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说》公开课ppt课件gdsfg

《师说》公开课ppt课件gdsfg

《师说》公开课ppt课件gdsfg
《师说》公开课ppt课件gdsfg

幻灯片1

韩愈

幻灯片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识记文学常识;

扫除生字词读音,能正确流利朗读全文;

掌握第一段重点词语,能正确翻译第一段;

幻灯片3

目标一

自学指导1

用3分钟时间,通过查资料或讨论,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掌握“说”的相关知识。

3分钟后展示个人学习成果。

幻灯片4

韩愈简介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

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幻灯片5

写作背景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的风气,贵族

子弟无论学业怎样,都有官可做,士大夫阶层以从师为耻,这种风气严重破坏了从师之道。

●到了唐朝时候,人们以从师为耻的风气愈加浓厚。

●韩愈写此文,目的在于抨击时弊,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

性和正确途径。

幻灯片6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随便些。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种文体。

幻灯片7

目标二

自学指导2

用5分钟时间,通过自学互帮,解决下列问题:

(1)查资料解决生字词读音;

(2)独立完成黑板拼音检测题;

(3)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分钟后展示学习成果。

幻灯片8

完成下列检测题,看谁最快最准

fǒu

zhuàn

dòu

句读()或不焉()经传()从师( ) 从容( ) 老聃( ) 蟠( ) 苌弘( )

近谀( ) 作师说以贻( )之

冉( ) 长幼( )

须臾( ) 欤()

cóng

cóng

pán

dān

cháng

zhǎng

rǎn

幻灯片9

小组朗读PK台

●书声满校园,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朗读能让你的学习更富有乐趣。

●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饱含激情大声朗读《师说》第一段,看哪一组读的最好。

幻灯片10

目标三

自学指导3

用10分钟时间,通过自学互帮,解决下列问题:

1、弄清第一段重点字词含义;

2、翻译第一段文意。

10分钟后展示学习成果。

幻灯片11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者……也判断句

“所以”:“用来……的”

“……的原因(缘由)(是)

译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生疑难问题的。

幻灯片1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无惑?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

之:代词,这里指道理

而:表转折,却

从:跟从

其:代词,那些

为:成为,动词

译人并不是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最终也得不到解答了。

幻灯片13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乎:介词。相当于“在”和“比”

闻道:懂得道理。固:本来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译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一些,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幻灯片14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

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师:学习。“师道”,即学道

庸:岂,难道。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论

所存:所存在的地方

道之所……也。判断句

译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那管他的出生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幻灯片15

挑战自己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三分钟,力争当堂能流利背诵第一段;

●集体背诵第一段;

幻灯片16

当堂训练

(时间10分钟,独立作业,下课时交)

●1、流利背诵第一段。

●2、完成《优化方案》第一题。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运用会意字识记生字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运用会意字的识字方法。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趣味识“明”,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和许多汉字,能自己读书了,真是了不起。今天老师还要带你们到汉字王国里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老朋友。 幻灯片1:出示太阳及日出。 师:这位老朋友是?生:太阳。 师:太阳又叫什么?生:日。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太阳升起来了。 师:是啊,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太阳明亮吗? 幻灯片2:出示月亮及月出。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再来说?生:月亮。 师:月亮怎样?生:升起来了。 师:对啊,月亮升起来了,晚上我们就能借着月光走路了,月亮和太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生:回答。 师:对,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 幻灯片3:这两位老朋友在一起啊,就组成了一个新字,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

“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起来的字才好看。 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字?你能不能用“明”找朋友? 你们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对,他的意思一看就明白,明就是亮的意思 5.小朋友,中国的汉字特别神奇,有许多字是像明那样,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会意字。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几个会意字,看它们是不是很有趣。 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课题:4.日月明。(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师:像这样有意思的字还有很多,都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想看看吗?现在就快快打开课本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读准,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谁起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指名学生回答) 三、识记生字 师:你们真聪明,能发现这么多知识。现在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跑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跟它们打个招呼好不好? 1齐读 2我提醒 3小老师带读 4去拼音开火车读 5抽读 四、再读课文 我们今天又认识了这么多汉字好朋友,你们高兴吗?聪明的叔叔阿姨把这些字编成了一篇朗朗上口的小韵文,我们赶紧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1·听着你们读得这么起劲,我想和大家咱们合作对口令,好吗?拿好书,师读日月——,真聪明,就这么读。 2. 好玩吗?同桌小朋友也这样来玩一玩。 3. 一(2)班的小朋友就是能干!不用看拼音都会读了!再加大难度还会吗?(大屏幕隐去前面两个字,生字变红)现在还会读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五、层层递进识记生字并理解字意

《日月明》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木、林”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 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教具学具: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准备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太阳)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日)(课件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月亮)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月)古人不仅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字——会意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看,光芒四射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字,你们认识它吗?(明) 二、以字引文,兴趣读文 1、认识“明”字。指名读,强调“明”是后鼻音。师:日是光芒万丈的,月也是明亮的,两个字放到一起组成的新字是什么意思呢?(2)看课件猜想生字“明”的意思 (3)给“明”组词。明天、明白、明月、光明、明亮…… 2、读文感知。 (1)过渡:(课件出示“明”)看,日和月相处得多友好呀,“日”总是让着“月”,“月”总是伴着“日”,多棒的组合啊。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让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吧,它们都藏在《日月明》这一课里。(2)教师范读韵文,学生指字跟读。

(3)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齐读韵文。 (5)男女生比赛读。(6)教师导学:同学们把字音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你们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教师指名读文,随机纠正字音。) (7)教师导学:看到你们无论怎么读都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咱们来合作读,好不好?(好)老师读日月——你们接(明)。 (8)教师导学:看到你们现在已经能把韵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我想增大些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多媒体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韵文)看,没有了拼音,你们能准确地读出韵文吗,先和同桌读一读。(教师先引导学生小组读,再指名读。)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学习会意字“尘”。 (1)教师导学:同学们,你们真棒,生字宝宝很佩服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想一起玩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和“土”。配图:小小的灰土。配音: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两个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尘)(3)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尘”字? 预设:生1:我是这样记住“尘”字的:“小小的土”就是“尘”。生2:我能给“尘”组词:尘土。 (4)教师引导学生给“尘”组其他词。灰尘、粉尘 2.学习“木”“林”“从”“双”。 (1)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出示一棵树,再出现一棵树。 (2)导学:这是什么字?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这是“林”字,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个“木”。书上说“双木林”。 生2:我能给“林”组词:树林、林海、林区。(3)导学:你是怎样记住“从”的? 生:我用“想一想”的方法。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是“从”。(课件(4)你是怎样记住“双”的?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双”,两个“又”就是双。2:一双手。3:一双鞋。 3.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森”“众”。 (1)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三棵树成上下排列的图案;三个人成上下排列的图案。 (2)教师引导学生猜字、弄清字义、组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