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_毕业设计(论文)

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_毕业设计(论文)

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_毕业设计(论文)
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_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通讯线电源插头上盖模具设计与制造

2013年 5 月27 日

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电源插头上盖制件的工艺特点,包括材料性能、成型特性与条件、结构工艺性等,并选择了成型设备。接着介绍了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的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布置,重点介绍了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定距分型机构以及冷却系统的设计。然后选择标准模架和模具材料,并对注射机的工艺参数进行相关校核。最后对模具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以及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论述的电源插头外壳注塑模具采用三板式结构,即浇注系统凝料和制件在不同的分型面脱出,采用一模两腔的型腔布置,最后利用推板将制件推出。

关键词: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三板模;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定距分型机构

The mould injection design of Power plug cover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ower plug cover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e first analyzes the power plug cover parts of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mol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structure, process, etc., and select the molding equipment. Then introduced the power plug cover injection mold parting line selection, determining the number and arrangement of the cavity, focusing on the gating system, molded parts, clamping guide mechanism, pulling mechanism, fixed pitch typing institutions and cooling system design. And then select the standard mold and the mold material and injection machine process parameters check. Finally,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mold described, as well as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the process of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summarize, analyze, an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rger shell three-plate injection mold structure, namely the gating system condensate material and parts emerge in different parting surface, using a four-chamber mold cavity layout, and finally the use of the push plate parts introduced.

Keyword:Charger shell;Injection mould;Threepence mould;Gating system;Moulding mechanism ; Space parting institutions

目录

1. 电源插头上盖工艺性分析 (6)

1.2塑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性分析 (7)

1.3塑件的成型特性和条件 (8)

1.4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9)

1.5 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 (9)

2. 电源插头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 (9)

2.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9)

2.2分型面的选择 (10)

2.3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10)

2.4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1)

2.5 确定模具基本结构 (11)

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1)

3.1所需注射量的计算 (12)

3.1.1塑件质量,体积计算 (12)

3.1.2浇注系统凝料质量、体积的初步计算 (12)

3.2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12)

3.3型腔数量及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13)

3.3.1型腔数量的校核 (13)

3.3.2注射机工艺参数的校核 (14)

3.3.3安装尺寸的校核 (15)

3.3.4开模行程和推出机构的校核 (16)

3.3.5 模架储存与注射机拉杆内间距校核 (16)

4.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17)

4.1主流道的设计 (17)

4.1.1主流道尺寸 (17)

4.1.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 (18)

4.1.3主流道衬套的固定 (19)

4.2冷料穴的设计 (19)

4.3分流道的设计 (19)

4.5浇注系统的平衡 (23)

4.6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计算 (23)

4.7浇注系统各截面流过熔体的体积计算 (23)

5.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24)

5.1塑件的成型收缩率 (24)

5.2型腔型芯各尺寸的计算 (24)

5.3型腔零件的强度和刚度的校核 (29)

6. 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30)

6.1定模座板(350 mm×350 mm,厚30mm) (30)

6.2定模板(型腔固定板),(350 mm×350 mm,厚55 mm) (30)

6.3垫块(58mm×350 mm,厚100 mm) (30)

6.4动模座板(350 mm×350 mm,厚30 mm) (31)

6.5推板(180 mm×350 mm,厚25 mm) (31)

6.7推杆固定板(180 mm×350 mm,厚20 mm) (31)

7.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32)

7.1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 (32)

7.2导柱的设计 (32)

7.3导套的设计 (33)

7.4推板导柱与导套的设计 (33)

8.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34)

8.1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34)

8.2塑件推出的基本方式 (35)

8.3塑件的推出机构 (35)

8.4脱模力的计算 (36)

8.5脱模力的校核 (36)

8.6推杆接触应力的校核 (36)

9.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37)

9.1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类型的确定 (37)

9.2斜滑块的几种方案对比 (37)

9.3斜滑块的组合形式 (38)

9.4斜滑块的导滑形式 (38)

9.5斜导柱的设计 (38)

9.6设计要领 (39)

10.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41)

10.1冷却系统和冷却介质 (41)

10.2冷却系统的简略计算 (41)

11.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 (43)

11.1模具的工作原理 (43)

11.2模具的安装 (44)

11.3试模 (44)

11.4设计总结 (45)

参考文献 (46)

1.电源插头上盖工艺性分析

1.1 工艺性分析

图1-1所示为电源插头立体图,材料为ABS,外观灰色,精度等级一般(4级精度),制品表面光滑美观。ABS为热塑性塑料,密度1.05~1.07g/cm3,抗拉强度30~50MPa,抗弯强度41~79MPa,拉伸弹性模量1587~2277MPa,弯曲弹性模量1380~2690MPa,收缩率0.3%~0.8%。该材料综合性能好,冲击强度

高,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耐热和耐腐蚀性也较好,并具有良好的耐寒性。是目前产量最大、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塑料。

图1-1电源插头上盖三维以及二维图

1.2塑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性分析

(1)结构分析如下:

该塑件为某盒形件中的抽拉式通讯线插头上盖,是一个对称制品,内外壁和加强劲分别成型于的型芯和型腔上,必须保证塑件的平行度,所以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上要有精密的定位措施和良好的加工工艺,以保证塑件的质量。

(2)成型工艺分析如下:

A 精度等级,采用一般精度5级;

B 脱模斜度,该塑件壁厚约为2mm,ABS的流动性为中性,其脱模斜度为1。

外型尺寸:

内型尺寸:

中心距:

1.3塑件的成型特性和条件

(1)成型特点

其吸湿性强,塑料在成型前必须充分预热干燥(80~90℃下至少干燥2小时),使其含水量小于0.3%。对于要求表面光泽的零件,塑料在成型前更应该进行长时间预热(80~90℃下至少干燥3小时)。塑料加热温度对塑料的质量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易于分解(分解温度>270℃),一般料筒温度为180~260℃,建议温度245℃成型时宜采用较高的加热温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和较高的注射压力(柱塞式注射机:料温180~230℃,注射压力100~140MPa;螺杆式注射机:温度160~220,注射压力70~100MPa)。

(2)主要技术指标

比容:0.86~0,98㎝3/g

熔点:130~160℃

吸水性:0.2~0.4%(24h)

热变形温度:4.6×Pa----90~108℃、18.0×Pa----83~103℃

屈服强度:50MPa

拉伸弹性模量:1.8GPa

抗弯强度:50Mpa

(3)ABS注射工艺参数

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螺杆转速(r/min): 30~60

喷嘴形式:直通式

喷嘴温度(℃):170~180

料筒温度(℃):前180~200 中165~180 后150~170

模具温度(℃):50~80

注射压力(MPa): 60~100

保压力(MPa):50~70

注射时间(s): 20~90

保压时间(s): 0~5

冷却时间(s): 20~120

成型周期(s): 50~220

以上参数在试模时可以做适当调整。

注:螺杆带止回环

1.4 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要求外形美观,有火花纹,所以要进行电火花进行型腔、型芯处理,而内部无特殊要求,所以没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1.5 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

(1)缺陷

缺料(注射量不足),气孔,溢边飞边,熔接痕强度低,表面硬度和强度不足。

(2)消除措施

加大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加大喷嘴,增大注射压力,提高模具温度。

2.电源插头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

2.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在塑件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成型时,分型面的形状和位置,否则无法用模具成型,在模具设计阶段,应首先确定分型面的位置,然后才选择模具的结构,

分型面设计是否合理对塑件质量,工艺操作难易程度和模具的设计制造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分型面的选择是注射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2.2分型面的选择

模具上用以取出塑料制品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解除表面,称为分型面,也可称为分模面。选择分型面的基本原则是: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断面轮廓最大位置处,以便于顺利脱模,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6]:

1.分型面选择应便于塑料制件脱模和简化模具结构,为此,选择分型面应尽可能使塑料制件开模时留在动模。

2.分型面应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的部位,使其产生的飞边易于清理和休整。

3.分型面选择应有利于排气,为此应尽可能使其分型面与流料末端重合。

4.分型面选择应有利于零件的加工。

5.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注塑机的技术参数。注塑成型时所需要的锁模力是与塑件在合模方向的投影面积成正比,所以选择分型面时,应尽量选择塑件在垂直合模方向上投影面积较小的表面,以减少锁模力。

根据上述原则,电源插头外壳注塑模具的分型面形状及位置如图3-1所示。

图3-1 电源插头上盖注塑模具分型面形状及位置

2.3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当塑件分型面确定之后,就需要靠路是采用单型腔还是多型腔模。一般来说,大中型塑件和精度要求高的小型塑件,优先采用一模四腔的结构,但对于精

度要求不高的小型塑件,形状简单,又是大批量生产时,若采用多型腔模具可以提供独特的优越条件,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又鉴于模具结构的复杂性,故由此初步拟定采用一模二腔。如下图3-2所示。

图3-2 型腔的布局

2.4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该塑件外观质量要求较高,从该塑件的外部特征可以看出塑件外形是一有阶梯凹槽的类矩零件,两个Φ5圆孔和两个阶梯凹槽,对该塑件进行模塑成型,只能采用侧向成型。侧向成型方法有多种形式,有斜导柱、斜导槽和弯销驱动侧向滑块成型,有斜滑块侧向成型等方法。而斜滑块侧向成型要比斜导柱和弯销驱动成型机构简单的多,因此本设计采用斜滑块侧向成型,因此可初步拟定采用一模两型分型面的模具结构形式。

2.5 确定模具基本结构

电源插头外壳为大批大量生产,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出发,我选择双分型面注塑模。虽然,结构更复杂,但是制品质量更好,经济效益更高。

3.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模是安装在注射机上使用的工艺装备,因此设计注射模是应该详细了解

注射机的技术规范,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模具。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件的大小及型腔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在确定模具结构形式急初步估算外形尺寸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对模具所需的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拉杆间距,最大和最小模具厚度,推出行程,推出位置,推出形式,开模距离等进行计算。根据这些参数选择一台和模具匹配的注射机,倘若用户已提供了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校核,则必须自己调整或与用户取得商量调整。

3.1所需注射量的计算

3.1.1塑件质量,体积计算

对于该设计,用户提供了塑件图样,据此建立塑件模型并对此模型分析得:塑件的体积:

V

1

=9.032㎝3

塑件的质量:

m

1=

1

V

ρ=1.07×9.032=9.664g.

3.1.2浇注系统凝料质量、体积的初步计算

可按塑件质量的0.25倍计算,由于该模具采用一模两腔,所以浇注系统凝料质量为:

m

0=1.2 n m

1

=1.2×2×9.664≈23.2g

体积:V

0≈m

/ρ=23.2/1.07≈22㎝3

3.2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近年来我国引进注射机型号很多,国内注射机生产厂的新机型也日益增多。掌握使用设备的技术参数是注射模设计和生产所必须的技术准备。在设计模具是,最好查阅注射机厂家提供的<<注射机使用说明书>>上标明的技术参数。

根据以上的计算初步选定型号为SZ—200/120型卧式注射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见

表:

SZ—200/120型注射机主要技术参数3.3型腔数量及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3.3.1型腔数量的校核

(1)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量

N≤(KMt/3600- m

2)/ m

1

式中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无定型塑料一般取0.8;

M——注射机的额定塑化量(g/h 或㎝3/h),该注射机为70000g/h;

t——成型周期,因塑件小,壁厚不大。取50s;

m

1——单个塑件的质量和体积(g或㎝3),取m

1

=9.664g;

m

2

——浇注系统所需塑料的质量和体积(g或㎝3),取

m

2=0.2nm

1

=0.2x2x9.664=3.866g;代入:

N=80>2 符合要求

(2)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量

N≤(K m p- m

2)/ m

1

式中m p——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或㎝3),该注射机为200㎝3代入:

N≤(K m p- m

2)/ m

1

=(0.8×200-3.886)/22.5

=7>2 符合要求

(3)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校核型腔数量

N≤(F-P

型A

2

)/P

A

1

式中:

F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该注射机为12×105N;

A

1—一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A

1

=2925 mm2

A

2—浇注系统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A

2

=1023.75mm2

P

—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Mpa),一般是注射压力的30﹪~65﹪,,该处取型腔平均压力为80×50﹪=40Mpa

代入:

N=10>2 符合要求

3.3.2注射机工艺参数的校核

(1)注射量的校核

注射量以容积表示,最大注射容积为:

V max=ɑV=0.8×200=160㎝3

式中:

V max—模具型腔和流道的最大容积(㎝3);

V—指定型号与规格的注射机的注射量容积(㎝3),取200㎝3;

ɑ—注射系数,取0.75~0.85,无定型塑料取0.80。

倘若实际注射量过小,注射机的塑化能力得不到发挥,塑料在料筒中的停留时间就会过长,所以注射量容积V min=0.25×V=0.25×200=50㎝3,故每次注射的实

际注射量容积V ′应满足V min <V ′<V max ,而V ′=1.2nV 0=1.2x2x22≈53㎝3,

符合要求。

(2)锁模力的校核

前面已经计算过,符合要求。

(3)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注射量的额定注射压力即为该机器的最高压力P max =150 Mpa ,应该 大与注射成型时所需调用的注射压力P 0,即

P max >k ′P 0=1.4x(70~100)=98~140 Mpa

式中 k ′——安全系数,常取k ′=1.25~1.4;

P 0——70 Mpa ~100Mpa ;

符合设计要求。

3.3.3安装尺寸的校核

(1)主流道的最小端直径D 大与注射机喷嘴d,通常为:

D=d+(0.5~1) mm=4+(0.5~1) 取d =4 mm 符合要求

(2)主流道入口的凹球面半径SR 0,,应大与注射机喷嘴球半径SR ,通

常为: SR 0=SR+(1~2)mm=15+(1~2)=17mm 符合要求

(2)定位圈尺寸

注射机定位孔尺寸为φ100010

.0+ mm ,定位圈尺寸取φ10040.020

.0-- mm ,两者之

间呈较松动的间隙配合,符合要求。

(3)最大与最小模具厚度

模具厚度H 应满足: H min <H <H max

式中 H min =230 mm ,H max =400 mm

而该套模具厚度H=280mm , 符合要求。

3.3.4开模行程和推出机构的校核(1)开模行程的校核

H≥H

1+ H

2

+(5~10)mm

式中H—注射机动模板的开模行程(mm),取300 mm;

H

1

—塑件推出行程(mm),取20 mm;

H

2

—包括流道凝料在内的塑件的高度(mm),其值为

H

2

=12+85+(5~10)=102~107 mm

所以H=20+(102~107)mm= 122~127mm 符合要求

(2)推出机构的校核

该注射机推出行程为30 mm,大于H

1

=20 mm,符合要求。

3.3.5 模架储存与注射机拉杆内间距校核

该套模具模架的外形尺寸为300 mm×350 mm,而注射机拉杆间距为355 mm×385mm,因355 mm>350 mm,符合要求。

注:对于上面2,3,4,5的校核内容是与后面的模具结构设计交叉进行的,但为了行文整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所以将此部分内容放在此。

4.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引导塑料容体从注射机喷嘴到模具型腔的进料通道,具有传质,传压和传热的功能,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它分为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和热流道浇注系统。

该模具采用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冷料穴,浇口。

4.1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的入口处,它将注射机喷嘴射出的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中。主流道的形状为圆锥形,以便于熔体的流动和开模时主流道凝料的顺利拔出。

4.1.1主流道尺寸

(1)主流道小端直径

D=注射机喷嘴直径+(0.5~1) mm

=4+(0.5~1) mm

取D=4.5 mm

(2)主流道球面半径

SR

=注射机喷嘴球头半径+(1~2) mm

=15+(1~2) mm

取SR

=17 mm

(3)球面配合高度

H=3 mm~5 mm 取H=3 mm

(4)主流道长度

尽量小于60 mm,由标准模架结合该模具的结构,取L=20+130=50 mm

(5)主流道大端直径

D,= D+2Ltanɑ≈7 mm

(半锥角ɑ为1°~2°,取ɑ=1.5°)

(6)浇口套总长

=20+60+H=82.5mm

L

4.1.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

主流道小端入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属易损件,对材料要求较严,因而模具主流道部分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主流道衬套形式即浇口套,以便有效地选用优质钢材单独进行加工和热处理,常采用碳素工具钢,如T8A,T10A等,热处理硬度为50HRC~55HRC,如下图4-1所示.

4-1主流道衬套

由于该模具主流道长度适中,定位圈和衬套设计成分体式的较宜,其定位圈尺寸如下图4-2所示.

4-2定位圈

4.1.3主流道衬套的固定

主流道衬套的固定形式如下图4-3所示。

4-3主流衬套的固定形式定位圈

4.2冷料穴的设计

(1)主流道冷料穴的设计

开模时应将主流道中的凝料拉出,所以冷料穴直径应稍大于主流道大端直径。由于该模具具有垂直分型面即侧向分型,冷料穴分别开在左右瓣合模上,开模时,将主流道中的凝料拉出;侧向分型时,冷料穴中的凝料及塑件同时被推出。该模具采用底部无杆的圆环槽冷料穴。

其中d为主流道大端直径,该模具取d+2=7+2=9mm,冷料穴深度为3/4d=5.2 (2)分流道冷料穴的设计

当分流道较长时,可将分流道端部沿料流前进的方向延长作为分流道冷料穴,以贮存前锋冷料。

4.3分流道的设计

(1)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分流道在分型面上的布置与前面所述型腔排列密切相关,有多种不同的布置形式,但应遵循两方面原则:一方面排列紧凑,缩小模具板面尺寸;另一方面流程尽量短,锁模力力求平衡。该模具的流道布置形式采用平衡式。如图4-5

4-5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2)分流道的长度

长度应尽量短,且少弯折。该模具份流道的长度计算如下。

圆形分流道单向长度为:

L1=12 mm

分流道总长度为:

L=2L1=24 mm

分流道单向长度为:

L,= L/2=12 mm

(3)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

为了便于加工及凝料脱模,分流道大多设置在分型面上。工程设计中常采用梯形截面,加工工艺性好,且塑料熔体的热量散失,流动阻力均不大,一般采用下面的经验公式可确定其截面尺寸,即

B=0.2654m4,L, H=2/3 B

式中 B——梯形大底边的宽度(mm);

m——塑件的质量(g),为9.664g;

L,——单向分流道的长度(mm),为12mm;

H——梯形的高度(mm)。

注:上式的适用范围,即塑件厚度在3 mm以下,质量小于200 g,且B 的计算结果在3.2 mm~9.5mm范围内才合理。

由于解得B=1.58 mm,故不在适用范围,需自己设计。

(4)梯形分流道设计

由参考文献查得,取得分流道直径D,=4.5mm,又考虑到分流道长度修正

系数f

L =1.1,所以修正后的分流道直径为D= f

L

D,=4.4 mm,圆整为4.5 mm。

梯形斜角通常取5°~10°,此处取6°;底部圆角R=1 mm~3 mm,取R=1 mm。其截面形状及尺寸如下图4-6所示。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前言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前言. (1) 绪论 (2) 1 塑料的工艺分析 (4) 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4) 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 2 注塑设备的选择 (7)

估算塑件体积 (7) 选择注射机 (7) 模架的选定 (7)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8) 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0) 型腔的径向尺寸 (10) 型芯的计算 (10)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11)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主流道的设计 (12) 冷料井的设计 (13) 分流道的设计 (13) 浇口的选择 (14) 5 分型面的选择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17) 分型面的选择 (17) 排气槽的设计 (17) 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18) 7 脱模机构的设计 (20) 8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1)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22) 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 (22) 9 模具的装配 (23) 模具的装配顺序 (23) 开模过程分析 (24) 设计总结 (25) 参考资料 (26) 致谢 (27) 绪论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

塑料模毕业设计论文

一.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A.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型腔的数量是由厂方给定,为“一出四”即一模四腔,他们已考虑了本产品的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和自己的注射机型号。因此我们设计的模具为多型腔的模具。 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以及出模方式的设计,模具的型腔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 (1) B.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由于塑件外观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一般,且装配精度要求高,因此我们设计的模具采用多型腔多分型面。根据本塑件电动机绝缘胶架的结构,模具将会采用三个分模面,三个分型面。 二.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一般工厂的塑胶部都拥有从小到大各种型号的注射机。中等型号的占大部分,小型和大型的只占一小部分。所以我们不必过多的考虑注射机型号。具体到这套模具,厂方提供的注射机型号和规格以及各参数如下:

注射量:95g 锁模力:120T 模板大小:400×550 开模距离: 推出形式:推出位置:推出行程: 三.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如何确定分型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从几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7)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5)和第2)、第8)点。为了便于模

模具毕业设计69鼠标外壳注塑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4) 1.1 材料的选择 (4) 1.2 产品工艺性与结构分析 (5) 第二章模具结构设计 (6) 2.1 型腔数量以及排列方式 (6) 2.2 初选注射机。 (6) 2.3 分型面的设计 (7) 2.4 浇注系统与排溢系统的设计 (9) 2.5 成型零件的设计 (15) 1. 凹模的设计 (15) 2. 型心尺寸的计算 (21) 3. 模具型腔侧壁和底版厚度的计算 (26) 2.6 推出机构的设计 (29) 2.7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32) 2.8 注射机参数的较核 (34) 前言 毕业设计是在修完所有课程之后,我们走向社会之前的一次综合性设计。在此次设计中,主要用到所学的注射模设计,以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着重说明了一副注射模的一般流程,即注射成型的分析、注射机的选择及相关参数校核、模具的结构设

计、注射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与结构草图的绘制、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全面审核投产制造等。其中模具结构的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主要包括成型位置的及分型面的选择,模具型腔数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和浇口位置的选择,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侧面分型及抽芯机构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拉料杆的形式选择,排气方式设计等。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更加了解模具设计的含义,以及懂得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怎样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为我们以后从事模具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毕业设计也得到了广大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一一表示感谢!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且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和欠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在编写说明书过程中,我参考了《塑料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和《模具制造工艺》等有关教材。引用了有关手册的公式及图表。但由于本人水平的有限,本说明书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希望老师多加指正,以达到本次设计的目的。 绪论 第一节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 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简称高聚物。塑料其余成分包括增塑剂、稳定剂、增强剂、固化剂、填料及其它配合剂。 塑料制件在工业中应用日趋普遍,这是由于它的一系列特殊

放大镜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Ⅰ) PMMATRACT (Ⅱ)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 注塑模具发展的概况 (3) 1.2 注塑模具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3) 1.3塑料模具的特点 (3) 1.4 注塑模具设计的要求及程序 (4)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4) 第二章制件结构的设计工艺性 (5) 2.1 制件结构设计 (5) 2.2 结构工艺性分析 (7) 2.3 外壳材料的选择 (7) 2.4小结......................................... .. (8) 第三章注射机的型号选择 (8) 3.1 注塑机成型参数计算 (8) 3.2小结......................................... .. (9) 第四章模具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10) 4.1 总体结构 (10) 4.2 行腔数目及排布 (10) 4.3 分型面的选择和排气系统的确定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4.3.1 分型面的设计 (11) 4.3.2排气系统的设计 (13) 4.3.3浇注系统的设计 (14) 4.4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7) 4.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7) 4.4.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8) 4.4.3模具型腔侧壁厚度和底版厚度计

算 (20)

4.5 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20) 4.6 脱模机构的设计 (21) 4.7 冷却系统的设计 (25) 4.7.1温度调节系统设计原则 (25) 4.7.2冷却水道回路的布置 (25) 4.8 成型设备的校核 (26) 4.9小结............ ............... ............. . (26)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 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专业机械模具BK311101 年级2011级 姓名彭军 指导教师王新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充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充电器外 壳制件的工艺特点,包括材料性能、成型特性与条件、结构工艺性等,并选择 了成型设备。接着介绍了充电器外壳注塑模的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的确定 及布置,重点介绍了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定距分 型机构以及冷却系统的设计。然后选择标准模架和模具材料,并对注射机的工 艺参数进行相关校核。最后对模具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以及在安装调试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论述的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采用三板式结构,即浇注系统凝料和制件在不同的分型面脱出,采用一模四腔的型腔布置,最后利用推板将制件推出。 关键词:充电器外壳;注塑模;三板模;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定距分型机构。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1)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第二章充电器外壳工艺性分析 (4) 2.1 材料性能 (4) 第三章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 (7) 3.4.2 分流道截面设计及布局 (9) 3.4.3 浇口设计及位置选择 (10) 3.4.4 冷料穴设计 (11) 3.4.5 浇口套的设计 (11) 3.5.1 型腔、型芯结构设计 (12) 3.5.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14) 3.7.1 脱模力计算 (17) 3.7.2 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机构 (17) 第四章注射机相关参数校核 (21) 第五章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 (24) 5.3 试模 (25)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6)

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1. 绪论 (3) 1.1模具工业的概况 (3) 1.2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及地区分布 (4) 1.3 塑料模具的发展趋势 (7) 1.4 注塑模具CAD发展概况及趋势 (8) 2.塑件分析 (10) 2.1 塑件的简介 (10) 2.2.注射工艺选择 (13) 2.3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经(Pro/E)计算塑件体积为: (14) 3. 注塑成型的准备 (15) 3.1 注塑成型工艺简介 (15) 3.2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16) 4.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18) 4.1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18) 4.2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8) 5. 注塑机选用 (19) 5.1 注塑机简介 (19) 5.2 注塑机基本参数 (19) 5.3注射机的选用原则 (20) 5.4选择注塑机 (20) 5.5 注射机及各个参数的校核 (21) 6.分型面的选择 (25) 6.1 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25) 7.浇注系统设计 (26) 7.1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26) 7.2 主流道设计 (26) 7.3 分流道的设计 (28) 7.4浇口的设计 (30) 7.5浇注系统的平衡 (32) 7.6 冷料穴 (32) 7.7 拉料杆的设计 (32) 7.8 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 (33) 7.9排气方式 (33) 8.成型零部件设计 (34) 8.1 凹模和凸模的结构设计 (34) 8.2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35) 8.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38) 9.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40) 9.1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40)

碗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的 注 射 模 具 /、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碗的注射模具设计 指导老师:xx 设计者:xxx 系别:信息控制与制造系

班级:xx 学号:xx 绪论 {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 【模具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理论研究 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2)高效率、自动化

瓶盖模具设计

瓶盖塑料模具设计 摘要 1 瓶盖塑料模具设计 1.1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1.1.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是一塑料瓶盖,如图1所示 ,塑件壁厚属薄壁塑件,生产批量大,材料为聚乙烯(PE,在高密度聚乙烯中掺入了部分低密度聚乙烯,改善塑件的柔韧性),成型工艺性很好,可以注射成型。 1.1.2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根据塑件结构形式,分型面选在瓶盖的底平面,如图2所示。 1.1.3 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1)型腔数量的确定 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又是大批大量生产,可以采用一模多腔的形式。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设备运转费低一些,初定为一模八腔的模具形式。 (2) 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 该塑件有两圈内螺纹,要使螺纹型芯从塑件上脱出,必须设计一套自动螺纹的齿轮传动结构,并且型腔的分布圆直径和齿轮分布圆直径相吻合,若采用一模八腔,型腔分布圆直径就相当大了,这样模具结构尺寸就比较大,加上齿轮传动系统,模具结构复杂,制造费用也很高。但该塑件螺纹的牙型不高,且呈圆弧形牙,内侧 突起与直径的比例约为5.26%( 6. 266. 26 28-?100% =5.26%)。因为所用材料为聚乙烯,材料弹性模量比较小,材质硬度不高,课采取强制脱模的方式,这也是注塑厂成型这种类型瓶盖的常用方法。因此本设计采用推件板推出的强制推脱方法,型腔的排列方式采用双列直排,如图2所示。 1.1.4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从上面分析中可知,本模具拟采用一模八腔,双列直排,推件板推出,流道采用平衡式,浇口采用潜伏式浇口或侧浇口,定模不需要设置分型面,动模部分需要一块型芯固定板和支撑板,因此基本上可确定模具结构形式为A型带推件板的单分型面注射模。 1.1.5 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1) 注射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或Pro/E建模分析,塑件质量m 1为2.8g,塑件体积V 1 = ρ 1 m = 91 .0 8.2= 3.077cm3,流道凝料的 质量m 2 还是个未知数,课按塑件质量的0.6倍来估算。从上述分析中确定为一模八腔,所注射量为 M = 1.6nm 1 = 1.6 ?8?2.8 = 35.84g 。 (2)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2 ,在模具设计前是个未知值,根据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

2020年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参照模板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 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前言. (1) 绪论 (2) 1 塑料的工艺分析 (4) 1.1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4) 1.2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 2 注塑设备的选择 (7) 2.1 估算塑件体积 (7) 2.2 选择注射机 (7) 2.3 模架的选定 (7) 2.4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8) 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0) 3.1 型腔的径向尺寸 (10) 3.2 型芯的计算 (10) 3.3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11)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4.1 主流道的设计 (12) 4.2 冷料井的设计 (13) 4.3 分流道的设计 (13) 4.4 浇口的选择 (14) 5 分型面的选择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17) 5.1 分型面的选择 (17)

碗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碗 的 注 射 模 具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碗的注射模具设计 指导老师:xx 设计者:xxx 系别:信息控制与制造系 班级:xx 学号:xx

绪论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 【模具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端盖塑料模具设计 系部材料工程系 专业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 班级模具081班 学生姓名韩雪飞 学号081304129 指导教师于智宏 2011年 3 月15 日 目录 绪论…………………………………………………………………………………… 1

一、模塑工艺工艺规程的编制 (2) 1.塑件工艺性分析 (2) 1.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 1.2.1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3) 1.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3) 1.4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5塑件成型设备的选取 (4) 二、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5) 2.1分型面选择 (5) 2.2.1确定型腔数目和排列方式 (6) 2.2.1.1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量 (6) 2.2.1.2按注射机的注塑量确定型腔数量 (6) 2.2.2型腔的排列方式 (7) 2.3浇注系统的设计 (8) 2.4.推出机构的设计 (9) 2.5凹模的设计 (10) 三、端盖注塑模具的有关计算 (11) 四、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

计 (12) 五、模具闭合高度确定 (13) 六、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13) 七、注塑模具的安装和调试 (13) 八、结论 (16) 九、参考文献 (17)

绪论 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换型不断加快。使模具的需要补断增加。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 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在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洛阳中国一拖的生产实习,我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同时在现场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相信会完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老师指正

矿泉水瓶盖注塑模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的课题为瓶子和瓶盖塑料模具的设计。瓶子的形状是腔大口小,要是采用普通的注射模设计,型芯将难以脱离。虽然可以采用变型芯,但那样会使模具成本大幅度增加,且设计难度比较大。因此瓶子模具为上吹型中空吹塑模具,采用嵌块式结构,铸造水路冷却,结构简单,耐用,便于更换部件,生产效率比较高。模具由动模板、定模板、切割环、模口嵌块、模底嵌块、密封垫板以及固定板等部件组成。瓶盖可以采用普同注射设计,但由于其内部有螺纹,不易采用强行脱模。因此瓶盖模具是两板式,采用旋转脱模的注射模具。该模具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效率比较高。该模具由定模板、动模板、支撑板、齿轮轴,圆柱齿轮、圆锥齿轮、齿条等一系列零部件组成。 关键词:定模板动模板嵌块冷却旋转脱模

Abstract The program of this design is Φ the medicine bottle of 146.6 and the plastic pattern of its cap have design . the shape of medicine bottle is cavity big mouth little, if design , type core with ordinary injection mould will be hard slip away . may adopt though change type core, can but so make mould cost increase substantially, design difficulty just compare big. therefore the mould of medicine bottle is blow type hollow blow mould mould, adopt inlay piece type structure, casting waterway cool , structure simple, durable, change parts easily,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ring and mould high fairly. mould from the fixed die board and board of movable mould , cut mouth inlay piece and mould base inlay piece, gaskets board as well as the etc. parts of fixed head form . cap may adopt general inject design together, but have thread because of its inside, do not be easy adopting force take off mould. therefore cap mould is two board type, adopt spin take off the injection mould of mould have . this mould automation level is mould high fairly, efficiency is high fairly. this mould from fixed die board, the board of movable mould, gripper shoe, gear axle, cylinder gear, cone gear, rack and such a series of component composition. Keywords: the fixed die board board of movable mould inlay piece cool spin take off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 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注塑设备设计

前言 第二章注塑设备选择 第2.1节估算塑件体积 该产品大批量生产故设计的模具要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自动脱模,可采用侧浇口自动脱模结构。由于塑件中等大小,所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结构,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 2.1.1计算塑件体积 由第一章可知塑件材料PMMA的密度为1.16~1.20g.cm3-,收缩率为1.6%~2.0%,计算出其平均密度为1.18 g.cm3-,平均收缩率为1.8%。经测绘初步估算得 塑件体积 V 塑 =9.18+1.428+7.722+0.33+0.32+2.62=21.6 cm3; 塑件质量M 塑= V 塑 ρ=21.6 cm3×1.18 g.cm3-=25.488g; 2.1.2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 可按塑件体积的0.6倍估算,由于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 1.所以浇注系统凝料体积为 V 2=2V 塑 ×0.6=2×21.6×0.6=25.92 cm3; 2.该模具一次注塑所需塑料的体积为 V 0=2V 塑 + V 2 =2×21.6+25.92=69.12 cm3; 第2.2节注塑机型号的选定 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与质量,以及成型工艺参数初步选定注塑机的型号为SZ—200/1000型卧式螺杆注塑机 2.2.1 注塑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如表2.1所示 表2.1

注: 该注塑机由宁波市金星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2.2.2 型腔数量的校核 1.由注塑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目 n ≤ 1 2 3600m m KMt -; 上式右边≈12≥2,符合要求。 式中 K ——注塑机最大注塑量的利用系数,取0.8; M ——注塑机的额定塑化量(g/h 或cm 3/h),该注塑机为14g/s ; t ——成型周期,因塑件较小,壁厚不大,取45s ; m 1——单个塑件质量 25.48g ; m 2——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 30.58g ; 2.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目 n ≤ 2 1 m m Km n -; 上式右边≈5.4≥2符合要求; 式中 m n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 或cm 3) 210 cm 3; 3.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校核型腔数目 注射机在充模过程中产生的胀模力主要作用在两个位置: 在两瓣合模上的作用面积约为A 11≈24×135=3240mm 2; 瓣合模与支撑板的接触处的作用面积A 12≈17×135=2295mm 2; n ≤ 1 2 A P A P F 型型- 上式右边≈3.1≥2符合要求; 式中 F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该注射机为4×105N ;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蹇学敏)

摘要 通过对液晶电视后面板塑件的设计分析,设计出该塑件的模具。在整个模具设计过程中,涉及到了塑件的结构设计、注塑机和模架的选择及注塑机的一些重要工艺参数的校核,并详细叙述了模具设计中的分型面设计、侧抽芯结构设计、成型零件设计、斜顶机构设计、顶出机构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采用了UG、AutoCAD、Moldflow等设计、分析软件和插件进行设计分析,优化了设计的参数并缩短了设计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注塑模具设计;侧抽芯;UG

Abstract The plastic mold is designed after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plastic part––the W alkman clamp. In the whole process, the design of the the back cover, mold flow anal ysis, the choosing of the injection machine and mold base , and the checkout of some important technics parameters of the injection machine are all referred to. In this process,parting surface design, injection system design, molding parts design, ejection system design and cooling system design are discussed detailedly. Finally, to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basic process of mold design. In the mold design process, the design or analysis softwares including UG, AutoCAD and Moldflow are used. Using these softwares optimizes the parameters cuts down the design time and makes the process efficient. Through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I am able to use the popular design or analysis softwares proficiently. I learn how to choose some parameters by calculating or by means of some experiences, and I learned more knowledge of the plastic mold. Key words:Injection mold design, Side core-pulling , UG

毕业论文曲面盖板注塑模具设计及型腔加工仿真

毕业论文曲面盖板注塑模 具设计及型腔加工仿真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图书分类号: 密级: 毕业设计(论文) 曲面盖板注塑模具设计及型腔加工仿真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FOR CURVED COVER PLATE AND SIMULATION OF CAVITY MACHINING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了解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所拥有。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 此次课题设计选取肥皂盒为模型进行注塑模具设计,这是根据日常生活需求,再结合相关参考选择的设计模型。首先根据塑件的结构特点进行成型工艺分析,选择塑件材料为ABS,注塑模具采用一模两腔结构。再根据塑件的质量和体积选定注射机的型号,在设计过程中对模具的必要尺寸进行计算,并对所选的注射机进行校核。设计过程以UG软件为平台,绘制肥皂盒的三维造型,并利用UG的Moldwizard模块设计模具的整体结构。 为了能够投入实际生产,此次设计涉及了对型腔的加工仿真,通过UG的加工模块对型腔进行加工工序设计,自动生成加工代码,并导出能够进行实际生产的NC加工文件。关键词注塑模;一模两腔;工艺分析;加工仿真 Abstract This topic design selects the soap box as the model for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is is according to the daily life nee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reference choice design ,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 parts, the plastic parts of plastic parts are ABS, the injection mould adopts one mold two cavity structure..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and volume of the plastic parts, the model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s selected, and the necessary dimensions of the mould are calculated..The design process takes the UG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draws the soap box the three-dimensional shape, and uses the Moldwizard UG module design mold monolithic structur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put into actual production, the design relates to the machining simulation of cavity, through the UG processing module of cavity for processing process desig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code processing, and export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the NC machining file. Keywords Injection mold mold two cavity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simulation

模具毕业设计3灯盖的注塑模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灯盖的注塑模设计 学院:工学院 姓名: 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高级实验师 二0 一四年五月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绪论 (3) 1.1 模具和模具工业 (3) 1.2 塑料成型模具的分类 (3) 1.3塑料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3) 2 塑件设计及分析 (4) 2.1 制品材料性能 (4) 2.1.1 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 2.1.2 收缩率 (4) 2.2 制件分析 (5) 2.2.1 制品形状 (5) 2.2.2 尺寸精度 (6) 2.2.3 表面质量 (6) 3 注塑模结构 (7) 3.1注塑模具结构组成及典型结构 (7) 3.2 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的特点 (7) 4 注塑成型原理及工艺分析 (8) 4.1注塑成型原理 (8) 4.2 注塑成型工艺 (8) 4.3 注塑成型的工艺参数 (8) 5 注塑机的选择 (9) 5.1 注塑机简述 (9) 5.2 注塑机的类型 (9) 5.3 注塑机的组成 (9) 5.4 最大注塑量的确定 (9) 5.5注塑压力的确定 (10) 5.6 所需锁模力的确定 (10)

5.7 初选注塑机 (10) 6 成型零部件设计 (11) 6.1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1) 6.1.1 凹模和凸模的结构设计 (11) 6.2 成型零部件的材料选择 (11) 6.3 成型零部件钢材的热处理要求 (13) 6.4 型腔、型芯工作部位尺寸的确定 (14) 6.5成型零部件配合尺寸的公差要求 (15) 7 分型面的设计 (17) 7.1 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17) 7.1.1型腔数目的确定 (17) 7.1.2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17) 7.2 分型面的形式 (17) 7.3 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7) 7.4 分型面的选择 (18) 8 浇注系统的设计 (19) 8.1 普通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20) 8.2 主流道设计 (20) 8.3 分流道设计 (20) 8.3.1 分流道的形状与尺寸 (20) 8.3.2分流道的长度 (20) 8.3.3分流道在分型面上的布置 (21) 8.4浇口的设计 (21) 8.4.1 浇口的形式及选择 (21) 8.4.2 浇口位置选择 (21) 8.5冷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 (22) 9 推出结构的设计 (23) 9.1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3) 9.2 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 (23) 9.3 推出零件尺寸的计算 (23) 9.4 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 (24) 9.5 推出力的计算 (24) 9.6 确定推出方式及推杆位置 (24) 9.7 复位杆的设计 (24) 10 冷却系统的设计 (25) 10.1 模温对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25) 10.1.1 温度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