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缘制度和天命观的二元性_论中国远古国家意识形态形成中的内部张力

血缘制度和天命观的二元性_论中国远古国家意识形态形成中的内部张力

血缘制度和天命观的二元性_论中国远古国家意识形态形成中的内部张力
血缘制度和天命观的二元性_论中国远古国家意识形态形成中的内部张力

思想

战线S IX I AN G

Z HANX I A N

2007年第5期第33卷№15,2007Vol133

血缘制度和天命观的二元性

———论中国远古国家意识形态形成中的内部张力

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中国远古时期夏商周三代权力交替过程中呈现出意识形态的变化,在“祖灵崇拜”、“血缘制度”和“天命观”三者的不同解释当中,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内部压力。周在取代商的过程中强化“天命观”的意义,这个意义对现实政治无疑产生了影响。周人藉此不仅奠定了此后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性格,而且也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等级制度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二元性;血缘制度;天命观;祖灵一神教信仰;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K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78X(2007)05-0048-07 

一、中国远古“二元性”的思想现实

著名青铜器和商史专家张光直在讨论商代文明的形成时指出:“国家、文明和城市在起源上不仅是一致的,而且完全有可能,出现的原因是互相联系的。……这些概念最好能合起来看,并作为整个社会进化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开始首先寻找我们所谓的文明背后的基本社会特征”[1](P341)。

一般而言,文明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与社会丰富的剩余财富有关。但是,张光直强调说,“剩余财富是财富人为制造的一部分,它是作为资源和财富重新结合的结果强加给社会的。这种重组使社会财富集中在社会一小部分人手中,使他们有能力和必须去创造所谓文明的奢华标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光直才认为:文化往往表现在一种对立的情形下,“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对立关系,城乡之间的对立关系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立关系。换句话说,经济分层,城市化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文明必要的三种决定性的社会因素”[1](P344)。

不论是从考古挖掘还是文献研读上看,夏商周时的中国社会,已经具备张光直所说的文明的三个条件,经济的发展已经促成了社会的分化,城市随之形成,同时,不同氏族之间的战争也日益频繁,族与族之间构成了复杂的交往,从而造成王朝更替的历史事实。在这样一个历史情境中,国家意识形态的出现是不足为奇的。

实际上,中国的意识形态有它自身的“二元性”表现,而不是人们所以为的,是“天人合一”的,更不是韦伯所说的,是“一元论”的“入世的神秘主义”。

《论语?学而》第二段,孔子通过有子之

3

收稿日期:2007-05-10

作者简介:杨小彦(1957-),男,广东广州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视觉传播研究。

口,提出了道德与等级的“二元性”解释模式①。这种解释模式成为此后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概念之一,更是理解儒家政治哲学的关键所在。

孝悌是对内的道德,不犯上作乱则是对外的道德。对内的道德以亲情为基础,诉诸血缘关系;对外的道德以等级为原则,诉诸亲情关系。对内的道德是对外的社会等级的合理性依据,反过来,社会等级则强有力地支持对内道德当中的上下原则。它们两者互为表里,互相解释,从而把家庭关系提升到社会层面,使家庭不再是纯粹而封闭的家庭。同时,伴随着家庭的社会化,社会在某种意义上也“家庭化”了。家庭化的社会或社会化的家庭就构成了紧密的整体,为上下尊卑制度的合理性、权力运作的合法化以及统治方式的正当化提供了终级的辩护,从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意识形态传统。这样一种传统,我想可以称之为“家庭\社会”合理化传统。也就是说,把对内的孝悌关系和对外的不犯上作乱联系起来,这一点构成了儒家推行其政治理想的基础。经过儒家对家庭关系的这样一种处理,血缘关系也就为社会等级制度提供了最终的保证,家族的血缘制度便成功地转化为社会的等级制度。所谓“仁”,指的就是这种对内与对外的“二重道德”的统一。

但是,家族制度所呈现的对内道德与对外道德的“二元性”只是意识形态“二元性”的一个方面。当终极追问与合理性、合法性相结合时,问题就开始涉及到“国家”这个概念了。当然,中国古代社会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的。中国传统社会一向以“天下”指称“国家”。一方面,“天下”代表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另一方面,“天下”包含了“君临”的正统观念,是对“天命”的终极承认②。由“天命”到“天下”,然后再到“天子”,由此而形成了“天授君权”的政治舆论,并从中延伸出一整套的“正统观念”,是周秦以来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历史来看,夏商周三代是这种

“正统观念”酝酿并逐渐成形的时期。所以,追溯“天下”与“天命”等观念的起源与发展,就得回到殷周交替之际的社会现实,了解殷周各自对“天命”的不同理解,发现隐藏其后的严峻的意识形态现实。

在总结夏商周时期的意识形态历史时,不少学者指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天地崇拜这三种信仰共同构成了那个时期的思想内容。但也有人指出,上帝信仰、祖先信仰和天命信仰分别是夏商周三代的信仰内容[2]。一般而言,学者们普遍意识到,那是一个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形成的特殊时期,社会上至少有三种甚至三种以上的信仰在广泛流行,其中任何一种信仰都不能归类到类似犹太教那样的一神教信仰上去。宋镇豪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说:“夏商以来所形成的超自然神上帝、天地神祇、祖先神的三大板块式信仰系统,承前启后,成为中国古代固有宗教观念的发展模式”[3](P454)。陈梦家则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殷商时代的“上帝权能”,并把它分成两部分:一是指支配自然现实,以影响人间祸福,把对自然神的崇拜转化为对上天意志的遵从;二是指支配社会现象,尤其是王权的兴衰变化现象[4](P255-259)。

“上帝权能”不关心救赎之类的终极问题,却对王权兴衰充满兴趣,这一点恰恰是造成夏商时期宗教信仰不能引伸到一神教的重要原因,并且和《旧约》所描述的历史观念相差甚远。首先,《旧约》所表达的原罪意识,已经在根本上宣判了人间世俗权力的罪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旧约》中,人神关系的紧张一直来自神无时不在地去严厉教训充满罪性的世俗权力,律法精神和对神的信仰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以抑制王权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基础上。所以,犹太教的历史充满着苦难就不足为奇了,因为神恰恰就是要通过对人的惩罚来展现他的意志。可是在殷商时代,尽管自然神和天地神尚未分明,世俗权力却已经对祭神活动有着明确的规定。早期对上帝的崇拜更多起因于现实权力的需求,这就为后来

①②“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立本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见《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影印版,1984年。见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7年版;杜而未《中国古代宗教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版;丁山《中国古代宗教考》,中华书局1953年版;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82年版;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此外,以下一些引文也可以看出其中大略:《国语?周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礼记?祭义》载“唯圣人为能飧帝。”“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等。

把“上帝”的概念同化为“天”的概念,然后把“天”与世俗皇权联系起来做好了“舆论”准备。

《礼记?祭法》说:“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祭法》就祭祀的目的论证到:“夫先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山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5]

这两段引自《祭法》的话表明,祭祀有两个目的:一是“有天下者祭百神”,祭祀和权力有关;二是“非此族也,不在祀典”,说明所祭祀者均在本族范围内,并有实际目的。一般而言,祭祀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所以,我们也完全可以把这种仪式看作是一种制度化的“终极追问”方式。

二、意识形态的内部张力

从文献来看,中华文明的早期,特别在夏商两代和周代早期,的确存在着一神教的思想倾向,对“上帝”的信仰几乎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但最终还是没有导致一神教的出现①。对此,学者多有议论。本文不准备讨论这个问题,所以存而不论。本文想讨论的是,在等级空间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意识形态是如何起作用的。而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对意识形态的发展有一个了解。从意识形态发展本身来看,它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和铁板一块的,内部充满着张力。意识形态的这种内部张力是现实压力的一个结果。当然,它本身也为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一般来说,对超自然现象的崇拜会导致对上帝的信仰,然而这只是通常意义的逻辑推理。对上帝的信仰首先让人们获得了解释现实苦难的理性态度,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旧约》中看出。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不是对超自然现象的崇拜,而是对现实苦难的解释,才促使这个民族去认识上帝耶和华。而一旦他们认识到耶和华的存在,反过来就会产生一种现实力量,坚定地和现世权力拉开距离,使批判成为可能。所以,《旧约》谈论的是神如何为人立法,这也就为否认世俗权力的至高无上提供了充足理由。

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出现一神教信仰,我想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不管是对超自然现象的崇拜,还是对现实苦难的解释,都抵不过对权力正统性的强烈渴望。而权力正统性的渴望则根源于定居文明对社会长期稳定的实际追求。要想达到社会的长期稳定,不仅要取决于森严有序的上下等级制度,更要有对权力来源正统性的终极解释。等级制度和权力正统性恰恰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构成了中国农业社会皇权制度下意识形态的核心。

这就造成了和《旧约》完全不同的另一条思想路径:信仰的目的不是为了贬抑现实权力的罪性,而是为了印证现实权力的正当性。结果,面对现实权力,神不能成为超然的监督者和惩罚者,反而成了权力的合谋者和辩护人。

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一方面,血缘制度为稳定的社会等级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另一方面,血缘制度并不足以解决最高权力的合法性问题。社会按家庭老幼秩序定立尊卑,但是,由哪一个姓氏或家族来执掌最高权力,谁才是真正的“天子”,却无法通过血缘关系来获得终极支持,必须寻找另外的办法去解决这一巨大的合理性空白。显然,要想维持社会稳定,首先要维持皇权的稳定;而要想维持皇权的稳定,就必须让天下公认最高权力的来源是合理、合法和正当的,是不容置疑的。尽管历朝历代的权力都是“打”下来的,但长治久安却不能完全用暴力来实现。这一点就像韦伯所说的那样,仅仅用“命令控制”的方式并不能保证权力是最终合法的。解决这一意识形态空白的,正是被改造过的“天命观”。明白这一点,才会明白,何以中国几千年来,对“正统”有那么顽强的追求。问题是,在社会等级和天命观之间,从来就不是“天人合一”的,“成者为王败者贼”一直像深重的阴影,伴随着不管是强大还是弱小的权力拥有者们。这就说明,在社会等级与最高权力合法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内部的冲突,这种内部冲突形成了无法缓解的历史张力,彰显了中国几千年来血缘制度和天命观在意识形态上的不断纠缠。正是历

①我得重申一点:这里所谈论的“一神教”,是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来谈的,并不关涉到信仰本身。这也是韦伯讨论宗教社会学的立场。

史分合皇朝更替的重复出现,让历代统治者患上了无法根除的焦虑症。我把这种焦虑症解释为“更替焦虑”。而当“更替焦虑”物化为城市与建筑时,就变成了不间断地拆与建的历史循环。

只有在权力更替、血缘制度不足以为新兴权力的合法性提供有效辩护时,才会产生寻找新的资源用以填补其中空白的欲望。这时,对“天命”的崇拜便适时发挥了作用,王命和天命顺理成章地联为一体。于是,在统治者的改造下,“天”成了现实权力的合谋者和世俗皇权的辩护人,从而在血缘制度之外,建立起最高权力合法性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在周取代殷商的历史过程中,看到上述事实。

三、殷商的血缘崇拜和周人对

天命的重新解释

关于殷周祖先崇拜和天命崇拜的关系,殷人是血缘崇拜为主还是天命崇拜为主,周人对天命的改造究竟如何,一直是这个领域比较有分歧的地方,文献与考古材料尚不足以充分说明其中的所有细节,所以,虽然考古学和文字学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至其中的猜测仍然颇多。这是可以理解的。

有不少材料说明殷商对于血缘的重视要甚于对“天”的崇拜也可以反过来证明,对“天”的观念是到了周人手上,才开始获得了与世俗权力进一步挂钩的“正统”地位的。

台湾学者杜而未在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宗教研究》一书中指出,殷周时代的“天”和“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殷朝的至上神为帝,周朝的至上神为天”[6]。不过,从文献和考古来看,周代时“天”和“帝”又是并存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杜而未用一个新概念“配神”来尝试解释这个现象。他说:“上帝西迁到周地,两位神也应该找到谐和,最好的谐和是使上帝做配神”

[6](P101)。从理论上说,造一个新概念去整合资料的不足,其做法本无可厚非。只是,杜而未没有认真解释为什么到了周代,“帝”反而成了“配神”。按照杜而未的统计,《诗经》和《尚书》两书中,“天”出现了336次,“帝”只出现了85次。这说明到了周王朝时,“天”比“帝”要重要许多[6](P101)。杜而未的目的是想论证一神教信仰其实在殷周时代就开始了,

只是概念使用上与西方不同而已。从所统计的结果来看,杜而未支持周人以“天”为崇拜主体的结论。

对于周初史料当中,“天”和“帝”各出现的次数,美国学者H.G.Creel也有过一个统计:《周易》有8次,《诗经》中有104次作天神意,而“帝”或“上帝”只出现过43次。《尚书?周诰》十二篇中,“天”作为神祇出现了116次,而“帝”或“上帝”只出现4次。在金文中,“天”有90次,“帝”或“上帝”只有4次。金文当中的“天”字有77次用于“天子”一词,有3次为“皇天君”或“天君”,余下的均作“天神”解,是“帝”出现的4倍。[7]这个统计同样说明到了周朝,“天”的重要性明显得到了加强。

至于殷商时代是否以“帝”为最重要的崇拜对象呢?对此张荣明也有一个统计:“殷代关于祖先的卜辞有一万五千多条,而关于帝的卜辞仅六百多条”[2](P47)。这个统计正好说明,殷商社会中,尽管存在着对“帝”的崇拜,但因为殷商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制度之上的,所以对祖先的崇拜便显得特别重要。中国以后的社会组织,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继承了殷商传统的。只是,血缘制度本身后来也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和皇权的继承有关。当然,这已经是另外的问题了,本文不准备讨论。

本来,杜张二人的本意是想论证殷周时代对至上神的崇拜,但是,他们所给出的理据,客观上却证明了殷商对“祖先”的重视和周朝对“天命”的遵从。这说明,在殷周交替的时候,意识形态出现了某种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以后意识形态创造了持续不断的张力,从而塑造了中国漫长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的政治性格。

中国远古时期的夏商周三代,是中华国家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阶段,更是国家形态开始出现的年代。张光直认为:“我相信夏、商、周三代之间横的关系,才是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我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夏、商、周作为三个平行,至少重叠的三个政体的政治上的关系。……我对三代的看法是这样的:夏、商、周是一共有的即古代中国的文化的亚文化群,但更为特别的是夏、商、周三代是互相对立的政治集团。它们之间平行而不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才是了解三代关系与三代发展的关键,同时亦是了解中15

国古代国家形成程序的关键”[1](P325)。张光直接着说:“从有关的政治上的统治来说,三代是前赴后继的:汤灭了夏才是商代之始,武王灭了商才是周代之始。两代积年,依《古本竹书纪年》,‘自禹至桀十七世……用岁四百七十一年’;‘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武王伐纣之年,依旧说,在公元前1122年,到公元前256年秦灭周,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三代积年共一千八百余年。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夏商周不仅仅是年代的部分。灭夏以前,商已是一有力的政治集团,灭商以前周已是一有力的政治集团,因此夏与商实际上是在年代上平行(或至少是重叠)的两个政治集团。商与周亦然”[1](P326)。

张光直的这个观点很重要,说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时,也是王朝更替与权力争夺的过程,三代平行重叠,说明他们之间有许多的共同点;三代争斗互相取代,则说明他们各自都需要对权力的合法性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解释。王朝更替的现实促使意识形态层级化的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张光直指出:“商代文明的焦点是王”[1](P137)。我则补充一句:商代文明的特征是“族”。“王”的意思有两重,第一重指“王”居于整个统治集团的顶端;另一重则指王位只在一个族里继承,血缘关系是王位继承的保证。于是问题就牵涉到“族”了。那么,什么是“族”呢?“从礼仪关系方面说,族组成了姓;根据政治地位和政治信仰,族又组成了氏。一个男人是通过其城邑或氏的名字为人所知,一个女人却通常是通过其族氏的名字为人所知”[1](P142)。“据甲骨文记载,从商代社会的血缘群体来看,最高统治阶级内部具有如下特点:尽管不是所有的子姓成员都可以当王,但他们都是统治阶级。在子姓内,有王族;或称为王室血统者,子族,多子族。王是从王族中选出来,而子族或多子族的成员则往往成了王的忠实卫士”[1](P145)。

张光直的研究表明,商代的血缘制度并不是

后来人们所熟悉的那种“家庭制度”,而是以“族”为单位的,所以,“商制与家系王朝制(家族王朝制)并非相同。……在这种制度的社会中,王位仅限于统治阶级,并在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或各部门之间循环”[1](P159)。这种王位继承制与以建立在血缘制度之上的族裔社群是配合的。统治阶级内部当然会有一套严格的婚姻制度,来确保王位继承的合法性①。氏族通过血缘维系一体,成为拥护“王”的社会基础。在这种情形下,族裔之间的血缘关系就远比单个家庭和家族的内部关系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权力方面更为重要,对族裔的祖先崇拜自然就会成为商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并且通过祭祀仪式而得到落实。在这样一种社会组织当中,族裔祖先在相当程度上的确是可以充当后来“天命”所指称的“正统”角色的。只有当血缘制度摆脱商代的族裔模式,以“姓氏”为标准时,正统观念才有可能从“祖灵”那走出来,与“天命”挂钩,从而平息不同姓氏之间为争夺帝位而发生的争执。可以想象,血缘制度的变化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是相互的,根本原因当然和最高权力的继承有关。最高权力继承方式变了,所依据的意识形态解释必然会变。所以,在讨论到商代的祭祀时,张光直引用了David Keightley的话来说明祖先对于殷商是多么的重要:

“商代宗教不可避免地陷入商代国家的起源和合法化这一问题的争论之中,都认为帝这一高级神可以授予丰硕的收获,并在战争中给以神灵的保佑。认为王的祖先能够代为请求帝的降福,还认为王能够与其祖先沟通。因此,对商王祖先的崇拜可以为商王的政治统治提供强有力的心理上的和思想上的支持。通过占卜、祈祷和牺牲来影响王的才能,祖先精神的意愿使其集中政治权力成为合法化”[1](P185)。

同样,在讨论商人的崇拜与信仰的特征时,周史专家许倬云指出:“商人奉祀的神祇不少,以卜辞中有威灵作祸福的奉祀对象言,有风雨河岳之属的自然神,也有一大批先公先王的祖灵。

25

①关于商代王位的继承制,张光直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王位不是由亲生儿子来继承,而是在同一族裔的两个别组中的儿子辈里产生。张光直把这称为“乙-丁”制度。他说:“我相信,把王室血统分为轮流掌握统治权的两个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其不符合事实,但就我所知,至少也是较其它更为完好的一种假设。铭刻在我心中唯一的要点是,在这样的一种体制下,来自相邻世代的王皆按父亲们和儿子们来区分,而不按亲生父亲和亲生儿子来分类。尽管这对我们有点陌生,但它仍是被商代的亲属术语所包容。”见张光直《商代文明》,164页。张的观点是对商史专家董作宾“新派旧派轮流当权”观点的支持和发展。董的观点见他的著作《商代龟卜之推测》、《殷历谱》等。

‘天’在商人的宗教信仰中并不等于最高神。上、下与帝是分立的。帝在商人宗教中的地位,也有其演变。帝字可作为先王的庙号,其动词意又可用于禘祭先公先王。这些语源上的变化用法即足以显示帝与祖灵之间有其一定的关系”[8] (P95)。

这说明,商人在帝、祖灵和天三者信仰当中,以祖灵为依归。原因前面已经说过,是为了维系商人的王权。商代血缘制度不同于秦汉以后以姓氏为特征的“家系制度”,族裔的范围比家族宽泛,王位不在一姓当中由直系父子相传,而是在父辈与子辈两组当中轮替。在这种制度里,对祖灵的崇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周灭商取而代之,是远古三代当中的大事。周灭殷商的史实,一般人比较忽略的是灭商的周人开初并不强大,在灭殷商时没有商人那么有实力。也只有不算强大的周灭了显然要强大许多的殷商,周立国后才觉得意识形态的正统性特别重要。形势要求周人对为什么灭商做出一个终极的交待,以便为新兴权力做合法性辩护。《诗经?鲁颂?閟宫》记述了周人灭商的事业:“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歧之阳,实始翦商。”“居歧之阳”,说明周人最早是在渭水下游居住的,周灭商的过程,犹如秦灭六国、刘邦消灭项羽一样,以关中为根据地,向中原出击而成就王业。关中成了富裕之地,据有地势上的优势。按照许倬云的考证,实际情形未必如是。许倬云甚至认为,周人起事时要远弱过商人,“商王国包有中原,以商代遗址来说,东到海,北到河北藁城,南到湖北盘龙城,地大而人众,周人不过占了泾渭流域的狭窄谷地”[9](P71)。不仅在占地面积上周人不如商人,甚至在人口上周人也处于劣势。许倬云引用李亚农的研究认为,周人的全部人口,最乐观的估计大概约有15万人。若以当时周人所据土地面积及生产能力计算,实际人口可能还要少,不过区区六、七万人左右。有人以为周人能够灭商,是因为周人在农业上比较发达,具有生产能力上的优势。但是在分析了西周时期出土的工具来看,“西周初期并未有大量的青铜农具,甚至也没有加了金属刃锋的农耕用具。”“由文献与考古资料综合看来,周人的国势不足与商抗衡,周人的生产能力,至多站在商人的同一水平上,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以支持周人生产力较高的解释”[8](P75-76)。甚至

周人在军事实力上也没有比殷商强大。许倬云详细分析了殷周军队不同的武器装备、列阵方式等,发现两者基本上旗鼓相当,差不了多少。所以,许倬云认为:“周以蕞尔小国而能克商,既不能由经济力强弱做理由,又不能由军事力量的优劣来分高低,周之胜利当只能由战略的运用以寻求解释了”[8](P82)。

显然,不仅周灭商是正确运用战略的结果,而且在灭商之后,周人还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上做了工作,形成孔子所念念不忘的“周礼”,并经由孔子及其儒家而影响后世达2000多年之久。要知道,孔子复的是“周礼”,而不是什么“商礼”,更不是“夏礼”。这一点非常重要。许倬云把“周”定为华夏国家的形成阶段,道理也就在这里。当然,联系到张光直所强调的三代平行重叠的政治生态,我们也可以有充足理由相信,华夏国家并不仅仅在周形成,夏,特别是商,在对华夏国家的形成当中,起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事实上,如果没有三代争夺权力取而代之的历史,意识形态的建设大概也难以有后来的发展,以至形成孔子所念念不忘的“周礼”。可以说,“周礼”集中了夏商两代的体制特征,同时又有周人因应形势而创建的内容。

如果说,商代文明的焦点是“王”的话,那么,周代文明的焦点则是“天”。因为周以弱小之邦而灭大商,就必须解释继承大统的正当性,好安抚前商的遗民和贵族,并告诫后代要谨守的规矩。许倬云指出:“周人以蕞尔小邦,国力远逊于商,居然在牧野一战而克商。周人一方面对如此成果有不可思议的感觉,必须以上帝所命为解;另一方面又必须说明商人独有的上帝居然会放弃对商的护佑,势须另据血缘及族群关系以外的理由,以说明周之膺受天命。于是上帝赐周以天命,是由于商失德,而周人的行为却使周人中选了”[8](P95)。这就是周人的受命观念。历史学家傅斯年说,正是周人的这种受命观念,终于演变成“天命靡常,唯德是依”的政治思想[9]。傅斯年写有《性命古训辩证》,详细讨论《周诰》、《大雅》中所阐述的“天命靡常观”,更引用西方观念,以为那是“人道主义”的黎明[10]。这种引申是一种偏差。其实,周人之所以提出“天命靡常”,一是要解释商亡周兴的事实,另一个就是告诫后代,如果“失德”,周也可能亡,因为“失德”等于失去35

了“天”。我觉得,与其把这种“靡常”的观念和含义不清的“人道主义”挂钩,不如看成是统治阶级“更替焦虑”情结在起作用。当然,傅的意思是说,周人把“天”和具体的人际关系扯在了一起。但扯在一起并不说明什么“人道主义”,而只说明,这种做法符合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支配行为的合法性和统治方式的正当性的政治需要。由商入周,带来了政治形势的极大动荡,也推动了意识形态的变化,使得周人要“放大”(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重新解释)商人所原有的“天”的概念,重新摆放“帝”、“祖灵”和“天”的位置。“天命”就是在这种重新摆放和放大的过程中提升起来的,“天”一方面给塞进了人际的内容,和世俗权力挂钩;另一方面也成为终极追问的话语象征,起着为最高权力的拥有与承续进行辩护的作用。“天命观”由此而定于一尊,与血缘制度(在商时为“族”,在周时为“封建”,在秦汉以后则为“家系制度”)①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国皇权体制在意识形态上的“二元性”现象。

所谓“周礼”,就意识形态的意义来说,自然与这“二元性”密切相关,其核心内容就是“天命观”,一种寻求最高权力合法性的终极解释。

参考文献:

[1]张光直1商代文明[M]1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91

[2]张荣明1殷周政治与宗教[M]1台北:台北五南出版

公司,19971

[3]宋镇豪1夏商社会生活史[M]1北京:中国社科出版

社,19941

[4]朱天顺1中国古代宗教初探[M]1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821

[5]礼记?祭法[M]1见《十三经注疏》1

[6]杜而未1中国古代宗教研究[M]1台北:台北学生书

局,19831

[7]Creel,H1G1The O rigins of S tatecraft in China,Vo1,I

[M]1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1

[8]许倬云1西周史[M]1台北:台北联经出版社,19841

[9]傅斯年1夷夏东西说[A]1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

论文集:下册[C]1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19351

[10]傅孟真先生集[C]1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19521

(责任编辑 何斯强)

The I nternal Tensi on in the For mati on of I deol ogy in Ancient China Revealed in the Duality of the Consanguineous System and the Concep t of God’sW ill

Y ANG Xiao2yan

(School of Communicati on and Design,Sun Yat2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The Xia,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ancient China sa w ideol ogical changes in the p r ocess of power shifts.I n the different inter p retati ons of“ancestry worshi p”,“consanguineous syste m”and“concep t of God’s will”,there appeared an intense internal tensi on.I n the p r ocess when the Zhou dynasty was rep lacing the Shang dynasty,it strengthened the significance of“concep t of God’s will”which in turn exerted much in2 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situati on.Since then,the Zhou peop le had hel ped f or m the political traits of the na2 ti onal ideol ogy of China and laid the ideol ogical f oundati on f or the urban hierarchy in ancient China.

Key words:duality;consanguineous syste m;concep t of God’s will;ancestry2God worshi p;ideol ogy

①我将另文论述中国意识形态合理性的历史,特别探讨天命观和血缘制度相互作用与演变的过程。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下面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国名对象地理位置国名对象地理位置 晋王室子弟今山西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卫王室子弟今河南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鲁王室子弟今山东南部燕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 注: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晋、卫、鲁、燕均为周王室子弟的封国,占据主导地位,故A 项解读正确;家天下制度从夏朝开始,故B项解读错误,符合题意;晋、卫和鲁的封地都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故C项解读正确;表中分封的对象有王室子弟、功臣和商代后裔,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故D项解读正确。 答案:B 2.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 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的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 解析:题干中没有提到男女地位问题,体现不出男尊女卑思想,故排除A项;中国人重视姓氏与王权无关,体现不出专制王权的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中“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表明其重集体轻个人,故C项错误;重视姓氏说明中国人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家族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5年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羊年,据统计,新年第一季度出生的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预计2020年会有近5 000万成年男子成为光棍。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最早可上溯到( )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 C.重血缘亲疏的宗法制 D.下级服从上级的集权制 解析:重男轻女现象是重视血缘传承、血缘亲疏观念的具体体现,这是宗法制传统对现实生活影响的产物,故选C。 答案:C 4.2015年3月26日,有人在网上发表了一组有关福建土楼的精美图片。引起大量摄影爱好者好评。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位,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楹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禅让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辨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到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B属于加强地方管理的制度;A、D指最高统治者王位继承方式。 答案:C 5.《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④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意是周虽然是个古老的部族,但上天赋予了它新的使命,那就是要求它不断革新。西周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并使等级秩序稳定,实行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④王位世袭制始于夏朝。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2019版高考历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作业 一、选择题 1.下面为《周礼·考工记》中的城市形态图,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几何中心被作为布局的核心空间。这反映出当时( ) A.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君权神授影响城市布局 答案 A 解析据《周礼·考工记》可判断材料与周代礼制有关。根据材料信息“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城市布局体现出明显的等级和秩序,说明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故A项正确。皇权至上是秦朝开始确立的,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仅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故D项错误。 2.(2018·湖南衡阳一模)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 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 B 解析材料“小儿子”“夺取”“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说明宗法制遭破坏,结果“韩赵魏三家分晋”,这从反面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故B项正确。A、C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3.(2018·河南郑州二模)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这些规定(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C.实现了文字统一 D.基本消除了地方的语言隔阂 答案 B 解析西周时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当时并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可知,此举有利于西周各封国间形成统一的礼仪和官方语言,从而促进了各封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礼仪和官方语言方面的推广,没有涉及文字层面的统一,故C项错误;雅言的推广仅限于各封国贵族层面,没有涵盖民众层面,各国方言仍旧存在并通行民间,并没有消除地方的语言隔阂,故D项错误。 4.(2018·太原模拟)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确定的是( )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答案 D 解析秦朝设郡数目是确定的,只是受到史料的影响而出现分歧,故A项错误;从表中可知,秦朝是否设立洞庭郡存在争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中对洞庭郡是否存在、与黔中郡的关系存在分歧,故C项错误;不论洞庭郡是否存在、与黔中郡的关系如何,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是肯定的,故D项正确。 5.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设置郡、县两级,郡、县主官都由中央任免。以后尽管地方主官的权力时有伸缩,但地方主官一直由中央任命。据此可知( ) A.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统一的政权要求中央能有效控制地方

论中国古代法律特征及其缺陷

目录 前言 (2) 1.我国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 (2) 2.法律的渊源 (2) 2.1.司法机关的判例,就是已行的成例 (2) 2.2.法律的外延成为开放性 (2) 3.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判例制度 (3) 3.1.判例的效力 (3) 3.2判例的发布 (3) 3.3.判例的制作与筛选 (3) 3.4判例的运用 (3) 3.5判例的清理的废止 (4) 4.总结 (4) 5.参考文献 (5)

论中国古代法律特征及其缺陷 内容摘要 在中国现时法渊源中,只有成文法规范,没有判例。然而成文法的局限性,导致在一部成文法典颁布后不久,又要针对该法的空白和漏洞发布法律解释,但仅凭法律解释,是不能解决成文法所固有缺陷的。纵观我国历史,判例也曾经是法律的渊源,成为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也是其优点。因此,笔者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证在我国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判例制度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法的渊源判例制度建立 1.我国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 早在秦代,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韩非就曾说过“法者,宪令著于官府”,“法者,编著之图藉,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明确了法是由国家制定的、成文的和公开的。如今,作为中国法现时渊源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以及国际条约。尽管现在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定期发布案例,还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人民法院案例选》、《刑事审判参考》等刊物登载案例,但由于我国立法者并未认可判例制度,以上案例只具有指导性,不具有规定性,没有法律约束力。 2.纵观我国历史,判例也曾经是法律的渊源。 早在殷商时期就有“有咎比于罚”的原则,即有了罪过,比照对同类罪过进 行处罚的先例来处理。在秦代有“廷行事”,即法廷成例。 2.1司法机关的判例,就是已行的成例。 宋朝规定,“法所不载,然后用例”。明代则实行律例并行,“除以大明律及大诰为依据外,仍然采用唐、宋以来的‘以例断案’的传统”。在清代由于例的形式灵活,乾隆十一年确定:“条例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以后遂成定制。后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 B.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C.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 D.开创新的皇帝制度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分封同姓诸侯国 4.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做法在当时最可能是为了() 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 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联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 )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6.(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中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D.明朝宦官权势膨胀 7.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8.《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表明() A.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 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人的私产最终确立 9.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D.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0.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有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1、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 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 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 4、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汉武帝的大一统(国家高度的统一)措施: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重视选拔人才;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王国问题强化完善封建法制。军事方面出兵匈奴;进军南越。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崇法。 经济方面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地方势力迅速发展,出现外戚专政。东汉建立后,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后又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到破坏。魏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大小国家都奉行专制主义原则。这一时期三省六部制日渐形成。 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发展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用: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 (3)府兵制的改革完善等。唐中叶以后,藩镇权限增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加之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加速了唐王朝的衰落。唐亡后,割据势力更加发展,演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再次遭到破坏。 6、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政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财权: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 7、元朝:行省制度的有效实施。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又在中央设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事务。 8、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内容: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历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并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构成皇权专制的可靠支柱。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它的出现,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和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性加强。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控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其结果形成

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成熟、定型 班级:09 文本⑴班姓名: 蒋旭学号:2009022011 内容摘要: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 从雏形到完善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成熟、定型的过程。选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经过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本文将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形成进行简单论述,同时也对古代选官制度对今天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公务员 引言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 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一、世官制时期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 据史家解释, 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 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在秦统一前后至察举制出现的这段时间里,选官制度是复杂而多样的。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军功即为按军功授爵;吏道即由“吏”(“吏”,这里专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 二、察举制时期期 楚汉之争后,刘邦建立汉王朝,国家得到统一。想要幅员辽阔, 强大统一的帝国国祚长久, 必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 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庞大的官员数量必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汉代选官, 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考查点】分封制 2.(2013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B 【考查点】宗法制 3.(2013年浙江高考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 【考查点】宗法制 4.(2013年北京高考12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答案】B 【考查点】秦统一中国 5.(2013年浙江高考15题)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

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答案】A 【考查点】秦统一中国 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答案】C 【考查点】汉初政治制度 7.(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A 【考查点】三省六部制 8.(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考查点】科举制

论中国古代的家族与父权制度

论中国古代的家族与父权制度 摘要:我国古代的社会是以家族为基础的父权社会,儒家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建立起家国天下,并运用礼制与法律保障家族与父权制度。家是族的一部分,家族是国家的基础,维护家族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父权是为维护家族稳定的核心。父权的范围很广,并受到法律的承认,包括教令权,主婚权,财产权。父权家长制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家族父权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与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1]家族和父权是家族主义的核心内容,父权是维系家族稳定有序的保障。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第一章家族篇,阐述了家族的范围: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家族的亲近范围是通过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服制度确立的。《礼记》云:亲亲以为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又说,四世而缌,服之无穷也,五世而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2]所谓亲属的范围,是以四世为限,缌服为界。随后,瞿同祖先生指出中国的家族是父系的,在社会和法律都承认家长或族长权力的时代,家族被认为是政治、法律的基本单位,以家长或族长为每一单位之主权而对国家负责,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节处理的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虽然之后随着君权的发展,法律制度发展到生杀权完全操纵在国家机构和国君手里,仍没有动摇族长或家长的初级司法地位。 近几年来, 许多涉足家族父权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关于族之来源,考之史籍,正如春秋时鲁国之众仲所言:“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肺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溢,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3]我国古代社会为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家庭和家族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组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是以家族为基础的。重家族、重血缘、重伦理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固有特征,在古代法律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具体到家庭生活中,家长拥有管理监督生产和支配家庭成员的权力。而调整家长关系,维护家长权和族长权的法律,也就成了古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费孝通先生“父子”纵向关系为传统家族主轴关系的理论暗示了处于父子纵向链条末端的“人子”首鼠两施、左右失据的尴尬地位。作为家族血脉延续的“人子”,如果没有自觉自愿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就常常被长辈视为“小肖之子”,这也使父子间的冲突作为反复出现的典型意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常态。[5] 一家与族的关系 家族在古代是一个复合名词,族的范围包括家庭,但是一般情形下,家为家,族为族。前者为一个经济单位,为一个共同生活体,后者则为家的综合体,为一血缘关系。[6]中国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重庆九校联考)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A.巩固了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特权 C.强化了统治秩序D.冲击了封建统治 解析:选C从商代到西周臣民的变化体现了统治秩序的强化,故选C项;秦以前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题干中“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并未体现贵族特权,排除B项;“冲击了封建统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2.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 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 解析:选D第一则材料说明分封亲族比较多,第二则说明扩展了疆域,第三则是说分封先代帝王之后,第四则是武庚叛乱,被平定后,成王分封微子,由四则材料综合判断可推断出周王朝分封制相当发达,故选D项;题干中四则材料,只有《荀子·儒效》能说明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其他材料无法说明,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论述的是武王和周公辅政时期的事情,但并不能说明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排除B项;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属于历史结论,不是历史事实,排除C项。 3.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

A.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B.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C.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 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田氏代齐”可知,田氏之所以能够“取代姜氏在齐国的统治”,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长期专擅国政”,其二,“周安王册命”,据此可知如此“册命”破坏了西周始创的宗法分封制度原则,故选B项;周安王之所以册命齐侯主要是因为其在齐国“长期专擅国政”,这不能凸显周安王的集权统治,排除A项;春秋五霸的出现,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排除C项;官僚政治出现于秦朝,排除D项。 4.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 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解析:选D据材料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在墓葬制度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礼乐制度向外传播,异族学习西周文化,故选D项;材料是异族贵族和西周贵族墓葬的比较,不是贵族与平民的比较,凸显不出贵族特权,排除A项;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封邦建国”,以拱卫王室的制度,且材料也未体现分封制巩固中央集权,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在秦帝国,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郡县的自由民皆称“黔首”。 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 由此可见,秦朝() A.铲除了贵族等级制的基础 B.郡县制的推行打破了地域关系形态 C.郡县制呈现出地缘性特征 D.政治制度建设蕴含着民主平等色彩 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可以得知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各地的政治待遇是平等的,呈现出地缘性特征,故选C项;贵族等级制度的基础是经济,而题干内容侧重的是政治地位,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所设立的郡县并没有打破地域关系,排除B项;秦朝所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没有体现出民主平等色彩,排除D项。 6.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2013高考历史抢分专项突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一、备考导航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相互作用。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 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从而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封建社会专制统治有利有弊, 展望今后命题, 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机构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相关联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新题型。早期政治制度对社会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可联系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 认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意义。 二、专题知识归纳 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萌芽于战国 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度。 (2建立于秦朝 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

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 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 与通判互相牵制。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 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 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 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人民版必修1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 ) 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全是标志,故选C。 2.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 A.禹B.启 C.商D.汤 答案:B 解析: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3.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 )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 答案:C 解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指商朝时国家的重大事情是祭祀与对外战争,将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与祭祀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相结合,使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因此C项正确;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与史实不符。 4.商朝晚期的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中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那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宗法观念大大加强 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C.王位继承混乱无序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同一代兄弟中有几人为王”“有子继位为王”体现的是王位继承中的宗法观念,而“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那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表明此时宗法观念大大加强,渐渐向“王位子继”发展。其他三项均不能由材料得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 ) A.舜 B.禹 C.夏启 D.商纣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 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3.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族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4. 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有( ) ①镇守疆土②交纳贡赋③朝觐述职④随从作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6.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 7.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层层封授形成金字塔的等级制度 C.在政治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D.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8.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总能率群弟”,按宗 法制的规定,下列不一定能成为相对血缘关系范围的大宗是() A.周天子的嫡长子、嫡长孙 B.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 C.诸侯的嫡长子、嫡长孙 D.诸侯正妻所生育的儿子 9.下列有关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的说法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 (1)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2)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4)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 A.(1)(2)(3)(4) B.(2)(3)(4) C.(1)(3)(4) D.(1)(2)(3) 10.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首”,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下达皇帝诏令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11. (2007 广东卷单科)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 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古代法律制度

第二节古代法律制度 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都是古代的法律制度。一方面,两者各自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有深刻区别;另一方面,多数国家的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又都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专制政治基础之上的,因而,在许多方面也有重要的共同之处。换言之,两者所确认的生产关系不同,所反映的国家意志的阶级属性不同,但是,在体现自然经济关系和专制政治关系的一般规律方面,却是相同的。 一、奴隶制的法律制度 奴隶制的法律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奴隶制的法律制度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一)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公开确认对奴隶的人身占有 由奴隶主对奴隶的人身加以占有,是奴隶制生产方式最突出的特征。在发展到极端的奴隶制法中,奴隶在法律上是没有人格的,即,法律完全不承认奴隶是人,而将他们视为纯粹的财产。由于奴隶在任何意义上都被法律归入财产,他们也就不能享有任何权利,而只能成为权利客体,可以像其他财产一样,由主人任意处置,包括出卖或处死。在相对温和一点的奴隶制法中,法律可能要在绝大部分的社会关系中否认奴隶的人格,而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承认奴隶有不完全的法律人格,即,在某些事项上被法律当做人来对待,可以享有一定的权利,在其他事项上仍然被视为非人即财产,仍然只是权利的客体。例如,古希腊某一时期曾有过这样的法律规定:一个奴隶如果受到主人极端虐待,可以要求主人把他卖给另一个人;因负债而成为奴隶的人,可以用赎金赎回自由;无正当理由杀死奴隶的人,要被施以惩罚。这些规定,在人身权关系的某些特定事项上,承认了奴隶享有某些有限的人身权。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对奴隶的人身占有仍然是受法律保护的。无论如何,以直接占有人身的方式来实现剥削和压迫,这确实是阶级统治最野蛮的形式。 (二)惩罚方式极其残酷,带有任意性 奴隶制社会是刚刚脱离了蒙昧状态的最初的文明社会,这就决定了奴隶制法必然带有野蛮、残酷的特点。例如,在古雅典奴隶制国家最终形成之前,处于正在成长过程之中的法律制度曾规定(德拉古立法)偷窃水果和蔬菜的一律处死,甚至连“懒惰”也要处死。在奴隶制国家和法律最终形成之后,为了维持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社会秩序,更是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3、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展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③西周后期受破坏; ④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⑤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 ⑥战国末期,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周王室全失分封大权。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宗法制 1、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与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比较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成因和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政治都有深刻的影响。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古希腊的民主制和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为代表。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有何不同呢? 一、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①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⑤皇权借助于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等理论; ⑥文化专制是政治专制的副产品;⑦中央和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⑧专制主义中小央集机制度在明清时期登峰造极,并走向反动。 古代西方: 1.希腊城邦: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古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国,留下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罗马法。 二、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农业社会产生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型经济,工商业谓之末,一直受着轻视、忽视,自然也就不发达。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封闭、保守、压抑的宗法制度。这种政治重视的就是伦理。反对个人自由,反对贪图私利、越礼享乐,强调天予的尊严、国家的统一、尊卑等级的神圣、品德修养的重要,反对个性自由的发展,压抑种种人性。 古希腊的商业经济社会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政权,成年公民可以参与讨论重大议案。民主政治使西方人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的发展,人人生而平等,崇尚个人的财富、个人的爱情,崇尚个人冒险和个人奋斗。 三、对后世影响: 古代中国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阻碍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也是现代欧洲文明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最高成就,成为地中海地区两座各有特色、交相辉映的灯塔,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

浅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 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考核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意积累经验,完善制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人员录用制度,尤其是从中汲取经验,对当今中国的政府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 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 “客”,据史家解释,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