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简介:从人居环境学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的角度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健康建筑体系是未来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任务。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探讨.

关键字:人居环境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自然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问题,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中国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

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臵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2.人文环境方面: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内容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臵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内容。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时代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交通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哲学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中国“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建筑是环境的科学与艺术。”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研究,而应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臵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

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关键词: 建筑材料;生态环保;以人为本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设计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只有掌握新型建筑设计的特点,人们才能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建筑业是一个贴近民生的行业,现代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各级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必须以强化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监管、落实节能环保标准为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现代建筑产品。建筑工程质量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为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面要突出“三抓”,即抓基础管理、抓精品工程、抓重点企业,逐步将监管的重点向使用功能、质量通病治理等方面延伸。住宅作为重要的个人物产,其工程质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建管部门要着力抓好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把住宅质量的考核单位从小区、整栋楼分解细化到每个住户,维护广大住户的合法权益。公共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工程主管部门要制定专项质量监督方案,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公共安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建筑业注重人性化施工,尽力减轻现代建筑施工对周边造成的不利影响。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形象的提升,离不开群众支持和社会认同。施工现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展示现代建筑企业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工程的质量,更关系到行业的公众形象、地方的投资环境。我们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大力推进文明施工,创建文明工地。同时要针对目前建筑业容纳的农民工就业量,在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超过五分之一的实际,要求现代建筑业企业切实关爱农民工,注重对农民工的教育和管理,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统筹做好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依法查处拖欠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实施绿色建筑战略,着力打造生态环保人居环境。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智能、绿色环保建筑,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从而推动现代建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近来日趋关心的焦点,尤其是自进入2005年以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是,“营造世界城市,呵护地球家园”,而有 关绿色的、和谐的人居节、人居环境的论坛也在今年扎堆儿召开。于10月3日世界人居日前夕、9月底在深圳举行的“2005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由于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特别顾问、联合国副秘书长、全球环境界的泰斗莫瑞斯·斯特朗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的出席而格外引人 关注,一些全新的观点、理念从论坛上频频传出。

社区人居环境的“人本化”设计探讨

社区人居环境的“人本化”设计探讨 杨新武 一、引言 随着住房集体消费时代的结束,随着人们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住宅市场化条件下,人们在选择住宅时,考量指标已不仅仅是局限在距离远近、地段优劣、户型布局等,也不再单纯地追求住房外在的浮华与张扬,而是更加注重住宅的功能与品质。住宅已由原来的栖息地,转变为人们用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休息场所。基于人们对住宅的健康、环保、舒适这种需求,社区人居环境的设计就要本着“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着眼点,在其设计中越来越要注重人对社区环境的实际需求,研究人的居住行为规律,社区环境的人本化设计迫在眉睫。 社区人居环境作为人居环境大系统的一个层次,本文从“人—机—环境”系统观、整体观的角度本着“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着眼点探讨了社区人居环境的“人本化”设计的思想理念和设计程序方法问题。 二、人居环境的内涵与特征 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s)是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生存环境,包括提供人类活动的空间场所、物质、能量以及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社会经济关系。在地域空间上,它包括全球、国家与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吴良镛)[4]。人居环境的设计建设,它包含不同的感知层面和相应的评价体系。理想的人居环境不是简单的堆砌和罗列,更不是简单表象的丰富,而是具有更为本质的人本内涵。可以将人居环境分为三个层次(图1),首先是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是大的城市环境,其次才是社区的人居环境,最后才是住宅内部的人居环境。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第二个层次社区人居环境的设计规划。

三、社区人居环境的设计思想理念 由于社区人居环境设计及开发水平高低、质量好坏以及适宜居住与否直接与居住者密切相关,其惟一检验标准就是居住者的感觉以及是否满足其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因此,社区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过程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居住实态需求为目标,对环境设计的差别化、个性化、健康性、性能价格比有一个统筹、全面、详尽的考虑。 1.设计思想的差别化思想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住户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商品的房地产项目,就必须对之进一步细分,以前无差别化的产品将逐渐失去市场的竞争力,被市场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创新意识强、具有新功能、新特性的产品。社区环境在设计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产品面对的使用人群是老人、中年、还是青年等层次,如东方太阳城专为退休老人打造专属的社区人居环境,创造性的兴办商业化养老设施,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由于我国4:2:1(老人:成年人:子女)人口结构比例,成年人负担过重,社会必须负担养老,以提高成年人的生活质量,在社区环境设计的这一环节,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应是一流的,同时更为重要是为老人设计创造一个供老年人自助、自立、自娱、自我服务的环境变被动养老为主动养老,让老年人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得到慰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种对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细分的大胆有益探索和尝试会大大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国家和百姓而言都有很多方面的好处。 2.设计思想的个性化理念 共性与个性是一对哲学范畴的概念。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就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对某一事物而言,个性和特色是指事物的显著特征,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典型特征。 社区环境设计的共性包括了安全性、舒适性、识别性、和谐性和文化性。这些特征可以说是社区环境设计的主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是必须首先考虑和遵守的。社区环境设计规划在个性和特色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是设施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必然追求,与它的共性一样,也是由人与环境决定的。相对于作为主体的共性来讲,个性则是可变因素,具有可变性和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地理与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不同、传统与宗教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能成为创造多样的、个性的社区环境设计的源泉。 社区环境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包括三层含义。首先,社区环境的共性与个性是互相区别、互相对立的;其次,社区环境的共性与个性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结的。任何社区环境的设计规划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第三,社区环境的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例如,相对于所有的环境设施设计而言,儿童游乐设施设计具有的艳丽色彩可谓是一种个性,但是就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造型的儿童游乐设施而言,活泼、 2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 存在的问题 贾跃华 土木21班2120702010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过度解析、过度细化等问题,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给予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充分突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对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体系形成所起到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镜科学整体观城市规划人类聚居 引言“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1 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观”思想内 涵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 1.1从概念解释看 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 ,以下简称道氏) 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根据这种宽泛甚至有些模糊的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聚居,而不论其位于何处、结构和形态如何,不论其尺度、层次如何,不论其设施标准、所包含的物质内容如何。简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1.2从内容构成看 “居住”是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住房本身,而是几乎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基础、人类生活其间的实体空间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括人和社会因子活动产生的精神和社会层面内容,同时还牵涉到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正如道2氏所指出的,人类聚居就是“我们的生活系统”。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对人居环境构成内容进行划分,如吴良镛先生将其分解为自然、人类、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但这只是一种研究的手段,人居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1.3从层次构成看 层次观念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居民量和具体内容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程度和发展变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造成人居环境出现种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聚居的类型和规模缺乏统一的认识,常常出现概念上的混乱”。同时,现代人居环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不同层次人居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独立的人居环境单元已不复存在,人类生活在一个完整的世界人居环境体系中。 1.4从学科构成看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外围学科涉及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各个方面。 1.5从方法论思维看 人居环境科学不同于传统的多学科协作,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更不

农村人居环境的议案.doc

农村人居环境的议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直是各基层人们关心的内容,那么,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农村人居环境的议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农村人居环境的议案【一】 关于加强我区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加强村庄人居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最近,我们会同区农办、建设局、卫生局对我区村庄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调查走访了潘黄、郭猛、楼王、大冈等镇以及仰徐、民强、凤池、光明等村,并到山东诸城、莱西,胶州三市考察学习。通过调研考察,组织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委员座谈,并经常委会议讨论,形成了关于加强我区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245个村(居),农户17.54万户,农业人口43.93万人,耕地面积78.82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8亩,xx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70元。全区现有自然村落48个,其中50人以下71个,50—100人208个,100—300人562个,300—800人321个,800人以上86个.现规划农村居民点571个,其中300人以下81个,300—800人407个,800—20xx人74个,20xx人以上9个。xxxx年全区在建制镇建房781户,在村建房 1336户.全区目前还有土草房10.45万平方米。 建国以来,我区村庄建设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取得了较大

的成绩.特别是1982年后,考虑到农民饮水、运输等生产生活方便,力求使农民居住相对集中,对全区村庄建设进行了初步规划.通过10多年的建设,农民居住满天星的状况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的村庄建设大多是沿河、沿路而展开的。1997年后,开始启动中心村建设,在政府的全面推动下,我区村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我区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最近在全区农村大力实施了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变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存在问题 1、村庄建设规划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我区村庄建设总体呈自行发展状态,农民建房用地主要由村组安排。1997年以来,一度中心村建设推进力度较大,但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心村建设实际处于停滞状态,村庄建设面貌改变不快,至今还没有形成全区统一详细的现代村庄建设规划体系.由于规划滞后,导致了自然村落小而散,形不成气候;村民住宅样式单一,不够科学、适用,无个性特色,有些村庄只见新房、不见新貌;各类建筑物乱搭乱建,村庄建设无序发展;有不少农民盲目仿效攀比,房屋求高求大、占挤路道,造成村庄杂乱无章。 2、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已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大多没有路灯、环卫、排水等基础设施,就是搞得相对较好的泾口、仰徐等村,也没有公厕和垃圾填埋场。有些村庄至今还不通公路,如郭猛镇的邵堡村,9个组只有1个组能通公路,其余8个组雨天就难以通行。在农村饮用水上,由于二次改水未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供水管道陈旧老化,加之不重视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

凝心聚力谋新篇人居环境大整治 ——柯坦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今年以来,柯坦镇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抓早动快,全力以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点上突破、线上延伸和面上覆盖,成效初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柯坦镇下辖10个村(社区),482个村民组。截止4月7日,全镇已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组239个,完成“五清”村民组53个。清理渠塘126处,清理乱搭乱建、乱推乱放4159处,有序堆放柴草、杂物2065处;清理无功能建筑1656处。其中清理残垣断壁382处,清理废弃畜禽圈舍267处,清理废弃厕所(旱厕)795处,清理废弃房屋212处,面积12720平方。 二、基本做法 (一)坚持统筹谋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完成这项工程必须要统筹规划,久久为功。根据上级方案部署,柯坦镇迅速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人大主席为副组长的领

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导组、督查(宣传)组和保障组,负责指导、宣传、督查、保障和考核验收等工作,研究制定了《柯坦镇2019—2020年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试行)》,做到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根据省市县确定的2020年度全面完成村庄整治的工作目标,我镇将在2019年底提前完成镇域范围内所有村庄的“五清”整治任务。 二是明确整治要求。一般村庄以“五清一改”为主要整治内容,重点村庄要基本完成厕所无害化改造,达到净化、硬化、亮化和绿化要求,示范村庄在重点村庄的基础上增加美化要求,提升公共实施配套水平,塑造富有特色的村庄风貌。重点村庄和示范村庄的整治提升,要从完成“五清”、规划设计、编制工程量清单、改水改厕、硬化道路及公共设施、安装路灯、绿化美化等步骤逐步推进。 三是明确考核办法。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订验收考评细则,2019年主要对完成“五清”整治任务的村庄进行考评打分,考评打分时间根据村组申报,兑现“五清一改”奖补配套。2020年根据村组申报对重点村庄和示范村庄建设情况进行考评验收,并对“五清一改”一般村庄长效管护情况进行考评验收。 四是明确奖标励准。对开展“五清一改”的村庄实行奖补,奖补金额为村庄人口×20元×考评得分百分比;对被列为重点村庄和示范村庄的,根据群众筹资(捐款)金额,镇财政按筹资(捐款)额1:1比例奖补配套,作为村庄提升整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一、中文摘要: 人居环境,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 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 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 和自然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现代生活越来越依 赖于高技术,但是还有很多因素如传统的大家庭, 正朝着中心家庭发展,独身生活形式在增多,同时 高质量的生活导致人口的老龄化、全球化的发展影 响着我们。所有这些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房 子内房间数量在减少,休闲的空间增大了,人们想 拥有家庭影院、音乐室和家庭办公室,还有就是考 虑无障碍设施的房屋,所有这些不胜枚举,我们能 满足所有这些要求吗?当然可以。设计的宗旨就 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的舒适,安全,快 乐和健康乃至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我 们需要对建筑进行设计。 关键字:建筑设计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导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许 多新的建筑理念,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形式 孕育而生,以满足新的形式和新的要求,城 市规划与交通系统的设计,世界房屋设计及 趋势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要 求,节能技术,生态技术,绿色建筑,在建 筑物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广泛的被利用和推 广。现代城市设计和房屋设计发展中面临着 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但 没有一个设计观点和政策可是永远适合的, “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设计思路 将长期与我们共存。 世界上正进行着许多关于房屋建设方面的新的试验研究,如节能型房屋、先进技术在房屋设计中的使用、建筑质量保证和快速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无须置疑我们将要提高我们的房屋建设和城市规划,但没有一个设计观点和政策可是永远适合的,“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设计思路将长期与我们共存。 三、(一)文章主体: 人和动物一样都要长时间住在某个住处。在19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由于人口大量涌入,有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研究 李伟业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研究李伟业 发表时间:2019-09-19T14:00:26.680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作者:李伟业[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住宅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李伟业 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29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住宅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如今现代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类对于生活住宅居住环境的要求更是不断提高,根据现如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设想有些不符合现代住宅建筑规划的要求从而产生分歧,这也导致了住宅建筑的发展。作者以现如今人类居住环境为本文的切入点,分析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要点和为改善后续住宅规划设计提出了建议。环境因素和 需求因素是住宅建筑规划必须考虑的两点因素,同时,还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环境。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人居环境;研究 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的达到了一个比较较高的层次。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随之增多。人们要求更好的居住环境,这就需要改变原本的住宅设计方案。而住宅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流程,要多方面考虑,多层次研究。将住宅设计的重点放到人居环境上,突出以人为本的住宅设计理念,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与住宅条件的要求。以居民舒适度,住宅满意度为出发点,将改进重心放在改善人居环境上,让居民有更愉悦更舒心的居住体验。因此,在住宅设计过程中,应该要了解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与特征,将人居环境融入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并且还要结合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特点,完善规划设计的方案。 1人居环境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人居环境包括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人是居住环境的主体,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悦,生活舒畅。人们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后,更加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良好的居住环境收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室内空间、室外的绿化、整体建筑、自然民俗等。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建筑条件,结合城市传统与文化,强调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设计。其需要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当地气候,促进能源的循环利用,尊重原有自然环境。比如住宅建筑处于较为严寒地区,需要争取更多的日照,在住宅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当地的日照时数,选择最佳的建筑朝向。寒冷地区的住宅要尽量紧凑,不宜采用点状或点状拼接形式,总体必须满足日照间距的需求。 2住宅建筑人居环境设计理念 2.1坚持“以人为本” 我国在古代时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在建筑方面的体现主要是实用性。实用性不仅仅是降低资源消耗,还需要以合适的方式,彰显设计中的文化造诣与意境,更深层次的体现文化的传承与建筑艺术的创造,并以此表现出建筑用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爱护。在景观设计时更适合以“以人为本”理念来提供建筑设计思路。 2.2住宅建筑规划设计遵循宜居性原则 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是生活在一中紧张的氛围中,所以人们需要一个舒适的可以放松人们心理状态的家居环境。而住宅建筑势顺应趋势,必须要考虑宜居性这一原则。通过改善住宅环境,改良空间布局,同时考虑家具摆放和生活的便捷性,提供优美的景色。增强居民的绿色感受,可以适当的提供植物绿化,可以帮助居民缓解身心疲惫,放松心态。同时可以聘请专家定时修剪绿色植物,帮助居民改善绿色环境。 2.3满足节能要求 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能源资源消耗也是越来越多,我国迫切的需要节能减排降低能源物质消耗,因此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在建筑领域中,为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了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理论,以此实现降低能源消耗物质消耗,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基准,从基础抓起,从小事做起,减少每一步骤的能耗物耗,减少建造过程中废弃建筑材料的丢弃,建筑废弃的排放,进而实现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统一。 2.4“绿色景观”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环境的需求因为越来越高,而人居环境的艺术性生态化也成了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迫切性要求。就这样,是否“绿色”成为了人们对人居环境衡量的一个标准,“绿色”即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绿色安全的食物,环保节约的生活理念,而这些“绿色”又被人们认为是绿色景观。绿色景观的创建是必然的,人 3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设计原则和具体规划 3.1住宅内部居住环境设计 内部居住环境主要通过对住宅基本功能、空间的合理布置以及对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方位合理的布置,考虑到日照、采光、遮阳、通风、隔音等,创造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在造型设计过程中要体现人性化设计,考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多样需求。比如在阳台的设计中,阳台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要便于人们与自然的接触,在居住生活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节能环保成为人们的共识,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在规划设计中受到高度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室内温度和能耗。除此之外,规划设计要兼顾多方因素,注重空间功能划分,注意动静分开、私密有别,根据人口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多样性需求等,给居民提供多样性的住宅套型。考虑到不同收入人群、不同类型生活模式的家庭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使用面积和住宅设计,实现住宅的通用性。空间规划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质量,合理使用空间是保证居民正常需求的关键。内部空间设计要根据各种不同的使用功能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分配好不同功能的房间面积,以达到最合理经济、最舒适的尺度。在涉及到房屋尺寸时,要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合理分配空间,使得室内空间具有合理的分配比例。 3.2创建“绿色景观”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情况调查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镇力求高标准规划设计,严要求科学统筹,在大力推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以农村建筑、城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改善为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特别是今年,我镇紧紧围绕市委五五战略、县委办好两件大事,统筹城乡建设美丽家园的目标任务,以超常的力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镇位于**县北部,南枕**山麓,北连**,东至**,**四面环山,沟壑纵深,气候适宜,环境宜人。全镇国土面积16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总人口13700人,农业人口12723人,耕地面积2.1万亩,林地面积5.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3%。平均海拔1534m,年降雨量为610毫米,无霜期120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谷子、马铃薯、小杂粮等。 境内交通便捷,汾屯线、王关线穿镇而过,具有黄金三角之称;境内矿产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铝矾土等,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930万吨,铝矾土资源储量1000万吨,发展潜力巨大。工业作为**的主导产业,现有煤炭企业5个,年设计生产能力达480万吨,铝矾土厂1个,建材厂3个。属于我县北部工业区。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理清思路,审时 1 / 24

度势,以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多元发展为原则,以引资上项为手段,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在转型中实现了跨越,在机遇中实现了崛起。 村庄改造力度势头强劲。我们按照由各村自行组织,镇政府全力支持的村庄提升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其中,古寨村综合改造项目,已投资1000余万元,涉及周边绿化、污水排水系统建设、所坝和防洪渠修建、旧房拆迁等民生项目;铁水沟村综合改造工程于5月底开工,投资300余万元,对居民房屋外立面加固、进行新型环保节吊炕推广、污水排水系统建设等,目前各项工程也基本完工。农民培训工作持续跟进。积极为长期在村的农民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实施了农民就业培训工程,实现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余人。环境整治工作强势推进。全镇总投资200余万元,对**、红莲、铁水沟、虎限、后沟、前西、太山沟、南坪、大栅、松树、前军、古寨、贾郭、王凤等14个村进行了危房改造;大栅村投资80余万元新修1.4公里的出村路;岩进石、道北、坡底、虎限、神灵、前西等16个村,都完成了节能路灯的安装。城镇建设阔步前行。铁水沟村投资200余万元在全镇率先进行了美好家园建设,收到良好效果。**、后沟等村累计投资452.5万元,完成211户美丽乡村改造工程;古寨村投资180万元,实施街巷整治,集中搬迁居民47户。生态绿化工作蓬勃发展。大栅、松树、西沟三村总投资75万元,种植了2500亩生态林;铁水、口头、大栅、古寨、松树、西沟、红莲七村总投资68.4万元,种植了经济林1200亩;铁水沟村投资60万元,种植了2000亩的油松;后军村投资120万元,种植了4000亩的油松。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论文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通识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论文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班级名称 学院名称 交阅时间

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广泛深入,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燃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人居环境,是指人类集聚或者居住的生存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是一个由人、建筑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特别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要求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及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美观的建筑与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特别是城镇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外部环境,如交通、信息、绿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建筑设计如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是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人居环境要以人为中心。应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心理审美要求营造居住环境。居民对居住环境有心理、安全、社交、休闲和审美五个层次的需求。其中,心理、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社会交往、休闲、审美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从心理、审美的需求来看,环境要按照生态学要求以及景观要求,营造出绿气较浓,充满自然气息的外部绿色环境,使之既能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又能美化家园,陶冶情操。植物应该是环境设计的主要材料,即以植物造景,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使环境空间在四季产生季相变化,同时,还可产生空间比例上的时间差异,使固定不变的静态建筑环境,具有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季候感。树木的枝干自然弯曲,可打破建筑线条平直呆板的形象,如粉墙黛瓦,疏竹横斜,配以点石树木,可求得一种动态均衡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在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的推动下,许多城市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先后采取了见缝插绿、拆房见绿、拆违建绿等一系列措施,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游乐的场所,对城市的景观建设、生态效益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了精神享受,也在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了情操,这一切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城市绿化景

人居环境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居环境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讲绪论 1、人居环境学(概念) 概念:人居环境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分支。 2、任务 1、利用仪器和已有的科学资料对人类的聚居环境进行监测、评定和改造,判断其促进和制约人类发展的因素,研究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原因。 2、借鉴前人对人居环境研究的精华,去其糟粕,用于改善现代人居环境的研究。 3、对现存居住环境的人口、职业、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提出改造措施。 3、道萨迪亚斯(希腊建筑师):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类聚居学 1、他从单纯的建筑与城市问题中跳出来,将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研究包括城市、城镇和乡村在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类聚居环境问题。 2、道氏强调把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住区作为一个整体,从人类住区的“元素”(自然、人、社会、房屋、网络)等进行广义的系统的研究,扩展的研究的领域。 3、他认为人类聚居环境由5个基本因素构成:自然环境、人、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交通与通信网络。提出研究人类生产与城乡建设活动的规律,寻求实现理想、美好的人居环境的途径。 4、人居环境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1、城市作为一种人居环境,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2、人类聚居的可持续发展 3、全球一体与地域差异 5、城市人居环境及其学科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狭义):是指城市居民和社区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广义):是指城市中各种维护人类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环境。 概念:城市人居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由自然实体、社会实体和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环境,它既是第二、第三产业布局场所,更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其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6、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兴起的原因 1、21世纪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 2、人类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3、城市问题日益严重,人居环境令人堪忧 4、城市规划的失误和教训太多 7、聚落 聚落的认识是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启示点和切入点。 8、人居环境科学是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 1、新挑战推进人居环境科学成为大科学。 2、科学与人文交汇成大人文,走向更高境界。 3、大艺术也是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9、人居环境的释义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10、五大系统 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 11、五大原则(EESSC) 生态观(Ecological view):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 经济观(Economic view):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好互动。 科技观(Science view):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观(Society view):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性。 文化观(Culture view):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主要表现为: 一、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乡先后历经过多次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县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时,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地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二、水源受到污染,人居饮水质量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经济发展所迫,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一些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排污管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水源受到污染。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规模不够,散养多,粪便随意排放,加之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导致农村居民饮水不仅出现量的短缺,而且引发质的下降。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随意丢弃不降解垃圾,随雨水深入地下,地下环境日益恶化,10米以内水质水垢较多,严重影响群众健康。 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全县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县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县完全制中学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行政村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县城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

较为严重。 四、垃圾随意堆放,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较多,房屋周边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个别试点村虽修建了垃圾中转站,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污染。厕所多以旱厕为主,就地挖坑,夏季蚊蝇到处乱飞,很不卫生。部分村庄养殖大棚建设在村子中间,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房屋建筑传统,居住质量整体不高。除城区建筑住房有统一规定和质量标准要求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房屋建筑都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根据宅基地朝向和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兴建,布局较乱。抗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美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待提高。 六、村民出行不便,村内巷道硬化率低。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道路修建不归一个部门修建,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普遍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断头路较多,衔接性差。自然村村硬化率较低,部分自然村村内巷道没有硬化。一到雨季,泥泞的道路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

《【 县城镇人居环境改善情况的调查】人居环境改善》

《【县城镇人居环境改善情况的调查】人 居环境改善》 【摘要】 :编者按: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克东县近年来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我们选取人居环境这个专题,深入到我县交通、建设、城市管理、供排水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走访调查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此篇调查报告。编者按: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克东县近年来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我们选取人居环境这个专题,深入到我县交通、建设、城市管理、供排水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走访调查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此篇调查报告。 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近几年来,我县在抓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了以城市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改善为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我县人居环境取得可喜变化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增加。xx年,全县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5.11平方米。到xx年年末,全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33平方米,增加了14.7%。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47平方米,已经超过小康社会标准。楼房居住面积扩大。xx年住宅楼面积仅为276102平方米,到xx年末,住宅楼面积累计达到478670平方米,

人均楼房居住面积由xx年的4.7平方米增加到xx年的8平方米。其中有39万平方米实现了集中供热,占住宅楼面积的81.5%。 ----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城镇道路建设步伐加快。我县相继完成了克东镇、宝泉镇主次干道硬化改造项目13项,新增白色、黑色街路面积14万平方米,硬化面积为24万平方米,铺装人行步道板6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95.5%。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完成通乡公路107.8公里,实现了全线通车。 ----绿化、亮化工程同步推进。绿地面积由xx年的75公顷增加到xx年的135公顷,增幅达到80%;新安装路灯810盏,做到了路铺到哪里,亮化和绿化工作就做到哪里。同时,根据“依山建城,围山发展”的城镇发展战略,将二克山融入了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赋予了“生态县、园林城”建设目标的新内涵。 ----城镇供水能力得到提高。xx年以来,克东镇内新建水厂2处,新打机电井4眼,更新供水管线米,持续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环境保洁取得实效。xx年以来,克东镇更新改造公厕座,污水井个,垃圾清运设施个,清运车辆台,镇内道路保洁力度加大,环卫工人年均增加工资元。城内居民(包括住宅楼)垃圾清运和公厕及污水井的管理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居民保洁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二、人居环境发生可喜变化的原因 (一)领导重视到位。县领导非常重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在基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的探究

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9-08-13T09:12:00.843Z 来源:《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作者:杨素波[导读] 人居环境质量与住宅建筑规划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居环境出现问题的,会直接影响住宅建筑规划的整体质量,所以需要引起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体现人居环境,是现代住宅规划发展的主要方向,满足了人们对住宅建筑环境的更高要求。此外,对于一个良好人居环境的创建来说,保障安全、方便的生活所需供应、丰富多彩的休闲场所、健康的运动生活场 所、文明的社会氛围及便利的交通等都非常重要。1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的概述1.1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设计的理念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主要体现为室外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协调的室内设计。对于居住建筑的住宅套型设计来说,在每套住宅的内部空间应包含大厅、卧室、卫生间及厨房等。而辅助空间如基本过道、贮藏间及阳台等应配合室内净高,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住宅建筑的外部环境包含服务型的公共建筑及绿化、道路等,它促进了住户间的交往接触,为邻里互助创造条件,而且也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康的生活场所。 1.2住宅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于住宅建筑如果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规划,前提就在于以人为本,这是因为,住宅设计只有密切结合居民的真实要求,才能体现厚重的人文关怀。具体在进行设计与规划时,住宅设计人员有必要综合运用多样的手段来创新设计思路,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住宅规划体现宜居性,符合以人为本的目标,致力于创建优美的住宅周边环境,建筑物设计不仅要体现美观性,同时也要突显实用性的价值。住宅设计规划也应当转变思路,把生态要素融入整体的住宅设计与住宅规划中。住宅设计融入了当地的整体生态系统,才能体现生态保护的宗旨,从而让居民获得更好的体验,生态要素融入住宅设计是构建和谐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能够美化城市,更好地宣传城市文化。 2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2.1致力于节能环保住宅规划应当与节能环保结合在一起,在住宅规划过程中推进节能,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在我国提倡节能环保的理念下,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应体现出节能的设计要点。节能环保的住宅建筑设计理念,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的合理使用,符合建筑住宅规划的持续发展方向。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应该体现在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确保将节能理念应用在实处,针对我国大部分建筑规划中,节能措施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将节能设计理念,融入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真正的实现规划设计的节能。依照节能与环保的基本目标来设计新型住宅,致力于住宅设计领域的减排与节能。 2.2通过增加绿色景观的方式来体现宜居性城市居民逐步感受到紧张的日常生活气氛,居民平时需要承受较沉重的压力。住宅设计体现宜居性与生态性的目标,优化住宅生态环境,把绿色景观融入住宅设计中,通过绿色景观的方式来增强生态体验。通常,居住于喧嚣城市中的居民都会渴求静谧宜居的住宅环境,对此有必要把绿色景观融入住宅设计中,通过构建绿色景观的方式来增强居民的生态体验。如果住宅周围与住宅内部都布满了生态绿色,居民就可以完全达到身心的放松,真正享受到宜居环境给自身带来的舒适感受。 2.3住宅设计应当与生态理念密切结合近年来,很多地区都表现为生态脆弱的特征,这种现状根源就在于破坏生态。住宅设计应当密切结合最基本的生态理念,通过改善生态的方式来创建宜居环境,体现更高的生态价值。在小区的绿化建设过程中以“因地适宜”的原则来种植,加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植物,对于一些已经成形的景观,要加强养护,在不同的时间段种植不同的植物,植物种类各异,各自的生长气候要求也会不同,严格控制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对病虫害进行防预与治理,使植物更好的生长。从本质上讲,住宅系统应当构成整个生态体系中的核心部分,通过改善生态的方式来创建宜居环境。住宅设计只有密切结合生态环境,才能体现更高的生态价值。 3完善住宅建筑人居环境的措施3.1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为了达到住宅环境最优化的目的,以住宅规划设计区域内结构的信息全面掌握来实现周围可利用资源的分配。由于可利用资源为自然资源,因此在设计时要能够分辨自然景观,从而降低其带来的繁重感。并做好其维护工作,使之在住宅集中区域科学、合理地分布,避免由于萡围标准不清晰所造成的人为破坏,而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应尽量选取地势平坦、安全的区域建筑,并做好其资源的保护。 3.2从家居气氛角度完善住宅环境舒适的家居气氛已经慢慢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住宅的整体气氛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舒适程度。家居气氛与人居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家居环境与住宅的空间布局和环境有很大关联。可以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在住宅中种植一定量的绿色植物提高家中的空气质量改变整体色调。同时需要增加一些娱乐性设备,增添一些提现当地文化内涵的物品和风格。例如,考虑阳台的设计,阳台是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便于人们与自然的亲近,直接影响到舒适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推动了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的住宅建设,创建舒适的家居气氛,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好,舒适的家居气氛给人民提供的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美的视觉享受。 3.3开展健康物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传统的物业管理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住宅建筑模式了,所以对传统物业管理加以改进,创立了新型健康物业管理模式,在传统物业管理模式上加以改进,采用现代化技术,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维护居民的利益,以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基准,促进居民与物业的良好关系。健康物业管理模式由环境管理中心、健康保健中心、智能管理中心、求助中心、健康社区文化中心和健康交流俱乐部等组成,全方面地保障健康生活的延续。 3.4创建“绿色景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