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优秀学案 1(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41.87 KB
- 文档页数:2
《观潮》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
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
2.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7个会认的字,13个会写的字,14个要掌握的词语)。
2.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
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2、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2.难点: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2.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
3.你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参考资料
钱塘观潮(自然奇观)
钱塘观潮是浙江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中秋佳节前后为观潮最佳时节。钱塘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钱塘观潮始于汉魏,已成为当地的习俗。钱塘潮分为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
时间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钱塘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尤其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距杭州50公里的海宁盐官镇是观潮最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