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临床研究论文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临床研究论文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临床研究论文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临床研究论文

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50例,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体检且结果为健康的人群50例,将他们分为三组,高血压组、高糖组和对照组(健康者),对这三组分别进行超声彩色多普勒的颈部血管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分别对三组受检者的imt增厚发生率、斑块发生率,以及imt和bimt的内中膜厚度情况比较,高血压组和高糖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仪器采用东芝-8000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在7.5mhz,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的检测,分别对血管的内径、血管内中膜回声、内中膜厚度(imt)以及总动脉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bimt)进行检测。

所有受测者均取仰卧位,头部略微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将探头置于颈根部,并调整声多普勒取样线与血流的方向呈﹤60°夹角,从颈动脉起始处直至颈内动脉人颅位置依次进行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横切面扫查。

1.3 判断标准正常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内中膜<1.0mm,颈总动脉分叉处imt<1.2mm;斑块的测量:血管壁局部向管腔内增厚、隆起,血管壁局部厚度≥1.5mm;正常颈动脉颜色丰富,血流朝向的探头显示红色,背部显示蓝色。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指南

厦门市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指南(2016年版) 一、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超声检测 1. 常规检测动脉 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锁骨下动脉(SA)及无名动脉(INA)。 2. 常规检测参数 动脉管径、内 - 中膜厚度(IMT)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 3. 常规检查流程 (1)二维灰阶显像 首先以横断切面,右侧自无名动脉起始、左侧从 CCA 自主动脉弓分支开始,连续观察 CCA 全程、ICA-ECA 分叉、ICA 起始段及分叉以远 4-6cm 范围、ECA 主干及其分支血管壁三层结构及血管腔内回声、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再以纵切面测量 CCA 远段(分叉水平下方 1.0-1.5cm 范围)、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起始段管径相对膨大处)管径及 CCA 远段及颈动脉球部的 IMT。 测量 IMT 与管径应避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径测量是血管后壁内膜上缘至前壁内膜下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当出现血管狭窄时应测量血管的残余与原始内径。IMT 的测量是血管后壁内膜上缘与外膜上缘的垂直距离,即血管壁内膜与中膜的联合厚度。 图1 颈动脉管径测量(左图)及IMT测量(右图)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表面纤维帽的完整性及斑块内声学特征,测量斑块的大小,以长× 厚(cm)表述大小,多发性斑块测量最大的责任斑块。 (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 通过 CDFI 模式观察检测动脉管腔的血流充盈状态,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对溃疡性斑块的进一步评估。对于极重度狭窄管腔的检查,通过 CDFI 血流成像调节可以提高病变检出率。| (3)脉冲多普勒超声(PW)

颈部血管正常参考值

不同年龄颈动脉内径测值(mm,X SD ) 年龄(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20~40 6.60.4 5.40.5 4.30.4 41~50 6.70.5 5.60.5 4.60.5 51~60 6.90.5 5.40.6 4.40.6 61以上7.50.9 6.00.8 4.7 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参数测值(cm/s,X SD)及阻力指数 血管名(动脉)Vmax(峰值流速)Vmin(最低流速)TAV(平均流速)阻力指数颈总91.320.727.1 6.422.5 5.10.70.05颈内67.614.327.3 6.422.2 5.50.590.06颈外70.916.118.1 5.115.2 4.60.740.09 颈动脉与颈内静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管壁血流方向频谱血流 颈动脉不随呼吸变化厚,有内膜回声流向头侧搏动性血流颈内静脉随呼吸变化薄,无内膜回声回心血流非搏动性血流 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分支位置舒张期血流颈内动脉大无后外明显 颈外动脉小有前内不明显 左、右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测值(X SD) 侧别内径(mm)Vmax(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平均流速(cm/s)左 3.80.460.113.423.4 5.320.7 4.3 右 3.60.361.215.222.77.021.0 4.8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腋动脉 4.30.892.326.425.07.222.0 6.4肱动脉 3.10.775.023.320.07.017.0 5.2尺动脉 2.10.344.010.2 4.3 4.127.0 4.2桡动脉 2.30.444.612.6 5.0 4.820.0 4.0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股总动脉7.9 1.397.022.335.98.214.68.2 股浅动脉(近) 6.7 1.385.024.730.29.212.7 6.1 股浅动脉(远) 6.2 1.174.021.330.09.812.5 6.2腘动脉 5.5 1.062.013.625.89.110.8 6.4 胫前动脉(近) 3.80.651.014.519.09.710.0 5.2 胫后动脉(远) 2.40.446.017.510.07.08.5 4.7 整理文本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简介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目录 第一部分头颈部血管 第一章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 第二章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腹部血管 第一章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肠系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七章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部分四肢血管 第一章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上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下肢浅静脉超声评价与标记指南 第七章动静脉造瘘术前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价指南 第八章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附录外周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采集 编者分组 头颈部血管组: 组长:华扬 编者(按章节为序):华扬、何文、段云友 腹部血管组: 组长:王金锐 编者(按章节为序):邓学东、王金锐、罗燕、李建初、唐杰四肢血管组: 组长:唐杰 编者(按章节为序):唐杰、温朝阳、段云友、童一砂、秦卫《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编写委员会(按章节为序) 华扬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

动脉硬化检测

动脉硬化检测 检测项目 一般检查A、内科、血脂四项、动脉硬化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适用人群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血脂异常的人 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 检测项目 疾病检测项目组合检测项目检测目的 动脉硬化检测 一般检查A 通过仪器测量人体身高、体重及血压,科学判断体重是否标准、血压是否内科通过视、触、叩、听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血脂四项 测定血清中血脂含量,它们的增高或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很大的 谢紊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性预测和营养学评价。 动脉硬化检测对人体动脉血管做总体性评估,便于早发现动脉硬化。 温馨提示: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长期吸烟、缺乏运动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积极进行动脉硬化检测,防治动脉硬化。 疾病现状 “全世界每年的死亡人口中约有1/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发病基础。” 高发人群 易患动脉硬化的人群 1、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血脂异常的人; 3、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 4、有动脉硬化家族史者; 5、吸烟、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的人群; 6、饮食缺少蔬菜水果、高脂饮食的人群; 7、腹型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 温馨提示:若您属于动脉硬化高危人群,您应进行动脉硬化检测以明确您是否有动脉硬化。 疾病的危害 动脉硬化知多少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心病和脑血栓是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高风险。 1、动脉硬化就像水管生了锈,结果是管腔越来越窄。如果这些“锈” 把管道堵住了,就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2、动脉遍布全身,动脉硬化也是全身性的。如果心脏冠状动脉堵了,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

甲状腺超声检查规范指南 版

厦门市甲状腺超声检查规范指南(2016年版) 一.超声检查适应症: 1.临床出现甲状腺相关症状或体征 2.核素、CT或实验室检查发现甲状腺异常 3.甲状腺外科手术前、术中及术后评估 4.甲状腺病变的随访 5.甲状腺活检、消融或其他介入手术的定位 二.超声检查方法 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行颈部I131放射治疗的患者需在治疗1个月后再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行ECT检查的患者需在1周后再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1.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体位,在颈后及双肩后垫一枕头,头稍后仰,呈头低颈 高位,充分暴露颈前及侧方。 (2)侧卧位:如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可采取侧卧位,分别检查甲状腺左、 右叶。检查两侧颈部淋巴结时,也可采用侧卧位。 2.扫查方式 原则:包含所有甲状腺组织(两侧叶、峡部、锥状叶) (1) 横切扫查时,左右叶分别从上向下滑行扫查,直至甲状腺下极消失为止。 (2) 纵切面扫查时,可沿甲状腺左右叶的长径扫查,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做 一系列的纵切面滑行扫查。 (3)任意角度切面,针对感兴趣区的任意角度多切面扫查,评估感兴趣区超 声特征。 (4)甲状腺血管扫查: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探测甲状腺实质血流、结节血 流以及甲状腺大血管情况(甲状腺上动脉)。 (5)甲状腺周围颈部软组织:扫查范围为颈前、颈侧区。有无异常回声,有 无异常淋巴结病变。 图1 在左右侧叶纵切面上极扫查甲状腺上动脉,(左图); 甲状腺周围颈部软组织颈前颈侧区扫查范围(右图)

3.检查程序 (1)检查内容 ①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整体) a)体积:增大(上下径>6cm,前后径>2cm,横径>2cm,峡部前后径> 0.5cm)、正常、缩小(两侧叶体积之和小于6cm3) b)包膜:清晰,模糊或中断 c)实质回声: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强度(正常,减低或增高),粗细,网格 d)血流:丰富、正常、减少 e)PW:甲状腺上动脉内径有无增宽,流速有无增快,RI有无升高或降低一般无法做定性诊断。 一些典型弥漫性疾病表现: Graves病:甲状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实质回声减低,血流较丰富,甲状腺上动脉PSV增快。 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体积增大或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增粗,呈网格状,内或见小片状低回声区。 甲减: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回声减低增粗,血流正常或丰富。 ②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内分泌学定义) 甲状腺内散在的病灶,影像学检查能将其和周期甲状腺组织清楚分界(2009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定义) 超声评估: a)部位:两侧叶上、中、下三区,加上峡部,共7个区域。 b)数目:单发,多发 c)大小:一般在纵切面上测量,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 d)A/T:A/T≥1,A/T<1 e)结节边缘形态:不规则(分叶状,成角、蟹足状),椭圆形或圆形,直立状 f)结节的边界:清晰,模糊不清 g)周边声晕:完整,不完整,无;厚声晕(>2mm),薄声晕(≤2mm); 均匀声晕,不均匀声晕 h)内部结构:实性,实性为主(实性成分>50%),囊性为主(囊性成分>50%),囊性 i)回声水平:高、等、低、极、无(与甲状腺实质回声相比) j)回声均匀性:均匀、不均匀 k)后方回声:增强、衰减、侧边声影、混合性改变、无变化 l)钙化:微钙化(<2mm),粗钙化(>2mm),弧形钙化,无钙化 m)浓缩胶质: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 n)血流信号:周边型,中央型,混合型,无血流型 o)RI:高>0.7,不高<0.7 超声鉴别诊断: a)定位鉴别:与甲状旁腺、食道、淋巴结、其它邻近器官疾病鉴别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全身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眼部及甲状腺超声测值 本帖最后由如意于 2010-1-24 10:03 编辑 腹部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 门静脉内径0.8-1.2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吹风样带状频谱,平均血流速度15.2+-2.9cm/s。 肝右静脉内径0.4-0.9cm,肝中静脉内径0.5-0.9cm,肝左静脉内径0.5-0.9cm。频谱特点为三相波波型,两个负相波及一个正相波。 肝动脉内径0.2-0.5cm。频谱显示为与心跳一致的搏动性血流频谱,其特点是收缩期血流之后,可见较高的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55-70cm/s 腹主动脉内径。肾动脉以上内径2.0-3.0cm,肾动脉以下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上内径1.5-1.8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呈正向单尖峰形,频带窄,舒张期呈正向低速血流。峰值速度90-130cm/s。 腹腔动脉内径0.57+-0.07cm。频谱显示为正向双峰形频谱,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峰值速度135+-11cm/s。 肠系膜上动脉内径0.6+-0.09cm。频谱显示为空腹时收缩期单峰形呈,峰尖,上升速度快,下降支陡直,舒张期为低速血流,并有反向血流。峰值速度 119+-22cm/s。进食后舒张期血流增加,反向血流消失。

肾动脉内径0.5-0.7cm。频谱显示为收缩期快速上升,下降支较缓慢,舒张期为正向血流,且占据整个舒张期。峰值速度60-120cm/s,RI=0.5-0.7。 下腔静脉内径。近心段2.0-2.4,中段(在肾动脉水平)1.9-2.1cm,远心段(在髂总静脉汇合处水平)1.7-1.9cm。 子宫及卵巢正常参考值: 子宫上下径5.5-7.5cm,前后径3.0-4.0cm,左右径4.5-5.5cm。宫颈长约2.5-3.0cm,宫颈前后径《3.0cm。 成年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2cm。 甲状腺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侧叶前后径、左右径不超过2cm,上下径3-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 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小于2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s)20-30cm/s,平均速度(Vmean)12-20cm/s,阻力指数(RI)0.5-0.6。

动脉硬化检测及临床应用

动脉硬化检测及临床应用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各种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为动脉血管壁弹性的改变,并且此项改变早于结构的改变因此,应进行及时动脉硬化早期检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 动脉硬化动脉病变的两种主要型态 血管阻塞: 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硬化: 主要原因为血管壁弹性纤维老化 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1/3。广大临床工作者已经达成共识:以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为典型特征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动脉弹性主要反映动脉舒张功能的状态,它取决于动脉腔径大小和管壁硬度或可扩张性,是反映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指标。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各种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为动脉。血管壁弹性的改变,并且此项改变早于结构的改变。因此,应进行及时动脉硬化早期检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 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 ABI的測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流行病学调查、血管实验室检查和诊室中,测量ABI能可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提供客观的标准。ABI提供的关于患者预后方面的信息有助于预测肢体存活、伤口愈合和存活。ABI 可用于筛查下肢动脉疾病或监测治疗措施的疗效。与下肢血管造影的比较研究证实了ABI 作为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工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研究证实,ABI异常是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与死亡率呈负相关。ABI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国外已得到广泛认可。 2006AHA发布的下肢动脉疾病指南中明确按ABI值将患者分为正常、临界、轻中度及重度四级,各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依次为1.2%,2.1%,4.0%及10.8%。由此可见外周血管病变的存在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ABI指数作为一个临床上的早期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一种手段,与金标准下肢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进行比较,它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都是95%以上。根据异常ABI诊断的下肢动脉疾病提示可能存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其他临床特征 通常认为ABI值在0.41~0.90时,血流轻到中度减少;脚踝最高血压(Systolic) 上臂最高血压(采用左右最高值)ABI normal range0.9- 1.3 ABI < 0.9 有动脉阻塞之可能性 ABI <0.8 动脉阻塞的可能性高 0.5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超声检查规范 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向另一侧倾斜。 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测量颈总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 1.5cm范围的内膜厚度)与分叉部内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连续纵向及横向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壁,观察有无血管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是否导致狭窄,若狭窄测该处直径狭窄率、面狭窄率。CDFI及PW于狭窄处及其远端检出高速血流。 PW将取样容积置于颈总动脉中段、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远端,通过频谱检测分析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VOLUME)、管腔内径。 CDFI纵向及横向连续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观察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变异。

二、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常规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任何检查前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检查以及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量进餐前后的变化时,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查。 (二)、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0~90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右后叶的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他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 (三)、扫查方法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面和正规,按一定步骤有序地进行。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首先从左肝开始扫查。 肝脏超声常规切面 探头位置:

血管内径及流速正常值

全身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眼部及甲状腺超声测值 本帖最后由如意于 2010-1-24 10:03 编辑 腹部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 门静脉内径0.8-1.2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吹风样带状频谱,平均血流速度15.2+-2.9cm/s。 肝右静脉内径0.4-0.9cm,肝中静脉内径0.5-0.9cm,肝左静脉内径0.5-0.9cm。频谱特点为三相波波型,两个负相波及一个正相波。 肝动脉内径0.2-0.5cm。频谱显示为与心跳一致的搏动性血流频谱,其特点是收缩期血流之后,可见较高的舒张期血流。峰值速度55-70cm/s 腹主动脉内径。肾动脉以上内径2.0-3.0cm,肾动脉以下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上内径1.5-1.8cm,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呈正向单尖峰形,频带窄,舒张期呈正向低速血流。峰值速度90-130cm/s。 腹腔动脉内径0.57+-0.07cm。频谱显示为正向双峰形频谱,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峰值速度135+-11cm/s。 肠系膜上动脉内径0.6+-0.09cm。频谱显示为空腹时收缩期单峰形呈,峰尖,上升速度快,下降支陡直,舒张期为低速血流,并有反向血流。峰值速度 119+-22cm/s。进食后舒张期血流增加,反向血流消失。

肾动脉内径0.5-0.7cm。频谱显示为收缩期快速上升,下降支较缓慢,舒张期为正向血流,且占据整个舒张期。峰值速度60-120cm/s,RI=0.5-0.7。 下腔静脉内径。近心段2.0-2.4,中段(在肾动脉水平)1.9-2.1cm,远心段(在髂总静脉汇合处水平)1.7-1.9cm。 子宫及卵巢正常参考值: 子宫上下径5.5-7.5cm,前后径3.0-4.0cm,左右径4.5-5.5cm。宫颈长约2.5-3.0cm,宫颈前后径《3.0cm。 成年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2cm。 甲状腺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侧叶前后径、左右径不超过2cm,上下径3-6cm,峡部前后径小于0.5cm。 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小于2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s)20-30cm/s,平均速度(Vmean)12-20cm/s,阻力指数(RI)0.5-0.6。

颈部血管超声技术操作指南

附 5 颈部血管超声技术操作指南 1、仪器设备及检查前准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规采用宽频或变频线阵探头。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低频凸阵探头或小凸阵探头或扇形(相控阵)探头。 检查前准备: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前应询问心脑血管病及相关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药物或外科治疗史和相关影像检查结果。 2、检查技术及诊断标准。 (1)正常颈动脉超声检查步骤:正常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超声检查。 (2)采用灰阶显像方式先以横切面再以纵切面检测,右侧自无名动脉、左侧从颈总动脉自主动脉弓起始处开始连续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颅外段全程、颈外动脉主干及分支。 (3)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包括内膜、中膜、外膜。 (4)纵切面分别在颈内、外动脉分叉水平上下方 1-1.5cm 范围内测量颈总动脉远段(分叉下方)、颈内动脉球部(窦部)、颈内动脉近段(分叉上方)直径和颈总动脉远段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无斑块位置);观察上述部位有无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鉴别颈内外动脉(表 1)。 (5)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动脉血流充盈状态。 (6)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远段)、颈内动脉球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存在血管狭窄时计算颈内动脉狭窄段与颈总动脉(或狭窄远端)流速比值,分析血流频谱特征。 表 1. 颈内、外动脉的鉴别 (7)正常椎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观察双侧椎动脉从开口处、椎间隙段、枕段全程的血管形态、走形、起源,测量记录椎间隙段管径及血流速度。 (8)正常锁骨下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观察检测双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处至椎动脉分支水平血管结构特征,测量开口处血流速度。 3、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颈部血管正常参考值

不同年龄颈动脉内径测值(mm,X SD)年龄(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20~40 6.60.4 5.40.5 4.30.4 41~50 6.70.5 5.60.5 4.60.5 51~60 6.90.5 5.40.6 4.40.6 61以上7.50.9 6.00.8 4.7 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参数测值(cm/s,X SD)及阻力指数 血管名(动 脉)Vmax(峰值流 速) Vmin(最低流 速) TAV(平均流 速) 阻力指数 颈总91.320.727.1 6.422.5 5.10.70.05颈内67.614.327.3 6.422.2 5.50.590.06颈外70.916.118.1 5.115.2 4.60.740.09 颈动脉与颈内静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管壁血流方向频谱血流 颈动脉 不随呼吸变 化厚,有内膜回 声 流向头侧搏动性血流 颈内静脉随呼吸变化 薄,无内膜回 声回心血流 非搏动性血 流 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分支位置舒张期血流颈内动脉大无后外明显 颈外动脉小有前内不明显

左、右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测值(X SD) 侧别内径(mm) Vmax(峰值流 速)舒张期最低 流速 平均流速 (cm/s) 左 3.80.460.113.423.4 5.320.7 4.3右 3.60.361.215.222.77.021.0 4.8正常人上肢动脉血管内颈及血流参数值表(X SD)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腋动脉 4.30.892.326.425.07.222.0 6.4肱动脉 3.10.775.023.320.07.017.0 5.2尺动脉 2.10.344.010.2 4.3 4.127.0 4.2桡动脉 2.30.444.612.6 5.0 4.820.0 4.0正常人下肢动脉管径及血流参数值表(X SD)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股总动脉7.9 1.397.022.335.98.214.68.2股浅动脉 (近) 6.7 1.385.024.730.29.212.7 6.1股浅动脉 (远) 6.2 1.174.021.330.09.812.5 6.2腘动脉 5.5 1.062.013.625.89.110.8 6.4胫前动脉 (近) 3.80.651.01 4.519.09.710.0 5.2胫后动脉 (远) 2.40.446.017.510.07.08.5 4.7

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参数

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参数 功能简介: 国内首家无创多功能血压脉搏测量装置经过多年的研究,在近年发展起来的动脉脉搏波波谱理论基础上,开发出了动脉僵硬度检测和动脉阻塞程度的检测设备,该设备的面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可以提供用于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查和治疗的临床数据,是综合全面的筛查及预后评估设备。该产品应用示波法技术,使用高精度袖带,测量四肢血压和脉搏波波形,并测得ABI、BAI和PWV等数值。该设备具有检测速度快、无创伤、准确灵敏、操作便捷、不受操作者影响,检测费用低廉等特点。 1、测量参数 1.1、★在同一心动周期内,四肢血压同步测量SBP(收缩压)、DBP(舒张压)、MBP(平均动脉压)、PP(脉压差); 1.2、★PWV(脉搏波传导速度)、ABI(踝臂指数)、BAI(臂踝指数); 1.3、PVR(脉搏体积记录); 1.4、UT(脉搏波上升时间); 1.5、%MAP(平均动脉压); 1.6、AI(反射波增强指数); 1.7、BMI(体格指数); 1. 8、Vs(收缩期峰流速);Vd(舒张末期流速);Vm(平均流速); 1. 9、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S/D(收缩/舒张); 2、技术指标 2.1、显示部分 2.1.1、显示方法:高分辨率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屏; 2.2、脉搏波部分 2.2.1、测定方法:空气容积脉博法; 2.2.2、脉博数测量范围:35~185bpm; 2.2.3、脉搏精度:±2次/分。 2.2.4、增益:手动5档x1/4、x1/2、x1、x2、x4。 2.3、无创血压测量部分 2.3.1、示波法(单肢、单侧、四肢同步测量); 2.3.2、加压方法:气泵自动加压; 2.3.3、排气方法:自动减压排气,具有断电后自动放气功能; 2.3.4、静态血压测量范围:0mmHg~300mmHg, 误差:±4mmHg; 2.3.5、显示分辨率:1mmHg; 2.3.6、压力精度:± 3 mmHg; 2.3.7、安全装置:可自行设定最高控制压力,自定义测量最高可测300mmHg。 2.4、★多普勒超声CWD部分 2.4.1、4M/2M探头; 2.4.2、功率连续可调; 2.4.3、滤波参数可调; 2.4.4、显示标尺可调;

颈部血管正常参考值

不同年龄颈动脉内径测值(mm,X±SD ) 年龄(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20~40 6.6±0.4 5.4±0.5 4.3±0.4 41~50 6.7±0.5 5.6±0.5 4.6±0.5 51~60 6.9±0.5 5.4±0.6 4.4±0.6 61以上7.5±0.9 6.0±0.8 4.7± 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参数测值(cm/s,X SD)及阻力指数 血管名(动脉)Vmax(峰值流速)Vmin(最低流速)TAV(平均流速)阻力指数颈总91.3±20.7 27.1±6.4 22.5±5.1 0.7±0.05 颈内67.6±14.3 27.3±6.4 22.2±5.5 0.59±0.06 颈外70.9±16.1 18.1±5.1 15.2±4.6 0.74±0.09 颈动脉与颈内静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管壁血流方向频谱血流 颈动脉不随呼吸变化厚,有内膜回声流向头侧搏动性血流颈内静脉随呼吸变化薄,无内膜回声回心血流非搏动性血流 颈内、颈外动脉的鉴别 血管名称管腔分支位置舒张期血流颈内动脉大无后外明显 颈外动脉小有前内不明显 左、右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测值(X SD) 侧别内径(mm)Vmax(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平均流速(cm/s)左 3.8±0.4 60.1±13.4 23.4±5.3 20.7±4.3 右 3.6±0.3 61.2±15.2 22.7±7.0 21.0±4.8 正常人上肢动脉血管内颈及血流参数值表(X SD)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腋动脉 4.3±0.8 92.3±26.4 25.0±7.2 22.0±6.4 肱动脉 3.1±0.7 75.0±23.3 20.0±7.0 17.0±5.2 尺动脉 2.1±0.3 44.0±10.2 4.3±4.1 27.0±4.2 桡动脉 2.3±0.4 44.6±12.6 5.0±4.8 20.0±4.0 正常人下肢动脉管径及血流参数值表(X SD) 血管D(mm)Vs(cm/s)Vr(cm/s)Vd(cm/s)股总动脉7.9±1.3 97.0±22.3 35.9±8.2 14.6±8.2 编辑版word

动脉硬化检测装置相关知识

动脉硬化检测装置的相关知识 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为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主要的危险因素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血脂异常;血压增高;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等。次要的危险因素为:肥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者;西方的饮食方式(常进较高热量、含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的食物者);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性情急躁、好胜心和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的A型性格者。凡存在以上易感因素者,均应定期监测,早期预防积极治疗与动脉硬化有关的一些疾病。 血液在心脏的作用下,流经血管到达外周的过程中,在动脉血管上形成了前向的脉搏波,这一前向波在血管壁上的传导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管壁的僵硬度。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动脉壁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来评估动脉血管,特别是大血管的僵硬度。动脉的僵硬度主要取决于动脉血管壁的弹性,血管腔径与壁厚度。 动脉硬化病变是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早期筛查与发现动脉硬化病变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战线前移,并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动脉硬化无创检测应用示波法线性膨胀技术,使用高精度双层袖带在检测心电图(ECG)和心音图(PCG)的同时测量四肢血压和脉搏波(PVR)波形,并测得踝臂指数(AB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40多项参数。 1、ABI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是判断由粥样动脉硬化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阻塞的指标。通过同步测量四肢的血压,再由脚踝收缩压除以上臂收缩压中较高的值,得出结果。根据ABI,可以判断下肢动脉的狭窄、阻塞情况。对于阻塞性动脉硬化症的诊断和术后观察最合适。此外,通过观察左、右上臂血压差,可以检测出大动脉炎症和锁骨下动脉狭窄等上肢动脉的异常情况。能够在下肢动脉阻塞无症状期检出异常人群。ABI 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总体心血管危险度增加的指标。

颈部血管血流超声常用参考值

颈部血管血流参数参考值 内径(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mm/s)PI RI 颈总动脉 6.7 +_0.5 92 +-20 1.60 +-0.40 0.70+-0.07 颈内动脉 5.6 +-0.5 67 +-13 1.15+-0.32 0.59+-0.06 颈外动脉 4.6+-0.5 71+-18 1.88+-0.54 0.74+-0.08 椎动脉 3.6+-0.3 50+-12 1.13+-0.11 0.62+-0.03 颈总动脉内膜厚度〈1.0mm 分叉处〈1.2mm 颈内颈外动脉鉴别 内径颈部分支颞浅动脉拍打试验位置多普勒频谱 颈内动脉大无无后外侧低阻型 颈外动脉小有锯齿波频谱前上侧高阻型 上下径(长径) 前后径(厚径)左右径(宽径) 子宫55-75 mm 30-40mm 45-55mm (宫颈长25-30 mm 前后〈30mm 〉卵巢30 mm 20 mm 40 mm 前列腺30 mm 20 mm 40 mm 睾丸长40mm 厚20mm 宽30mm [附睾头长9-16 厚5-12 宽7-16(mm) (32-52mm) (16-26mm) (18-35mm) 体1-4mm ] 甲状腺30-60mm 〈20mm 〈20 mm [ 峡部前后径〈5 mm] 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2 mm 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 20-30cm/s 平均12-20cm/s 阻力指数(RI)0.50-0.60 甲状旁腺正常5X3X1mm ( 最大12X12X1mm 最小2X2X1mm) 颈动脉结构示意图: -|右侧颈内动脉( ICA ) | |---右侧颈总动脉RCCA-----|右侧颈外动脉( ECA ) | 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SCA)—椎动脉( V A ) | | | |--左侧颈总动脉LCCA---|左侧颈内动脉( ICA ) | | | |左侧颈外动脉( ECA ) | |左锁骨下动脉(SCA) —椎动脉(V A)

动脉硬化检测仪完整版

动脉硬化检测仪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包:动脉硬化检测仪 一.基本要求: 设备总体要求:能提供安全、准确、舒适的无创伤检测方法,提供血管健康咨询管理,为测试者提供独立的健康分析数据,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检测依据。 1.设备名称:动脉硬化检测仪 2.数量:1台 *3.品牌:原装进口 二.动脉硬化检测仪技术参数 (一)、技术规格和配置要求 1. 产品通过美国FDA(需提供资质证明材料)。 2. PWV:(BaPWV)国际公认的动脉硬化指数,能测量分段的PWV。 *3. ABI:踝臂指数,通过下肢动脉闭塞程度,来预防脑血栓、心肌梗塞 4. 可做运动负荷试验,进一步确诊ABI值在附近的并伴有跛行症状的患者* 5. 国内用户量200家以上,省内用户量在三家以上的(含三家)使用名单(必须附客户表及联系方式)。 6. 国家十一五“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项目推荐使用设备,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动脉硬化无创检测与血管健康评估”多中心科研项目推荐使用设备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推荐使用设备。 7. PVR:(脉搏体积记录) 8. STI:(收缩时间间隔) 9. HR:心率 10. PEP:(射血前期) 11. ET:(射血时间) 12. ET/PEP:(射血指数) 13. ECG:心电 14. PCG:心音 15. SYS:舒张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四肢同步测量结果) 16. DIA:收缩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四肢同步测量结果) 17. MAP:平均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四肢同步测量结果) 18. PP:脉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四肢同步测量结果) 19. UT:波形上升时间 (二)、显示部分 1. 中文彩色液晶显示屏 2. 曲线表示:ECG1PCG1PVR4 ECG:25mm/秒 3. 描记速度 PCG:25mm/秒 PVR:25mm/秒 (三)、无创血压测定部分 1 测定原理:动脉搏动描记法 2 压力测定:半导体压力感应器 3 压力显示范围:10-300mmHg 4 脉搏数显示范围:30-180bpm

超声正常值

超声正常值 儿童! 1)心界 年龄左界右界 <1岁, 左锁骨中线外1~2cm , 沿右胸骨旁线 2-5岁, 左锁骨中线外1cm ,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5-12岁, 左锁骨中线上或线内0.5~1cm , 接近右胸骨线 >12岁, 左锁骨中线内0.5~1cm , 右胸骨线 心胸比率<1岁:<0.6、1~6岁:<0.55、>6岁:<0.5 (2)肝脏大小: 正常:<1岁:肋下2cm内,1~4岁:肋下1cm内,>7岁:肋下不能扪及 轻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上 中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下,但未超过脐平 重度肿大:肝脏下缘超过脐平 (3)脾大分度: 正常:一般肋下不能扪及(10%的1岁以内小儿肋下恰及) 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内 重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4)头围出生:34cm、6月:43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出生:32cm、1岁:=头围、>1岁:=头围+岁数—1 腹围<2岁:=胸围、>2岁:<胸围 (7)身长出生:50cm、3月:60-61cm、1岁:75cm、2-12岁:=岁数×7+70cm 体重1~6月=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6+月龄×0.25、≥2岁:岁数×2+7(或8) (9)前囟1.5岁前闭合、后囟6-8周前闭合、骨缝3-4月前闭合 (10)腕部骨化中心数1~9岁=年龄+1 (11)体表面积<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0.035+0.1 >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30)×0.02+1.05 成人各器官正常测量切面及测量值: 第一节肝脏和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二.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

颈部血管B超完整版

颈部血管B超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 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成像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阈值上限的声波。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的图像和数据。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是依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其中,主要包括一下三方面:①声阻抗特性②声衰减特性③多普勒特性。 1、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是指声源与接收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收的声波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差别称之为多普勒频移或差频(f d)。1842年首先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约斯琴约翰多普勒提出的。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检测物体的运动。多普勒频移(fd)与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o)、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V)、超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θ)的余弦成正比,与声速(C)成反比,多普勒频移f d公式为: f d =f r-fo=θ cos c fo 2v ? ? 公式中fd、cosθ仪器均可显示,fo及C为已知,可以计算出V。fo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 r 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f d多普勒频移;V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C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θ超声波与反射体运动方向间的夹角。由此而知,f o和v均为零时,声源与接收器之间不产生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2、多普勒超声成像类型: (1)连续超声波多普勒技术(continuousultrasonicwaveDopplertechnique):以频谱显示。应用连续超声波接收运动物体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简称CW。其优点为可以测定高速血流,常用于测定心脏瓣口狭窄或返流的高速血流。缺点为没有距离分辨能力,不能区分信号来源深度。 (2)脉冲超声波多普勒技术(pulseultrasonicwaveDopplertechnique):亦以频谱显示,与二维超声相结合。用一定宽度的调制脉冲获得心脏或血管内某一取样容积内运动血流的实时频谱,简称PW。它可获得某区域内、瞬时所有红细胞各个方向上的频谱信息即血流速度-时间曲线。可供定性、定量分析。其特点为所测血流速度受探测深度及发射频率等因素限制。通常不能检测高速血流。若高速血流引起的多普勒频谱超过这一极限(奈奎斯特频率极限,1/2PRF),会出现频率失真,产生大小和方向的伪差。 (3)高脉冲重复频率多普勒(highpulsedrepetitionfrequencyDoppler):HPRFDoppler是在脉冲式多普勒基础上的改进。探头在发射一组超声脉冲波之后,不等采样部位的回声信号返回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要求规范

超声检查规 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 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 向另一侧倾斜。 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颈外动 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完成纵向扫 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测量颈总动脉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1.5cm 围的膜厚度)与分叉部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连续纵向及横向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壁,观察有无血管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若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是 否导致狭窄,若狭窄测该处直径狭窄率、面狭窄率。CDFI及PW于狭窄处及其 远端检出高速血流。 PW将取样容积置于颈总动脉中段、颈动脉及椎动脉远端,通过频谱检测分析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VOLUME)、管腔径。 CDFI纵向及横向连续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和椎动脉观察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变异。

二、腹部超声检查规 肝脏 【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常规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任何检查前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检查以及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量进餐前后的变化时,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查。 (二)、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0~90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右后叶的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他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 (三)、扫查方法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面和正规,按一定步骤有序地进行。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首先从左肝开始扫查。 肝脏超声常规切面 探头位置:

动脉硬化检测仪

动脉硬化检测仪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一包:动脉硬化检测仪一.基本要求: 设备总体要求:能提供安全、准确、舒适的无创伤检测方法,提供血管健康咨询管理,为测试者提供独立的健康分析数据,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检测依据。 1.设备名称:动脉硬化检测仪 2.数量:1台 *3.品牌:原装进口 二.动脉硬化检测仪技术参数 (一)、技术规格和配置要求 1. 产品通过美国FDA(需提供资质证明材料)。 2. PWV:(BaPWV)国际公认的动脉硬化指数,能测量分段的PWV。 *3. ABI:踝臂指数,通过下肢动脉闭塞程度,来预防脑血栓、心肌梗塞 4. 可做运动负荷试验,进一步确诊ABI值在附近的并伴有跛行症状的患者 *5. 国内用户量200家以上,省内用户量在三家以上的(含三家)使用名单(必须附客户表及联系方式)。 6. 国家十一五“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项目推荐使用设备,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动脉硬化无创检测与血管健康评估”多中心科研项目推荐使用设备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推荐使用设备。 7. PVR:(脉搏体积记录) 8. STI:(收缩时间间隔) 9. HR:心率 10. PEP:(射血前期)

11. ET:(射血时间) 12. ET/PEP:(射血指数) 13. ECG:心电 14. PCG:心音 15. SYS:舒张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四肢同步测量结果) 16. DIA:收缩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四肢同步测量结果) 17. MAP:平均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四肢同步测量结果) 18. PP:脉压(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四肢同步测量结果) 19. UT:波形上升时间 (二)、显示部分 1. 中文彩色液晶显示屏 2. 曲线表示:ECG1PCG1PVR4 ECG:25mm/秒 3. 描记速度 PCG:25mm/秒 PVR:25mm/秒 (三)、无创血压测定部分 1 测定原理:动脉搏动描记法 2 压力测定:半导体压力感应器 3 压力显示范围:10-300mmHg 4 脉搏数显示范围:30-180bpm 5 精度:±3mmHg(静态时) 6 标准偏差:<8mmHg(动态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