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方案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方案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方案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方案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方案(二)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项目负责人:余海明

1 专业定位

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专业(以下简称小水电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办学过程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水电行业,培养从事中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机电设施安装、运行、检修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行业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结合近年来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定本专业定位如表1所示。

表1 小水电专业定位服务行业就业去向就业岗位岗位证书培养目标主干课程水利、电力、市政、工业、农业等水电站、泵站、变配电站、水电设计院、工厂、酒店等单位供用电、发配电等企事业单位机电设施安装、调试、运行、检修、设计和管理等岗位水轮机组运行工、检修工、电工、继电保护工等证书培养掌握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中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的设计选型能力,机电设备的安装检修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水轮机、电机学、电

力系统及电力网、继电保护、自动装置 2 项目建设基础(1)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的小水电专业始办于1952年,至今已有56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较早创办水电专业的学校之一。XXXX年我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XXXX年开始招收高职小水电专业的学生,XXXX年本专业被确定为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业专任教师16人。在学历结构上,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65%;在职称结构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在学科结构上,全面覆盖了本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本专业现有电气绝缘实训室、电机嵌绕实训室、电机及电力拖动实训室、自动化综合实训室等11个校内实训场所,设备总价值为3XXXX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应增加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

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还应进一步加强建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

3 专业建设目标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学院、企业、学生多方受益为根本,依托企业,坚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研究分析高职小水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高

职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使该专业成为具有带头作用的全省高职示范专业,具体达到下列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确定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制定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教、学、做”一体化、订单式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市场调研和职业岗位需求性和适应性分析,以培养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打破过去传统教学内容的严格界限,根据人才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优化整合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建设6门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核心课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和课件。其中公共课以“必需、够用”为度,并适当兼顾学生的继续教育,规范了公共课的课程目标和要求;专业课加大课程的整合力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使课程内容的设置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课程内容体现新技术、新方法和本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紧跟人才市场变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适应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新要求。

2)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 48 —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打破过去偏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生产实践性项目为主线,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案例教学,条件许可时,利用真实环境条件采取现场教学方法边讲边练、学练结合,把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积累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等真实的职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3)实施“双证书”制度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构建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认证体系,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要求毕业生至少选择电工、电气设备检修工、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继电保护工、CAD辅助设计等其中的某一个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得中、高级工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90%以上。

(3)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三年的时间,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建设和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实践技能水平;进行专业教学团队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老、中、青教师相协调的教学梯队;聘请一批具有高、中级职称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以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

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诚信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义务,遵守职业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2)加强管理,逐步完善配套制度。根据师德建设与业务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任用、职称评聘、考核奖惩、培训进修、晋级待遇、科研等方面的管理上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

3)在现在基础上进行一步提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有计划、有步骤地适量引进教授、硕士等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积极引进高级专业技术型人才,通过三年的时间,使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

4)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适量引进电站、供电部门等企业中与本专业对口的工程技术实用型人才;轮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5)增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要求每位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知识、新

— 49 —

技术充实自己,鼓励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本专业学

术活动,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设短期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组织教改、教研及科研课题小组。

(4)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经过3年左右,努力建设一批设备精良、功能完善的实验实训室和融教学、培训、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具体建设目标是:

1)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训为主,根据市场和岗位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具有很强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2)坚持能力评价社会化,推行职业能力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接轨,大力实施“双证书”制度,根据各专业职业要求,结合社会职业能力鉴定工种,制定包括主要职业能力、辅助职业能力、其它职业能力的三级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职业培训范围宽,职业鉴定的工种多,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3)把基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企业实质性参与联合办学,设立一定数量的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深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承接生产项目,在实训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安排学生顶岗操作,在有偿服务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发挥设备、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

作好服务,将企业所遇到的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及案例作为专题,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促进教学与研发的互动;接受企业委托项目,与企业合作研发,使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通过联合开发,既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活力,又促使学校提高技术创新、技术转化的能力。

5)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基地的先进设备,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变纯教育的投入为产出化投入,既取得教育效益,又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建设高效实训基地网络,实现多媒体授课,充实现有的实训条件;开发培训项目,形成符合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的高效规范的教材体系,并与校外培训基地相结合,真正起到服务社会和科技开发的功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最终建成国内一流的实验实训基地。

7)在加强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模式、手段和方法,实现基地管理现代化。

8)建立和完善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具有我院特色的实验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管理。

9)构建实训监控体系,包括具体的质量标准、评估体系和监控队伍等。

4 专业建设内容

— 50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方案

建设基础

一、学院概况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武昌水利学校,由广州私立天佑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南沅陵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武昌水利学校、广西柳州高级工业学校、广州珠江水利学校水利科合并组建而成,汇集了中南地区鄂、粤、湘、桂四省五所水利类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是全国水利水电类中专学校办学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校名先后为“武汉水利学校”、“水利部武汉长江水利学校”、“武汉水利专科学校”、“湖北省水利电力专科学校”、“湖北省水利电力学校”、“湖北省水利水产学校”、“湖北省水利学校”、“湖北省水利水电学校”。1958年以前,学校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共同领导,其后一直隶属于湖北省水利厅。

办学50多年来,学校多次迁址。创办初期校址在武汉市武昌南望山。60年代,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学校奉命下迁,先迁至湖北省沙洋县、后迁至湖北省浠水县白莲河镇办学。1972年,迁回武汉市武昌广埠屯,与武汉电力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水利电力学校”。1976年,因国家和省机构改革的需要,学校也相应分设为电力、水利两校。1977年7月,湖北省水利水电学校在武昌八一路选址重建,既现在的东湖校区。1996年,湖北省水利厅在学校创办“国家级重点中专学

校”的工作中,“调整规划、集中办学”,在武昌南湖重点建设“湖北省水利水电学校”。1999年9月,学校主体迁入南湖新校区。XXXX年,学院在省水利厅和其他省直部门的支持下,在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镇中州村购地463.3亩,现在正在建设汤逊湖校区。

在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共培养了2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1958年学校曾升格为“湖北省水利电力专科学校”,开设高等专科教育12年。1994-XXXX年,为适应全省水利系统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先后与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培养专科毕业生966名,为湖北乃至全国水利系统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办学紧密联系行业实际,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在50年的办学历史中,先后

— 1 —

开办了水利水电工程、水电站电力设备、水土保持与环境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治河防洪等十多个专业,适应了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要求,成为水利系统各类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学院教学质量在湖北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1991年,学院经湖北省教育厅评估,被评为办学条件合格学校;1993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XXXX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评估验收,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XXXX年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XXXX年4月,经湖北

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此跨入高等职业院校的行列。

二、建设基础

学院隶属于湖北省水利厅,业务上接受湖北省教育厅指导。

学院占地面积641.91亩,即东湖校区58.30亩、南湖校区1XXXX 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确定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制图》、《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地形测量》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生源以省内为主,面向全国招生,新生报到率较稳定。主要招收湖北省及全国26个省、市、区应届高中(中职)毕业生,新生报到率XXXX年为72%,XXXX年为74%,XXXX年为89%,XXXX 年为91%。现有在校生7333人。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健全,服务工作到位。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XXXX年首届高职毕业生850名,毕业生就业率为81.53%。XXXX 年毕业生2589名,毕业生就业率为90.76%,XXXX年毕业生1482名,毕业生就业率为93.76%。据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反馈,毕业生称职率达到90%。

学院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良好育人氛围基本形成。XXXX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十?五水利科教工作先进单位”,厅、区级“文明单位”,省直“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直机

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纪检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有102名教职工受到省、部、厅及以上表彰和奖励,其中有8位同志被授予全国和水利行业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自组建以来,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3 —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稳定办学规模,完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培育办学特色,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实现学院健康、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坚持特色兴校、质量兴校、文化兴校,着力提升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立足于专业群建设,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双师素质”为基本内涵,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团结协作的专业教学团队;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要求,建设若干设备先进、完善配套、管

理一流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共享和服务为原则,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构筑校园文化和素质教育平台,把学院真正建成“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社会化服务的基地”。

二、总体目标

在我院通过“湖北省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实施“建设工程”,实现以下目标:——理念与模式:形成更加适应新形势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

明确的办学思路,构建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职业特性显

著的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高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专业群: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物流管理、机电

一体化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5个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重点专业,形成学院的优势专业群,带动相关专业改革与建设。

——课程:每个重点建设专业打造5-8门优质核心课程,全院重点建设10门左

右国家级和省级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引领学院课程建设的发展。出版40门左右国家级、省级和具有校级特色的高职教材。

——实训基地:建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物流管理、机

电应用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5个具有仿真、模拟、虚拟功能的,集教学、生产、技术

— 4 —

开发、培训、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的实验实训基地。

——管理与运行:通过不断实践,提高学院整体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高职人

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素质教育:弘扬“求实、奉献、负责”的水利行业精神和大禹文化,以职

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为主要内容,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奋斗热情,构建立体化校园文化体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

到XXXX年,把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硬件与软件配套,模式与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动区域为湖北经济社会和水利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5 —

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5)以实训条件生产化为原则,认真做好实训设备的选型、采购与调试,健全实训中心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确保实训中心满足实践教学、技术研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和社会服务功能。

9 建设成效与主要示范点

(1)建设成效

1)本专业群在校生规模可达到XXXX年可为行业和地方输送500~800名高水平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除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每年可为行业提供50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为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800人次,为湖北省及西部地区相关院校进行师资培训XXXX年可为行业提供50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800人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XXXX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80%,健全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和管理网络平台,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管理。1.校内实训场馆12个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实训2.基地建设3.校外实习基地数60% 17个初步形成了适应工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学结合的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专业技能标准及其认体系2.无证系统建设与教学内容《工程制改革图》、《水利水电工3.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程施工技术》2门精品课程约占毕业生总数的70% 1 1 6/6 4.学生参加顶岗实习80%

— 42 —

表13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内涵建设经费构成序号建设项目费用构成社会调研与水利相关企业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规格开发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资料费印刷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与质量建设与水行业共同创建专业技能标准认证系统资源库建设认证系统软件开发聘请企业行业专家进行论证认证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与水利相关企业共同制订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教材编写大纲的审定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教材审定教学课件制作材料、资料费讲义印刷费教材的修订精品课程资料、网络课程、考试系统等实训环境、项目规划设计及实训教材建设技能鉴定系统开发及建设实训教学监控及管理系统建设与企业共同进行生产性实训环境规划及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规划、设计实训教材建设及教学课件开发技能鉴定系统开发及建设实训教学监控及管理系统建设调研、考察、资料费工学结合开放式管理改革与创新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管理系统硬件建设运行管理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及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认定标准和办法专业带头人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专业教师技能培养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合计经费小计(万元)(万元)2.00 1.00 2.00 1.00 1.00 1.00 1.00 3.00 2.00 2.00 2.00 2.00 6.00 6.00 9.00 9.00 3.00 6.00 5.00 7.00 3.00 6.00 6.00 14.00 5.00 2.00 4.00 4.00 2.00 4.00 4.00 4.00 3.00 5.00 3.00 5.00 5.00 4.00 12.00 30.00 19.00 XXXX年

度XXXX年度(万元)(万元)XXXX年可为社会提供300人次技术培训、XXXX年可为社会提供100人次施工技术培训、XXXX 年可为社会提供XXXX年可为社会提供100人次职业资格培训和师资培训。预期目标:规划“生产性”并与水利预期目标:与企业合作,完善工程项目行业发展同步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训管理实训室功能,完成实训设备、软件室,完成实训室主要设备的采购。的安装与调试,建立“企业依托学校,验收要点:①完成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学校服务企业,共同服务学生”的校企(7)室实训功能设计;②完成实训设备的合作新模式。开展对企业的技术培训。工程采购及与企业进行合作建设校内实验收要点:①新建实训室1间,面积项目训、培训基地的协议;③制定工程项100m2;②满足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需郑玲管理目管理实训计划、实训大纲;④完成要,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完成项目管理实训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生产服务的整软件应用培训;可同时容纳1个班40室体功能规划;⑤对4名专业教师进行名学生实训。③开展对外合作,每年可生产性项目的培训与实训,达到能熟为社会提供100人次项目管理技术人练使用项目管理软件(简称P3软件)才培训和XXXX年可进行水工水电工程仿真实训中心“开放式”管理制监测工、闸门运行工等水利行业特有工度。种技能培训与鉴定100人次;可提供XXXX年5月工程交付使用。验收要点:①完成主体及配套工程建设,满足实训设备安装及实训条件要求,工程质量优良;②完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水力实训中心、等4个实训中心设备安装及调试;③可为水建系的6个专业,开出XXXX

年教师6名。验收要点:①下企业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②能参与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③具有职业技能考评能力,并且取得考评资格证书;④参与企业合作课题研究工作;⑤能独立承担专业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单独指导学生顶岗实习。5.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35人预期目标:重新聘请XXXX年教师4名。验收要点:①下企业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②能参与课程建设与教材编钟汉华写;

③具有职业技能考评能力,并且取得考评资格证书;④参与企业合作课题研究工作。⑤能独立承担专业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单独指导学生顶岗实习。预期目标:重新聘请15名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管理等企业兼职教师。验收要点:①重新聘请15名精通水利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工程技术骨干,从事王忠平专业教学、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工程项目专题讲座,参与课程开发;②聘请3名能工巧匠,通过师徒传承,独立指导实习实训;③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能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应用领域发挥— 34 —

专业教学团队,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XXXX年暑假初步实施暑假融“教、学、练”为一体;⑤兼职教师课程顶岗实习;④初步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管参与的生产性教学不少于实践教学总学时的60%;

⑥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管体系理、质量建设管理制度。理、质量建设管理制度,实施多元化学与生质量评价体系。教学内容2.专业技能标准及其认证系统建设改革预期目标:完善专业技能标准及专业技预期目标: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要能认证方案并予以实施;初步研制开发求创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技能标准,

制专业技能认证系统。定认证系统建设方案。验收要点:①从XXXX 年9月XXXX年9月名称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1.建筑材料实验中心预期目标:按“企业化”标准完成强度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完成实训室新购设备的论证。初步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教学要求,承担生产试验任务。验收要点:①完成生产性实训环境及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及实验室功能规(1)划;②完成微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恒强度加荷水泥抗压试验机、电子抗折试验实验机等10台套新购实验设备的论证;③室完善“企业化”校内实验室管理制度及运作方式;④开出钢筋、混凝土等强度实训项目,容纳25名学生实训;⑤对2名专业教师进行生产性项目的培训,达到熟练操作实验设备及对实实验验结果进行评定的水平,配备1名专实训职技术与管理人员。条件建设预期目标:完成水泥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完成实训室新购设备的论证。初步满足水泥实验与检测实验实训教学要求,对外承担生产试验任务。验收要点:①完成水泥实验室实训环境、净浆实验工艺流程及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

②完成净浆搅拌机、电子(2)天平、稠度仪、负压筛析仪、水泥快水泥速养护箱、等新购实训设备的论证;实验③完善“开放式”管理实验管理规室定,探索学生课外实训指导、效果评定制度与方法;④开出水泥净浆实训项目,容纳1个班40名学生实训;⑤培训2名专业教师进行水泥实验,配备1名专职技术与管理人员。预期目标:完成“企业化” 标准强度实验室的建设。满足建筑材料、工程力学等课程的“生产性”实验实训教学,承担培训任务及生产试验,建设成“企

业化”校内实验室的示范。验收要点:①新建标准强度实训室2间,面积XXXX年可进行建筑材料试验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150人次;

⑤“企业化”校内实验室管理制度及运作方式总结;⑥对外承担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强度检测技术服务。责任人王国霞预期目标:完成水泥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满足建筑材料课程实践教学及“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要求,对外承担培训、技能鉴定及生产试验任务。建设成“开放式”管理实验室的示范。验收要点:①新建标准水泥实训室2间,面积XXXX年可进行职业培训XX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XX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预期目标:完成“生产性”砂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满足建筑材料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测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对外承担技能培训与鉴定及生产试验任务。验收要点:①新建实训室1间,面积100m2;②完善生产性实训功能和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③完成砂浆拌和机、砂浆稠度仪等新增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容纳1个班40名学生实训;④每年可进行职业培训XXXX年可进行职业培训XXXX年可进行建生产服务整体功能规划;⑤培训2名筑材料试验工职业培训与鉴定XXXX 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XX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预期目标:完成“企业化”骨料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满足“生产性”实验实训教学要求,承担培训和生产试验任务。验收要点:①按“企业化”标准建设实训室2间,面积XXXX年可进行职业培训XXXX 年可进行制图员培训与鉴定300人次。培养专业带头人4人预期目标:通过参与企业生产组织,预期目标:通过集中培训、国内调研,

培养继续培养这5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5名。验收要点:①能解决水利工程设计、师资验收要点:①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②施工中的技术难题;②了解国际职业队伍钟汉华了解国际职业教育的形势,把握发展方向,教育的形势,把握水利工程建设的技建设带动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水平提高;③能带领、术动态;③能带领、组织专业教学团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进行专业队进行技术服务;④主持与企业进行标准、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以及专业技能认项目开发,在行业与企业有一定的影证系统的开发。响力,在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课程1.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钟汉华

— 39 —

项目建设名称内容XX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XX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预期目标:依据课程体系和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出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予以实施。验收要点:①学生参加定岗实习不少于5个月,顶岗学生人数达到100%;②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总课时的50%;③生产性实习和实训不少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80%;④校内教学融“教、学、练”为一体;⑤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不少于实践教学总学时的60%。责任人体系预期目标:为满足工学结合的需要,达到生与产育人的目的,对专业群原有的课程体系进教学行系统改革。内容验收要点:①打破知识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素质平台+专业核心技能培训”模块化的课程体系;②创建“4+1+1”的人才

职业院校金课建设方案

. . .. .. . 职业院校 “金课”建设方案 课程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落实“课堂革命”,深入开展课程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金课”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基本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协调发展原则。把“工匠培养”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辐射示原则。充分发挥“金课”的示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s. . . . .. . . . .. .. . 三、“金课”体系 “金课”来源于教育部实施的一流课程建设。我校的“金课”体系是指职业教育类型下的符合学校办学理念、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金课”体系共分三个层级: 第一级:优质课程。优质课程是指能够支撑专业建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课程,由二级院部评定。 第二级:改革创新课程。改革创新课程是指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有完善的课程团队进行课程建设、改革和实施,能够带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带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转变,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程,由学校评定。 第三级:“金课”。“金课”是指在改革创新课程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具备一流的课程团队、一流的课程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课程资源、一流的课程管理等特点的课程,由学校评定。 “金课”体系涵盖学校所有课程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公共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训课、理实一体化课、实践实习课。四、建设目标 第一批:金课?门,改革创新课?门。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和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四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立足职业教育实际,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创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专业技能人才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要求 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学生,以科学的精神鼓舞学生, 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 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 以现代的理念武装学生,以创新的思维启迪学生。

三、目标任务 坚持远期规划和适度建设的原则,以“秉承传统文明,为生存和发展奠基”为主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入手,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创造环境美、名人佳作锻造艺术美、人际和谐打造文明美”的思路,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校园精神,积淀校园文化,实现“六高两发展”(即:在校园建设上,要有高规格;在设施设备上,要有高标准;在学校管理上,要有高目标;在队伍建设上,要有高素质;在课堂教学上,要有高效率;在教育教学上,要有高质量。“两发展”是指教师德才学识的综合发展,学生德智体美、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和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进而达到高水平办学。 四、重点工作 1. 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校风是校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形成严谨、精业、求实的教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浓厚、乐业、进取的学风。要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总结经验扩大优势 一、发挥区位优势,促进校企合作 学院隶属宁波市领导,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超过460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这为加大对学院的投入奠定了基础。根据宁波市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宁波将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浙江省重化工基地,进一步确立在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十一五”期间,宁波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仪器仪表、装备制造及机械基础件、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模具、新材料、新能源、文具、家用电器等十大产业。宁波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技能人才。根据《宁波市2006——2007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未来几年,宁波每年需要10万名技能型人才,这给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学院地处北仑新区,合作发展基础良好。北仑区东接深水良港——北仑港,北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区内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和中信公司独家开发的大榭开发区,有1000多家外(合)资企业,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35家。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935元。至2005年,宁波十大百亿工程中有七项落户在北仑新区。目前北仑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核心区,成为宁波市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强区和利用外资的龙头,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形象窗口,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最好的开发区之一。 区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校企双方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双赢合作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推行“三三”模式,深化工学结合 学院几年来探索和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院建校以来,坚持“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探索了特色鲜明的“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其中《“学工交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案例》作为9个典型模式之一收入由教育部高教司、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主编的银领工程丛书《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

2017年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凝心聚力、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学校在社会公众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 【2017年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1】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校园建设的必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需要。结合华州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丰富活动,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2、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融合当地苗族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要全面营造出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 4、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富有时代精神人文校园。 三、总体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精神内核,体现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60401 学校名称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 12741 学校举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学校所在地广东省(省份)广州(地市) 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9 日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十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珠三角地区创造战略目标的实施输送大批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劲东风,继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建筑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专业建设基础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开办于2001年,是我院的重点专业之一, 2006年该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审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尤其是在09年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当中,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在专业内涵方面下苦功,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取了显著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0年该专业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示范性专业验收工作,正式成为了“省级示范性专业”称号。 1、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等手段引进专业团队人才,通过国内外访学、参与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培训、参与项目研发或企业兼职等途径锻炼培养人才,本专业目前已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在本行业技术领域内有较高影响力的专业骨干队伍。专业带头人具有副教授职称,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思想素质好,团队意识强,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拥有一批来自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沃华消防公司、广东建业工程技术公司、广东海富建设有限公司消防技术服务分公司、广州珠江监理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的兼职教师。 2、课程建设成果显著 我们在课程改革方面以点带面,以课程等级建设推进课程整体改革,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先后有《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获省级精品课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获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建筑构造与识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需要。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根据《东宝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 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三风”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要点 1、结合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实际,突出师德、校风、学风、班

级特色,按照学校要求,实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的目标。 2、坚持全员参与,突出主体性和实效性,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创新意识强烈、身心愉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打造独具特色的大桥人精神。 3、强化校园文化管理。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共同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 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 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活跃学校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及名歌、名曲、校歌。 悬挂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教风和学风,即教书育人理念。 充分利用校园网,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及特色。 三、主要内容 校园静态文化建设。 1、抓好黑板报及橱窗宣传阵地,每月至少更新一次。 2、抓好学校每一块墙壁,把墙壁当作宣传阵地。让每一块墙说话,力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都成为教育学生的活的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一、学院概况与建设基础 (一)学院概况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南宁市政府为适应南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于1999年创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其前身南宁职业大学创建于1984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广西最早面向市场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目前,学院总占地面积为2215.26亩,教职工 65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70.8% ,开设45个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在校生9100多人。学院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南宁,面向广西,服务东盟,以培养民族地区高技能人才为己任,走产学合作教育的之路,初步探索出适应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2001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2年的办学积累,使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国色天香”(国家品质、特色办学、天之骄子、桃李生香)的教育品牌影响逐步扩大,社会声誉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鲜明教育特色。 (二)建设基础 1.面向市场的“六化”开放办学理念先进 学院根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低起点基础上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坚持“立足南宁、面向广西、服务东盟”的服务宗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市场化、管理企业化、资源社会化、产品精品化、手段现代化、服务高效化”的“六化”先进办学理念,并将之贯彻于整个办学过程中。 办学市场化:把学院办学活动纳入市场的大框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做到办学机制适应市场、专业建设围绕市场、课程改革跟踪市场、学生就业服务市场、学校发展依托市场。近年来,学院根据东盟国际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新形势,以及产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思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培养有思想的人”的办学目标为方向,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彰显现代教育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构建科学性、规范性、特色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总体目标 在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学校将继续以“构建美丽、和谐、平安校园”为主题,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艺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 三、工作任务 (一)构建具有育人功能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1、学校建筑布局:学校现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两栋学生公寓,一栋艺术楼和一栋教工宿舍楼,一栋食堂楼和一个图书馆。其中以中学教学楼和小学教学楼及其前面广场办公楼为教学区,小学楼左侧和中学楼后面为活动区,右侧以食堂和艺术楼为标志,食堂后面的男生公寓和女生公寓以及公寓前后为休息区。九栋建筑外墙贴有灰白色相间的瓷砖,给人一副层次错落有致的山水画的美感。学生食堂前面的玻璃幕墙,光洁鲜亮,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现代气息。纵观学校规划,缺乏一个大型标志性的雕塑,学校将在学校适当位置设立一个标志性雕塑,这样可以为思源群体建筑画龙点睛,激励全校师生并肩共进。 2、校园建筑设计:学校现有建筑是由香港专业的大学生创新设计,各建筑错落有致,又遥相呼应,和谐氛围浓厚。校门给人一种简朴与现代有机融合的感觉。大门右侧名家的飘逸的“永新县思源实验学校”校名中透射出强烈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进入校园,右侧是亭子小桥相应成趣的布满花草树木绿化的园艺区,其中点缀着数个名人头像雕塑,透着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校园别有一番风味。校门左侧,那秀美的草坪、苍劲的雪松、四季常香的鲜花,无不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活力。一块雕刻着一个“勤”字的巨石,静立在左侧路边,激励思源师生勤奋上进。其中的许多名人雕塑,因为时间久远,有褪色破损,学校将针对性的进行翻新修葺更换,对于园艺区的小木亭,将加以充分利用,让它成为一个有朗朗书声读书亭,使这个休憩的园艺小区添加文化灵魂。站在校门口放眼望去,宽大的广场前一面五星红旗高高在上迎风飘扬,中学教学楼上面的鲜红的崇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以及两侧的小学教学楼和女生宿舍楼上分别拉的巨幅名言名句激励着思源师生并肩共进。广场两边现设有教师形象墙和优秀学生、进步学生的照片,以及学校的简介、学生的文明安全各种文化橱窗;北边的艺术楼围墙上镶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熠熠生辉;整个教学区内融汇着浓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 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育局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组长:胡增峰 成员:严凤泽李从旺各班主任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 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 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 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 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整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 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宣传牌及相关制度,(2) 班级环境布置。大胆将“三表一简介” (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简介)搬出室内,张贴在各班教室门前,便于师生查看,室内布置学校进行统一规划,教室门口正上方书写“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课堂要求。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高追求, 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 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 教育。坚持开好“两会” (晨会和班会),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 3)创建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不断优化 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声,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要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歌曲,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定期举办“两节一会” (艺术节、科技节和运动会),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5)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 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 、“和谐校园”。 6)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 氛围。班班成立“图书角”,学校设有阅览室,走廊陈列开放式书架,试行“书中寻‘蜜'、 甜'在心里”的借阅管理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

XX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XX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 为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 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 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 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 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 函〔2015〕168号)《XX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 进工作方案》(X教高﹝2016)9号),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教职成[2015]9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苏发[2010]11号)等文件精神,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 工作方针,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 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质量保 证诊断与改进机制,为实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技术技能积累多、 服务社会声誉好”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诊断与改进机制,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诊改工作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

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与各系统的工作融为一体,相关部门及人员均为诊改主体,充分体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可控性原则:遵行SMART原则(准确、可测、可达、相关、时限),系统设计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质量目标和标准。 (3)科学性原则:诊改工作针对不同层面(主体)确定科学合理的诊改内容、周期和方法。 (4)客观性原则:诊改工作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开展诊改。 (5)持续性原则:建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改运行机制有效且可持续。 三、思路与目标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知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理论,以考核性诊断为抓手,以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校本数据平台建设为支撑,形成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树立“以生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 以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为依据,确立质量目标和标准,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流程,形成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内部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构建体系 (一)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

创建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方案

创建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 项目建设规划方案 ——安徽铜陵智通职业技术学校 铜陵智通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2007年5月,是由原铜陵智通职业培训学校升格而成的一所省级示范民办中等职业学校,集全日制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学校目前开设有轴承加工制造、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电子电工、旅游与酒店管理、高铁、高级护理、财经、学前教育、对口高考等十多种不同类型的专业。 2011年,我校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安徽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国家教育部电教办计算机教育培训基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行业合作办学示范院校”、“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TI职业技术培训考核单位”、“教育部电教办“计算机教育培训基地”、“CSIA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行业合作办学示范院校”、“Adobe中国授权考试点”、“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优秀组织奖”、“安徽省职业技能定点考试培训机构”、“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共青团安徽省委青年文明号”、“铜陵市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铜陵市青年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共青团铜陵市委青年文明号标兵”、“铜陵县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5年,在省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中,我校共有xx个项目获奖,其中有xx名学生分别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有xx名教师获奖。 一、学校办学方向 1、办学定位 我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办学方向,尊重市场规律,对接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有效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实行多元办

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总体方案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专业建设总体方案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5月

专业建设项目概述 按照“对接产业设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思路,紧紧围绕炼油、化工生产、销售产业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以石化技术为龙头、石化装备为辅助、石化管理为补充,能全面满足石化行业岗位群需要的专业体系。专业建设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即,健全一个机制:健全适应产业实际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两支队伍: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做优三个专业集群: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化工装备工程、石油化工管理工程三个专业集群。 一、创新“行业急需、企业对口、动态调整”的专业调整机制 1、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创新“行业急需、企业对口、动态调整”的专业调整机制。 2、建设思路 以订单培养和企业培训为切入点深度融入企业,以企业反馈和共性需求为着力点深入引导专业,以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为基本点深度促进就业,以就业数量就业质量为关键点全面检验专业。为每个专业群遴选2-3家综合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规范、用工及员工培训需求迫切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在校企联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形成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体系。从企业调研入手,从石油化工行业需求出发,紧跟石油化工扩能和技术改造升级的要求,适应区域石化产业的新技术新岗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3、建设内容 (1)建立主要由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岗位能手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新一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专业建设工作小组会议1-2次,每2年更新一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确保建设委员会的结构合理和指导作用。 (2)健全专业动态化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不间断跟踪培养过程、随市场需求调整培养规格的工作机制。经常性进行市场调研,建立紧跟石油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瞄准产业技术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要求,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先进、最关键技术,调整修订专业人才培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5篇 向阳小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5篇向阳小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向阳小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结合我校实际动,特制订向阳小学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办学水平为核心,以广大师生为主题,以建设优良的“三风”为重点,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基础,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二、总体目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 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 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物质文化。 三、实施内容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连续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格,是一个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一)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流的学习教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在校园建设中,学校要加大物质方面的投入。 1、努力改善办公条件,建设并完善学校体育馆,改善全校师生的生活环境及工作学习环境。 2、努力实现处处有板报。使学校有“教室版”“长廊版”和“校园版”三个板报,要及时更新,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做好板报评比。 3、结合学校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做好校园环境绿化工作。发动全体师生做好校园绿化管护工作,落实班级管护责任制,使全体师生在劳动中养成服务他人、爱校如家的良好风尚。 4、除绿化种植地快外,做好校园硬化工作,务必要做到平整干净。 5、经常对学校电路、照明设施及大功率电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用电安全。

卓越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序言 (1)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2) (一)建设背景 (2) (二)建设基础 (6)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二、建设目标 (11) (一)建设思路 (11) (二)总体目标 (13) (三)具体目标 (14) 三、重点建设内容 (26) (一)重点特色专业群建设 (26) 1、现代农业特色专业群建设 (27) 2、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 (44) (二)教师队伍建设 (44) 1、基本情况: (59) 2、建设内容: (60) 3、教师队伍建设年度建设进度与资金使用 (68) 4、标志性成果 (69) (三)治理能力建设 (69) 1、建设基础与预期成效 (69) 2、建设内容 (70) 3、建设进程与经费预算 (78) 4、标志性成果 (78) (四)其他特色项目 (79) 1、“德育银行”特色项目建设 (79) 2、“双轮驱动”的社会服务特色项目建设 (84) 四、建设期和经费预算 (94) 五、主要保障措施 (95) (一)机构设立 (95) (二)保障机制 (97) (三)过程管理 (98) (四)经费保障 (99)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序言 桃源县因陶渊明《桃花源记》而名“世外仙境”,是湘西北的一个地域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扼中南往云贵、川渝咽喉,素有“湘黔孔道”之称。桃源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桃源是一个教育大县。为了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县职业中专申报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主要目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我省“一带一部”建设重大机遇,围绕“四化两型”和教育强省建设,认真贯彻构建湖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体要求,以服务区域产业振兴为导向,以夯实基础能力为重点,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突破口,统筹发展,整合资源,提升学校发展水平。 以实施湖南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和常德市教

2019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2019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20xx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范文1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对于推进我校改革与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xx]16号)的要求,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党的“xx大”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

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传承“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精神,坚持“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理念,塑造民大精神,提高学校品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思路,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传承优秀大学文化,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热情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同时对社会起到示范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的优秀精神品质。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筹建方案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筹建方案 当前广东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方面中山普遍存在技术人才供应不足,高技能人才特别短缺、产业升级所学的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中山的很多镇区又存在一定比例的下岗、待岗职工,有相当多闲置的劳动力。而职业培训能提升劳动者职业能力和素质,是打破制约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关键,因此为满足当前社会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决定发挥各自在资金和办学方面的优势,拟在火炬开发区选址筹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名称以定,以下简称“学校”)。现就学校筹建方案汇报如下: 一、组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必要性 1、组建“学校”是满足当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于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快企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匮乏问题更加突出,据统计,我市目前这类人才仅占7.6%。以制造业为例,一线职工中,高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师不足5%。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成立学校十分迫切。学样成立后将对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当 前中山快速发展的经济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社会上每年都有大量新成长的劳动力由于缺乏职业能力而不能就业,而许多企业又往往补充不上合格的人员。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培训,使广大青年在就业前接受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具备就业的必要条件,这对缓解工荒和促进就业具有直接的意义。 2、组建“学校”正值当前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1)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中山市还是开发区对于各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出台了多个文件。比如中人社发〔2016〕68号《中山市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就是最好的说明。 (2)火炬开发区作为中山市最大工业开发区,企业之多,市场最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显迫切,高级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而由此,使得职业培训学校市场不断发展。 (3)开发区虽然培训学校众多、竞争激烈,但是没有一家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这样无疑为我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

(完整版)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提升办学品质,推动学校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中心校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突出现代教育特色,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二、实施目标 通过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具有朝营小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绿水青山的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促使学校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并且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具有朝阳特色的阳光校园。 三、实施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遵循为教育服务的原则,坚持经济、实用、美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硬件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

校内原有地形、植被、建筑等自然、人文条件,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要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突出个性化特点。 四、领导小组 组长:王学军副组长:詹生荣 成员:张兴明,朱定辉,唐雨晴,杨胜婷 五、主要措施 (一)挖掘潜力,构建物质校园文化。结合学校现状,建设主要规划如下: 1、规范办学思想体系。(1)我校文化的主题是:“树立朝阳精神,成就幸福人生”。进大门处展示校训、校徽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包括愿景目标、校风、学风、教风等),以及设置教育方针、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和中国、世界地图等内容。未来我校的愿景是:做大关县一流学校;我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幸福的人; 办学理念:办天星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学目标:让学生幸福成长,让老师安居乐业。 办学思想:学生乐学善学,教师乐教善导。 校训:让阳光住进心里。 校风:文明、和谐、包容、互助 教风:爱岗、敬业、立德、树人 学风: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做好事 大门正对出修建长5米,高1.2米的假石造型,上书“朝阳升起”四个红色大字。

中高职院校校园创客空间建设方案

中高职院校校园创客空间建设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东莞市铭洋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3D打印专业背景概述 1行业发展背景 2国家政策背景 3人才需求背景 二:3D打印专业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定位 2:专业建设意义 3:就业岗位分析 三:3D打印专业实训室建设 1:3D打印专业实训室建设规划,区域划分 2:3D打印专业实训室项目实训内容 四:3D打印专业实训室硬件配置方案 五:3D打印专业课程建设 1:3D打印专业课程教学课程内容 六:3D打印专业师资建设 1:四类人才培养

一:专业背景概述 1:行业发展背景 经济: 面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的压力,中国急需加快发展3 D打印,重建中国工业新优势。 社会: 从2012年全球掀起3 D打印技术热潮以来,媒体和市场关注度持续上升,3D打印知名度得到快速提升,促进了3D打印应用市场的培育。 技术:核心专利到期及成熟技术团队推动3D打印的发展,核心基础专利的到期加速中国3D 打印行业的快速扩展,行业将进入百花争鸣的时代。 政策: 国家相继出台推进措施。2015年8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 2:国家政策背景 ◎2013年4月,科技部公布最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首次将3D打印产业纳入其中。 ◎201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 ◎2015年5月,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推动三维( 3D ) 打印等领域取得新突破。◎2015年8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 ◎国内各个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3D打印行业的发展. 例如,青岛印发《巨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 3:人才需求背景 ◎市场迅速扩张,人才需求凸显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表示,目前3D打印人才需求非常旺盛,联盟3D打印印会员企业和用户企业的需求至少有5万人的缺口。 ◎城市制造业发展,急需人才支撑 根据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未来2~3年时间内,东莞3D打印市场人才需求将至少保持47%左右的年均增速。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客观上对3D打印技术有强烈的需求,2016年东莞3D打印人才需求总量为4000人左右。 ◎专业教育缺乏,人才供不应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