“鸟巢”国家主体育馆为背景拍照留念,说明()
A.“鸟巢”国家体育馆已成为旅游活动的客体
B.“鸟巢”国家主体育馆已成为奥运旅游活动的主体
C.奥运场馆与北京故宫体现的文化含义相同
D.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没有“鸟巢”国家体育馆的功能
18、有关旅游活动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活动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
B.古代旅游仅局限在个体需求,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
C.近代旅游也仅局限在个体需求
D.现代旅游是大众需求,处于初级产业化阶段
19、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最佳游览方式是
①沿岸徒步行走②乘坐透明游船③潜水④乘坐公交汽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现代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
A.科学研究B.探亲访友C.猎奇探险D.娱乐消遣
21、“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指的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中旅游资源的
A.市场距离B.游览价值
C.地区接待能力D.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22、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的依据是()
A.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B.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
C.旅游资源的规模大小D.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
位于山西省中部略偏南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是中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据此完成23--24题。
23、作为旅游资源,平遥古城对吸引旅游者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特点是()
A.可创造性B.长存性C.非凡性D.多样性
24、作为旅游资源,平遥古城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它对吸引旅游者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A.经济价值B.美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D.科学价值
25、黄河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每年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
A.游览价值不高 B.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差
C.地区接待能力小 D.旅游环境承载量有限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赞黄山“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据此完成26--2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