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如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如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如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如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王遗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五章第(十三)条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在重新学习后,我简单谈谈感想。

一、什么是多样化发展

一直以来,普通高中单一的办学模式,造成了高中教育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相脱节的严重后果,极大地制约了普通高中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国家教育部在对普高教育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后,在总结各办学模式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高办学的四种模式,即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的模式、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的模式、兼有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的模式、特色学校模式。

升学预备就是要求高中教育应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应为学生在大学里顺利地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奠定基矗升学的预备,不等于应试知识和能力的预备,而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素质的预备。因此,升学预备教育模式应该成为普高教育转轨的典范,成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典范。从邻水县目前情况来看,普通高中方兴未艾,高考升学率相对较高,相反,国家重视的职业高中发展滞后,初中后分流到职高的学生相对较少。目前,我们应加大办学模式改革的力度,初步形成普职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高中教育格局。一部分师资和生源条件较好的学校除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外,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办成具有学科优势、鲜明个性、富有生命力的特色高中,例如我校与其他学校相比,就突出了“绿色·人文”

的办学特色,以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感恩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等德育工作名闻省内外,国学经典诵读选送四川电视台播出,科技校本课程全市领先,师生作品多次送全国参赛获得大奖。对部分办学效益一般的高中应积极转向,逐步发展为兼有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的模式的“综合高中”模式。美国、日本、瑞典等国的综合高中办学实践证明,综合高中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雄厚,动手操作能力强,更适合在急剧变化的社会里对职业变换的需要。我们办综合高中,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五个文明建设的需要考虑。据我所知,南充高中多年来坚持普高办学模式下的现代农技教育,拥有面积可观的果园和农场,应该算是国内“综合高中”模式的先行者。对于少数办学效益差的学校,应该直接转型为劳务输出培训学校,重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加快省级示范性校建设

目前,我校虽然通过了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复查验收,但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成果距离上级要求还有距离,因此,要借着《纲要》实施的这股教育东风,通过常态化保持创建状态,乘势把各项工作搞上去,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努力推进高水平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并充分发挥出示范作用,真正让学生、老师、学校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进而带动全县乃至全市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中,要本着“服从大局、质量一流”的原则来进行。教学上,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依法治校、廉洁执教、教科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办出特色。邻水二中在“硬件”上,特别是校园占地面积和运动场地等方面,与评估验收标准的差距很大,要争取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大力气解决。与此同时,学校的软实力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

省级示范性校建设要以市域、县域为单位,适度扩大高中规模,兼并、联办和对口支援薄弱学校改变面貌,在教师培养、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等方面为其它学校树立榜样,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成都市“以名校为龙头兴办教育集团”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

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1.改革课程教材。当今世界越来越迅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变革,为教育内容的发展框定了一个大背景,教育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准确及时作出反应,相应修改课程结构、学科内容。教育思想的转变、办学模式的改革,学校教育水平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等因素,也要求教育内容上有相应的侧重和层次性。首先,我们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时调整新课程计划、教学要求,并认真实施和精细管理。其次,要加快高水平的学校课程开发,鼓励教师在充分实践和论证的基础上,大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校本特色的课程。第三,积极开展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课程教材的改革研究,组织力量研究、编写并投入使用校本教材。

2.改革考试制度。我省实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对规范高中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势头不是简单把学校的规模扩大,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尤其是要培养出一批勤于动手动脑,敢于创新思考,综合素质优秀的一大批学生。随着普高办学模式逐步走向多样化的形势,我们要对学业水平测试的意义、测试对象、测试条件、测试科目与时间安排、测试功能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行系统改革,为即将实施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路把脉,为支持学校教育改革、规范教学服务。

3.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过去,我们在抓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较大实际影响的改革成果尚未形成,中青年教学名师数量还稍显不够。今后,要重点抓以下三方面工作:落实教学常规,保证各类学校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基本要求;抓好教科研及其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特别是对教学方法方面的重大问题,以及实践中已出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采取有力的行政手段推广这些科研成果;第三,要制定多种鼓励政策,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法改革。

4.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传统教育是高度的“劳动密集

型”活动、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电脑等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将对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技术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使我们能在提高生师比,解决师资紧缺,减轻教师较重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又能进一步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强化学习过程中感知的关联性,大大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

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其多样化发展因素诸多,途径诸多,方法诸多,它需要我们普高教育工作者付出大量的努力去探索、去研究。让我们共同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托,以强烈的责任、不懈的努力、高涨的干劲和持久的热情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建设。

2014年5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