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集小时尿标本流程图

采集小时尿标本流程图

采集小时尿标本流程图
采集小时尿标本流程图

采集24小时尿标本流程图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

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尿培养样本的采集方法 1.清洁中段尿。尽量留取早晨第一次尿液,先用清水清洗会阴部,然后消毒会阴部和尿道口,最后用无菌干棉球擦干消毒剂,弃去开始的尿液,以冲刷尿道口的细菌,留取能代表膀胱部分病原菌的中段尿10-20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广口容器中。 2.导尿管尿。方法一:先夹住导尿管,用酒精拭子消毒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操作时应防止混入消毒剂,注意不能从尿液收集袋中采集尿液。方法二:采用无菌操作将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尿液,可减少尿液样本污染,准确反映膀胱受感染情况。但这样做有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感染。 3.耻骨上膀胱穿刺。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两厘米处刺入膀胱吸取尿液,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方法。此法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样本困难的婴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样本采集。 4.回肠造口导管尿。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清洁吻合口。将导尿管插入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度,收集尿液。 二、采集尿培养标本的容器 采集尿培养的容器应由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惰性

材料制成;容器应洁净、无菌、加盖、封闭、防渗漏;容器内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容器应广口,具有较宽的底部,容量大于50毫升,容器盖子易于开启。 三、尿培养样本采集过程 1.清洁中段尿容易受到会阴部细菌污染,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取样本。 2.尽量不采用导尿管采集样本,以防医源性感染。 3.尿液中不得加防腐剂或消毒剂。 4.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能用做培养,以免污染菌误导临床。 5.集尿袋内和尿管末端的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因为很难避免尿道菌群的污染。 6.除非是流行病学调查,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常规尿培养没有临床意义。 7.未能及时送检的样本应于4摄氏度保存待送 8.结核分枝杆菌长时间存在于尿中会造成损伤,并且24小时尿会增加污染机会,影响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不宜采集24小时尿液。 四、尿培养送检次数 有明显尿路刺激征(如尿频、尿急、尿痛)的患者只需送检1次,治疗48-72小时再送检第2次;症状不明显的患者,需采集2-3次晨尿送检。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事项: 1、 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 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 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 床号、姓名、年齡、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 核对试管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试管准备 査对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 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 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采血 査对 ^=>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 拳。 3、載手套T 穿刺T 固定头皮针T 接采血真空试管T 根据目的采集 所需血量T 反折针头,拔 /换采血管T 松止血带、松拳T 迅速拔 出头皮针T 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1?2mi n. T 脱手套。 整理送注意事项: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异常反应。 4、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院输注前进行采血。 5、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 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6、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T凝血标本管T其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7、采血后知道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 当延长按压时间。 8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 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31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点: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齡、 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 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4、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 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 min.。 1、 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 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3、 載手套→穿刺→固定头皮针→接采血真空试管→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反折针头,拔/换采血管→松止血带、松拳→迅速拔出头皮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脱手套。 操作前准备 试管准备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采血 评估 告知 整理送检

采集血标本操作流程

良庄矿业医院 科室管理诊疗规范文件 责任部门:检验科(行政管理) 采集血标本操作流程 一评估 (一)核对医嘱:采集血标本前仔细核对医嘱,检查申请单、患者姓名、床号、申请检验项目。 (二)患者评估 1.全身情况。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 2.局部情况。注射部位的皮肤有无疤痕和感染等。经脉是否显露和有无炎症,肢体的活动情况。 3.心理方面。自理能力,有无恐惧、焦虑等,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对疾病与采血的认识程度。 (三)环境评估与准备检查病室环境是否清洁,光线是否充足,根据情况开窗,开灯。 (四)用物评估(可于准备是进行)。 (五)操作者自我评估:着装是否清洁、整齐、是否符合要求,对血表标本采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是否熟悉。

(一)预期目标 1.患者明确采集血标本的目的和要求,积极配合。 2.标本量准确,能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和选择合适的试管于容器。 (二)准备 1.操作者自我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理解采集血标本的目的,要求和意义,按采集标本内容空腹。 3.环境准备(已于评估后进行)。 4.用物准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备幷评估用物:试管架上放标本容器(根据检验目的备干燥试管、抗凝试管或血培养瓶),治疗盘内放:压脉带、皮肤消毒剂、棉签、小枕、手套、检验单、5-10ml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弯盘。按需要备酒精灯、火柴、试管贴标签。

1.护士将用物带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护士:“某某先生:给您抽血了,准备好了吗?” 患者:“准备好了。” 护士:“我尽量争取一针见血,减轻您的痛苦,抽完血您就可以去进早餐了,请您睡平。” 2.戴手套,备好注射器。 3.选择经脉,在静脉上方6-6cm系压脉带,嘱患者握拳,让静脉充盈。 4.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5.按静脉穿刺法进针,见回血后放平注射器,抽吸血液至所需量时,松压脉带。松拳。 6.干棉签按压穿刺处,迅速拔针。 7.根据检查目的的不同,将血标本装入不同容器中。如1个患者同时留几种血标本:则按先培养,次抗凝、后非抗凝分别将标本注入容器内。 8.留取血标本后注射器丢入锐器回收盒内,集中处理,其他用物按皮内注射器法分类处理。 9.采集完成后核对标本标识与申请单病人信息是否相符。 10.脱手套,洗手,取口罩,记录,标本及时送检。 1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四评价 1.护士无菌观念强,采集的标本准确、无误。 2.能与患者有效沟通,患者满意,采集后无皮下出血。

尿液细菌培养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尿液细菌培养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2-03-26T15:58:45.1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利芬石元耀 [导读] 采用无菌操作将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尿液,可减少尿液样本污染,准确反映膀胱受感染情况。 张利芬1 石元耀2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疾病控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2内蒙古准格尔旗中心医院内蒙古准格尔 01030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407-01 一、尿培养样本的采集方法 1.清洁中段尿。尽量留取早晨第一次尿液,先用清水清洗会阴部,然后消毒会阴部和尿道口,最后用无菌干棉球擦干消毒剂,弃去开始的尿液,以冲刷尿道口的细菌,留取能代表膀胱部分病原菌的中段尿10-20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广口容器中。 2.导尿管尿。方法一:先夹住导尿管,用酒精拭子消毒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操作时应防止混入消毒剂,注意不能从尿液收集袋中采集尿液。方法二:采用无菌操作将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尿液,可减少尿液样本污染,准确反映膀胱受感染情况。但这样做有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感染。 3.耻骨上膀胱穿刺。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两厘米处刺入膀胱吸取尿液,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方法。此法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样本困难的婴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样本采集。 4.回肠造口导管尿。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清洁吻合口。将导尿管插入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度,收集尿液。 二、采集尿培养标本的容器 采集尿培养的容器应由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容器应洁净、无菌、加盖、封闭、防渗漏;容器内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容器应广口,具有较宽的底部,容量大于50毫升,容器盖子易于开启。 三、尿培养样本采集过程 1.清洁中段尿容易受到会阴部细菌污染,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取样本。 2.尽量不采用导尿管采集样本,以防医源性感染。 3.尿液中不得加防腐剂或消毒剂。 4.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能用做培养,以免污染菌误导临床。 5.集尿袋内和尿管末端的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因为很难避免尿道菌群的污染。 6.除非是流行病学调查,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常规尿培养没有临床意义。 7.未能及时送检的样本应于4摄氏度保存待送 8.结核分枝杆菌长时间存在于尿中会造成损伤,并且24小时尿会增加污染机会,影响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不宜采集24小时尿液。 四、尿培养送检次数 有明显尿路刺激征(如尿频、尿急、尿痛)的患者只需送检1次,治疗48-72小时再送检第2次;症状不明显的患者,需采集2-3次晨尿送检。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 .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 ,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 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 .采血准确、送检及时。【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与静脉采血法 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采集血液标本流程

一、操作目的 本程序用于有效地保障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接收、保存及销毁,使标本中的待检成分尽可能不受影响,保证临床输血相容性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特殊介质交叉配血(卡氏配血法)实验的血液标本采集。 三、操作步骤 (一)申请单的填写 1. 临床医生须熟知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及用法。应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科别、床号、门诊/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孕产史、输血史、预定输血日期、预定输血成分、预定输血量、ABO血型、RH血型、血红蛋白值、HCT、血小板、采集标本者、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送标本者、送标本时间、接收标本日期和时间及特殊说明,如应用的药物等。 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需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3. 输血科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特殊情况,在临床医生电话说明下,可在收到检验申请单之前先接受标本进行检验。 4. 输血申请单必须清洁、完整,不得被标本污染,重要信息不得涂改。

(二)患者准备 1.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输血目的,安慰患者,努力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 2. 常见的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有: ①奎尼丁可与患者血清中抗(IgM)及补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②大剂量青霉素与血清抗体(IgG)结合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③头孢菌素与抗体((IgG、IgA或其他非特异性抗体)反应,使红细胞膜变形,但不发生溶血;④α-甲基多巴所致自身免疫性反应。可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的有:解热镇痛剂、抗生素(头孢菌素、硫胺、四环素、链霉素、异烟肼)、心血管药物(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双氢克尿噻、甲基多巴),其他如氯丙嗪。 3. 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前次输血3-14天,本次交叉配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15天以上,本次配血标本应在72h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72h至少进行一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三)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技术要点 1. 准备好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枸橼酸钠抗凝真空管-蓝色帽管)、器材等,应在容器上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注意:标签粘贴不可将标本完全遮盖,应在容器上保留观察窗,以便检验人员对标本是否合格进行判断。 2. 采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止血带的压力应尽可能小,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应超过2min,否则可造成局部血液的

尿培养留取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尿培养是指对正常尿液里的细菌进行培养。目的是用于细菌学检查和细菌敏感试验,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与治疗。 正常尿液虽是无菌的,但外尿道寄居有正常菌群,故一般尿的病原体检查无临床意义。 ?如果结果<1000个/ml,一般以正常标本处理。 ?如果结果1000-100000个/ml,可能感染,重新留标本检验,或过几天再查。 ?如果结果>100000个/ml,确诊为尿路感染病人,进行鉴定,做药物敏感性试验。 ?采集步骤: A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尿情况、配合程度。 B核对医嘱,准备用物及标本容器上的条码信息。 C对患者身份(基本信息),洗手。 D采集方法: ?1、中段尿液采集法: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用灭菌的纱布或无菌纸巾擦干;男性需翻转包皮冲洗,用0.1% 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用灭菌纱布或纸巾拭干,用医院检验科提供的无菌广口瓶收集中段尿5ml~10ml,立即加盖送检。该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常用的尿培养标本收集方法,但很容易受到会阴部细菌污染,应由医护人员采集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

由患者正确留取。 ?2、导尿采集法:按常规方法对会阴局部进行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人膀胱,采集导尿管的尿5~10ml于无菌容器中,可减少尿液标本污染,准确地反映膀胱感染情况。但有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感染,一般不提倡使用。 ?3、留置导尿管收集尿液 ?①应先夹闭尿管。②消毒导尿管与注水处分叉外下端,按无菌操作方法,用10 ml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10ml尿液弃去,再换用另一个新的10 ml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10ml尿液,注入尿培养瓶。 ③开放尿管。操作时应防止混入消毒剂,注意不能从尿液收集袋中采集尿液。 ?E再次核对,将条形码标签贴于尿液收集器上,注明留取时间,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等。 ?F整理床单位,协助取适体位,询问需要,再处理用物,洗手。 备注: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4℃冷藏保存时间不得超过8h,但应注意冷藏保存的标本不能用于淋病奈瑟菌培养。

血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血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开头: 一直以来我们临床护士能发现关于血液标本的很多问题,经常会接到检验科来电哪个哪个标本需要重新抽取。虽然说标本从抽取到送检到完成检验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可能造成血液标本问题的出现,但是从我们临床护理本身来讲,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严格控制我们自身操作来减少不合格标本的产生。这样一来减少我们临床护理反复留取标本带来的工作量,二来减少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甚至减少不必要的沟通隐患。 4. 这是前一时期,我院检验科连续三个月汇总的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大家看溶血、凝血和乳糜血总共占了全部不合格标本的79%,并且这三种发生的几率也比较接近。还有一小部分的如条码重复打印,信息与申请不符,空管等等。。。 6. 溶血的标本红细胞内容物逸出,导致生化检测有很多项目都异常,从这个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了LDH、K+、GLU有轻度的下降外,其他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科一旦发现标本溶血,是会让我们重新留取标本的。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在送走标本之前,若发现标本溶血,最好,自己再重新采一次血,那么什么样的标本算溶血标本呢?

7. 溶血分为轻度溶血与重度溶血,轻度溶血表现为:重度溶血表现为:,我们一旦发现标本呈现以上两种的任意一种,就需要重新留取标本了。为了避免标本反复溶血,减轻我们的工作量,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8. 其中体内的溶血除了患者本身的疾病因素外,例如溶血性疾病(如AB0溶血)黄疸性疾病、菌血症、DIC、严重外伤等有一部分是我们操作的原因,我们是可以进行干预的。 9. 使用止血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浅表静脉的充盈程度但止血带使用时间达到1min后,侧枝循环开放,充盈度开始下降,2min后,浅表静脉淤血中的红细胞由于无氧代谢的原因会发生老化,脆性增加,发生溶血,同时血液本身的乳酸ph值等多项生化指标也会出现偏差,影响化验结果。有研究显示使用止血带全程采血且超过1min组与穿刺成功后即撤除止血带组,无论溶血率还是化验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10. 静脉充盈度不够的时候,护士抽血成功率是显著降低的,为此一些护士喜欢在绑好止血带后拍打抽血部位的血管,提高充盈程度,这样做会造成红细胞在血管内的溶血。 11. 负压过大会使血液流动过快,红细胞的动量过大这样制动的冲量也会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与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与解释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与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与护理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与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 核对:核对医嘱及化验单,打印采血条形码、明确标本项目、 注意事项。 准备: 1、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止血带、血培养瓶、 采血针、手套、注射器。 评估 : 1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 2、忠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合理安排采血部位。 4、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需求等。 告知: 1、血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后注意事项 要点说明 1、按检查项目及医嘱准备相应的血培养瓶 和采血量。 2、检查培养瓶有效期、有无破损、胶塞有无 松脱、瓶签模糊,瓶内培养液肉眼观察有 无絮状物、变质 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 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使用密封培养瓶采血: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1、成人血培养采血 8-10ml 儿童 1-5ml ,婴儿 0.5ml 1、将血培养瓶口的保护帽剔去,用酒精消毒瓶盖,干燥 1min 。 2、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约6cm 处系止血2、如用注射器采血,应将血液先注入厌氧 带,用 75%酒精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 瓶后注入需氧瓶,如用采血针采血,则涂擦,消毒区域达 3cm,静置 1min 待干。 应先注入需氧瓶,再注人厌氧瓶。 3、戴手套后用采血针头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 胶布固定针翼,接培养瓶,观察培养瓶内液体刻度,到达3、采血量不足时,先注入需氧瓶足够血量, 所需血量时反折针头,拔出培养瓶,轻轻颠倒混匀,换另 再注入剩余血液到厌氧瓶。 一瓶采血。瓶口贴封口,贴条形码,标注采血部位和采血 4、注意培养瓶用 75%酒精或 70%异丙醇消 时间。 4、换对侧肢体按同样方法采集另一组培养瓶。毒,但不能用碘酒消毒。 整理用物: 1、再次查对采血项目和患者身份,询问并观察患者 反应 ,交代注意事项。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入不 2、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医疔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能立即送检,应室温放置,不得冷藏。 3、扫描采集好的血标本并签收签名,及时送检。

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输血是临床救治危重病人的手段之一,为了受血者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标本的正确采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临床各科送检的血型血清学检测标本(定血型、配血、备血)有如下要求:1.医师确定输血后,病房护士应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并贴上标签。 2.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随即在床旁注入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内,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3.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到输血科,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登记,双方逐项核对后验收并签字。 注意事项: 1.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不许抽取胸,腹腔等处积血作配血标本。严禁从正在输液的输液管内抽取血样。 2.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员输注前进行采血。 3.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4.输血科收到血样应逐项核对,如对血样与病人身份有怀疑,或血样质量不合格,应要求重抽,不允许随意修改错误的标签或错误的《输

血申请单》或用不合格血样配血。 5.合格血样如不需配血,应按送检时间分别放入4℃冰箱内位置保存,输血标本至少保存7天。 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 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

尿培养标本采集

尿培养标本采集 大量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可以引起泌尿系感染,通常为细菌感染,尿培养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而收集无污染的尿培养标本是诊断的重要步骤。 下面是文章作者整理日常工作经验,为大家提供的尿培养标本采集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采集指征 1.尿频、尿急、尿疼等膀胱刺激症状,伴有不同程度发热、乏力、腰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2.对于儿童患者,除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包括发热、呕吐、生长发育障碍、易怒等。 3.生后3个月内的小婴儿患有泌尿系感染时,常表现出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4.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畸形,如肾脏发育不良、肾盂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是泌尿系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5.婴幼儿出现无法解释的体温≥38℃的发热时,最迟也要在24小时内送检尿培养。 二、采集时机 1.应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尿液。 2.采集晨尿或膀胱潴留至少4 h以上标本。 三、采集方法 清洁中段尿采集法 1.女性:分开阴唇。男性:缩回包皮。 2.清洗:使用肥皂水尽可能认真地清洗外生殖器区域。 3.用手指拿着采样杯外侧,不要接触杯口边缘。首先将少量尿液排掉,再用采样杯采集半杯(5-10 ml)尿液。 4.小心将盖子盖上,拧紧,做好标识,立即送检。 留置导尿管采集法 1.如果需要,可夹闭导尿管采集尿标本,但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 2.使用酒精拭子清洁导尿管采样口或导管部位(如果没有采样口)。 3.将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插入采样管,吸取尿液。

4.将尿液转入无菌尿杯中,盖好,拧紧,标识完毕后立即送检。 注意:不要将导管从尿袋上拆下采集标本,严禁使用尿袋尿进行培养。带有留置导管的患者通常在48-72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定植菌,且常为多种细菌。 膀胱导尿法 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操作过程应严格采用无菌技术,避免带入细菌,弃去开始导出的前段尿后,再收集5-10 ml尿液送检。 耻骨弓上穿刺采集法 严格采用无菌技术操作,用注射器从耻骨联合和脐部中线部位穿刺入充盈的膀胱内吸取5-10 ml尿液。用于确认其它采集方法的培养结果和诊断尿道厌氧菌感染,适用于某些儿科患者,脊柱损伤患者和没有获得明确培养结果的患者。 四、采集次数 对于泌尿系感染症状明显的患者,1份标本通常足够诊断,在治疗48-72小时后再采集另1份标本。对于无症状患者,可能需要采集2-3份标本。如果怀疑肾结构,应当连续采集3份晨尿。 五、标本送检 1.标本采集后立即通知外送队送检,不能立即送检时放4℃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24小时。 2.外送队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无误。 3.送检时应使用密闭容器盛装标本,同时避免泄漏、丢失。 4.标本应在最短路径、最短时间内送达微生物实验室。 六、实验室核收 1.微生物实验室标本核收组在标本送达时进行核对、查收。 2.合格标本进入系统检验流程。 3.不合格标本进入退检流程。

动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血气分析结果直接影响到对患者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动脉 采血流程要规范化、标准化。 (一)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流程: 一、动脉采血前准备: 1 患者评估和准备:动脉采血前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身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采血前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目的及穿刺方法,减少患者紧张,取得患者配合。 2 采血物品准备:专业安全型动脉采血器一支,碘伏消毒棉签或异丙醇棉球,无菌干棉签或无菌纱布,弯盘等。 二、动脉穿刺部位的选择: 1最常用和首选桡动脉,因为其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动脉表浅,穿刺方便,易于固定和穿刺后按压止血。其他可选择的部位依次是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2 改良案例Allen实验呈阳性。 三、采血: 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专业安全型动脉血气采血器,先把3ML的动脉血气针的针栓推到底然后再拉回到处,让抗凝剂在管壁均匀分布,减少凝血机会。 2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绷紧,手指自然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小枕头以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4 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在5CM以上。 5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位置后拔针。 6 拔针后,局部立即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以上。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直至完全止血。 四、采血后要求: 1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启动采血器上的安全卡扣,防止针刺伤的发生。 2将针头旋下换上安全帽,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样本充分抗凝。 五、样本的运输和送检: 以手持方式运送标本,标本应在15分钟内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可暂时保存在冰箱冷藏层中,15-30分钟内送检。 ※注意事项: 1 送检时请在《执行项目附加单》背面注明患者采血时间、用氧方式、用氧浓度、体温等患者情况。 2 使用呼吸机者,患者需稳定20-30分钟以后再进行动脉采血。 3 血气针采集过程中或充盈不足时严禁拉动针栓,以免气泡产生。 4 尽量采集血标本,以保证最佳的抗凝效果。 4 为保证离子检测数值的准确性不建议用血气标本检测离子值。 5 确认为动脉血方可送检,如怀疑为静脉血应重采血标本。 6 如动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不顺利,应考虑重采血标本。

尿液采集和处理

尿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 ①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按平常生活饮食 ②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以有利于细菌生长 ③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的结果 ④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应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污染尿液 ⑤如采用导尿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一般应由医护人员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采集婴幼儿尿,应由儿科医护人员指导,用小儿专用尿袋收集 标本种类 尿液标本类型和应用范围 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应用范围 随机尿常规筛检、细胞学研究等 晨尿常规筛查、直立性蛋白尿检查、细胞学研究 定时尿物质定量检测、细胞学研究、清除率试验等 中段尿常规筛检、细胞学研究、微生物培养 导管尿(经尿道)常规筛检、微生物培养 导管尿(经输尿管)鉴别肾脏和膀胱感染 耻骨上穿刺尿微生物(尤其厌氧菌)培养、常规筛查、细胞学研究 容器的准备: 1.用于收集尿标本的容器应保证清洁、无渗漏、无颗粒,其制备材料与尿液成分不发生反应。容器和盖子无干扰物质附着,如清洁剂等。 2.容器的容积≥50mL,收集24h尿标本容器的容积应为3L左右。 3.容器的开口为圆形,直径≥4cm。 4.容器具有较宽的底部,适于稳定放置。 5.容器具有安全、易于开启且密封性良好的盖子。

6.推荐使用一次性容器。 7.收集微生物检查标本的容器应干燥、无菌。 患者自己收集的尿标本 分为随机尿、晨尿和计时尿标本(包括24h尿)。患者留取标本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指导,给患者介绍留取标本的正确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如语言无法交流,应给予书面指导,指导内容如下: a) 患者留取标本前要洗手,以及实施其他必要的清洁措施; b) 交给患者的尿液收集容器应贴有标签,并要求核对姓名; c) 告知患者留取所需实验的最小标本量; d) 指导患者留取标本时避免污染; e) 指导患者留取标本后,将容器盖好,防止尿液外溢,并记录标本留取时间。 随机尿标本的收集 随机尿标本的收集不受时间的限制,但应有足够的尿量用于检测。容器上应记录收集尿液的准确时间。 晨尿标本的留取 清晨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所收集的第一次排出的尿液。 计时尿标本的收集 特定时段内收集的尿标本(如餐后2h尿、前列腺按摩后立即收集尿、24h尿等)。标本收集的注意事项如下: a) 收集计时尿标本时,应告知患者该时段的起始和截止时间;留取前应将尿液排空,然后收集该时段内(含截止时间点)排出的所有尿液; b) 如防腐剂有生物危害性,应建议患者先将尿液收集于未加防腐剂的干净容器内,然后小心地将尿液倒入实验室提供的含有防腐剂的收集容器中; c) 对尿标本进行多项检测时,加入不同种类的防腐剂可能有干扰。当多种防腐剂对尿液检测结果有干扰时,应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分别留取尿标本(可分次留取,也可一次留取分装至不同容器中); d) 特定时段内收集到的尿液应保存于2℃~8℃条件下。对卧床的导尿患者,将尿袋置于冰袋上;如患者可走动,应定期排空尿袋,将尿液存放在2℃ ~8℃条件下; e) 收集时段尿时,收集的尿量超过单个容器的容量时,须用两个容器,两个容器内的尿液在检测前必须充分地混匀。最常用的做法是在两个尿容器之间来回倾倒尿标本。第二个容器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患者,李正,男,30岁,因乏力、纳差入院,患者T38.5℃,P9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遵医嘱静脉采血检查肝功能。 一、评估 1、核对医嘱和检验申请单,患者姓名、床号、申请检验项目。 2、持化验单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护士:“您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李正”。 护士“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您可以叫我小☆,请问您吃早餐了吗?”患者:“没有”。 护士:“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没吃早餐没有什么不适吧?” 患者:“还可以,最近总不想吃东西”。 护士:“今天需要抽大约3ml的血为您做肝功能检查,这一点血对您 身体没有影响。” 患者:“好的,抽点血检查,我自己也放心一点”。 护士:“您准备抽哪侧手臂的血管,给我看一下好吗?” 患者:“右边吧。” 护士:“请您先做准备,我去准备用物就来给您抽血。” 患者“好的。” 3、口述: a)评估患者:已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

况好(静脉又直又清楚,弹性好,局部没有硬结、瘢痕、炎症),患者对疾病和采血的程度认知,无焦虑、恐惧情绪。 b)评估环境:宽敞,整洁,安静,光线明亮充足。必要时开灯,拉 床帘。 c)评估自身:着装穿戴整齐,对血标本采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熟悉, 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D) 评估用物:一次性用物均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无漏气,所有用物准备齐全,摆放有序,符合操作要求。 二、用物准备 1、再次核对用物和检验项目条码:试管架上放标本容器(根据检验目的备干燥试管或抗凝试管),容器外贴上标签,注明住院号,姓名,性别,科别,年龄。 2、治疗盘内放:压脉带、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小枕、手套、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一次性治疗巾、剪刀、检验单、弯盘,必要时备胶布或输液贴。 三、实施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患者:“李正”。 护士:“您准备好了吗?我现在要给您抽血了。” 患者:“好的。” 2、协助取合适体位,露出一侧手臂。再次检查抽血部位局部情况,

尿培养标本

二、尿培养标本 【概述】 尿培养( urine culture)标本是指用无菌导尿术经导尿管、耻骨上穿刺等方法而采集到 的中段尿液标本并送检的过程。 【护理目标】 1.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留取的标本无被污染,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2.患者无发生操作矢误所致的绿道巅伤、发生或加重尿路感染。 3.护士能据检验结果对患者制计个体化的键教育方案并实施。 【护理重点步骤】 1、询问患者、获取排尿情况、临床表现与体征的信息,女患者是否处于生理周期。 2、与管床医生沟通,获取患者用药治疗及其他辅助检查信息。 3、制订采集尿培养标本的时机。宜在抗生素药物使用之前,如已使用抗生素需在停药 3d后再采集,确需采集时要在检验单上注明用药名称、已用时间。 4、双人核对医嘱,核对条形码的信息与j医嘱相符 5、告知患者及家属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6、提供私密性好、宽敞光亮、安仝的环境留取标本。 7、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要求进行尿标本采集,注意勿把消毒液等混入标本内而影响结 果的准确性。 8、采集方法包括中段尿、导尿术、膀胱和肾盂尿、勝胱穿刺和集尿采集法 (1)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采集方:①女性惠者采样前用皂液或0.05%~0.1%的碘伏溶液等冲洗外阴,嘱自主排尿,弃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并送检。 ②男性患者采样前必须彻底清洗尿道口及包皮。 (2)导尿术采集尿培养标本方法:①直接导尿法。使用0.05%-0.1%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自接经尿道插入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mL,再留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谷器内。②留置导尿管法。米集前先夹紧导尿管,让膀胱充盈,采集时则松管,前段尿液,再夹管,使用0.25%~0.5%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再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抽取中段尿10-20ml于无菌容器内。③回肠造口导尿法。摘除导尿管,弃去里面的尿液,先用0.5%~1%的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吻合口。再将无菌导尿管插入到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部,采集10-20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3)膀胱和肾盂尿标本可由专科医生采集,厌氧菌培养只采用肾盂尿和膀胱尿。 (4)耻骨上膀胱穿刺采集尿培养标本方法: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要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液采集。用0.25%碘伏溶液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耻骨联合2cm处刺人磨胱吸取尿液10-20m于无菌容器内并送检。 (5)用于涂片找抗酸杆菌时,可用清沾容器留取晨尿或24h尿的沉淀部分10-15mL送检 9、尿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污染。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夏季应适当缩短),4℃冷藏保存不得超过8h,但应注意,淋病佘瑟菌培养时标本不能冷藏保存。 10、不应从集尿袋中采集尿培养标本,尿液中不应加防腐剂或消毒剂,多次采集或24h尿不应用于尿液培养。 11、接到患者异常检验结果后能实迤即时报告、观察病情、执行治疗并采取护理措施。【护理结局】 1、护患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所采集的尿培养标本尽可能少受非疾病因素的影响,保证标本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前的疾病状态。 2。采取导尿方法留取尿培养标本的患者,无发生因操作所致的尿道损伤、发生或加重路感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1. 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静脉血标 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 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3. 患者体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立位与卧位之间的差异,为减少这种影响,取血病人的体 位应相对固定。一般采用坐位取血,而且取血前应让病人有10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的体位。 4. 剧烈的运动:激动的情绪都会影响到一些血液成份浓度的变化,取血的当晨病人不宜做 剧烈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取血前应有10分钟的休息。 5. 输液的影响: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规定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 臂取血。 6. 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需 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7. 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理 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8. 葡萄糖耐量测定:试验前三天正常饮食,试验当日清晨空腹抽血2ml,并同时留尿。将 100克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中嘱病人一次服下,立即记录时间;然后分别在服糖后60、 120、180分钟,各抽血2ml,并每次同时留取尿液,注名管号和杯号,立即送检,分别测 定血糖及尿糖。 静脉血液采集作业流程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 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等。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 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 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5.2 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 脉。 5.3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5.4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5.5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5.6 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 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进针处,拔出 针头,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5.7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