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区域地理总复习练习题:第4章 第6节 中国的农业

高中区域地理总复习练习题:第4章 第6节 中国的农业

高中区域地理总复习练习题:第4章 第6节 中国的农业
高中区域地理总复习练习题:第4章 第6节 中国的农业

第六节中国的农业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2007年某经济作物年产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作物是()

A.甘蔗B.甜菜

C.棉花D.大豆

2.①省区该作物单产高于②省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A.光照B.热量

C.水分D.风能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柱状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A.江苏、内蒙古B.湖北、吉林

C.广西、黑龙江D.湖南、新疆

4.受粮食品种效益差别的影响,四大作物持续两年呈现“两增两减”格局,今年尤为突出,即水稻、玉米增加,小麦、大豆减少。乙省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小麦,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B.土壤

C.技术D.政策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该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B.长、热量

C.长、光照D.短、光照

6.在K省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图Ⅰ表示我国2008年三省(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结构,图Ⅱ表示中国三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消费、流通情况(箭头代表粮食流向,粗细表示流量大小,虚线、实线分别代表2000年前和2000年后)。读图,回答7~8题。

图Ⅰ

图Ⅱ

7.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省(区)与主产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②、乙—③、丙—①

B.甲—②、乙—①、丙—③

C .甲—③、乙—②、丙—①

D .甲—①、乙—②、丙—③

8.下列有关中国粮食生产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主产区①地商品率高,因自然条件优于其他两地 B .制约主产区②地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不足 C .主产区③地流入多,是因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差 D .箭头K 以水运为主,主要是因为铁路、公路运力不足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部分资料表”,回答9~10题。

9.A .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 B .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C .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10.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 .开发矿产,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C .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D .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我国粮食政策是“端自己碗,吃自己粮”。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明显,2013年又增产1 236万吨,其中玉米主产区因降水增多等原因增长显著。读2003~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量变化图。完成11~12题。

11.结合图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增长

B.我国粮食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

C.我国粮食自给率日益提高

D.粮食产量增长率低,进口量变化小

12.粮食增产贡献率大的产区应是()

A.东北及内蒙古B.长三角省区

C.青、藏、新、陇D.西南各省区

二、综合题

13.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2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0.3亿斤,比2011年增产16.1亿斤,实现“九连增”。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

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三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1)

(2)由材料三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答案

1.C 2.A第1题,由图可知,该作物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华北平原,可以判断是棉花,甘蔗主要在我国南方,甜菜和大豆主要产于我国东北,故A、B、D三项错误。第2题,我国新疆的棉花单产高于河南,主要是由于新疆的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

3.C 4.A第3题,甲省区甘蔗种植面积较大,应该为南方热带地区,乙省区有水稻和甜菜种植,应该为东北地区,结合选择项可知。第4题,根据题目信息“受粮食品种效益差别的影响,四大作物持续两年呈现‘两增两减’格局”可知,市场影响价格,所以乙省区种植面积变化原因是市场。

5.B 6.D根据图中的时间可知,N大概位于长江流域,11月种植,越过冬季,第二年夏季收割。所以是冬小麦。M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热量不足。所以农作物生长周期长。根据图中时间可知,K省收获季节是7月中旬,此时N省(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现象。

7.A8.B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以生产小麦和玉米为主,②地粮食输出的多,输入的少,因此甲对应的是②。乙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商品率较低,因此对应的是③。丙地既有水稻种植业,又有大面积的商品谷物农业(玉米),因此对应的是①。第8题,主产区①地商品率高,表明人少地多。②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因此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制约主产区②地粮食生产主要的因素是水资源不足。主产区③流入多,是因为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但此地水热条件较好。箭头K应以铁路、公路为主,如果以水运为主,可能是有京杭运河经过,且运量大,运费低。

9.B10.C第9题,本题考查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增,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第10题,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森林面积减小,水土流失加剧,所以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适当减少农业用地,退耕还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而开发矿产,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1.B12.A第11题,从图中数据可知,近年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由负值转变成正值,说明我国粮食由原来的净出口变成了现在的净进口,粮食自给率下降;由于粮食需求

量提高,使我国粮食进口量增长较快。第12题,从材料中可知:“其中玉米主产区因降水增多等原因增长显著”。在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位于东北平原,由此可知,粮食增产贡献率大的产区应为东北及内蒙古。

13.解析:第(1)题,河南位于淮河以北,安徽位于淮河以南,主要是气候和作物种类的差异。第(2)题,食品加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河南是主要的小麦产区,原料丰富;人口多,提供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便利。第(3)题,考查河南省农业的发展方向。第(4)题,两个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异常;二是人为破坏生态,干旱灾害加剧。应对措施要针对问题提出。

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14.解析:第(1)题,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可以从自然条件(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表格可知,粮食消费既包括总消费量,也包括人均消费量。人均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第(3)题,粮食问题的解决应立足国内,考虑耕地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政策、科学技术等方面,同时,也可以考虑部分进口。

答案:(1)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2)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3)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农业专题 第十章:农业专题 (5).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 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有 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 合农业、水稻种植业 阿根廷南非 Ø如何分析一个地区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例如:以种植业为主,向种养、加工、 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 生产手段:向机械化、科学化方向转变;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专门化方向转变; 产品市场: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 市场转变。 ★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是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提高粮食的产量 二是要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 2)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促进农业

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既要保证粮食生产,又要使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全面发展; 3)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传统农业产方式,提出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4)科技兴家,积极应用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新型农业,如生态农业,种子基因工程,以科技为导,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2分) 5)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专门化方向转变。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 南疆棉区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三江北大仓,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 三大出口商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 ★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1)不利条件: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牧畜.如牦牛、藏棉羊、藏山羊.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总复习测试题

中国地理总复习测试题 时量 : 60 分钟 总分: 100 分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台湾海峡属于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是 A. 台湾 B. 广东 C. 广西 D. 有“鱼米之乡”和“水乡” 之称的平原是 A. 华北平原 B. 三江平原 C. 松嫩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于我国最东端的省是 A. 台湾 B. 山东 C. 黑龙江 D. 下列山脉中,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的是 A. 秦岭 B. 武夷山 C. 南岭 D. 横断山 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A. 长江 B. 淮河 C. 珠江 D. 下列地区,耕地为旱地的是 A. 江汉平原 B. 成都平原 C. 辽河平原 D. 洞庭湖平原 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A. 贺兰山 B. 长白山 C. 巫山 D. 大兴安岭 下列农作物,我国南、北方都有广泛分布的是 A. 棉花 B. 甘蔗 C. 甜菜 D. 10. 引起我国北方缺水的自然原因是 1. 2. 3. 4. 5. 6. 7. 8. 9. 海南 辽宁 黑龙江 柑橘 A. 降水少,径流量小 B. 降水的变率小 C. 植被多,吸收水量大 D.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11. 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 水乡—华北平原 B. 茶园—山东丘陵 C. 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 12. 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是 A. 长江 B. 黄河 C. 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珠江 D. 雅鲁藏布江

13. 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C.降水丰沛 D. 温和湿润 14. 被称为“草原钢城”的包头钢铁厂,其铁矿石主要来自于 A. 白云鄂博 B. 迁安 C. 金昌 D. 15.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 热量条件 16. 西北地区由东往西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因素 B. C.地形因素 D. 17. 宁夏平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 A. 河水 B. C.地下水 D. 18. 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 形复杂多样并交错分布 B. C.地势东高西低,大至呈阶梯状分布 19. 我国受水蚀作用最强烈的高原是 A. 黄土高原 B. C.四川盆地 D. 20. 秦岭一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 B. C.半湿润区、亚热带 D. 21. 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B. 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 D. 22. 下列支流属于长江上游的是 A.赣江 B. C.嘉陵江 D. 山区面积广,地表形态单调 D.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沿海降水丰沛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湿润区、热带 半湿润区、暖温带 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 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 汉江 湘江 23. 关于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B. 黄土高原是古代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B. 炎热干燥 鞍山 纬度因素 人为因素 雨水 冰雪融水

高二地理的农业练习题(含答案).doc

郑州 101 中学高二《中国地理》练习题 班级:高二 ( )班姓名:() 1 《中国的农业》练习题 一、选择题 题组一: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 1.下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 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2.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两图可能是 ( ) A.春小麦、玉米 B.水稻、苹果 C.甘蔗、甜菜 D.咖啡、橡胶 3.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游区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下面四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农业在左图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是 ( ) A.高原农牧业 B.绿洲农业 C.桑基农业 D.灌溉农业 5.左图中字母Q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名称、右图中C区域的粮食作物名称,分别是() A.甜菜、冬小麦 B.甜菜、春小麦 C.棉花、春小麦 D.玉米、冬小麦 读右图回答6-8题。 6.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郑州 101

中学高二《中国地理》练习题班级:高二()班姓名:() 2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7.判断该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8.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题组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下图为我国商品性农作物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 9.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起决定性的区位因素是() A.巨大的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和措施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农业科学技术 10.N地区盛产长绒棉,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肥沃的黑土 B.丰富的水源 C.充足的光照条件 D.平坦辽阔的地形 11.图中M地限制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13题。 12.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13.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4-15题。 14.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15.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下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16-17题。

高中地理中国的农业练习题

中国的农业作业一 1.图7-1-1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C)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2.图7-1-2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 条件下分布的某种农作物。其序号与下列 农作物排序一致的是 ( C ) A.春小麦、玉米、水稻、冬小麦 B.水稻、春小麦、玉米、冬小麦 C.甘蔗、甜菜、咖啡、亚麻 D.咖啡、橡胶、甘蔗、甜菜 3.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 游区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 图7-1-3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 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 是 ( D )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4.下列省份中,垦殖指数和复种指数都比较高的是(C ) A.黑龙江B.河北省C.江苏省D.浙江省 5.图7-1-8能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B) 读图7-1-9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6-8题: 6.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D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7.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C ) A.开垦草原B.围湖造田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陡坡开荒 8.不是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B ) A.建筑、公交占用耕地B.退耕还林C.水土流失D.荒漠化读图7-1-10,完成9-11题: 9.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 是 ( D )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10.判断该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C ) A.天然橡胶B.棉花 C.茶叶 D.甜 菜 11.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 向是 ( B ) A.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读图7-1-11。回答12-14题: 12.下列农业在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 是 ( C ) A.高原农牧业B.绿洲农业 C.桑基农业D.灌溉农业 137-1-11中字母Q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非纺织原 料)名称,该区域和下图中C区域相同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B) A.甜菜、冬小麦 B.甜菜、春小麦 C.棉花、春小麦 D.玉米、冬小麦 1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 挑战,以下对我国农业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 A.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B.有利于改 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有利于引进外贸和先进的农业技术D.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读图7-1-12,回答15---16题。 15.我国粮食总产量有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D) A.人口增加、增加了劳动投入 B.耕地面积大幅度扩大 C.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缩小林牧等面积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 / 1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 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 2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 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 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 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教学素材)讲解学习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 素材)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素材)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 油菜:12——次年5月 花生:4——10月 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 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种植业类型主要有: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等; 一、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1、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为80天——120天。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与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

高中总复习地理世界地理专题练习

高中总复习地理世界地理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非洲部分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完成1~3题。 1.此图可表示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无法判断 2.导致①②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差异 B.洋流 C.地形 D.太阳直射点位置 3.导致此图等温线分布不以赤道对称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海陆差异 D.太阳直射点位置 下图表示北半球的部分经纬网,据此完成4~6题。 4.位于图中甲地的大河是() A.尼罗河 B.阿拉伯河 C.印度河 D.雅鲁藏布江 5.图示地区所跨的不同板块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当甲地被低压盘踞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B.地中海沿岸阴雨连绵 C.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D.巴西高原一片葱绿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考察队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5分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穹—A的最高点(82°22′S,77°21′11″E)。考察队在4 093米的最高点举行了特殊的升国旗仪式,设立了“中国冰穹—A站”的站名固定标志,成功安装了一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一个天文观测站。据此完成7~10题。 7.2004年10月25日,我国南极科考队从上海起航,前往南极中山站,其最佳航线为() A.上海—阿根廷—中山站 B.上海—澳大利亚—中山站 C.上海—南非—中山站 D.上海—马达加斯加—中山站 8.2005年1月18日北京时间7时33分,科考队员们与天安门广场同步升起了五星红旗,下

) A.升旗时当地区时是4:33 B.升旗时当地正处于黑夜 C.当时科考队员们看到了极光 D.发现旗帜往南极点方向飘扬 9.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磁点位于最高点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10.科考队测得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是4 093米,在测量过程中,队员们利用到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为()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面测绘系统 读下面两图,完成11~12题。 11.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牧羊带、小麦和林牧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12.甲所在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是() A.小麦、玉米 B.铁矿、铝土 C.电子产品和服装 D.羊毛和铁矿石 二、综合题 13.读“俄罗斯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六章:农业专题

第六章:农业专题 我国: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 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 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限制因素:①热量不足; 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限制因素:①水资源短缺;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③土壤的盐碱化等 :机械、化肥、良种、冷藏

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 场为主;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 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工业比较发达;④科技发达;⑤劳动力丰富;⑥国家政策扶持

(2)社会经济:①市场消费量大; 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 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不足:人多地少; 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 海、新疆、西藏) (1)自然因素:①草场面积广阔;②没有大型食 肉动物 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 牧草生长 (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②市场潜力广阔;③国 家政 策扶持等 5、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1)自然: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 、区位因素分析: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象 限制因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草场退化;③荒漠化加剧;④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⑤鼠灾、蝗灾严重

(完整版)高中地理的农业(教案)

中国的农业 [考纲要求]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知识讲解] 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家。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1.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大部分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耕地、林地面积小。 (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2.种植业 (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 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 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增长慢,人均量不多;自然灾害频繁 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 和质量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鄱阳湖、洞 庭湖、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 油料基地:山东、河北——花生,长江流域——油菜(播种面积最大) 商品粮 基 地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练习题

会考复习练习题(五)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各序号,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①和⑥B .②和③ C.①和② D.④和⑤ 2.本图对地壳物质循环的表述尚不够完整,以下有关完善本示意图的方案中,你认为最为合理的是() A.补充从“沉积岩”、“变质岩”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① B.补充从“岩浆”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② C.补充从“沉积物”、“岩浆”到“变质岩”的箭头,标注⑥ D.补充从“变质岩”、“沉积岩”到“岩浆岩”的箭头,标注⑤ 3.如图所示,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下列各项中,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流纹岩、玄武岩、片麻岩 B.页岩、砂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花岗岩 D.安山岩、砾岩、石英岩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的 C.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 D.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地质学上,将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 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各处,为向斜构造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6.下列各项中,其地质构造与图中③所示区域一致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庐山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白天多云时()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 D.大气逆辐射减弱 8.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其原因是() A.赤道上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上小 B.赤道上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上大 C.赤道上白昼时间较北回归线附近短 D.赤道上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阴雨天气较北回归线附近多 9.下图为近地面的风示意图,图中①②③ ④各箭头,表示风向的是()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必背考点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必备考点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光照、降水、热量、昼夜温差),土地(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生产历史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 气候湿润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③酸性土壤(红壤) ⑵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自然条件)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⑹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① 夏

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 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 市场消费量大;② 交通方便;③ 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 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世界和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分析 ⑴ 热带种植园农业 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完整版)新人教版区域地理农业精心整理超详细学教案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学案 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家。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一农业(种植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1. 农业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地)。 (1)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2)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适宜种茶树;甜菜耐盐碱) (4)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 (3)劳动力:数量、素质。 (4)工业、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价呈递减状况。 (5)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6)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 2. 种植业 (1)自然条件 (2)分布 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 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3.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1、中国农业发展条件: 生物 水资源土地气候 自然条件 不利 有利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多大风、寒潮、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 总量丰富,河川径流量居世界第6 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径流季节变化大总量丰富、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小,后备土 地资源不足、垦殖费用高 有些动植物资源缺乏保护和合理开发 种类多样 有利于品种的优化和改良 农耕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多山、干旱地区面积广

(完整)高中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中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1~3题。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的最近距离是() A.20 km B.40 km C.60 km D.80 km 2.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市场和交通 B.交通和劳动力 C.劳动力和气候 D.市场和气候 3.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花卉、乳牛、粮食 B.水果、养鱼场、蔬菜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4.下列农业区的气候特征与a图类似的是() A.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区 B.美国的棉花带 C.中国的春小麦区 D.法国的葡萄园种植区 5.影响乳制品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市场需求量 C.技术力量 D.廉价的劳动力 6.为了乳制品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企业应该() A.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走劳动密集型的道路 B.利用我国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走资源密集型道路 C.加强科技投入,走技术密集型道路 D.不断扩大规模,以抢占市场份额 下图表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天然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三曲线表示天然原料和科技要素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① C.①③ D.②③ 8.下列工业部门的发展变化情况与①曲线变化大致吻合的是() A.制糖厂 B.纺织厂 C.啤酒厂 D.飞机制造厂 下图中数字表示四种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工业区位选择时,宜优先考虑原料产地的最有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城市的增长与①工业部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苏黎世 B.阿伯丁 C.攀枝花 D.旧金山 2005年2~3月,世界铁矿石价格猛涨,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下图是“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世界铁矿石价格上涨,主要受益国家是() A.中国、日本、印度 B.德国、美国、法国 C.巴西、澳大利亚、印度 D.马来西亚、印尼、埃及 12.“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揭示了() A.煤炭、铁矿石价格上涨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B.原料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高中地理农业专题

农业专题训练 (2015·上海卷)上海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生态种植箱,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来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 1、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得因素就是() A、土壤 B、地形 C、劳动力 D、市场 2、除了经济效益外,开设屋顶农庄还可获得环境收益。因为它有助于() A、减少灰霾污染 B、缓与热岛效应 C、削弱紫外辐射 D、增强雨岛效应 (2015·福建卷)图1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得农业地域类型就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4、该生产模式得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就是因为()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 丰富 (2015·安徽卷)图6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5~7题。 5.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就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6.甲地地貌形成得外力作用主要就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7.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得就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2015·新课标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珠江三 角洲地区传统得农业景观与被联合国推介得典型生 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得快速发展,传统得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 保留下来得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8~10题。 8、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得影响就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9、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得直接目得就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10、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得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她地区推广得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得变化(2015·海南卷)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地理农业专项练习题带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地理农业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农业 (2015?新课标全国2)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4.“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5.“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 原 6.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 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总复习测试题

中国地理总复习测试题 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台湾海峡属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是 A.台湾 B.广东 C.广西 D.海南 3.有“鱼米之乡”和“水乡”之称的平原是 A.华北平原 B.三江平原 C.松嫩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 位于我国最东端的省是 A.台湾 B.山东 C.黑龙江 D.辽宁 5.下列山脉中,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的是 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 6.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A.长江 B.淮河 C.珠江 D.黑龙江 7.下列地区,耕地为旱地的是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辽河平原 D.洞庭湖平原 8.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A.贺兰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9.下列农作物,我国南、北方都有广泛分布的是 A.棉花 B.甘蔗 C.甜菜 D.柑橘 10.引起我国北方缺水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少,径流量小 B.降水的变率小 C.植被多,吸收水量大 D.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11.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12.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13.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A.干旱 B.炎热干燥 C.降水丰沛 D.温和湿润 14.被称为“草原钢城”的包头钢铁厂,其铁矿石主要来自于 A.白云鄂博 B.迁安 C.金昌 D.鞍山 15.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16.西北地区由东往西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主要原因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17.宁夏平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 A.河水 B.雨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18.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并交错分布 B.山区面积广,地表形态单调 C.地势东高西低,大至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沿海降水丰沛 19.我国受水蚀作用最强烈的高原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20.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 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 D.半湿润区、暖温带 21.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B.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 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 D.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 22.下列支流属于长江上游的是 A.赣江 B.汉江 C.嘉陵江 D.湘江 23.关于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B.黄土高原是古代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C.内蒙古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D.云贵高原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强烈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21——农业气候条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21——农业气候条件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21——农业气候条件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 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 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 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 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典型例题二:(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具有喜凉爽、耐干旱、生长期短等特点。内蒙古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出产的马铃薯口感好。营养价值 高,痛虫害少,产品销往全国。 (1)分析内蒙古种植马铃薯有利的气候条件。(10分) (2)分析内蒙古种植马铃薯有利的地形条件。(6分) (3)解释该区域马铃薯能销往全国的原因。(6分) (4)有观点认为内蒙古应当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也有观点认为应当减少种植面积,你赞同哪种观点,阐述理 由。(4分)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叶的生长分布、质量高低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茶叶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 怕寒、喜湿怕涝的典型特点。图一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二为甲处茶园景观图。(18分) 1 / 8

高中地理农业试题

农业区位选择试题 一、选择题 (2011年苏州调研)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B.商品率高 C.精耕细作D.科技水平高 2.该地区北部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 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2010年黄冈模拟)下图中斜线部分表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分布最广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 6.有关斜线部分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商品率低 B.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 C.主要作物为玉米、小麦 D.该农业地域类型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最为典型 (2011年潍坊文综模拟)左图表示甲~己六种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右图示意某种农业

的活动模式。读图回答7~8题。 7.左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水稻种植业 8.右图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左图中哪一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A.乙B.丁 C.戊D.己 (2011年高考押题卷)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国。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a、b、c、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A.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原始迁移农业 B.a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C.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原始迁移农业、d种植园农业 D.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种植园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10.巴西农业迅速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