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与国家

公民与国家

公民与国家
公民与国家

第一节公民

一、公民概述

《选举法》(1953),首次出现公民这一法律概念。

(一)公民

公民: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宪法》第33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基本要素:

第一,公民是自然人;

第二,公民是反映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概念。

(二)公民与国籍

国籍: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国籍的取得方式:

第一,因出生而取得国籍。(出生国籍/原始国籍)

第二,因加入而取得国籍。(继有国籍)

《国籍法》对国籍确定设定的原则:

第一,血统主义和出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

第三,民族平等原则;

第四,男女平等原则。

申请加入中国国籍的条件:

第一,中国人的近亲属;

第二,定居在中国;

第三,有其他正当理由的。

(三)公民概念的宪法意义

第一,揭示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揭示了宪法学意义上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

第三,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

二、公民权

(一)相关概念的解析

公民、人民、国民

(二)人权与公民权

人权是自然法意义上的概念,在实然法上则转化为公民权。

第二节国家性质

一、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国家属于谁?

(2)国家依靠谁?

(3)国家为了谁?

《宪法》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二、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人民的民主

和对敌人的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政权。

(一)实质

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区别与联系

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性质上来看,二者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从内容上来看,二者都包含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是民主与民主专政的统一;从历史使命来看,二者都是为了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国家政权的同时,就赋予它新的内容和中国特色。第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衔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社会主,义时期。它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不仅包括工农联盟,还包括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第三,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达上准确鲜明,它准确在说明了我国的国家政权具有民主和专政的双重含义,比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更符合中国实际,易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理解。此外,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

(二)阶级结构

1、以工人阶级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2、以工农联盟为国家的阶级基础;

3、以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社会基础。

(三)特点

第三节国家形式

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实现阶级统治的制度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

一个国家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组织形式,反映政权的构成、组织程序和行使国家权力的分配情况,以及公民参加惯例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序和方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

1、君主立宪制

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根据宪法规定受不同程度限制的政体。

二元君主制,也即二元君主立宪制;

议会君主制,又称议会君主立宪制。

2、共和制

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依据宪法行使职权,并有一定任期的政体。

议会共和制: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总统制: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兼有议会制特点的总统制;

委员会制:亦称为合议制,在委员会制的运作下,行政组织的决策权及管理权,并不是由单一的领袖所拥有,而是平均由一定数目委员所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委员会的决策,通常会按协商达成一致的原则来进行,瑞士是使用委员会制的唯一国家。

3、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代表制

一般称为人民代表制,在类型上可以归入共和制。

主要特点:

第一,代表机关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直接行使国家立法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

第二,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代表机关产生,对代表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

宪法第2条、第3条的规定:

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实现人民管理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制度构造

第一,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组成各级人大,行使国家权力;

第二,作为整个国家机关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组织全部国家机构;

第三,以常委会为常设机构,处理人大的日常事务。

2、人大制的主要特征

第一,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二,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国家权力机关体系;

第三,全国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第五,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基础上,确立权力的分工与监督机制。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大的关系

第二,强化人大的职权行使

人大权力的虚置: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第三,完善人大自身的组织与活动方式

人大与其常委会的关系;减少代表名额;延长人大会期,完善人大的会议制度;加强和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

第四,完善代表制度

代表的代表利益;代表兼职制与专职化。

第五,改革选举制度,强化人大能力

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完善差额选举与实行竞选。

二、国家结构形式

(一)概念

国家结构形式:表现一国的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形式,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职权划分关系。

纵向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分配和运用。

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形式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分类

1、单一制

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第一,法律体系,国家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

第二,国家机构组成,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和一套完整的司法体系;

第三,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地方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

第四,对外关系,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2、复合制

由两个或多个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国家联盟。分为联邦制与邦联。

(1)联邦制:由两个或多个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第一,内部组成,由各个联邦成员单位组成的;

第二,除联邦宪法法律外,各成员国也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宪法和法律的效力及于整个联邦;

第三,国家机构组成,除联邦政权机关外,各成员国还设有各自的立法机关、中央政府和司法系统;

第四,联邦与各成员国的职权划分,联邦及其成员单位依据联邦宪法分别行使一定的国家权力;

第五,对外关系,联邦是国际交往主体,成员国一般不具有外交权力;公民既有联邦的,又有成员国的国籍。

(2)邦联:由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结成的国家联盟。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松散的联合体;一般是以有关国家之间签订的条约为基础。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原因:

第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第二,符合我国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的具体特点;

第三,适应了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第四,反映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各民族团结的客观要求;

第五,国防安全。

(四)我国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国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将其领土划分成若干不同层次的区域,并分级建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以实现国家职能的法律制度。

1、我国现行行政区域的划分

现行宪法第30、31条规定。

主要特点:

第一,行政区划的层次是三级制和四级制并存,主要是三级制;

第二,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域同时并存;

第三,三级市建置并存;

第四,虚实结合制。

2、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

第一,包括建置和区域划分两个方面的变更。

第二,全国人大的权限;

第三,国务院的权限;

第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权限。

2、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

第一,包括建置和区域划分两个方面的变更。

第二,全国人大的权限;

第三,国务院的权限;

第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权限。

(五)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从本民族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本民族地方内部事务的自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按照行政地位划分,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按照自治地方的民族组成,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单一的)

第二种,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又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自治地方。(包括的)

第三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联合的)

(六)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

1、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宪法依据

宪法第31条的分析:

特别条款:确立了特别行政区在所实行的制度上的特殊性,可不受宪法相关条款的制约;

授权条款:授权全国人大按照具体情况,通过立法加以规定特别行政区的制度。

2、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及特征

(1)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实行高度自治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2)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性

第一,依法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第二,是实行高度自治的特殊行政区域;

第三,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当地人组成;

第四,特别行政区可以使用区旗、区徽。

3、与中央的关系

(1)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

第一,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第二,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第三,中央人民政府依法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

第四,全国人大负责制定和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五,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

第六,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第一,立法权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有权依据基本法的规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

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第二,行政管理权

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自行处理本行政区的行政事务。

除外交、防务以及其他基本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管理的行政事务外,均由其自行管理。

第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行使特别政区的审判权,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终审权,是审判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诉讼案件做出最终判决的权力。

第四,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

三、国家象征

国家标志:国家以宪法或专门法律规定的象征国家主权,代表国家尊严的标志物。

三、国家象征

国家标志:国家以宪法或专门法律规定的象征国家主权,代表国家尊严的标志物。

国徽也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它常常表现一国的历史与传统,以及一国的政治体制、民族精神和意识形态。国徽的图案、式样、使用以及象征意义。

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它表现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首都也称国都、首府。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国家首脑所在地。第四节国家的经济制度

一、经济制度概述

(一)经济制度的概念

●宪法上的经济制度,是国家通过宪法所确立的调整基本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原则、规则与政策的总和。

●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原则等。

(二)经济制度在宪法上的表现

■两类宪法反映经济基础、规定经济制度形式的区别。

■原因:受经济基础本身的制约;不同的文化传统,主要是宪法观的影响。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运用政权的力量建立起来的;

第二,社会主义宪法观突出宪法的总章程意义。

二、我国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包括:确认生产关系的制度规定;关于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规定

(一)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

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我国现行宪法确定了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以发展生产的方针。

宪法第14条、15条、16条、17条的这些规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性质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生产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进一步延伸。

(二)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第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有两种形式:1、全民所有制

2、集体所有制。

3、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有以下几种:

1、劳动者个体经济 2 、私营经济3、利用外资企业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

(三)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所以在分配上也必然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四)规定了土地制度的基本原则

(1)土地的公有制与合理使用土地;

(2)土地的征收、征用和补偿制度。

(五)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确立国家的各项基本经济政策

(1)坚持改革开放;

(2)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3)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

(4)规定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

第五节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一、精神文明建设在宪法中的地位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是我国1982年宪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2、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为适应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规定,它不仅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集中反映在总纲里,而且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许多条款中也贯彻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

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定包括教育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一)教育文化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2、发展科学事业;

3、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事业;

4、发展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

(二)思想道德建设(宪法第24条规定)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定包括教育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一)教育文化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2、发展科学事业;

3、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事业;

4、发展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

(二)思想道德建设(宪法第24条规定)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第六节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

(一)政党

“党”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是一个贬义词。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人们基于共同意志和利益、以控制国家政权为目的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现代意义上最早的政党:辉格党、托利党

普选制、政党和议会制被称为西方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

(二)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由法律规定或者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组织、活动以及政党参与政权的方式、程序等一系列制度性规定的总和。

政党制度的类型:

一党制:一个国家中执政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或只有一个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两党制:一个国家内由两个主要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争选举,占据议会多数席位,并藉以组织政府,轮流执政的制度。

多党制:一个国家内多党并立,相互竞争,参加议会或总统选举,并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或担任总统,掌握国家政权。

(三)政党的宪法地位

1、关于政党的宪法规定

主要是结党自由

2、政党活动的宪法保护

主要是保障政党竞争的平等

3、政党与国家机构

党政分离、党产问题、政党的公共性

4、宪法对政党行为的控制

政党的取缔

二、中国当代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

(二)多党合作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86

多党合作的特点:

1.中共在中国各政党中居于主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各政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行动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总任务为共同纲领

3.在国家政权*中,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4.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政治协商相互监督

(三)民主党派

8个民主党派

性质与地位:不是在野党、反对党,而是参政党

(四)政党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2、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

3、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

三、政治协商制度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55个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

(二)政协组织

全国政协、地方政协

(三)政协的性质与职能

不是国家政权组织(国家机构)、不是社会团体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卢梭的国家教育及公民教育

卢梭的国家教育、公民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实际上谈到的都是私人的家庭教育而非学校教育,尤其不是由国家设置和管理的公共学校教育。卢梭认为,培养公民对国家的整体道德认同感是关乎共同体成败的关键。 在1772年写的《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有关教育的一章中,卢梭表明了自己关于国家教育和公民教育的观点: 1.反对天主教会控制教育; 2.由国家制定教育制度,领导管理公共教育,考核校长和教师的工作; 3.公民应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4.实施免费教育,或尽量降低收费标准,以保障贫苦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 5.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将儿童培养成爱国者,而培养波兰爱国者的教育由波兰人承担教师; 6.教育内容须以国家法律形式予以确定。 7.培养爱国的波兰人 公民教育思想的三大核心: 1.自然人教育思想: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展、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2.道德教育思想: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与与其政治哲学是密切相关的。他主张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一个社会秩序良好的国家,这一切前提是培养良好品质的公民。 3.自由公民教育思想:主张国家主权至上,国家主权体现人们的意志。 “自由”是卢梭思想的核心概念。卢梭所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的自由,并不是有欲望所主导的。他高度看重自由,呐喊出“人是生而自由的”时代强音。卢梭认为自由乃是人性的一个部分,他说:“放弃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卢梭把人的自由抬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卢梭认为教育是要培养忠诚的爱国者,爱国教育应从一个人诞生的时候开始,他主张从儿童能够阅读开始就看关于本国知识的书籍,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理解国家的物产,省区以及城市,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家,学习本国历史法规,

高三政治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二)

高三政治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课第二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学习公民与国家的 关系。因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反映到法律关系上就是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节讲我国公民和国家的关系。公民和 国家的关系是国家制度的具体内容,它体现为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第一框国家机构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框讲述了公 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因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在讲述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第三框讲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这是对权利与义务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又是对第一、二框的必然结论。这里要注意矛盾的对立统一。国家的权力 就成为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而公民的权利就成为国家的义务。 二、基本概念、观点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我国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2、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 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3、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4、我们的国家以捍卫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为自己的根本使命。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5、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6、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的原则、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 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理解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即选 举人民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举为 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即当选为人民代表的权利。它们是公 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因为: 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用于人民,但具体到每个 公民本身,事实上不可能都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任何 国家都是如此),因而,宪法赋予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公民就可以通过选举挑选自己满意和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最 高权力机关,将自己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让渡给这些自己选 出的、能够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让他们代表自己行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由于我国宪法有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的规定,是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公民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关于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基本知识。⑴、识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自由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⑵、选举权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公民享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的监督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统一的。 2、能力目标: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以及国家与公民关系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过程目标: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情感目标: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1)、增强学生正确的民主权利与民主义务意识;(2)、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3)、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法制观念、义务观念,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 3、价值目标: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

公民与公民教育

公民与公民教育辨析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高德胜李松梅 近年来,公民教育又成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之一,但对公民涵义的理解还存在诸多歧义,导致对要进行哪种公民教育并不明确。实际上,对公民起码可作民主公民、国民、公共人三种理解,相应的就有民主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公共人培养等三种公民教育形态。既然如此,就不能笼统地倡导公民教育,而应有一个清醒的选择,并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独特道路。 近些年来,公民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表现在政府文件予以认可,学者研究给予论证,学校实践加以探索。但仔细斟酌,各人所用,词虽一个,所指却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公民概念,在我国没有文化传统根基,是一个地道的西方舶来语。即使在来源处的西方,“公民”这一词汇的歧义也很多,比如用词上“civic”与“civil”的细微差异,已经透露出理论渊源、背景、立场和价值预设的不同,而我们则一概以“公民”转译,恰好淹没了这种微妙而重要的差异。因此,在呼吁、倡导公民教育之前,很有必要静下心来想想:你说的公民是什么含义?你要进行的是哪种公民教育? 一、何谓公民? 诚如舒克所说,当代学术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对“公民”一词的使用非常宽泛,“差不多将它当作了一个空的容器,使用者们可以随意往里灌注他们自己的社会和政治理念”。[1]但仔细琢磨,无论里面装了什么理念,都脱不了政治权利人、国民资格、社会之公共人等三种模型。也就是说,我们起码可以区分出在三种不同意义上的公民概念。 1.民主公民 公民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在古希腊。如果一个人只能臣服于他人或外在的机构,那他就是一个被统治的臣民;反之,一个人只是使别人臣服,那他就是统治者。这两种人其实都不是公民。只有在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亚里士多德语)时,他才是公民。因此,公民最古老的意义,其实就是政治上的自我治理。虽然经过历史的风尘,公民概念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不同时代的“颜色”,但这一核心意义仍然存在。正如史密斯所说,无论公民概念附丽再多其他因素,其核心意义依然是指在一个某种形式的民主政体下有权以某种方式参与政治的人。[2]只不过,“政治上的自我治理”已经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及对这一体制的影响与参与。 因此,理解这一意义上的公民概念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统治(政治)的体制(公民产生、生存的政治条件),一个是参与这种体制的权利。克罗斯利认为,“公民身份仅存在于具有分化的、合理的政治体制的社会中”,[3]而这样的政治体制,在很多人那里,不言而喻就是指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多党竞争、司法独立、言论自由等制度。公民(参与)政治权利包括主动的影响政治运行的权利和免受政治压迫的权利。前者包括诸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组织参与政党、集会等,后者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及批评、反对政治决策等权利。马歇尔将这两项权利区别开来,将主动参与政治的权利视为“政治的要素”,将免受政治压迫的权利视为“公民的要素”(civil element),[4]影响甚广,实际上,这些要素反映的都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斯金纳认为,个人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能力(power)采取行动,一是不存在依附、不存在干涉、能够自我实现,[5]说法不同,其实表达的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高一政治教学案2----8 单元单元复习 知识一: 知识梳理 错题再现 一、国家性质是什么? ①最大特点和本质: ②民主的特点及表现人民民主专政 决③专政的对象和意义: 定④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二、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新关系的表现: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力和自由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 第三: 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二: 第三: 第四: 注意:㈠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㈡如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请你判断并修正: XX年1月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产生,农民工的“政治性崛起”表明人民民主有物质保障 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领导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权利 国家制定的法律越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越受限制请你探究1: XX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在五大洲的21个城市,境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传递。在传递过程中被一些不和谐因素所干扰。高位截肢的残疾人金晶用残弱的身躯奋力保护。在旧金山华人自费租飞机拉了一个“x藏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横幅,跟随这奥运圣火,令10多亿中华儿女心潮澎湃。中华儿女的行为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知识二: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知识梳理 错题再现 一、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2.参与政治生活方式:

四种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或渠道: 原因理论原因: 意义:公民而言: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表达意愿,维护自己合法利益,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热情,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社会、国家而言:社会和谐,国家安定,有利于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丰富民主形式,文明祥和的新社区创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 两者关系: 正确处理:第三: ①为什么? ②如何做?二、.中学生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到烈士陵园扫墓,纪念革命先烈是我们参与民主实践的活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最根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公民教育的性质、理念、思路

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性质是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理论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最基本的理论;社会认识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家和政府的性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当代国际社会的概况;公民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公民意识的培育、权利义务责任意识的熏陶、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公民国际视野的培养等。课程内容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其中,对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包括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府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国家利益观等。 课程的基本理念: “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是一个涉及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严峻问题,现代化的根本含义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公民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公民教育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是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功能,应明确提升为国家意志的层次。将塑造培养现代公民上升为国家意志,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我国教育目标方针,构建以学校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公民教育社会体系,奠定和谐社会的公民基础与精神基础。 公民教育活动的思路: 以“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以突出群众性、注重针对性、强调实效性为基本要求,通过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短期内努力使爱国主义教育、知法守法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知礼向善教育工作水平取得明显成效,学生间的风气发生显著改善,学生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更加健康协调。

青少年国家认同及其教育_困境与对策_郑航

总第 337 期 第4期 2015年7月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Serial No.337 No.4 当 代 青 年 研 究July ,2015 青少年国家认同及其教育:困境与对策 郑 航 颜小芳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摘 要] 国家认同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体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之所在。总体而言,当 代青少年的国家认同程度高,但在国家认同及各个维度上存在着年龄、性别、民族、学校类型等方面的差 异。同时,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上存在情与理、群与己、灌输与教化等多重问题及教育困境。进一步改革和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基于理性的国家认同,注重涉身性,注重文化公民身份的建构, 重发挥情境的教化作用。 [关键词] 青少年;国家认同;公民身份;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89(2015)04-0005-08一、背景 国家认同是一国之民或因对所属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的共有和分享,或因对制度、法律、政策、领导人等公众权威的认可和接受,由此对国家所产生的归属感、忠诚感以及为之效忠和奉献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倾向。国家认同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体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在全球化时代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真实把握当代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现状,深入剖析青少年国家认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当代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具有重大意义。 近20年来,国内关于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的研究,在超越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传统范式中,借鉴当代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主要着眼于民族认同和公民认同下的理论思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国家认同感的形成与培养、大学生和地域群体或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及教育诸方面。在有关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证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以研究爱国情感形成规律 [收稿日期] 2015-06-17[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认同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取向及实践模式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EA110035。 [作者简介]郑航,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公民教育、学校德育改革;颜小芳,华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

公民教育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简介 第一节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 西欧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近代以来,它曾长期居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因此,西欧文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在整个世界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西欧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说传统丰厚。历史证明,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遗余力地把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及价值观念,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灌输给社会成员,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以及诸多有效的方式、方法、渠道和途径。 一、古代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上溯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8-前4世纪的古代希腊。这是有文字记载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开端。古代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历经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为后世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石。 1、古希腊时期 众所周知,古希腊是西欧文明的发祥地。史料表明,在当时形成的许多奴隶制城邦国家内,奴隶主阶级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几个最强大的国家里,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这里我们将只讨论斯巴达和雅典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斯巴达是一个军事贵族专政的国家,出于对内镇压奴隶暴动和对外争夺地区霸权的双重目的,它在统治阶级范围内统一实施“战士教育”。斯巴达人独有的教育制度和生活方式只有一个目的,即培养合格的、能够献身国家的公民和军人。由于斯巴达公民都是职业军人,所以,他们把对军人的要求诉诸团结、服从、尚武、吃苦、禁欲、牺牲精神,贯彻到公民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斯巴达,(1)所有7~30岁的贵族子弟都被组织起来,按年龄编进若干层次的训练团(一种半军营、半学校性质的机构),由国家委任的官员负责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战士”。战士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军事体育训练,它还包括严格的政治道德灌输。为此,负责战士教育的官员经常向青少年讲解奴隶制国家的政治、法律、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生活准则,并让他们直接参加各项实际活动,如祭神、竞技、执政者的就职庆典等仪式,以巩固学习的成果。(2)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王和长老,还亲自找青少年进行“政治道德谈话”,要求他们能迅速而准确地答出某人是好公民还是坏公民,某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否则就给予惩罚。(3)诗歌艺术的全部价值几乎就在于灌输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思想感情。斯巴达的“战士教育”在实现公民内部统一和培养优秀军人方面确实获得了巨大成功。它

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_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

2008年第6期第19卷总第89期   民族教育研究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 thnic M inorities N o.6,2008 V ol.19G eneral N o.89 [收稿日期] 2008-05-12 [作者简介] 祁进玉(1970-),男(土族),青海互助人,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西北师 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群体认同与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等。 ?民族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研究? 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 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 祁进玉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多民族国家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要求地方性知识和国家整体观念的结合培养,兼顾民族地区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现状,并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树立民族整体观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以及强化公民意识和国民身份认同。 [关键词] 国家认同; 公民身份; 文化再生产; 衍生性; 多元一体 [中图分类号]G 40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78(2008)06-0038-0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越来越显示出 其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长期的教育效果能够促进社会变迁。从政治方面看,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运用教育的力量完成其政治功能,实现其社会目的。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现行学校教育中“公民教育”的实践,阐述学校公民教育实践与培育“国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的关系及其架构。 一、多元文化教育与文化再生产 美国的学校教育特别强调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学校文化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体,而是以美国生活方式的学习和民族意识的形成为重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更重要的努力是使移民及其后裔同化并融入美国社会和文化。而被同化的衡量尺度包括语言、教育、职业收入、公民身份、通婚及对美国的认同,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彼得?塞林斯所说的“美国化同化”原则,移民要承认英语为全国语言而加以接受,信仰“美国信念”的原则,为自己的美国身份而自豪,遵从“新 教伦理”。而美国的教育系统“在霍瑞斯?曼直到约翰?杜威的几代教育家指导下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在外来移民及其带来的社会变化使社会日趋多样化的形式下,这些教育家强调教育是建立 统一社会的重要工具”。[1](P113) 全球化时代,教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突出表现在:教育迅速普及化,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化转变,教育资源的多渠道、多途径趋向,教育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指标,教育也是引起传统经济结构性变化的条件。同时,在文化领域,教育的作用更加重要而不可或缺,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理解、应用和发展作用非同一般,而且能提升、创造和扬弃文化。通过教育活动所培养的继承人或其产品,从间接作用而言,教育对社会文化有着再生产的重要功能。在涉及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及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维度,考察教育对民族(nation )或族群(ethnic group )认同意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观,以及公民教育实践等问题时,对教育的概念必须稍作界定。马戎教授认为,在具体讨论少数民族 — 83—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2006年第12期(总第323期 )EDUCA TIONAL RESEARCH No.12,2006 General,No.323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朱小蔓 冯秀军 [摘 要]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关键词] 公民教育观;权利;义务;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 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088);冯秀军,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 (石家庄 050091) 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来说,“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非本源性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因此,把握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需要在中西公民教育观的关联交汇中进行溯源性追寻。 一、与西方公民教育观相向运动 一定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相应的公民观。公民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特定的内涵。作为法律意义的公民,是指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人;作为政治意义的公民,是指行使一定政治权利的人;作为伦理学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所要求的个人行为态度和品质的人。虽然公民概念有着多样性与歧义性,但从根本意义上讲,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概念则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答复。①因此,任何一种公民观,其基本内涵都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民在所属共同体内所牵涉各种关系的性质与形式,二是公民在上述关系中的实践。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观的主要内涵也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教育使公民认识在共同体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 (一)西方公民教育观的历史变迁 西方有两种主要的公民观传统,一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共和主义公民观,一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民观。在多元文化论的讨论尚未兴起之前,这两种公民观主导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②之后,又逐步发展起了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思想。 1.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 大致说来,共和主义公民观有古典共和主义、自由共和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之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观建立于希腊城邦概念基础之上,认为公民身份与城邦共同体密切相关,公民必须融入政治共同体,共同参与、遵守公共决策。公民身份意味着共担责任与共享益处。这种公民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肖梦瑶 (摘要)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民素质,公民教育,现代化加强公民意识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关注的话题,所以,不少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计划中,都把公民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在呼唤全社会关注公民教育问题。 一、公民素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的重要国情 公民是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没有自由平等的公民,就没有民主法治的国家?每个公民只有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和使命,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获得健康的文化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李慎之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 ①笔者十分认同他的观点,深深感到我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教育所塑造的公民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觉得,在我国推行民主政治,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在于缺乏合格的主体条件,这是因为,无论民主政治还是法治建设都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作为其最大的参与主体?在我国进行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正视我们有一个“臣民意识”极为浓厚,公民意识极为欠缺的国情。 首先,我国古老的文化缺乏这方面的传统,与小农经济相适应,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的社会范式,“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视一国如一大家庭。所以说,‘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长,慈者所以事众’;而为政则在乎‘如保赤子’自古相传,二三千年一直是这样”?②在这种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公民不仅没有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的机会,而且民主权利意识也极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关于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基本知识。 ⑴、识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自由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⑵、选举权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公民享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的监督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统一的。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以及国家与公民关系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

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 (1)、增强学生正确的民主权利与民主义务意识; (2)、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 (3)、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法制观念、义务观念,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

浅谈公民教育的发展-最新教育资料

浅谈公民教育的发展 一、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公民概念的梳理 公民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 公民”这一概念不仅历史渊源较长,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社 会条件下,被赋予了不尽相同的含义。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polites) 一词来源于“城邦”(polis),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公 民是“参加司法实务和职权机构的人”,是城邦中的少数。 拥有参政权,对国家、社会的形成承担公共作用和责任,这一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形成于15世纪前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概念,已完全超越了其最初的内涵,现在意义上的公民是指: 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 等公共事务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二)现代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 由于研究者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界定的公民教育概念

也自然不同。但根据概念形成基本的逻辑要求,我们认为公民教育概念中应包括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第一点,要明确公民教育的主体。第二点,要确定公民教育的目标。第三点,要区分公民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第四点,要表明公民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第五点,要说明公民教育与公民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公民教育概念表述为: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公民教育具有基础教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 (三)公民教育的目标 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公民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目的。公民教育体系是其教育实践的基本框架。公民教育目标的确立和体系的建构,是公民教育实践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 一般认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权责意识,使其具备思考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关系的能力,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中成为权责主体的有效公民。

美国公民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美国公民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公民教育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美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公民教育中很少有强迫和灌输而注重推理和引导,其教育模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我国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任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充分认识美国的公民教育, 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 可以为我们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启示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所特有的概念。美国学校和社会虽然没有明确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到美国学校,都十分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美国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 其实质等同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通过公民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宗教信仰、历史教育等,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美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和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区别,借鉴其精华,去除其糟粕。第一、美国公民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美国公民教育,是指美国国家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美国所有的合法公民有权享有的一种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权利,具有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方式的实践性等显著特征。公民教育是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一个美国采取多元的途径,培养国民具有效忠国家的意识,获得有效参与公民生活必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进而发挥其责任心和荣誉感,成为良好的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美国各级学校中强化与公民教育相关课程,以及训育活动等;在美国庞大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很难看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字眼,因为自美国成立以来,从社会到政府再到学校,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有积极性、有影响力的公民。然而,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识形态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不尽相同,但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都是一致的,即服务于不同阶级、组织的统治者。纵观美国的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其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方式等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怎样理解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怎样理解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伴随着我国法制化的加快发展,如何在新的基础上处理好国家和公民的关系逐渐变得重要起来。两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功与否,甚至是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振兴的关键。本文就是针这个问题展开的。 谈到这个问题,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高中课本上关于两者关系的叙述,。现摘录如下: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从公民的权利来看:第一: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具体表现在国家权力机关由公民选举产生、公民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二,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表现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政治自由和监督权。国家保证人民的主人地位,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从公民的义务来看,我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2)我国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关系具体要求是:第一,从国家方面看,国家要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和其他权利。其主要表现在: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权利和制裁惩罚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第二,从公民方面看,我国公民应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第三,从公民

与国家双方来看,都应坚持以下三原则,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我国公民与国家之所以能形成和谐统一关系,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民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总结上面的的意思就是:我国公民拥有广泛的权利还有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国家必须保护广大公民的权利。只有两者各司其职,才能达到公民与国家关系真正的和谐统一。 下面让我们观察一下现实中的关系真的处理的这样好吗?? 首先从公民的最基本权利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来看。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凡年龄满18周岁者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依法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但是公民的这个权利的行使不容乐观。据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报导,南方某工厂在进行人民代表选举时,只进行了选民登记,经过广泛的、酝酿提出两名候选人的名单。在投票那天,没有按照选举法的规定,让工人自愿投票,而是由工厂的一位工作人员,根据厂领导的旨意代为投票。这就是一起明目张胆的侵犯公民权利的案件,公民的权利如果经常被侵犯,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即官老爷就是发,维权也没用。如果这种思想蔓延下去,后果的严重性史不言而喻的。 近年来比较热的强拆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表现出国家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不作为。生民健康权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如果的不到保障,就更别提其他的权利了。官老爷们的法治思想还停留

国外公民教育变迁与我国公民教育

国外公民教育变迁与我国公民教育 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外主要国家的公民教育也随之兴起和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同侧重。了解和学习国外公民教育的发展变迁,从中探讨公民教育的理念内涵、实施策略及其未来发展取向,对推进我国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多参考与借鉴。 标签:国外公民教育变迁教育启示 2014 — 01 — 20 2013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学基本理论。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公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教育主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外主要国家的公民教育也随之兴起和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同侧重,对推进我国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国外主要国家公民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公民教育的早期萌芽阶段 公民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希腊城邦时期及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形态。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公民教育的发源地。希腊的公民教育与希腊的城邦建制是分不开的。由于城邦需要划定一部分人处理该共同体的公共事务,从而出现了主权者和被治者两种不同的阶层或阶级,而那些能够享受主权的一类人往往都是一直生活在城邦中的人,于是出现了能分享城邦的公共生活的公民。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公民是城邦的护卫者,他们必须具有勇敢、节制、智慧、正义的美德。亚里士多德指出,有资格参与城邦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才可以被称为该城邦的公民。由上可知,古希腊的公民教育的范围只限于少数人。 古罗马时期也出现了“公民”的萌芽,但是在不同时期内容有所不同。古罗马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公民的范围也随之由王政时期的罗马城市贵族发展扩大到共和时期的平民和贵族。但在帝国时期出现了专制的状态,公民的政治地位渐趋没落。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公民教育是很有特色的,如古罗马时期,儿童17岁就可入政府机构见习或去元老院旁观会议,从而得到法律上的训练;学校还把“十二铜表法”长期作为学校的重要教材。可见注意公民教育的实践和对雄辩术的培养等。 (二)公民教育的逐步普及和发展。 17、18 世纪时,欧洲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与此相应,近代公民概念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及“公民教育”逐步普及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探究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看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条件、传输的理念、教育方式和效果四个方面的不同。 标签: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是一个舶来之物,它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探讨公民教育并将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公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涵义也不尽相同。公民一词最早使用于古希腊,后被古罗马所沿用。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进入中世纪以后,西方受到宗教势力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束缚,整个社会陷入长时间的停滞。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公民才被明确赋予特定内涵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西方学者对“公民”的含义给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狭义方面将公民认定为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将其落归到一套特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上,强调公民身份与政治自由的关系。广义方面的界定则是把“公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在狭义理解的基础上扩大了公民概念的外延。“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几乎被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意义上,每当个人做出决定或者采取行动,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都是作为公民在行动。另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又超出了国家事务的范围。个人是许多团体的成员,是家庭、学校、宗教机构、工作场所以至世界的公民。”〔1〕由此可见,在西方,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民主政治原则向其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延伸。在我国,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2〕这也仅是从法律层面来界定的,在政治层面对公民这一概念还没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虽然在1953年的选举法中开始使用“公民”的概念,并且1954年制定的第一步宪法中就确定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是随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用和发展。笔者认为,公民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及政治人,他的身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意味着在这个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中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应是一个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他具有强烈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负责意识,富有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 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与公民概念相伴而生的。有些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公民教育”(civileducation)并论证公民教育理论的是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他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由于人们在公民教育概念的理解上和使用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材料 法国的公民教育:以传统深厚而著称 法国是近代实施公民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1791年颁布的《塔来朗法案》就将学校公民素质教育提上日程,随着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法国公民素质教育又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了民主自由的精神及反封建反宗教统治的内容,并同时要求发展学生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以及强烈的公民意识。 法国学校公民教育的架构可以概括为三大要点:民主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和法律知识,各种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法国教育中重视学术的传统,学校更倾向于以分科的形式开展公民教育,并将幼儿园至高中三年级划分为10个阶段,分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循序渐进,鼓励教师采用差异教学法。新世纪以来,新的公民资格教育大纲则更强调以辩论法教学的方式开展公民教育。 美国的公民教育:理论经验丰富成熟 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指导理论包括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拉斯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伊斯顿等人的政治社会化理论等。 美国的《〈公民和政府〉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优良的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性格。正式的公民教育主要集中于中学阶段,开设的课程包括“公民学”、“民主原则”、“政府”及“民主问题”等,此外,社会科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全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性别平等教育、法律教育、消费教育、能源和环境教育等。在教学方式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并重,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讨论法、角色扮演和模拟法、价值澄清法、道德发展法(讨论学校生活中的道德两难问题)等。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学生政府”、服务学习、田野调查等。 英国的公民教育:拓宽视野关注欧洲 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校公民教育与民主教育顾问小组”发布《科瑞克报告》,就公民教育的必要性、目的、内容、方法、重点等作了阐述。全国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