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邗江实验学校梁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可说

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参考资料:

植物是……

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型生物。

植物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纤维素构成。

植物通常是不运动的,因为它们不需要寻找食物。然而也正因为植物不会走动,所以植物中的很大一部分会无可奈何的成为动物口中的美味佳肴。不仅草食动物以来植物所提供的蛋白质和能量,而且肉食动物也间接地依赖植物所提供的能量。可以说,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植物,生物几乎就无从谈起,因为植物不会走动,所以它们的变化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生命周期也与四季同步,植物以结子、落叶等方式来抵挡冬天或干旱的季节。它们还有许多独特的生存本领。比如,植物具有分生组织,细胞还具有全能性,使得它们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任何一个单一的植物细胞组织会成长一个具有各种细胞类型的新的植株,这是动物所不能比的。

大多数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门,是有花植物,其中还包括多种树木。植物的分类等级

世界上有45万种植物,仅属于高等植物的就有20余万种,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种类如此繁多,对不熟悉的人来讲,简直是杂乱

无章。然而当我们懂得了植物的分类等级时,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各有所属,井井有条的。每一种植物,不管它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是种子植物还是孢子植物,只要讲出它的科学名称,就可以在某个位置上找到它。

经过努力,植物分类学家们已经大体上弄清可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或近,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把它们编排在一个系统中。在这个系统中,每一种植物都有一个自己的位置,就像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户口一样。这个系统由好几个等级组成,最高级是“界”,接着是“门”、“纲”、“目”、“科”、“属”,最基层的是“种”。由一个或及格种,组成属,由一个或几个属,组成科,以此类推,最后由几个门组成界,也就是植物界。

在分类等级中,“科”是一个中级分类单位。在识别植物过程中,如果能抓住“科”这个分类等级,那就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只要能掌握15至20个常见的科的特征,识别植物就能如虎添翼。

在所以裸子植物中,可分成12个科;所有的被子植物,可分成300余个科。在每个科下面,包含有1个到数百上千个植物种,有的甚至包含上万个植物种。如银杏科只有1个种,蔷薇科有3300余种,蝶形花科有17000余种。不管在科下有多少个种,这些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比较相近的。所以它们在形态上,特别是花的构造上都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如花序中提到的菊科都有头状花序,伞形科都有伞形花序。此外还有木犀科都是木本,叶片几乎都是对生,唇形科都有唇形

花冠,茎干几乎都是方形;十安花科都是草本,花冠呈十安形。芸香科植物的叶片上都有芳香的油腺……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

世界上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归到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这两大类中,不是高等植物就必然是低等植物,两者必居其一。

高等植物是指在形态上、结构上和生殖方式上都比较复杂的,较高级的植物。比如,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的分化,有各种组织、器官的分化,在生殖方式上,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世代相互交替出现。此外,很关键的一点是它们在个体发生中,有“胚”这个构造。具有上述这些特性的植物,称为高等植物。我们做看到的会开花的植物,全部是高等植物。此外还有一些不开花的植物,如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苔藓植物、在阴湿环境中的蕨类植物也是高等植物。

而低等植物则是一类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较简单,在进化过程中处于较低级的植物。它们一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整个植物体呈叶状或丝状,甚至一个植物体只有单个细胞形成。它们多数生活在水中,如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的衣藻。由于它们的生长,可使整个水面呈现一片绿色。还有生活在海水中的紫菜、海带等。低等植物中有一部分自身能进行光合作用,如上述几种;有一些自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职能过寄生或腐生的生活,如蘑菇、香菇等。

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在所以的植物中,也可以根据能不能产生种子这个标准来划分两大类群。凡是能产生种子的称为种子植物,不会产生种子的称为孢子植物。苹果、大豆、马尾松、银杏都是种子植物。苹果果核中的籽粒、大豆豆荚中的豆粒、马尾松的松籽、银杏树上结的白果都是种子。蘑菇、香菇是孢子植物。它们既不会开花也不会结种子,在它们的伞盖下,会散出无数的细小颗粒,这就是它们的孢子。凡是种子植物都属于高等植物,但反过来,高等植物中并非都是种子植物。在高等植物中较低等的类群,它们不具备种子器官,只产生孢子,但同时又具有胚这一构造,所以这一类孢子植物也属于高等植物。例如,在高等植物中的苔藓植物,就是孢子植物,因为它们不产生种子,但它们有胚这一构造,而蘑菇、香菇则没有胚。

在没有看到种子的情况下,大致上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1)凡是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可以说几乎都是种子植物。

(2)不管植株的大小、高矮,凡是能开花的,无论花色鲜艳与否都是种子植物。

(3)凡是能结果实的都是种子植物。

(4)具有网六叶脉或平行叶脉的植物,基本上都是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在所有种子植物中还可以再分为两类,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这两

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种子这一构造,但这两类植物又有许多重要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生在果实里面,除了当果实成熟后裂开时,它的种子是不外露的,如苹果、大豆即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则不同,它没有果实这一构造。它的种子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种子没有被紧密地包被起来。在马尾松的枝条上,会结出许多红棕色尖卵形的松球,当仔细观察时,会看到它是由许多木质鳞片形成,它们之间相互覆盖。如果把鳞片剥开,可以看到在每一鳞片下覆盖住两粒有翅的种子。在有些裸子植物中,如银杏,它的种子外面,连覆盖的鳞片也不存在,种子着生在一长柄上,自始至终处于裸露状态,具有这些特征的植物,都称为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实包住。但当我们检查某一植物是属于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时,并不都要去察看一下它们种子的情况,通常从其他一些特点来判断。首先看它是草本还是木本植物,如果是草本植物,那毫无疑问,一定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全部是木本植物。如果碰到的是木本植物,那么先看看有没有花,有花的则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是不开花的。如果碰到没有花的木本植物,则可看叶片,裸子植物的叶片,除了银杏以外,叶形通常狭小,呈针形、鳞形、条形、锥形等。银杏叶片虽宽,但谗展开的折扇状,叶脉二叉分枝,也很容易识别。其他少数裸子植物叶片稍宽一些,也仅仅呈狭披针形。这一部分叶片稍宽的裸子植物也不会同被子植物相混,因为这些裸子植物的叶脉,除中脉外,侧脉都不明显,叶片质地也较厚,种子植物在世界上有20余万种,其中绝大部分是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仅占极小的比例,总共只有700余种。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在所有的被子植物中,又可分为两大类,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在种子的胚中发育二片子叶还是发育一片子叶,二片子叶的称为双子叶植物,一片子叶的称为单子叶植物。前者如苹果、大豆;后者如水稻、玉米。这两类植物比较容易区分,因为它们之间在形态上有一些明显的不同。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直系,主根发达;不少是木本植物,茎干能不断加粗;叶脉为网状脉;花中萼片、花瓣的数目都是5片或4片,如果花瓣是结合的,则有5个或4个裂片。单子叶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很少,茎干通常不能逐年增粗,叶脉为平行脉,花中的萼片、花瓣的数目通常是3片,或者是3片的倍数。利用上述几方面的差异,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在整个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类占总数的4/5,双子叶植物除了几乎所有的乔木以外,还有许多果类、瓜类、纤维类、油类植物,以及许多蔬菜;而单子叶植物中则有大量的粮食类作物,如水稻、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

植物的分类

(一)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

1、乔木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的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2、灌木

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3、亚灌木

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花、决明等。

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的茎含木质细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凤仙等。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

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他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茎的性质又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大类,常见的紫藤为木质草本。

藤本植物依据有无特别的攀援器官又分为攀缘性藤本,如瓜类、豌豆

等具有卷须或不定气根,能卷缠他物生长;缠绕性藤本,如牵牛花、忍冬等,其茎能缠绕他物生长。

(二)以植物的生态习性分类

1、陆生植物

生于陆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

指植物体全部或部分沉于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3、附生植物

植物体附生于他物上,但能自营生活,不需要吸取支持者的养料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热带兰。

4、寄生植物

寄生在寄主的根部,且利用寄主的养分与水分生活,如桑寄生、菟丝子等。

5、腐生植物

没有叶绿体、茎上不长叶的植物,如菌类植物、水晶兰等。

(三)以植物的生命周期来分类

1、一年生植物

这类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于第一年种子萌发、生长,至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命周期年复一年,多年生长,如常见的乔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还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果。

常见常绿和落叶植物

1、针叶树类

(1)常绿针叶树:如雪松、柳杉、罗汉松等。

(2)落叶针叶树:如金钱松、水杉、落羽杉、池杉、落叶松等。2、阔叶树类

(1)常绿阔叶乔木:如香樟、广玉兰、楠木等。

(2)落叶阔叶乔木:如枫杨、悬铃木、泡桐、槐树、银杏、毛白杨

等。

教学反思:

常见校园植物

常见的绿化植物 1. 矮牵牛 茄科矮牵牛属,别名: 碧冬茄、杂种撞羽朝颜、灵芝牡丹、毽子花、矮喇叭、番薯花、撞羽朝颜。 2.蜀葵 3. 白兰花 木兰科含笑属,别名:黄桷兰、白缅桂、白兰、把兰。 4. 百合竹 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别名: 短叶朱蕉。 5. 彩叶草 唇形科锦紫苏属,别 名: 老来少、五色草、锦紫苏 、洋紫苏。 6. 苍耳 菊科苍耳属,别名 :呆耳,亦名胡、常思、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

7. 黄花酢浆草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酸咪咪。 8.红花酢浆草 9. 打碗碗花 旋花科打碗花属,别名:小旋花、兔耳草。 10.紫薇 千屈菜科紫薇属,别名: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 11.大薸 也称大漂,天南星科大薸属。 12.大叶黄杨 卫矛科卫矛属,别名:冬青卫矛、正木、扶芳树、四季青、七里香、日本卫矛。

13.倒挂金钟 柳叶菜科,倒挂金钟属,别名: 吊钟海棠、吊钟 花、灯笼海棠。 14.吊竹梅 鸭跖草科 吊竹梅属,别 名:吊竹兰、斑叶鸭跖草。 15.风信子 百合科风信子属,别名:洋水仙、五色水仙。 16.佛肚竹 禾本科簕竹属,又称佛竹,罗汉竹、密节竹,大肚竹、葫芦竹。 17.狗牙花 夹竹桃科狗牙花属,别名:马蹄香、白狗花、狮子花、豆腐花。 18.枸骨/猫儿刺 冬青科 冬青属,别名:鸟不宿、猫儿刺。

19.旱金莲 毛茛科、金莲花属,别名:旱荷、金莲花、旱莲花、金芙蓉、金梅草、印度水芹、大红雀。 20.红蓼 蓼科、蓼属,别 名:狗尾巴花。 21.花叶万年青 22.黄花夹竹桃 夹竹桃科 黄花夹竹桃属,别名:酒杯花、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大飞酸子、黄花状元竹、断肠草。 23.鸡蛋花 夹竹桃科、鸡蛋花属,别名:缅栀子、蛋黄花 、大季花、印度素馨。 24.夹竹桃

校园常见10种植物

学号:********* 校园常见10种植物 1、红叶石楠:拉丁名是Photinia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苹果亚科,石楠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米,稀可达12米;小枝褐灰色,无毛。叶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厘 米,宽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 红叶石楠带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无毛;叶柄长2-4厘米,老 时无毛。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梗长3-5毫米; 花白色,直径6-8毫米。梨果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或褐紫 色。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 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 园林用途:园林绿化色块植物,修剪成造型球 2、樱花:拉丁名是P runus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花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 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 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 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核球形,初 呈红色,后变紫褐色 园林用途: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 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 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 绿篱或制作盆景。 3、桂花:拉丁名是Osmanthus fragrans

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分类

创新项目设计 校园常见植物的分类识别 黄兆广 课题背景 校园内有很多花草树木,这些植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每一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春天繁花似锦,有的秋天来了落叶纷飞,有的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这是因为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分类学地位,这一地位决定了植物的外形特征。本次学习中学生将对一些校园常见植物进行分类识别。 初中学生意见学习了植物的主要类群和植物的主要结构,对植物的分类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开展本次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学以致用,关爱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并能只是 和方法对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中绿色植物的关爱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与合作。活动重点和难点 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对校园中的常见绿色植物进行分类。 活动方式 1、对已有名称的植物,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研究方式,在植物分类检索表中对 应观察植物的相关特征。 2、对未知名称的植物,可以全面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的特征,再对应植物分类 检索表来查找名称。 活动过程组织设计 一、准备阶段 1、人员准备: 把学生分为4—5个人一组,要求学生在本小组内确定组长、观察员和记录员,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本次研究性学习。 2、材料准备 每人领取工具箱一只,内有教师自制的植物分类检索表、调查报告单、放大镜、镊子等。 二、实施阶段 活动1:什么是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繁琐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本次研究的只是一个较为简单的植物分类研究,其对象是我们校园常见植物。 给学生提供植物分类的小资料 活动2:植物分类有哪些方法?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的植物 一、主题确定: 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既能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关心植物的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于是,在全班同学的倡议下,我们决定就此开展《校园里的植物》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树立热爱学校,关心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 2、认识校园里植物的品种、习性,了解相关知识。 3、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资料,培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广泛调查、实验,制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研究,懂得团结力量大。 三、活动内容 1、对同学们关爱校园植物的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 2、认识校园里的野草,了解危害,开展除草大行动。 3、校园最美的树评比。 4、开展除草、浇水、修剪等活动。 5、制作植物标牌,写明植物名称及特征,让校园里的植物“开口说话”。 四、活动过程 (一)确定主题: 让学生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并将观察到的现象一一记录下来,返回教室后汇报交流后产生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亲近校园——和校园里的植物交朋友。 (二)活动小组的确定 学生寻找合作伙伴,组成活动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子课题。

他们花了三天的时间设计好调查表,一些同学手拿问卷,开始调查;一些同学蹲点花坛、操场,手拿纸笔,记录同学的表现。 然后,孩子们对调查表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共采访了9位同学) 1、你有没有跨越草丛?有(1人)没有(8人) 2、你有没有往草丛里乱丢垃圾?有(6人)没有(3人) 3、你有没有摘花或折树枝?有(8人)没有(1人) 4、你有没有把衣服放在草丛上?有(7人)没有(2人) 5、你知道学校里有两棵桂花树吗?知道(0人)不知道(9人) 其次,孩子们们对蹲点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在连续一周的观察中,随意跨越草丛的有18人,以课外活动时最多:把衣服放在草丛上的有35人,一般是体育课或课外活动课;摘花或折树枝的不多,仅有2人。 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不够关心和爱护,还需要加强保护意识。因此,他们提出以下建议: (1)对随意破坏者进行处罚。 (2)对同学们进行关爱校园里植物的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3、关爱行动 为了起到带头作用,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1、《校园野草知多少》课题小组的同学开展了除草行动。同学们带着器具,浩浩荡荡地来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对这可恶的家伙,怎么能手下留情呢?大家挽起袖子,将杂草连根拉起……他们号召全体同学加入除草行动,誓与野草斗争到底! 2、《校园植物大搜集》课题小组的同学跟随后勤杜老师定期开展浇水,修剪活动。同学们借来了一把剪刀,修剪树木的叶子。同时,用水桶,给树木浇一些水,松一松土。为了让树木安全过冬,同学们向大人学习防冻措施,给一些树木“穿上防寒服”。 (四)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是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目标,遵照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原则,运用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构及其实施状况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生的体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和别人打交道首先要说…你好?、…请教你一个问题好吗?、…对不起,我可以打搅你一下吗?等等,采访完毕一定要谢谢人家;其次,采访时要注意,别人正忙的时候不要去添乱;再次,采访时要事先向别人说明你的来意,让别人明白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总之一句话,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五、活动反思

常见校园植物名录附图片

常见园林植物名录 一常绿乔木 1 樟树樟科 (1)别名:香樟(杭州) 、乌樟(四川) 、小叶樟(湖南) (2)产地与习性:树种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喜光、深根性,抗风、抗烟尘,耐寒力稍差,宜微酸性土壤。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树冠球形,叶互生,三出脉,二香气,浆果球形,11月成熟,紫黑色。花期4月~ 5月、果期8月~ 11月、树高可达30米。(3)繁殖与栽培,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有白粉病、黑斑病、樟叶蜂、樟梢卷叶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虫害为害。 (4)应用:寿命长,耐不良气体,城市绿化环保树种。

2 女贞 (1)所属分类:木犀科 (2)别名:桢木、蜡树、将军树 (3)产地与习性:原产中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为常绿乔木。喜阳光,但亦耐半阴。喜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适应,瘠薄干旱则生长慢。花期6月。 (4)形态特征:株高10m,树皮灰色,光滑。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表面深绿有光泽,背面淡绿色。圆锥花序顶生,小花密集,白色有芳香。浆果头核果,蓝黑色间有白色,果期11-12月。 (5)繁殖与栽培:播种法繁殖,种子采后即播,发芽率高,也可沙藏后翌春播种。扦插及易成活。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强,耐修剪整形。 (6)应用:女贞夏季满树白花似宜,浓荫如盖,终年常绿,苍翠可爱。宜作绿篱,绿墙配植,亦可作行首树,有抗污染能力,为工厂绿化的好树种。

3 广玉兰木兰科 (1)别名:大花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 (2)产地与习性:树种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河南、广东、广西。广玉兰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喜阳光,但幼树颇能耐荫,不耐强阳光或西晒,否则易引起树干灼伤。抗烟尘毒气的能力较强。病虫害少,生长速度中等,

科学教案(1) 校园里的植物

执教:周继朝 课题:大丰收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很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升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 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 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实行统计。(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度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 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7、师: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理解有了哪些提升。

校园常见10种植物

园林工程技术1班 *** 学号:********* 校园常见10种植物 1、红叶石楠:拉丁名是Photinia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苹果亚科,石楠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米,稀可达12米;小枝褐灰色,无毛。叶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厘米, 宽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红叶 石楠带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无毛;叶柄长2-4厘米,老时无 毛。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梗长3-5毫米;花 白色,直径6-8毫米。梨果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或褐紫色。 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 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 园林用途:园林绿化色块植物,修剪成造型球 2、樱花:拉丁名是P runus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花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 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 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 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核球形,初 呈红色,后变紫褐色 园林用途: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 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 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

绿篱或制作盆景。 3、桂花:拉丁名是Osmanthus fragrans 科属: 木樨科,木樨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 乳白、黄、橙红等色,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全缘或上半部疏 生细锯齿。叶对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3至5朵生于叶腋,多 着生于当年春梢,二或三年生枝上亦有着生,每朵花花瓣4片,香 气极浓。叶腋生成聚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树皮光滑,呈 灰色。 园林用途: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 有成丛成林栽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 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 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 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在校园取“蟾宫折桂”之意,也 大量的种植桂花。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 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设计

校园里的植物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 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高矮排队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 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校园常见植物一览

校园常见植物一览 植物 侧柏(裸子植物):常绿木本,叶鳞片形,交互对生,小枝在同一平面上。 圆柏(裸子植物):常绿木本,叶鳞片形兼有刺形,或仅具刺形叶,叶基下延。 松(裸子植物):常绿木本,针形叶,成束。 月季(被子植物蔷薇科):木本,茎具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光滑,蔷薇果。 玫瑰(被子植物蔷薇科):木本,茎具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多皱,叶脉明显,蔷薇果。 冬青卫矛(被子植物卫矛科):长绿小灌木,叶草质对生,叶片较宽大2-4厘米,长3-6厘米,蒴果具肉质假种皮。 瓜籽黄杨(被子植物黄杨科):长绿小灌木,叶草质对生,叶片较小,宽0.8厘米,长1.5-3.5厘米,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 杨树(被子植物杨柳科):雌雄异株乔木,柔荑花序,无花被,早春开放,似毛毛虫,雌花序下垂,花的苞片有裂,蒴果。嫩枝和叶光滑无毛,小枝具明显棱角叶菱形,叶柄有凹槽为小叶杨;小枝无明显棱角叶三角形叶柄上无沟槽两侧压扁,为加拿大杨;若树皮青白色,幼枝及幼芽密被白毛,叶柄端具腺体,为毛白杨。 国槐(被子植物豆科):木本,一回羽状复叶,互生,荚果,花白色,

枝直展。 龙爪槐(被子植物豆科):木本,一回羽状复叶,互生,荚果,花白色,枝下垂,茎顶圆形。 洋槐(被子植物豆科):木本,有托叶刺,花白色,荚果扁平带状。杨柳(被子植物杨柳科):木本,叶披针形,雌雄异株乔木,柔荑花絮,无花被,早春开放,雌花序直立,苞片全缘,雌花具腺体,枝条不卷曲,小枝稀疏直展。 垂柳(被子植物杨柳科):木本,叶披针形,雌雄异株乔木,柔荑花絮,无花被,早春开放,雌花序直立,苞片全缘,雌花具腺体,枝条不卷曲,小枝细长下垂。 龙爪柳(被子植物杨柳科):木本,叶披针形,雌雄异株乔木,柔荑花絮,无花被,早春开放,雌花序直立,苞片全缘,雌花具腺体,枝条卷曲,向上生长。 悬铃木(被子植物悬铃木科):木本,单叶互生,聚花,果球形,常二球生于下垂的梗上。 美国悬铃木(被子植物悬铃木科):木本,单叶互生,聚花,果球形,常一球生于下垂的梗上。 泡桐(被子植物玄参科):落叶乔木,叶大型对生,全缘或浅裂,3-5朵花具伞状再组成圆锥花序,花冠大,紫色或白色,蒴果长圆形。 合欢(被子植物豆科):绒花树落叶乔木,两回羽状复叶,小叶镰刀状,头状花序多个,于枝顶端伞房状排列。萼片、花瓣小不明显,雄蕊多数,花丝细长,淡红色,荚果扁平带状。

常见校园植物名录

常见校园植物名录 常见校园植物名录一. 裸子植物马尾松学名:Pinus massoniana Lamb.英文名:Chinese red pine 科名:松科 Pinaceae特征:乔木,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深裂成不规则鳞状厚块片脱落;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无白粉;冬芽褐色。针叶 2 针一束,较细柔,长 12—20 厘米;树脂道 4—8 个,边生;叶鞘宿存。一年生小球果顶端有极短直立向上的刺;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 4—7 毫米。成熟后栗褐色;鳞盾平或微厚,微有横脊;鳞脐微凹,无刺尖。种子长卵圆形,子叶5—8。花期 3月下旬一 4 月上旬,球果次年 9 月下旬一 10 月成熟。分布:分布于淮河和汉水流域商,西至四川、贵州和云南。用途:树干可割取松脂,提炼松香和松节油,供工业和医药用;也可培养茯苓等供中药和食用;种子含油约 30,,可食用;各省所收购供药用的松花粉、松节油是以本种为主要来源;木材供建筑、枕木、坑木、板料和家俱等用。油松学名: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别名:短叶马尾松、东北黑松科名:松科 Pinaceae特征:乔木,高达 25m,胸径约 1m 余;树冠在壮年期呈塔形或广卵形,在老年期呈盘状伞形。树皮灰棕色,呈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上枝粗壮,无毛,褐黄色;冬芽圆形,端尖,红棕色,在顶芽旁常轮生有3-5 个侧芽。叶 2 针 1 束,罕 3 针 1 束,树脂道 5-8 或更多,边生;叶鞘宿存。雄球花橙黄色,雌球花绿紫色。当年小球果的种鳞顶端有剌,球果卵形。无柄或有极短枘,可宿存枝上达数年之久;种鳞的鳞背肥厚,横脊显著,鳞脐有剌。种子卵形,长 6-8mm。淡褐色有斑纹。子叶 8-12。花期 4-5 月;果次年 10 月成熟。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朝鲜亦有分布。用途:松树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春,不畏风雪严寒。适于作油松伴生树枝各的有元宝枫、栎类、桦木、侧柏等。木材富含松脂,耐腐,适作建筑、家具、枕木、矿柱、电杆、人造纤维等用材。亦可采松

广东常见园林植物1

阴香对氯气和二氧化硫均有较强的抗性,为理想的防污绿化树种。喜阳光,喜暖热湿润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 2、人面子 人面子,别名:人面树,银莲果,漆树科。喜阳光充足及高温多湿环境,适深厚肥沃的酸性土生长。 3、大叶紫薇 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栽培在全日照或半日照之地均能适应,对土壤选择不严,抗风,耐寒,耐干旱和耐瘠薄。

九里香喜温暖,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不耐寒。 5、山指甲(小蜡)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一般高2米左右,高可达7米。喜光,稍耐荫,较耐寒,耐修剪。抗二氧化硫等多种有毒气体。对土壤湿度较敏感,干燥瘠薄地生长发育不良。 6、福建茶(基及树) 比较耐阴,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萌芽力强,耐修剪。

朱槿又名扶桑、佛槿、大红花、中国蔷薇。朱槿为喜阳,喜温暖气候及湿润土壤,不耐寒霜。 8、狗牙花 狗牙花为灌木或小树狗牙花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宜半阴,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9、茉莉花 茉莉,为木犀科素馨属常绿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统称,直立或攀援灌木。性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半阴的环境生长最好。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为最适合。大多数品种畏寒、畏旱,不耐霜冻、湿涝和碱土。冬季气温低于3℃时,枝叶易遭受冻害,如持续时间长就会死亡。而落叶藤本类就是很耐寒耐旱的了。

喜向阳环境和肥沃、湿润、酸性的土壤。[2]生长迅速,在华南地区,能保持枝叶常青,可露地越冬。由于卷须多生于上部枝蔓茎节处,故全株得以固着在他物上生长。[1] 11、紫藤 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喜光,较耐阴。 12、珊瑚藤 别名凤冠、凤宝石。蓼科,珊瑚藤属,常绿木质藤本。

一年级上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6.校园里的植物 【教材简析】 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

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汝州市塔寺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 名称 与绿色同行 课 题 5、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课时数 1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校内植物及其种类、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认识植物的作用和多样性。 2、通过开展观察、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评价 方式 各组长负责,小组成员收集资料,展示交流。 活动设计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来到这个可爱的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校园吗?你了解我们校园的一草一木吗?你知道在我们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植物吗? 二、初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1、认识银杏树。 (1)观察银杏树的图片 (2)交流银杏树的资料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2、认识桂花树 (1)小组内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 桂花树 四季常青,冬 天也不落叶。 每年的 中秋节前后 都是桂花树 盛开的时候,枝头上有无数的桂花,颜色黄、白都有。形状像“十”字。桂花近近地闻,并不怎么香,但如果远远地闻,花香就会很浓。

用桂花泡茶,可以清喉润胃呢! 可用桂花来装饰房间,不但可以熏香屋子,还可以赶走毒气。在很多地方的人也用桂花为原料做了很多的美食,如:桂花糕、糯米桂花藕。桂花树的花和果也可以做成药。 3、认识玉兰树 玉兰,又名白玉兰、玉堂春、玉 兰树是木兰科落叶乔木,原产于印 度、爪哇以及中国中部山区。玉兰树 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 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 或松散广卵形;大树常主干明显,树 体壮实,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长枝疏,然花量稍稀;嫁接种呈多干状或主干低分枝状特征,节短枝密,树体较小巧,但花团锦簇,远观洁白无瑕,妖娆万分。玉兰树在小型或封闭式的园林中孤植或小片丛植,宜用嫁接种,以体现古雅之趣;风景游览区选用实生种,以表现粗犷纯朴的风格。 4、认识棕榈树 棕榈,又叫棕树, 是棕榈科常绿直立乔 木。它那圆柱形的茎

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

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 【教材简析】 在前5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运用看、摸、闻等方法去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了植物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结构,并通过种养植物等活动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进而认识到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在本课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在前面几课中学习的观察方法,再次走出教室,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这也是对本单元的整体回顾。 走出教室,学生将运用在前几课中学习的观察和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特征、名称、生长地点,发现室内观察之外的新信息,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再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并强化共识,增强爱护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意识。 聚焦板块:通过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个植物吗;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梳理各部分特征及生存环境,形成初步的“班级记录表”,激发学生到校园中探究植物的兴趣。 探索板块: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去观察和认识植物前应该做的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时,对事先确定的一株植物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安全,并答疑解惑。 研讨板块: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学生分享观察及记录的结果,通过研讨活动,了解相关植物的名称、特点及生存环境。此时需要教师辅以追问和引导。 拓展板块:教师设疑,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习过观察和记录方法,本课再次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学生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及特征,学生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记录能力以及对植物的特征认识的不足,让学生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讲解名称和特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用画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华农校园里常见的药用植物

华中农业大学校园里常见的药用植物(课外教学用)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涂炳坤整理 1、商陆英文名:RADIX PHYTOLACCAE 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 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 的干燥根。秋季至次春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切成块或片,晒干或阴干。 【炮制】生商陆,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或块,干燥。 【功能与主治】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3~9g。外用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涂敷。 【注意】孕妇禁用。 2、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苦、甘、涩。具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能。用于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熟首乌能具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生首乌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其干燥藤茎也作药用,名夜交藤(首乌藤),具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之功能。 3、三叶鬼针草 Herba Bidentis Pilosae (英)Railway Beggarticks Herb 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全草。 鬼针草不但能改善或消除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心悸、疲乏等高血压症状,还能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高血压病人经服鬼针草血压降至正常后,再连续用药血压也不再下降;低血压、正常血压者连续用药血压也无影响。采制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含蒽醌甙。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泻。用于肠炎腹泻、阑尾炎、感冒咽痛、肝炎、蛇虫咬伤。 4、车前草 车前草科植物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全草。【性味】甘,寒【功用】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痛,咳嗽,皮肤溃疡。 5、棕榈 【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H. Wendl. 的干燥叶柄。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的棕毛,晒干。 【制法】棕榈: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棕榈炭:取净棕榈,照煅炭法制炭。 【性状】本品呈长条板状,一端较窄而厚,另端较宽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红棕色,粗糙,有纵直皱纹;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无臭。 【功能主治】收涩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6、侧柏 【草药名】柏 【气味】柏实:甘、平、无毒。柏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柏实:平肝润肾。延年壮神。用柏实晒干,去壳,研末。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7、山楂 蔷薇科(Rosaceae)山楂(Grataegus pinnatifida Bge.)或山里红(G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er. major N.E.Br.)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晒干。 【产地分布】山楂与山里红均主产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山西等省,多为栽培。 【功效主治】消食健脾,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账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作痛;高血脂症。 8、泡桐 【来源】玄参科植物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Hemsl.的根、果入药。根秋季采挖,果夏季采收。 【功能主治】根: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筋骨疼痛,疮疡肿毒,红崩白带。果:化痰止咳,用于气管炎。 9、松针

广东海洋大学校园植物种类与分科

植物分科 桑科:黄葛树、印度橡胶榕、榕树、黄金榕、菠萝蜜、高山榕、亚里垂榕、胭脂木、垂叶榕、花叶垂榕、斜叶榕、霹雳、对叶榕、革叶榕、大果榕 楝科:非洲桃花心木、桃花心木、四季米仔兰、蔴楝、苦楝 夹竹桃科:软枝黄蝉、鸡蛋花、黄蝉、红花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糖胶树、盘架子、长春花、变叶木、异叶罗芙兰、 菊科:蟛蜞菊、肿柄菊、薇甘菊 马齿苋科:太阳花 芸香科:九里香、柚子 天南星科:合果芋、春羽、绿萝 马鞭草科:花叶假连翘、黄叶假连翘、五色梅 百合科:沿阶草、白纹(银纹)沿阶草、斑叶山菅兰 锦葵科:大红花、悬铃花、黄槿 紫草科:福建茶 木兰科:白兰、黄兰、含笑 桃金娘科:窿缘桉、柠檬桉、番石榴、红果仔、串钱柳、蒲桃 豆科:台湾相思、银合欢、海南红豆、红花羊蹄甲、杨金凤、鸡冠刺桐、刺桐、南洋楹、羊蹄甲、印度紫檀、凤煌木、蔓花生、光荚含羞草、红绒球、海红豆、牛蹄甲、格木、油楠、大叶合欢 茜草科:密叶龙船花、龙船花、 棕榈科:大王椰子、酒瓶椰子、冻子椰子、狐尾椰子、蝴蝶椰子、国王椰子、三角椰子、软叶刺葵、大丝葵、散尾葵、鱼尾葵、短阓鱼尾葵、三药槟榔、假槟榔、椰子、油棕、蒲葵、棕竹 无患子科:无患子、龙眼 漆树科:芒果、人面子 紫茉莉科:宝巾、胭脂花 马钱科:灰绿 石蒜科:风雨花 木犀科:茉莉花、尖叶木樨榄、山指甲、桂花 鸭跖草科:小蚌兰 大戟科:红背桂、红桑、石栗、木薯、蓖麻、麻疯树、蜈蚣珊瑚 葡萄科:爬山虎 凤仙花科:非洲凤仙花科 罗汉松科:罗汉松、竹柏 姜科:花叶良姜 千屈菜科:紫薇、大叶或大花紫薇、紫雪茄花 睡莲科:荷花 五加科:鹅掌藤、花叶鹅掌藤、幌伞枫、圆叶南洋森、鹅掌紫 红木科:红木 南洋杉科:南洋杉 龙舌兰科:朱蕉、剑麻、金边万年兰、巴西铁 樟树科:樟树、阴香 柏科:圆柏、龙柏

一年级科学下册《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第14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科书分析 《校园里的植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生物》单元的第4课。本课将学习焦点从对动物的观察转向了对植物的观察上。活动从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什么植物开始,让学生对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了解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观察、讨论和描述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植物,并通过细心的观察,认识这些植物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发现身边的植物”,主要是借助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简单观察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活动2“观察植物”是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活动,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对植物进行观察,并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植物某些外部的主要特征。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要点有所掌握。但是,对于植物的关注度却没有像对动物那样强烈。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校园里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为我们研究植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虽然大家每天都面对这么多的植物,但许多学生并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它们,更加不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们。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大多是无意识的,而且学生对植物的印象也不像对动物那样丰富。在观察动物之后再展开对植物的观察,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观察动物的基础上,更细致地观察植物,发现更多常见植物的外形特征,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并能够通过外形特征辨别常见的校园植物。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植物进行观察的兴趣; ②通过观察活动,并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以及分组交流,让学生发现常见植物明

西南地区常见校园植物简识

西南地区校园常见植物简识 柳文仲1.雀舌黄杨 别称:匙叶黄杨。 被子植物门,黄杨科,黄杨属。灌木,高3-4米 生平地或山坡林下,海拔400-2700米。鲜叶、茎、根(黄杨木):苦、甘、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祛风,止血。 产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湖北、河南、甘肃、陕西(南部)。

2.萼距花 别称:紫花满天星,孔雀兰。 被子植物门,千屈菜科、萼距花属,灌木或亚灌木状,高30-70厘米,花色纯正高雅,花期全年不断,是少有的开花期很长的露地花卉。 原产墨西哥,现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3.蚊母树 别名:米心树、蚊母、蚊子树、中华蚊母。 被子植物门,金缕梅科,蚊母树属,常绿灌木或中乔木。 产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省,多生于海拔100~200m 之丘陵地带,日本亦有分布。长江流域城市园林中常有栽培。

4.腊梅 别名: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 被子植物门,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冬末先叶开花。 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根、叶可药用,理气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风湿麻木、风寒感冒,刀伤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烦口渴、气郁胸闷;花蕾油治烫伤。 分布于中国大陆以及朝鲜、美洲、日本、欧洲

5.月季花 别称:月月红、月月花、长春花、四季花、胜春。 被子植物门,蔷薇科,蔷薇属。被称为花中皇后。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 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内向外,呈发散型,有浓郁香气。 适应性强,耐寒、耐寒,可作切花,可提取香精,并可入药。 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中国有52个城市将他选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五。

常见校园植物冬态

常见校园植物冬态 银杏上短枝小枝棕黄色,粗壮,髓心充实,短枝与长枝成90度,短枝上具叶痕;芽卵形,黄褐色。 水杉冬芽椭圆形与枝条呈直角,淡黄褐色,芽磷交互对生。侧生小枝连叶于冬季脱落。垂柳无顶芽;小枝纤细柔软下垂,黄褐色,光滑;帽状芽黄绿色光滑,紧贴枝条。 白榆皮深纵裂,小枝灰白芽卵形,纤细,与枝条不贴紧。 紫叶小檗芽小,圆形,互生;枝条紫色,四棱形、“之”字形,有一根托叶刺,与枝条成90度。 白玉兰顶芽发达,卵形,具白色毛,毛蓬开;枝条具白色气孔带,有环状托叶痕。 腊梅小枝菱形,二顶芽芽卵形,饱满,与枝条成60度,十字对生;幼枝近方形,老枝近圆柱形,灰褐色有皮孔。 杜仲有丝,片状横格,无顶芽 悬铃木枝条开展,树冠广阔,呈卵形至长椭圆形,柄下芽小枝灰褐色,“之”字形,有环状托叶痕;帽状芽棕褐色光滑,有细纵棱。 麻叶绣球小枝细,之字型,芽直生,枝细长直立红褐色。 月季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椭圆形,托叶篦齿状,边缘有尖锯齿;枝绿色,密生皮刺。野蔷薇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倒卵状椭圆形,背面有毛,托叶篦齿状,边缘有尖锯齿;枝绿色,密生皮刺。 火棘枝刺发达,半常绿,横向皮孔枝条细长,有圆形枝刺;叶子倒卵状批针形,三分之一以上有锯齿;核果红色,小。 垂丝海棠树干或大枝上有刺状短枝,枝紫红色,侧芽紧靠枝条而生,芽长卵形,先端扭曲贴紧枝条,互生。 贴梗海棠有枝刺,小枝棕红色,密生一根托叶刺;芽卵形,扁,生于刺腋。 红叶李枝条紫红色,光滑;芽卵形小而贴紧枝条,两芽并生。 合欢树皮不裂,灰色,荚果,唇形凸起(老枝) 紫藤芽羊角状,贴紧枝条;枝条棕黄色,扭曲。 龙爪槐芽小,黑色,藏于托叶痕内,互生;小枝深绿色,白色皮孔明显。 紫荆芽灰色间有白色,长椭圆形,不贴紧枝条;枝灰色,常“之”字形。 刺槐冬芽藏在离层下面,不外露,刺茎部肥大,先端尖,枝条具浅纵裂,密生皮孔,有两个托叶刺,刺方向弯,与枝夹角60度。 木芙蓉常有星毛,枝条绿褐色,有星状毛及短柔毛;冬芽小,为叶基所包围皮。 木槿小枝黄褐色,幼时密被毛,后渐脱落。 泡桐小枝粗壮,髓腔大,灰褐色,幼枝、嫩叶被枝状毛和腺毛,以后渐脱落。 苦楝小枝红色,枝上有密生皮孔,枝条绿褐色;托叶痕品字形,枝上密生白色皮孔;芽小,圆形互生。 重阳木小枝赤褐色,冬芽小,平贴枝上,顶端隆起。叶痕圆形。 栾树蒴果三角状圆锥形,果皮黄褐色,芽三角贴枝,芽鳞中间有缝隙,具毛。 无患子小枝粉绿色,叶痕倒品字形, 2芽叠生。 紫薇冬芽先端渐尖,具2芽磷;树皮光滑,淡褐色;小枝略呈四棱形,常有窄翅。 金钟花枝拱形,小枝黄绿色,节间内髓呈薄片状;冬芽常2个并生。 石榴小枝先端常刺尖,有短枝,具四棱,无毛,端常成刺。 喜树枝绿褐色,皮孔白,叶痕明显。 凌霄具气生根,树皮灰褐色,细条状纵裂;小枝紫褐色。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