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期末考题

毛概期末考题

毛概期末考题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进程是什么?中国革命的“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进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可补充:书上第3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党在幼年时期。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使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终于走上了正确轨道。(可补充:书上第1-2页。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工农红军;1931年党内“左”倾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可补充:书上第2页。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永不会间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中国革命的“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即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又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的两次历史性转折。

党成立后“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背景就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而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道路这样重大而基本的问题上,在共产党内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两种不同的态度带来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不同结局。尤其是在“本

世纪20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正是有了这些经验、教训,共产党人才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正如毛泽东所说:“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2、毛泽东思想形成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时代背景】书上第8页。“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但近代中国8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孙中山领导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辛亥革命也“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历史证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无一不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理论,就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必须由新兴的阶级及其政党提出新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就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产物。

第二,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条件。近代中国新的生产力主要是指近代工业和工人阶级。20世纪后,中国

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比资产阶级资格更老、社会基础更广的革命阶级。除具有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的优点以外,还有自身特殊的优点。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领导力量。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来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最显著的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它在整个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却犹如一夜小舟,势单力孤十分微弱。总之,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生产方式并存,封建剥削仍然保持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软弱,这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它表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障碍在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我们需要一场革命、一个指导思想来改变它。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时代背景】

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主题的转变;转变的表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抓住时代主题转变的机会)

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以此为立论的基础,以这种时代眼光和世界历史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

【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

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

第三,(没东西写了,再写这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就其根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书上18-24页。可劲儿抄吧~

5、邓小平是如何重新确立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其明确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是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推动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第一个宣言书。

十二大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规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

第二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书上34-36页。(鸦片战争;一战;191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什么?

书上38-46页。

第三章:

1、请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是什么?

【必然性】(在知网上找到一篇论文,看起来很靠谱的样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第二部分有5点,选择性地抄抄吧~另外,书上56-57页也可以借鉴,三段话里出现了“要……就要”,“必然”,“必须”字眼,算是说明了某种必然性吧~)

【可能性】(百度知道借鉴,慎重选择!)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了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点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式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是什么?

书上61-69页。

第四章: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教训是什么?

【成果】书P75-84

【教训】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找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严重后果,留下深刻的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间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

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朱部长我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合适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活动。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宜,不能急于求成。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全党全人民都有大力发展生产、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这一方面极大促使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同时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倾向,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只有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法制。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形式当家做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为领导人看大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度和集体领导制度。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度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书P92-96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内涵】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繁殖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假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过的特定历史阶段,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和社会也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变化,凸显了阶段性的特征:

首先,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经济增长依旧主要依靠工业劳动,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要素,农工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弱,城乡发展差距大,经济动力不足,这些都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最后,对外开放日渐扩大,同时面临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空前紧密,世界对中国影响不断加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不断提升。

【长期性】

1.是由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的,从而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使我国的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和日臻完善。

2.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条件决定的。

经过解放后四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完善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这种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然后才能进入较高级的发展阶段。

3.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同当今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从不发达进入发达状态,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第六章:

1、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是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实践长期探索的结果。

第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基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现实而提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原理是清楚的,但是运用这些原理于实际,特别是运用到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实际,很多问题是不清楚的。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曾经说过:“怎样设想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解决了,但是,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毛泽东在1961年也说过:“对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但不甚了了。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边建设边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社会主义的繁荣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剧变,其中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即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前途。邓小平基于这个事实,尖锐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用社会主义本质论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基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而提出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所有制方面不但坚持搞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而且曾一度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四人帮”更荒谬地鼓吹“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结果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8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邓小平是如何探索、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可以看出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依据,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

第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借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列宁虽然提出了一些好思想,如新经济政策等,但由于逝世过早,他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还未形成。斯大林搞了30年经济建设,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曾经被认为是惟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并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仿效。但实践证明,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很多,使本来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实践变得僵化、凝固。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成果毁于一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所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结果是丧失人心,这就不只是个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

第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基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当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正确认识和科学地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提出科学理论的重要依据。从50年代末开始,毛泽东对时代特征有过错误的估计,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用“战备”的观点观察一切,搞大小“三线”建设,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失去一次次发展的历史机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对国际

形势作出新的判断,认为当今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世界的突出问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世界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从过去以大小战争为主转变为依靠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首先任务。所以,邓小平反复地讲:“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书P120-125

第七章: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抉择?

基本背景:书P127——128“从国内——要赶上时代”3段

可补充:第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旧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三,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2、通过中国与苏联的改革比较,来分析中国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论文《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

第八章: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是什么?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计划经济优点】

1.能够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才力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

2.指令性计划因集权体制领导而容易贯彻执行,保证按预期计划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建立比较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

3.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合理化,尤其是通过有计划的收入分配保证总供求的平衡,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剧烈波动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宏观经济效益提高

4.能保证国计民生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有利于解决人民最紧迫的生活需要,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经济,从而稳定社会

5.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缺点】

1.指令性计划束缚了企业的手脚,企业缺乏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

2.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

3.容易孳生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

4.信息不完全,容易导致供求脱节及宏观经济比例重大失调

【市场经济的优点】

1.市场调节就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是根据价格信号反映供求缺口而指导企业生产

2.它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有自我调节,自动平衡的功能,这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和利润机制来进行的

3.市场机制是技术革新和结构调整的内在推动器,这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进行

4.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灵活性,应变能力强

5.动力刺激和竞争淘汰压力

【缺陷】

1.忽视长期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对经济总量无力调节

2.对于大的结构调整,市场机制显得软弱无力

3.调节具有局限性

4.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公平竞争

5.市场竞争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问题

6.难以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半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是值得借鉴和吸收,在这一

层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接轨。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注意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第三,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共产党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利,它对全球人类具有更广泛的更普遍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采取何种具体形式,这种“市场经济”的核心与目的应当保证社会所有居民持续健康生存与发展的共同的社会利益置于首位,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为是全球人类将要走的道路,它与“自由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根本性的区别。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人类历史上有过的不同经济体制尽管出现和试验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走过充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任何国家都没有可供借鉴的充分或成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经验。与此不同,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唯一能够充分借鉴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经验。

2、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处理我国现阶段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战略上长期实行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是日前城乡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工业化体系,在当时财力匮乏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能采取剥夺农业的方式,长期运用工农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扶持工业的发展。

同时还采取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拉开了城乡差距。

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还存在于:当我国工业化体系建立之后,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是对农村和农民的掠夺采取了新形式。如在城镇发展中,低价征用农村工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廉价占用上地资源途径,剥夺农民收入每年达几千亿元,2001年,各级城镇政府从上地一级市场获得收入1318亿元,企业从上地二级市场获得的收入高达7178亿元,从征用上地剥夺农民的收入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剪刀差'。直到200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和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加之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才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缩小的情况。

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还是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首先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在生产领域,生产同种商品的众多生产经营者中,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其生产的商品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发财致富;其生产的商品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和破产,沦为贫困者。在流通领域,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不应求,其产品价格就上涨,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求平衡,则可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过于求,其产品价格就会下降,甚至卖不出去,生产者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或破产,沦为贫困者。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作用,必然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起着分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按劳分配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按劳分配规律作用下也会产生两极分化问题。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资本积累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以无偿的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来更多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其结果是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资本积累规律相互交织,共同发生作用,推动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3、不恰当的强调效率优先,忽略社会公平也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

因之一。

实际上,我们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连公平也没有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甚至变成了"效率优先,不顾公平"。

4、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并存以及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和法规的不健全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转轨时期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体制和政策因素主要有:(1)强调效率优先,忽视社会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不同地区和领域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由于政策差异导致的收入差距,如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使这此地区最早受惠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偏好,率先富裕起来了。(3)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一部分在非公有制企业从事经营的私营企业主和经营管理者,特别是在外资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高管人员,他们的收入大大高于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私营企业主积累了大量的财富。(4)市场机制发生的作用尚未覆盖全社会,一些领域和行业还存在着垄断,尤其行政垄断行业,由于垄断而产生的垄断收入没有得到调节,从而导致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5)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在改革和转制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被改制、兼并,还有部分国有企业破产,造成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失业,沦为贫困者。与此同时,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部分人借国有企业改革化公为私而暴富。国有企业改革中一般职工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5、不合理的分配体制以及分配体制改革的滞后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分配的角度来说,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初次分配在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讲求效率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扩大收入差距,促使两极分化。

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利益关系的演变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结构调整中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中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长线和短线并存的局面。第二,结构调整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第三,在通常情况下,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总是分布在拥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而低附加值产业和

传统产业总是分布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和文化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这就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扩大。

【如何处理现阶段的关系】

(一)更新思想观念

现在看来,笼统地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确不能解决中国目前比较严重的社会不公的问题。当社会强势阶层以效率优先的名义,不公平地占有经济发展的成果时,所谓兼顾公平就成为了无意义的后缀。严格地讲,效率与公平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范畴,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效率反映人对自然的关系,而公平则反映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关系,前者是可以用数量来描述的精确的客观现实,后者虽然也可以用基尼系数之类来表达,但是人们在谈论公平时,这一范畴更多是客观现实和主观价值判断的混合体。因为在这种提法背后实际上是效率第一,效率就是一切,公平必须为效率让道。在这种政策思路下,很难体现社会主义发展经济之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

(二)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另一方面经济体制也在从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体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现在普遍的问题在于,从中央到地方,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误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时是出于发展地方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或者出于所谓“政绩”考虑,往往并不能准确把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担当的角色,在发展经济提高效率的名义下,政府直接地广泛地介入具体经济活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发展经济不应该作为直接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参与其中,而应该定位于经济活动的服务者。

(三)完善市场机制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基本细胞,企业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全社会可供分配的社会财富的多寡。因此,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这个基本逻辑出发,在企业微观经济活动领域内,当然应该遵循效率优先的活动法则,只要企业的经济活动没有逾越法规,企业完全有权限根据企业实际决定本企业内部的分配。就目前而言,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是比较合格的以效率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主体,而不少国有企业因体制的原因,还在履行维护社会

公平的政府职能,这些企业也不可能成为有效率的市场主体。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更需要理顺政企关系,主要由政府来履行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能,只有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才能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体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转变思想观念,使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让公平和效率各有责任主体,才能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使目前不容乐观的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并最终建立起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政治经济新体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