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形上的散度公式证明

流形上的散度公式证明

流形上的散度公式证明
流形上的散度公式证明

最新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2 2 2 a b c +<,则90C >. 11、三角形的四心: 垂心——三角形的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相交于一点(重心到顶点距离与到对边距离之比为2:1)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12同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 (2)倒数关系:tanα·cotα=1 (3)商的关系:α α ααααsin cos cot ,cos sin tan ==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案(示范课)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案 玉林高中数学科 授课人:饶蔼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让学生探索、猜想、发现并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公式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并为建立其他和差公式打好基础. 2.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简单运用,掌握不同方法求值. 3. 情感态度:通过课题背景的设计,增强学生的探究、应用意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探究、证明过程和公式的初步应用. 2. 难点:探究过程的组织和适当引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也学习了同角三角函数式的变换;理解了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并能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经历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时,学生容易犯思维不严谨、不严密的错误,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搞清楚两角差与相应向量夹角的联系与区别. 教法、学法 1. 教法:问题驱动、引导发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2. 学法:课前预习、小组探究、反思小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金城超市电梯长度约为8米,坡度(与地面夹角)约为30度,请问当我们上完电梯后,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多少米? 设前进量为x 米,则3430cos 8=?=x 米 提问:当电梯坡度为45度时,其他不变,x 等于多少?

解三角形公式

解三角形公式

海伦-秦九韶公式 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而公式里的p为半周长(周长的一半): 注1:"Metrica"(《度量论》)手抄本中用s 作为半周长,所以 和 两种写法都是可以的,但多用p作为半周长。cosC = (a^2+b^2-c^2)/2ab S=1/2*ab*sinC =1/2*ab*√(1-cos^2 C) =1/2*ab*√[1-(a^2+b^2-c^2)^2/4a^2*b^2] =1/4*√[4a^2*b^2-(a^2+b^2-c^2)^2] =1/4*√[(2ab+a^2+b^2-c^2) (2ab-a^2-b^2+c^2)] =1/4*√[(a+b)^2-c^2][c^2-(a-b)^2] =1/4*√[(a+b+c)(a+b-c)(a-b+c)(-a+b+c)] 设p=(a+b+c)/2

b^2=a^2+c^2-2ac cos B c^2=a^2+b^2-2ab cos C 注:勾股定理其实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变形公式 cos C=(a^2+b^2-c^2)/2ab cos B=(a^2+c^2-b^2)/2ac cos A=(c^2+b^2-a^2)/2bc 海伦-秦九韶公式 p=(a+b+c)/2(公式里的p为半周长)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S=√[p(p-a)(p-b)(p-c)] 高中数学基本不用。 已知三条中线求面积 方法一:已知三条中线Ma,Mb,Mc, 则 S=√[(Ma+Mb+Mc)*(Mb+Mc-Ma)*(Mc+Ma-Mb) *(Ma+Mb-Mc)]/3 ; 方法二:已知三边a,b,c ;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详细教案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教学设计 主讲教师:卫金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探究,让学生在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基础上记忆公式,并用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为后面推导其他和(差)角公式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变换及向量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让学生体会利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创造的过程,体验成功探索新知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 学情分析: 1、知识分析:必修4前两章刚学习了《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知识,学生对前两章知识尚记忆深刻,为第三章第一节“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学习做了充足的知识准备; 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中所涉及的用三角函数线推导公式部分比较难,学生独立探究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合理引导、并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完成. 2、能力分析: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已经培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小组讨论和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但由于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课堂参与程度不高,所以我合理分组,让学习基础较好且课堂积极活跃的学生带动小组内其他学生一起完成新课学习; 从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来看,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但对数学中逻辑严密的一般结论,还不能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来表达. 3、学习习惯与态度:所带班级属于文科班,学习纪律性比较好,听课认真,动笔演算等能力比较好,但作为文科班女生胆子小,回答问题方面不是很活跃,需要合理分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教学难点:两次探究过程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知识准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三角函数线、诱导公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圆规,三角板 教学流程:

解三角形题型汇总.docx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及题型汇总 1、①三角形三角关系: A+B+C=180°; C=180°— (A+B); ② . 角平分线性质 : 角平分线分对边所得两段线段的比等于角两边之比. ③ . 锐角三角形性质:若A>B>C则60 A 90 ,0 C 60 . 2、三角形三边关系: a+b>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a b c 2R .sin sin sin C 5、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化角为边: a2Rsin, b2Rsin, c2Rsin C ; ②化边为角: sin a, sin b, sin C c ; 2R2R2R ③ a : b : c sin:sin:sin C ; ④a b c a b c=2R sin sin sin C sin sin sin C 6、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②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7、三角形面积公式: S C1 bc sin1 ab sin C1 ac sin.=2RsinAsinBsinC=abc 2 2224R = r (a b c) =p( p a)( p b)( p c) ( 海伦公式 ) 2 8、余弦定理:在 C 中, a2b2c22bc cos,b2a2c22ac cos , c2a2b22ab cosC .9、余弦定理的推论: cos b2c2 a 2, cos a2c2b2, cosC a2b2c2. 2bc2ac2ab 10、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 ①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 ②已知三边求角

(完整版)梯度、散度、旋度的关系

梯度 散度 散度(divergence)的概念: 在矢量场F中的任一点M处作一个包围该点的任意闭合曲面S,当S 所限定的体积ΔV以任何方式趋近于0时,则比值∮F·d S/ΔV的极限称为矢量场F在点M处的散度,并记作div F 由散度的定义可知,div F表示在点M处的单位体积内散发出来的矢量F的通量,所以div F描述了通量源的密度。

div F =▽·F 气象学: 散度指流体运动时单位体积的改 变率。简单地说,流体在运动中集中的 区域为辐合,运动中发散的区域为辐散。 用以表示的量称为散度,值为负时为辐 合,此时有利于天气系统的的发展和增 强,为正时表示辐散,有利于天气系统 的消散。表示辐合、辐散的物理量为散 度。 微积分学→多元微积分→多元函数积分: 设某量场由 A (x,y,z) = P(x,y,z)i + Q(x.y,z)j + R(x,y,z)k 给出,其中 P 、Q 、R 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Σ 是场内一有向曲面,n 是 Σ 在点 (x,y,z) 处的单位法向量,则 ∫∫A ·n dS 叫做向量场 A 通过曲面 Σ 向着指定侧的通量,而 δP/δx + δQ/δy + δR/δz 叫做向量场 A 的散度,记作 div A ,即 div A = δP/δx + δQ/δy + δR/δz 。 上述式子中的 δ 为偏微分(partial derivative )符号。 散度(divergence )的运算法则: div (α A + β B ) = α div A+ β div B (α,β为常数) div (u A ) =u div A+ A grad u (u 为数性函数) 旋度 设有向量场 A(x,y,z)=P(x,y,z)i+Q(x,y,z)j+R(x,y,z)k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δR/δy - δQ/δz , δP/δz - δR/δx ,δQ/δx - δP/δy 的向量叫做向量场A 的旋度,记作 rot A 或curl A ,即 rot A=(δR/δy - δQ/δz )i+(δP/δz - δR/δx )j+(δQ/δx - δP/δy)k 式中的 δ 为偏微分(partial derivative )符号。 行列式记号 旋度rot A 的表达式可以用行列式记号形式表示: 若 A=Ax·i+Ay·j , 则rotA=(dAy/dx)i-(dAx/dy)j 若A=Ax·i+Ay·j+Az·k 则rotA=(dAz/dy-dAy/dz)i+(dAx/dz-dAz/dx)j+(dAy/dx-dAx/dy)k

从变换的角度赏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之推导

从变换的角度赏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之推导 近期观看了科幻大片《星际穿越》,影片中出现了虫洞、黑洞、第五维空间等一些星际概念,让人感觉宇宙中充满了奇妙的变换.宇宙的研究当然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之王,而数学中也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令人着迷的变换.三角变换就是其中之一,有些人认为三角学是古老的数学,应该弱化.但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来看,仍是对三角学比较重视,确实三角学属于经典数学中的知识,之所以经典有其原因所在,三角学中的各种变换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是开启学生数学智慧之门,引起学生数学探究欲望的良好素材. 数学变换方法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这是因为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1].由于数学变换方法充分体现了联系、运动、转化的观点,它对数学教育研究必然是有启发性的. 下面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为例,从变换的视角赏析其生成方式. 1公式推导前奏――两锐角差的余弦公式 从学生认知特点的角度出发,从特殊到一般是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所以一般可以考虑从两锐角差的余弦着手,

比如cos(45°-30°)=?有各种变换方法可以求出此三角函数值. 1.1数学动手实验中的变换 明代学者与军事家王守仁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陶行知老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陶老先生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获取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 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古今中外第一流的真知灼见无一 不是从“做”中得来,也就是说“教学”要以“做”为主. 浙江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冯寅老师也曾经强调“动手”与“动脑”图1并重的观点.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数学实验的过程中推导出两锐角差的余弦公式. (1)你能用这两块三角板(如图1)拼出哪些角度呢? (2)你能用它们拼出15°的角吗? (3)你能否利用所拼出的图形(如图2或如图3)求出cos15°的值呢? (4)若将上面的45°和30°角分别改成锐角α和β,那么会有怎样的结论?cos(α-β)=? 1.2物理学做功中的变换

麦克斯韦方程中的梯度、散度、旋度

MAXWELL方程组 向量场数量场 有源场无源场保守场(无旋场)有旋场(非保守场) 保守场=有势场=无旋场------环流等于零! 有源场-------闭合曲面的通量不等于零!------这些是指场的宏观特性! 3.含时磁场可以感生出电场 4.含时电场可以感生处磁场 上面四个方程可逐一说明如下:在电磁场中任一点处 (1)电位移的散度 == 该点处自由电荷的体密度; (2)磁感应强度的散度 --- 处处等于零。 (3)电场强度的旋度 == 该点处磁感强度变化率的负值; (4)磁场强度的旋度 == 该点处传导电流密度与位移电流密度的矢量和\ 把不明白的字母列举一下: E 是电场强度矢量 D 是电位移矢量(也叫电感应强度)应该还有一个电传导向量 E=D+? B 是磁感应强度矢量 H 是磁场强度矢量 H=B+? 其中内在的联系是: D=εE B=μH

注意上面这些大写字母都是矢量 物理都是循序渐进的,你看看懂麦克斯韦方程组,必须学过微积分和数学物理方程。∮是环路积分,求是对闭合的回路求积分 ▽是哈密顿算符,就是对XYZ三个方向求全导数(偏导数就是如果有几个变量,其他的不变,只求一个的导数,全导数就是把不同变量的偏导数全求出来,再加起来) ·是点乘,×是叉乘,不一样的,这是微积分里的 第一个说的是,电场的源是电荷。<你看它的微分形式,是不是:电场三个方向都求散度后的结果是电荷的密度,(散度通俗理解就是对三个空间方向求微分)这样就说明了电场不能凭空产生,它是有一个源头的,源头就是电荷。这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也是一样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有发现,单独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电场线都是从正电荷出发负电荷截止。 第二个方程,知道第一个方程的含义第二个就很好理解了,他就是说磁场是无源的,也就是说磁场是没有源头的,即磁场线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它不像电场线一样,必须从一个东西发出到一个东西结束。 第三个公式,也是看微分形式。这里对电场取了旋度,<旋度就相当于在电场线的垂直方向上求导>我们看到最后它等于磁场对时间的求导。负号是方向。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变化的磁场(含时磁场)能产生电场。这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发电厂就是用的这个发电的。 第四个公式,和上一个方程类似不过又有不同,这里除了变化的电场(含时电场)能产生磁外,还说恒定的电流也能产生磁场。<j是电流的意思>这一个也好理解,你想我们高中学的右手螺旋定则,其实就是用了这个。右手螺旋定则是由电流方向判断磁场方向,那么也就是说有电流就有磁场了。这个是帮助理解,其实是先有,麦克斯维再有右手螺旋定则的。 、 倒三角什么意思啊?我们一般把空间看成 X,Y,Z,的三维空间,这里的倒三角是对这,三个维度分别求导再相加的意思 梯度 1.坡度。 2.单位时间或单位距离内某种现象(如温度、气压、密度、速度等)变化的程度。 3.依照一定次序分层次地: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推进。 4.依照一定次序分出的层次:考试命题要讲究题型有变化,难易有~。 向量场A,数量场u ▽称为汉密尔顿算子,▽·▽=▽2=△,

解三角形公式整理

解三角形公式 1、内角和: 180=++C B A ; 1800,1800,1800<<<<<

梯度、散度和旋度

梯度、散度和旋度是矢量分析里的重要概念。之所以是“分析”,因为三者是三种偏导数计算形式。这里假设读者已经了解了三者的定义。它们的符号分别记作如下: 从符号中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 ①求梯度是针对一个标量函数,求梯度的结果是得到一个矢量函数。这里φ称为势函数; ②求散度则是针对一个矢量函数,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标量函数,跟求梯度是反一下 的; ③求旋度是针对一个矢量函数,得到的还是一个矢量函数。 这三种关系可以从定义式很直观地看出,因此可以求“梯度的散度”、“散度的梯度”、“梯度的旋度”、“旋度的散度”和“旋度的旋度”,只有旋度可以连续作用两次,而一维波动方程具有如下的形式 (1) 其中a为一实数,于是可以设想,对于一个矢量函数来说,要求得它的波动方程,只有求它的“旋度的旋度”才能得到。下面先给出梯度、散度和旋度的计算式: (2) ( 3) (4) 旋度公式略显复杂。这里结合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来讨论前面几个“X度的X度”。 I.梯度的散度: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有:

而 (5) 则电势的梯度的散度为 这是一个三维空间上的标量函数,常记作 (6) 称为泊松方程,而算符▽2称为拉普拉斯算符。事实上因为定义 所以有 当然,这只是一种记忆方式。 当空间内无电荷分布时,即ρ=0,则称为拉普拉斯方程 当我们仅需要考虑一维情况时,比如电荷均匀分布的无限大平行板电容器之间(不包含极板)的电场,我们知道该电场只有一个指向,场强处处相等,于是该电场满足一维拉普拉斯方程,即 这就是说如果那边平行板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则板间一点处的电压与该点距负极板的距离呈线性关系。 II.散度的梯度: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方法大全

解三角形的方法 1.解三角形: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和它们的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 其他元素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以下若无特殊说明,均设ABC ?的三个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则有以下关系成立: (1)边的关系:c b a >+,b c a >+,a c b >+(或满足:两条较短的边长之和大于较长边) (2)角的关系:π=++C B A ,π<A , C B A sin )sin(=+,C B A cos )cos(-=+,2 cos 2sin C B A =+ (3)边角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的变形 板块一: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1.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为AB C ?的外接圆半径 2.正弦定理适用于两类解三角形问题: (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和一边,先求第三个角,再根据正弦定理求出另外两边;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先求另一边所对的角(注意此角有两解、一解、无解

总结:若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解这类三角形时,要注意有两解、一解和无解的可能 如图,在ABC ?中,已知a 、b 、A (1)若A 为钝角或直角,则当b a >时,ABC ?有唯一解;否则无解。 (2)若A 为锐角,则当A b a sin <时,三角形无解; 当A b a sin =时,三角形有唯一解; 当b a A b <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 三角形三角关系: A+B+C=180 ; C=180°— (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 a+b>c; a-b

余弦定理公式大全

4.6 正弦、余弦定理 解斜三角形 建构知识结构 1.三角形基本公式: (1)内角和定理:A+B+C=180°,sin(A+B)=sinC, cos(A+B)= -cosC, cos 2C =sin 2B A +, sin 2C =cos 2B A + (2)面积公式:S=21absinC=21bcsinA=2 1 casinB S= pr =))()((c p b p a p p --- (其中p=2 c b a ++, r 为内切圆半径) (3)射影定理:a = b cos C + c cos B ;b = a cos C + c cos A ;c = a cos B + b cos A 2.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外 证明:由三角形面积 111 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ac B === 得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画出三角形的外接圆及直径易得: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3.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cosA , 222 cos 2b c a A bc +-=; 证明:如图ΔABC 中, sin ,cos ,cos CH b A AH b A BH c b A ===- 222222 2 2 sin (cos )2cos a CH BH b A c b A b c bc A =+=+-=+- 当A 、B 是钝角时,类似可证。正弦、余弦定理可用向量方法证明。 要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结合三角公式,能解有关三角形中的问题. 4.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 有三种情况:bsinA

梯度旋度散度Word版

梯度、散度和旋度 梯度、散度和旋度是矢量分析里的重要概念。之所以是“分析”,因为三者是三种偏导数计算形式。这里假设读者已经了解了三者的定义。它们的符号分别记作如下: 从符号中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 ①求梯度是针对一个标量函数,求梯度的结果是得到一个矢量函数。这里φ称为势函数; ②求散度则是针对一个矢量函数,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标量函数,跟求梯度是反一 下的; ③求旋度是针对一个矢量函数,得到的还是一个矢量函数。 这三种关系可以从定义式很直观地看出,因此可以求“梯度的散度”、“散度的梯度”、“梯度的旋度”、“旋度的散度”和“旋度的旋度”,只有旋度可以连续作用两次,而一维波动方程具有如下的形式 (1) 其中a为一实数,于是可以设想,对于一个矢量函数来说,要求得它的波动方程,只有求它的“旋度的旋度”才能得到。下面先给出梯度、散度和旋度的计算式: (2) ( 3) (4) 旋度公式略显复杂。这里结合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来讨论前面几个“X度的X 度”。 I.梯度的散度: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有: 而

(5) 则电势的梯度的散度为 这是一个三维空间上的标量函数,常记作 (6) 称为泊松方程,而算符▽2称为拉普拉斯算符。事实上因为定义 所以有 当然,这只是一种记忆方式。 当空间内无电荷分布时,即ρ=0,则称为拉普拉斯方程 当我们仅需要考虑一维情况时,比如电荷均匀分布的无限大平行板电容器之间(不包含极板)的电场,我们知道该电场只有一个指向,场强处处相等,于是该电场满足一维拉普拉斯方程,即 这就是说如果那边平行板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则板间一点处的电压与该点距负极板的距离呈线性关系。 II.散度的梯度: 散度的梯度,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到结果会比较复杂,但是它的物理意义却是很明确的,因为从麦克斯韦方程可以看出空间某点处电场的散度是该点处的电荷密度,那么再求梯度就是空间中电荷密度的梯度。这就好比说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起初水面红色浓度最高,杯底浓度最低,这样水面与杯底形成一个浓度梯度,红墨水由水面向杯底扩散,最后均匀。在半导体中,载流子分布的不均匀会导致扩散电流。

解三角形公式

海伦-秦九韶公式 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而公式里的p为半周长(周长的一半): 注1:"Metrica"(《度量论》)手抄本中用s作为半周长,所以 和 两种写法都是可以的,但多用p作为半周长。 cosC = (a^2+b^2-c^2)/2ab S=1/2*ab*sinC =1/2*ab*√(1-cos^2 C) =1/2*ab*√[1-(a^2+b^2-c^2)^2/4a^2*b^2] =1/4*√[4a^2*b^2-(a^2+b^2-c^2)^2] =1/4*√[(2ab+a^2+b^2-c^2)(2ab-a^2-b^2+c^2)] =1/4*√[(a+b)^2-c^2][c^2-(a-b)^2] =1/4*√[(a+b+c)(a+b-c)(a-b+c)(-a+b+c)] 设p=(a+b+c)/2 则p=(a+b+c)/2,p-a=(-a+b+c)/2,p-b=(a-b+c)/2,p-c=(a+b-c)/2, 上式=√[(a+b+c)(a+b-c)(a-b+c)(-a+b+c)/16] =√[p(p-a)(p-b)(p-c)] 所以,三角形ABC面积S=√[p(p-a)(p-b)(p-c)]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是恒量,R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变形公式 (1)a=2RsinA,b=2RsinB,c=2RsinC (2)sinA:sinB:sinC=a:b:c

(3)asinB=bsinA,asinC=csinA,bsinC=csinB (4)sinA=a/2R,sinB=b/2R,sinC=c/2R (5)S=1/2bcsinA=1/2acsinB=1/2ab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 s A b^2=a^2+c^2-2ac cos B c^2=a^2+b^2-2ab cos C 注:勾股定理其实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变形公式 cos C=(a^2+b^2-c^2)/2ab cos B=(a^2+c^2-b^2)/2ac cos A=(c^2+b^2-a^2)/2bc 海伦-秦九韶公式 p=(a+b+c)/2(公式里的p为半周长)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S=√[p(p-a)(p-b)(p-c)] 高中数学基本不用。 已知三条中线求面积 方法一:已知三条中线Ma,Mb,Mc, 则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 ; 方法二:已知三边a,b,c ; 则S= √[p(p-a)(p-b)(p-c)];其中:p=(a+b+c)/2 ;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教学目标 1.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重点) 2.会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难点) 3.两角差的余弦和两角余弦的差.(易混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阅读教材P124~P126例1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1)适用条件:公式中的角α,β都是任意角. (2)公式结构:公式右端的两部分为同名三角函数积,连接符号与左边角的连接符号相反.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os(60°-30°)=cos 60°-cos 30°.() (2)对于任意实数α,β,cos(α-β)=cos α-cos β都不成立.() (3)对任意α,β∈R,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都成立.() (4)cos 30°cos 120°+sin 30°sin 120°=0.() 解:(1)×.cos(60°-30°)=cos 30°≠cos 60°-cos 30°. (2)×.当α=-45°,β=45°时,cos(α-β)=cos(-45°-45°)=cos(-90°)=0,cos α-cos β=cos(-45°)-cos 45°=0,此时cos(α

-β)=cos α-cos β. (3)√.结论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4)√.cos 30°cos 120°+sin 30°sin 120°=cos(120°-30°)=cos 90°=0. 答案:(1)× (2)× (3)√ (4)√ [小组合作型] 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化简求值 (1)cos 345°的值等于( ) A .2-6 4 B .6-24 C .2+64 D .-2+6 4 (2)2cos 10°-sin 20°sin 70°的值是( ) A .12 B .3 2 C . 3 D . 2 (3)化简下列各式: ①cos(θ+21°)cos(θ-24°)+sin(θ+21°)sin(θ-24°); ②-sin 167°·sin 223°+sin 257°·sin 313°. (1)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把非特殊角转化为两个特殊角的差,然后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解. (2)两特殊角之差的余弦值,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直接展开求解.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附三角函数公式).doc

----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 A+B+C=180 °; C=180 °— (A+B) ; 2、三角形三边关系: a+b>c; a-b

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A组学业达标] 1.cos 27°cos 57°-sin 27°cos 147°等于() A. 3 2B.- 3 2 C. 1 2D.- 1 2 解析:原式=cos 27°cos 57°-sin 27°cos(180°-33°)=cos 27°·cos 57°+sin 27°cos 33°=cos 27°cos 57°+sin 27°sin 57°=cos(57°-27°)=cos 30°= 3 2.故 选A. 答案:A 2.cos(45°-α)cos(α+15°)-sin(45°-α)sin(α+15°)等于() A.1 2B.- 1 2 C. 3 2D.- 3 2 解析:原式=cos(α-45°)cos(α+15°)+sin(α-45°)sin(α+15°)=cos[(α-45°) -(α+15°)]=cos(-60°)=1 2. 答案:A 3.cos 555°的值是() A. 6 4+ 2 4B.- 6 4- 2 4 C. 6 2- 2 2 D. 2 2- 6 2 解析:∵cos 555°=cos 195°=-cos 15°=-cos(45°-30°)=- 2 2× 3 2- 2 2 ×1 2=- 6+2 4.故选B. 答案:B

4.若cos α=117,cos(α+β)=-47 51,且α,β都是锐角,则cos β的值为( ) A .-17 B.13 C.403867 D .-403867 解析:∵β=(α+β)-α, 又∵cos α=117,cos(α+β)=-47 51,α,β都是锐角, ∴α+β是钝角,∴sin α= 12217,sin(α+β)=142 51. ∵cos β=cos[(α+β)-α]=cos(α+β)cos α+sin(α+β)sin α, ∴cos β=-4751×117+14251×12217=-47+33651×17=28951×17=1 3. 答案:B 5.已知sin ? ????π6+α=35,π 3<α<5π6,则cos α的值是 ( ) A.3-4310 B.4-3310 C. 23-35 D. 3-235 解析:∵π3<α<5π6,∴π2<π 6+α<π. ∴cos ? ?? ?? π6+α=- 1-sin 2? ?? ?? π6+α=-45. ∴cos α=cos ??????? ????π6+α-π6=cos ? ????π6+αcos π6+sin ? ???? π6+α·sin π6=-45×32+35×12 =3-43 10. 答案:A 6.计算cos 45°·cos 15°+sin 45°sin 15°=________. 解析:cos 45°cos 15°+sin 45°sin 15°=cos ()45°-15°=cos 30°=3 2. 答案: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