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报告

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报告

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报告
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报告

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报告

研究者:苏XX

个案跟踪时间 20XX年9月------ 20XX 年 12 月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

个案名称

胡志强

个案基本资料

胡志强,男,现龄14岁,现暂住罗湖区泥岗村,父亲做生意母亲在公司上班。原为二班数学科代表,因有多次打架和顶撞老师行为,被撤掉数学科代表职务.现为二班代班长。

研究背景

因班里的班长及成绩第一名的同学转到其它班就读,后选的班长在班级管理方面能力十分欠缺,因为是普通学校的普通班,找不出品学兼优的班长,为管理好班级,只能在有瑕稚的同学中找出一个有经验的班长。因此也确定他为研究对象。

主要问题描述

1.成绩不理想。拖欠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很少能够上交,上课讲话。玩游戏机。

2.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在平时也试着采取鼓励的方式予以教育,但因我是刚来的班主任,他并不很在意,效果并不理想。

诊断与分析

1.因母亲教管很严,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精神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2.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但因母亲的要求较高及该生的世界观还不够成熟,使他看问题比较的偏执,形成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3.父母都为生计奔波,真正用来和孩子勾通的时间太少,只是在出问题之后才请假到学校处理问题。孩子的学习意识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

指导策略

1. 征询家长及原班主任意见,决定在原班主任激将下准备任命其为班长。

2. 在运动会后利用其多次拿奖的机会对其为班增光的精神进行表扬,并予以物质奖励。初步树立其威信。

3. 学校的处分在班里宣布,但给其让其带过立功的机会,让其负责纪律和清洁及其仪容仪表的代班长之职,并强调全班同学支持他的工作,让他可以早日撤消处分。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

个案指导情况记录

20XX 年 11 月 4 日

撤掉科代表后,在和学生的一场偶然的闲谈中听说此学生小学时做过班长,且和班里的其他同学关系不错,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我发现班里原班长因成绩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班里纪律明显不如从前,征询原班主任意见后,决定在原班主任激将下准备任命其为班长,同时利用其在运动会为班级争得两次荣誉的机会进行大力的表彰,初步树立其威信。但该同学因为前期的逆反心态较严重,期中考试成绩下滑很厉害,且在和同学开玩笑的过程中又请自己的好朋友打了同学。被学校发现要予以处分。于是我和学校学生出商量,处分由班主任我在班里宣布,胡志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检讨并向被打的同学道歉。之后告诉全班同学,因其有诚意,给其负责纪律和清洁及其仪容仪表的代班长之职,让其带过立功。也希望全班同学能帮助他,让他可以早日撤消处分。

现在,他主动为班级事情出谋划策,并想办法执行,在他的努力管理下,班里的纪律和清洁明显好转,同学们的集体意识明显增强,他自己也从一个破坏者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建设者,其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同学们也普遍认为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好班长。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

个案指导情况记录

年月日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个案指导情况记录

年月日

XX中学“后进生转化的成因和对策”课题组材料研究报告

学生心理案例分享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个案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 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强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小强的爸爸是一个精神病人,妈妈先天双目失明,爷爷做杂工,小强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身患严重糖尿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

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小强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3. 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小强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小强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研究.doc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南昌工学院作为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该如何来开展,不仅是学校管理机构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校每位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出少数民族学生的几个突出特点,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管理 1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1学生到课率不高 在南昌工学院工作的这几年里,我接触过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在2012年时担任了2012级两个本科预科班的辅导员,班上所有学生都是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感觉这两个班级的管理比起其他班级的管理,艰难了许多。其中问题之一是学生到课率较差,每次我都会亲自到宿舍去叫学生起来上课,或者处分几个学生等多种方法都尝试过。目的是希望学生到课率能提高,可结果还是不理想,因为学生坚持不了几天。这些问题可能其他老师也都会有同感。 1.2学习语言障碍较大 在这两个本科预科班中,有几个学生学习很认真,从来没有旷过一节课。一个是柯尔克孜族学生,名叫努尔开力地.加尼巴依,一个是哈萨克族学生,名叫江俄丽,还有一个是藏族学生,名叫格桑平措。每次看到他们,不管是上课还是晚自习,都在很认真学习,可是每次考试的成绩却都不理想。我曾经找他们谈过,他们都反映老师讲的课都听不懂、以前根本就没有学过英语,可是到学校却要学习英语。他们甚至有的连汉语都说不清楚,怎么

接受汉语的教学,况且老师授课的进度还比较快。这或许都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厌学、逃课的原因之一吧。 1.3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 班上每次开展活动,都是汉族的学生积极主动性要高,而少数民族的学生却很少参与进来,情况较好的他们仅仅只会做观众而已。这也是我在管理少数民族的学生时所遇到的问题,要想更好的管理好少数民族的学生,这个问题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2少数民族学生的两个突出特点 2.1进取心强,但文化基础较差 由于一些历史、地理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我校还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前都是用维语或是柯语来接受教育的,入学后表现出维语或是柯语表达能力强,而汉语听力、会话及写作水平较低。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很努力学习,但是因为入学后接受教育的语言和入学前不一样,导致他们上课时很难听懂,与汉族学生的成绩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2.2民族凝聚力强,需要理解和尊重 据我观察了解,不同民族的学生基本上不会玩在一起,他们一般都是与本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尤其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绝大多数新疆籍学生平常与自己本民族的学生都很团结,路上碰到了,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会主动去打招呼或是拥抱,表现得很团结、亲密。而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学生,甚至是对自己所在班级的老师从不会有这么热情,路上碰到了能躲便躲或是装着没看见,很少主动去与老师或是其他民族同学打招呼,更别说主动与其老师或是其他民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我所带的两个预科班,一年来,有绝大多数学生都未与他们说过一句话,有时主动找他们谈话,他们只会听,却都一言不发,根本没法交流下

个案研究报告

个案研究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个案研究报告小学生性格问题与对策的个案研究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还不够,认识尚显不足。实际证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并常常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是否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们以小学生为对象,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诸因素对性格发展的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期对优化学校、家庭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性格提供较科学的依据,以提高家长、教育者对小学生性格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尽早发现不良倾向,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避免问题严重化。 二、个案描述 黄xx,男,今年x岁,虽然是xxxxx人,可是出生在上海。父母均为生意人,曾经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凡事有求必应,为使儿子不吃亏,他与同龄的孩子接触,一旦发生矛盾爷爷奶奶就为他出头。后来父母又生了一个妹妹,对妹妹的关心较多。他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并且平时父母长辈由于言行不注意,常常在孩子面前讲一些不健康的话题以及处事的方法,在他幼稚的心灵中,就隐藏了凡事都是别人的错和处事暴力的阴暗一面。父亲由于生意忙很少在家。妈妈以照顾小妹妹为主。他

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造成脾气不好,稍有不合他心意的事就会发脾气。一发脾气就什么也听不进去。 在学校表现如下: 1、经常与同学闹矛盾,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叫大嚷,打别的同学。 2、以自己为中心,听不得批评。同学不愿与其交往。 3、一天下午上美术课,他忘记带美术材料,就一个人做作业。美术老师批评他,他不但不认错、还大叫大嚷,扰乱课堂秩序。 三、情况分析 (一)家庭因素 1、父母是生意人,由于生意很忙,又有妹妹要照顾,平时对他缺少关心,很少与他在感情上进行沟通和交流。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与严慈,他缺乏生活的激情与目标。 2、父母起先过于宠爱孩子,后来又很少关心,反差较大,造成孩子的心理落差较大。由于平时很少照顾孩子,父母总觉得欠孩子的,所以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有求必应。怕孩子吃苦受累,被别人欺负,吃亏, 总是让孩子在家养尊处优,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家长稍有空闲,不是督促他复习功课,就是逼他做教辅书上的考试卷,只要求孩子搞好学习,并常常教育警告孩子:我花这么多钱,让你到学校读书,如果成绩不好,下学期就甭想再读。因此孩子时时紧张焦虑,总担心成绩不好,总感觉压力大。

对学习困难学生个案研究报告

对学习困难学生个案研究 一、个案介绍: (一)个案简明资料: 校名:青州实验初级中学 班级:初三(1)班 姓名:苑冉冉 性别:女 出生:一九九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身体健康状况:正常 家庭住址:青州市北关区 (二)个案问题简述 2004年8月我任教初一(1)至(4)班的历史课。但我观察到这样的(1)班竟然也有这样一个学生:上课她打不起精神,有时不交作业。交的作业答非所问,出错更是常有的事(但没有抄作业的迹象),学习方法属缓慢型,感觉通过道为“视觉型”,学习明显困难。我与她的班主任老师交换看法了解到:几次测验,她的数学成绩均在30—40分之间,语文也较差,英语根本没法及格,总成绩位于班级后几名之列,她就是苑冉冉。 二、个案问题形成原因及分析 (一)家庭背景及早期生理、心理发展过程 我在2003年12月第一次去她家(因为我们住在同一个住宅区),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从事幼教工作,家庭环境相当优越。她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据她父母说:光起名就花了好几天时间,最后决定用“冉冉”,意思是初升的太阳冉冉上升。从小父母就利用一切时间机会给予教育,可谓是轮番“轰炸”,但没想到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对父母教的识字、英语及音乐欣赏无动于衷。繁忙的工作及社会活动,紧张的节奏,使其父母时而望子成龙以填鸭式强化辅助教育,时而又因难以顾及放任自流,教育方式落差很大。由于她学前期竟落后于同龄人,使父母大失所望。冉冉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心理障碍沉重,总觉得周围的大人小孩都比自己聪明,矮人一截,甚至抬不起头,身心发育扭曲。 (二)学习过程及特质

与苑冉冉的父母交谈中了解到:她在小学期间学习成绩一直较差,性格孤僻,学习兴趣不高,虽然她父母为开发她的智力,给她买了小提琴,请市区最好的音乐老师教她几年,但效果较差,参加集体文体活动不积极,但自尊心较强,基本发展明显受挫,滞后于同龄人,思维方式比较特殊,不愿暴露思想,把自己紧锢封闭起来。 进入中学后,封闭意识更增强了,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对老师更是敬而远之,虽有新起点新打算,但由于小学阶段持续的学习困难,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因此,造成了一遇到挫折,就会灰心丧气,明显缺乏信心。 (三)相关要素之测定(能力剖面图、智商、语言及操作)参照专家测定方法: 表一:能力剖面表2002.12. 以上教育诊断测试结果可见:该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与中等生出现明显差异。 表二:苑冉冉智商测试表(参照专家测试方法)2002.12. 表三:语言及操作测试表2002.12. (四)分析结论 总之,通过上面智商和智力剖面图可见:该生语言智商属中下水平,操作智商属中等水平,经过几次测试及多渠道掌握的资料可以看出:苑冉冉属于整体性学困生。她的思维、语言、数理化能力较差,这与其从小的智力开发不得当,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给冉冉造成了心理障碍,孩子智力一般,而家长总是让她

教育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张老师,女,今年四十五岁,大专学历,平时工作踏实认真,从不迟到、早退。班主任工作也一丝不苟,且在我校已连续当班主任至今达十年,十年如一日每天在校时间达十小时以上,所带班级在同年级总是名列前茅。但由于一直专心于教学工作,没有时间参加学历进修,在职称的晋升上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看到其他年龄比她小得多的、工作成绩不如她的教师一个个都评上了高级,就感到难于接受,产生了想调离学校的念头,在工作上也有所松懈。 学校察觉到这一情况后及时采取行动,利用节假日去拜访,平时主动关心她,并提拔她担任教研组副组长,并许诺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帮其解决职称问题。经过学校到位的思想工作,她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重新焕发了原来的工作热情。 静态详例:对物质需要的朴实性,对发展需要的稳定性以及对自尊需要的迫切性、对成就需要的强烈性。张老师毕业于师范学校,工作二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动摇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教师的信念,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很一般,平时生活很简单,而把整个的精力都方在了教学工作上,但对自己的付出与现实的差距不无感叹。由于前些年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了教师的学历进修,因此自认为错过了学习的年龄。随着年纪的增大,智力的下降,对学历的不足,唯有无奈的叹息。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她还是在默默的寻找着自己的价值,每当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时,家长的赞扬时,得到学校的肯定时,都会显出自豪和满足的神态。在科研上她很不在行,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但她说,教师的水平应主要体现在学生取得的成绩上,她甚至看不起那些只会写些夸夸其谈文章的、不务实的教师。当然,她的观点很片面。在教育改革还不够深入的今天,应试教学还在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她的观点还不无市场。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广,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需要的是学者型的教师,以科研来推动教育的改革,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工作,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 动态详例: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需要的冲突:自卑与自尊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 四十五岁年龄的女同志,家庭负担较重,儿子读高中花费很大,加上又有年迈的父母,丈夫单位又不景气,经济收入不堪负重。看着别人买别墅、买小车,心里难以平衡。论发展,自己除了上课,什么能耐也没有。论成就,除了学生那些微不足道的成绩,无从谈起。论尊重,连合格的学历都没有,不转岗就不错了。于是她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从事起家教业。从几个学生到数十个学生,到应接不暇,生意越做越红火。她现在买起了高级公寓,进出小汽车,着实风光。有人对她家教有意见,她说,这是眼红,这是他们的价值不如她。在应试教学仍然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尽管这是一种价值的贬值,不过还是体现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然而,当在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同时,她心中又充满了矛盾。当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的时候,她感到了一种极度的虚弱和空虚,她感受到了自己最终会被教育改革的浪潮所冲垮。于是,她向领导提出了辞呈。学校领导立刻招集中层干部以上会议,一致认为:张老师是一位对学校贡献很大的老师,无论如何也要把她留下来。接着,校长当晚亲自登门家访,做通思想工作。一周后,学校宣布张老师为教研组副组长,学期末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校优秀班主任,并被推荐为局教育先进工作者(需要的代偿)。在这些难以想象的荣誉面前,她感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主导需要)。 此案例分析:这一案例主要反映了教育管理学中教师人事行政的相关问题。 人事就是用人治事,协调和统一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根据“人”与“事”的特质,通过相应的途径,使人尽其才即人的内在潜能获致最高的发挥与利用。教师人事行政是开发教师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教师这一丰富而宝贵的人才资源,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但也由于教师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形成了对教育改革的挑战,加之人事管理改革滞后,使教师流失、浪费等问题突出。

学校安全管理与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

《学校安全管理与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校园安全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安全管理与教育一直备受各级领导、教育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据调查,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学生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的威胁,这些数据已引起了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和关切。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偏重于智力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首先应该有健全的体魄,才能在其他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安全教育和管理始终还停留在表面的应付状态。这样就势必造成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生存、自护、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低下,缺乏应对能力,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发展。我校是一所地处交通要道的农村初级中学,京广铁路复线、武广高速铁路毗邻而过,加上从校门出去不到200米就是一条繁华的交通要道——东外环路,车辆川流不息,许多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过公路时最爱横冲直撞,追逐打跳,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再加之,我校学生人数多,校园面积小,学生活动空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心理,其狂躁的心理也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学校前面有水塘,右侧有耒河,学生溺水事故也必须加强防范。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大力加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和教育,让学生学会必备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推卸

完整版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报告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逆,男14岁,初二年级学生,本学期转到我班。在老师眼里,他是 一个“问题学生”,他不遵守课堂和课余纪律,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前后摇摆着座椅,时而扭转头和同学说话,在老师的不断督促下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作业常不完成,懒得做一些动脑思考的题目,只愿意完成或完成部分的语文、英语的抄写作业,学习上需要背、默的练习,一律是空白的。他个子高,肢体动作灵活,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所以还不时不进课堂,在操场与上体育课的同学打篮球,故成绩平平。而且脾气大,常闹事,不听家长的话,经常与家长反着干,常惹得家长为他担心。 二、家庭情况 造成小逆学习散漫,逆反心里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小逆的家庭情况来分析。小逆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寡言少语,平时较少与孩子沟通,母亲在外做生意,由于工作时间关系,很晚回家。基本是由爷爷奶奶带,全家人中,他的父亲是独子,只有就此一个孙子,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与放任,凡事都依小逆,于是小逆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对他的教育,家长并没有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教育之中总夹杂着溺爱。其家庭教育以母亲管教为主,父亲的教育,孩子心里根本不服气,在家庭里孩子心目中毫无父亲的尊严地位,母亲对他多数是宠爱。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老师重视他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反映后,母亲常常会耐心地教育一番,父亲看不惯,有时就会一顿拳打脚踢、痛骂一顿,但母亲有时也比较护短,为其找理由开脱。尤其是其孩子与别的孩子争吵时,找出不正确的理由庇护。其母亲只重视他的学习成绩,成绩好就一切好,就在母亲这种包庇、从容下他学会说谎,编出一套美丽谎言,掩盖自己,甚至用一番哄话,先夺取母亲的信任,然后编出假话,母亲也真信了他。而有时母亲知道真相后,不是一顿揍,就是说,我也没办法

基于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基于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前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让社会进入微时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利用不同的社交工具了解信息,通过信息的交流完成社会交际,而多种信息的传播,也让学生本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受到很大的影响。为此,各高校要根据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积极应对挑战。 引言:我国社会进入微时代后,其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微工具应运而生。而大学生作为时代信息的接收者,会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各类微工具了解社会信息,但浏览的这些信息的同时,学生会在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改变自己的社会观念。 一、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概述 社会进入微时代后,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快,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浏览到不同地区的信息,让自身的思维模式发生变化。 微时代之所以可以改变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与它的时代特点有紧密的关系。在微时代的影响下,各种微工具大量在生活中使用,比如微信、微博等,扩大了信息的受众范围,让信息向多元化转变,加快了信息的互动。首先,信息受众范围的扩大是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会通过各类客户端对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让信息传播的受众包括数个年龄层;其次,信息向多元化发展是指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平台,向外传播,其中除了积极的信息外,还包括很多灰色信息。虽然我国一直在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控制,但灰色信息依然存在。最后,人们可以以各个微工具为平台,在平台上进行交流。 二、微时代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改变思想观念 微工具的应用,可以扩大信息搜集与使用的范围,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上传播的信息,包含很多不同的思想观念,并且,大学生又是微时代主要的参与者,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会受各方面影响,形成新的思想意识。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包含了多方面的信息,比如政治、经济等,这些信息的传播,能够扩大高校学生的视野,摆脱原有思想观念的限制,关注自身需求与社会发展。并且在虚拟世界中,每位高校学生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浏览,形成平等意识,而随着信息传播速度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高校学生阅览这些信息时,受其影响,渐渐形成效率意识。

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学生个案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逆,男14岁。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他不遵守课堂和课余纪律,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前后摇摆着座椅,时而扭转头和同学说话,在老师的不断督促下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作业常不完成,懒得做一些动脑思考的题目,只愿意完成或完成部分的语文、英语的抄写作业,学习上需要背、默的练习,一律是空白的。他个子高,肢体动作灵活,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所以还不时不进课堂,在操场与上体育课的同学打篮球,故成绩平平。而且脾气大,常闹事,不听家长的话,经常与家长反着干,常惹得家长为他担心。 二、家庭情况 造成小逆学习散漫,逆反心里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小逆的家庭情况来分析。小逆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寡言少语,平时较少与孩子沟通,母亲在外做生意,由于工作时间关系,很晚回家。基本是由爷爷奶奶带,全家人中,他的父亲是独子,只有就此一个孙子,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与放任,凡事都依小逆,于是小逆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对他的教育,家长并没有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教育之中总夹杂着溺爱。其家庭教育以母亲管教为主,父亲的教育,孩子心里根本不服气,在家庭里孩子心目中毫无父亲的尊严地位,母亲对他多数是宠爱。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老师重视他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反映后,母亲常常会耐心地教育一番,父亲看不惯,有时就会一顿拳打脚踢、痛骂一顿,但母亲有时也比较护短,为其找理由开脱。尤其是其孩子与别的孩子争吵时,找出不正确的理由庇护。其母亲只重视他的学习成绩,成绩好就一切好,就在母亲这种包庇、从容下他学会说谎,编出一套美丽谎言,掩盖自己,甚至用一番哄话,先夺取母亲的信任,然后编出假话,母亲也真信了他。而有时母亲知道真相后,不是一顿揍,就是说,我也没办法了,打也打了,有时身上打青了都不管用,无药可救了。母亲对他也束手无策。 三、情况分析 根据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方面的表现,我做了以下分析:

教育管理案例研究

办学离不开资源,资源对学校来说都是有限的,重要的资源也往往是匮乏的。————就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通过开发和组合,达到增殖效益的目的。 A. 教育活动 B. 教育实践 C. 教育组织 D. 学校管理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当然,计划不同于教育政策,但————是离不开教育政策的,那就是说,它必须以教育政策为指导。 A. 教育政策 B. 教育文献 C. 教育法规 D. 教育计划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或者文官制度虽因各国行政组织体制、文化传统等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在对公务员的管理方式上,有的采取集权式,有的采取————;在公务员的条件上,有的较强调实际工作能力,有的较注重其学历,但在内容上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A. 分权式 B. 放任式 C. 独揽式 D. 独裁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教育同外部环境的关系,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与————的关系;二是交易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A. 社会因素 B. 社会生活 C. 社会环境 D. 社会实践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教育行政的————是指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资源的管辖使用等,以维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A. 监督职能 B. 管理职能 C. 建议职能 D. 监管职能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世界各国虽然国家体制不尽相同,但作为管理政务行使国家行政权的————,都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依宪法和法律规定,上下沟通、密切配合的层阶式组织体系。教育行政组织也不例外。 A. 行政组织 B. 政党组织 C. 组织行为 D. 管理机构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管理策略研究方案

《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管理研究》方案 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马艳平 一、课题的提出意义和目的 一位教育专家讲到“世上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两粒相同的树叶。”这句话真是恰到好处地证明了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千差万别的。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国民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发展,而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学生身体成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而能否构建和真正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体制,就不可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因为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教育者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最终教育出来的孩子仍然存在极大的不同。 传统的学生评价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以单一的分数一统天下,导致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圈,将学生的发展与考试的分数捆绑了起来,这样做来无疑是严重阻碍了不同层次学生自然发展。久而久之,考试分数在前的孩子被尊称为“优生”,考试分数在后面的则被戴上“后进生”,甚至“差生”的帽子。渐渐地,一部分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没有了自信,孩子们的学习不再快乐,学生评价的“一刀切”给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因材施教策略,为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教育仍然是以统一标准答案考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老百姓认为“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能获得较高的分数才是真正地得到发展”。因此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中的普遍化,导致因材施教难实施的现象困扰着我国的广大教育丁作者。 首先,我们的学校教学仍然是以班集体为单位、以统一的教材和教学目标为条件进行教学,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思想是从个体教育教学中得出的。我们把从个体教育教学中得出的教育原则用于群体教学,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难以调和的局面,这是导致因材施教难以实施层面的原因。其次,我们的教学目标存在过多的统一,比如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材、统一标准答案,与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存在着目标上的矛盾。第三,传统的基

教师教育--个案研究报告(案例)

案例1:个案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干部培养的个案研究报告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罗茜予性别:女籍贯:北京市西城区 班主任:韩鹏艳 家庭住址:三里河路5号院10-7-201 家庭背景:她的家庭对她的学习、教育很重视,父母利用周末还给她报班学习了舞蹈、英语、数学、朗诵、钢琴等特长班,多方面的对她进行培养。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㈠目的: 在一个班中,学生干部的选择、培养与树立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它影响到整体班风的形成。特别是班长的人选,既要各方面都较出色,在班中又要有较好的人缘和较强的号召力,才能更好的带动、管理其他同学,所以需要老师特别进行关注。 ㈡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个案学生的主要特征: ①学生发展与人交往情况: 此名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对待同学很真诚,并乐于帮助别人,使得很多同学都愿意与她亲近。 ②学习情况: 她在课上发言非常积极、大胆,上进心强,成绩也不错。 ③个案学生问题的成因 但没有担任过班长的经验,纪律上较散漫,课上有小动作,或与周围同学说话的现象。由于没有担任过干部的职责,所以在做事的方式方法上不免过于生硬,在对自己的要求上也很难一下子做到位,对于老师交给的任务,有时有推脱的想法。 2、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 ①通过与其谈心,逐步树立起她的责任感和干部应有的榜样意识、对同学的

服务意识。 ②通过对她的及时的表扬,巩固其进步。 ③通过与其家长的及时联系与沟通,从双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㈠诊断阶段 新接班时,我对全体学生宣布:“三周后改选班委,在这三周的时间内,请每一位同学通过这段时间认真观察、比较,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长、学委……”在这段时间内,我也在仔细的观察,物色班委的人选。经过同学的大力推荐,罗茜予出乎意料的被推荐为班长,对于我来说这也很意外,当时她也很激动,脸涨得通红,几乎快哭出来了,当时班中很多同学都真诚的对她说:“好好干!”“我们相信你!”之类的话,我也对她表示了祝贺,并提出了新的希望。所以,她马上信誓旦旦地进行了“就职演说”。由此开始的一周里,她在各方面明显的有了变化。 但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她的纪律有了较大的反复,对此我表示可以理解,毕竟她没有担任过干部的职责,所以通过私下的谈心,我用全班同学给她的信任与支持作为对她的鼓励,在课上用眼神对她进行提醒,并与她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在纪律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她在纪律上逐渐有了进步。 ㈡指导阶段 三年级的孩子,对“干部”这一称呼有着更多荣誉上的向往,但对其责任方面的认知还远远不够。针对这一特点,在每一次的小干部会上,我都通过对比较负责任的干部的表扬来激发其他小干部的责任心,并且反复强调作为干部的榜样作用。以此来约束它们、激励他们。 在平时我也注意对其他表现好的干部进行表扬,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并且及时地做到纠正他们对有些同学的不正确的做法与态度。 罗茜予的家长还让其在校订阅了《少先队小干部》,我借此鼓励她将读到的对她有启发的文章在小干部会上读给大家听,帮助其他干部进行学习。 ㈢追踪评估阶段 经过一个学年的指导,她在各方面的威信已基本确立起来。并且有很强的“补位”意识,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小干部进行管理的工作。但在纪律等其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巩固。

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例分析报告

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例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小忻(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1、该生学习成绩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经常不完成,而且书写马虎。 2、人际关系不好,总是欺负弱小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喜欢捉弄别人,在校经常会因一些小事与别人闹矛盾,然后就开始骂人,打人。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相处。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二、原因分析 1、该生从小就跟在爷爷、奶奶生活,学习方面,在家里也没有人辅导,一到家就是去玩。 2、因为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大人对他言听计从,没有约束他去做一些不应做的事情。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 3、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总之,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三、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习惯。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学校教育管理案例分析 ()

立德润物圆成材梦 惠民县辛店镇胡营学区小学王金堂 一、案例背景: 后进生问题一直是同行们热议的话题。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是师德和学生品德升华的一个集中体现。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不应该舍弃,更应满怀热情去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二、案例叙述: 小学六年级的男生张锐,是班里的一名后进生。在五年级时就听班主任讲过有关他的故事。接手了这个班以后确实领教了。他整天闹的同学讨厌,老师也烦心。上课时不是和周围的同学大声讲话,就是下位去把这个同学拉一下,那个扯一下,老师发现了马上回座位,老师刚转身他又闹起来,要不然就是趴在桌上打磕睡,作业时,别人都能认真完成,他就是空作业本交来,要不就是胡乱应付一下。总之,就是不爱学习,调皮捣蛋。 有一次我在上数学课《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一课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他又趴在桌上睡觉,我走过去,轻轻地推醒他,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做作业?”“不会”,他看也不看我,回答道。“那你为什么?”“什么也不会”,他摇摇头,“数学跟我没缘!”听到这里我当时真的火冒三丈,但是一种理性又让我平静了下来。我忽然做了一个决定,“你来当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吧!”当我做出这个决定后,全班同学都愕然了,他也痴呆呆的愣了很长时间,最终怀疑的答应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不交作业,成绩逐步提高,最后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并且每到过节时还总是问候一下他的这位启蒙老师。我的心里美极了。 三、案例分析: 1、这样的学生并不是只他一个,学校有这类问题的学生也不少,这是一种长期养成地惰性习惯。 2、来自家庭的关爱过剩,成为他们的保护伞,我们叫做溺爱,早期不会发觉有什么,一段时间以后父母再怎么严厉也已经晚了。 3 、家长、学校的老师,学生从没有夸奖过他,有的就是批评,久了,让他自己都以为自已无药可救了,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上进的信心。 4 、越玩学习成绩也就越差,也就越不想学。 转化后进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记录

小康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个案分析记录 我班里有位同学(三年级),不仅爱打架骂人,还常常拿别人东西,橡皮、小刀,有一次把别人带来订书的四十元钱给拿了。他的父亲来学校说:“我这儿子很皮,平时我们夫妻两都在上班,很晚回来,也没时间管他,都是爷爷奶奶惯坏了,跟他说道理呢答应得挺快,可一转眼就会忘记。” [分析]这种行为叫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性行为,指的是个体有故意侵害他人的倾向性,不仅包括外显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包括隐性的攻击或侵犯他人的意图。父母绝不可纵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固化,最终会导致严重的个性偏差。小学生由于好动,常有攻击性行为发生,尤其是男生。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常常是工具性的,即为了达到非直接伤害他人的其他目标,如抢东西,很少是敌对的,即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标。所以教师、家长在纠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时,要分清性质、找出原因:是对别人产生了敌意还是内心受了压抑?是受了欺负还是因为嫉妒别人?然后再进行针对性处理。 [方法] 1.让学生明白侵犯别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关心、团结友爱,有了矛盾应该通过商量、说理来解决。 2.如果小学生是因为内心过度压抑,需要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转移注意力,即转移小学生的攻击目标,使之把敌意转向一般的物品。 3.如果是嫉妒心导致的攻击性行为,要看到嫉妒心常伴随自卑感产生,认为别人在某方面确实比自己强而自己又确实赶不上人家时产生的,教师要针对这种心态加以疏导,解除对嫉妒对象的敌意,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4.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明确攻击性的危害,可能造成粗暴、虐待的个性,但又不能简单用批评、体罚来强行压制。 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基本情况: 李袁,13岁,家庭成员有爷爷、奶奶、爸爸,爱好打篮球,曾在四年级秋季运动会获得400m第一名。 辅导原因: 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李袁和几个伙伴捉小鱼玩去了,没按时回家,家里人很焦急,四处查找,也没找到。他天黑了才回家。他爸爸把他狠狠的打了一顿。他便赌气喝下了农药。幸好抢救及时,生命无大碍。一周后才返校上课。 辅导过程:

延长学业学生的有效教育管理研究

延长学业学生的有效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当前,延长学业学生群体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学业困难而被迫延长。同时,在学业困难背后隐藏着极为特殊及复杂的原因,由此导致对该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深入研究延长学业学生状况,采取可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延长学业学生;有效管理;举措 伴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行,延长学业逐渐出现,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延长学业学生形成的原因 1.缺乏自律性。很多大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缺乏自律性、主动性。进入大学后,不再有家长的追问和老师事无巨细的指导,很多学生变得茫然,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导致考试不及格,跟不上课程,最后自暴自弃,放弃了学习。 2.缺乏学习的目标。很多学生在高中时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目标清晰明确,就是考一所理想的大学。一旦步入大学,学习突然变得没有了目标,加上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面对诱惑较多,很多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导致成绩的下降。

3.学校原因。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每年基本都在扩招,导致大学生的整体录取分数在下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越来越差。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强度和学习进度,导致成绩逐渐落下。 二、延长学业学生教育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按照有关规定,延长学业学生仍然属于学校的在校生。但是我国很多高校就延长学业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缺乏对应的制度,各部门之间对于延长学业学生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甚至出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大部分延长学业的学生都不在校住宿,他们既不办理休学手续,也不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对学校的很多事情置若罔闻。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位,这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和安全隐患。 2.集体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很大。延长学业学生的集体意识相对淡薄,很难融入新的群体。延长学业的学生一般都要归到下一个年级进行管理。由于原来班级同学均已毕业,新班级同学相互之间并不熟悉,导致延长学业学生与新班级同学很少接触。此外,延长学业学生一般在学习方面较差,做事缺乏积极主动性,导致新班级在组织活动方面参加很少,与本班级同学接触机会很少,因此缺乏班级认同感,缺乏集体意识。 3.师生之间不熟悉,教育管理难开展。延长学业学生到

教育学经典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意识,要和学

对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最新教育资料

对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 在一个班级群体中无论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还是学业成绩,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发展是不平均的,而问题学生的存在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对于这些现象,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面对,认真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并提出积极的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他们的潜能,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全面提高问题学生各方面素质。 问题学生原因策略一、个案描述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郭禹(化名),男,13岁,现就读于重庆市万州区某小学六年级,住校生,个子较高,身体结实,两眼稍有斜视,目前在班上担任体育委员。郭禹幼年时期由于后天药物导致听力障碍,家里人因此很宠爱他,导致其自幼形成许多不良习惯。 (二)个案的主要问题 1.纪律方面:解放散漫,怠懈怪癖,日常行为欠佳。自我意识较强,自律性较差,我行我素,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主动发言回答问题。作业也不能按时认真完成,学习成绩较差。 3.思想方面:思维比较怪僻,爱说谎,自卑又自尊,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迷恋游戏。 4.生活方面: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吃穿方面要求较高,经常编造理由想请假外出吃饭,认为学校食堂饭菜不够理想。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用,在学期末经常出现无钱回家的现象。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为了能把这个问题学生引导教育好,我经常与他聊天,引导他讲话,并在对话中尽量微笑地看着他的眼睛,取得他的信任。

在辅导过程中,我始终尊崇郭禹的想法,信任郭禹的行为,和郭禹真实、同等地交流;同时在真挚沟通的基础上,逐渐引导郭禹对自己行为的独立思考,减少他对我的戒备心理,促进他对我的信任。 通过近一年的详尽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明的转变。其中最明明的变化是学习积极性变高,个人荣誉感增强,成绩显著提高。他的日常行为出现好转,与同学相处比较融洽,能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够主动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不再表现出抵触情绪;能够合理安排生活开销,主动与家人沟通。更令人欣慰的是能够关心同学,做事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再我行我素。 二、个案情况分析 通过对郭禹同学详尽情况的分析,我认为他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原因。郭禹自幼有听力障碍,父母文化素质偏低,从心理上对他的关怀较少,多从物质上尽量满足他的要求。由于听力障碍郭禹不能解放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不能顺利与家人沟通,心理上产生了一些孤寂感。不仅如此,他到我校上小学以后,由于离家较远,家人常给他比较富有的生活费用,导致他平时话费大手大脚。 2.自身因素。郭禹思维比较灵敏,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比其他同学弱,但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基础较差,缺乏进取心,从而导致其学习成绩低下,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3.心理因素。由于郭禹听力障碍,家人对其比较纵容,养成了其比较任性的性格。另外,由于郭禹的学习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长久以来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由于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 三、个案指导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采取了以下策略对郭禹同学进行了引导和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