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高三历史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部分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近代史部分 (2017.1.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17.1.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2017.1.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017.1.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时间:2014-2015学年度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理解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必然趋势。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2、台湾是中国领土,台湾必将与祖国统一。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教法选择] 情景体验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视频 导入播放视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让学生认识感悟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设置情境,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践行与评价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活动一、师生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提问:歌曲或舞蹈反映的是哪个民族,涉

及了哪些文化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 活动二、小组代表介绍自己收集的我国历史上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史实,以及八年级地理课中介绍的我国民族分布状况。(得出结论: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板书) 活动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聚居区即五大民族自治区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自治区是根据什么制度确立的?教师简单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四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三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板书)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快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合作完成下面的图表,然后各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交流,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准确,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历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定比例 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 对一种风俗习惯是改革还是保留是本民族人民内部的事,任何人和单位不能进行干涉 政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公民信教和不信教 实施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通车 1.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首先师生共同感受全国人民为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后想一想: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 引导:我们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各民族团结与平等的民族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除了极“左”思潮危害,巩固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运用与创新,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归纳出我国当代民族关系的内涵,提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的要求,强调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也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坚持、发展与创新。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各民族大团结,民族地区大发展,民族工作成就辉煌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这个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最主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新发展、新贡献。科学地阐明了当代民族问题的内涵。 一、理论背景 在国家初创时期,新中国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破旧立新,确立了民族关系平等与团结的基本准则。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担负拨乱反正与开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局面,确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并探索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道路,邓小平提出的富民政策与两个大局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二十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 ,就是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东西部差距也明显拉大,这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与充实新时期民族关系的内涵,江泽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目标。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主要领导人,江泽民在审视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以及当今 我国民族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后,创新性地指出:民族问题包括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两方面的主要内 容;我国民族关系的内涵应该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 核心问题。江泽民的民族关系理论,有效地指导了我国的民族工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 在实践中的创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当代民族问题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的归纳,把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作为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并辩证地指出,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互为因果,良好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得以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民族发展繁荣又是形成团结和睦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江泽民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宏观战略性的思考,认为加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必经道路,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教学设计 小楼中学陈春玲 一、目标 【课程内容表现标准】 (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教科书相关内容】 《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九年级第三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目标描述及其评析】 本课通过学习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目标1:学生通过歌曲视频、“你说,我说,大家一起来”环节,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目标2:学生通过“民族区域自治说说看”环节,能结合实际,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目标3:通过讲解具体实例(结合增城市的畲族自治村),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目标4: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评析: 本课时中突破难点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并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了提供计划教学与评价的集中点,又陈述了四个具体目标。 目标1的行为动词是“知道”,名词短语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理解事实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2的行为动词是“知道”,名词短语是“含义”,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概念性知识和理解概念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3的行为动词是“讲解”“掌握”,名词短语是“实例”“关系”“原则”,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概念性知识、运用理解概念性知识和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4的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名词短语是“维护民族团结”,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类别。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趋向成熟,好奇心强,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情况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关于民族问题学生在地理、历史课程中已经有一定知识基础,比如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章第三课《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掌握了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在八年级历史也有《民族团结》这一课,学生已经对民族自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毕竟缺乏完整的学习,缺乏深刻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本课将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认识有关的民族政策,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本课表现标准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 ①本课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学习类别。 ②其学习条件是: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对民族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体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风采。 3、上述两项分析决定教学程序: 情景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生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运用知识。 4、课型:新授课。 5、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二、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描述及其评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A项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C。故选D 2.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也展现了唐代美术发展水平,承载着史学研究和艺术审美双重价值,C项正确;西域指新疆以及更西的地方,《步辇图》的画面上没有反映西域风情,A项错误;《步辇图》中没有体现市民生活和市井风情,B项错误;《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没有体现浪漫主义重视想象、突出情感等特点,D项错误。 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A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B项排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饱含农业,排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4.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思想都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在族谱中存在这些内容说明宗谱的纂修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界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地始终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国家形态,客观地说是与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内聚力亦即“共同性”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 1.独特的地理环境 我们伟大祖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她的东面是浩瀚无边的太平洋,长达近两万公里的海岸线,对于古代农耕民族而言是根本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西面有高耸云端的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等高原屏障。西南方向则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众多山脉纵横其间,喜马拉雅山如同一扇巨墙,成为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的自然分界。北面是著名的蒙古高原,那里多是戈壁沙漠,所谓“平沙万里无人烟”,环境异常恶劣。中华民族生存的这片地域,亦即一面邻海,三面为陆上高 山或戈壁阻隔的地理状态,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半封闭的地理“单元”。基此,

2019高考历史全国卷1(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8. 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高三历史瓜分中国狂潮

一、教学内容: 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二单元(3)——瓜分中国狂潮 二、教学目的: 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教学重难点: 资本输出形式;19世纪末经济侵略特点;门户开放政策 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 五、教学过程 (一)背景: (二)列强侵华方式新变化 1、第一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 ①发动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②占领部分领土 ③开埠通商④设租界⑤掠夺关税、沿海、内河航运权;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输出为主要特征 ①军事上:继续发动侵略②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四种方式) ③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④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 评价:①该政策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标志,从此,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开始加紧侵略中国。 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③该政策并未减少中国被瓜分危险。 实质:美国企图通过“机会均等”手段,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防止列强瓜分中国,并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在竞争中,逐渐排挤其他列强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 【注意点】 1、设厂权:1895年前,非正式;1895年后,在不平等条约中明文规定。 2、赔款:《马关条约》中规定赔款数额为白银2亿两;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而被迫赔款计白银2亿三千万两。 3、胶州湾:1897年德国强占;1898年清政府被迫同意将其租借给德国。 4、几个最早: ①强租领土(德国)②采矿权(法国)③设厂权(日本)④筑路权(法国)⑤借款(俄法) 概述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狂潮的表现,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1)经济上,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通过做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这些租借地和" 势力范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 一、课时重难点: 【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大一统思想 【难点】内容特点影响背景 二、授课过程: 【阶段综述】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政治体制在全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汉朝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上由“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知识整合】 1、秦朝: (1)统一: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①统一的原因: A、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E、秦国“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灵活有效。 ②统一: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③扩疆:匈奴、岭南、 ④疆域:东到大海,西到,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⑤意义: (2)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组织形式)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A、中央:皇帝制;其特征、本质 B、建立中央官制----(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职责;九卿中除奉常、廷尉、治粟 内史外,均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这反映了古代官制特征--- 事务与皇家事务混合一起,,家天下色彩浓厚。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C、地方:全面推行,建立地方行政体制- ①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朝建立完备的郡县制度,后世沿用,不断 修正,元朝行省制度是对这一制度的大变革。 ②原因: A.经济:小农经济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保护和协调。 B.政治: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长期战乱,辽阔疆域下需要中央集权才能维护统一管理。 C.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D.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③内容: A.核心特征:皇帝直接任免郡县长官(人事任免权)。 B.机构状况: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等 官制,分掌行政、兵事、监察。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与县同级别地方行政机构 称为‘县级以下有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 叫。 ④影响: A.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不得; B.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标志。 C.郡县制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与分封制比较,是历史的巨大进步。(3)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 (4)选官: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5)秦始皇的评价: 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与执著。但在他的性格与举止中也有刚愎、偏执、暴虐的一面。他从事的征战和兴建的工程多数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却征调太急,赋税过重,刑法严酷,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他相信人终有一死,却又耗费巨资寻药求仙。这都是他性格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专题讲座 初中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教学研究 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第一部分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核心内容的界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进,使学生了解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其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和特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使学生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视野上,了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自强不息的根本保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构成了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在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无论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汉以来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间,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其间虽曾经历了数次分裂又再统一的曲折过程,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前推进的,而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以及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等,毕竟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也是由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共同组成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结成了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紧密联系,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 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三考试分析

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三考试分析

————————————————————————————————作者:————————————————————————————————日期: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引言:今年高考文综试题整体区分度较高,利用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的选材,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凸显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全国卷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社会热点,鼓励学生结合当下放眼看世界、看社会、看历史。 一、具体分析如下:全国卷3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表 题号知识点分布考点分值 24 中国古代史·先秦(经济史)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4分 25 中国古代史·宋元(政治史)社会阶层流动4分 26 中国古代史·隋唐(文化史)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4分 27 中国古代史·明清(文化史)明清文化繁荣4分 28 中国近代史·晚晴(政治史)维新思想的理解 4分 29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分 30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民主法制建设4分 31 共和国史(经济史)改革开封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4分 32 世界史(政治史)雅典民主政治4分 33 世界史(文化史)法国启蒙思想4分 34 世界史(经济史)美国经济危机4分

35 世界史(政治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分 41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材料题)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发展情况25分 42 中国古代史(开放题)班固的史学思想12分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湖北保卫局的变迁15分 46 20世纪战争与和平英法对德的经济封锁15分 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宪宗李纯15分 必做题部分(85分)。中国史占58分左右,世界史占27分左右,与2017全国卷三相比,中国史比重上升,不容忽视;从模块角度来讲,必修1和必修2仍为考试重点。 二、试卷总体能够发挥高考引领作用。 ①注重基础与课本知识,更加注意考查主干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基础知识一定过硬。 ②考查学生史学素养,即42题,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史学基本功与基本能力。 三、试卷主要特点 1.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密切交往、和谐相处的时期,大都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时期;民族大家庭的经济越发展、社会越繁荣,越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进步。事实证明,只有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中国的综合国力才有望不断提升。只有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希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努力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飞跃。当前,民族地区的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被称之为世界处理民族问题的“中国经验”。 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境外敌对势力始终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各民族发展的根本福祉。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民族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民族互助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努力使各民族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才能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牢固向心力。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有牢固的基础,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有充分的保障,经济的繁荣发展就有坚实的后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高三历史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 【新课标要求】 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真题感悟】 结合课件从这些做过的高考题选择题正确选项和非选择题设问中体会。 考情分析: (1)近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多考查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城市化的时代 背景、历史发展。 (2)命题语言分析:经常采用“城市环境、成为大都市的因素、市镇化的条件、城市新变化、 对城市化的认识”等词语。 (3)考查能力分析:选择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技能,非选择题开放式试题渐多,考 查考生的史论结合、论证历史的能力。 (4)进行古今对比或中西对比是命题的重要角度。 【时空坐标】 【整合探究】 一、从人类居住条件变迁的角度观近现代城市化概况 城市: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的区域社会共同体。 城市化:亦称“城镇化”“都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数量、人口、设施水平、居住状况。 城市化的实质: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二、从文明交流和碰撞的角度寻近现代城市化的原因和特点 【知识整合】 发展轨迹: 原因:

表现: 特点: 【探究一】山东地方史 材料19世纪中叶以前,山东交通以河运和官路运输为主。济宁、临清、聊城、德州等地依托大运河的交通优势,迅速成为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运河沿岸成为明清时期山东经济较为兴盛的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烟台、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的被迫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始了飞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以青岛、烟台、济南为中心,以胶济铁路沿线为主干的新的经济中心。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以来山东城市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围绕近代中国首都的变动”自拟论题,并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

历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自动保存的)

2012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部分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1、形成和初步发展:公元前221年,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汉朝初步发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移民戍边、修筑长城、统一东南地区、修筑灵渠。汉朝“大一统”: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对外关系上,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2、繁荣: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发展时期。隋朝:政治上,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完成全国统一;创立科举制,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政治上,出现繁盛局面;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立机构(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边疆地区、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接受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3、新发展:元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了新发展。政治上,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加强对台湾、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划)、疆域空前;民族关系上,民族迁徙、形成新的民族—回族。4、巩固: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疆域空前;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郑和下西洋)走向闭关(闭关锁国政策)、反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民族关系上,加强对边境及少数民族地区管辖(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新疆: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驻军;土尔扈特部回归)。民族融合的高潮: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出现民族融合高潮。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以来,五胡内迁,与汉族杂居,北方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