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

(1)少数(≤2)肋一处骨折

(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

(3)肋骨多处骨折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

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

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

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

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能、CO

2

(八)治疗方法

1.复位或外固定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3)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补益气血,滋补肝肾。

3.中药外治

4.其他疗法

5.并发症防治

6.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1.患处疼痛缓解或消失,呼吸正常。

2.X线片复查骨折稳定,无血、气胸征象。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进行性血胸、张力性气胸、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等,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22.3/S22.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门诊号:

发病日期:年月日

治疗日期:年月日结束日期: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21天实际治疗日:天

时间

年月日

治疗第1天

年月日

治疗第2-4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开化验单及检查单

□完成门诊病历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与病情评估

□制定治疗方案

□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

□与患者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复查病情、体格检查

□观察呼吸、面唇色泽、固定松紧情况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复查/完善必要的检查

□分析评估检查结果,并予相应处理

□明确有无血、气胸并发症并予以防治

□完成复诊病历书写

□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重点医嘱检查:

□胸部X线片

□胸部CT(必要时)

□胸/腹部超声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

□CO2CP、血气分析(必要时)

□胸部体格检查、胸廓挤压征

治疗:

□手法复位(必要时)

□中医外治:中草药外敷

□胸廓固定(胶布、绷带纸板、肋骨带

或支具固定),卧床制动

□辨证服用中药汤剂/中成药

□预防血、气胸等并发症

检查:

□复查胸部X线片

□胸部CT(必要时)

□胸部体格检查、胸廓挤压征

□病情需要的其他检查

治疗:

□更换中药外治(外敷)

□调整胸廓固定制动

□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医辨证□守方治疗□调整方药

□防治血、气胸等并发症

□祛痰药物使用(必要时)

□健康/护理指导:

□腹式呼吸指导

□使用镇痛药物(必要时)□健康/护理指导□咳嗽排痰指导

□预防卧床并症指导

病情改善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

□恢复正常明显好转□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中医疗效判定:

□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签名

时间

年月日

治疗第5-12天

年月日

治疗第13-20天

年月日

结束日,治疗21天内

主要诊疗工作□复查病情、体格检查

□观察呼吸情况,更换中

药外用制剂,调整固定松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复查必要的检查并根据

病情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明确有无血、气胸等并

发症,判断是否需要行胸

腔穿刺抽气、抽液或胸腔

闭式引流术治疗

□完成复诊病历书写

□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复查病情、体格检查

□观察呼吸、面唇色泽情况,

更换中药外用制剂,调整

固定松紧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复查X线胸片并评估结果,

明确有无并发症,并采取

相应处理

□完成复诊病历书写

□对症处理

□复查病情、体格检查

□更换中药外用制剂,调整固定

松紧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复查X线胸片并分析评估结

果,并采取相应处理

□完成门诊病历记录、疾病诊断

证明书

□向患者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健康指导

□结束路径

重点医嘱检查:

□复查胸部X线片(必要

时)

□体格检查、胸廓挤压征

□病情需要的其他检查

□治疗:

□更换中药外用制剂

□调整胸廓固定松紧

□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医辨证

□守方治疗

□调整方药

□防治血、气胸等并发症

□健康/护理指导:

□指导增加肺活量练习

□早期抬举双上臂功能、

锻炼指导

□预防卧床并症指导

检查:

□复查胸部X线片(必要时)

□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肝肾

功能、电解质

□体格检查、胸廓挤压征

□治疗:

□更换中药外用制剂

□调整胸廓固定松紧

□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医辨证

□守方治疗

□调整方药

□并发症防治

□健康/护理指导:

□指导增加肺活量练习

□指导早期抬臂、扩胸、

□下床功能锻炼

治疗:

□更换中药外用制剂

□调整胸廓固定松紧

□带药治疗,并指导汤剂煎服方

□健康指导/宣教:

□注意休息、营养调摄,避免剧

烈运动

□继续胸廓固定2-3周

□指导抬臂、扩胸、下床功能锻

□不适随诊

□如患者不能完成治疗:

□请在“门诊记录”中说明原因

和继续治疗方案

□填写变异记录,退出路径

病情改善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

□恢复正常

□明显好转

□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中医疗效判定:

□临床痊愈□显效

□有效□无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

□恢复正常

□明显好转

□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中医疗效判定:

□临床痊愈□显效

□有效□无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

□恢复正常

□明显好转

□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中医疗效判定:

□临床痊愈□显效

□有效□无效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签名

膀胱癌临床路径及表单

膀胱癌临床路径 一、膀胱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恶性肿瘤(ICD-10:C67.900) 行膀胱肿瘤灌注化疗、血管栓塞治疗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3年) 1.症状及体征:血尿、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体格检查有或无腹股沟等处肿大淋巴结等; 2.影像学:主要依靠CT诊断,其他如彩超、MRI及SPECT 等可提供参考; 3.病理: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3年) 1.适合膀胱动脉灌注化疗、血管栓塞治疗 2.能够耐受该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900膀胱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 (4)膀胱CT检查 (5)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包括(1)切片诊断(分类、分型、分期);(2)免疫组化(必要时);(3)分子生物学指标(必要时)。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全腹部CT/MRI,PET-CT,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xxx人民医院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6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系统:不稳定型心绞痛、社区获得性肺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症、急性左心衰、糖尿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细菌性痢疾、小细胞肺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外科系统:腹股沟疝、剖宫产、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胆石症、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自发性气胸、股骨干骨折、慢性鼻窦炎、腮腺多形性肿瘤、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性白内障、凹陷性颅骨骨折、急性阑尾炎、卵巢良性肿瘤等,全院共开展了近35中疾病。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5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

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定了15个专业,35个病种数。 三、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 我院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2015年全院共开展466例,完成353例,中途退出113例,完成率76%,中途退出率24%。进行比较好的病种如下: 腹股沟疝进入路径33例、退出路径病8例、平均住院天数4.63天、平均住院费用6813.21元。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1例,退出路径5例、平均住院天数6.82天、平均住院费用3600.元。 剖宫产进入路径42例、退出路径10、平均住院天数3.89天、平均住院费用6500元。 老年性白内障进入路径85例,退出路径12例,平均住院天数3.69天、平均住院费用4500元。 胎膜早破进入路径112例,退出路径18例,平均住院天数3.21天、平均住院费用3500元。 2016年全院第一季度共开展308例,完成239例,中途退出69例,完成率77%,中途退出率22%。

单纯胸腰椎骨折临床路径概要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单纯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见附件)。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主要症状: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3)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椎体呈楔形压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见附件)。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 2、新鲜骨折;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

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二分之一; 3、Ⅰ类、Ⅱ类骨折,Ⅲ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 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入院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肝肾功能; 4、凝血四项;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X线片; 7、脊柱X线片; 8、骨折椎体为中心的CT扫描; 9、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中医分期治疗。 1、早期:指伤后1~2周内。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行气导滞。可内服消肿止痛胶囊。如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治宜行气导滞,通腑祛瘀。外治卧硬板床,持续骨盆牵引,腰背部垫气囊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ICD-10:S06.401) 行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临床表现: (1)病史:一般均有外伤史,临床症状较重,并迅速恶化,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伤后短时间内可发展为濒死状态; (2)意识障碍:伤后多数为原发性昏迷与继发性昏迷相重叠,或昏迷的程度逐渐加深;较少出现中间清醒期; (3)颅内压增高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呕吐和躁动较常见,生命体征变化明显(Cushing’s反应);

(4)脑疝症状:出现较快,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一侧瞳孔散大后短时间内出现对侧瞳孔散大,并出现去脑强直、病理性呼吸等症状; (5)局灶症状:较多见,早期即可因脑挫伤或/和血肿压迫引起偏瘫、失语。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典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间有一双凸镜形或梭形高密度影。CT检查可明确诊断、确定血肿部位、评估血肿量。骨窗像对诊断颅骨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2)头颅X线平片:约90%的病例合并有颅骨骨折;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诊断明确,选用骨瓣开颅血肿清创术: (1)临床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 (2)幕上血肿>30ml,颞区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 (3)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者。

中医医院二级评审文件目录——3.0临床科室建设

临床科室建设 3.1科室设置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申报表(一)(复印件)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申报表(二)(复印件) 医疗科室设置(内科、外科、脑病科、肾病科、老年病科) 医技科室设置(药械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3.2 科室建设与管理 3.2.1门诊、急诊、病房的设置及设施 1.各科室设置院发文件 2.门诊设置及设施基本情况 附:门诊平面图 3.急诊设置及设施基本情况 附:一楼平面图 急诊室设备表 4.科室病房设置及设施基本情况 附:内科病区平面图(三楼) 外科病区平面图(四楼) 办公区及手术室平面图(五楼)

老年病科平面图 血液净化室平面图 各科室及病房基本设备配置情况清单 各科室及病房医疗设备登记表 3.2.2科室人员结构 1.各科室人员花名册 2.科主任任命、调整文件(复印件) 3.中层干部聘任文件(复印件) 4.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教学计划和措施 5.学术带头人档案(姜宁、刘东阳) 6.学术继承人档案(杨敬、霍守桃、宋艳芳)3.2.3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1.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2.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操作规范(内科、脑病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操作规范(外科)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操作规范(肾病科)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操作规范(老年病科)3.宣化区中医院门诊统计表(2011-2013) 3.2.4 上级医师指导中医诊疗 本年度5份归档病历 3.2.5病例讨论 急危重症、疑难病的讨论病历(5份)

原始记录本(见科室) 3.2.6 三级医师专科继续教育 中医类别专业技术档案(见管理组) 非中医类别专业技术档案(见管理组) 3.3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3.3.1科室诊疗方案 3.3.4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诊疗方案 内科 2010年诊疗方案(眩晕、心痛) 2011年诊疗方案(眩晕、心痛) 2011年优势病程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眩晕、心痛) 2012年诊疗方案(眩晕、心痛) 2012年优势病程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眩晕、心痛) 2013年优势病程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价(眩晕、心痛) 外科 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方案(项痹、腰痛病、膝痹病,2011年)

最新骨科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K/L III-IV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17.901)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901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 (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2009 中医诊断:骨断 西医诊断:锁骨骨折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内。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三)骨折分型 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 适用于有移位的锁骨骨折。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二)外固定治疗 1.三角巾悬吊固定

跟骨骨折临床路径

跟骨骨折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跟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跟骨骨折(ICD-10:S92.001) 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701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足跟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跟骨X线片显示跟骨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跟骨骨折。

2.保守治疗效果差,存在手术指征。 3.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8-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跟骨骨折(ICD-10:S9 2.0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跟骨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0-7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跟骨X线片(必要时CT); (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 (2)跟骨三维CT检查、跟骨MRI;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7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跟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接骨板、螺钉、张力带钢丝、髓内钉。 4.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5-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足侧位及根骨轴位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

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 径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 一、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凹陷性颅骨骨折(开放性、闭合性)(ICD-10:)行开颅凹陷性颅骨骨折清除术或骨折复位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开颅凹陷骨折清除及骨折复位术手术原则:

(1)闭合性颅骨骨折: ①儿童乒乓球样凹陷骨折,不伴有神经机能障碍,无需手术治疗; ②儿童颅骨凹陷骨折较大较深,在全麻下行钻孔、凹陷骨折撬起复位术; ③成人颅骨凹陷骨折≤5cm,深度≯,不伴有神经缺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无需手术治疗; ④成人颅骨凹陷骨折>5cm,深度>1cm的患者,行手术治疗; ⑤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行急诊手术。 (2)开放性颅骨骨折: ①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立即手术治疗; ②颅骨骨折参考闭合性颅骨骨折适应症处理。 2.禁忌症: (1)有严重心脏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凹陷性颅骨骨折疾病编码;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S82.001) 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79.3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 治疗方式。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 2.001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 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腰椎骨折(含下胸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ICD-10:M47.1↑G99.2*) 行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内固定术(ICD-9-CM-3:81.02-81.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2.体征:出现胸腰部强迫体位,双下肢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有椎管占位或没有椎管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或有椎管占位。 2.保守治疗无效或对以后功能影响大而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腰椎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胸腰椎正侧位片、CT和MRI。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手术方式: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内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钉棒系统及各种植骨材料。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腰椎正侧位片。 2.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 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 青枝型骨折 横断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的证型: 血瘀气滞证 瘀血凝滞证 肝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县医院版

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凹陷性颅骨骨折(开放性、闭合性) (ICD-10:S02.902 ) 行开颅凹陷性颅骨骨折清除术或骨折复位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 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开颅凹陷骨折清除及骨折复位术手术原则: ( 1 )闭合性颅骨骨折: ①儿童乒乓球样凹陷骨折,不伴有神经机能障碍,无 需手术治疗; ②儿童颅骨凹陷骨折较大较深,在全麻下行钻孔、凹 陷骨折撬起复位术; ③成人颅骨凹陷骨折w 5cm,深度>0.5cm,不伴有神 经缺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无需手术治疗; ④成人颅骨凹陷骨折>5cm,深度>1cm的患者,行手 术治疗; ⑤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 行急诊手术。

(2)开放性颅骨骨折: ①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立即手术治疗; ②颅骨骨折参考闭合性颅骨骨折适应症处理。 2.禁忌症: (1)有严重心脏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0 2.902 )凹陷性颅骨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同时合并脑挫裂伤、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等患者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 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 / , / )。 髌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钢针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螺钉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聚髌器内固定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10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粪常规;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空腹血糖、糖化血

单纯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牟定县中医医院骨伤科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西医临床路径 (2015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西医诊断为腰椎骨折、胸椎骨折的 患者。 一、单纯胸腰椎骨折中西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单纯胸腰椎骨折(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如下)。 单纯胸腰椎骨折是指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外伤性胸椎或腰椎骨折。多见于T10~L2。前柱在压力下崩溃,后柱受到牵张,中柱作为活动枢纽,椎体后缘的高度保持不变。临床以屈曲型较为多见,单纯胸腰椎骨折分为三类:I类为单纯椎体前方楔形变,压缩不超过50%,中柱与后柱均完好。II类是椎体楔形变伴椎后韧带复合结构破裂,并有棘突间距离加宽、关节突骨折或半脱位。Ⅲ类为前、中、后三柱均破裂,椎体后壁虽不受压缩,但椎体后上缘骨折,折片旋转进入椎管,侧位X线照片上可见到此折片位于上椎与骨折椎的椎弓根之间。 1、疾病诊断 (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主要症状:腰背部疼痛、肿胀、压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 (3)双下肢无神经症状,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4)辅助检查: X线片检查,椎体呈楔形压缩。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2—4周内。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 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 早期:血瘀气滞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中期:营血不调证肿痛虽消而未尽,程度已有减轻,但活动仍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后期:气血两虚证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单纯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拟订。 1、符合单纯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 2、新鲜骨折;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GG000骨折病;ICD10编码为:S32·001腰椎骨折;S22·001胸椎骨折); 2、X线片检查,椎体压缩小于30%; 3、Ⅰ类、Ⅱ类骨折,Ⅲ类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1/3 4、除外骨质疏松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锁骨骨折中医围手术诊疗方案

附件5: 四川天祥骨科医院锁骨骨折中医围手术诊疗方案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和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 一、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术前中医诊疗方案 1.气滞血瘀证: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口服:丹七止痛胶囊(本院自制);外用丹归肿痛酒,外敷独芷止痛散加消肿止痛散(本院自制)。 运用何氏独特手法:理筋。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出,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方剂:和营止痛汤、续骨活血汤

口服:寒湿筋痛胶囊(本院自制);外用舒筋续断药酒,外敷独芷止痛散加续断祛瘀散(本院自制)。 运用何氏独特手法:舒筋。 3. 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剂:八珍汤、补肾壮筋汤。 口服:何氏蜜丸(本院自制);外用温筋除痹药酒,外敷独芷止痛散加泽乌通络散(本院自制)。 运用何氏独特手法:运筋。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一)内治法 1.治当益气化瘀,术后局部淤血阻滞,气血不通因瘀久影响气的流通和化生,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可见气血亏虚,同时伤后兼顾补益气血,使气血旺盛,气足则能行血,气血充足,筋骨得养,有利于损伤的康复。 2.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3. 推荐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血竭、丹参、川断、牛膝、补骨脂、延胡索、甘草。 (二)其他疗法: 1.骨创治疗仪治疗。 2.中药薰药治疗。 3.TDP照射。 4.针灸治疗。

临床路径骨科护理篇

平度市人民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一天年月日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建立入院病历 测量生命体征T: P: R: BP:/ 入院宣教及评估 患者问题预期目标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能说出疾病与治疗相 关护理指导 □是 □否 □是 □否 □是 □否无焦虑情形□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护理指导预期目标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医护团队。注意安全防范。办齐相关手续(医保、新农合),给予饮食指导熟悉病房环境、设施 能掌握宣教内容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通知各项辅助检查及注意事项能正确采集标本,了 解检查目的及意义 □不能 □部分能 □完全能 □不能 □部分能 □完全能 □不能 □部分能 □完全能 配合临床路径【病友篇】说明治疗过程及预估出院日期能了解疾病的治疗过 程,配合治疗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完全了解 执行护士签名 变异: □有 □无变异原因: 执行护士签名:其它护理记录 执行护士签名:

住院日第二天年月日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白班小夜班大夜班头孢皮试□阴性□阳性 备皮□完成□未完 成 通知禁饮食禁饮食时见: 护理指导预期目标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说明手术的目的及术后注意事项能说出手术目 的及注意事项 □无法描述 □部分描述 □完全描述 □无法描述 □部分描述 □完全描述 □无法描述 □部分描述 □完全描述 说明禁饮食的目的及时间能了解禁饮食 的目的及时间 □无法描述 □部分描述 □完全描述 □无法描述 □部分描述 □完全描述 □无法描述 □部分描述 □完全描述 执行护士签名 手术前宣教需要项目打“√”执行日期签名宣教手术前准备、注意事项、过程、 目的及时间 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痰) 指导手术后翻身、早期活动重要性 上下肢功能锻炼 指导手术后相关刀口护理(如:敷料 导管、刀口等) 指导患者及家属,床上使用便盆及床 上大小便训练 术前患者身体清洁工作(如:洗头 洗澡等)说明重要性 变异: □有 □无变异原因: 执行护士签名:其它护理记录 执行护士签名:

脑挫裂伤临床路径.doc

脑挫裂伤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 年版) 一、脑挫裂伤外科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挫裂伤() 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病史:头部有加速性损伤或减速性损伤外伤史。 2.体格检查:根据脑内挫伤灶的部位和范围可出现一些相应的临 床症状和体征,如: ( 1)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烦躁); ( 2)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定向力障碍); ( 3)定位症状(挫伤灶位于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单纯性失语,局灶性癫痫); (4)瞳孔改变(如对称性缩小,并有脑膜刺激征及发热常为合并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如瞳孔针尖样缩小,则可能合并有桥脑损伤, 如单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逐渐消失,合并锥体束征,则提示中脑受 压,可能并发颅内血肿或者严重脑水肿);

(5)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双侧瞳孔缩小,发热 等症状); (6)精神症状 ( 额颞叶脑挫伤可有情绪不稳,烦躁,淡漠等症状 ) 。 3辅助检查: (1)颅骨 X 线平片:多数患者可发现颅骨骨折; (2)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颅压正常或轻度偏高; (3)头颅 CT:脑挫伤灶呈片状高密度或者高低混杂密度,重度挫 伤可合并有脑水肿或脑肿胀,脑室结构等受压变形; (4)头颅 MRI: 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不好确诊的小挫伤灶。 (三)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手术指征: 1.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已有一侧瞳孔散大的脑疝表现; 3.在脱水等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 28 天。 (五)进入路径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挫裂伤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髌骨骨折诊疗常规

髌骨骨折诊疗常规 一概述 髌骨是全身骨骼中最大的种子骨,在膝关节生理运动中其主要作用有三:1、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力。2、维护膝关节的稳定。3、保护股骨髁使其免于直接遭受外伤性打击。髌骨是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行走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行走中伸膝装置最根本的作用是拮抗重力,如髌骨一旦缺如或失常,则拮抗重力的功能必然大受影响,而且髌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因此髌骨发生骨折后,其治疗的根本目的不仅仅简单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而应全面恢复其正常的功能。具体要求如下:1、尽可能保留髌骨。2、充分恢复其关节面平整。3、恢复股四头肌扩张部分的横行裂伤。 4、早期锻炼股四头肌。 5、在可能条件下,早期练习膝关节伸屈运动,以期通过模造,使髌股关节恢复吻合。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有明显膝部突然跪地或受暴力打击等外伤病史。 2、症状、体征:膝部肿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可及凹陷感、骨擦感,浮髌试验(+)。 3、行膝关节正侧位+斜位或髌骨轴位片、膝关节CT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三现代医学骨折分型 按骨折线走行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横断、粉碎、纵行、撕脱。 四治疗方案 1、骨折无明显移位或移位不超过2MM:无论何种类型,均可保守治疗。肿胀明显者先行关节穿刺抽出关节腔积血,再行前、后石膏外固定4-6周,期间行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4-6周后解除外固定,开始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练习。 2、骨折有明显移位、移位超过2MM,关节面不平整者,有手术指征:a、横断及撕脱性型:行膝正中纵行切口、显露骨折端及破裂的肌四头肌扩张部,复位骨折端、保持关节面平整,在髌骨上缘中外1/3及中内1/3处分钻入一枚直径2.0MM或2.5MM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用1号可吸线修补破裂的肌四头肌扩张部。术后第一天但开始行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为主,必要时可配合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为辅。b、纵行骨折型:行膝正中纵行切口,行两枚克氏针+环形钢丝或两枚拉力螺丝钉内固定,用1号可吸线修补纵行破裂的肌四头肌肌腱。术后第一天但开始行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为主,必要时可配合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为辅。c、粉碎性骨折型:行膝正中纵行切口或膝下弧形切口,行多枚克氏针+“8”字钢丝+环形钢丝内固定,用1号可吸线修补破裂的肌四头肌肌腱及扩张部。若固定可靠,术后术后第一天但开始行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为主,必要时可配合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为辅;若固定不可靠,术后应加行髌骨固定套或石膏后托固定4-6周,期间行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4-6周后解除外固定,开始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练习。d、若为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治疗以恢复伸膝装置连续性为主,可摘除游离的碎骨折块,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1号可吸收线修补髌韧带断裂处。术中若检查固定可靠,术后一天可循序渐进配合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为主,小幅度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为辅,6周后开始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加强股四头肌力锻炼为主;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腰椎骨折临床路径 (2015 年版) 一、腰椎骨折(含下胸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骨折(ICD-10: M47.1 fG99.2*) 行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植骨固定术 (ICD-9-CM-3:81.02-81.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 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 2. 体征:出现胸腰部强迫体位,双下肢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阳性体征。 3. 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 ,有椎管占位或没有椎管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外科学》 1. 胸腰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50% 或有椎管占位。 2. 保守治疗无效或对以后功能影响大而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M47.1血99.2*要椎骨折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3-5 天。 1. 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 c 反应蛋白;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胸腰椎正侧位片、CT和MRI。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 天。 1. 麻醉方式:椎管麻醉或全麻或局麻+强化或全麻。 2. 手术方式:腰椎后路减压或不减压闭合复位+ 植骨固定术 3. 手术植物:钉棒系统及各种植骨材料。 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1 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胸腰椎正侧位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