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会计培训教案

基础会计培训教案

基础会计培训教案
基础会计培训教案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制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刻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治理会计和财务治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关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要紧介绍了会计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方法和差不多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差不多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差不多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差不多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依照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纳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假如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依照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如此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专门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差不多概念、差不多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依照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教学内容:

1、会计的概念。

2、会计核算的对象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会计的产生和进展。

3、了解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

4、理解会计的差不多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差不多职能、会计的对象。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导入新课:

有人讲会计确实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讲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确实是会计;请同学们考虑:这些讲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如何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要紧有哪些?

新课讲授: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重点)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要紧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程序及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治理活动。

会计的产生和进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进展的基础, 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我国会计产生于西周,进展于唐朝,从会计产生和进展的历程能够看出 , 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进展更是紧密相关。

给学生简单介绍会计的产生和进展:

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会计”一词开始使用。

3、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草流”和“誊清簿”,设“钞票谷账”。

4、唐宋时期:官厅会计把钞票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原管、新收、已支、现在”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四柱”(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依照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5、明末清初:“龙门账”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 - 缴 = 存 - 该”,分不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进缴表”(资产负债表)和“存该表”(利润表)。

6、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7、会计科学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治理提供信息的治理会计体系,治理会计的产生与进展,是会计进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两大分支。

讲完会计的相关概念后,教师可利用启发式向学生提出:你如何理解“经济越进展,会计越重要”?进行课堂讨论。

二、会计的职能及特点(重点)

会计职能的定义: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治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

1、核算职能及其特点

(1)核算职能的概念

会计的核算职能,要紧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核算职能的特点

①会计要紧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从数量上核算各单位经济活动情况;

②会计要紧核算差不多发生或差不多完成的经济业务;

③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监督职能及其特点

(1)监督职能的概念

会计监督职能要紧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监督职能的特点

①会计监督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物监督;

②会计监督是一个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一个过程;

③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监督,使外部监督不可代替的。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核确实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概念(重点)

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和职能后,同学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会计工作日常核算的内容具体又包括那些呢,是否包括企业或单位的全部经济

活动?从而引导出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确实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讲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一)资金: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包括货币本身。

(二)企业的资金运动:

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2、商业企业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预算资金的拨入→预算资金的支出

总结:企业的资金运动,是经营资金的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是预算资金的运动

一、一、会计的特点(重点)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会计的特点。

(一)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尺度;

(二)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三)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有用的专门方法。

三、会计方法(了解)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完成会计任务,实现会计目标的方式,是会计治理的手段。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治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

本书要紧学习会计核算方法。先请同学们考虑并回答:你所明白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然后进行讲解。

会计核算方法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

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七种方法。

巩固新课:可采纳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

1、考虑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总结:“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节又属第一次课,因而讲述会计的概念一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济学知识,不可照本宣科。既要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又要加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会计学基础”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假设和一般性原则

教学内容:

1、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2、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本节课要紧是难在理解、把握和应用上。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大伙儿明白会计是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差不多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治理活动。为了保证这些治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对错综复杂的经

济业务从空间上、时刻上以及计量方法上作一些必要的、在会计上合乎推理的推断和规定,这些规定和推断确实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和条件,也确实是我们本节课要给大伙儿讲述的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讲授新课:

一、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重点/难点)

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成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这一前提的要紧意义在于: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不开来;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不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讲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

例如,一项商品购销业务,甲方是买方,乙方是卖方。按照会计主体的要求,会计人员应站在本企业的立场上处理业务,即甲方的会计应作商品购进的账务处理,而乙方的会计应作商品销售的账务处理。

在那个地点应该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法人能够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和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企业集团由若干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法人。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以后,将依照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

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以后,该会计主体可不能面临破产和清算。例如:企业固定资产计量应按购建时的历史成本入账,固定资产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期转作费用等,差不多上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刻间隔,以便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差不多前提的要紧意义是: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刻段落,为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贯彻落实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及慎重性原则奠定了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起讫日期采纳公历日期,即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相同,从1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为止。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能够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会计报表时必须换算为人民币。

以上会计核算的四项差不多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刻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没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可不能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可不能有现代会计。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重点/难点)

(一)客观性原则:如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弄虚作假

(二)相关性原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三)可比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它是指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要求各企业采纳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致。

(四)一贯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它要紧指同一会计主体前后各期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五)及时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早也不得滞后(六)明晰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七)权责发生制原则: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应收应付作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账务处理方法。

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记账的基础,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凡是当期差不多实现的收入和差不多发生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差不多发生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八)配比原则: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二是时刻配比。

(九)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实际成本计量。各项财产假如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预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

(十)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指凡支出的效益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仅与本会计期间相关的支出→作为当期费用

资本性支出: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的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

(十一)慎重性原则: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慎重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依照该原则,在制度中计提了相应的减值预备,但不得提秘密预备

(十二)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不其重要程度,采纳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阻碍,并进而阻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推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关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阻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推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十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巩固新课:可采纳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自己举出四个例子来分不讲明会计的四个差不多前提。

2、给出实例让同学们推断属于一般原则中的哪种原则。(题目见随堂所发习题)

教学总结: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的限制,会计的差不多前提和一般原则在“基础会计学”课程中,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明白、深入浅出。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平衡公式

第一节会计要素

教学内容:

1、会计要素的概念

2、会计各要素的含义及包括的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

2、能熟练地讲出会计要素的构成。

3、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4课时

课时讲明:因会计六大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用一个教案封面分两次讲解。

导入新课:

我们差不多给大伙儿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能够讲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确实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伙儿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

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

会计要素确实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差不多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差不多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差不多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1、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操纵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操纵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3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照流淌性可分为流淌资产和非流淌资产。

(1)流淌资产

流淌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货币资金: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

②短期投资: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刻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它投资。

③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等。

④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

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淌资产

非流淌资产要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投资:指不预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②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二)负债

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回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力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可能的金额。

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负债的内容

负债按其流淌性分为流淌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淌负债:指将在一年 ( 含一年 ) 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流淌负债要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短期借款: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周转且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②应付票据:因商业信用产生,须于约定日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证明。

③应付款项:指因赊购物资或同意劳务等缘故而发生尚未支付的、预收的或应付的款项。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股利等。

④应付工资:指企业应付而未付给职员的劳动酬劳

⑤应交税金: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而未交的各项税金。

(2)长期负债:是指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长期负债要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借款:指企业为购置长期资产且偿还期在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②应付债券: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约定于某一特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书面证明。

③长期应付款:是指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如应付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①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②资本公积:包括资本 ( 或股本 ) 溢价、同意捐赠资产等。

③盈余公积: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存。

④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较:虽统称为权益,但两者性质、数量关系和偿还的法律责任不同。

(四)收入

1、收入的概念: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内容

①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要紧经营业务的收入。如销售产成品的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出租、运输收入等。

注意:给学生讲解营业外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性质上的不同。

(五)费用

1、费用的概念: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的特征

①费用发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发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

②费用的发生一方面要导致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资产形态的转换。

③费用要以收入来补偿,本身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④费用和成本虽差不多上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都属于费用,但人们通常将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又称为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