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

中国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

中国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
中国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

中国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立法

x梁慧星

一、中国的消费者政策的概要

(一)中国的消费者政策

1.消费者问题的发生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限制商品生产和交换,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是消费品短缺,而不是消费者保护问题。在经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社会动乱和经济停滞之后,从1979年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市场经济(当时叫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化学化纤制品、美容化妆品、各类饮料、食品和药品的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在满足消费者生活需要的同时,却发生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严重社会问题。因产品缺陷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况日益突出,饮料瓶炸裂、电视机显像管喷火爆炸、燃气热水器煤气泄漏、食品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厂商大肆粗制滥造,生产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不少地方发现制造、贩卖假药、劣药和有毒食品、以工业酒精兑水作为饮用酒销售等严重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注:1985年7月12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从严打击制造贩卖假药、毒品和有毒食品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犯罪活动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5年第3号,第10~11页。)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形成全国性的消费者保护运动。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开始受理消费者投诉,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本身就带有危机对策和实用主义的性质,缺乏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支持,突然面临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严重社会问题,一时还难于形成明确的消费者保护政策。

2.消费者政策的形成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成立,推动了对消费者保护政策和立法理论的研究,各地纷纷制定消费者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在此基础上,国家立法机关于九十年代初开始进行消费者保护的立法。1993年10月31日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标志中国消费者保护政策的形成。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中国消费者保护政策的要点如下:(1)中国消费者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第1条)。(2)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第4 条)。(3)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5条)。(4)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第6条)。(5)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应当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第26条)。(6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

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第27条)。

由上述要点可知,中国消费者政策的实质在于,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与广大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必然会有一些企业要不择手段地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鉴于企业为拥有强大经济力的组织体,分散的、经济力薄弱的消费者难以与之抗衡,因此需要由国家承担保护消费者的职责,通过立法、行政等予消费者特殊保护,补救其弱者地位,维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建立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这一消费者政策的重心,是对市场经济消极面的补救和对受害消费者的救济。

3.消费者政策的调整

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两个因素导致了中国消费者政策的调整。一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遭遇一定困难,主要表现是国内需求不足,国内市场疲软。对此,中国政府提出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的对策,开始重视增加消费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注:1999年3月6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继续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变化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第46页。)强调在注重扩大投资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和鼓励消费,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开辟更多的消费渠道。实际是将消费者政策纳入经济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一环。二是中国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导致对消费者政策的重视。

现今中国消费者政策,不仅是补救市场经济的消极面和救济受害消费者的保护政策,而且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其引导消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王众孚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一五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消费引导、维护消费者权益,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服务”。“各级消费者协会要深刻领会启动消费的重大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教育广大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改善消费心态”。引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编《中国消费者》2000年第1期(总第145期),第3页。)。我们可以认为,现今中国消费者政策,已开始朝积极的消费者政策转化。

(二)中国的消费者行政与消费者诉讼

1.消费者行政

中国政府并未设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行政机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8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按照这一规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属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职责之一。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内部,长期未设置负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分支机构和部门。(注: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公平交易局内曾设有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在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市场管理处曾设有受理消费者投诉的科室。1984年至1998年10月,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系统共处理消费者投诉26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8亿元。此统计数字引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甘国屏1998年12月25日在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5周年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稿。)直到九十年代后期,中国政府致力于扩大内需,强调优化消费环境,启动消费、启动市场,调整消费者保护政策,才开始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职机构。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增设消费者权益保护司(注:在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精简机构、裁减50%工作人员的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局增设消费者权益保护司(处、科),这件事本身就体现了中国消费者政策的调整。参见《工商行政管理》1999年第24期,第32页《政府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大举措》一文。),其职责是:研究拟定消费者权益保护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组织查处市场管理中发现的经销掺假及假冒产品的行为。1999年开始在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设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科。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司(处、科),代表政府行使消费者行政执法职能,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1996年3月一五日发布)、《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1996年3月一五日发布)的规定,受理消费者申诉,对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进行调解,对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处罚。

2.消费者诉讼

受害消费者起诉经营者的诉讼案件,由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受理。自八十年代末开始,消费者协会致力于在商业繁华的地区设立小额诉讼法庭的努力,迄今未获得成功。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消费者诉讼案件,根据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保护受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于人民法院历来对于受理案件数只作刑事、民事和行政的分类,缺乏进一步的细分,因此没有消费者诉讼案件数的统计数字。(注:据消

费者协会的统计,由各级消费者协会支持受害人起诉的案件,1998年为10192件,1999年为8000件。引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编《消费者协会简报》第4期(2000年1月20日),第2页。实际上,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消费者诉讼案件数,远远大于由消费者协会支持受害人起诉的案件数。)

(三)中国消费者协会

中国消费者协会是由国务院决定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2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履行七项职能: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2.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3.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4.受理消费者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5.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6.支持受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7.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9月被国际消费者联合会(ci )吸纳为正式会员。据统计,截止1999年10月底,全国县级以上的消费者协会,已达3一三8个。另有消费者协会分会30845个,投诉站103一八2个。(注:引自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曹天玷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二届九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中国消费者》2000年第1期,第一三页。)须说明的是,消费者协会不同于一般民间团体,是由各级政府发起成立的半官方的组织,协会工作人员和经费由工商行政管理局配备和提供,在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属于“官办的社会团体”。(注: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曹天玷于1999年12月23日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二届九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中说:中国消费者协会不同于一般民间团体,是“有法定名称、法定性质、法定职能、法定行为规范的官办社会团体”。见《中国消费者》2000年第1期,第12页。可见,中国消费者协会,还说不上是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2条规定的“消费者结社权”,所自愿成立的民间消费者团体。从比较法上考察,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当于日本的国民生活中心和韩国的消费者保护院,后二者都是经费由政府拨给、干部由政府任命的实施消费者保护政策的准行政组织。地方消费者协会,相当于日本地方政府的消费生活中心。)

二、消费者问题的现状

(一)从消费者受害投诉(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消费者保护司、处、科也受理消费者投诉,但缺乏统计资料,这里介绍的是消费者协会系统受理消费者投诉的统计资料。)看消费者问题

1999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720410件,支持消费者起诉8000件,由政府对违法经营者罚款2877万元。本年度投诉按照性质分析,质量问题占66.6%,价格问题占6.6%,虚假广告占1.9%,假冒商品占5.4%,计量问题占8.3%,欺诈行为占1.9%,其他占9.3%。(注:引自《消费者协会简报》第4期,第2页。)可见,以产品质量问题最为严重。(注:另据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统计,1999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查处制假售假违法案件22.46万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价总计35.43亿元。见北京晚报2000年3月一三日第16版。)本年度投诉,因使用商品造成人身伤残和财产损失的重大案件一八60件,致伤2716人,致残102人,死亡30人,财产损失一五01万元。其中,电视机燃爆一五3件,致伤68人,致残1人,死亡3人;啤酒瓶爆炸979件,致伤888人,致残88人,死亡1人;燃气热水器泄漏21件,致伤一五人,死亡12人;劣质机动车110件,致伤11人,死亡2人;劣质电器59件,致伤7人,致残1人,死亡4人(注:引自《消费者协会简报》第4期,第5页。)。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本年度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一是消费者在商场等被强行搜身、侮辱、殴打、非法拘禁甚至伤害致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要求保障消费者人格尊严;二是啤酒瓶爆炸未能得到解决,致伤、致残消费者依然严重;三是对虚假广告的投诉激增(一三932件,比上年度增32.6%),消费者损失难以挽回;四是消费者对房屋、建筑材料的投诉激增(21235件,比上年度增20.2%),纠纷久拖不决;五是医疗投诉数量大(17246件,比上年度增29.1%),解决难度大;六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依旧(146646件,占20.4%,比上年度增3.4%);七是美容服务投诉突出(7201件,比上年度增45%);八是对邮电服务的投诉(25456件,比上年度增27%);九是对房屋装修的投诉(16923件,比上年度增一三.1%);十是对日用消费品质量投诉居高不下(2一三537件,占总投诉量的29.6%,比上年度增8%)。(注:引自《消费者协会简报》第4期,第5—12页。)

(二)从新闻媒体的报道看消费者问题

从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讨论,可以看到以下消费者问题:1.因消费者公开批评揭露产品质量低劣而被诉名誉侵权问题,法院作为一般名誉侵权案件审理,往往对消费者不利。2.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对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不满意,在互联网上公布“我的上当经过”,引起广泛讨论,被经营者起诉侵犯名誉权,法院判决侵权责任成立,引起争论。(注:1997 年8 月1 日王洪以其所在公司的名义购买一台恒生笔记本电脑,1998年4月该电脑开始出现故障,6月2日送修被告知须付7300 元修理费,就售后服务发生争执。1998年6月9日王洪在互联网上发布

题为《买恒生上大当》的文章。7月2日消费者协会通知王洪:恒生答应修理。但王洪与恒生联系时被告知必须先道歉。7月3日王洪在网上发布《势不低头》一文,并申请个人主页,建立《声讨恒生维护消费者权益》网站(后改名为《it3一五,诉说你的心酸事》)。短短的时间内,有数千人浏览。7月28日《生活时报》以《消费者网上诉纠纷,商家e-mail 律师函》为题进行了报道,8月10日《微电脑世界周刊》以《谁之过???一段恒生笔记本的公案》作追踪报道。1998年9月7日恒生集团起诉王洪和《生活时报》、《微电脑世界周刊》侵犯名誉权,索赔240万元。1999 年12月一五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判决王洪向原告支付赔偿金50万元,《生活时报》和《微电脑世界周刊》支付240356.8元,责令三被告刊登道歉声明。我认为,本案不仅涉及消费者利益与企业利益冲突的衡量,也涉及个人行使权利的界限及如何建立互联网上的法律秩序问题。王洪在网上发布题为《买恒生上大当》文章,与在普通媒体如报刊发表文章,并无本质区别,只要内容属实,即使有损于企业的商誉,亦应属于正当行使对经销者批评监督的权利,不应构成侵权责任。但是,任何正当权利的行使均有其合理界限,权利行使超越此合理界限,致他人遭受重大损害的,即构成权利滥用。禁止权利滥用为现代法治国家一项基本原则。王洪在互联网建立《声讨恒生维护消费者权益》网站,显然超越权利行使的合理界限,构成权利滥用。再者,考虑到我国法律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提供了各种途径,如再允许任何人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由在互联网开设针对某个具体的企业和个人的网站,不仅将使所针对的企业或个人遭受重大损害,且严重违背建立健康、有序、正常的网络秩序的目的,有害于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之维持。如果上诉审法院能够变更裁判理由,仅认定王洪开设针对原告的网站的行为超越权利行使的合理界限,构成权利滥用,并考虑原告未履行销售者根据法律和合同应尽的义务,适用过错相抵,责令王洪撤销网站,并发表认错道歉声明以消除影响,免于承担金钱赔偿责任,则不失为合法、合理、合情之判决。至于《生活时报》和《微电脑世界周刊》发表报道文章,关系新闻自由和人民了解权,如果内容基本属实,应不构成侵权行为。)3.饭店、商场附设的免费休息、娱乐场所拒绝中国人使用,被消费者以损害个人人格尊严和民族尊严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的案件,引起社会关注(注:徐高诉北京燕莎中心及凯宾斯基饭店一案,见人民法院报2000年1月23日第3版。)。

4.因医院和医师过错造成患者受害得不到公正判决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注:此前,这类案件被称为医疗事故案件或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将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作为被告是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条件,是不正确的。“医疗事故”,是医疗行政上的用语,是对医院或医师追究行政责任的根据。因此,《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对“医疗事故”的构成,作了严格限定,必须是“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性障碍”,才属于“医疗事故”。虽有诊疗护理过失,而损害后果未达到死亡、残废和功能性障碍,不构成“医疗事故”。严格限定“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据以追究责任医院或责任医师的行政责任,是合理的和适当的。但不能将“医疗事故”作为判断医院或医师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医院或医师对受损害的患者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是:因诊疗护理过失造成患者人身遭受损害,而不论损害后果是否严重。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医院或医师对受损害的患者承担违约责任的构成条件是:因医院或医师的违约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同样不论损害后果是否严重。损害后果是否严重及严重程度,仅是决定医院或医师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大小(赔偿金额多少)的根据。据说有关方面正在考虑修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我建议删除其中关于一次性经济补偿的第一八条,同时尽快实行强制性的医疗损害保险。)。

5.输血感染肝炎、性病、艾滋病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医院和医师方面无过错时,受害人往往得不到赔偿。(注: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起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判决中,认定医院并无过错,判决医院不承担责任;认定血站具有过错,判决血站对受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所适用的法律是民法通则关于侵权责任的第106条第2款。我认为此判决是正确的。问题是,在医院因不具有过错而免责的前提下,如果血站亦无过错,将如何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此属于不可避免之风险,建议尽快实行社会保障性质的强制性保险。在此强制性保险实行之前,则应适用民法通则第一三2条关于公平责任原则的规定,使血站和受害人分担损害。)

6. 消费者人格权遭受损害的情形,可依民法通则第120条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而关于消费者生命、身体遭受损害场合的精神损害赔偿未有明文规定。日资企业屈臣氏对消费者无端搜身案一审判决赔偿25万元,二审改判为1万元,导致对精神损害赔偿有无一定标准的讨论。(注:广东省制定地方性法规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无端搜身、侮辱应支付不低于5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涉及地方性法规规定赔偿标准,是否合法的问题。民事权利义务不得由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予以设定和限制,是现代法治一项基本原则,已在新合同法上得到正确体现。损害赔偿属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由地方性法规规定赔偿标准,是不合法的。)

7.从报道的事件看,农民因购买劣质种子、劣质农药、化肥所遭受损害,比一般消费者受害更为严重(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规定消费者的定义,该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显然将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排除在外。但考虑到广大农民属于小农经营,与发

达国家作为农场主的农民不同,其经济力薄弱,难以与经营者抗衡,因此在附则设第54条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8.近年出现一些新的消费者问题,例如,消费者因有线电视台违章插播广告、球赛中踢假球、图书内容错误等要求赔偿的案件。(注:以上是我平时从阅读报刊、收看电视广播所了解的情况,难以一一注明出处。)

(三)当前消费者问题的严重性(注:以下是我个人的判断。)

消费品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并未根除,缺陷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经常发生;虚假广告、不真实表示仍很普遍,消费者难以获得真实、充分的消费信息;商品销售和服务提供中,欺诈行为仍很严重;自选市场等商业场所无端对消费者搜身、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的事件时有发生;经营者以格式合同、店堂告示、通知、声明等方式规定不公平、不合理的合同内容,或者加重消费者负担、免除经营者责任的现象,还很常见;农民的消费环境不容乐观,劣质种子、劣质化肥、劣质农药、劣质农机导致农民遭受损害的情况仍很严重;在医疗及电信服务领域,消费者遭受损害后往往难以获得公正、合理的赔偿;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和领域,消费者保护状况近年有所改善,而在缺乏竞争的、垄断性的行业的领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仍很突出;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致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严重危害消费者人身安全的缺陷产品,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受害消费者投诉难、打官司难、索赔难、取证鉴定难,消费者保护政策未得到认真执行。总括言之,中国当前消费者问题仍很严重,要切实贯彻执行消费者政策,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达到引导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有关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合同的法规概要

(一)有关产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1.概说

鉴于八十年代初期,接连发生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死亡的重大案件,产品责任法的制定受到重视,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在参考美国严格产品责任法和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的基础上,设第122 条规定生产者和经销者对消费者的严格责任。为各级法院裁判缺陷产品致损案件,提供了基准。但是,由于该条文字表述欠明确,且未使用“缺陷”概念,致解释适用发生歧义。于是,1993年制定了产品质量法。该法沿袭在一部法律中同时规定公法规范和私法规范的传统,既包含关于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公法规范,也包含关于缺陷产品致损的损害赔偿的私法规范。另外,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各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法规。

2.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依通说,该条确立了缺陷产品致损的严格责任。

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对导致受害人死亡或残疾场合的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和逸失利益未明文规定。

3.产品质量法(1993年2月22日)

第一章总则,其中第2条第1款规定产品的定义: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注:近年关于输血用血液是否属于“产品”、输血感染案件可否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严格责任,发生分歧。我主张输血用血液不是“产品”、输血感染案件不应适用严格责任的主要理由是:缺陷产品致损的严格责任,所针对的是机械化的、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不包括输血用血液;现今也没有发现那个国家的法律规定对输血感染案件适用严格责任。产品质量法第2 条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依据解释,“加工”是指工业加工,且必须改变原材料的某些基本特性。因此,将从供血者身体抽取的血液,进行分装、储存、保管、运输及加入抗凝剂等,均不构成“加工”。即使血站向供血者支付了代价,甚至包装袋上印有商品标记,也不能使血液成为“产品”。根本的理由在于,血液不是劳动的成果,迄今人类还不能生产、制造血液,制造血液是活人身体的机能。劳动可以生产产品、创造财富,但不能生产血液!输血也不同于产品销售,而类似于人体器官移植。由输血的目的决定,对输血用血液不能进行任何加工,哪怕是象一般药品那样作消毒和杀菌处理。从法政策上看,如果将血液纳入“产品”范围,对血站追究严格责任,将不利于输血和医疗事业的维持。)。第2款明示: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注:新合同法第282 条规定: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承包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依解释,本条就建设工程规定了严格责任。)第二章规定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第三章规定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均属于有关产品质量管理的公法规则。

第四章损害赔偿,第28条是关于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任的原则规定,属于合同法规则。此规则在新合同法第七章第111 条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

第四章第29条至34条,规定缺陷产品致损的严格责任制度。第29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下的,不承担赔偿责任:(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3 )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显然是参考了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关于责任原则和免责事由的规定。第30条规定销售者的过错造成缺陷的、销售者不能指明产品生产者也不能指明供货者的,由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第31条规定生产者与销售者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第32条规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此规定与民法通则第119条相同。第33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并参考欧共体指令规定了10年除斥期间。第34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该条前段显然采纳了《美国侵权法二次重述》第402a条关于缺陷即不合理危险的定义。后段规定留下的问题是,如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却仍然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能否免责,如果生产者免责,则是否应当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注:我的意见是,在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的场合,法院不得认可生产者以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由主张不存在缺陷或者要求免责。)

第五章罚则,规定对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4.刑法(1979年7月1日通过、1997年3月14日修订)

鉴于少数不法厂商生产、销售伪劣电器、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身体、健康,有必要对产品安全采用刑法规制。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对刑法的修订,在分则第三章增设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140~一五0条),共11个条文。(注:修订前的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不分节,仅有一五个条文。修订后的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分为八节,共92个条文: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140~一五0条);第二节走私罪(一五1~一五7条);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一五8~169条);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170~191条);第五节金融诈骗罪(192~200条);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201~212条);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2一三~220条);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221~231条)。)例如第140条规定对故意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依销售金额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最高可处一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销售金额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141 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致人死亡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143 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后果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处7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第一五0条规定单位犯本节之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5.其他

关于产品安全的行政法律,还有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30日)等。(二)有关消费者合同的法律法规

1.概说

中国在80—90年代,先后制定过三部合同法(注:1981年的经济合同法、1985年的涉外经济合同法和1987年的技术合同法。),均不包括消费者合同;为了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统一和合同法的现代化,于1999年颁布的新合同法,不采消费者合同单独立法的模式,而统一规定商事合同和民事合同(包括消费者合同)。按照立法指导思想,合同当事人一方为消费者、劳动者的场合,应当优先考虑对消费者和劳动者利益的特殊保护,亦即对生产者和经销者一方的合同自由予以某种程度的限制。同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消费者合同的规定,作为新合同法的特别法,在适用上处于优先地位。因此,中国不存在单独的消费者合同法;有关消费者合同,应当适用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合同法(1999年3月一五日)

包括23章及附则,共428条。其中,有关消费者合同的特殊规则主要是:

第39~41条关于格式合同的规则:第39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违反公平原则构成显失公平的,受害方依第54条享有撤销权;同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于免责条款和限制责任的条款,负有提示义务和说明义务,依解释,不履行提示义务和说明义务的,该免责条款或限制责任的条款无效;第40条规定,格式合同中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主要义务(注:原文为“免除其责任”,与

39条和53条冲突,应当解释为“免除其主要义务”。)、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第41条规定格式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第53条规定关于免责条款的规则:免除人身伤害的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注:原文为“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文字表述欠准确。),免除故意和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责任的免责条款无效。

此外,在租凭合同、客运合同等章有少量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特殊规则。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0月31日)

包括8章:总则;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者组织;争议的解决;法律责任;附则。共55条。

须注意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日本保护消费者基本法的区别:日本法属于政策基准法,主要是规定消费者保护的政策目标、国家、公共团体、事业者的责任、消费者的作用及行政组织和保护消费者会议,并未规定具体的裁判规则(注:日本保护消费者基本法(昭和43年5 月30日法律第78号),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关于保护消费者的措施、第三章行政机关、第四章保护消费者会议、附则,共20个条文。见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译《日本经济法概要》,地质出版社1982 年,第248 ~251页。);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除关于消费者政策的规定外,还包含具体的裁判规则,法院裁判案件时可以直接适用。

具体的裁判规则包括:第24条规定不公平、不合理的合同条款或免责条款无效;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侮辱、诽谤、搜身,不得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第35条规定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既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实质上是规定销售者和生产者对消费者承担连带责任;第41、42条补充了民法通则第119条关于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规则,增加了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注: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精神损害赔偿抑或逸失利益,存在分歧,一些法院在裁判人身伤害的赔偿案件中,将残疾赔偿金解释为精神损害赔偿。例如北京市海淀区法院1997年裁判的贾国宇案。);第49条针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规定了惩罚性损害赔偿(注: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据消费者协会的统计,1999年受害消费者依据该条获得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为1044万元。见《消费者协会简报》第4期,第1页。),修正了民法关于损害赔偿责任的补偿性原则,目的在于刺激受害消费者同销售者的欺诈行为作斗争。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规定消费者保护的政策、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国家责任和消费者组织的内容看,属于中国消费者保护的政策基准法;但上述条文,是特殊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具体裁判规则,应属于民事特别法,在裁判上应当优先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适用。(注:新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认可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条文中所说“其他法律”,当指民法通则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和产品质量法第四章关于严格产品责任的规定。)是实质上的消费者合同法的内容。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明文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定义,但根据该法第2条和第3条的规定,可以得出下述解释:所谓消费者,是指为自己和家庭生活消费的目的而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自然人;所谓经营者,是指为营利目的而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谓消费者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为消费者、另一方为经营者的合同。(注: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医疗服务合同不属于消费者合同,因为医院不是经营者。)4.其他

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2日)和广告法(1994年10月27日)等也有关于消费者合同的少量规定。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07:26:39

4.22.202007:2607:26:3920.4.227时26分7时26分39秒Apr. 22, 2022 April 20207:26:39 AM07:26:39

奢侈品消费者行为特点

奢侈品消费者行为特点 一.奢侈品的概念及特点 1.奢侈品概念。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或服务,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 即为“奢侈品”。但是奢侈品的不能单从产品的经济学角度定义,它还具有商品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现在我们所说的奢侈品,广义上来讲指能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 2.奢侈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自己特有的一些属性,其主要特点为: ( 1) 品质卓越。奢华享受源于卓越品质,奢侈品的理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充分考虑到产品品质和蕴含的高新技术。 ( 2) 个性独特。风格强烈而突出是奢侈品品牌的致命要素。奢侈品是一种被赋予了较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含义的特殊商品。 ( 3) 身世显赫。每个伟大的奢侈品品牌都有一本详细的家谱,不可复制的家族自豪感让奢侈品品牌把高档品牌远远甩开。 ( 4) 价格昂贵。奢侈品囊括了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消费者自然要为无形价值带来的身心体验支付大把钞票。 ( 5) 人气超高。古老的大牌大多有皇室的嘉奖,好莱坞大牌明星的演出,时尚杂志的解读,更将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的追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奢侈品具有超高的人气魅力。( 6) 引领潮流。奢侈品品牌的前瞻性来源于他们对社会潮流敏锐 二.奢侈品消费者决策过程分析 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过程属于复杂决策过程 1.问题认知。奢侈品消费者需求的产生会受到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的影响,内部变量包括: 消费者的经验、消费者特征、消费者动机;外部变量包括: 相关群体、社会阶层以及过去的营销刺激等等。根据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普通的消费品是服务于较低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层次,需求量大但易饱和,需求弹性小; 而奢侈品则是服务于更高的社交和尊重,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需求还可以从根本上分为两类: 功利性和享乐性需求。功利性需求寻求获得一些实际的利益,诸如一部耐用的汽车; 而享乐性需求所追求的是从产品中获得愉悦。2.信息搜集。一旦某一需求得到认知,消费者就会去搜寻和处理与这一需求相关的信息。诸如广告,朋友们的评论等。消费者对刺激物的暴露经常是有选择性的。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支持自己观点、增强自尊心及与自己生活模式相同的人做朋友。 3.评价与选择。消费者用过去和当前的信息把他们涉及到的品牌与他们渴求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消费者基于所寻求的利益,更喜欢那些他们期望将给与自己最大满足的品牌。信息处理的各个组成部分始终不间断地相互作用,直至消费者做出最终决策。 4.作出购买决策。在购买意向和实际购买之间需辅助性活动作联系,但是奢侈品的购买过程当中,评估阶段可能会相对简单。因为奢侈品的消费者通常具备很高的品牌忠诚,美国营销学会对品牌忠诚给出这样的定义“品牌忠诚是指消费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于某品牌的高度认知与偏好程度”。 5.购后反应。产品一旦被购买下来,消费者就将在消费过程中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三.奢侈品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1.炫耀,以获得尊重 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认为:有闲阶级“为了保持荣誉,对于不能为人所窥见的部分,就得有所显示,使人信服他的生活的确是有闲的”。因此,“使用这些更加精美的物品既然是富裕的证明,这种消费行为就成为光荣的行为。”所以,“对有闲绅士说来,对贵重物品作明显消

中国典型的消费群体特点

中国典型的消费群体特点.txt2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中国典型的消费群体特点.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在市场竞争的逼迫下,那种拿着火枪打散弹,赶上谁算谁的营销方式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如今,企业经营者已经懂得想要提高命中率,只能细分市场,定位目标,瞄准目标开火。 品牌营销的理想境界正是一对一。不论你用什么方式,你都必须针对你的目标人群选择适合他们的沟通方式,集中对他们进行传播与营销。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讲,营销中的"攻心"策略关键是看经营者如何正确地把握并迎合消费者。有效的营销策略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的心理把握之上,即了解消费者所想的(认知),他们所体验的(情感),他们乐意去做的(行为)以及能影响这一切的事情和地方(环境)。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细分,使越来越多具有典型市场价值的消费群体被挖掘出来。研究消费者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对于企业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消费群体差异性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等特征都可以细分出不同的消费群体。其中,最具市场潜力的典型消费群体是80后族群、中产阶级、女性群体。了解他们的特征,是企业开展品牌营销工作的基础。 80后族群 我国80后出生的青少年群体,总人数接近3.3亿,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好,追求消费行为带来的舒适便利,现已逐渐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军。 他们生存在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掌握大量的资讯,开始在社会各行业崭露头角,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他们决然不同的新鲜气质正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会像上一代人那样,勤苦做事,规矩做人,他们更有个性与思想。非常喜爱个性化的商品,并力求在消费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他们推崇个性的解放与张扬,追求"酷",希望确立自我价值。他们心目中的所谓"酷",是自我感觉的"酷",是感性多于理性,我行我素的风格。 他们思想活跃,具有冒险精神。对新事物感到新奇。在消费方面,表现出追求新颖与时尚的强烈倾向。他们是新产品尝试者和推广者,也是新潮流的缔造者。 他们注重情感体验,行动易受感情支配。在消费活动中,易受环境的影响,经常发生冲动性购买行为。款式、颜色、形状、价格等因素都能单独成为他们的购买理由。他们只重一条,就是"我喜欢"的主观认知。 他们强调的是"感官型消费",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 他们突破了传统奉行的节俭保守的消费理念,不喜欢储蓄,融入了近年来愈加风行的开放式、超前式的消费观念。 这一代人目前多为大学生及职场新人,他们在特殊的政策背景下成长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期望拥有能显示自身可辨识的DNA,并能紧紧抓住潮流脉搏,把握前沿理念、独立、个性、追求时尚、对事物有独特的看法和价值观。 这些变化,都将逐渐改变中国社会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中国市场正在随着80后的消费能力的提升而发生历史性的改变。 他们迅速的品位更换和总是比上一代更快出现的审美疲劳,意味着企业必须具备快速推出新产品的能力,要跟得上他们的节奏。 企业必须强调"个性",要"酷",满足80后一代个性化、自我感受化的需求。个性化的意义在于表现自我,一个品牌要带来更多个性化的东西,要么它是细腻的,要么它是粗犷的。酷的原因并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找不出第二个跟它一样的感觉,这就是真正的酷!只有真正触摸消费者心底并与营销策划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未来市场的奇迹! 他们喜欢让人关注,让他们参与到营销活动中突显个性就是最大的讨好。

从消费水平方面论述中国经济复苏

从消费水平方面论述中国经济复苏 摘要:我国的经济是靠出口拉动的(投资30%、出口30%,消费在40%)。国外经济危机,人民的消费少了,自然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消费水平的研究就能反映出中国经济是否复苏。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物价水平 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刮起,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我国经济经受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2009年,我国是否经受住金融风暴的考验开始了逐渐复苏。 我国的经济是靠出口拉动的(投资30%、出口30%,消费在40%)。国外经济危机,人民的消费少了,自然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研究就能反映出中国经济是否复苏。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具体的反映出居民消费水平。个人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所以可以建立一个模型为 Y=β1+β2X1+β3X2+β4X3+u X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 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X3: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 下面是2009年1月到10月我国各类数据:

关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报告

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Taiwan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 Report 九三年二月 主辦單位: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調查單位: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

贊助單位: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協辦單位:台灣綜合研究院 93年2月28日

摘要: 消費者續採觀望態度,信心持平: 台灣二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較上月微升,但變動值未超過誤差範圍 台灣二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的總指數為83.70點,較今年元月份指數82.44微升了1.26點,在誤差範圍內。顯示台灣消費者信心持平,消費者採取觀望保守的態度。由於消費者信心指數是測量消費者對未來半年經濟情形的看法,具有預測的性質,但其發布時間比同樣有預測性質的經建會領先指標早一個月問世,值得重視。 該中心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此指數增加了4.64點,長期而言,基本走勢比去年初景氣相當低迷的時候要好。就去年全年而言,在基本的上升趨勢中出現兩個波折,第一個是SARS,它使得指數自去年元月的77.73上升到3月的78.82後,又下跌到5月的72.34;第二個波折出現在11月,因消費者對於未來半年景氣、就業和購買耐久性財貨的預期均下降而出現下跌,12月再度小幅下跌;目前93年二月份可說是持平。 本指數自今年起由中大台經中心接辦,台綜院協辦,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執行調查;所涵蓋的項目共有六項,均為有關消費者對於未來半年的預期。二月份的結果顯示,這六項當中的「投資股票時機」上升幅度最大,上升5點,而「物價上升」下降1.4點,唯一一項呈現下降趨勢的指標;其餘上升的指標包括:「國內就業機會」,消費者信心上升1.15點;「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及「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之點數則均微升。 在絕對水準方面,六項中有二項界於100-200之間,算是偏向樂觀,其他四項在0-100間,算是偏向悲觀。偏向樂觀的項目有「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102點)及「國內物價水準」(107.75點)。仍處於偏向悲觀的四項為「投

中国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中国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关于网络消费者市场阶层的调查 网络消费者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电子商务市场中进行消费和购物等活动的消 费者人群。消费者因为感情动机,理智动机,信任动机,商品价格或是受到商品特性及质量的影响而选择进行网上购物。 然而,网络消费面对着不同的人群,目前,我国网络消费者的主要特征可归结为:男性网民居多;年轻人是网上消费的主流;具有较低文化水平的网民增加较快;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可观。网络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表现出来的消费心理有理智求实的心理,追求物关价廉、时髦奇特、时空便捷的心理,孩童化消费和从众心理等。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在近代,由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发展,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 消费的主动性增强。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消费者与厂家、商家的互动意识增强。 追求方便的消费过程。在网上购物,除了能够完成实际的购物需求以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信息,并得到在各种传统商店没有的乐趣。今天,人们对现实消费过程出现了两种追求的趋势: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程度高的消费者以方便性购买为目标,他们追求的是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寻找生活的乐趣。今后,这两种相反的消费心理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理性化。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消费者会利用在网上得到的信息对商品进行反复比较,以决定是否购买。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第一期

Nielsen 中国消费者China Consumer 信心指数报告 2010年第一期Confidence 2010 Report 1China Consumer Confidence 2010Report One 2010 Report One

主要研究发现Findings Highlights ?最新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3点 CCI up 3 points in China in the last wave. ?消费者信心提升主要受到西部省份以及一线和五线城镇消费者推动 Growth mainly driven by the West provinces/ Tier 1 and Tier 5 consumers. ?对整体经济环境信心增强系消费者看好就业前景的直接结果 Higher confidence in the economy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better job prospects. ?就业前景改善与消费者看好个人财政状况之间相互作用力强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an improved local job prospect and a better state of Chinese consumers personal finances. consumers’personal finances. ?2009年中国快速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达到10%,发出经济反弹强劲信号 As a result FCMG value sales growth went up 10% in November 2009, which clearly shows a strong sign of recovery. strong sign of recovery 如何为2010年经济转型做好充分准备? How to best prepare the transition into 2010? ?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媒体 Fast emerging trend: Digital media 创新仍然是发展关重要的助推力 ?创新仍然是发展至关重要的助推力 Innovation still a key driver for growth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 3、消费的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4、消费者与厂家、商家的互动意识增强 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由生产者、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组成,其中商业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者不能直接了解市场,消费者也不能直接向生产者表达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能直接参与到生产和流通中来,与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5、追求方便的消费过程 在网上购物,除了能够完成实际的购物需求以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信息,并得到在各种传统商店没有的乐趣。今天,人们对现实消费过程出现了两种追求的趋势: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程度高的消费者以方便性购买为目标,他们追求的是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寻找生活的乐趣。今后,这两种相反的消费心理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 6、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理性化 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消费者会利用在网上得到的信息对商品进行反复比较,以决定是否购买。对企事业单位的采购人员来说,可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计算程序,迅速比较进货价格、运输费用、优惠、折扣、时间效率等综合指标,最终选择有利的进货渠道和途径。

关于2021中国消费者三季度消费意愿的调查报告

关于2021中国消费者三季度消费意愿的调查报告 关于2019中国消费者三季度消费意愿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 调查地点:中国 调查内容:中国消费者一季度消费意愿 调查对象:中国消费者 尼尔森xx日发布了20xx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回升至39点,为9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调查报告显示,xx%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未来三个月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15%的消费者表示,将增加非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其中,近五成(45%)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计划增加在食品饮料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近四成的消费者将增加在非食品类快速消费品上的支出。 调查报告同时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8点,与XX年四季度持平,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5点(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3点)。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以高于或低于100作为标准,其中,高于100表示乐观,低于100则表示相对悲观。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分析说,与前一季度相比,中国消费者的就业前景、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意愿均保持稳定,这表明消费者对中国整体经济持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则在当日出席“尼尔森中国消费者360论坛”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仅是短期低迷,而非趋势性变化,未来XX 年中国经济仍会较快速增长,消费也会出现乐观的增长。城镇化将会是避免中

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重要因素,且与以往产业发展推动的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模式不同,未来将会是以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 宋立在演讲中还表示,过去XX年中国的顺差率、消费率、投资率等数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对于外贸的依存度并不高,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关数据比较也支撑了上述判断。“中国经济主要靠内需拉动,从来如此。”宋立说,但这个内需中消费和投资占据了约92%,与其他区域和国家相比,过去XX 年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率偏低、但投资率明显过高。 而对于如何扩大消费,宋立认为,可以从城市、城镇、农村各个方面着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得以避免“硬着陆”的重要因素。 “过去的模式是,产业发展推动的以劳动力为主的城镇化;而现在的模式将是,消费升级推动的非劳动人口城镇化,具体包括:服务导向型农民工家属城镇化、消费升级型农村先富人口城镇化、以及消费升级型城镇人口大城市化。”宋立说。 宋立还表示,扩大消费的着力点会集中在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的人均耐用消费品上,如家电等。 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则预计,20xx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50%提升至60%,人口迁移将达到10%,而这种改变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消费意义重大。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问卷(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研究问卷 1.受访者所在城市: [单选题] [必答题] ○北京 ○上海 ○广州 2.请问您贵姓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录被访者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性 ○女性 4.请问您的年龄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问您的学历是? [单选题] [必答题] ○初中/技校或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或以上 6.请问您的职业是? [单选题] [必答题] ○企/事业管理人员 ○工人/体力工作者(蓝领) ○公司普通职员(白领) ○国家公务员 ○个体经营者/私营业主 ○教师 ○学生 ○专业人士(医生、律师等) ○无/待/失业、家庭主妇 ○退休 ○其他职业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明显变差 ○说不清楚/拒答 12.为什么您这样说呢?(最多限选两项) [多选题] [必答题] □中性原因不知道/拒答 □改善:收入相关 □恶化:收入相关 □改善:就业状况相关 □恶化:就业状况相关 □改善:投资相关 □恶化:投资相关 □改善:家庭开支相关 □恶化:家庭开支相关 □改善:政策/宏观经济 □恶化:政策/宏观经济相关 13.那么与现在相比,您觉得一年以后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单选题] [必答题] ○明显好转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略有变差 ○明显变差 ○说不清楚/拒答 14.那么与现在相比,您认为一年以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会如何? [单选题] [必答题] ○非常好 ○比较好 ○保持现状 ○比较差 ○非常差 ○说不清楚/拒答 15.您认为一年之后本地区的就业状况将会如何变化? [单选题] [必答题] ○明显改善

中国人民消费特点与趋势分析

中国人民消费特点与趋势分析 □经贸系经济学07071008赵丹【摘要】文章从我国居民的收入及消费结构出发,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现近几年的居民消费新特点,和亮点,分析出中国居民将来的消费趋势,发现现中国居民的消费趋向多极化、丰富化、多样化 。 【关键词】中国消费新特点;消费亮点;消费趋势 今年,中国政府鼓励消费政策的第一个目标是,使居民的基本消 费率由目前的47%上升到52%,而最终消费率由59%上升至65%,大体接 近东亚国家的消费水平。 目前中国市场形势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消费市场三个新特点 首先,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大陆居民消费正处于转型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居民消费将从小康逐步达到富裕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以及与市场的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方面的支出将会逐步减少,住行方面的支出将逐步增加。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扩大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出来。预计本世纪初期,居民基本消费趋势将是持续的消费升级,人们将从单纯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全面发展需求转变。人们将更加注重名牌、环保、节能、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消费,智能化、健美化、方便化、绿色化将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其次,人们的支出结构从传统的支出点向新的支出点转变。据对14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些传统的支出点如购买大件商品、国库券、储蓄防老等方面的支出约占总数的41%左右,而买房、购车、办公司、买股票等新的支出点已占到72%,剔除必须的生活开支外,下一步支出倾向将由产品消费为主转变为以教育为龙头的服务性消费为主;由以中低价位为主转变为以中高价位为主;电脑、住房、汽

关于中国消费者信心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消费者信心的调查报告 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XX年9月的84点下跌到77,降至低谷。 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虽然从96降到了89,但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还是较为稳定的。全球消费者信心降至低谷根据尼尔森公司最新发布的XX上半年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调查时间:3月19日至4月2日),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虽然从96降到了89,但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近年来还是较为稳定的。 调查显示,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XX年9月的84点下跌到77,降至低谷。印尼在本次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中以104位于榜首。全球消费者信心最悲观的国家是韩国,指数仅为31。 接受调查的50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了中国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全部下降。中国台湾是唯一一个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的地区,小幅上升3点,达到63%。 65%中国消费者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衰退 在全球调查范围内,认为经济正处于衰退的消费者中,超过半数(52%)表示他们准备再熬过未来全球经济衰退的12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唯一例外的是中国,超过六成中国消费者(65%)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衰退。中央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给中国的

消费者打了一剂‘强心针’。调查显示,有一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认为,未来12个月将会是重新投资股市和房地产的好时机。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马祺说。 此外,将近四分之一(大概23%)的消费者认为他们国家的经济将在未来12个月时间内摆脱衰退,其中以越南(60%)和印度的(56%)消费者最为乐观。 随着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滑,消费者对就业保障程度的关注也达到了新高度。被调查的5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将就业前景列为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全球消费者对就业保障的关注度上升了9个百分点,达到了22%。 个人财政影响消费信心 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就业前景的信心。76%的中国消费者在调查中表示,未来12个月的就业前景不太好或差,与XX年下半年(55%)相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除了受到就业前景的影响,个人财政状况可能出现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也是中国消费者信心下降的重要原因。 约有一半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将来12个月的个人财政状况是不太好或者差,与上轮调查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 近半中国消费者认为未来一年是购物好时机

关于消费者信心指数统计分析报告

关于消费者信心指数统计分析报告 作者:鲍婷婷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01班 学号: 10200101 撰写日期: 2012 年 06 月 26 日

一.原始数据介绍 2010.11—2012.01中消费者对消费情况的满意度以及信息指数(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s://www.doczj.com/doc/d67313320.html,/)(表一) 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 日期 预期指数满意指数信心指数 2010.11 103.1 102.5 102.9 2010.12 100.6 100.1 100.4 2011.01 100 99.8 99.9 2011.02 99.6 99.5 99.6 2011.03 109.3 104.8 107.6 2011.04 107.5 105.1 106.6 2011.05 106.6 104.6 105.8 2011.06 111.4 103.2 108.1 2011.07 111.8 96.2 105.6 2011.08 110.4 97.9 105 2011.09 108.9 95.2 103.4 2011.1 106.3 91.8 100.5 2011.11 101.7 90 97 2011.12 105.3 93.2 100.5 2012.01 109.3 95.8 103.9 表一 数据说明: 1、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2、消费者信心指数数据系列取值范围为0-200,100为临界值,100以上为信心较足,100以下为信心不足。 3、2009年11月前的数据为用1996年=100作了标准化处理(1996年6月: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15.2,消费者满意指数为118.9,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6.7)。 4、历史数据换算:2009年11月以前的消费者信心系列指数(简称Bi),新的消费者者信心系列指数(简称Ai)=1996年6月的消费者信心系列指数*Bi/00;例:A1(新的2009年11月消费者预期指数)=115.2(1996年6月的消费者预期指数)*89.4(B1,旧的消费者预期指数值)/100=103。 1

18~25岁消费群体特征

18-25岁校园主流人群,这个群体的特征是高学历、高敏感度(指信息的整合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高消费潜力(指今后的消费能力潜力高)。他们不仅是众多产品和服务所瞄准的目标消费群体,还是诸多新产品、新服务的早期消费者,在消费的传播链条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个群体好比消费和媒体使用的风向标,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消费或媒体使用特征往往预示着大众即将跟进的潮流。 消费特征:我们可以将这个年龄段的顾客群体称之为“不成熟型的消费群体”,因为18~22岁之间的顾客通常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22~25岁之间的顾客刚刚参加工作,收入不稳定或较低,这使她们的消费水平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年轻的心态、较高的欣赏水平,以及毫无家庭责任困扰的消费习惯,都会促使这个年龄层的顾客成为最积极、最冲动的消费者。 这一年轻的消费群体,几乎不需要你费尽口舌和心力,只要产品是她们看中的,所需付的钞票不会多于当时她们钱包中的所有,她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 18-20岁年轻人的价值为特征关键词∶“稳健”、“功利”、“求变”、“媒介”、“公益”、“社会”、“经济”、“公民”、“国际”、“中庸”、“自由”和”实惠”。结果也显示,18-20岁人群尽管具有比较“个人”化的意识,并且“求变”、“媒介”,希望自己的生活不断变化,喜欢流行、时髦的东西。同时,还有一部分相对保守性意识体现,如∶“经济”、“中庸”和“实惠”等。整体上反映了18-20年龄组的相当多元、多层价值意识特征。 21-23岁人群价值关键词∶“媒介”、“公民”、“经济”、“求变”、“官本”、“广告”、“中庸”、“名利”、“品味”、“社会”和“自我”。突出特点在于“媒介”和“公民”。这个年龄段相对于18-20岁人群多了一些“官本”、“广告”、“名利”和“品味”的表现,“经济”相对有所加强。面临生活、就业或者即将到来的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从因特网、广播、杂志等各种广告获取信息,“名利”、“官本”和“品味”意识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认知”。 24-26岁人群价值观关键词∶“稳健”、“求变”、“广告”、“自我”、“实惠”、“中庸”、“求新”、“媒介”、“国际”和“诚信”。“稳健”意识最为突出,其次为“求变”“广告”意识。这个年龄段也追求稳健,但是和18-20岁人群有所不同,他们的“稳”不是体现为“平平安安”,而是“我不喜欢负债消费”。 朵朵。可可S·朵系列:18-25岁,针对大中城市的年轻女性;高校在读女生或者事业刚起步的年轻白领,处于实现人生奋斗目标的起始阶段。是为懂得享受美好生活,渴望自由的时尚年轻女性提供的品牌家居服。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背景 消费者信心是指消费者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对就业、收入、物价、利率等问题综合判断后得出的一种看法和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则是对消费者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信心程度及其变动的一种测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概念和方法最早由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乔治?卡通纳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提出,随后在美联储的委托之下开展了相应调研至今日。60余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指标体系在预测未来宏观经济走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目前已成为各市场经济国家非常重要的经济风向标之一。 联恒市场研究看到了这一指标体系潜在的市场价值,2007年启动了中国消 费者信心调研(CCS$项目,这一项目由联恒的张文彤博士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消费者信心调查课题组负责人Richard Curtin博士共同设计开发完成,整个方法体系和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信心调查基本相同,同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之更贴近中国的实际情况。 1.项目问卷 S0受访者所在城市: 100北京200 上海300 广州 S1请问您贵姓是?___ S2记录被访者性别: 1男性2女性 S3请问您的年龄是?___ S4请问您的学历是? 1初中/技校或以下2高中/中专3 大专4本科5硕士或以上 1.企事业管理人员 2.工人/体力劳动者(蓝领) 4.国家公务员 5.个体经营者/私营业主 7.学生8. 专业人士(医生、律师等) 10.退休11.其他职业教师 S5请问您的职业是? 3.公司普通职员(白领) 6. 9.无/待/失业、家庭主妇

S7请问您的婚姻状况是? 1. 已婚 2. 未婚 3. 离异/分居/丧偶 S9请问您的家庭月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种外块收入)大约在什么范围? 1.999元或以下 2.1000?1499元 3.1500?1999元 4.2000?2999元 5.3000?3999元 6.4000?4999元 7.5000?5999元8.6000?7999元9.8000?9999元 10.10000 ?14999 元11.15000 ?19999 元12.20000 ?29999 元 13.30000 以上98. 无收入99. 拒答 C0请问您的家庭目前有下列还贷支出吗? C0_1房贷1 有2无99拒答 C0_2车贷1 有2 无99 拒答 C0_3其他一般消费还贷1有2无99拒答 O1.请问您有家用轿车吗? 1. 有 2. 没有 A3请问与一年前相比,您的家庭现在的经济状况怎么样呢?是变好、基本不变还是变差? 1明显好转2略有好转3基本不变 4略有变差5明显变差9说不清/拒答 A3a为什么您这样说呢?(最多限选两项) 0中性原因90不知道/拒答 10改善: 收入相关110恶化: 收入相关 20改善: 就业状况相关 120 恶化: 就业状况相关 30改善: 投资相关130恶化: 投资相关 40改善: 家庭开支相关140恶化: 家庭开支相关 50改善: 政策/宏观经济150恶化: 政策/宏观经济相关A4.与现在相比,您觉得1年以后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将会如何变化?1. 明显好转 2. 略有好转3. 基本不变4.略有变差 5. 明显变差9. 说不清/拒答 A8.与现在相比,您认为1年以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会如何? 1.非常好 2. 比较好 3. 保持现状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行为特征(精品文档)

课题名称: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行为特征 一、概述 所谓奢侈品是指昂贵的、高品质的能带给人精致生活方式的非生活必需品。根据不同的标准,奢侈品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尺寸大小,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大件奢侈品和小件奢侈品;按照实体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有形奢侈品和无形奢侈品;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私人奢侈品的公共奢侈品。按照价格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入门级奢侈品,中级奢侈品以及顶级奢侈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当奢侈品在西欧、日本市场上遭遇了普遍的大滑坡之际,中国却逆风而上,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每年的奢侈品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并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世界顶级品牌纷纷在中国选址开店,从来没有见过的奢侈品让国人睁大了眼晴,同时睁大眼睛的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奢侈品生产商们,他们确认中国可以拯救他们,正如法国精品企业联盟“科尔贝委员会”预言,中国将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 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殊性 “等我有了钱……”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装着一个或几个奢侈梦。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需要“奢侈”一下,需要用某种标志性的东西彰显自己的财富与成功。欧洲人、日本人、由国香港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奢侈是人的一种梦想,梦想产生需求。与欧洲成熟的奢侈品市场比较,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有其特殊性。 1、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生活还仅停留在温饱阶段,有关生活消费的报道很少。但是从1991年至今,部分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以培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近10年内中

中国消费人群分析

一,保守消费型 这一部分人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当中。他们的消费理念以实际生存需要来定,即以少花钱、维持生命为目的。在保证基本完好物品的前提下,尽量以最少的钱买最多的生活物品。主要目的是维持生命和适当的娱乐。而以最大的可能积蓄存款,为子孙的生活与教育存储资金。 二,追求温饱型 我们现今的社会里,富翁毕竟是少数。而80%以上的人群并不在富翁之列。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只有两点,那就是生存和温饱。而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生存无碍,才谈得上温饱,也只有温饱无碍了,才谈得上享受。这些在温饱线以上的人群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因此,社会的主要消费对象也是他们。作为一个有头脑的经济人士,服务的目标应该把他们当作主流消费对象。其次是在温饱线以下的人群,这一部分人是少数。这部分人虽少,但他们的目标却很大。特别是在一些有远见的政府官员的眼里,他们的存在是极具挑战性的。所以,对于经商者而言,配合政府工作,除了公益活动之外,也是一种商机。 三,前卫消费型 能够主导前卫消费的,其实并不一定是那些有钱的富翁。在很大程度上,主导前卫消费的先锋,是那些16岁到25岁的年轻人。这些人没有负担,也不承担抚养义务,所以花起钱来出手大方,不计多少,只要心情舒畅,一掷千金也毫不在乎。他们追求的是潇洒、舒畅和刺激。这些人虽然只占所有人口的30%左右,经济实力也不充厚,但却主导着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消费方向。所以,他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 人的一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六个时期,即:六岁以下的幼年时期;七岁至15岁的少年时期;16岁到30岁的青年时期;31岁到45岁的壮年时期;46岁到60的中年时期;60岁以上的老年时期。 从消费的角度讲,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消费类型。6岁以下的幼年群体是被动无忧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等长辈。他们的消费虽然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吃、喝、用(穿)、玩具上面。7岁到15岁为限制型无忧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集中在吃、喝、用(穿)、学习、娱乐等方面。不要小看了这两种消费群体。他们虽然年纪小,没有经济来源,但他们的消费却可以占我国消费总额的15%到20%!因为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会因为他们而不惜耗掉一切的!这就是中国的消费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16岁到30岁的消费群体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是无忧无虑的,是完全自主的消费群体。他们一般没有多大的负担,也不必考虑太多明天的事情。有钱就用,用完了再挣,这就是他们中多数人的消费理念。他们需要的,是精神、心理、肉体上的满足,其他都是次要的。这一部分人引导国家消费的潮流,是商家都会关注的群体。他们人虽只占全体人口的三分之一,但他们的消费总额与他们在全体人口中的比例是相一致的。 接下来的两个消费群体是国家的主流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16岁到60岁之间都有。他们的消费除了基本的吃、喝、用、娱乐以外,还有生育、保险和置办家居。其中最主要的还在于置办家居。其中25岁到45岁的人群最为突出,他们的主要消费目标是购房、结婚。而购房、结婚,都是当今社会最为昂贵的消费。有没有房子,是许多年轻人身价的一个方面,也是成年人责任象征的标准。所以,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房子奋斗。尽管那些站着说话的把他们称为房奴!这两种消费,大约要占一个人一生消费总量的50%以上! 最后的消费群体是老年人。他们的消费有限,但他们的消费却是很明白的:医疗保险和基本的吃穿用度,还有有限的娱乐。最后是存点钱,为子孙后代丢点想头儿。他们的消费,除特别情况之外,所占比例不到一个人一生消费的5%。 有人说,中国人的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更有人认为,中国的富翁已经达到中国人口

投资者情绪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分析

171 投资者情绪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分析 李昀遥 朴基石 作者简介:李昀遥(1998-),女,吉林洮南市人,本科生在读,延边大学,经济学。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13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衡量金融市场上股票和证券等重要指标不再仅仅是研究专业股票收益率、波动率等,将更多的精力视角放在投资者情绪对市场的影响上。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回报率低的现象十分严重,消费者信息发生变化同时导致投资情绪会随之变化,古典理性的金融理论难以对以上加以解释。 关键词:消费者信心;投资者情绪;股票收益一、引言 金融学的研究发展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与现代 金融理论给出的解释不同[1] 。同时,消费者信心和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情绪、信心与交易量的关系对于资产股票定价以及市场监管很重要。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消费者对经济总体发展和各个消费领域发展主观感受的指标。 这些新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理性行为假设下的现代金融理论研究框架。此时,行为金融学诞出,投资者非理性的情绪行为是否会影响 投资者情绪和股票收益是经典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争论的焦点[2] 。 影响股市收益涨跌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原因,也有政策的亏空。很难将这些因素一一列出。现有国内外文献对研究中国市场投资者情绪对收益率影响较少,因此,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SVAR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实证表明投资者情绪对预测股市收益效果影响显著。SVAR模型兼顾了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可以更全面地检验对投资者情绪的动态作用。对刻画我国股市特性和维持股票市场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2004年1月 2018年10月的月度数据。采用投资者情绪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和上月交易量三种变量分析消费者信心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以往文献中研究了美国股市1963-2001年间股市变化,发现一类股票不易定价,会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是那些新兴的、规模较小、利润低的股票。然而盈利多年和股息稳定的公司,不太可能因投资者情绪而导致收益率受到影响。 依据经典金融理论,股票的价值等于该股票未来现金率的现 值,所以股票的收益与投资者情绪无关[3] 。如果股票价格偏离了内 在价值— ——即未来现金流的现值,都会出现套利机会,也会出现套利行为,使股票价格回归到内生价值。 除理论研究外,一些文献通过回归模型研究一些国家的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股票价格,并结合相关数据。Mehra 和Sah (2002)[4]构建了各种投资者情绪指数和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定价模型,以研究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投资组合的回报。 从理论上讲,投资者根据一个特定的参考来评估收益和损失的价值,并且他们的效用函数在收益和损失中是不平衡的。在实证研 究中,许多股市的资产价格存在着压倒性的非线性[5] 。 然而,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投资者情绪与信心指数关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情绪似乎对回报率和中国储蓄账户 增长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6] 。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本文使用ADF 检验方法来检验数据的平稳性(由于篇幅字数,检验结果可联系作者)。差分后各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是平稳的,因此采用这些变量进行向量自回归等计量方法时不存在伪回归。 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对投资者情绪在统计上显著。这些研究主 要检验了投资者情绪的直接影响,但对可能存在的间接影响研究得较少。 在构建模型前,需要利用FPE 、AIC 、SC 等信息准则确定模型最优滞后阶数,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 (三)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是自变量的变动对应变量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它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各个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像,(图示请联系作者获取) DCCI 、DCICSI 、DTURN 对自身来说,都呈现一种1到2期先下降,在2期之后开始上升至4期,最后在5期处于趋于平稳的状态; 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对于另外几个变量的影响是具有同方向性 的,只是影响的程度具有偏差。例如, ;DCCI to DCICSI 而言,1至5期下降,5期之后趋于平稳;DTURN to DCICSI 而言,1至3期下降,3至4期上升,5期之后趋于平稳; 三、结论分析与建议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情绪与消费者信心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消费者信心指数有关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宋国青表示,由于年度储蕾率非常高,预计中国金融资产规模很快就会超过美国。作为投资者情绪的度量工具,消费者信心指数(CICSl )为了解投资意愿或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预期提供新信息。把这两者结合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情绪、信心与交易量的关系对于资产管理、期权定价以及金融监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论可得,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正向冲击,在未来时段对股票收益率都有着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投资者情绪在上涨阶段对股票收益率推动作用明显大于下跌的作用,这也恰恰反映出投资者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同时说明投资者更加理性和正确看待市场变化。股票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有一定正向推动作用。 这就反映了,人们对未来总体预期充满信心,但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消费者满意指数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域的消费者满意指数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通讯作者:朴基石 参考文献: [ 1]陈浪南,黄杰.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02(5):67-73. [2]张维,张小涛,熊熊.上海股票市场波动不对称性研究- GJR-与VS -GARCH 模型的比较[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6):96-102. [3]Andersen T G ,Bollerslev T ,Diebold F X ,et al.The Distribu-tion of Realized Stock Return Volatility [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1,61(1):43-76. [4]刘晓星,张旭,顾笑贤,等.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股票市场 流动性?一一基于投资者情绪、信息认知和卖空约束的分析[J ].管理科学学报,2016,19(10):87-100. [5]姚登宝,刘晓星,张旭.市场流动性与市场预期的动态相关 结构研究一一基于ARMA -GJR-GARCH -Copula 模型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16,24(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