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现场

应急处置方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在煤矿生产死亡事故中,矿井运输死亡事故仅次于顶板事故而居第二位,这主要是人员违章及运输作业环节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和环境安全保护设施有缺陷造成的。矿井发生的运输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类:

1、立井提升事故。

2、带式输送机运输。

3、刮板输送机伤人事故。

4、倾斜井巷运输事故。

5、机车运输行车伤亡事故。

6、架空乘人装置(猴车)运送人员事故。

(一)事故特征及危害

1、立井提升事故特征及危害

立井提升主要用于升降人员、运送设备物料、矿井排矸、提升煤炭,因用途不同又分为副井和主井,立井提升可能发生的提升事故有断绳、蹾罐、蹾箕斗、过卷、人员及物体坠落、物体打击、火灾及其他伤害等。

其事故特征和危害见附件1。

2、带式运输机事故特征及危害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在煤矿主要担负着运输煤炭的重要运输任务,具有运距长、运量大的特点,是煤矿井下主要的大型固定设备之一。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包括供电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转载点的接煤部位和卸煤部位,按输送机种类可分为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采面胶带输送机。由于带式输送机运输距离远,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常发生的事故主要有:机械伤害、断带、断绳、飞车、倒车等事故。

其事故特征和危害见附件2。

3、刮板运输机事故特征及危害

刮板输送机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等。

其事故特征和危害见附件3。

4、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特征及危害

倾斜井巷运输可能造成车辆掉道、物体滑落、碰撞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

其事故特征和危害见附件4.

5、机车运输事故特征及危害

机车运输可能造成碰撞、触电、蹭帮伤人、掉道、追尾等事故。

其事故特征和危害见附件5.

6、架空乘人装置事故特征及危害

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是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主要用于运送人员。架空乘人装置在运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机械伤害、触电、掉绳、掉座、抱索器松动、吊座翻翘、断绳、过速飞车、过乘事故等。

其事故特征和危害见附件6.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一)抢险救灾组织机构及职责

提升运输事故是危险性很高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要成立提升运输事故应急组织,明确其职责。在组织体系中要增设属地自然灾害管理相关机构和负责人。与本地自然灾害应急部门协商和衔接,确定其应急职责。

提升运输事故时现场干部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值班员要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自救互救及避灾,同时要立即按相关规定快速逐级上报,要立即启动抢险救援指挥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1、组织机构:

总指挥:臧明甫王彦

副总指挥:赵凯沈永铜沐俊卫

成员:颜世伦黄昌俭刘超李龙李爱国

张敬春马永

2、职责:

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抢险救援的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现场保卫组、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事故善后处理组、医疗急救组、宣传组:⑴现场抢救组

组长:臧明甫

副组长:赵凯

成员:救援队负责人颜世伦马永李龙

职责:

①负责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所有方面的指挥工作。

②确定事故目标及实施方案。

③拟定批准实施处置方案。

④分配调动事故应急处置队员,组织调配处置救援物资。

⑤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⑥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⑦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⑧落实保障人员安全与完善的措施。

⑨确保事故应急处置队员的个人防护设备能有效防护在应急救援中可能遇到的危险。

⑩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⑵现场保卫组

组长:梁东明

副组长:高发科

成员:矿公安科人员联防队员等

职责:

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⑶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长:王彦

副组长:梁东明邵体忠

职责:

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人员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矿区的正常秩序。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⑷事故善后处理组

组长:梁东明

副组长:邵体忠

成员:财务科矿医院

职责:

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按照国家和单位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做好事故影响的安抚工作,确保单位职工情绪稳定。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救援队伍应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员,清点救援装备、器材;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整理抢险救灾记录、图纸,写出救灾报告。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⑸医疗救援组

组长: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医疗急救组织负责人

成员:矿及地方医护人员等

职责:

①若供电中断前或过程中有人员伤亡,救援医疗保障以宿州地区的医院为主。当地医疗机构的救护能力不足时,应急指挥部及时调请医疗专家、医疗设备前往现场加强救护,或将伤者迅速转移到外地救治。

②矿医院负责职工的自我救护、事故伤员的医疗应急急救和救援队伍医疗救护知识专项培训工作。

③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⑹宣传组

组长:王彦

副组长:姚春雷

成员:矿宣传部、办公室人员

职责:

做好宣传报导工作,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矿区秩序。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发布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⑺专家组

组长:赵凯

成员:李龙马永李庆阳林欣陶勇

职责:

①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②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③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④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⑤提供事故现场的各种图纸、资料。

⑥识别各险种状况,事故现场分析,确定危险的最大极限,危险的处理程序以及是否采用新技术。

⑦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区、缓冲区和安全区,确保未经培训人员不能参加现场事故处置。

⑧收集资料及事故现场相关数据。

⑨定期培训保证每个职工都接受过业务培训。

⑩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自救互救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具体职责

矿自救互救组织体系分为机电科、保运区和运输区以及各班组、关键岗位和个人四个部分组成:

1、自救互救管理与协调业务

⑴矿调度室以及各区专业调度室

⑵工会办公室

⑶安监处

⑷技术科

⑸机电科

⑹物管科

⑺供应科

⑻工会

⑼矿办公室

⑽信息中心

⑾宣传部

以上单位要成立自救互救应急管理小组:

应急管理小组组长:张敬春

应急管理小组副组长:范西文颜世伦杨秀元黄昌俭

成员:各单位主要技术骨干

应急管理小组职责是:

⑴负责本科室业务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⑵负责本科室业务范围内的预警预防措施的制定。

⑶负责本科室业务范围内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案的制定。

⑷事故发生后,协助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本科室业务范围内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案的实施。

⑸承担本科室(部)业务范围内自救互救和避灾培训、演练、宣传等工作。

2、区队自救互救应急小组

⑴采煤区

⑵掘进区

⑶机电科

⑷运输区

⑸保运区

以上单位要成立自救互救应急管理小组:

应急管理小组组长:各单位区队长

应急管理小组副组长:各单位副区队长

成员:各班班长

应急管理小组职责是:

⑴负责本区队(科)应急管理工作。

⑵负责本区队(科)预警预防措施的贯彻执行。

⑶负责本区队(科)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案的培训,贯彻。

⑷事故发生后,现场跟班干部承担本区队人员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指挥组织的职责,确保现场人员安全撤离。

⑸承担本区(科)自救互救和避灾演练、宣传等工作。

3、班组自救互救应急小组

⑴机电科各班组

⑵运输区各班组

⑶保运区各班组

以上班组要成立自救互救应急管理小组:

应急管理小组组长:班长

应急管理小组副组长:副班长

成员:各组组长、各关键岗位和工种人员

应急管理小组职责是:

⑴在科区领导下,负责本班组应急管理工作。

⑵在科区领导下,负责本班组预警预防措施的贯彻执行。

⑶在科区领导下,负责本班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案的培训,贯彻。

⑷事故发生后,在跟班区队干部的带领下,承担本班组人员的自救互救和避灾组织的职责,确保现场人员安全撤离。

⑸在区队领导下,承担本班组自救互救和避灾演练、宣传等工作。

4、关键岗位和个人应急职责

以下工种是停电事故的关键岗位:

瓦斯监测工、机电保运工、变电所运行工、检修工、局扇司机、主排水泵工提升司机信号工等。

岗位应急工作的职责是:

⑴发现事故隐患要第一时间向跟班区队长或班长及时汇报,发现重大隐患可越级向矿总调度室汇报。

⑵处理隐患必须提出安全措施,重大隐患处理必须报请矿总调度室或矿分管领导批准,在区队长或班长的指导下执行。

⑶特别重大的隐患处理要采取经矿批准的特别安全技术措施,待人员撤离到安全距离外后方可执行。

⑷发生事故后,要发挥专业工种的技术专长,提出建议,协助现场指挥人员做好自救互救和避灾应急工作。

(三)抢险救灾人员岗位责任制

提升运输事故抢险救援人员岗位责任制与其他事故类型的岗位责任制基本一致,但是要充分发挥本地电网救援队伍在事故处理中的作用,与其协商和衔接,增加电网救援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内容。

1、总指挥

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执行经救援指挥部研究批准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审定。联系救援相关事宜,争取社会支援,下达抢险救援命令。

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

3、各有关副矿长

根据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控制入井人员,协助实施抢险救援方案。

4、矿调度室主任

做好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的各项应急工作。准确、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确下打接警后的初次反应调度命令,组织灾区人员撤离,进行自救互救及避灾。按照报告程序,快速报告事故信息。不断收集和处理事故灾情信息。通知相关单位统计遇险职工人数,通知相关人员在调度室结集待命。转达指挥部的各项救援命令,完成各项救援协调工作。

5、矿山救援队负责人

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负责制定矿山救援队行动方案和处置措施。具体指挥矿山救援队和辅助救援队执行救援行动。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务。

6、矿总调度室和值班员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部命令。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救援情况。整理抢险救援命令、工程(工作)进度等有关救援信息。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7、区(队)、班(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⑴区队长、班(组)长是本单位(区、组)应急管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有作业和作业人员的应急管理承担责任。负责本单位应急组织工作和应急责任制的制定,承担应急管理教育和宣传培训任务。

⑵发生灾难,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是自救互救负责人,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

⑶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和所有现场人员承担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的义务。要注意观察灾情的变化,查清灾区人员情

况,组织灾区人员避灾和撤离。向指挥部汇报灾区情况和事故前的相关现场作业情况。

⑷现场瓦检员或其他安全检查人员要协助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查清灾情,判断情况,定期检查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

8、关键岗位和个人

⑴现场绞车司机、检修工、信号工、打点工,井下通信维护人员等都是煤矿井下作业的关键岗位和个人。

⑵发生事故,相关的责任岗位和个人,应承担第一时间向矿调度室汇报的义务,判断事故的准确地点、原因、影响范围,提出抢救和处置的建议。

⑶根据自身的岗位特点,依靠工作岗位经验,第一时间发现和判断事故预兆,及时报告预警信息,必要时要带领人员撤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

⑷发挥自已的的岗位技能,协助现场指挥者进行自救、互救和避灾,完成灾害区域内人员的安全的安全撤离。

9、矿保卫部门负责人

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控制,协助追捕逃逸人员等。

10、矿安全监察部门负责人

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参与应急救援方案制定、修定与实施,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11、矿物资供应部门负责人

积极准备救援装备和器材,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12、矿机电、矿安装部门负责人

根据指挥部命令,组织实施通风机、供配电应急安装工程,保证矿井主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

13、矿技术部门负责人

参与事故灾害初步评估、信息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初步意见,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14、矿医疗救治单位负责人

负责提供相关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治队伍,调集药品和医疗器材,实施现场伤员救治,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工作。

15、矿通信信息部门负责人

确保现场应急救援通信和电子信息采集、传输工作。

16、矿工会和矿劳资部门负责人

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三、矿井提升运输事故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现场人员要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矿总调度室汇报,同时组织现场人员自救或互救和抢救。并设立临时警戒标识,禁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2、矿总调度室要立即向矿长和上级单位汇报,指导现场人员和受威胁地区的人员安全撤离,迅速约请矿山救护队进行救援。

3、立即启动矿级预案,应急救援指挥部所有人员迅速到位,研究和决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相关部门要做好抢险救灾的设备、资料、图纸的准备工作。

4、矿总调度室要立即通知作业区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它人员在总调度室集聚待命。

5、应急救援指挥部责令相关部门查清伤亡人数。

6、抢险救灾。

7、应急结束。

8、善后处理。

现场应急处置流程图:

矿井运输提升完整版

《矿井运输提升》复习题 <填空题15> 1.矿井运输根据输送的对象分为主要运输、辅助运输。 2.辅助运输包括矸石、材料、设备和人员的运输。 3.高效、安全、可靠的辅助运输技术与装备是现代化矿井的一个重要标志。 4.煤炭生产过程包括采、装、运输、支护四大环节。 5.井下运输机械按运行方式分为连续运输机械、往返运输机械两类。 6.刮板输送机按运行方式划分属于连续运输机械。 7.带式输送机按运行方式划分属于连续运输机械。 8.窄轨电机车按运行方式划分属于往返运输机械机械。 9.井下常用的连续运输机械有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 10.矿井常用的往返运输机械有窄轨电机车、缠绕绞车类。 11.井下常用的运输机械按牵引原理分为链啮合牵引、柔性体摩擦牵引、车 轮粘着牵引、钢丝绳缠绕牵引四类。 12.刮板输送机的牵引原理为链啮合牵引。 13.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原理为柔性体摩擦牵引。 14.窄轨电机车的牵引原理为车轮粘着牵引。 15.摩擦提升机的牵引原理为柔性体摩擦牵引。 16.常用的操车设备有翻车机、推车机、调度绞车、阻车器。 17.连续运输机械的运输能力与运输距离无关。 18.连续运输机械的运输能力主要与运行速度、单位长度上所装物料的质量 有关。 19.往返运输机械的运输能力主要与运输距离、运行速度、有关。 20.增大矿车轮对的直径能矿车的阻力系数。 21.运输设备主要有:、牵引机构、导向机构、传动装置四部 分组成。 22.运输机械的主要计算内容是运输能力、运行阻力、牵引力及驱动功率。 23.连续运输机械的运行阻力按逐点计算法的方法计算。 24.逐点计算法用于计算连续运输机械的运行阻力。 25.逐点计算法用于计算连续运输机械的运行阻力。 26.阻力系数是等速运行状态下的运行阻力与运行支承面上受到的正压力之比。 27.阻力系数是等速运行状态下的运行阻力与运行支承面上受到的正压力之比。 28.装满系数是运输设备的理论截面积与实际物料截面积之比。 29.运输设备的理论截面积与实际物料截面积之比称为装满系数。 30.无极绳运输的运输能力主要取决于矿车容量和矿车间距。 31.带式输送机的承载段阻力包括货载、牵引机构(输送带)、导向机构(托 滚)等。 32.正确选择输送机驱动装置的位置的原则是使牵引机构的最大张力最小。 33.液力耦合器是靠液体的动能能量来传递能量的部件。 34.按刮板链的型式不同可将刮板输送机可分为中单链、中双链、边双链 三类。 35.刮板输送机的主要缺点是运行阻力和磨损都很大。 36.刮板输送机运行阻力和磨损都很大的原因是物料和刮板链都在槽内滑行。 37.刮板输送机减速器工作的环境温度为-20~+35 C 38.30 kW以下的刮板输送机通过安装断销装置实现过载保护。 39.30 kW以上的刮板输送机利用液力偶合器实现过载保护。 40.采用双速电动机的刮板输送机,不能用液力偶合器作为联轴器。 41.采用双速电动机的刮板输送机,应采用适当的机械或电气过载保护装置

矿井提升安全注意事项及管理条例示范文本

矿井提升安全注意事项及管理条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提升安全注意事项及管理条例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煤矿安全问题经常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各个环节 的安全制度规定也必须做到位,现就矿井提升运输安全做 出相应规定,来规范日常工作。 1、提升运转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 定。 2、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各岗位人员必须坚守岗 位,严格按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坚持钢丝绳检查和更换制度,做好提升运转机械设 备、安全装置和轨道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4、拉放车时,必须先检查连接装置是否完好。 5、拉放车时,必须坚持“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原则。 6、人力推车时,推车工必须按照规定距离保持车距,听看并用,防止推车伤人或被人伤,同向推车时,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车距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米。 7、车推出石门或交叉口时,推车人必须控制车速并发出警号。 8、下山掘进作业过程中,拉放车时,下方人员必须全部进入防身峒或上到平台后,方可拉放车。车斗下放到位后,绞车司机不得离开绞车,下方作业人员还应用可靠的物器将车辆稳住后,方可作业。 9、拉放车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在上下平台逗留。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完整版矿井提升与运输课程设计终极版

第一章舌U板输送机 (1)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一章刮板输送机选型设计 2.1 关于刮板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是一种挠性牵引机构的连续输送机械;主要用于采煤工作面和采区巷道等恶劣条件下的煤炭运输。作为采区巷道用的刮板输送机是由刮板链、溜槽、机头部、机尾部等基本部件组成,当刮板输送机用于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与滚筒采煤机和输送机推移装置配套使用时,其结构组成除有以上基本部件外,根据设备配套要求和工作 需要,还有铲煤板、挡煤板、机头支撑推移装置等一些其他部件。 根据设计条件,预选SG—730/180型号刮板输送机,其链速为 v=0.92m/s,链单位长度质量q。=36.26Kg/m,1条26*92的C级圆环链的破断拉力为850KN输送能力为Q=500t/h。 刮板输送机计验算的内容包括:运输能力、运行阻力、刮板链张力、电动机功率链子的安全系数等。

2.2 运输能力验算

采煤机的工作面所需要的运输能力用下式计算: 式中:Q 为采煤机工作面平均每小时生产率,300t/h ; v 为刮板输送机的链速,0.92m/s ; V 0为采煤机或刨煤机的牵引速度,4.6m/s 根据计算,输送能力满 足要求。 2.3 电动机功率验算 刮板输送机的运行阻力按直线段和曲线段分别计算。运行时除 了要克服煤和刮板链的运行阻力外, 还需克服煤和刮板链的重力。通 常将它们一起计为总运行阻力。 取 0.6 , i °4 , 0.85 , 2.3.1 重段直线段运行的总阻力 F zh =qLg( 3 cos B -sin [3 )+q i Lg( 3 i cos [3 -sin [3 ) =97 x 200 x 9.8 (0.6 x cos12 ° -sin 12 ° ) +36.26 x 200x 9.8 (0.4 x cos12° -sin 12 ° ) =124725 N 2.3.2 空段运行总阻力为: F k = q l Lg( 3 丨 cos 3 +sin 3 ) =36.26 x 200x 9.8 (0.4 x cos12+sin12 ° ) =42783 N Q C = Q J V_3OOXO L ?2 =320t/h v 500t/h ED 0,^2

《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课后习题及答案

《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课后习题及答案 绪论 1、矿井运输的任务是什么? 答:⑴把工作面采下的煤经由井下巷道及井筒运输提升至地面指定地点 ⑵把掘进工作面掘下的矸石经由井下巷道及井筒运输提升至地面矸石山 ⑶承担往返运送人员和矿井生产用的设备,材料。 2、矿井运输的特点是什么? 答:⑴井下运输设备在巷道中工作,受井下巷道空间的限制,因而运输设备结构应紧凑,尺寸尽量小。 ⑵井下运输环节多,运输线路长短不一且经常变化,水平和倾斜线路交叉相连,同时还有装载,卸载等辅助设备。为了适应各种不同工作条件的需要,要求矿井运输设备有多种类型。 ⑶井下运输的流动性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运输线路和设备需要伸长和缩短,运输设备的工作地点也随之改变。 ⑷运输设备在井下工作时,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在周围环境中往往存在瓦斯和粉尘,因此,要求井下运输设备具有耐腐蚀,耐粉尘以及防爆安全性能。 3、井下运输设备按牵引原理分为哪几类? 答:主要有链啮合牵引、挠性体摩擦牵引、车轮粘着牵引和钢丝绳缠绕牵引四种类型。 第一章刮板输送机 一、填空题 1、作为采区巷道用的刮板输送机是由( 刮板链)、(溜槽)、(机头部)、( 机尾部)。 等基本部件组成,根据设备配套要求和工作需要,还有(铲煤板)、(挡煤板)、(机头支撑推移装置)等其他部件。 2、刮板输送机机尾部分有(驱动装置)和(无驱动装置)两种。 二、判断题 1、一般的刮板输送机能在25度以下的条件下使用。(√) 2、轻型刮板输送机的链轮寿命,应不低于一年(√) 3、刮板输送机的电动机,使用双速电机时,以低速绕组启动,达到一定转速时,换接高速绕组常态运转。(√) 4、顺槽中使用的挡煤板,仅为增加装载量和防止洒煤之用。(√) 5、刮板,链条不与中板接触,两侧与槽帮形状相同,刮底清帮效果好。(√) 6、刮板输送机的刮板变形严重时,通过链轮时容易掉链。(√) 7、双链式刮板链采用长链,应按规定长度出厂选择配对,以减少两条链受力不均,在使用中也不得拆对。(√) 8、刮板输送机使用封底槽时,安装下股刮板链和处理下股链事故较困难。(√) 三、问答题 1、工作面用刮板输送机有哪些功能? 答: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除了运煤之处,还有四种功能:给采煤机作运行轨道;为拉移液压支架作依托固定点;清理工作面的浮煤;悬挂电缆,水管,乳化液管等。

回风立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新编版)

回风立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 度(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54

回风立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新编版) 回风立井扩刷工程经比准以正式开工,扩刷井深195米、直径5米,提升绞车为JTP1.6X1.2型(检验日期2013年4月27日),钢丝绳规格32NAT6X19(检验日期2013年5月30日),立井提升机主轴、天轮主轴、吊桶钩头检验日期2013年4月28日。为了加强提升运输系统安全,强化提升设备的管理,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确保设备完好,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回风立井提升运输安全检修制度: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回风立井提升运输督查小组 组长:机电副矿长杨果龙 副组长:运输副总张成荣、机电副总付爱国。

成员:机电科长任常勇、机电技术人员郭玉龙、专职机运安检员王梁、杨李刚。 2、成立项目部回风立井提升运输安全检查(修)小组 组长:项目部机电负责人李同和 副组长: 成员:机电组长 专职机电维修工 专职绞车司机 专职机运安检员 二、职责 1、回风立井提升运输督查小组职责 组长(杨果龙): 1)、负责组织贯彻上级颁发的矿井运输法规、标准。 2)、全面负责机电运输检查、检修督查工作。 3)、负责对机电运输系统检修工作的考核,下达相关奖罚指令。 4)、按时参加月检工作,提出整改方案。

煤矿斜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煤矿斜井提升运输安全管理措施为保证斜井提升系统的正常提升、行人设备的安全,特制订本措施,望各使用单位(采区、队)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制 度。 1、凡提升期间,严禁人员在斜井行人或斜井内有人。人员需在斜井通行,应先请示井上、下信号工,经井上、下信号工 与绞车司机联系清楚并同意后,方可通行。斜井通行完毕后,告知 井上下信号工。 2、严禁人员搭乘矿车。 3、每次提升运输时,1采区主斜井重车最 多只能提升7个/次,下放空车7个/次;1采区副井、2采区、3采 区及井下皮带巷55KW调度绞车、暗风井55KW调度绞车重车最多只能提升2个/次;下放空车最多只能3个/次;1813运巷11.4调度绞车重车最多只能提升2个/次,下放空车最多只能2个/次。

4、斜井提升只能使用符合煤矿安全生产标 准矿车,严禁带病矿车下井使用。 超长、超宽、超高、(6.0米*1.1米*1.4米)超重(按照绞车提升能力核算执行)“四超”物品下斜井,必须制定专门的提升安全措施后才能提升。 在提升水煤车时,以车在斜井中运行后不能把水煤、水矸等洒入井筒为准。 矿车在提升或下放物料时,速度不得超过5m/s。 二、钢丝绳的检查维护 1、钢丝绳每班运行前必须进行检查,钢丝绳在1个 捻距内断丝,面积与钢丝绳总断面积达到5%或钢丝绳直径减小至10%时须立即更换。

2、钢丝绳有变黑、锈皮、点蚀麻坑等损伤时,不得用作升降人员。钢丝绳锈蚀严重,或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时,不论断丝数多少或绳径是否变化,必须更换。 3、绞车每班检查一次,重点是制动装置和和深度指示器,制动装置失灵,立即停止运转予以检修。 4、严禁绞车断电运行。 三、连接装置的安全管理 1、倾斜井巷运输时,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与钢丝绳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并加装保险绳。 四、摘挂钩操作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管理规定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管理规定及安 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管理规定及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概述 本矿井提升运输系统按巷道布置可分为副斜井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皮带运输系统、采掘辅助巷道皮带运输系统。 1、主斜井皮带运输系统:由井底煤仓装→地面皮带机转载点; 2、副斜井提升运输系统:由副井口车场→副井皮带上仓口车场--副井底车场; 副井提升机:JK-3×2.2P 综上所述,本矿副井提升运输系统基本上是利用主轴滚筒的缠绕式提升设备牵引矿车在斜坡18℃的轨道上进行煤、矸及物料的提升运输任务,以辅助于矿井的日常安全生产。 (一)、副斜井提升运输的各项规定及司机操作规程 1、副斜井巷道主要做为矿井进风巷和人员、材料及矸石运输的通道,井下采掘工作面、巷道锚喷及其他施工项目,各种硐室、通风设

施,井下使用设备、材料的运送。 2、在日常工作中,严禁任何人员从副斜井上下班徒步行走,检查或其它工作的人员应从主、副斜井之间的联巷行走。在进入主、副斜井巷道之前,必须通知主、副斜井井口信号工、井底信号工;严格遵守“行人不开车,开车不行人”的安全规章制度。 3、主、副斜井提升机的专职司机必须经过安全机构认定有安全培训资格的部门进行培训考试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能上岗。非专职提升机司机禁止操作设备。司机要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当班时严格按照提升机司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工作期间严禁睡岗,提升机运行期间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严禁脱岗、离岗和擅自找人顶岗、替岗,严格遵守“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安全规章制度。 4、提升运输系统内的信号工、把钩工必须经过安全机构认定有安全培训资格的部门进行培训考试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5、司机应熟悉各种信号,操作时必须严格按信号执行。信号不清或接到信号后因故未能执行时,应通知井口信号工原信号作废,重发信号,再进行操作。司机不得无信号动车。 6、斜巷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必须定期检查、检修和试验,要做到动作灵敏、操纵灵活,挡车可靠。各地点轨道防跑车装置及跑车防

矿井运输提升之缠绕式提升机

缠绕式提升机 提升机的类型 ?按提升钢丝绳工作原理分为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摩擦式矿井提升机。 ?缠绕式提升机根据其滚筒上的缠绳多少又分为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和多绳缠绕式提升机。 ?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有单卷筒和双卷筒两种;但仅适用于浅井及中等深度的矿井,且终端载荷不能太大。 ?摩擦式矿井提升机根据布置方式分为塔式和落地式两种。按提升绳数量分为单绳摩擦式和多绳摩擦式

?摩擦提升一般均采用尾绳平衡,以减小两端张力差,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在容器与提升钢丝绳连接处的钢丝绳断面上,静应力将随容器位置变化而变化。矿井越深,应力的波动值越大。 ?为了保证提升钢丝绳的必要使用寿命,在提升钢丝绳任意断面处的应力波动值一般不应大于165MPa,否则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缠绕式提升机一般不设平衡尾绳。 单绳缠绕式工作原理?单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工作原理是:将两根钢丝绳的一端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缠绕并固定在提升机的两个滚筒上;另一端绕过井架上的天轮分别与两个提升容器连接。这样,通过电动机改变滚筒的转动方向,可将提升钢丝绳分别在两个滚筒上缠绕和放松,以达到提升或下放容器,完成提升任务的目的。

?双滚筒提升机的两个滚筒在与轴的连接方式上有所不同:其中一个滚筒通过楔键或热装与主轴固接在一起,称为固定滚筒(又称为死滚筒);另一个滚筒滑装在主轴上,通过离合器与主轴连接,故称之为游动滚筒(又称为活滚筒)。采用这种结构的目的是考虑到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提升钢丝绳在终端载荷作用下产生弹性伸长,或在多水平提升中提升水平的转换,需要两个滚筒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以调节绳长,使得两个容器分别对准井口和井底水平。 JK型矿井提升机组成 矿井提升机的主要组成有: ?工作机构(包括主轴装置及主轴承); ?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和控制装置); ?机械传动装置(包括减速器、离合器和联轴器); ?润滑系统(包括润滑油泵站和管路); ?检测及操纵系统(包括操纵台、深度指示器及传动装置和测速发电装置); ?拖动、控制和自动保护系统(包括主电动机、电气控制系统、自动保护系统和信号系统) ?辅助部分(包括机座、机架、护罩、导向轮装置和车槽装置)等。

矿井提升运输的安全管理(2021)

矿井提升运输的安全管理 (2021)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69

矿井提升运输的安全管理(2021) 一、矿井提升的安全管理 1.事故案例 [案例1]某矿立副井1个老师傅带1名未取得上岗证的学徒工值班。师傅中途离去,恰在此时,井底发出提升信号,徒弟启动了提升机。该提升机在安装调试时未把限速继电器接人保护回路,提升机的防过卷保护虽然接人了保护回路,但它的机械触点完全失效,处于无过卷保护状态。提升机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快,徒弟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没有采取紧急制动或切断电源的措施。提升机高速运行,将罐笼提升到顶端并借助惯性冲向井架的横梁,撞坏水泥横梁,拉断提升钢丝绳后坠罐,罐内4人全部死亡。 [案例2]1998年10月16日,某矿主井绞车副滚筒钢丝绳牵引

的乘有14名工人的罐笼下行约100m时,副滚筒调绳离合器突然打开,导致活滚筒失去控制,转速加快。绞车司机发现异常后,立即用操作手柄刹车制动,但刹车失灵。罐笼带绳从距井底200多米的高度加速坠人井底,造成特大蹲罐事故,11名工人当即死亡;受伤的3名工人经医院抢救无效,也于当日死亡。 2.提升事故的类型及主要原因分析 提升事故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断绳事故、过卷蹲罐事故、卡罐事故、溜罐跑车事故、井筒事故、断轴事故、建井提升事故、维修操作事故、电气事故等九大类。 造成提升事故的原因:司机疏忽、违章操作;设备老化、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不完善或失灵,制动失灵等。图9—1为缠绕式提升机过卷事故树分析图。 3.提升事故的防治措施 (1)加强钢丝绳的管理。 (2)完善安全保护装置。 (3)加强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

煤矿运输管理制度

目录 运输车间安全管理制动 运输事故管理制度 斜井井口管理制度 斜巷运输管理制度 皮带机运输管理制度 井口上下超长材料管理制度 架空乘人装置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井巷运输管理制度 手动挡车栏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机电运输干部上岗查岗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事故分析追查制度 油脂管理制度 小绞车及下,上山管理制度 钢丝绳管理制度 运输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加强运输各班组管理,以矿全年利润为准则,执行矿经济责任制,完成矿各项指标,确保采掘生产任务的完成,抓好巷道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和技术素质,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劳动纪律

1、各作业点执行手上交接班制度。 2、有事请假,组员须经组长同意,组长须经队长同意,超过3天须经科长同意。 3、无假不到者罚款,并按旷工处理。 4、机车司机必须随时掌握各卸料点用车情况,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5、信号工必须掌握机车运行方向,清楚各叉道位置状况,在运行途中发生情况,立即发出信号进行处理。 6、修道工进班前,必须清点所携带工具是否齐全,与队部保持联系,作好各处轨道的维护检修工作。 7、新机车司机上岗前,须经机电运输科培训后由指定师傅跟班实习,经实际操作及理论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单独作业。 二、安全管理 1、挂钩工作业前,须检查连扣、销、绳头、绳卡及绳头30m范围内的钢绳、阻车器、挡车拦信号按钮、地滚等设施工具是否完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2、机车司机作业前,须先试车,确认正常刹车可靠后,方可作业。 3、修道工在轮子道作业前,须先设好警戒,联系好上、下平台挂钩工后,方可作业;在平巷作业前,须先在前、后方设好阻后,方可作业。 4、在处理掉道事故时,遵守矿制定的“矿车掉道处理安全措施”并特别注意,只准由1人全权指挥,严禁处理人员背车,向绞车司机发出掉道开车或退车信号前,所有人员必须站在距绳头方向第一部矿车5m以外后,方可发出信号。 5、在斜巷清浮煤杂物作业前,在该斜巷上、下平台设置专人警戒并揭示警示牌,下放矿车绳头销加强保险,作业过程中,只准在矿车上部进行工作,严禁在矿车运行期间跨越钢绳。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矿井提升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一、建立付斜井运输管理制度 1、付斜井为我矿主要提升运输巷道,除安全检查及维护人员外,严禁行人。 2、井口把钩工是落实付斜井严禁行人的主要责任人,主提升绞车司机及推车工对主斜井严禁行人规定负责实施监督。 3、付斜井井口及上、下口车场是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场所,严禁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入内。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到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脱岗或睡岗。 4、付斜井巷道两侧管、线、电缆的安装和辅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468、469条之规定。 5、付斜井提升运输及安全设施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371、372条之规定。 6、主提升绞车司机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主绞车司机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绞车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7、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定对付斜井绞车、钢丝绳、车辆连接装置、保险装置、巷道轨道和“一坡三挡”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调试,保证这些设备和设施安全可靠。

8、严格执行付斜井“行车不行人”和“行人不行车”规定,在行车时间内任何人不准进入付斜井。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调度室和井口把钩工同意,待停车后,方可行人。 9、挂钩工必须按照规定的数量连挂车辆,并挂好钩头和保险绳,同时对钩头、保险绳、连接环、插销、车辆及其装载情况等全面检查。把钩工应严格进行复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按规定发出开车信号。井口由把钩工负责操作阻车器,矿车下放后井底工作人员立即进入躲避硐。 10、运送超长、超宽、超高、超重、炸药、雷管等特殊物料和在付斜井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按照审批的安全措施进行。 11、付斜井信号装置必须声光俱备,并按规定设置防爆照明灯,提升信号执行“一停,二提,三下放”的规定。规定“长停”为紧急停车信号。 12、保持付斜井巷道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杂物,做到文明生产。 13、对违反“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及上下班从主斜井进出的职工,一经发现,给予500元罚款并立即开除。 14、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监督“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及“严禁行人”规定履行职责不到位,或违规操作造成跑车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的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500—1000元处罚。情节恶劣者给予开除。

矿井轨道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管理规范(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矿井轨道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管理规范(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482-71 矿井轨道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管理规 范(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切实加强轨道提升运输基础工作,提高运输装备和管理水平,保障矿井运输安全、优质、高效。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矿井轨道运输系统、绳索运人系统。 一、总则 1、认真贯彻执行“采、掘、运并举,综合治理,系统配套”的方针。因地制宜,推广应用轨道运输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逐步改善落后的运输方式和装备,向运输机械化、控制自动化、管理科学化、本质安全化方向发展。 2、建立和完善运输管理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

(1)各矿由一名副矿长全面分管运输工作。 (2)各矿根据实际情况配足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矿井提升运输工作。 (3)各单位安全监察部门要明确一名副职分管运输安全工作,每班不少于两名运输安监员负责主要运输线路运输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 进一步明确各地点安监员的运输安全管理责任:一是抓好运输各项制度和规定在现场的落实,并突出抓好人的行为;二是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4)运输专业管理人员重点负责现场的工程质量和全面技术管理工作;掘进专业负责人负责掘进运输工程质量和现场管理工作,是掘进运输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其它专业领导负责本专业运输工作的现场管理;安监员是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实现运输管理的齐抓共管。 (5)建立运输管理网络图,明确各单位运输管理人员,其岗位责任制中应对运输方面有明确的要求。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 1.井上下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开车不行人, 行人不开车制度。斜巷上下把钩工要各尽其责, 严格把关, 杜绝提升过程中行人。 2.在特殊情况下, 须执行特殊任务, 必须立即从提升井出入时, 首先取得安全生产调度值班领导同意, 在给上下把钩工进行联系, 对准信号后, 方可升井。 3.交接班时, 需要从提升井入井, 必须规定时间要求有秩序的进行, 在正常生产中, 因工作确需入井时, 征得安全调度领导同意, 并与绞车司机和上下把钩工联系, 对准信号后方可入井。 4.升、入井人员时, 提升容器必须停留在规定位置, 防跑车装置放在工作位置上, 防止随意启动。 5.升、入井人员时, 入井途中思想要集中, 行走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6.升、入井人员达到位置后, 通知上、下把钩工按规定信号指

挥绞车司机恢复正常提升。 7.矿井要安装提升绞车运行警示灯, 防止在提升时间内人员在车场处以及联巷口来回走动。

矿井运输提升设计21080125闫瑞

矿井运输提升课程设计 前言 一、课程设计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继矿井提升运输课程后进行的一门设计实践性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机械基本和综合设计能力以及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基本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根据煤矿生产的需要和技术发展,选择和论证技术方案,设计完成矿井运输系统和矿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设计; 2.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学习工程设计中技术方案的论证和选择的思想方法; 4.学习矿井运输系统的设计与提升系统设计中的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 5.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思考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 1.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选型设计; 2.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设计; 3.主井缠绕式提升机选型设计; 4.副井落地式摩擦提升机选型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 1.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选型设计 已知某综采工作面运煤,运输生产能力Q=450t/h,煤的松散容重γ=0.85t/m3,采煤机的生产能力Q0=450t/h,牵引速度v0=4.2m/min,工作面长度L=200m,煤层倾角β=9?,试选择合适的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2.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设计

某上运带式输送机,输送机的传动装置布置在输送机上方,处于发电运行状态,已知其输送量Q=800t/h,输送机长度L=1000m,倾角β=10°,散煤容重γ=950kg/m3,最大块度a=150mm,试选择合适的带式输送机。 3.主井缠绕式提升机选型设计 某矿井为单绳缠绕提升系统,年产量A n =55万t,年工作日b r =320d/a,每天工作时间 t s =14h,该矿在整个服务年限内前后期分两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井深H S1 =232m,第 二水平井深H2s=370m,主井装载高度H z=18m,卸载高度H x=17m。散煤容重γ=1000 kg/m3。原装备一台2JK-3/11.5型缠绕式提升机,采用了名义载重为4t的箕斗,原井架高度H j=31m。现拟再开采第二水平时,按年产量A n =125万吨进行技术改造。试进行主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设计。 4.煤矿副井多绳摩擦式提升设备选型设计(井塔式) 某矿年产量A n =140万t,井深H s=750m;年工作日b r =330d/a,每天工作时间t s =16h, 矸石容重γ g =1400 kg/m3,辅助运输采用名义装载量为1.5t固定矿车,电机车牵引。最大班下井工人为900人。综采工作面使用液压支架需整体下运,其宽度为1.6m。根据以上条件进行副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设计。 第一章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选型设计 刮板输送机是一种挠性牵引机构的连续输送机械;主要用于采煤工作面和采区巷道等恶劣条件下的煤炭运输。作为采区巷道用的刮板输送机是由刮板链、溜槽、机头部、机尾部等基本部件组成,当刮板输送机用于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与滚筒采煤机和输送机推移装置配套使用时,其结构组成除有以上基本部件外,根据设备配套要求和工作需要,还有铲煤板、挡煤板、机头支撑推移装置等一些其他部件。 某矿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参数确定,试选定刮板输送机型号: 1、原始数据 已知某综采工作面运煤,运输生产能力Q=450t/h,煤的松散容重γ=0.85t/m3,采 煤机的生产能力Q 0=450t/h,牵引速度v =4.2m/min,工作面长度L=200m,煤层倾角β=9? 试选择合适的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新编版) 1目的 为加强提升运输的管理工作,保证提升运输的安全运行,更好的服务于井下矿山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提升运输的安全管理。 3术语 提升运输: 4主要职责 4.1设备能源部 4.1.1负责和组织提升系统设计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1.2根据提升系统的要求选择提升运输设备。 4.1.3负责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如发现提升运输设备达不到安全

规范和设计能力要求,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更换。 4.2安全监督管理处 负责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如发现提升运输系统、设备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达不到安全规范的要求,应立即责令相关部门更换和完善。 4.3机电、运输工区 4.3.1负责提升运输设备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和安装。 4.3.2原则上机电工区主要负责副井提升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运输工区主要负责主井、盲主井的提升运输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4.3.3负责提升系统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连接装置、防坠器、罐耳、罐道、阻车器、罐座、摇台(或托台)、装卸矿设施、天轮和钢丝绳,以及提升机的各部分,包括卷筒、制动装置、深度指示器、防过卷装置、限速器、调绳装置、传动装置、电动机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装置和闭锁装置等,每天应由专职人员检查一次,每月应由设备能源部组织有关人员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记录存档。

煤矿运输一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措施

编号:SM-ZD-48989 煤矿运输一队安全生产工 作计划及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矿运输一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 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20xx年我队在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两会”精神和三个“一号文”工作安排,细化安全指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实现了安全生产。 上半年我队紧紧围绕安全目标,职工队伍稳定,以安全教育为切入点,质量标准化为突破口,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管理,狠抓各级人员责任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运输生产任务,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得到了巩固。 我们坚持生产必须安全,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坚持抓好基础工作,把安全中心工作放在班组管理上,狠抓现场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认真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强化职工安全教

矿井提升与运输课程设计终极版

中国矿业大学 《矿井运输提升》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人:穆绍龙指导老师:洪晓华设计时间:2010年6月

矿井提升与运输课程设计 第一节绪论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继矿井提升运输课程后的一门设计实践性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机械基本和综合设计以及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基本要求: 1、方案设计:根据课程设计任务的要求,在搜集、归纳、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明确系统的主要功能,确定实现系统主要功能的原理方案,需要时可以对方案进行选优。 2、课程设计的成果最后集中表现在课程设计说明书上,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根据系统方案设计的分析、计算内容,写出设计说明,要求其内容密切结合设计课题,重点突出,用自己的语言认真书写,文字通顺流畅,要防止不加分析地长篇引用教科书,抄袭其它著作中的阐述,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必须有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打印说明书 4、设计选题分班进行,每位同学采用不同方案(或参数)独立完成,注意目录、和正文的形式不要出现基本雷同现象,否则视为相互抄袭,成绩均为不及格。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根据给定的矿井设计生产条件,完成矿井生产系统各运输环节的主要运输和辅助运输方式及矿井提升方式的技术方案论证; 2、完成矿井运输系统设备的选型与配套、完成提升系统的设备选型,对主要运输环节的设备运输能力和提升能力进行计算; 3、写设计说明书,不少于四千字,设计说明书按照统一封面,统一格式,内容包括矿井生产技术条件、主要设计要求、技术方案论证与选择、运输设备与提升设备的选型设计和生产能力计算,设计计算中的有关技术规范与要求等; 4、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三、课程设计的题目 1、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选型设计; 2、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设计; 3、副井落地式按摩提升机选型设计; 4、主井缠绕式提升机选型设计。

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a I时'间H 卜/ / 1 / 6

、认真落实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责任 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健全完善机电运输装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的动态管理。要严格岗位责任考核,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 违”处罚与教育规定,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切实提升煤矿供电安全保障水平 煤矿企业要保证供电可靠。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矿井通风、提升、排水、压风、抽放瓦斯、监测监控等设备的主要负荷,以 及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低瓦斯矿井的煤与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要积极推广使用“双风机、双电源”。年产6 万吨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的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 分钟内可靠启动和运行;备用发电机每 10 天应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煤矿通风、排水等,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装设灵敏可靠的过流、漏电、接地保护装置,而且每年必须对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一次核算、调校和整定,并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严 禁装设自动重合闸;供电设施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装设可靠的防雷电装置。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 煤电钻、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用综合保护。

运输系统管理制度

编号:SM-ZD-20410 运输系统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运输系统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露天矿运输矿(岩)石的汽车,应采取尾气净化措施。 2﹑严禁超载运输,严禁自卸汽车运载易燃、易爆物品;驾驶室外平台、脚踏板及车斗不应载人。不应在运行中升降车斗。 3﹑陡长坡道的尽端弯道,不宜采用最小平曲线半径。弯道处的会车视距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分设车道。急弯、陡坡、危险地段应有警示标志。 4﹑雾天或烟尘弥漫影响能见度时,应开亮车前黄灯与标志灯,并靠右侧减速行驶,前后车间距应不少于30m。视距不足20m时,应靠右暂停行驶,并不应熄灭车前、车后的警示灯。 5﹑冰雪或多雨季节道路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并减速行驶;前后车距应不小于40m;拖挂其他车辆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指挥。 6﹑山坡地方的弯道、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