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

戴应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人文系新闻专业2009级(2)班200905099

指导教师:田晨

引言

影像暴力在影像市场大行其道,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和强化。就其形态而言,可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和观念暴力,各有不同影响。本文主要对影像暴力的历史文化及其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作主要研究,以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积极防范影像暴力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大众的多种影响。

一、影像暴力及其中西方差异

(一)什么是影像暴力

按照《辞海》的解释:暴力是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对于电影故事片和电视情节剧中的暴力倾向和对暴力的过份渲染,本文将探求这种渲染对青少年道德培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西方影像暴力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把视觉运动影像变为现实以后,影像暴力就如影随形而至。《水浇园丁》开创了打斗片、追逐片的先河,提供了展示暴力形态的初始模型。

库布里克1971年的作品《发条橘子》,堪为暴力影片的里程碑。暴力场面与罗西尼的《贼鹊》、《威廉?退尔》序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爱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散发着撒旦般邪恶的魅力(该片直到2000年才全面解禁)。

纵观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暴力史。汤因比说:“战争是人类暴力和残酷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1]昆汀?塔伦蒂诺1994年的作品《低俗小说》,被公认为暴力影片的经典:新奇的叙事角度形成了一个绝妙

的环形结构,影片的开头就是结尾,结尾就是开头,似乎在暗示暴力与人类无法切断的联系,以及在暴力的阴影下,难以突破的人生困境。

(三)中国影像暴力

在中国,以1986年的港片《英雄本色》为标志,吴宇森对暴力风格化的处理和形式感的强调,令人耳目一新。看过《虎!虎!虎!》,你就该记得深作欣二----吴宇森最为敬重的日本殿堂级导演,其作品还包括深受中国影迷喜爱的《莆田进行曲》。他的电影总是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日本人特有的危机感以及奋斗精神。

深作欣二2001年拍摄的《大逃杀》,血流成河,反映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因为牵涉未成年人的暴力,甚至引发了日本国会要禁止该片上映的风波。

二、影像暴力的形态及其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

本文对影像暴力研究深度细分,将影像暴力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观念暴力三种形态,并就其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作相关探讨。

(一)话语暴力及其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生产、交流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离开了语言,人类的物质生产和交流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社会管理也无法展开。话语作为后现代哲学和文论的重要概念,其西文词discourse。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指出,“话语不同于语词”(word)或“句子”(sentence),它不单纯指一种用来表达意义的时间的组合,而是一种“推理的实践”。[2]在结构主义看来,话语背后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权力,任何“话语”都是“权力的话语”。人类的支配欲、权力本性、英雄梦想、暴力本性、价值实现首先就以话语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每时每刻。当影视以视听形态去再现和反映生活的时候,权力争夺和暴力冲突也就成了影视体现宣泄功能的首要选择。

就眼下而言,话语暴力往往体现为低级下流的攻击性、侮辱性甚至流氓性的对话、

独白或言语动作。由于受影像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青少年会模仿影视作品,把话语暴力带人生活,导致生活语言暴力化、粗鄙化,甚至引发暴力冲突,产生严重后果。王岳川指出:影视中的“词语暴力,尤其是野性词语暴力,媚态的词语暴力,性词语暴力,肉欲词语暴力、‘床’词语暴力和对‘家园’的排斥,对精神的排斥、对人的排斥的词语暴力……”[3]对当代文化和青少年道德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二)行为暴力及其影响

行为暴力是一种外在性和直观性的暴力方式,它以打、杀、抢、战争、性强暴等视昕直观、刺激的场面和镜语叙事方式来承载和体现。就其影视样态而言,主要有枪战片、动作片、警匪片、战争片、武侠片等等。事实证明,影像讯息能迅即催化人的行为和欲望,诱发某种行为反应,比如,看了电视上的一则商品广告,有人可能会立即冲出家门去购买它。影视行为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巨大。早在1995年,美国儿科院就发布消息:上千次的研究结果证明媒介暴力可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1999年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研究院对电视暴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视暴力可能引起儿童和青少年如下变化:(1)对暴力毫无畏惧感;(2)逐渐接受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的观点;(3)不自觉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行为,对事物缺乏理性判断和思考,失去道德理智,最后甚至违背社会规范、触犯法律。

行为暴力之所以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不成熟,易受影响,易困惑;具有活跃性和动荡性;社会性逐渐增强;性意识逐渐清晰,性心理得以发展。这些特征综合起来,使得青少年表现出善于模仿、自我价值肯定、独立意识增强、追逐新生事物、向往成人社会以及盲目的从众性,逆反心理强,易偏激,易冲动、易受外界影响,特别是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青少年的本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会出现性渴望、性冲动、性敏感、性幻想等心理和行为反应。正因为青少年这个特殊年龄的特殊表征,所以最容易受到影视创作道德负面因素的影响和伤害。

(三)观念暴力(或日暴力观念)及其影响

日本伦理家小山岩尾说:“道德能力的主题应当是观念,观念是解决一切难题的万能钥匙。”[4]观念是一种内在和隐性的形态,体现为暴力合道德化、合法理化的

思维和观念逻辑,成为一种英雄崇拜,甚至上升为一种国家暴力,最终形成暴力观念。劳伦斯·格伯纳及其同事还试着针对电影电视对受众的影响进行研究,其中重在针对没有自制力的青少年的影响。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格伯纳收获很大,提出了“培养理论”(Cultivated Theory)。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电视影像暴力可以培养、建构受众的暴力美学的世界观。暴力美学的建构首先在电影中得到了尝试,包括电影艺术本身的暴力美学和影视受众暴力美学的建构,随后发展到电视和网络暴力美学。就现实而言,上至国家意识,下至个人原则,诸如世界大战,20世纪美苏争霸,越南战争,两伊战争,核威胁,核恐怖;民间的抢劫、谋杀、强奸等等,暴力几乎无所不在。就体现国家意识而言,战争片、警匪片也许是所有暴力影视中最能体现影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载体。

三、反思与对策

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影响文化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发展,具体反思与对策包括以下三点。

(一)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

对影视生产和制作来说,一方面,我们必须努力思考,生产出不断满足广大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影视作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三性”原则,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另一方面,在对待影视语言、影视表达、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等问题上,必须坚持走中国化、民族化的影视文化道路。

(二)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积极研究和防范影像暴力长期传播对影视文化安全来说,应做到层层累积,逐渐渗透及由此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大众的多种影响,关注青少年心灵的健康。影视文化作为大众传播语态下的媒介文化,因为其介质的视听性质、色彩刺激、身体表述、听觉轰炸,无疑是当今社会影响力巨大的强势文化。

(三)继续加大警惕和防范的力度,以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心灵的健康

这方面,尤其要注意它对青少年一代的麻醉和影响。本文特别要强调的是,影像暴力作为影视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从语言、行为、观念等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关涉到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健康和成长,必须进一步引起影视生产、影视管理、影视传播、影视教育等社会多方力量的高度重视,充分估计它对青少年一代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密切观察、注意其与生活的互动关系。

四、结论

影响暴力对青少年的行为及道德影响是全方位的,以上文章只是对其影响作简要探索,要真真了解其对青少年的具体影响,应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实践中多观察多注意多观察分析,以提高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小元.影像暴力潜人我们的生活[J].粤海风,2005,(2).

[2]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3]王岳川.中国镜像——9O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

[4]万俊人.2O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论媒介暴力的社会影响 摘要:媒介暴力(media violence)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媒介暴力包括真实暴力和虚拟暴力两种形式,媒介对社会暴力的现象报道属于真实暴力,虚拟暴力则是指文艺节目中包含的暴力现象,如警匪剧、武侠剧、电子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关键词:媒介暴力、影响、媒介行为暴力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近年来中国传媒业迅速发展,大多数媒体在产业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出于经济利益与竞争激烈的考虑,大众媒体在商业动机刺激下日益普及一种“低水平的满足”现象,同时由于人们的媒介素养不乐观以及生活的压力,导致媒介暴力现象愈演愈烈。媒介的暴力文化现象在媒体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媒介暴力。而媒介暴力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影响上。具体表现为:观察模仿、暗示激发、虚拟参与等现象。 一、媒介暴力的影响方式 1、观察模仿 一项调查发现,在因暴力入狱的男性犯人中,有1/4到1/3的人承认他们在犯罪时有意识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犯罪手段,这些由现实暴力主体提供的说法也许更令人信服。这也说明了诸如侦探或者警匪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因素会提供给人们一些犯罪的手段或者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 2、暗示激发 一些研究者认为,媒体暴力激起或暗示了人们的进攻性思想感表,进而促成了暴力行为的实施,个体想要出击的愿望被媒体画面证明是正当的,因为在画

面中无论是英雄还是坏蛋都使用暴力复仇,并且常常没有对错和结果。在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迫在眉睫》之中,一个父亲为了拯救患有心脏病的儿子不得不通过绑架威胁医院的人这种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虽然我们可以说他的出发点是伟大的,他获得的结果的也是符合他的目的,但是影片鼓励人们运用暴力方式对待生活中的麻烦。这种暗示激发是媒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媒介对暴力的“美化” 在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存技能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媒介暴力就是利用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来描绘和美化暴力。 媒介的暴力是潜移默化的暴力。媒介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美化”暴力,使得暴力变的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不仅仅是接受,受众还会认为这种暴力是美好的,是英雄的。有另一种说法称这种暴力为隐性暴力。隐性二字很好的诠释了美化的意义。这种暴力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赞同,也更容易忽略,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而真实暴力,与虚拟暴力相比,对广大受众的心里和行动上的渲染程度要弱很多。真实暴力,一般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那些报道的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等等,虽然这个事实很暴力,但因为新闻报道过程中,会考虑到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在画面的选择上会有所保留。其次,新闻报道出来的这些暴力犯罪,都会倾向于解释他们不利于社会的一面,持批评的倾向态度。因此,大部分受众在接收这类信息都会在主观上持反对态度。 所以可以说媒介暴力的“美化”主要体现在虚拟暴力上,也就是带有商业气息的文艺节目。这些被“美化”的媒介暴力主要通过描绘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正义英雄或者一些正面偶像,将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价值观融入其中。比如说日剧《joker》其中就是通过运用暴力去解决那些逃脱法律漏洞的罪人,表面上来看,它是遵循着那条“杀人偿命”的正确价值观去制作,实际上它确实在正确价值观掩盖之下的暴力,在这种面具下悄无声息的宣扬着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思想。而那些光鲜亮丽的偶像则成为引领这种风尚的风向标。而受众的反应必然是倾向光鲜

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及干预防治措施分析

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及干预防治措施分析 前言: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暴力行为在大家周围不断发生着。长辈把青少年看成是未来的希望,他们处在人生的特殊时期,心理不够成熟,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性对待。常常利用暴力行为来解决事情。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原因除了接触了社会环境外,主要就是受家庭影响。这将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原因来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这将对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一、青少年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比较特殊的时期,思想比较活跃,感情比较丰富,有较强的好奇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比较爱冲动。但是由于处世经验不足,所以容易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这一阶段就彰显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和家庭的正确引导对青少年有着重要影响,每一个细节和因素都在影响着孩子们。通过分析得出,家庭环境的不健康的孩子发生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家庭经济状况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少管所管理者的访问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导致青少年存在暴力行为是一方面的原因。在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外国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研究分析,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和家庭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高低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在美国,一次全面调查问卷中得出结论,自己承认有过暴力行为和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家庭,发生概率比中层阶级家庭要高出好多。家庭困难不是引起青年暴力的必然条件,虽然这个问题比较突出。但是如果孩子能健康认识自己的家庭状况,就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有好多家庭状况不好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了成功。但是,有不少青少年却因为家庭环境困难,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意志消沉,产生消极情绪,对周边事物不满。不健康的情绪得不到良好释放,就会产生一系列犯罪行为和暴力行为。 (二)父母的综合素质影响着青少年暴力行为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自身的举止来影响孩子,要远远胜过用语言来教育孩子。有一部分家长讲话不文明,举止粗鲁,在正式场合穿戴太随意,有的家庭甚至参与赌博,有的父母会觉得读书没有太大的用处。这些想法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有的父母会对他们有过多的成见,态度消极,对社会的一些现象过多的抱怨,使孩子的思想變得不够乐观。有家长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只一味地提供物质生活,从小讲究名牌,注意吃喝玩乐,导致孩子思想比较空洞,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也会让孩子对父母缺少尊重。再者,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从而降低青少年的暴力行为。

青少年暴力犯罪

试论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成因 暴力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利用身体力量或其他工具恶意侵害他人身体或公私财物的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所谓青少年暴力犯罪,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自然人以暴力或者以暴力胁迫为手段,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或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而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青少年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同时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的年龄阶段。在青少年阶段,由于年龄、心理、生理等特点的影响,拒腐蚀能力较差,成熟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远不及成年人。 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案件已经屡见不鲜,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青少年暴力犯罪是青少年犯罪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严重的危害了国家及个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青少年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

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对青少年来说,对社会、他人以及自己危害最大的还是暴力犯罪。 其实,暴力案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一个社会或一类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青少年暴力案件的增加是和现在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暴力倾向密不可分的。现在孩子的暴力倾向最简单的例证随处可见,比如说,过去的孩子斗嘴时最爱说“我打你”,现在的口头禅变成了“我杀了你”! 另一个方面,暴力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却基本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对此还基本处于放任状态。青少年暴力犯罪与财产型犯罪、性犯罪等犯罪类型相结合,形成了以暴力型财产犯罪为主导,暴力性犯罪、暴力侵害人身权利罪及其他类型暴力犯罪并存的特征。 青少年因其生理和心理诸因素都处于“变化活跃期”也可以说是“热变化”状态,加上其生活经历也比较简单,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景”都很难有正确的把握,这样只要“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出现“冲动”或者是“颓废”两种极端心态。由于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浅,缺少必要的是非

引发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

校园暴力 (一)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因素: 一、人的潜在本能——攻击性是校园暴力的渊源 在校园暴力中,我们会发现产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之一是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动因,如受欺辱、遗弃、排挤、自卑等都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据1996年、1997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极易染上心胸狭隘、自私、任性、万事以我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遇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酿成校园暴力。 二、家庭因素 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与家庭的教育很有关系。如果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也极其重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在社会经济文化转轨中自身产生的社会心理疾病,例如紧张、恐惧、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孩子,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人格障碍,这也是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 三、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教育。教师被沉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升学率压着,学生也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师生间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中,很少有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由于他们学习不好,自然而然地被别人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时时处处地受到别人的歧视。在这种情景下,这些所谓“坏孩子”、“差学生”从内心经常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公平的,这样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从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在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行动上易出现攻击性。校园里师生间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即学生打老师的情节大多发生在学习不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此外,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待学生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挖苦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老师的打骂,极易引起学生的反击,校园暴力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浅析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Yibin University 论文 题目浅析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系别政府管理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姓名涂利 学号 110801044 年级 2011 级指导教师黄璐职称硕士 2012 年 12 月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一、媒体暴力的含义及分类 (4) (一)真实暴力 (4) (二)幻想中的暴力 (4) 二、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4) (一)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 (二)引发青少年真实暴力 (5) (三)诱导青少年违法犯罪 (5) 三、媒体暴力的应对策略 (6) (一)加强国家和政府的干预 (6) 1、完善立法,制定实施细则. (6) 2、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6) 3、实行内容分级 .................................................... .7 (二)增强媒体的自律功能 .. (7) (三)提升“媒介素养” (7) 1、家庭“角色示范” (7) 2、学校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8) 3、提高公众的媒介道德素养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随着信息获取的多元化发展,连篇累牍的媒体暴力充斥着我们的眼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的媒体暴力会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引发青少年真实暴力,甚至诱导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少年强则国强”,在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面前,需要将国家和政府的干预,媒体的自律和提升“媒介素养”同时并举,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媒体暴力青少年媒介素养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 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

媒介暴力现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715802257.html, 媒介暴力现象分析 作者:康登慧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24期 摘要在现实社会中,媒介行为的暴力带来的“人肉搜索”“大众逼视”等不良影响不仅对被 报道者的隐私权造成了侵害,对其身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在报道媒介暴力事件时,大众传媒报道时不避讳使用过激的语言和血腥的图片,在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文章用采样分析的方式,揭示媒介暴力对受众以及对社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媒介暴力;Gunter;反抑制;模仿;涵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4-0037-02 1 绪论 Gunter在1994年提出媒介暴力7种影响的分析,分别是宣泄净化作用、唤起作用、反抑制作用、模仿作用、脱敏作用、培养涵化作用和恐惧作用。在认识这7种影响之前,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媒介暴力。 学界对媒介暴力的解释不一,一种将媒介暴力划分为“真实暴力”和“幻想中的暴力”两种。真实暴力是指媒介对现实中的暴力事件做出的报道;幻想中的暴力是指一些娱乐节目和电视电影中出现的暴力场景。 更为普遍的解释,是将媒介暴力分为“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两种。 显性暴力多为媒体定义为不正当的、非法的暴力行为,可能是新闻节目中报道的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等真实的暴力事件,也可能是电视剧、电影等节目中的反映出的暴力情节和场景。这两种媒介暴力现象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受害者遭受身心的伤害,而施暴者受到严惩。这种报道强调的是暴力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受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会对暴力事件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反面的情绪,而只要报道的表达方式恰当,就会使受众对暴力事件产生宣泄净化作用甚至是一定的抑制作用。 隐性暴力是指暴力卡通、暴力游戏、暴力图片和影视等媒体中被合理化的暴力行为,给受众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人们往往以宣泄情感为由而漠视它的影响,这种隐形的暴力也更易得到受众的赞同。 可以看出,在媒介暴力事件中,媒介扮演的是主导作用,媒介报道暴力事件的形式和手段直接影响到暴力事件对受众的影响。在Gunter提出的7种影响中,我认为反抑制作用、模仿 作用和涵化作用的效果最为突出和明显。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

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的初中生林岚由于把羽毛球打在一女生的头上,随之发生口角,便遭到了该女生及其同学的暴打,以至落水而亡。 ③、报复性。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个别学生心胸狭窄、个性孤僻,不能宽容他人,还容易产生报复心理的行为的习惯。这一类中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失调后极易引发校园暴力的行为,我们在报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报复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一方吃了亏,咽不下这口气,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以求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 ④、侵财性。侵财犯罪在中学生校园中占首位,从侵财的方式上

青少年暴力犯罪

论青少年暴力犯罪 摘要: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其中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多,而且此类犯罪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各种青少年暴力事件特别是杀人、抢劫等恶性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而且蔓延快,作案手段凶狠,危害严重。青少年暴力犯罪,究其原因,无不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社会上暴力文化的过度渲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犯罪预防 近年来,虽然经过多年“严打”,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各种犯罪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成年犯罪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犯罪年龄相对提前。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集中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典型暴力犯罪。此外,放火、爆炸、绑架、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其他凭借暴力手段实施的犯罪,在青少年暴力中也占相当比例。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暴力犯罪虽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等特征,但是它的产生发展必然受到一定因素支配而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是主观与客观各种因素相互渗透、反复强化的作用过程;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由轻到重,逐渐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这些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会及青少年自身等相互作用、紧密结合共同促成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发生发展。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第一,在家庭结构因素中,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相互殴打,互相揭短、指责从不回避孩子,从而给孩子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养成孩子粗暴易冲动,容易偏急的性格。不良的家庭结构包括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或者离异,或者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子女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和家庭的温暖,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孕育了潜在的心理危机,特别是形成以自暴自弃、烦躁激动,有较强攻击性为特征的病态人格。 第二,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又不能正确对待,不是通过自身的艰苦、勤奋去努力改善困难,而是经常抱怨社会,抱怨他人,不注意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金钱。当孩子要花钱而家长不能满足时,不是正确引导,说服教育,而是粗暴的予以拒绝,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去偷去抢,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在青少年暴力犯罪中影响较为直接的是其家庭教养环境。其中家庭教育态度及方式则在家庭教养中占主导作用。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待子女的过错及不理想的学习成绩,不是耐心细致地说明教育,而是非打即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过问孩子的成长中的一切问题,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在这种“高压”强制下,形成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 第四,父母不能以身垂范,言传身教,自己行为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

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近年校园暴力的问题不时见诸报端,而且还有逐步增长的趋势,成为让全球头痛的问题。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首要责任,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教师权威的负面作用,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漏洞,均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家庭和社会对校园暴力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结构的缺陷,还是暴力文化的泛滥、大众传媒的影响等,都是校园暴力的重要致因.此外,主体自身生理、心理素质,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是否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因此,从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以及犯罪心理学等多种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进而从心理学及教育学的角度研究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 [关键词] 校园暴力成因防治 随着近年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人民生活形态的改变,社会治安的恶化已成为人民心中的痛。其中,最大令人忧心的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充斥着享乐、坠落与暴力。使得一向安静的校园也存在了暴力的阴影。校园暴力发生事件逐年提高,暴力行为的伤害也日趋严重。使得校园暴力问题,一夕之间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 一、校园暴力及其现象、危害 所谓的校园暴力是近年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所以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一)校园暴力现象 从近几年学生管理情况来看,校园暴力现象有逐步增长之势。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综合近年来各报章杂志的报道,职业中专,普通中学的校园暴力问题比重点中学和大学严重得多。因此,我根据本市部分学生和心理学老师提供的案例可以把各类校园暴力现象分为三种形式,即语言暴力,力量暴力和心理暴力。 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肉体伤害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据警校学生反映,力量暴力在警校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力量暴力表面上对受害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很有可能让受害者残废,甚至死亡。但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伤害。因为暴力已经对人性有歪曲的认识,严重的很有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施暴者也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心理暴力的问题常被忽略,但其危害又非常大。心理暴力可能无处不在,而且任何学生和老师都可能成为施暴者。

校园暴力事件的媒体报道框架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的媒体报道框架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校园暴力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牵动着社会秩序的建立。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传递者,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框架,将直接影响公众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为例,分析不同媒体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框架建构和报道方式。 【关键词】校园暴力框架分析报道 校园暴力是近几年我国校园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校园暴力的形式和手段多样,对被施暴者的心理和身体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校园暴力事件是关乎社会发展、家庭培养、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由于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且不断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一些媒体纷纷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展开专题报道,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框架搭建,直接影响着受众对于该问题的认知了解以及舆论走向。因此通过定义问题、解释因果、价值评判和提供建议几个方面进行报道框架的建构,有利于增强社会对校园暴力事件的了解和认知,以及对于该行为解决方法和建议的提出。本文将以《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两家媒体从20XX年到20XX年期间的报道为例,分析媒体在报道校园暴力事件时所使用的报道框架。 根据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提到的,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吉特林认为,“框架是一个持续不变的认知、解释、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遗漏的稳定不变范式。”①心理学研究角度认为框架是“心灵的内在结构”,而社会学研究角度认为框架是“建构话语所使用的策略”。框架既是一种选择也是对于某些重要问题的凸显,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为新闻事件赋予意义”。①因此,在分析各个媒体传播内容研究时,框架分析被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新闻文本的方法。本文着重分析的是选择和凸显两个层面的内容,并根据不同媒体所把关的内容,探究媒体报道的价值观取向以及产生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新闻自制率”是用来衡量媒体对特定事件、话题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新闻来源的划分,将两家媒体的稿件分为自采和转载,不同的新闻来源将影响媒体对于新闻框架的选择。通过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自制率较高,且采用的框架

校园暴力引发教育反思

校园暴力引发教育反思 近日,校园暴力通过媒体大量曝光,诸如“小学生被打致脾脏破裂”、“西安女生遭裸体殴打,被仙人球扎胸部”、“昆明11男生暴殴1女生”等等,其残忍程度令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感到发指。原本应该童稚无邪的少年何以成为恶魔般凶残的人物? 究其根源,这必然与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体缺位有关。这些少年往往在家庭中得不到正常的感情关怀,家长们要么拳脚教育要么纵容娇惯,导致他们的心理在最需要塑形的时期畸形发展,继而在自己的圈子里同样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矛盾。学校一方面轻视品德教育和心理干预,局限在重成绩轻成长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对于差生存在放任的不作为现象,另一方面对校园暴力的惩戒不力,把它当作是小孩子之间的恶作剧,往往教育一番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连档案里都不会留下不良记录。社会则要对青少年法治体系欠缺负责,关于未成年犯罪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存在,且未有完善的惩戒措施,无法从根本上遏止未成年人犯罪。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正

如习总书记所说,年轻时如果不能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长大后就无法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如何去纠正校园暴力风气,让下一代不会恶化成坏一代? 首先,完善相关法治体系,使青少年敬畏法律。近日在美多名中国留学生因对两名女同学拳打脚踢、拍裸照、烫乳头等施虐行为被告上法庭,面临最高“终身监禁”的刑罚,更有一学生家长企图贿赂证人被捕。这样的结果让国人不禁对我们的老对手的重拳治暴点赞,而这则新闻的背后则体现了部分国人纵容青少年犯罪及崇尚“金钱万能论”的悲哀。因而从司法层面上,对于校园欺凌、暴力中涉及犯罪的必须予以严惩,加大法律在青少年群体中的震慑力,让他们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次,构建校园暴力应急机制,将罪恶扼杀在摇篮里。近几年来,在各方推进下,学校在预防大型事故、灾害方面的应急机制已经很完善,却很少涉及预防校园暴力领域,因而亟需构建相关应急机制。一是要多去关注那些搞团团伙伙的学生,二是增加校园巡逻员,遇事及时阻止并上报,三是对于大型斗殴事件联合司法部门共同处理。 最后,通过多方教育感化方式,使青少年重塑价值观。如上所说,青少年犯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感情关怀和价值观引导,可以以此为切入口,重塑其价值观。家长需要多与孩子沟通,在出现暴力倾向的早期,要及时制止;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评估及基于学校的危险行为干预项目方案——【青少年危险因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因素评估及基于学校的危险行为干预项目方案 一、项目背景 凡是给青少年的健康、完好状态乃至对成年后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adolescent healthrisk behavior) 。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有以下直接或者潜在的危害: 1.危及健康和生命。美国20 世纪90 年代末,10~24 岁青少年和青年所有死 因的70.8%可归咎于以下4 类:车祸,32.3%;其他非故意伤害,11.7%; 暴力,15.1%;自杀,11.7%。 2.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基础。研究表明,心脏病、癌症和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与吸 烟、过量摄入热量/脂肪、缺乏体育锻炼等健康危险行为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而青少年期形成这些行为者,发生成年期疾病的比率较成年后才形成者显著要高。WHO专家指出:青少年期建立的吸烟习惯,将导致他们将来每年有15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 3.引发性疾患和社会问题。青少年性行为的危险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性 伴侣多、性行为无保护,且多伴随酗酒、吸毒等其他危险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显著增加;(2)少女怀孕。青少年发育不成熟,非意愿性妊娠带来不幸,也使她们失去教育机会,产生诸多社会问题;(3)生殖健康疾患。 怀孕少女面对更多的流产、早产、死胎等损伤和死亡,也会因为在非正规渠道下接受人工流产而引发大出血、生殖道感染,继发不孕等并发症,给终身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1

青少年历来被认为是最健康的人群,死亡率、患病率在各年龄群体中最低,然而,伴随疾病谱变化,伤害已取代躯体疾病,成为发达国家和我国青少年的首位死因。统计数据显示,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3/4的青少年死亡与健康危险行为有关。上海市2005 年以入户询问调查方式,获得2001~2004 年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资料,结果也证实了伤害是学龄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因,伤害致死亡占总死亡的38.7%。 因此,针对青少年开展健康危险行为相关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鉴于青少年阶段多数在学校学习,基于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和行为改变的干预将切实可行并且经济有效。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计划通过问卷调查评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状况,以学校为单位,针对其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特征,提供有效的干预建议,并引用健康促进、行为改变、营养学机理等理论,开展基于学校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综合干预措施,达到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 具体目标包括三点: 1.评估社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病状况和特征 2.以学校为单位,提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因素的诊断建议 3.基于评估结果和诊断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青少年身心健 康水平 三、对象 1

关于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

关于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 淮南中院以全市法院2003年-2009年青少年故意杀人、强奸、 抢劫等典型暴力犯罪为主要调研对象,以调研数据及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对该类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从犯罪类型看,青少年暴力犯罪呈现出以侵财犯罪为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及其他类型犯罪并存的特征 2003年-2009年,全市法院共依法判处青少年暴力犯罪罪犯 1481人,其中判处抢劫675人,占45.6%,故意杀人44人,占3%,故意 伤害537人,占36.3%,强奸115人,占7.8%,这几类案件构成了青少 年暴力犯罪的主要类型.从各年度情况看,青少年暴力犯罪呈现出以 侵财犯罪为主导,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暴力犯罪并存的态势.(详情见表一、图一) 案件类型 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

2003年298 123 108 2004年230 101 2005年243

113 2006年246 111 2007年191 101

2008年154 2009年119 1481 675 537

115 110 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类型一览表(表一) 各种暴力犯罪类型比例图(图一) (二)从年龄结构看,青少年暴力犯罪主体向低龄化发展日趋严重 2003年-2009年,全市18岁以下青少年暴力犯罪人数占青少年暴力犯罪总人数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2009年人数比例呈下降趋势).2003年18岁以下的青少年暴力犯罪79人(其中14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26人),占青少年暴力犯罪总人数的26.4%;2004年80人(其中14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18人),占总人数的33.8%;2005年96人(其中14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25人),占总人数的39.5%;2006年98人(其中14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18人),占总人数的43.9%;2007年82人(其中14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14人),占总人数的44.1%;2008年69人(其中14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15人),占总人数的44.8%,2009年35人(其中14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5人),占总人数的29.4%.(见图二)

青少年学生应充分认识暴力犯罪的危害

少年学生应充分认识暴力犯罪的危害 一、少年暴力案件频发 6月21日傍晚,一段“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初中生暴打残害一小学生”视频在网上曝光,引发网络疯转和评论。视频显示,至少有两名年纪稍大男生殴打一名矮个小男孩,其中一人甚至将点燃的烟头丢进小男孩上衣里。 6月22日,又一起名为“网曝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的视频在微博广泛传播,几个女孩用脚踹打下跪女孩。打人的刘某一方共有9人参与,起因系被打女生黄某身为学生会干部,因在校管理与刘某发生矛盾。目前,涉案人员有7人接受了调查,2人在逃,其中年满16岁的刘某被刑拘。 22日晚,有网友发帖称,四川资阳乐至3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图片显示,一赤裸上身少女被另外三名少女包围,有两女孩还对镜头摆剪刀手。有网友认出,两个女孩系乐至某中学初中生,另两人已辍学;受害者为在校学生。乐至警方已介入调查。 6月24日,@江南都市报V微博发布了一段视频,曝光江西省南丰县初二女生暴打初三学生。视频显示,被打女生一直低头,旁边几个女生围着看,不时发出笑声。 本月曝光的另一起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更为触目惊心。6月10日,广东深圳六年级学生小韩被打,导致脾破裂并出血,

进行了两次手术。24日,警方通报称,涉案学生蒋某(15岁)、邓某(14岁)、许某(14岁)被抓获,蒋某被刑拘。 6月29日,陕西商洛双语学校十多名女生在校外殴打一女生,这一幕恰好被市民拍到。7月1日,华商报记者走访核实,被打学生为双语学校7年级女生。目击者崔姓学生说,十多名女生对一名女生拳打脚踢,并不时大骂该女生,人群中有男生但未动手,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分钟。 二、少年暴力案件手段残忍,触目惊心 近期发生的多起少年暴力事件出现这样的情节: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摄裸照、持刀威胁……人们很难将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未成年学生联系在一起。他们为何要如此暴力地对待同学呢?他们应该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 2014年5月29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公诉厅厅长陈国庆介绍,近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较低、外来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较高、所犯罪名比较集中、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倾向、共同犯罪居多等六大特点。 针对学龄期(7至18岁)少年暴力事件频发现象,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对2015年1月至5月媒体曝光的40起校园暴

校园暴力检讨书

校园暴力检讨书 【篇一:校园暴力事件主要表现为】 校园暴力事件主要表现为 本校或其他学校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校外青年殴打在校学生;某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学生之间的纠纷而到学校殴打其他学生; 老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老师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如要求学 生当众做出一些有损人格尊严的动作、辱骂学生等;校内外高年级 学生以及社会青年抢劫、勒索学生钱财,使学生不但损失钱财,而 且心理受到极大伤害;老师以及校内管理人员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同年级甚至同班同学之间的斗殴。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事件?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 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 侵害行为。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要让社会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 程度以及危害,使实施者减少侵害行为,使受害者增强自我保护的 能力和意识。 2.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对于暴力文化的传播。 3.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对于实施暴力侵害行为的, 要及时依法给以惩处。 4.加强对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力度。 5.从小对未成年人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加强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方 面的教育。 6.、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厅、网吧等这些青少年容易 聚集的经营单位,一定要远离学校;学校周边也不应该建集贸市场 等人员杂乱的经营场所。 7.学校加强门卫制度,发生有人强行进入的情况,校门值班人员一 定要及时报告给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 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事件?校园暴力具有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在发现校园暴力事件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 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免使用粗暴的教育方法,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参考借鉴】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研究-论文.doc

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研究 目录 一、提出问题 二、研究架构 三、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及成因 四、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干预策略 五、结论与思考 一、提出问题 校园暴力问题日益严重。据山东省少年管教所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收押的未成年犯中学生的比例约占10%左右;整体上看,未成年犯罪有低龄化的趋势,1991年未成年人犯入监的平均年龄为16.19岁,1992年为16.04岁,1993年为16岁,1994年为16.19岁,1995年为16岁,五年来入监的平均年龄比八十年代提前了0.84岁;从犯罪手段上看,呈现暴力化、智能化的特点;团伙犯罪仍然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据统计,1995年参与团伙犯罪的未成年人占当年收押数的66.2%。 据新华网香港12月30日报道,20KK年岁末,香港小童群益会邀得2万多名香港中小学生,选出他们眼中十大头条新闻。结果显示,校园暴力事件位列第一,反映儿童最关心身处环境的安全问题。 不仅如此,校园暴力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20KK年4月在日本召开的八国教育部长会议已将校园暴力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制定一项有关防范校园暴力的行动计划。20KK年3月5日至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召开了主题为“校园暴力和公共政策”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专家和政界领导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校园暴力严重玷污了学校这一教书育人的圣洁之地,扰乱了正常的办学秩

序,违背了办学的主旨,损坏了学校的形象。 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坏的影响:(1)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2)今日的问题学生,很可能就成为今后的犯罪分子,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法林顿发现,在12岁—14岁被老师评定为攻击性严重的学生中,22.4%的人随后因暴力行为而被定罪;在被老师评定为攻击性较弱的学生中,只有7.2%的人犯罪。前一种情况可以解释暴力犯罪人中的60%。斯塔廷和马格努森,罗宾斯也得到了类似的数据,他们发现儿童期的打架斗殴可以一致地预测成年期的暴力行为。 因此,不论是从维护学校正常办学秩序的角度看,还是从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看,关注校园暴力,研究校园暴力,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鉴于此,我们觉得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校园暴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架构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许多研究认为,校园暴力是指与在校师生有关的一切暴力行为。它既包括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心理上的暴力行为,也包括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校外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从施暴者来看,它既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社会上的人士;从受害者来看,一般为在校的学生和教师,但也不排除因师生暴力行为造成社会人士的伤害;从发生的地点上看,发生地可以是校园,也可以是校园外的其他地方;从实施的对象上看,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在本研究中,校园暴力行为指的是发生在校园内,对学生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侵害的行为。它主要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按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校园暴力行为、中度校园暴力行为和重度校园暴力行为。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 1.了解高中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类型及分布情况; 3.探讨影响校园暴力行为因素与校园暴力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 4.寻找干预校园暴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假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