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王子健河南省商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66199

【摘要】摘要:口蹄疫是常见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作者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该病的诊断技术,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为牛羊养殖者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

【年(卷),期】2018(000)002

【总页数】1

【关键词】牛羊养殖;口蹄疫;防疫

口蹄疫是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病毒当前已经发现有7种,每种血清型还有多个亚型。口蹄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引起口腔黏膜、乳头等部位出现水泡。多见于偶蹄动物,如牛、羊,幼畜感染死亡率达到50%以上。分析牛羊口蹄疫诊断和疫病防控技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牛羊口蹄疫的表现与诊断

牛羊口蹄疫主要在患病牛羊的口腔黏膜和蹄部出现水泡。其中羊口蹄疫的表现相对较轻,一般会存在1周左右的潜伏期,因为不同宿主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发病后仅仅出现小水泡或者烂斑。严重时出现溃烂,进而影响到尾部、大小肠黏膜,诱发心肌炎,甚至出现死亡。羊出现口蹄疫多是因为场地卫生较差,有时还会诱发继发性感染。牛感染口蹄疫后,会有3~7天的潜伏期,早期出现精神不振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表现更加严重。继而出现体温升高、结膜潮红等情况。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病情进一步加重,水泡破裂,多数出现典型的蹄部真皮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