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德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加快经济文化高地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德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布局及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编制实施各类规划、计划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全市现代化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区域

经济文化高地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连续5

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58亿元,是2005年的2.1倍,人均GDP近3万元;境内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总支出均达到130亿元以上,是2005年的2倍多;地方财政收入72.9亿元,是2005年的2.4倍;投资和消费强劲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总额均是“十五”时期的2.4倍以上。

图1:“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图2:“十一五”时期地方财政收入及增长速度

图3:固定资产投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7:54.3:33。工业总量快速膨胀,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实现了过百亿元企业零的突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工业企业“群山无峰”的局面得到有效改观;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提升,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

料、体育装备、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九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7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十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荣获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生物)产业基地等称号。服务业快速推进,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比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成功引进德州东北商贸物流城、东盟现代生态旅游城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物流德州”、“休闲德州”、“购物德州”、“美食德州”等服务品牌日益响亮,成为全省五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和六大省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高效、优质农业成为新亮点,粮食连续八年稳定增产,成为全国首个“亩均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181个农副产品获“三品”认证,京津济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2005年 2010年

图4:三次产业比例对比

3.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城镇化率提高到45%,主城带动、组团发展、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中心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五年累计投入220亿元,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启动建设高铁新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建成岔河风景区、减河湿地、董子文化园、九龙湾公园等一批精品工程,先后荣获中国最佳人文宜居品牌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青银高速德州段建成通车,京沪高铁、德大铁路、

德滨高速进展顺利;引黄济津工程竣工通水,水网规划全面实施,新增平原水库4座、库容6790万立方米,为全市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乡建设彰显特色,建成一批体现生态宜居、地域文化的县域项目,顺利实施小城镇建设“五个一”工程,乡镇驻地人口集聚作用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客车,“合村建区”成为全省的样板。

4.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德棉集团、鲁王化机公司等市属企业改革顺利完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齐河、禹城、庆云和部分乡镇的综合配套改革稳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农业税赋全面取消。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夏津、庆云试点“省直管县”改革,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全面完成。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改顺利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项票据成功兑付,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社会事业改革逐步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基本药物制度在7个县(市、区)先行实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8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38亿元,私募股权融资19亿元。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市政务服务中心高效运转,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三乱”行为得到有效整治,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5.开放合作谱就新篇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成功举办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

会,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与亚欧多个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68亿美元,累计引进利用外资6.7亿美元。园区建设成效明显,13个开发区全部被认定为省级开发区,德州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十强行列。“南融北接”成效显著,11个县(市、区)与天津、济南有关县(市、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500多家企业与天津、济南的大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引进中石化、华南城等多家央企、名企来德州投资。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乐陵、庆云成功进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与青岛市、重庆合川区、绵阳市、宜宾市、遂宁市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工作卓有成效,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德州形象。

6.和谐社会建设步入新阶段。坚持每年办好为民“十件实事”,群众普遍关注的上学、就业、看病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教育结构日趋完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连续五年保持在100%和99.8%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在校生分别是“十五”末的2倍和1.6倍。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达到55个,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00多项,授权专利3300多项,均比“十五”翻一番。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看病难”、“看病贵”得到初步缓解。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市博物馆、体育中心等一批文体设施相继建成,成功举办了首届文化产

业博览会,承接了十一届全运会部分赛事;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成为全国典型。城乡就业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7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1万人。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社会保障、信访调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防震减灾等工作扎实有效,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图5: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7.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全面推进“碧水蓝天”行动和生态城市建设工程,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9.2%。建成8处人工湿地,1.8亿立方米河流水体得到净化涵养,岔河、减河、运河变为“景观河”。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十一五”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在海河流域和全国9个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中均名列第一。低碳发展模式逐步确立,被列入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荣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

8.“十一五”时期是德州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亮点最多、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形势,以创新的思维谋划发展,以一流的标准干事创业,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培育新兴产业、做强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经济、推进重大项目,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始终坚持科学务实。紧紧抓住

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形势趋好时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环境偏紧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动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德州,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利益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实事,坚持实施“民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科学推进“合村并建”,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促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使发展改革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百姓。四是始终坚持借势图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大力实施“南融北接、东进西拓”,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开展招商引资,掀起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新高潮。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既存在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

9.经济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主要经济体发展势头企稳回升,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资金、技术、人才转移加快。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内需拉动力逐步增强,发展空间有效拓展,转变发展方式力度加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高新产业将引领我国未来发展,对我市承接转移、借势发展、强化骨干产业先行优势、带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10.社会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国家更加注重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将成为重点,为我市争取上级支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国际国内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为我市发挥后发优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提供了难得契机。

11.区域开放融合的关键时期。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市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机遇;环渤海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我市的辐射带动不断强化,与青岛、重庆合川、四川绵阳等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陆续落实,与央企、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得到加强,为我市加速融合、借力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京沪高铁、德大铁路、德滨高速通车、京杭运河通航,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高铁新区、黄河北展区等规划开发,为我市面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施开放提供了重要载体。

图6: 德州市区位位置图

12.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区域竞争、要素争夺更加激烈,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自身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如,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层次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人均指标压力较大;

县域经济基础较差,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科技创新、人才支撑能力不足,节能减排、资源约束压力较大;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等。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科学应对风险挑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第二章总体思路与战略布局

第一节指导原则

13.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为奋斗目标,以建设幸福德州为新的追求,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双重任务,坚持科技人才、改革开放双轮驱动,推进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生态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经济社会协调进步,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4.发展原则:

--坚持重点突破、跨越发展。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抢抓国家政策扶持和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聚集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举全市之力培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加快建成鲁西北冀东南经济文化高地。

--坚持创新驱动、人才支撑。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代教育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着眼对接高端资源、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放大生态经济先发优势、世界太阳城大会后续效应,实施“绿色德州”战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形成绿色环保、低碳微排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成果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制度保障,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高质量、更加和谐,实现强市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发展目标

15.立足当前实际,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人均经济指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显著优化。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快速提高,产业层次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50:43。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发展能力增强。新型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000元,确保物价平稳运行。

--公共服务显著增强。就业持续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自主创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人才形成规模;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和更具活力的投融资机制。

--生态建设显著加强。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经济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发展机制初步建立,建设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展现阳光之城、绿色德州形象。

到2025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惠及全市。

表1:德州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注:带[]的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节战略重点

立足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进行科学分析、准确定位,明确努力方向、突破重点。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做优“长板”、补齐“短板”,加速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地位。

16.战略定位:“十二五”期间,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太阳城”;国家重要的枢纽型经济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能源示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服务华东华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电力能源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鲁西北冀东南区域发展高地。

突破重点:

17.全力提升“中国太阳城”。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推广应用、品牌提升四位一体,打造世界一流的太阳能科技研发中心、先进制造基地、应用示范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引进科研机构,构建高层次研发平台,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牢固占领光热、光电技术制高点。强化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光热产业,加速向大型化、智能化、集成化突破,引领光热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光电产业,实现光热、光电利用并驾齐驱,建立完整的太阳能综合利用产业体系;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围绕优势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更有实力的上下游企业,提升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水平。强化推广应用,制定太阳城建设标准体系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地方标准体系,丰富太阳城内涵,继续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和“千村浴室”工程,推动太阳能在能源、交通、建筑、公共设施等领域广泛应

用,提高太阳能应用规模和水平,提高太阳能入户比重,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使全市太阳能推广应用跃上一个新台阶。强化品牌提升,深度发掘、精心包装,挖掘历史文化,将太阳文化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加大宣传推介、强化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品牌,建设世界闻名的“中国太阳城”。

18.纵深推进区域合作。大力实施“南融北接、东进西拓”战略,主动融入周边经济区产业分工体系,向南加快济德一体化、同城化进程,向北推进与京津冀都市圈的高端资源对接,向东加强与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接融合,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向西拓展与中原地区和西部能源基地的战略合作。按照“承接辐射,当好配角,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思路,努力实现产业互补、文化互融、市场互通、资源共享,将德州打造成京津、济南、青岛及周边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基地、制造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借势跨越。

19.着力发展交通枢纽型经济。加快京沪高铁、石济客专、德大铁路、德滨、德商、济乐高速建设进度,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集聚和连带效应,利用成本、技术、人流、物流优势,合理安排产业协作与分工,优先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休闲旅游、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优质农业等产业,培育有德州特色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围绕高铁客运站,加快建设高铁新区,促进城市东进,增强城市聚集吸纳、辐射

扩散能力。围绕交通干线优化城乡布局、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口聚集,加快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

图7 “南融北接、东进西拓”示意图

20.强力突破县域经济。以县域工业化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招商引资,主攻民营经济、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突出特色、错位融合,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2-3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批成长性好、产值过亿、税收过千万的骨干企业,打造产业支柱和财源支柱。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引导相关产业和企业向城镇集中、向园区集中,打造特色板块和重要增长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落实简政放权政策,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原则,加快推动综合配套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扩权强镇改革,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型财政机制和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到2015年,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力争2-3个县(市)进入全省县域经济50强,1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第四节空间布局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按照“轴向开发、纵展横拓、板块联动、协调发展”的模式,构筑“两轴三区”的市域空间开发格局。

21.两条开发轴线。构建京沪沿线纵向发展轴和鲁冀边界横向发展轴,形成以德州市区为中心的“十”字型开发轴线,打造“南融北接、东进西拓”主通道,增强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巩固提升德州对接京津冀和黄三角、融入济南城市群经济圈的整体功能。

——京沪沿线发展轴:依托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京台高速等交通干线,以中心城区、陵县、平原、禹城、临邑、齐河等县辖区及沿线中心镇为节点,构建德州与京津、济南等城市对接的纵向区域发展轴,建设德州主要的城镇密集带、产业聚集带。

——鲁冀边界发展轴:依托德滨高速、德商高速及沿线省道等交通干线,以中心城区、夏津、武城、宁津、乐陵、庆云等县辖区及沿线中心镇为节点,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横向区域发展轴,建设鲁冀边界经济隆起带。

22.三大经济区。加快建设中心城区综合经济区、黄三角乐陵庆云示范区和济德经济协作区,主动融入周边经济区产业分工体系,优化人口和产业布局,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心城区综合经济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陵县、宁津、平原、武城四县,辐射带动夏津。发展方向:积极承接周边经济区的辐射扩散,培育壮大特色经济板块,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推动中心城区与五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