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文档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文档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文档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文档

外国近代建筑史

一、近代建筑现象

1.复古主义古典复兴希腊复兴: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

罗马复兴:雄狮凯旋门,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

浪漫主义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国家浪漫主义)曼切斯特市政厅

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

哥伦比亚博览会——折衷主义建筑的大检阅,使新建筑思潮受到打击。

贡献:说明现代建筑使十分必要的,要发展现代建筑必须树立一个靶子,先推翻复古主义。

2.初期功能主义

背景: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业大生产的发展,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施工方法出现。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能够比较自由,因而影响到形式上的变化。能从功能出发,但是对功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代表作:

帕克斯顿水晶宫新材料:铁,玻璃,木的运用

新方式建造:模数制(以玻璃的尺寸)

缺点: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

意义: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拉布鲁斯特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

地面与隔墙全是铁架与玻璃制成,这样既可以解决采光又可以保证防火安全。

埃菲尔铁塔(328m):高架铁结构,突破古代建筑高度。

机械馆: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使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贡献:主张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让建筑师看到铁,玻璃在建筑中的作用示范,提倡了建筑要走工业化道路展示了建筑的出发点是功能这一基本原则。

二.前现代建筑活动

1.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下半叶,在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影响下,在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背景下,由一小批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家和艺术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试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莫里斯红屋: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2.新艺术运动

比利时霍尔塔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新艺术运动的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

苏格兰麦金托什格拉斯哥艺术学校

强调去除装饰,注重体量组合

德国青年风格派奥别列去和贝伦斯

奥地利瓦格纳

书:《现代建筑》1895

作品:维也纳储蓄银行内部采用现代造型巴西利卡的空间类型

教授:培养学生,“分离派”

路斯“装饰是罪恶”ornament is crime

去掉装饰就是现代精神

作品:维也纳斯坦纳住宅(强调建筑物比例,墙面和窗的关系,成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西班牙戈地

吸取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塑性建筑

米拉公寓

荷兰贝尔拉格

“净化”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芬兰老沙里宁

赫尔辛基火车站

3.新建筑探索

美国芝加哥学派沙里文

“形式随从功能”

高层办公建筑的五个原则

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

芝加哥学派贡献:

1、提出探索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从功能出发,在有限的地区里建造)

2、以沙里文为代表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

3、总结了高层办公建筑原则,思路,方法

4、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建筑艺术反映了新技术的特点

5、培养了赖特等一批人才

密斯可以说是芝加哥学派的传人,发展了高层建筑

贝瑞工作室

贝瑞继承法国的特点,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运用到住宅中,他善于发现新材料的表现力巴黎富兰克林25号公寓1903

充分发挥了材料的造型能力,可塑性强

埃内比克

发明了框架节点

贡献:把新的结构钢筋混凝土应用于建筑

发挥了新材料的造型能力

为现代建筑运动培养人才—柯布

德意志制造联盟

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贝伦斯将钢—玻璃结构,作为“工业建筑”

力图寻求艺术表现手法

透平机车间——现代建筑史的里程碑,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览会办公楼(格罗皮乌斯)

表现了钢和玻璃的有机结合

目的:在建筑设计上创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并满足社会需要。

贡献:

1、成立了一个组织:建筑师,业务家,官员,企业家

2、设计了重要的建筑——透平机车间

3、造就了伟大的建筑师——贝伦斯,柯布,格罗皮乌斯

4、开创了钢和玻璃的技术及建筑表现

三.现代艺术派(观点,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1.表现主义德国

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出现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人物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门德尔松:爱因斯坦天文台。混沌的流线体形,不规则窗洞,造型奇特,神秘气氛。

2.未来主义意大利

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歌颂工厂,机器火车,战争,工业,速度

桑.伊利亚:未来城市与未来建筑的构想草图

发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彻底批判过去传统,用热血来奉献革命。

3.构成主义俄国

把抽象的几何形体组合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特别是雕刻,很像是工程结构物。

代表作: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充分利用了钢材的抗拉性能)

思想:用构成来表现,用造型自身的规律,将建筑分解成一些要素来进行构成。

4.风格派荷兰

由荷兰的青年艺术家组成,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又被称为是“新造型派”或“要素派”。

蒙特里安:用点线面,垂直水平线条,及红黄蓝色块组成绘画。

里特维德: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由简单的立方体,光板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成的建筑。可以说是蒙特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风格派和构成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他们的作品不反映客观事物,而是反现实主义的。他们所作的试验和探索对现代建筑及实用工业品的造型设计由启发意义。

四.现代建筑运动

1.范畴

1)时间:两战期间

2)地域:以欧洲为代表,局部为美国

3)事件:a、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b、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并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2.背景

1)政治:一次世界大战后城市重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出现到后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从恢复时期到相对稳定到经济危机的爆发。

3)技术:钢和玻璃的技术结合以及混凝土的运用

3.内容:

1)欧洲四位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阿尔托

2)名作:萨伏依别墅德国馆包豪斯帕米欧疗养院

3)组织:1928 CIAM

4)纲领:雅典宪章

5)理论:《走向新建筑》(柯布西耶)建筑师应该向工程师学习,机器美学

6)教育:包豪斯学校的建立,将教育,课堂教学和工厂实践三大构成方式相结合。

7)展览:魏森霍夫住宅展。德意志工作联盟在斯图加特举办。

4.现代建筑风格,艺术,造型,设计风格

1)设计原则

a、功能。现代建筑认为功能是出发点,而古代认为造型是出发点。对建筑来说平面是重点,所以它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设计。

b、空间。现代建筑运动最重要的贡献。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与人息息相关。古人认为造型实体与人密切相关,现代建筑运动是空间艺术,功能将要转化为空间。这是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根本区别。柯布等大师各自有自己的空间,但是他们的思想是一致的。空间是由工业革命带来的。

c、技术。现代建筑运动强调运用新技术。在农业时代,技术相对落后,而现代工业技术迅猛发展也给建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建筑的初期是实用新技术,后来慢慢变为表现新技术,是由于新的功能和新的空间往往需要新技术来表现。

d、美学。以柯布的“机器美学为代表”。以前“视觉美学”带给人们的只是感观上的冲击,而“机器美学”则开发了感观以外的东西,是一种实用的美学或应用美学,它与手工艺美学用手来完成不同,是依靠机械来完成的。所以机器美学强调高效率,像机器一样简洁。

e、经济性。古代建筑是帝王将相的建筑,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并且需要高技术的工人。而在工业社会,低成本高效率已经成为趋势,所以不需要高技术的建筑工人。

f、社会性。现代建筑派认为建筑具有社会功能(社会效益),社会主义乌托邦认为能解决社会问题。柯布认为能代替革命,格罗皮乌斯认为应该把包豪斯建为社会大教堂。建筑师具有社会责任,通过社会建筑创作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要人们再住在没有阳光,封闭的房子中。同时建筑师也就具有了社会改良的责任。而在古代,建筑师是宗教的,或是御用建筑师,离开了权势无法开展。

2)风格定位

a、(造型)国际式:现代建筑风格的代名词,贯穿了现代建筑原则才会出现国际式。它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要跨越时间,地域,超越民族,推向全世界。

b、(平面)有人称为功能主义:体现了功能的重要性是出发点。所以它也可以称为现代建筑的代名词。沙里文的“形式随从功能”,“功能决定形式”决定结构布局空间。

c、(哲学)理性主义:功能,技术,经济理性主义,排斥个人观点,意愿,需要,而是一种纯粹的,客观的,典范式的,是一种先验式的理论(六大原则)。

d、有机建筑论:由赖特提出,同样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他遵循的还有阿尔托,夏隆等人。

五.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

1.格罗皮乌斯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全面的建筑观:

1)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主张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机构。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大美术一体。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面和良好的比例。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包豪斯校舍:

校舍的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米。设计有如下特点:

a、把建筑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b、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没有特别突出的中轴线,形成纵横交错变化丰富的总体效果。

c、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砖墙承重结构。达到朴素,经济,实用的效果。是标志着现代建筑的里程碑。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

a、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b、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c、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d、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2.柯布西耶

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

萨伏依别墅:建筑理想体现—阳光空气绿地三要素和新建筑五点的完美结合。

提出一套建筑体系——板柱承重体系

社会理想——标准化构件,机器生产,能够承担社会职责。体现了欧洲人心理深处的抹不去的古典情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

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勒"柯布西耶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朗香教堂:雪铁龙承重体系,造型奇特,墙体弯曲。主要空间的周围有三个小龛,每一个的上部都是向上拔起的“塔”伸出于屋顶之外。各个立面的差别很大。以地中海民宅为思想来源,内部空间关系与万神庙内大厅和周边空间处理相似。它的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西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也形象的反映出现代西方宗教的特质。

3.密斯"范"德"罗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1)流动空间。

现代建筑以空间为主题,这个理论的提出是对现代建筑的重要贡献,它打破封闭空间,在空间的流动中体验功能平面。

代表作: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主要特点是隔墙有玻璃的和大理石两种,位置灵活,

形成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室内和室外互相穿插。形体处理简单,没有任何线脚,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之间不作过渡性处理。简单明确,干净利索。突出材料的固有颜色,纹理和质感。

2)通用空间。

范思沃思住宅。完全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盒子,中间有一个小的封闭空间,其他地方全部是开敞的,白色钢铁构架,巨大的玻璃幕墙。简单到无法复加的地步。是密斯“少就是多”的完美体现。也是他国际主义风格达到一个新高度的标志。

国际主义风格的另一个体现: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布朗楼。黑色玻璃幕墙。

3)摩天大楼。与约翰逊在纽约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是国际主义风格的顶峰。

大楼前宽敞的广场。外部金属结构,黑色青铜垂直线条,显得格调高雅,与众不同。顶层是设备层,除此以外开间和窗的尺寸均相同,外形简单。

少就是多。最经济的原则,最简洁的构造,最简单的结构体系,最简约的空间形式(通用空间)。

4)技术精美。密斯在60年代把自己的设计形式提高到精益求精的高度。比较重要的有芝加哥联邦政府大楼,联邦德国的柏林新国家艺术博物馆。整个建筑空旷单一,仅仅是一个大屋顶下的巨大方形空间而已,钢铁构架和巨大的玻璃幕墙,简单,是当时世界建筑界顶礼膜拜的圣殿。

密斯垄断了世界建筑的面貌20年之久,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密斯的设计和国际主义风格是工业化时代的必然产物,集中的表现了工业化的特征,任何拿后工业化的价值和审美标准唉批判他的方式,都是毫无意义的。密斯是他的时代最典型三建筑代表之一。

4.赖特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十年代)草原式住宅罗伯茨住宅威利茨住宅

草原是指住宅设计与美国西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结合的意思。

平面常做成十字型,以壁炉为中心,把起居室,书房,餐室都围绕壁炉布置,卧室常放在楼上。室内空间尽量做到既分割又联成一片,并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净高。体积的构图形式室层高较低,出檐比较大,室内光线比较黯淡。体积构图是高低不同的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深远的挑檐和层层叠叠水平阳台与花台组成的水平线条,以垂直的烟囱统一起来,打破单调的水平线条。外部材料上质地以及深色的木框架和白色粉墙形成强烈对比。

罗伯茨住宅:

建筑片面是惯用的十字型,大火炉在它的中央。室内采用两种不同的层高,天花根据屋顶的自然坡度灵活处理。室内空间丰富。外形上互相穿插的水平屋檐,衬托出一副生动活泼的图景。和自然环境结合紧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机建筑论

将美国自己的理论与沙里文的有机思想结合

流水别墅:

宾夕法尼亚州的郊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楼板连同边上的栏杆好像一个托盘,支撑在墙和柱墩上。各层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能力,向各个方向远远的悬伸出来。用墙和玻璃围合不同空间,或开敞,或封闭。建筑外形上最突出的是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的石墙,组成横竖交错的构图。整个建筑在颜色和质感上均有对比。另外,它最成功的地方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建筑的本质。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几何手法抽象

古根汉姆美术馆:

体形特殊,上大下小的螺旋型。美术作品沿坡道陈列,观众循着坡道边上边看。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的。一层流入一层,代替了通常的那种呆板的楼层重叠,处处能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但这些与美术馆的功能性质相违背。所以,它是赖特的纪念碑,而不

是成功的博物馆建筑。

有关赖特与现代派国际式的联系:

赖特的背景是美国,而现代派的背景是整个欧洲。欧洲以法国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为背景,而美国以美国内战为背景。所以他们的经济基础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服务对象上,欧洲面对的是整个广大民众,而赖特为代表的美国是面对中产阶级的。

有关密斯的流通空间和赖特的流通空间:

密斯是在空间的隔断上做文章,强调“平面”上的流通,而赖特强调空间上的流通。

五、现代建筑多元化阶段

1.创作倾向(时间,地域或国家,主要观点或设计原则)

1)讲求技术精美

密斯:讲求技术精美喜欢纪念性,大开间及对称性

2)粗野主义

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经常采用混凝土,把最毛糙的地方暴露出来,及其夸大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他们冷酷的碰撞在一起。

柯布西耶:“粗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他们的粗鲁组合”

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大楼

史密森夫妇英国:认为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与密斯的讲求技术精美似乎很密合,但从经济和社会角度上来考虑,两者迥然不同。

代表作品:亨斯特顿学校—钢结构,谢菲尔德大学设计方案

国际粗野主义:鲁道夫丹下健三

3)典雅主义

同粗野主义并进然而在艺术上却是孑然相反的倾向。主要流行于美国,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

代表人物:

美国的约翰逊,斯东和雅马萨其。

又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讲究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代表作:

谢尔顿艺术纪念馆(约翰逊),布鲁塞尔世博会美国馆(斯东),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4)地方主义:

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使现代建筑中体现出地方的特定的风格。地方主义不等于地方传统的仿古,复旧,它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动机而已。

代表作:香川县厅舍代代木体育馆广岛原子弹受害者纪念公园

人情化:阿尔瓦"阿尔托

(强调有机形式,采用自然材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年级学生宿舍

5)个性化:

“多元论”与“有机论”

建筑的另外一个方面是讲求各种“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活跃于五十年代末期到六十年代。要使每一个房屋和每一场地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标准是要使各样的人一见以后难以忘情。偏重艺术的建筑观,突出个人的人生观,经济观。

赖特战后作品:古根汉姆美术馆

伊朗公主的珍珠宫

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夏隆:柏林爱乐音乐厅

柯布西耶:郎乡教堂

路易斯康:里查医学研究楼

伍重:悉尼歌剧院

小沙里宁: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代表人物:

1)小沙里宁

统一中的变化发展——有机主义功能主将

伊利。沙里宁之子,国际建筑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大师,在国际主义风格盛行的时候,独自突破单调刻板的密斯传统,开创乐斯堪迪纳维亚设计传统的有机功能主义风格,丰富了现代建筑的面貌。

代表作:

杰斐逊国家纪念碑:方案采用一个巨大的金属圆拱,形成了一个面对密西西比河的拱门形式。

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大楼:奠定他有机功能主义的里程碑建筑。其中央部分是总入口和中央大厅,形式是一只展翅腾飞的鸟的形状,在上扬的翼下面,又伸出两个弯曲的翼,作为候机大楼的两个购票候机厅。“大鸟”的背后是两个弯曲的走廊,无论是建筑的外部还是内部,基本没有几何形态,完全以有机形式作为设计的构思。同时又保持了现代建筑的功能化,现代建筑材料和非装饰化的基本特征,是突破了国际主义风格,走出有机形态道路的重要建筑。

杜勒斯国际机场:采用16个巨大的有机形状的柱子支撑住弧形抛物型的巨大屋顶。巨大的对外落地玻璃幕墙呈曲面状,向下倾斜,能反映周围的环境。是有机形态和理性主义的完美结合。

家具设计也比较突出:马铃薯片椅子

2)斯特林

英国杰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采用现代主义与古典风格结合,并加以嘲讽式的处理,严肃中充满勒戏謔和调侃的味道。

德国斯图加特的新国家艺术博物馆:

该建筑位于斯图加特的一个坡地上,一边高一边低。因此设计上充满利用地势的特点,形成具有强烈罗马特点的建筑群。建筑采用勒花岗石和大理石为建筑材料,局部采用古典主义的细节,如拱券,天井。但整体上的古典主义又戏謔的局部处理,如扭曲的玻璃幕墙,粉红色的巨大扶手,莫名其妙的结构细节等。现代主义,波谱风格和古典主义被塞在一起,造成古怪的效果,戏謔,冷嘲热讽的手段处处可见。

泰特博物馆克罗尔画廊:

更加注重古典形式的象征性效果。采用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低矮的整体,使新建筑在视觉上超越旧建筑,在细节上在门口以标准的古典主义的轮廓开口,造成一个负形的古典三角门楣。是利用古典符号达到后现代主义形式主张的典型例子。

作品还包括意大利办公设备公司奥里维蒂公司办公大楼,斯图加特国家艺术博物馆的附属国家剧院等。

3)约翰逊

刻板中的优雅

国际主义风格的命名人,和密斯合作西格拉姆大厦。在70年代认识到国际主义的局限性,探索发展的可能性,设计了ATT大楼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所以他是国际主义风格和后

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

前期受密斯影响较大,基本是“少就是多”的集中体现。作品包括西格拉姆大厦,约翰逊住宅等。

A TT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

结构是现代的,但在形式上则一反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采用传统的材料—石头贴面,古典的拱券,顶部采用三角山墙,并采用具有一定游戏成分的在三角山墙中部开一个圆形缺口的方式。因此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全部风格。装饰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历史建筑的借鉴,折衷式的混合采用历史风格,游戏性和调侃性地对待装饰风格。

作品还包括洛杉机“水晶大教堂”,纽约第三大道与53街交界处大楼,芝加哥南拉赛而大街190号大楼。

[总结]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概要

[总结]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概要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在考研范围内所占比例近1/4,主要题目类型均有覆盖(填空,名词,画图,简答,论述),但总体还是可以分为记忆和论述两大类,记忆类考点集中在与现代派建筑相关的内容,而分析类则很有特点,往往是整份考卷中最为灵活的题目,可谓仁者见仁,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在大方向有适当把握的基础上,主要靠个人的理解和表达。 西方近代史纲的核心线索很明确,就是现代派建筑,具体又可分为产生,发展,兴盛,流变等几个环节。 产生 产生的背景有以下: 现代建筑产生之前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各种复古风格和折衷主义,(各自的代表作…)总的来说古典的建筑形式和建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成为桎楛,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新建筑的产生,最重要的应该还是技术背景,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出现,从根本上打下了新建筑形式产生的基础,(如最早应用生铁的一批建筑如赛文桥,水晶宫等,最早的大跨结构,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蒙马特教堂,最早的电梯otis,最早的钢框架建筑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等等,还需总结) 思想背景,工艺美术运动,它的积极方面,反对古典样式的束缚,开始了新风格的探索,但消极方面,它的某些思想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比如热衷于手工艺的表现,这与工业革命的进步潮流又有相悖的地方。 探索与发展 早期的探索大致从两个方向,即样式表现方面的探索和理性的技术角度与建造方式的探索,其中后者更为本质和重要。 样式表现方面的探索 1)新艺术运动(在各国家的不同表现风格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需总结) 起始,比利时 在德国,青年风格派 奥地利,维也纳学派与维也纳分离派 英国,格拉斯哥学派,麦金托什 西班牙,高迪! 荷兰,贝尔拉赫 芬兰,老沙利宁 等 2)西方现代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 绘画流派: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表现主义(蒙德里安)等 建筑上的表现: 荷兰风格派 俄国结构主义 3)其它 表现主义,探讨混凝土的塑性表现力 意大利未来派(伊利亚·桑等),对未来建筑与城市形象的想象,包括巨型尺度的建筑,城市立体交通,强调速度和机器的力量(当时无一建成但很有远见,后来大都实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自然:第一自然,原始状况的大自然;第二自然,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 中国园林的起源是从模仿第一类自然开始;欧洲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 “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一、英国的景观设计 唐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 “把握日本庭院的本质,他提出:‘要从对称的形式束缚中解脱出来,提倡尝试日本园林中石组布置的均衡构图的手段,以及从没有情感的事物中感受园林的精神实在的设计手法。’” “在园林中要创造三维的流动空间,为了创造这种流动性,需要打破园林中场地的严格划分,运用割断和能透过视线的种植设计来达到。” 本特利树林Bentley Wood 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 第一阶段: 彻德峡谷工程(Cheddar Gorge) 迪去雷庄园(Ditchley Park) “在园中杰里科设计了一个有喷泉的下沉式的半圆形水池,水池被紫杉高篱围绕着,人们可以在水池中戏水。杰里科还沿着水面设计了一个长平台。” 第二阶段: 肯尼迪纪念园(The Kennedy Memorial) “‘白色纪念碑、美国详述、开阔的草地、规整的小路、冥思的石凳、俯瞰泰晤士河和绿色的原野’杰里科希望参观者能够仅仅通过潜意识来理解这朴实的景观。 舒特住宅(Shute House Garden) “水池、杜鹃花、古典雕塑、链式小溪、小瀑布、喷泉、平整的草地” 第三阶段: 莎顿庄园(Sutton Place)

“被认为是杰里科作品的顶峰。杰里科试图赋予园林一些含义,是要引喻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一系列的食物和思想。鱼形的吃糖和小湖,引喻水和更神秘的东西,它与周围的小山精心组合,代表着阴阳结合。整个园林似乎微妙地潜藏着一些当今世界之外的东西。他认为,景观是历史、现在和将来的连续体。在这种意义上,莎顿庄园的设计是连续的,是现存轴线、视景线和原先设计者可能的设计意图的发展 ” “杰里科喜爱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绿篱、雕塑、链式瀑布、远景、凉亭、座椅、棚架、瓶饰、花篮、长平台、长步道、丰富的水景如池塘、瀑布、跌水、水池、喷泉等、视景线、植物。” 二美国的景观设计 斯蒂里Fletcher Steele 瑙姆科吉庄园(Naumkeag) 午后花园(the Afternoon Garden) 平台花园 “草地上斜向布置着弯曲的砾石带和中间的月季花坛。这至关重要的曲线形式由远处Bear山的曲线产生,自南部的草地开始,至树林中截止,这是在统一的设计中把背景地貌形式融于前景的第一次尝试。” 蓝色的阶梯(Blue Stairs) “清晰的展示了他运用透视法对地段富有想象力的处理。这个设计既是园林,也可看作是雕塑。” 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 “这种带有露天木制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被称之为‘加州花园’(Califonia Garden)" “关键是要把握尺度并在规则的建筑与外围的自然景观之间进行微妙的转换。” “他的作品开始展现一种新的动态均衡的形式:中轴被抛弃,流线、多视点和简洁平面得到应用,质感、色彩呈现出丰富变化。‘立体主意’、‘超现实主意’的形式语言如锯齿线、钢琴线、肾形、阿米巴曲线被他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平面。” 金门展小花园(Golden Gate Exposition) 唐纳花园(Donnel Garden)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

19c下半叶~20c初对新建筑地探求 1)探求新建筑地先驱者 K·F·辛克尔[德国]:做了大胆地尝试,柱式形式简化及窗户加大 柏林老博物馆 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百货商店 拉布鲁斯特[法国]:巴黎圣日纳维夫图书馆 巴黎国立图书馆 2)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19c50年代英国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地反映 起源时间:19c50年代 起源地点:英国 代表人物:拉金斯,莫里斯 主要观点:敌视工业文明,认为机器生产是文化地敌人,热衷于手工业地效果和自然材料地美.在建筑上助长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象征权势地古典建筑形式. 代表作品:莫里斯住宅(“红屋”),设计人:魏布 特点:平面据功能需要不知成L形,使每个房间都自然采光,并用当地产地红砖建造,不加粉饰,大胆摒弃传统地贴面方式,表现出材料本身地质感,这种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地尝试对后来地新建筑有一定启发. 局限性:把机器看成一切文化地敌人,他们向往过去,只主张用手工艺方式进行生产,但成本昂贵,不能推广 3)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起源时间:19c80年代 起源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 代表人物:凡·德·费尔德 主要观点:主张创造一种不同以往地,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地简化装饰,反对历史图样,其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茂地草木形状地线条并大量使用便于制作曲线地铁构件,目

地是想解决建筑与工艺品地艺术风格问题,极力反对历史样式,想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地,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地简化装饰,脱掉这种主义外衣. 限制性:这种改革只局限于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没能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地关系,以及与新技术地结合问题. 代表作品: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设计人:比利时地霍尔塔 德国魏玛艺术学校设计人:费尔德 在其他国家地影响: 德国: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主要人物:贝伦斯,恩德尔 代表作品:埃尔维拉照相馆 慕尼黑剧院 路德维希展览馆——奥别列去 英国:格拉斯哥学派 代表作品: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图书馆部分——麦金托什 西班牙: 代表作品:米拉公寓(具有隐喻性地塑性造型)——高迪(属新艺术派,与新艺术运动无渊源上地联系,但同样是探求一种语复古主义学院派全然不同地建筑风格) 4)维也纳学派和分离派(维也纳学派中地一部分人成立了“分离派”) 维也纳学派: 起源时间:19c末 起源地点:奥地利地维也纳 代表人物:瓦格纳 主要观点:认为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地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地重演 代表作品: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瓦格纳 特点:大厅线条简洁,所有饰物都废除,玻璃与钢用来为现代结构理论服务.

建筑史读后感

读《安藤忠雄》有感 院系:园艺园林学院 班级:城市规划111 姓名:莫刘杰 学号:20110634108

安藤忠雄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他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他从事建筑行业的心路历程,有些东西现在的我也许还无法体会,但我深深地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也帮助我从某些疑惑中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实在获益匪浅。 本人本来就对这个专业有着极浓的兴趣,在和朋友聊天时,我就经常谈到我们专业的有关内容,就在去年,我一个同学听着我的聊天,逐渐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转专业转了过来。读这本书时,自己也一直在被他的经历和精神所打动,让我不自觉的在想建筑师是否也必须具备他这样执着、严谨的态度.下面简介一下他的经历。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1961 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 年在故乡大阪的梅田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 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 1997年- 2003年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 2005年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 像引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像一首诗歌,一句哲言,它们拥有撼动人的力量,却不是因为它们拥有更高级的语言,而是它们直指人们精神的最本源,带给人们不可想象的变革”,这让我觉得我们设计的建筑应该具有某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设计建筑的中心,所有的形式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而产生的,而设计的每个不同的单体建筑都会有不同的想要表达的中心精神。但是大师可以在他设计的建筑中找到共同的特点,这是他独特的处理“精神与表达”方法,这也是他的特色。像安藤忠雄的特色其实就是源于日本的文化,继承和发展日本的文化,但是现在的中国建筑好像很多都只是学到国外建筑的皮毛-----形式,而实际上真正的宝藏就在我们的脚下,只要我们认真的感受中国自身的文化,就能创造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这样中国的文化传统也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再看看安藤建筑中的日本精神,“他们认为‘光与影’的黑白世界,或者是空间里被称为‘无’及‘间’(物体与物体、事情与事情、空间乃至时间之间的间隔)的日本美学,暗藏在清水混泥土所刻划出来的简朴空间中”,的确,安藤建筑中光影、间隔是他建筑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其实是源于日本的精神的。“在事物之间的空白中发现意涵的‘间’的美学,以及遵守秩序等祖辈传承下来的日本情怀”我想着就是安腾找到的日本文化吧。 他认为抽象化的光、水、风这样的自然要素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以共同呈现富有诗意的空间境界。安藤忠雄在设计中着意将自然界的多种要素如光、影、风、雨、草、木、水流等引入建筑之中,给建筑物带来生机和诗意。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将这种理念灌输到他的建筑中,用建筑去提炼自然,让人在他的纯粹构成中,通过光影摇曳、风雨变幻就能判定时间与自然的存在和变化。在引入自然要素的建筑设计中,以他的教堂建筑表现最为明显,比较典型的有光

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

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最新《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复习概要: 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3.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 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在17世纪,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与建筑 的重大变化却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经从轻工业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2.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 首先,是工业城市问题。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集中,由此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以及由于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使城市陷入了混 乱之中。 其次,是住宅问题。虽然资产阶级不断的建造房屋,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牟利,广大的民众仍只能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严重的房荒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大威胁。 最后,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3.为什么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人口会迅速增长? 18世纪下半叶,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原来的一些封建手工业城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首先在英国,其次是法国、比利时等),旧城不断扩建、新城陆续产生,大工业企业需要很多的工人在同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但这些工人必须住在附近以便于工作,于是他们便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各种需要,相应的诸如手工业者、裁缝、鞋匠等等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小城镇就发展为小城市,继而发展成大城市。城市越大,交通运输越发达,越利于人口集中。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以惊人速度成长。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绪论 一、思考 1、现代建筑的地位 2、近现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潮 原因、过程、结局及其影响 3、近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4、现代建筑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作用 二、背景 1、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2)资产阶级革命:克服封建传统教条,传播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2、建筑领域背景 1)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建筑类型的出现:工业革命的结果 2)建筑思潮开始转变: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三、近现代建筑史断代及发展线索 世界史划分: 近代史1640 英国资本阶级革命 1871 法国巴黎公社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17 俄国十月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第一阶段----复古主义思潮时期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 ·建筑上的复古主义思潮: 法国:古典复兴,英国:浪漫主义,美国:折衷主义 ·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设计思想的大量运用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 2、第二阶段----新建筑运动的初期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两大策源地 欧洲: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美国: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 ·两大倾向 浪漫主义(英):保守 工业革命---万恶之源---中世纪田园风光 理性主义(德):理性 工业革命---工业化---标准化、大量化 3、第三阶段----现代建筑运动的高潮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多种流派:野兽派、主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意大利理性主义、构成主义 ·四个大师 格罗庇乌斯Groupius 德国 密斯Mies 德国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法国、瑞典 赖特Wright 美国 ·建筑理论

外国设计史读书笔记

《外国艺术设计史》 ————读书笔记 学院:艺术学院 学号:14100308 班级:设计三班 姓名:阎丰洋

第一章史前的艺术设计 一、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 180到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才开始有意识的加工石块,虽然这些石器还十分粗糙,但已经显示出人为设计的痕迹,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特别是其通常所追求的对称、均衡、饱满等造型因素可以视作形式美感的萌芽。 20到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种类大增,器型由简单到比较复杂、加工由粗陋到精细、选材由单一到多样、制作有一次到二次加工、使用功能由单一向专门化、多样化发展,这无疑是造物活动的一大进步,它反映出原始人设计思维的发展。 1到1.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以实现功能优化的设想,无疑是设计创意的一大突破,标志了设计思维的一次飞跃。 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 陶器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已从迁徙生活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意味着人类由野蛮状态向文明状态转变的开始。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设计 一、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 古埃及手工艺设计的特点: 1:古埃及的艺术设计涉及相当广泛的工艺门类与生活领域 2:古埃及的艺术设计体现了奴隶主专制统治下手工艺发展的典型

特色 3:处于一个宗教在政治活动、社会生活以及观念风俗领域居于绝对统地位的过度,古埃及的手工设计不可避免的打上了鲜明的宗教印迹。 二、古西亚与古波斯的手工艺设计 古西亚的手工艺设计发展的特色: 1:古西亚居民所创造的高度的科技文明,为手工艺的发展、成熟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古西亚手工艺的高度成就并非单一民族的创造,而是多元文化长期融会、碰撞、磨合的结晶。 3:古西亚手工艺设计的发展具有鲜明地地域特色。 4:古西亚独特的文化氛围造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与装饰情趣。 三、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设计 日本古代的手工艺设计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岛国的地理环境和单一的民族风格对艺术风格的发展产生了有益影响。 2:海岛的独特气候以及地理环境,培养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敏感性。自然主义成为日本艺术与设计的一大传统特色。 3:日本传统艺术设计的发展既受惠于外来经验、成果的借鉴与吸取,更得益于在模仿、借鉴基础上的改良与创新。 4:艺术设计在日本中居于相当特殊的位置,日本民族对工艺的重视与推崇远胜于其他国家。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精编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 代表建筑)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 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 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 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 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阿尔托) 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粗野主义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西方建筑史读书笔记

西方建筑史读书笔记 班级:工设一班学号:0908011007 姓名:周祁龙指导老师:沈燕 西方建筑简介 外国建筑史以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发展历史为脉络,讲述了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奠基的古典建筑,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世纪的各阶段发展,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形成的建筑体系在两千多年来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 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和赖特曾说过:“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予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 其实建筑风格也和所有艺术一样,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希腊、罗马、法兰西、德意志、西班牙、俄罗斯,都有各自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 西方建筑风格特点 (1)古埃及建筑艺术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一是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二是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三是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3部分组成。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在建筑学上,金字塔指角锥体建筑物。著名的有埃及金字塔,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相关古文明的先民们把金

西方美术史 读书笔记

雕刻 旧石器时代(也叫慕斯特时期)“燧石手斧”——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燧石匕首”(前后经历了几十万年) 利用大自然的某一种物质去营造一种形状,是美术创造领域应当关心的生物行为。 人类与蜜蜂、鸟类不一样的地方——学会了使用工具 人类在对工具的精益求精中,有了对形状更精准的需求,也有了对美更确定的感受。 区分旧石器和新石器,就是通过观察人类“手”的进步,以及造型掌握能力的准确程度,以及头脑中造型思维能力的延续和积累。 旧石器时代的石灰石雕塑作品“维伦多夫维纳斯”(公元前28000-前25000年)——对生殖与生命繁衍的崇拜 绘画 拉斯科洞穴(法国):早期的壁画——线条轮廓、写实,表现15000年前的人类与动物 阿尔塔米拉洞穴(西班牙):公元前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壁画——线条轮廓、上色,野牛土耳其卡塔尔许于克岩画:公元前585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动物是旷野中的主角 新石器时代,人们手拿武器围捕猎物 建筑 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即将结束,进入青铜时代 在英国威尔特郡发现了——斯通亨奇巨石阵(公元前2000年)——早期的建筑与空间 埃及 埃及是人类美术中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之一 绘画及雕塑的表现性,促成了早期文字的发展。 蛇王碑——埃及第一王朝雕塑作品(鹰代表王室的守护神,蛇代表国王) 埃及艺术的风格:高度几何化倾向,有数学的严密感,高度秩序化(参见金字塔)。 *风格:在美术领域里,找到一种准确且可以长时间持续一致地表达的方法,就形成了一种风格。 埃及中王朝时期石棺画——花岗岩、水晶砂岩——雕刻清晰轮廓清楚 埃及人的美术和他们对丝网的认知有密切联系:埃及人认为死亡之后还有另一个延续生命的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教学提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 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 代表建筑)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 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 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 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 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阿尔托) 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粗野主义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中国建筑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 建筑—— 读书笔记 姓名:钱凯凯 学号:10142117 班级:建筑101 指导老师:何卫东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 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是原有传统建筑体系的 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 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新建筑体系 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 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 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 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从数量上说,旧建筑 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从建筑的发展趋 势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新建筑体 系。 概况: 上海汇丰银行 四个发展阶段: 一、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的阶 段。主要有两方面的新建筑活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 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如领事馆、洋行、饭店等新型建筑;另一方面是 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上述两方面的建筑 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酝酿着新建筑体系。 二、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 初步形成的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成长的“黄金时 代”,轻工业、商业、金融业都有长足发展。在这个时期,中国近代居 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的主要类型已大体齐备。水泥、玻璃、机 制砖瓦等近代建筑材料的生产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有了较多的砖石钢骨 混合结构,初步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辛亥革命后为数不多的在国外学 习建筑设计的留学生学成归国,中国有了第一批建筑师,如梁思成。 三、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繁荣发展 的阶段。建筑技术在这20年间有较大进步。许多高层、大型、大跨度、 复杂的工程达到很高的施工质量。一部分建筑在设计上和技术设备上已 接近当时国外的先进水平。1929年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家梁思 成、刘敦桢在学社进行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建筑史这个学科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建筑在这一阶段不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建筑,而且是结合中国 实际创作出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建筑。 四、抗战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37~1949):中国近代建筑的停 滞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建筑业处于萧条状态。通过西方建 筑书刊的传播和少数新归国建筑师的介绍,中国建筑师较多地接触 到国外现代建筑思潮。 上海外滩汇丰银行大楼,指香港上海汇丰 银行于1923年至1955年在中国上海的分行大 楼,位于上海外滩12号,现在的中山东一路, 因为曾经做过上海市政府驻地,又名市府大楼。 1921年05月05日大楼开工,于1923年06月 23日建成,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 筑的最高杰作。大楼的设计者是著名的英资建 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 完全以西式建筑风格进行建造,无论从外 部造型还是细部结构,欧式建筑手法体现的淋 漓尽致。与同时期其余建筑相比,外形更为优 美流畅,迄今仍然为外滩最漂亮的建筑。1 三个阶段性建筑风格: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 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和南京路、天 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 岛区”的建筑为代表;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 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 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在中国近代建 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1929年)所设 计的南京中山陵。其在1926年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 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 或建筑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 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 新式建筑师已经以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为主。 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的设计作品多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 司铺面改造设计为代表表现了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时期的代表建筑: (一)西方古典形式:1、哈尔滨秋林公园(原为秋林商行), 1904-1908;2、天津老西开天主教堂,1913-1916;3、北京清华学 堂大礼堂,1918;4、天津开滦煤矿公司办公大楼(现为天津市委 大楼)1919-1921;5、上海汇丰银行(现为上海市政府大楼)1925。 (二)西方现代主义形式:1、上海沙逊大厦(现为和平饭店), 1928;2、上海大光明影院,1933;3、上海国际饭店,1934;4、 上海百老汇大厦,1934。 (三)中国民族形式:1、北京燕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1919;2、 南京中山陵,1926-1929;3、广州中山纪念堂,1928-1931。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读《西方文明史》有感 13通信1班张扬雪 西方文明何以从一片空白的蛮荒一跃,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高度文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等高度繁荣?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各个部分是如何优化组合发挥出最大的潜力,铸就西方今天的辉煌?这段历史的峥嵘岁月是如何蹒跚走过?那些哲学思想、宗教趋向、艺术作品是怎样影响时局的?《西方文明史》逼真的再现了这一历程。 西方政治文明具有从分散到整体的特性,早在罗马法律文明,希腊政治文明之前已经产生过一些分散的文明,罗马和希腊的文明是西方文明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人成为政治动物和城邦的动物,公民对社会,集体事情普遍热心,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公民有可能参加政治,法律使人们的行为有了准则,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二战后快捷的通讯工具与交通工具使世界整体化趋势加强,政体也走向多元化,政治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新航路开辟以前,西方的经济还处于一种平庸的状态,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经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此后在几个主要的国家里发展,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此后的几次工业革命把西方文明推向了高潮。资本迅速积累,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直到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经济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西方文艺区别于中国的最大特点是:极端性(中国的是保守的中庸思想指导下的单调主题)。西方的每一件成功的作品都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冲击和思想解放运动。,带有巨大的冲击力。这也是其能较早地冲破中世纪思想束缚的原因之一。每一件成功的文艺作品都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它们是互相影响的整体。战争是一切矛盾不可调和最激烈的爆发方式,带有浓厚的经济政治色彩,战争可以使谈判桌上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也是其魅力所在。通过战争,先进的生存方式先进的阶级登上自己的舞台。 从希腊化文明看西方文明,希腊化文明不单是对希腊文明的继承,更是希腊文明与波斯文明、亚洲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过度和发展。 《西方文明史》在介绍希腊化文明时只是抽象地说:“它不是一种杂烩,而是有自己的特性”。但书中并没有说明其特性的具体内涵。可见西方文明史的庞大,本书并不能面面俱到。希腊化文明有其重要的两支:希腊文明和波斯文明。起初他们都是由军事起家,建立强大的军事帝国,实行强权政治,使得处于战乱分裂的欧洲大陆再次同意起来,顺应了民意。军事征服,强权政治带去了他们的思想观念,风俗文化促进了文化,思想的交流,并且服务于政权的巩固。 从《西方文明史》中我们窥探到文明进程的艰难我们更惊叹于其崛起速度。先进的生产方式,自由开放的思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以及各个部分方面是如何优化整合,都是其文明崛起之所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各个方面文明建设,都值得对此选择性借鉴。 学生签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我认为,学习哲学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是启迪批判性思维的试验过程。阅读《西方哲学史》的一个目的之一就是可以帮助一定程度形成思维定式的人们,让人们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方法。哲学的史料浩如烟海,在这里,依据《西方哲学史》这本书,对西方哲学流派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希腊哲学开始于对自然的思考。希腊人是航海的民族,希腊人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 易的航海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天文、气象、海流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一旦人们知道 经验观察可以发现规律,并能做出预测时,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 原因的观念,并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物之中。自然哲学是对世界本 原和宇宙整体的探讨。 哲学在希腊是一门独立而崇高的职业,还促进了希腊民族的思辨精神,形成了特有 的静观思辨的性格。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可以概括为静观、辩证、演绎、理智和实 践。 早期自然哲学的主题是获得关于宇宙万物和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性的知识。 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本原的思考主要有两条线索:一和多以及变和不变。这两对矛 盾产生了四种立场:伊奥尼亚派认为本原(水、气、火)是变化的一,毕达哥拉斯 派认为数是不变的多,爱利亚派认为本原为是者,是者是不变的一,元素论者所认 为的本原(根、种子、原子)都是变化的多。 可以看出,在一与多、变与不变的关系的思想框架中思考本原问题,早期自然哲学 家几乎穷尽了一切可能性,它的发展不可避免的终止了。希腊哲学的下一步发展,需要问题的转变和思想框架的转变。智者运动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契机。 希波战争后,希腊城邦进入繁荣时期,历史、医学、数学、建筑等的研究有显著的 成果,人们管之称为“艺术”。智者就是传授这一艺术的老师。所谓智者运动就是 当时的智者为适应民主政治和社会时尚等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并通过教授、思辨进 行的一系列活动。代表人物例如普罗泰格拉提出了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人是万物 的尺度”。智者把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引向社会政治领域,把哲学的主题由原始的 “自然”转向人事。但是智者秉持着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也在哲学内部破坏和否定 哲学成果和哲学传统。希腊哲学发展到晚期,受到怀疑主义的更大破坏。 苏格拉底处在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的时代。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 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他主张“以心灵为本原”,也就是德行,强调知行合一、真善 一体。苏格拉底本身的经历就是对“德性就是知识”的最好注释了。 柏拉图的思想是对以前的希腊哲学,包括早期自然哲学、智者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苏 格拉底的原则和方法,所做的综合性创造。他的基本观点是:理想型相是对于可感 事物存在的,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它就不可 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他通过“分离学说”论证了可感和理智是两 个分离的领域。还分别提出了四线段、太阳和洞穴的比喻,用来启发哲学。柏拉图 还提出了灵魂学说,他在《理想国》中首次对灵魂做出理性、激情、欲望的三重区 分,始终坚持灵魂在本质上高于身体的观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生涯密切相 关,他终生关注什么是正义城邦,提出了:“国家是大写的人”。但是实际上,他的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试题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古典主义 2、解构主义 3、有机建筑 4、包豪斯 5、工艺美术运动 6、表现派 7、德意志制造联盟 8、古典主义 9、芝加哥学派 10、粗野主义 11、密斯风格 12、帝国风格 13、草原式住宅 14.、风格派 15、CIAM 16、国际式 17、雅典宪章 18、浪漫主义建筑 19、典雅主义 20、新陈代谢派 21、功能主义 22、高技派 23、“净化”建筑 24、先浪漫主义建筑 25、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 26、理性主义建筑 27、后现代主义 28、“装饰即是罪恶” 29、西塔里埃森 30、贝瑞 二、简述<答>题: 1、如何理解“少就是多”的内涵和意义 2、维也纳的斯坦纳住宅反应了设计人什么样的观点?简要评述其观点。 3、简要论述你对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看法。

4、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简述风格派建筑的特点和意义。(或)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谈谈风格派艺术是怎样把握绘画、雕刻和建筑的 5、在现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密斯、柯布西耶与阿尔托、赖特的作品既表现出某些共同特征, 又有一些不同之处,简述这些不同及意义。 6、简要论述现代建筑在空间方面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及意义。 7、简要评价本世纪70至90年代西方建筑的主要现象。 8、简述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巴黎瑞士学生宿舍的空间布局手法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9、简述风格派、构成派艺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影响。 10、简述密斯凡纳德罗在设计中如何处理结构、空间、形式的相互关系。 11、简要评述一下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 12、简述“ARCHIGRAM”派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构想,归纳其基本的指导思想。 13、美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从“板式”建筑逐渐转变为“塔式”建筑的原因何在。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读书笔记

《中西传统建筑细部构造》有感我本来打算去图书馆借《中国古代建筑史》,无意中看到了《中西传统建筑细部构造》这本书,开始时顺手随意翻了一下,发现里面以上海的建筑为脉络介绍了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各个细部构造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我从书中大量中西古典传统建筑的细部照片中看到了那些做工精致,纹样优美的细部图案,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感叹古人的智慧,能够设计出这么美丽的建筑物,并从建筑物中这些装饰符号得到了启发和创作的灵感,如:古希腊的柱式;巴洛克式的山墙;哥特时期的花窗;中国传统式建筑中的斜撑、花篮、斗拱、挂落、雀替等,这些里面运用的花卉、几何图案、浮雕、石雕和木雕以及各种纹样,对我们现代标志设计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首先这本书分两篇来讲,第一篇是中式传统建筑细部,第二篇是西洋传统建筑细部。我在这里主要是讲中国传统建筑细部构造中的装饰图案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由于每个地方的观念不同,又有地域性的差别,所以图案样式统一中又变化无穷,使得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呈现出丰富多彩.如中式传统建筑细部的装饰图案,屋脊的正脊的中央,常制作“聚宝盆”、“万年青”、“福禄寿”、“双狮抢珠”、“鲤鱼戏耍"、“百鸟朝凤"等吉利富贵的象征图形,窗格中的装饰图案纹饰有菱花、金钱、还有动植物、花卉、方胜、祥云、缠枝、

回纹、八卦等。墙垂带的装饰常用“钱"、“肚"、“鸟肚"、“花卉肚"及讨吉利的“寿字肚”等图案,我认为通过对这本书的详细了解,我们能将这些中式传统建筑细部构造中的装饰符号,灵活的把这些东与西、古与今的元素结合起来,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加以敏锐的时代触觉重新演绎,创作焕然一新的标志设计。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3、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 1。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建筑中,从天花藻井、门窗格扇、门罩隔断到家具陈设等方面,图案无处不在。图案品种繁多,寓意丰富,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这些图案主要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吉祥图案、几何型图案和器物神人图案。植物图案主要是松、竹、莲等等,几何型图案有回纹型,万字型等,动物吉祥图案有龙象征权利,凤象征喜庆,鸽象征和平、龟象征着长寿等,器物神人图案是古钱、如意、法器、八仙、嫦娥、飞天、天王、钟馗、刘海等等。 1。2现代标志设计 现代标志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读书笔记[精品文档]

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1) 一、希腊文化的概况 (1)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1) 三、赫拉克利特 (1) 四、德谟克利特 (2) 五、苏格拉底 (2) 第二章柏拉图 (2) 一、美学的基本观点 (2) 1.文艺对客观现实的关系 (2) 2.鄙视艺术的根源:阶级根源 (3) 3.关于艺术美 (3) 4.对美育的看法 (3) 二、文艺的社会功用 (3) 三、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 (4) 第三章亚里士多德 (4) 一、亚里士多德 (4) 二、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4) 1.肯定艺术真实性 (4) 2.艺术有机整体思想 (5) 3.和谐概念 (5) 三、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6) 1.肯定文艺的社会功用 (6) 2.文艺的两种心理根源 (6) 3.文艺的目的 (6) 4.喜剧与丑 (6) 第四章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7) 一、贺拉斯 (7) 1.关于文艺的本质 (7) 2.关于诗的功用问题 (7) 二、朗吉弩斯 (8) 1.关于崇高 (8) 2.关于文艺的现实基础 (8) 3.自然与艺术(天资与人力)的关系 (8) 4.文艺的社会功用 (8) 5.音乐与文学 (9) 三、普洛丁 (9) 1.“分享说”(“放射说”) (9) 2.认识与评价 (9) 第五章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10) 一、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 (10) 二、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10) 三、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10) 四、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的美学思想 (10) 1.圣奥古斯丁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