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复习提纲.doc

小学科学复习提纲.doc

小学科学复习提纲.doc
小学科学复习提纲.doc

1、植物的叶山(叶片)、(叶柄)构成。

2、蜗牛靠(腹足)爬行前进,爬行的痕迹会留下(黏液)。

3、(蜂岛)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4、我们身体可以分为(头)、(颈)、(州干)、(四肢)几个部分。

5、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6、液体的多少通常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亳升)来表示。

7、大米品种有(利|米)、(粳米)、(糯米)三大类;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年糕通常用(粳米)

成。(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o

8、淀粉加碘酒会变成(紫黑色)色。

1、你认识的身边的混合物有:(土壤)、(盐水)、(黑墨水)等。

2、风仙花的身体有6部分,它们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被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风)o

4、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零下5摄氏度可以写成(-5笆)o

5、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水艇上浮的办法是(将水压出水舱),让潜水艇下沉的办法是(将水吸入水舱),这是因为大小一样时,物体(重量减轻)就上浮,物体(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新鲜的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等特点。

7、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o

8、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在醋里加入小苏打,会产生很多的(小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火柴会熄灭。(说明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1、我知道与猫相似的小动物有:(兔)、(狗)、(老鼠);跟金鱼相似的小动物有:(鲫鱼)、(鲜鱼)、(鲤鱼);跟鸽子相似的小动物有:(麻雀)、(鸡)、(鹦鹉);跟甲鱼相似的小动物有:(海龟)、(整)、(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动物有:(蝴蝶)、(蝗虫)、(蝉):跟青蛙相似的小动物有:(蟾蛛)、(蝶蝴)、(大貌)。

2、我知道动物有(会运动)、(会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会生长)等共同特点。我还知道植物有(会生长)、(需养料)、(会繁殖)、(需阳光)、(需空气)、(需水分)等共同特点。

3、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做了实验,查明植物从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了,多数的植物的叶能依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自己养料。在制造养料的过程中,绿叶能产生(氧气),所以,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环境)o

4、每片绿色叶子的背面有一些(气孔),是植物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o

5、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人类是山(哺乳类动物)进化来的,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

5、(食盐)、(高钵酸钾)、(白糖)等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沙子)、(面粉)、(食用油)等物质在水中不会溶解。

6、我们可以用(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让肥皂块在水中的溶解得更快。

7、把海水引进盐III,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o

8、(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采用(8)个方位来记录。(雨量器)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9、我们所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云)、(雨)、(风)等。

10、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能利用磁性石头做成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1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高不开(物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12、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当物体慢速运动时,声音就(低)。

13、有些声音我们的耳朵无法感受到,例如“超声波“。而(蝙蝠)不但能听到超声波,还能通过鼻腔发出超声波。在现代医学上,超声波有许多用途。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36) V以下的电是安全的。

2、电路就是山(电源)、(用电器)、电线组成的环路。

3、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作(导体),ill:(铁)、(铜)、(铝)等: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如:(塑料)、(橡胶)、(干木条)等。

4、大多数植物的花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儿部分组成;这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

全)花;缺其中以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有4个花瓣,跟它结构相似的花属于十字花科。

5、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6、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7、植物种子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种子就开始萌发了。

8、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胚芽发育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K后变成(根)。

9、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一代新的生命。

10、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我知道(大豆)、(肉类)、(鸡蛋)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玉米)、(马铃薯)、(米饭)等食物含有糖;(花生)、(食用油)、(牛奶)是含有脂肪的食物:(胡萝卜)、(香蕉)、(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1、微生物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如:面包发霉的(霉菌)。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和动植物一样,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温度)o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o

12、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3、石英、(长石)、(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

15、铅笔是用(石暴)做成的: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石英):花岗岩是雕卿大好材料;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岩石和矿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1、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o

2、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

3、鱼的蛆盖张嘴时(闭合),闭嘴时(张开),它是在呼吸。

4、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吸收)和(反射)o

5、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6、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

7、十八世纪初,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8、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吸热能力)和(反光能力)等有关。

9、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和(温度)等。

10、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阳光、(食物)、(空气)、(一定的环境)等。

11、深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

12、水棱镜是用(水)和(玻璃镜)来分解阳光的。

13、太阳是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大约为6000笆。

14、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300000千米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

沿着宜线传播的。

15、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赭」。

16、把一枚铁钉分别种在干燥与湿润的两个花盆里,埋得同样深,两周后挖

出来,湿过花盆里的铁钉生锈得厉害。

17、假设你的体重有30千克,那么你身体内大约含有18—21千克水。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鲤(°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中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密。

3、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四边形。

5、热传递是通过传导、通和辐射来实现的。

6、燃烧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空气有关。

7、声、光、虫、虬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8、自然界里的水日夜不停地在海洋、天空和地虬之间循环流动。

9、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10、学标的航蒲端的滑轮属于顼重轮—(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11、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旋索桥、拉索桥等。

12、。

13、水在自然界有三种不同的状态,他们分别是一液态、气态、固态。

1、自然界中很多同体物质都是晶体,如:(食盐)、(水晶)。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是(像金字塔)O

2、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它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微观世界。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1632年生于(荷兰),他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还观察了(雨水)、(污水)、(牙垢)等。他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材料弊理成《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他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

4、对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是有一定要求的。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5、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做面包之前,人们在生面团中揉入(酵母)的原因。人类用这种方法发面已经有(5000多)年了。

7、科学家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选种)、(育种)或农作物杂交,研制出许多新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质量)C

8、对于固体垃圾,全世界普遍采取了(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我们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9、有毒的垃圾的处理要特别注意。掩埋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会污染(大气)。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响,会(生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0、除了垃圾问题之外,当前人们还面临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臭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一些环境问题。

11、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得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得宇航员。2005年10月,神舟5号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得宇航员。

12、月相的变化周期是(约29天),我国古人所说的朔望月中的朔指的是(农历初一前后),望指(农历十五前后)o

1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关于环形山的成因,k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也有人认为是(火山爆发)而形成。

14、日食往往会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发生时时(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日食可能会出现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三种情况。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夭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太阳最近的是(水星),与地球最近的是(金星),赤道直径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16、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除银河系外,人们还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0

一、实验名称:给锅里的水加热

实验研究问题:哪些材料传热本领强?

材料:1、铁片、铝片、型料片、玻璃片、木片、卡纸片、棉布片、陶瓷片各一片、橡皮泥(里面加L/3的细砂与橡皮泥揉均匀,可较好的防」上橡皮泥加热变软)若干块,边长为15厘米的白纸,回形针:2、酒精灯、三脚架、火柴、小瓶盖、直径为20厘米的圆铁片。过程和方法:用提供的材料分别制作成同样大小、厚度一致的可以装水加热的〃锅〃,装上同样多的水,给它们同时加热,看哪个〃锅〃里的水最先冒泡或最先烧开。实验结果: 金属传热快,水会先热。

注意事项:

1、用橡皮泥围在铁片、铝片、玻璃片、陶瓷片的四周做成〃锅圈",橡皮泥要紧贴在材料上以防止漏水,不要太薄,高度不能太高、最好不要超过1厘米。

2、各种材料的〃偶〃可以离圆铁片的中心稍远一些,且距铁片中心的距离要差不多:

3、尽可能保证各种材料的〃锅〃底都比较平整的放在I员I铁片上:

4、让酒精灯的火焰给圆铁片的中Jt\处加热:

5、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火烧伤,也不要被热水烫着。

一、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光滑和粗糙的长条形木板(每组两块)、同样的氏方体和圆柱体木块(每组各两块)、钩码(每组若干)过程和方法:

1 .将条形木板一端架高,使之成为一个斜面(约30度角)

2. 将两个同样的方形木块分别放在光滑和粗糙的木板上,观察它们在木板上滑下的现象

3. 将两个同样的圆柱体木块同时放在一块木板上,一个横放使之向F滚动;一个赂放使之向下滑动,观察现象。

4. 在小车上放上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5. 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6. 再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

现象:光滑的木板上的木块比粗糙的木板上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滚动的木块比滑动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小车上的重物越重,受的摩擦力越大,因此所需的拉力也就越大。

注意事项:做重力实验时,小车的运动速度要一样。

特别说明:用重力牵引小车,拉力的大小就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二、实验名称:摆的实验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

材料:摆绳(每组一根)、钩码(每组两个)、铁架(每组一个)、秒表(每组一个)、量角器(每组一个)过程和方法:

1. 把摆绳固定在铁架上,在摆绳上挂上一个钩码

2?轻轻推动摆绳,记录摆摆动10次的时间

3. 在摆绳下端增加一个钩码,记录摆摆动10次所需的时间

4. 在摆绳下端只留一个钩码,将摆绳的长度增加一倍,记录摆摆动10次的时间

5. 将摆绳长度变第一次实验的长度,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摆动幅度小于15度、等于15度、大于15度时摆摆动10次的时间

6 .比较分析数据

现象:摆摆动10次所需的时间只受摆长的影响,其他因素不能影响摆的摆动时间。摆长增加一倍后,摆摆动10次所需的时间大约也会增加一倍。

(自己在家中能不能找些小材料,做这个小研究,在实验中能否发现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

一、杠杆的研究

要研究的问题: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材料:杠杆尺、钩码。

过程和方法: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

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结果: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H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思考:自己还能用什么的哪些材料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如:用直尺、橡皮、铅笔等材料,也能做这个实验吗?)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研究

研究的问题:轮轴什么情况下是省力的?

实验材料:螺丝刀、线、钩码。

实验过程:将线扎在螺丝刀刀柄上,另外一端挂一个钩码,用手握住刀把,旋转螺丝刀将钩码向上提起。反过来,将线扎住刀把,手握刀柄,旋转螺丝刀将钩码向上提起;比较两次实验的感觉,说明了什么?

思考:实验中,螺丝刀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三、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

设计H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材料: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过程和方法: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血。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么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心度的木板掐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血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注意事项: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四、实验名称:热传递

研究的问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材料:一杯红色热水、一杯无色冷水:蜡烛;火柴棍、铜丝、蜡烛油、酒精灯、铁架台。

过程和方法:

1、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烧杯壁慢慢加入一杯凉水,仔细观察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程。

么点燃蜡烛作为热源,用于感觉??下,手在火焰的哪个方向上感觉更热?趴在一段铜乞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棍,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火柴都向下悬挂,在铜丝的一端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果:

1、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先直接流到杯底,然后慢慢的从杯壁往上流,说明加入的冷水受到『热开始上浮了。

2、实验结果非常明显,火焰上方感觉热多了,说明热在空气中主要是向上传递的。

3、靠近酒精灯的火柴棍先掉下来,接着依次掉下来,直至最远一根。注意事项:在第三个实验中,固定火柴棍时, 注意每根间隔都不要太长。特殊说明:液体对流实验还可?以这样做:找一个烧杯,并在杯底放一些锯末,往烧杯中倒入水,用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可?以看到锯末自下向上慢慢升起来,当接近水平面时又慢慢降下*在加热过程中,水中的据末总是这样上升下降。过一会儿,整杯水就山凉变热了。

五、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什么有关?

材料: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过程和方法: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昂: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注意事项:研究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一是芯的材料(熟铁芯磁场最强,而空气芯磁场最弱);".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国数:三是线圈中电流的强度:四是缠绕的电线与铁芯的距离。

思考:通过实验,我知道电磁铁的磁力跟哪些因素有关?

一、实验名称:填埋场模拟实验

研究的问题:垃圾简单填埋对环境会不会有影响?

材料:广口瓶、银子、喷血、滴管(每组一套)、河沙、细石子(每组若干)、纸巾(每组2-3张)、墨水(每组一?瓶)

过程和方法:

1. 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

2. 在瓶中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3. 在石子上铺上2厘米的河沙

4. 用锻子往瓶中靠瓶壁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沙埋住

5. 慢慢往瓶中喷水,观察现象

现象: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

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中的材料分别模拟了实际环境中的什么?

注意事项:浸墨水时注意不要溅到衣服和桌上

二、实验名称:“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

研究的问题:“环形山”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

过程和方法:

1. 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

2. 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3. 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叫坑。

思考:实验产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中分别用重球、注射器中喷出的水模拟了什么?

附录:两种实验器材使用注意事项:

1、酒精灯的使用:(1)使用时,把灯帽打开,放在旁边:

⑵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火;⑶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中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4)不用时,用灯帽灭火。(用灯帽盖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2、指南针的使用: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极与盒底标明的南、北相一致。这时,指南针盒底标明的东、南、西、北便是实际的东、南、西、北方向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