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第14卷第4期(2009)Vol.14No.4(2009

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王筱平

梁新惠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甘肃定西

743000)

要: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以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为理论依据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分析,说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元有效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发展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关键词:语言经济学;交互式教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9)04-092-03

收稿日期:2009-05-07

基金项目:2008年甘肃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GSG10)“高职高专英语交互式教学建模探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筱平(1959—),男,甘肃岷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语言,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人们之间传达信息,这就要求一方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必须能够使另一方接受、

理解,并产生交际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语言教学,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分析语言问题:一是说语言就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二是人们在用语言表达信息的时候,存在节约、均衡,即用最少的音节或词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意思。[1]语言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 于1965年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学说和教育经济学。语言经济学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有:1)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作为人力资本可以用来补充和取代其它类型的人力资本。2)学习母语、第二语言,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它可以产生学习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3)语言学习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根据语言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不同,而赋予语言学习者高低之分的经济效益。4)语言的经济效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2]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内提出

“语言经济原则”(eeonomie du language )。他认为,言语活动中存在着内部促使语言运动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归结为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始终在发展、变化,促使人们采用更多、更新、更复杂、更具有特定作用的语言单位,而人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惰性则要求在言语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力量的消耗,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或者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语言的经济原则是支配人们言语活动的规律,它既能使人保证语言交际功能,又自觉和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作出合乎经济原则要求的安排。语言哲学家格拉斯提出了说话人之间的“合作原则:在谈话时的一定阶段,要依照你所参与谈话交流中可接受的意旨和话头的要求来参与交谈”

。为了有效实现这一合作原则,格拉斯本人曾具体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1.在数量上要提供适量信息;2.在质量上要说真话;3.在关系上要求提供与谈话目的

相关的信息;4.在表达方式上要清楚明了。[3]

纵观现代外语教

学的发展史,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参与式、交互式等,尽管它们的思路、做法不尽相同,但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却始终是各语言教学流派的首要目标。在西方国家,交互式语言教学体系20世纪9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趋加强,废除“费时低效”、“哑巴英语”教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应试能力转轨到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经济学理念,笔者认为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经济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交互式教学最早由Palincsar(1982)提出,之后又得到了Wilga M.Rivers ’s 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她认为对以交际为目标的语言教学而言

“交互”就像是一把钥匙,用她的话来说:“Interaction as the key to teaching language for communica -

tion.”[4]因为,在她来看只有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传递和接

受的真正信息上,即在一个对说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重要的环境中,且该信息包含了双方的兴趣时,学生才能获取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能称之为“互动”。Students achieve facility in using a language when their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convey -ing and receiving authentic message,that is,messages that con -tain information of interest to speaker and listener in a situation of importance to both.[5]或许有人会说,“互动”早已被用在大学乃至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事实果真如此?我国浙江师范

92

第14卷第4期(2009)Vol.14No.4(2009)王筱平梁新惠: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吴本虎老师认为,交互式外语教学绝不是那种只顾语言不顾人的教学,而是一种把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第一位的教学。这种语言教学是建立在师生的信息交流需求和情感交流需求的基础之上,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利用正式语言材料以解决问题、进入角色扮演围绕着信息与情感的交流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6]它有别于以往课堂上的有声对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等,因为这些传统课堂活动所包含的信息交流量不大,对学生的理解、想象、再创造和合作能力要求不高,一般来说,学生只是模仿现有的材料和模式,忽视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仅仅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机械地“工作”。这种交流不是以兴趣、意义为基础,只是表面形式的对话,没有足够的相关信息,不考虑对方的情绪,引不起对方足够的重视。这和现代语言经济学的观点极不吻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于1965年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它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收益(benefit)。英语作为语言传播的工具,其主要功能就是在人们之间传达信息。这就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必须能够被另一方接受、理解,师生在用语言表达各自信息时,存在着语言上的“经济原则”。可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是师生双方在英语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然而,长时间艰苦学习英语的劳动付出和收效之间的比例极不平衡,尤其是学生语用能力低下成了制约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具体表现在师生双方对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认识不足,他们很少考虑过大学英语教学中投入与产出的效益问题,只是一味地消耗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这一巨大市场的运作状况了解甚少,还处在20世纪大学英语的教学状态: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交互不热烈、积极,参与意识淡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较差,思维不灵活,即兴表达能力差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笔试考试成绩,这种忽视语言运用功能的教学策略直接导致大学英语教学输出的“产品”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使用“价值”不大、不能更好满足于社会发展所需的“全能”人才,被大学教育“加工”后的大学生仍然在社会中难于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大学英语教学出现“危机”。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棘手问题,还得从根本上转变大学英语教学理念,而最有效地改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使之符合语言经济学要求,使学生英语学习价值提高的最佳方法莫过于“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下面让我们看看在语言经济学视野下怎样展开“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

(一)构建轻松愉快的交互学习氛围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间、生生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主体”学习意识,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自然,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得体,语音要纯正、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课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挖掘出与教学相关的更多素材,使课堂互动导入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和有话能说,使学生乐学、爱学和会学。课前三分钟的英语会话、自由演讲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课堂教学气氛,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这种“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师生配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体验到快乐参与后的成就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应。

(二)拓宽多种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途径

大学英语属于高等教育,它有自己明显的教学特点: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特别是中小学英语教师。这一定位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提高他们的交际、交互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尤其是语言交互能力,因为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的英语理论知识和英语语用能力之间反差很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相对较低,制约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经济学”规律的正常发生。学生个体、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需求促使大学英语课堂展开个性化的多元有效的互动:

1.大组、小组与个人之间的交互性话语活动

大学英语课堂为一个相对较小的社会交际体系,它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一方面,学生怀着矛盾的心理来到大学英语课堂,他们既期望获得一种新的技能,又担心自己不佳的表现,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大学英语交互活动中表现出缺乏信心,有恐惧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敏锐观察学生的心理反应和需求,及时予以帮助,解除他们的各种疑虑,从心理和情感上消除他们的顾虑,使他们放开手脚展现自我。Gattegno thinks language learning as a process of personal growth result-ing from growing student awareness and self-change.The learn-er first experiences a“random or almost random feeling of the area of activity in question until one finds one or more corner-stones to build on”.[7]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又是一个有师生双方构成的内部环境,换言之,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一定的词汇、语法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而检测的重要途径就是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如大组进行的研讨材料背景,分析教材特点,小组间进行的找关键句、难句分析,个人总结大意、口述、角色扮演等。可现实教学的情况是学生的语言掌握和语言使用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导致个人行为与班组活动之间的冲突,此时,需要老师积极参与和引导,巧妙安排小组活动、掌握话题范围、利用有利时机进行纠错,通过交互方式的多样化设法满足各类学习者的语言需求,为展开大学英语有效交互教学打造平台。Gattegon be-lieves“…the teacher is required to assume in directing and monitoring learner performance,the responsibility placed upon learners to figure out and test their hypothesis about how the language works,and the materials used to elicit and practice language.”[8]

2.发散性思维的大学英语听说交互活动

93

第14卷第4期(2009)

Vol.14No.4(2009

就大学英语教材来说,它包含丰富的西方文化、风土人情和异国风光,具有无限的魅力。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通过尝试发现,无论是对话训练还是阅读部分,它们都充满着浓浓的人文色彩,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它们往往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无限的语言想象发展空间。例如,在学习A Time of Change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先提示学生回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家庭、家乡和祖国的变化,经过一定时间的讨论,要求学生登台演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发他们运用英语语言表达思想的意识。这样就达到简化学习过程,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又如在学习Hal -loween 这篇阅读文章时,教师首先解释Halloween 节日的来源和特点,接下来要求学生通过对教师讲述的理解,再结合我国的两个鬼节“清明节”和“十月一”,谈谈中国人在这两个节日都做些什么,为什么?在教师和学生进行英语交互中,学生通过努力,对东西方文化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在听说交互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交互活动既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实现了一箭双雕的语言学习效果。

3.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交互活动

La Forge describes “Language is people;language is per -sons in contact;language is persons in response ”(1983:9).

[9]

据《现代汉语词典》,“交互”就是“相互”和“替换着”的意思。作为语言学习的主体和客体,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交互”就是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刻把握和体验,以便进入角色达到换位思考(empthy )的境界。作为充满“血”、“肉”和具有丰富个性的教材和学生,学生和作者之间在语言、心理、行为上的思想情感互动交流、沟通离不开教材和课堂这两个特殊的社会语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在和作者、主人公进行不断的思想、

情感交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对教材中的心理语言、社会语言、肢体语言中所渗透信息、脉搏的准确体察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使他们完全置身于这一语境当中,由观众变为演员,在语言、情感、情景等各方面进行全面互动交流。例如,在学习《大学英语》第十单元Going Home 一文时,首先用画片或幻灯片对位于墨西哥湾东面风景秀丽的佛罗里达州这个“阳光之州”进行直观介绍,将学生的思绪带到那美丽的地方,接下来让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延伸“搭”乘一辆开往迈阿密海滩和棕榈海滩的班车。故事就发生这两班车上,“你”就是那名大学生,身旁坐着一个默默无语、满脸脏兮兮的中年男人——

—假释犯。相对一路欢快的大学生而言,这名中年男子抑郁的行为举止极不协调,于是“你”充满好奇,设法想打开他的的心扉。起初收效甚微的思想互动并未挫败你的努力,伴随教材情节的发展,“你”终于叩开了中年男子紧闭的心灵,他渴求却担忧即将属于他的亲情和爱情———寄托着他无限情思的黄丝带。这种学生和教材内容之间的真切交互,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实现语言经济教学的良好手段。

4.展开形式多样的大学英语课外交互活动

由于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他们对英语的重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庞大的大学英语学习班人数远远

不能适应外语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际要求。面对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学生双方必须开拓课堂以外交互学习、实践英语的机会,如英语角,每周一次的自由英语互动交流,既可帮助学生克服害羞、自卑、不自信等心理障碍,还可使他们广交朋友,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中受到启发,充分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参与英语交互活动。除此之外,英语口语演讲赛、课本教材表演赛、英语话剧、小品等表演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展示语言“才艺”的舞台,使学生逐步具备“自我意识、观众意识、观众与我之间相互关系的意识、场景意识和目标意识”。[10]最终使得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言交际“舞台”

互动中学会投入、倾听、借鉴,并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5.形成交互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在语言经济学习指导下,“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注重“交互”二字,评价也不例外。交互式评价在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

“中流砥柱”的作用,因为它在评价学生的“劳动”,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老师也只有在通过和学生的“交互”活动后,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断。同时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保证互动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课堂评价时,教师一定要掌握有效地评价策略,既避免那种耗时费力且程序繁琐的评价方式,也要避免那种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评价还要因人而异,

视活动的难易而有所不同。评价可以由教师实施,也可有学生参与。对学生的参与,教师要密切关注、仔细聆听,并对此进一步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也要使学生真正明白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让他们乐于评价他人,乐于接受他人评价,也乐于评价自己。这种多元交互式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又保证了语言经济教学视野下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互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开拓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意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语言经济学所倡导的语言学习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忻.语言的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5~416.

[2]语言经济学https://www.doczj.com/doc/df8259580.html,/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G2Q7C41&xpos=8

[3]语言的经济学https://www.doczj.com/doc/df8259580.html,/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G2Q7C41&xpos=19

[4][5][6]Wilga M.Rivers.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4,6.[7[8][9]]Jack C.Richards&Theodore

(下转第121页)

94

第14卷第4期(2009)Vol.14No.4(2009)

Study of Interacti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Light of Language Economics

WANG Xiao-ping

LIANG Xin-hui

(Department of English ,Dingxi Teachers College ,Dingxi Gansu

743000)

Abstract: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alue,utility,cost and benefit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erms of language economics.It furthers that interactive college teaching in the light of language economics meets the need of the tendency of the time.Multiple efficient intera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elps to foster students ’interests in learning English,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blazing new trails,participation and cooperation so as to bring up and develop their competence in using and practicing English.

Key words:Language economics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teaching

(上接第94页)S.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 -guage Teaching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06,111,116.

[10]Wilga M.Rivers.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

责任编辑:何启明

责任编辑:魏琴

Tentative Studying on Channel of “Productive Forces Determining Productive Relations ”

CHEN Wei-rong

(College of Social Management ,Lanzhou City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s:Drawing lessons from academic knowledge on productive forces determining productive relations,studying the classical ex -positions by teachers of revolution on productive forces determining productive relations,observing our country ’s development reality,think

productive forces determining productive relations is not spontaneous and direct,but first,productive forces make economy

bodies taking part in production to choose or alter productive modes bringing them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in turn,productive modes and their changes bring about fitting productive relations and their changes.

Key words:productive forces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 ;productive modes ;productive relations

[4][9][16][17][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82,142,67,109~110.

[5]刘明合,祁刚利.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中介[J].生产力研究,2004,(9):51.

[6][7]张聚昌.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介质结构[J].理论探讨,2007,(3):69.

[8]皮修平.生产力概念新探[J].生产力研究,2004,(8):71.[10][14]冯正好.中西封建经济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8,(5):9,8.

[11][13][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69~170,552,450~451.

[12]张世满.马克思恩格斯农奴制理论的再认识[J].史学理论研究,2006,(3).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2.

陈维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路径探讨

!!!!!!!!!!!!!!!!!!!!!!!!!!!!!!!!!!!!!!!!!!!!!

12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收入国家;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1、吸引外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课堂测验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T 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B )。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3.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 )的研究。 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管理企业 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 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 4.经济物品是有用且稀缺的物品。T 5.《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哈尔·R·范里安的著作。T 6.下列问题(C)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7.以下话题都在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除了(D)。 A、香烟税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 B、微软的市场势力在软件定价中的作用 C、反贫困计划在减少无家可归者中的效率 D、政府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8.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学科。T 9.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C)。 A、关键资源 B、有效资源 C、稀缺资源 D、优质资源 10.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人们”,包括的个体是(AB)。 A、消费者 B、生产者 C、企业 D、家庭

11.劳动力市场可以看作是工资和闲暇之间的trade-off。T 12.社会会面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T 13.下列政府活动的动机属于关注效率的是(B)。 A、对收入较高的人实行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B、把标准石油(拥有90%炼油厂)分拆为几个较小公司 C、为被解雇的工人提供失业津贴 D、以上都是 14.从经济学角度看,个人的储蓄是一个跨期的行为。T 15.经济学中片面的追求平等或者效率都是不可取的。T 16.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 成本。T 17.你在比赛中赢得100美元,可以选择花掉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如果花 掉,机会成本是(C)。 A、100美元 B、5美元 C、105美元 D、0美元 18.边际变动(B)。 A、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 B、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 C、使结果无效率 D、并不影响激励 19.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 )。 A、门票的价格 B、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 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 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是零 20.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小预期收益。F 21.有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的 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T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能力,还受到激励水平的影响 B、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出决策后,当激励引起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行为不 再改变 C、不同的激励会引起人们行为的差异

任务型教学法task

Nunan将任务定义为指导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任务为语言学习和使用提供了一个目的,而不再是单纯地学习一门语言。 在大量文献资料中对任务的定义,产生了三个共同特性:一、任务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比如说画一幅地图或者预订一家旅馆;二、输入材料,关于如何画画的指令或者一份旅馆的广告宣传;三、一个及以上的相关活动或程序,如基于广告提供的信息来决定预订哪一家旅馆。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现在任务型教学法已在第二语言教学大纲设计和二语习得研究中广泛应用。因为任务特别是小组合作能促进自然地学习与交流,催化习得过程,这种方式与交际教学法更为契合。 任务型教学会根据教学方面的因素来分类,也就是说他们有效建立课堂互动过程和产生协商交流的能力;此外还会依据心理学的因素来分类,也就是刺激内部习得教工过程的潜能。在目标任务、真实任务以及课堂任务之间也产生了区别。 一项在语言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任务就是信息差任务。信息差任务也就是一位参与者持有另一位参与者所不知道的信息,而必须通过互换信息来完成任务。“找出不同点”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差任务,参与者会得到一些类似却有略微不同的图片,在不看别人图片的情况下,所有人在找出不同点上达成一致。 另一项交际性任务是问题解决任务,比如说,提供参与者线索并要求他们做出解释直到最终解决问题。决策任务是期望参与者在所提供的结果中选择一个结果。还有一些别的任务例如拼图、角色扮演、模拟、口头讨论和设计任务。 在任务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选择和界定目标时找到一个清晰的标准。这是因为有诸多因素对任务产生干扰,包括任务的认知困难,学习者需要加工和产生的语言的数量,执行任务时产生的心理压力,时间压力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背景的数量和类型。 比如说,“找出不同点”只要求学生建立一个存在或不存在(未描述的)的项目,这个要求显然比需要精确描述的要求来的低。同样的,加工处理一段包括标题,副标题,照片,图画、图表、曲线图等的内容显然比加工处理一段没有任何前后文联系的文章来的容易。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有一些任务比其余的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例如,双向任务即在交互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拥有信息来提供交换,这种方法比单向任务(一个参与者提供信息,另一个参与者仅对给出的信息产生反馈)更为有效。汇总型任务(一个加过必须进行商定统一)比分散型任务(接受来自参与者的不同观点)能产生更多的言语。 另一个根据任务结构的难度和复杂性的划分包括前任务和后任务活动的结合,为学习者提供视觉支持和任务框架。任务设计的突出点包括真实的文本和活动以及语言技能的整合。各类任务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基本的教学大纲类型:过程、程序和任务。 不管任务型教学大纲的简短历史,任务型教学在产生刺激性的教学材料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从根本观念上改变了25年前所以为的好的教学实践活动。

整体语言教学法

整体语言教学法 1.主要特点 ①强调整体。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语言要和文化、社区相结合,教师要和学生相结合。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要,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 ③单元以主题为中心O 在一个单元中,所有的学科都围绕着同一主题来进行。主题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将各门科目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2.主要优点 使一个主题概念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把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与今天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在头脑里形成网状记忆、网状联想,使英语学习的质量产生飞跃。注重学生生活和学习有关的练习和活动。可用来培养各种语言能力。 3.主要缺点 个别主题无法把部分学科结合起来,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忽视了拼写教学。 4.整体语言教学的背景与概念 1986年语言学家K. Goodman(凯·古德曼)倡导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 or integrat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整体语言教学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课程内容和社团学习的一整套教育哲理。这一教育理念对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但对于什么是整体语言教学,语言学界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普遍认可的观点,缺乏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因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一种哲理或方法。 早期的整体语言,即whole language,指的是whol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也就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lea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as a whole)。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教学中逐渐添加新的内涵,不断完善整体语言教学思想。现在,整体语言教学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以学生为中的学习等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它指在教与学的环境中开展与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哲理相符合的教学活动。 2.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其理论基础是语言习得和自然发生的读写能力以及相关学科如心理语言学、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等的知识。 Rigg (1991) 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Genesee (1994)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综合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肢解为听、说、读、写,而应该同时教。Goodman(1990)在研究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观察到,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78)曾提出这样的结论:语言能力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流而习得的。儿童不是主要靠模仿学会语言,而是靠置身于真实自然的、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3.整体语言教学的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下几个原则,只有这些原则得到理解和尊重时,语言学习就比较容

《浅谈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挑战及其策略》

《浅谈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挑战及 其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主要的表现是: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获得较大的利益,发展中国家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环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化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影响尤为突出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的挑战是严峻的。应对挑战的策略可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宏观调控、制度健全完善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外,还对国家经济主权、金融市场、产业结构、市场占有份额、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安全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或者潜在的负面影响和挑战。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利用社会主义特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优势,深化改革,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社会设施、基础经济宏观调控。 具体说来,第一,国家在制订一个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首先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发展的时序性,不能急于求成。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要保持自身金融健康,防止泡沫经济,引入外资要适当,汇率制度要合理;二是要建立多重金融防线,这些防线应该包括:国际资金与国内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引进的国际资金中的贷款资金与股本资金的适度比例防线,贷款资金中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适度比例防线,股本资金中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适度比例防线。 第二,我国要抓住机遇,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末考试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末考试 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是 ( )。 A、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上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这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因而每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服从递减规律 B、生产过程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C、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持续上涨 D、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我的答案: C 2自发投资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我的答案: C 3花生酱有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如果税收从每磅10美分增加到15美分,政府的税收收入会()。 A、增加50%以下,甚至有可能减少 B、正好增加50% C、增加50%以上 D、答案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哪个更富有弹性 我的答案: A 4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增加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并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A、实施限制性价格下限 B、取消限制性价格下限 C、把税收加在生产者一方 D、取消对生产者征税 我的答案:D 5当垄断者从收取单一价格转为完全价格歧视时,它减少了()。 A、产量 B、企业的利润 C、消费者剩余 D、总剩余 我的答案:C 6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我的答案:B 7下列政府活动的动机属于关注平等的是()。 A、对有线电视价格管制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向穷人提供购买食物的消费券 D、禁止酒后开车 我的答案:C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 )。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我的答案:B 9如果一种物品的生产引起了负外部性,那么,社会成本曲线就在供给曲线__,而且社会的最优数量__均衡数量。() A、上方;大于 B、上方;小于 C、下方;大于 D、下方;小于 我的答案:B 10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 )。 A、公众持有的通货 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 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 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我的答案:B 11在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或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是()。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直线 D、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型曲线 我的答案:C 12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投资增加将使国民收入( )。 A、增加,且收入的增加量等于投资的增加量;

任务型外语教学法

专题七任务型外语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交际法广被采纳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意念功能大纲成为当时普遍应用的标准大纲,而传统的3P程序则是相当流行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正是在批判结构大纲、意念功能大纲以及3P程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其理论基础主要交际法教学理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形成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兴起 任务型教学法认为,语言教学中一直存在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间的矛盾、发展语言系统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之间的矛盾、课堂语言教学与自然习得语言之间的矛盾、提高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与任务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而通过合理设计和成功完成任务可以使这些矛盾得到改善。 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普拉布(Prahbu)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Bangalore)进行的一项强交际法理论的实验,提出了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课堂教学的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任务进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他将任务界定为让学生思考所给的大信息,并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调控。他把活动分成四种类型:规则中心活动、形式中心活动、目标中心活动和意义中心活动。意义中心活动是任务型教学最重视的活动,因为这种活动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潜意识地内化了语言系统。这与克拉申的自然习得理论不谋而合。 班加罗尔实验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雏形。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该实验放弃了传统的结构大纲以及交际法采用的意念一功能大纲,而采用任务组成的程序大纲,为学习者提供在课堂上的交际任务。普拉布认为他的大纲说明的是“课堂上要做什么而不是要学习哪一部分内容的问题”。第二,普拉布识别了信息差、意见差、推理差三种类型的任务,使交际活动有了明显得目的性,并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完成任务上。这里的任务具有意义第一性,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有交际的问题要解决等基本特点。第三,反对语言形式的讲解。语法教学借助任务,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悟到语言规则。 随后,坎德林C.Candlin和布瑞恩M.Breen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改进了普拉布的早期理论,并在批判“综合大纲”的过程中提出了“过程大纲”理论。他们赋予课程设计者更艰巨的任务,即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活动和任务。此后朗(Long)和威理司(Willis)和斯干(Skhan)进一步研究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模式,将任务型教学法发展成为一种较完善的方法理论体系。 (二)理论基础 1. 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产生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以实施《WCO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王军 全球化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而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人类政治生活从统治走向治理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国际货运与人员交流的巨大增长、有组织国际犯罪的剧增以及全球恐怖主义威胁的不断增长,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问题,已成为全球化治理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世界海关组织(WC0)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行动,其中一个重大举措是制定了《WC0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在2005年世界海关组织理事会年会上获得通过。本文以全球化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基本工具,对《框架》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治理要素做一简要介绍,在分析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有利治理条件及现实治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治理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海关在全球化治理的背景下在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一份可供思考与借鉴的材料。 一、全球化治理与《框架》治理要素的介绍 关于全球治理的要素,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全球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的规制、全球治理的主体或基本单元、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以及全球治理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全球治理是一个包含着价值基础、规制保证和治理操作三类主要指标的复杂治理体系,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全球治理的价值、规制以及结果是全球治理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从这一分析工具出发,《框架》的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框架》的目标与原则——全球治理的价值 全球治理的价值,就是全球治理的倡导者们在全球范围内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而且从这些倡导者的眼光看来,这些价值应当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从《框架》的名称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框架》全球治理的价值基础就在于世界海关组织成员对于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所达成的价值共识。具体而言,《框架》制定的目标价值共识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制定全球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标准,促进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形成适用所有运输方式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增强海关应对2l世纪挑战和机遇的作用、职能和能力;加强成员海关之间的合作,提高甄别高风险货物的能力;加强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促进货物在安全的国际贸易供应链无缝流动。与此相联系,《框架》的技术价值体现为以下四个核心要素:第一,《框架》统一了对进口、出口和转运货物提前递交货物电子信息的要求。这是《框架》力图超越各国海关的现行做法与措施并建立一套统一的国际海关标准的制度规范价值基础;第二,加入《框架》的成员承诺采用统一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对付货物安全方面的威胁。这是《框架》为形成标准统一性的管理范式价值基础;第三,《框架》要求根据进口国的合理请求,出口国海关应基于可比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出口的高风险集装箱和货物进行查验,最好使用非侵入式查验设备。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之间合作的最低价值标准;第四,《框架》规定了成员海关要向达到最基本的供应链安全标准并采纳最佳做法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便利。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与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战略选择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大环境。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而且将改变我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一些认识和观念。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时间越来越近,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深入。中国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外国企业以更大规模涌入中国,国内竞争将更加激烈、更加残酷,对中国的企业形成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中国企业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把自己的目标市场锁定在国内,无疑是坐以待毙,在同国际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他们不能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生存能力,必将丧夫越来越多的生存空间。中国企业必须摈弃旧有的观念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增强危机感与紧迫感,从长计议,制定竞争战略,走出国门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扬长避短,寻求比较利益,创造比较优势,把握机会,大胆进入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壮大自己的实力。 进入国际市场可以使企业在更大范围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中,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由小到大逐步成长为中国自己的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总之,我认为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在“走出去”的要求下,我国企业具有以下优势: 1、政策支持优势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企业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规则和

政策支持,来实现走出去的战略发展选择目标。 2、区位优势 一是资源区位,部分资源的区域专有性和区位指定性,形成比较明显的发展优势;二是产业区位,我国的企业总体上是以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对特殊资源的开发则形成企业的特殊优势);三是市场区位,中国市场既有与世界市场的同一性,也有其区域市场的独特性,创造了需求的多样性,构成市场的区位优势。 4、海外华人众多的优势 上百年来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华人和由他们编织的已有相当规模的海外华人网络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充分利用这一资产对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5、我国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信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广泛开展了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在此过程中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和信誉,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如此形势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做到以下战略目标与要求:1、企业应有国际化发展的战略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首先应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品牌、技术体系、信息网络、组织管理体系以及企业文化等。

英语教学方法汇总-语言教学种类概论

語言教學種類概論: 1.傳統語言教學法 傳統語言教學法包括:文法翻譯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與認知 教學法。 1.文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緣起與教學理念: 文法翻譯法大約衍生於一七八0年代(Stem, 1983)。一九二0年代 到五0年代的拉丁文文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有研讀拉丁 文及希臘文文學典籍的能力。其次為增進對第一語言的深入瞭解。 第三為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對較難教材的學習能力。教 學著重於對文法規則的解說與字彙的學習與記憶。 (X)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閱讀的材料主要是取自於文學著作,為文法翻譯者編著的書籍,內 容的主要特色是每課課文之前有單字表文後有長篇的文法解析,練 習的份量不多。 ?適用的語言能力範圍: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聽說讀寫

L1 + + L2 + + L1 ?? L2 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並重 R=W 閱讀與寫作並重,聽力與說話不受重視 2.直接教學法 (The Direct Method) ?緣起與教學理念: 直接教學法約萌芽於十八世紀末期 (Stem, 1983)。鑑於文法翻譯法著重於熟記文法規則,無法習得交談能力以及兒童對第一語言習得的經驗而提倡。這個教學法在一九六0年代中期頗具勢力,又稱為『常識法』(mon sense method)。強調在有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以畫圖、示範及表演等方式施教,提供以學習語言為主的密集式語言訓練。 (X)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標的語言(target language)教學使學生完全投入在學習第二語言的情境中。 ?優點: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确保了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特别是在这这次金融危机中,虽然中国也遭受了损失,但仍然以的增长率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一道强心剂。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年的一篇经济发展报告指出,通过激进的贸易和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融合的鼎盛时期。这一股新的全球化浪潮对所有的收入阶层以及各地区居民的经济福祉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备受争议。 如今各国之间交流日益加深,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中国应该准确的自我定位,做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要展示自己的大国形象,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的交流中。然而正当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时,却屡屡受到西方国家的阻难。面对这样的重重阻挠,中国经济又该如何发展呢?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楼市 一说起中国的楼市,大家都是有说不完的话,中国的房价自从年开始就是一路飙升,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很难找到万元一平米以下的房子,深圳的高档楼盘的房价只用半年时间就涨了倍,从均价的万元涨到了万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显然是非常的不合理,也是非常的不正常的,这不仅有大量的国际游资的涌入,也就是海外的热钱冲入到中国的楼市中,引起房价的不正常上涨。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操控造成了中国楼市当前的局面,政府批地卖地,再加上政策上不允许老百姓自己建房,所以造成房地产行业一场火爆,但是很危险的是,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泡沫,如果这个泡沫一旦破裂的话,那对中国的经济将是灾难性打击。 根据郎教授的观点,中国房价暴涨的真正原因就来自于制造业的资金,也就是说制造业在它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之下,他除了炒股之外,就只有炒楼那么年开始到年,为什么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会开始恶化,简单的讲就是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国际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的推出以及宏观调控误判等问题,使得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急速恶化。而这个恶化的结果,使得大量资金从制造业流出,然后冲击楼市,造成房价飞涨。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认为中国政府首先应该予以正确的政策引导,将那些大量的本该投入到制造业的资金从楼市里面给引导出来,消除一部分的楼市泡沫,另外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楼市的监管,土地的买卖,以及首付,银行利率的调控,这样慢慢把楼市的温度降下来。楼市,这个最坚硬的泡沫,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楼市仍然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但是楼市的泡沫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国家不加以正确的宏观调控,一旦这个泡沫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中国过去15年间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极大地拓展了正规金融覆盖面,其中包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代理模式(中国称为助农取款服务点模式)。中国同样也是金融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商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支付、借贷、储蓄、保险以及投资行为。 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普惠金融的基本衡量指标)显著增长,已经与其他G20国家大致相当。 报告对中国过去15年间普惠金融发展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报告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与其他相近经济体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经验的关键进展和要素。报告也指出了中国普惠金融仍然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可供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借鉴的经验。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撰写。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明显转变。从21世纪初起,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就将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列为优先发展目标,举措包括加强信用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面向农村消费者的物理服务点以及支持建立新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等。 2015年,中国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式推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同样也为数字金融创新预留了空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为数以亿计的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提供一系列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通过运用基于网络的线上商业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了已有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中。 中国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也促使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积极探索数字驱动的商业模式。 报告指出中国在实现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需要向更为市场导向、更具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和工具来有效管理数字金融风险。鉴于很多消费者的数字和金融知识有限,且数字金融可加剧数据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

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

一: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劣性对比 1、3P教学法的优点 可操作性强,教师便于组织和控制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都在教师的预想之中;同时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也很便捷,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整个课堂井井有条。强调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词汇、句式、语法的学习,学生的语法概念明晰,大大提高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基本功扎实。此外,运用阶段也有一定的交际性,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2、3P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语言观及语言学习理论令人质疑,忽视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所以往往教师课堂上讲,学生课堂上练,在真正的交际场合下或在课后作业中仍会出现大量错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实际需求得不到真实的反应,学生对教学决策过程没有参与的机会,学生真正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也不多,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指令,对讲授过的语言项目进行操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量。课堂上主要的时间花在语言知识的讲授上,学生接触到的是大量的语言知识,或者是语法分析,语言输入是静态的、去情景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而真实的语言运用却是以整体性、动态性、意义的表达和理解都要依据特定情景

为特征的。因此,脱离了特定环境,把本来复杂、动态的东西以过于简 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就无法获得对目的语真实、完整的感悟与 体验。 缺乏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发生。运用阶段 的交际活动并不是完全自由地让学生表达,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已 学的语言形式。因此,容易出现无信息差、无真实情感交流的假交际。 3、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有 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学生的 学习也成为一种满足需要、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过程。任务设置关注学生需求,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 任务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任务完成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学生通过完成任 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这激发了学生的综合型动机,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参与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 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多维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思考、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4、任务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万能的,任务型教学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英语教学在我国 是外语教学,英语语言环境严重缺乏;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学生的学 习动机多为工具型动机,即通过考试;多为大班教学;师资水平、教育资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初探 初次打开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英语课本,看着这图文并茂的对话,令人耳目一新。但我们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备课,也不知道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甚至还出现了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和表达法,更不知道什么叫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什么样的任务才算“任务”。2005年暑假,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英语教研员组织全市城乡英语教师进行新一轮新课标培训,展开了学习活动,观看了课堂实录。通过参与活动,我树立了全新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正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原则,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性格,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使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教学模式。始终遵循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即语言学习是为了用而学——在用中学——学用结合。由于任务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学生的直接参与则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特征。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观察到学生要想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双人活动,他们需要张口说,需要用脑想,需要动手写或画,需要请教老师,更需要询问同伴,所有这些活动中学生总是在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语言材料的理解,而且学生根据任务需要还能产生新的语言,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材所设计的话题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这就为他们“愿意说,有话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活动时,就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活动设计还尽量考虑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这半年的教学实践中,就进行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时,我尤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务设计的目的要明确 任务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避免为了表现任务而去设计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要能用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任务一定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发展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在进入了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但是在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们有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本文首先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再针对性地对我们可持续发展提出几个发展思路。特别是要看到它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环境

在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对我国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洁净能源比重提高 我国能源的人均消费量仅为发达国家的5~10%,按我国GDP增长速度,能源需求将在20 年内增长一倍。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煤炭比重过高,这也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利用。自1993 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我国油气的需求逐年增加,对我国洁净能源比重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据国际能源署最新估计,到2010 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 万~1 亿吨,净进口率达到41%。 1.2 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 庞大的人口基数使资源紧张成为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战争威胁,我国资源发展实行的是立足于国内资源的内向型战略。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后,注重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这不但使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而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解决我国生态和环境问题。显然,这既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3 经济发展为环境治理提供越来越强的物质基础 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后,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使我国有能力在环境保护上进行更多的投入。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增加。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 世纪80 年代的0. 5%增加到2000 年的1. 5%。沿海发达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我国现在实行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都与我国近年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密切关系。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末考试教学提纲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 末考试

《经济学原理:中国故事·全球视角》期末考试 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的是 ( )。 A、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上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这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因而每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服从递减规律 B、生产过程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C、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持续上涨 D、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我的答案: C 2自发投资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我的答案: C 3花生酱有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如果税收从每磅10美分增加到15美分,政府的税收收入会()。 A、增加50%以下,甚至有可能减少 B、正好增加50%

C、增加50%以上 D、答案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哪个更富有弹性 我的答案: A 4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增加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并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A、实施限制性价格下限 B、取消限制性价格下限 C、把税收加在生产者一方 D、取消对生产者征税 我的答案:D 5当垄断者从收取单一价格转为完全价格歧视时,它减少了()。 A、产量 B、企业的利润 C、消费者剩余 D、总剩余 我的答案:C 6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我的答案:B

7下列政府活动的动机属于关注平等的是()。 A、对有线电视价格管制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向穷人提供购买食物的消费券 D、禁止酒后开车 我的答案:C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 )。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我的答案:B 9如果一种物品的生产引起了负外部性,那么,社会成本曲线就在供给曲线__,而且社会的最优数量__均衡数量。() A、上方;大于 B、上方;小于 C、下方;大于 D、下方;小于 我的答案:B 10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 )。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对外汉语口语课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单项技能训练课,使学生在口语课上学到实用的、新鲜的汉语是该课的根本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上好口语课的途径。本文介绍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异同及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而以教学实例浅析了其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的运用,最后总结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要素,得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能给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带来新的思维和动力的结论。 标签: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任务交际 对外汉语口语课是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单项技能训练课。大量的口语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培养他们用外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达到实际交际的目的,因此许多学校都把口语课定为从初级到高级贯穿始终的必修课。 口语课是大部分学生最主要的锻炼口语的机会,而目前口语课存在一些问题:口语课精读化、阅读化;在交际训练方面多采用简单的分角色对话、师生问答和一些口语句式的替换操练;语言输出比较盲目等。在这样的口语课中,学生往往只学到了语言的形式,而没有掌握实际语言的功能,所进行的交际训练只能算是一种“准交际”。针对这些不足,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提供了一条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是“任务”,本文中的“任务”是指汉语课堂上所进行的类似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交际活动。“任务”不同于传统语言教学中的“练习”,“练习”侧重于语言形式,而“任务”重在语言的意义,重在完成一个个独立或相互关联的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拓展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空间。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使教学过程达到了最优化的效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正日益受到推崇。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课程理论,教育论等,最主要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社会互动学习理论。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首先来自Krashen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即只有当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略高于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