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护工程技术交底

防护工程技术交底

防护工程技术交底
防护工程技术交底

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

湖北省麻武(麻城至武汉)段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K76+640~K88+050

技术交底(防护工程)

湖北长江路桥麻武高速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0九年二月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防护工程主要工程:拱形衬砌骨架护坡、人字形衬砌骨架护坡、护脚墙、M7.5浆砌片石护坡等。

二、施工方案

防护工程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为确保路基稳定,路基每成型一段,进行防护一段,并做好各项防护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施工所需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标准试验,并上报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进行测量放样,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绘制施工详图,并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1)M7.5浆砌片石人字形拱形骨架

施工流程:测量放样---开挖衬砌拱槽---砌筑---勾缝及抹面---养护---坡面整修

①用全站仪放出填方上方和坡脚线,确保与路线垂直线型美观,开挖沟槽及基础。

②土或土石路堤高度8m以下部分填方路段及全风化及强风化挖方路段均采用M7.5浆砌片石人字形护坡。人字形骨架采用C20砼预制块镶边;流水槽兼踏步视路面排水管设置,无排水管时,每100m设一道,根据边坡高度和长度,每一填方路段设置不少于一道;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筑,厚30cm。

③采用坐浆砌筑,按照施工图纸尺寸进行施工,确保路基护坡稳定。

a、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石料厚度20~30cm,石料宽度和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1~1.5倍和1.5~3倍,石料的尖锐边角应凿去,表面修整后凹陷深度不大于20mm。

b、石料砌筑时应清洗干净,表面湿润,砂浆应捣实饱满。砂浆应采用小型拌和设备随拌随用,严禁人工就地拌和。

c、所有石料应分层砌筑,当分段施工时,相邻段砌筑高度不大于1.2m。

d、沉降缝上下竖直贯通。

e、砌筑的平缝应交错锁结,不得贯穿,所有外露缝应砂浆勾缝,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缝直且成龟板状,勾缝完成后,可在缝上裱糊黑漆,以提高其美观。

f、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做好喷水养生工作,下一工作日开始时应凿除表面松散的砂浆,并湿水用砂浆满铺后进行砌筑。

2)M7.5浆砌片石拱形护坡

施工流程:测量放样---开挖衬砌拱槽---砌筑---勾缝及抹面---养护

①用全站仪放出填方上方和坡脚线,确保与路线垂直线型美观,开挖沟槽及基础。

②土或土石路堤高度8m以下部分填方路段及全风化及强风化挖方路段均采用衬砌拱护坡。衬砌拱采用C20砼预制块镶边;流水槽兼踏步视路面排水管设置,无排水管时,每100m设一道,根据边坡高度和长度,每一填方路段设置不少于一道;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筑,厚30cm。

③采用坐浆砌筑,按照施工图纸尺寸进行施工,确保路基护坡稳定。

3)护面墙

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坡面修整——基础、防滑平台开挖——基础、坡面浆砌——勾缝——铺设土工布——回填土——植灌木。

施工要求:

①石质路堑及较破碎岩石路堑边坡第一级的坡面(边坡高度2m≤H≤9m)防护采用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护面墙,每隔10~15米设置一道沉降缝,并浇填热沥青。

②护面墙每1/3边坡高度开挖一道防滑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护面墙顶部采用现浇C20砼帽石嵌入边坡内,以防雨水从墙旮流入。

③沿路线走向每50米设一流水槽,并在流水槽下设消力池,用Φ150mm 的PVC管将水排出,流向路基边沟。流水槽、消力池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M10砂浆抹面。

④护面墙墙身上下左右每隔3米设泄水孔一个,在边坡流水较多处,适当加密泄水孔,孔口大小一般为10 cm×10 cm,泄水孔背面铺设1平方米的无纺土工布。

⑤为美化、绿化公路,护面墙每隔10~15开挖一种植孔(种植灌木),种

植孔内壁四周采用M10砂浆抹面,厚2 cm。

注意事项:

a、单个片石石料厚度不小于15cm,镶面材料应选择尺寸稍大并具有较平整表面,且稍加粗凿。在角隅处应使用较大石料,大致粗凿方正。

b、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石料厚度20~30cm,石料宽度和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1~1.5倍和1.5~3倍,石料的尖锐边角应凿去,表面修整后凹陷深度不大于20mm。

c、石料砌筑时应清洗干净,表面湿润,砂浆应捣实饱满。砂浆应采用小型拌和设备随拌随用,严禁人工就地拌和。

d、所有石料应分层砌筑,当分段施工时,相邻段砌筑高度不大于1.2m。

e、沉降缝上下竖直贯通。

f、砌筑的平缝应交错锁结,不得贯穿,所有外露缝应砂浆勾缝,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缝直且成龟板状,勾缝完成后,可在缝上裱糊黑漆,以提高其美观。

g、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做好喷水养生工作,下一工作日开始时应凿除表面松散的砂浆,并湿水用砂浆满铺后进行砌筑。

4)护脚

当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倾向,或为加固、收回填方坡脚时,采用护脚对路基进行防护。

施工流程:测量放样---开挖基坑---砌筑

护脚材料来源于路基开山片石砌筑,其外缘用30 cm以上的大石块、内部用20cm以上的石块错缝干砌,垫平嵌紧,其石料强度≥40MPa。

护脚采用挂线砌筑,确保边缘直顺,每1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

5)护坡道、边坡平台、碎落台

○1护坡道:在路堤较高路段,在取土坑和坡脚之间,沿原地面纵向设置2米宽、3%向路面的坡度的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砌。

○2边坡平台:在路堑段第一级边坡破面上沿路线纵向设置1.5米宽、3%向路基边沟的坡度的平台,采用M5浆砌片石铺砌。

○3碎落台: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2米宽、3%向路基排水沟的坡度的纵向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砌。

三、冬雨季和农忙季节的施工安排

(1)雨季施工组织

1.雨季施工做好现场的排水,主要临时道路应将路基碾压坚实,确保雨季道路循环通畅,不淹不冲、不陷不滑。雨季修筑路堤,做到随挖、随铺、随压实,每层表面应有2—3%的横坡,并应整平。保持排水沟的畅通大雨过后做好现场检查,减少雨后损失。

2.雨季开挖土方时,在开挖面和工作地点均应随时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排走雨水,便于雨后即进复工。雨季进行土方工程施工时,边坡坡度应适当减缓,坡边设围堰,严防滑坡和边坡塌方。避免大面积开挖,采取分段突击施工,减少土基暴露时间。回填土应在晴天进行,每班要将所填土方碾压平整坚实,防止土层积水过多。

3.在路基施工期间,缩短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联接,集中力量分段铺筑,在雨前做到碾压密实。每一层碾压后,使路基作业面自然排水,并在路基作业面两侧边缘做临时挡水埂,埂每隔30m用塑料布沿路基边坡做一临时泄水槽,使雨水集中流入临时排水系统,以免冲刷边坡。雨后及时整修边坡。

4.地质不良地段工程应避开雨期施工,填筑路基的路应取样试验,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后方可铺筑分层碾压。

(2)冬期施工组织安排

1.气温在0℃以下时,不得进行清淤处的回填施工。

2.路堤施工时,当天施工的段面应充分压实,以防冻结,进行上层施工时,应检查下一层的土层情况,斟情进行补压。

3.路堑开挖的土方,及时运走,填筑与压实,以防冻结。路堤边坡(矮边坡)不得一次性开挖到位,预留30~50cm,以防边坡土质冻胀,发生滑塌,边坡修整在解冻后施工。

4.施工遇大雨时,不得继续进行施工,下一工序开工前,应清除积雪检查冰冻深度,处理合格后,方能施工。

(3)农忙季节施工

1.为保证农忙季节施工队伍的稳定,应合理组织选择劳动力。优先选用长期

合作的有建制的民工劳务队,以解决农忙季节人员减少的问题。

2.合理安排避开劳动用工的农忙季节。

3.优化施工方案,尽量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劳动用工量。

四、工期保证措施

充分发挥各专业工种配套齐全、机械化施工水平高及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优势,在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全面展开的原则下,抓住有利季节不断掀起施工高潮,高质量、高标准地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工期全面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认真按各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布置工作、突出重点、优化组织,超前布置,合理调度,确保各分项工程协调进展、整体推进。具体措施如下:

1. 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科学组织施工

2. 加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3. 组织强有力的专业施工队伍,保证劳动力的需要

4. 配置性能优良、数量充足的施工机械

5. 严格控制质量,确保一次成优,保证计划的执行

6. 加强对节假日、恶劣天气的提前准备

7. 组织各班组进行流水施工

8.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

9. 加强对工程的预控、预测

五、质量保证措施

a、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工作,即:技术员自检、技术员之间互检、驻地监理人员抽检,实行一票否决制。

b、实行分段技术交底制,使每个施工技术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c、项目部成立专门质检部,进行质量安全控制。

d、实行质量过程控制,责任到人。

六、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控制

○1施工现场应设置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标志,施工现场入口设置入场须知。

○2施工现场内的道路、临建设施、生产生活房屋、材料存放地必须配备足够

的消防器材。

○3高压电线下面不准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材料。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5距地面2米以上作业要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

○6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专门电工完成。

○7施工现场在夜间应有照明设备。

2、作业安全控制

○1滑坡地段的基坑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间跳槽开挖,并设支撑防护,严防塌方;若开挖坡面上有松动石块时,应挖除干净。

○2砌石必须自下而上;抹面、勾缝作业必须先上后下。

○3挡墙墙身砌筑必须搭设牢固的脚手架,脚手架必须落地,严禁采用支挑悬空脚手架。

○4脚手架上作业,架下不准有人砌筑、勾缝。

○5墙身砌筑时,墙下严禁站人。

3、砂浆搅拌机作业安全控制

○1拌和机应安置稳妥,开机前必须确认传动及各部装置牢固可靠,操作灵活。

○2运转中不得用手或木棒等伸进筒内清理筒口的灰浆。

○3作业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筒内砂浆倒出。

4、施工用电控制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布设。

○2架设电力设施时,必须采取设置防护性遮拦、栅栏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

○3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采用接零保护系统,还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

○4每台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严禁用同一开关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用电设备。

○5施工现场照明的器具及器材的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不得使用绝缘老化或破损的器具及器材。

○6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完成后,立即关闭电源开关。

七、环境保护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施工期间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所有关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石灰、化学物质、污水、废料、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水库的污染;防止扬尘,噪音和汽油等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在居民区的施工,一般情况把作业时间限定在6:00~22:00,尽量避免夜间作业。

1、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避免对树林和其它植被的破坏。

2、施工中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保证路堤雨季不积水。

3、施工中严禁将含有污染的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河渠、水道,所有机械废油燃料回收利用,严禁随意泼倒。

4、水土保护措施

4.1进料便道、堆料场尽量利用施工作业带或已有的乡村砂石路等,没有植被的砂石场和植被已被破坏的场地。

4.2施工时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现场道路、斜坡和其它对地面不会形成障碍,造成水灾,破坏植被。

4.3作业带外被不慎砍伐的树木要立即补救,只要安全性和可施工性允许,平整场地的工作人员应尽量不破坏场地表面,不触及原有的根系,植物可以从地面切断,为以后重新萌芽生长创造条件。

4.4开挖时要把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堆放,设置合适的沟渠排水和保持跨跃的安全通道,以一种不影响其他土地使用的方式把里过多的水抽到临近的地区。

4.5回填时,应尽量作到恢复地表的原来形状,使表面能正常排水。

4.6下层土和表层土回填应与内两侧的土层匹配,保存的表土不可在下层土回填之前填到里面。

4.7在回填堆放挖出的土壤时,不可把表层的草皮或表土除去。

4.8压实中的回填土,压实程度要大体相当于施工前状态,以尽量减少下沉。在与水道交叉处和中断的排水沟的两岸压实填土时注意,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9取料场与任何水域保持最低限度的植被缓冲带。

4.10取料场扩展过程中移走的表土层必须适当堆放,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把侵蚀局限在取料场范围内,不得擅自扩大作业面。

4.11除了指定的料场,未经当地有关部门许可在施工中不能随意从河床或岸边倾倒或挖取卵石、采砂及废弃物。

4.12毁坏、迁移或清理树木、植被不得超过工程施工所需的范围,不得乱砍乱伐。

施工时临时加宽加固的道路,施工完毕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影响环境的予以恢复原貌。

4.13对于违反环保规章造成环境破坏,应立即报告项目监理,按照项目监理的指示负责清理、回收和(或)采取复原措施。地表径流向聚集,冲沟上部设置环向节流排水沟,边坡处沿砌筑截水墙。

4.14稳定性差的冲沟边坡,软土地基采用浆砌条(块)石护坡。

4.15在河床开挖过程中,依据规范要求,在保证作业施工面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河床生态环境的破坏。河床开挖施工完毕后,将阻碍行洪的杂物清除干净。

5、凡进行施工作业生产的污水,必须控制污水流向,防止蔓延,并在合理位置设置沉淀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