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第三章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第三章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第三章
新发展经济学(周天勇版)第三章

引子一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舒尔茨指出,在美国经济半个多世纪的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舒尔茨还指出,从1919年到1957年,美国38年的生产总值增长额,49%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

萨卡洛普洛斯分析了61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与个人教育投资)状况,发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20世纪60年代的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为15%,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为20%;70年代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3%和15%。这位经济学家指出,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意义尤为重大。

引子二舒尔茨和哈比森的两段话

舒尔茨断言:“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

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说:“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

提出的问题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战略来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人力资源

1.1 什么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又称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存在于人的身体内的,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的质量因素之和。

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发挥出来,就是现实的劳动生产力舒尔茨认为,增加人力资本的好处是提高处理不确定状况的能力。

真正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质量和劳动生产技能的差别是后天造成的。这种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等各种渠道获得。为获得这种后天的生产能力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包括直接的支出、因接受教育和训练而放弃的收入和为寻找、迁移到较好的环境中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因为这些成本与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有关,所以被叫做人力投资。

1.2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理论背景

1.2.1亚当·斯密(A.Smith)

亚当·斯密(A.Smith)在《国富论》中就明确把劳动者的才能看作是资本存量的一部分,他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象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这段话很清楚地说明了劳动者才能的获得是投资的结果,而且其成本就是该劳动者接受教育或培训期间的花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基本内容中发展起来的。

1.2.2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的主要贡献

舒尔茨对农业发展潜力的分析是根据一种均衡观点。它是传统生产方法与现有更有效的方法之间的差距,创造了动态发展必需的条件。舒尔茨用这个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政策和它们对农业的忽视,提出了详细的批判。舒尔茨是把教育投资如何能影响农业以及整个经济的生产率的分析系统化的第一人。

瑞典皇家科学院告

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1)

1960年当选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就职演说。刊登在1961年3月的《美国经济评论》。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他认为在传统经济学中,资本实际上由生产活动中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所构成。“虽然包括马歇尔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的此处或彼处也看到人力投资的现实意义,但人力投资却很少被纳入经济学家的正规的核心内容之中。”

舒尔茨认为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完整的。人力资本投资能有效地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就像投资于厂房和机器设备一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

舒尔茨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2)

一些国家虽然拥有肥沃的土地却非常贫困。如尼罗河沿岸的冲积地与入口处、印度南部,另一些国土地贫瘠,但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加强研究和谷物轮换耕种等经营方法,使土壤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欧洲和日本。“芬兰最初的土地产量比苏联西部还低,但是,今天芬兰的耕地是一流的。日本最初的耕地比印度北部还要贫瘠,但如今绝对是优质的。”

还有一些国家本来土地条件就很好,通过人力资本,农业生产率一直很高。如美国。“从1933年到现在,粮食面积减少了3300万英亩,但粮食产量却增加了3倍”

舒尔茨的理论从二个方面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1)

一是扩大了资本涵义,改变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资本总是有形的、物质的观点,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二是对现代经济增长作出了新的解释。

在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前,发展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经济领域内若干总量之间关系的考察,以确定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目标的条件。但是,一些研究者发现,不同的国家在相同的投资额和相同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比的条件下,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却有较大的差异。其表现主要在于各国投资量与产出量之间很不一致,这说明除了物质资本方面的原因外,还与劳动者的素质有密切关系。

后来,丹尼森(E.Denison)、肯德里克(J.Kendrick)等就用人力资本的贡献说明美国经济增长中无法用物质资本的增长来解释的部分。

舒尔茨的理论从二个方面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2)

丹尼森通过对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字进行考察和分析发现,在?1929?年至1969年间,知识进展在总增长中占到27.6%,高于劳动力完成的工作量所占的25.8%的比重,这种情况在1949-1969年间更为明显,前者占30.9%,?后者占24.9%。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丹尼森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知识发展、政策影响、生产要素质量变化等部分

1.3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

?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

?用于安排国外移民入境的费用

1.4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4.1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1940-1960s期间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舒尔茨认为主要原因在人力资源的差异,日本和西欧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战争中保存,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低,所以外资利用效果不同

1.4.2 亚洲“四小龙”与南亚国家发展效果的比较

四小龙和南亚一些国家的教育发展

1.4.2 亚洲“四小龙”与南亚国家发展效果的比较(续)

四小龙和南亚一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1.4.3 结论

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有的甚至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5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

数量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处于不得其用(Under-utilized)的状态,这就涉及到人口与就业两方面的问题

质量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教育、信息传递、卫生保健等涉及劳动力质量提高的行业很不发达,和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素质、技能和知识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明显特征。

因此,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

内容。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1.6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

1999/2000年各国公共支出占GNP的比例

1.6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续)

中国1995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第二节人口与经济发展

2.1 世界人口的增加

(每增加10亿人所需时间)

几个大陆的人口比重(1990年)

2.2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

2.2.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的结果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口增长率。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6%,发展中国家为1.9%,发达国家只有0.7%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中国13亿人口,印度、印尼、巴西、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人口都过亿,单中国和印度每年就给世界增加2500万人口。当然,中国已经为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的人口增长已从1980-1990年的1.5%下降到1990-1997年的1.1%。撇开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要高得多,每年均在2%以上

2.2.2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趋势

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每35年翻一番

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如果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能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将达80亿,否则将达120亿

新增的人口中,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在亚洲(南亚)

2.3 人口转变

2.3.1 何为人口转变

三个概念:出生率是指每千人的出生人数,死亡率是每千人的死亡人数,人口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差额,按照惯例,人口增长率一般按百分率计算。例如,假定某个国家在一个给定年度期初拥有1000万人口,在这一年中有40万人出生,15万人死亡;并且假定净国家间迁移为零,那么年底的人口数量将达到1025万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分别是39.5‰、14.8‰和2.47%。

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即称为人口转变

2.3.2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食物来Array源、自然灾害、战争、疾病导致高死亡率。

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生产力

和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死亡率下降。但生产的迅

速扩张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社会保障制度空缺以

及人类生育观念尚未改变,出生率仍较高。

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现代生

产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排斥,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

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

的增加、以及抚养子女成本的上升等等因素,促使

人们改变生育观念。而现代节育技术和方法的发明

和普及,也为降低出生率创造了条件。

2.3.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1)

人口转变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同发达国家第一阶段

1950-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居高不下。

但并没有很快进入第三阶段。死亡率下降是由于医药卫生与保健事业的发展。但这种变

化并不是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前提,而是借助国际援助等外力实现的。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缺少社会和经济动因的诱导,生育观念和行为无改变。

2.3.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2)

1960s 中期以后发生分化为A 、B 两大类型。 A 种类型中,现代化控制死亡的方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到一起,导致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同时下降,死亡率不到1%,出生率下降到2%~3%。在这些国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哥斯达黎加、古巴和智利等国家,这些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

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B 种类型。这些国家长期贫困,生活水平低,死亡率除了在初期迅速下降外,并没有进一步下降。而且,低生活水平导致高出生率持久存在,从而使人口增长率停留在较高水平上,比如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仍然停留在第二阶段。

2.3.4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人口爆炸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被拉长,渐进的人口转变没有导致人口爆炸

发展中国家由于借助外力,第二阶段缩短,因而出现了人口爆炸

2.4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

2.4.1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1)

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人口原理》。马尔萨斯的分析以“两个公理”为前提: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生育)。他认为这是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

他的结论是:“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为了维持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的平衡,他提出了三个命题:“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2.4.1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2)

马尔萨斯对经济发展持悲观看法: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一国财富的增加丝毫无助于改善穷苦劳动者的境况。而穷人的生活水平即使得到改善,人口的增加又会使他们回到贫困状态。所以,从长期看,人均收入有一种下降的趋势。

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马尔萨斯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符合工业革命前的情况,他对人口过剩后果的分析也具有警示作用。但是,他的理论前提:技术水平不变和人类永远无法控制生育,则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马尔萨斯的分析完全忽视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

2.4.2人口陷阱理论的观点(1)

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陷阱理论(The theory of Population Trap)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人停滞不前的原因。

按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人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他们认为,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大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人均收人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在没有达到这一点之前,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投资。

对“人口陷阱理论”的批评:

马尔萨斯及其追随者忽视或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技术和社会进步使一国避开人口陷阱

2.4.2人口陷阱理论的观点(2)

马尔萨斯的人口命题和现代的“人口陷阱理论”都把人口与经济增长绝对地对立起来,对人类的未来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它们共同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技术进步会打破“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使收入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人类自身再生产也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理智。

上述人口陷阱理论虽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它所揭示的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成长的约束关系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还是有意义的。

2.4.3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

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

分析的思路:把子女视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会带来满足。如果把其他商品视为一个总体商品而名之为A,把子女这个特殊的?°商品?±名之B,则如何根据收入水平在商品A和商品B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以求得最大的满足,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显示一般生活享受商品数量和子女数目之间的主观选择。

子女价格=(直接成本+机会成本)—预期收入

直接成本是家庭养育子女的直接投入,它包括生育子女的花费以及为了满足子女生存所提供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投资,同时还包括家庭为子女受教育而支付的费用。

机会成本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照料子女时所放弃可能带来的收入。

预期收入包括子女在成年前为家庭带来的收入和父母年老后所负担的赡养费用。

微观生育理论的图解

? 上述的生育决策微观分析颇符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状况。发达国家生育率之所以很低是因为养育子女的成本很高

(1)高度竞争的环境增加养育孩子的直接成本

(2)妇女受教育水平较高,增加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 (3)医疗条件优越,儿童死亡率低

(4)封建传统观念比较单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追求“及时行乐” ?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则居高不下。这是因为: (1)教育落后,对子女的智力投资少,减少了直接成本 (2)妇女就业机会少,减少了机会成本

(3)社会保险制度不普及,不能不“养儿防老”

(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传统观念 2.4.4 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

1) 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扩大妇女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

2) 提高各级正规学校教育的个人学习费用,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私人费用。 3)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险制度。 4) 建立一套计划生育的奖惩制度

2.4.4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口增长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促进创新的发生。从需求看,一定密度的人口对生存环境造成适度压力,促使人们发明新的制度和技术来缓解这种压力。从供给方面看,只有当人口达到相当数量时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涌现,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是创新的基础。

从较长的历史时期看,人口增长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例如欧洲从公元1000年到13世纪中叶的巨大社会变迁,就主要依赖于人口增长及其规模。较大的人口绝对数量是日益增多的贸易和随之发生的城市扩张的基础,而城市扩张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贸易对庄园经济的替代。另外,人口增长还放松了对城市农奴的束缚,因而对提高人类自由也有所贡献。

e

f

g I 2

I 3

I 4

h

O C 1 b" b'

d b

Children

I 1

G

G G

a a

c Other

第三节就业与经济发展

3.1 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尤其是资本积累能自行解决就业问题。但事实证明这一观点站不住脚

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

3.1.1 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途径

充分就业是减少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最有效的策略。劳动是分布最广泛、最均匀的生产要素。失去就业机会对劳动者意味着失去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将直接导致个人或家庭的贫困。

改善就业,对现有生产力更充分的利用,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中国家缺乏物质资本的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二战后亚洲四小龙的经验

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上的需要: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衣食足而后知礼节”。王小波:“世界上只有两种问题,一种是没饭吃饿出来的问题,一种是吃饱了撑出来的问题。”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如解放军在东山岛进行军事演习时台湾人储藏水和食物

归属与爱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鲁宾逊遇到海难,独自来到一个小岛上时,他做了些什么?网络歌曲《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极受高校学生欢迎,点击率颇高

尊重的需要: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如古代科举考试的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落榜的张继写《枫桥夜泊》。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如熊彼特的企业家“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欢乐”

3.2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状况

3.2.1 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增长率1950s为1.6%,1960s为1.8%,1970s为2.2%,1980s为2.2%,1990s为1.8%,而同期发达国家为0.9-1.2%

1970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总数为10亿,1997年为23亿,2000年为25亿

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率过高

3.2.2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

1960-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失业

3.2.3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高于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新的技术进步往往是资本、技术密集型

大量的失业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2.4失业的特点与形式

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情况与发达国家很不相同:

1)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局限于城市,农村基本上不存在失业问题;但发展中国家不仅城市失业问题严重,而且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2)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是公开性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既有公开的,也有非公开的,而且非公开失业比公开失业更为严重;

3)发达国家的失业类型比较单一,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则呈现出多样性。

把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即在一起统称为劳动不得其用。如果把公开的失业叫做狭义的失业,那么可以把劳动不其起用叫做广义的失业。按照广义失业,LDC的失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或种类:

1)公开的失业(open unemployment)。这种失业主要是指非自愿失业,它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时间里(如一个月)积极的寻找工作但却找不到工作的劳动者;

2)就业不充分(underemployment)----指那些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能够并愿意工作的时间劳动者。他们虽然在统计上不算失业,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时间是不充分的。例如,一个劳动者一天能够并愿意工作8小时,但由于工作机会的缺乏,实际上只工作4小时,这种工作常被称为半日制(part-time job)。

3)伪装的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这类企业完全被掩盖起来了,劳动者表面上在就业,实际上与失业无异。也就是说,这种劳动者从现象上看的确是在工作,而不是闲置者,或在工厂做工,或在政府部门上班,或在农场参加田间劳动,但是,他们的工作只要更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或者说只要更少的人就可以完成。譬如说,一个工厂只要100个工人就可以完成的生产任务,现在却雇佣了300个工人,其中200个工人就可以说是伪装的失业,他们实际上什么也不生产,把他们解雇掉,也不影响工厂的生产。

4)隐蔽的失业(hidden unemployment)。这是指有些人因无工作可做而选择非就业的活动。

a)①有些人受过一定教育后本来想参加工作,但因就业机会缺乏而被迫继续上学。

b)②有些妇女本来愿意参加社会和经济活动,但因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因素,他们找不到工作机会而不得不围着灶台转。结果,教育和家务就成了“最后的雇主”(employers of last resort)。

5)提前退休(prematurely retired )。这种现象在政府部门十分明显,并有上升的趋势。

在不少国家,尽管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这种变相的失业形式在我国非常严重。

现在,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甚至政府部门,中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特种行业50岁;女职工在45岁就被要求退休。如果按照美国66岁退休标准,那么,这些被要求提前退休人员实际上还可以工作10多年。这么多年等于处于失业状态,但不被统计为失业。

6)无生产性(the unproductive)――本来是有生产性的劳动者,但因补充型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率极低,生产出来的成果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7)健康受损(the impaired)――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可以作全日工作的劳动者,但营养不良和卫生保健差而四肢乏力,以致不能作全日工作。

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把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放到世界各国之中去比较,中国只有4亩多一些,美国827亩,英国245亩,法国290亩,日本15亩,澳大利亚1470亩,巴西55亩,加拿大1866亩,韩国15.5亩,俄罗斯423亩,中国台湾10.8亩。

到2000年为止,英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仅为1.5%,日本、韩国和台湾省的比率分别为5.2%、11.6%、8.3%,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每户所经营的耕地规模分别可以达到490、20、26、20亩,远远大于我们每户目前2-4亩的经营规模。

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农户,其3/4,甚至更多的收入来自于非农业的兼业收入,从事农业的收入只占其收入的1/4以下。而我们现在近些年来全国劳动力的50%还在搞农业。这样多的劳动力在这样少的土地上生产,很难实现收入的持续提高。

中国的就业压力

按人口年龄结构推算,2000年到2010年,中国19-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到9.3亿,年均增加930万。但与此同时,全国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只有800万。在今后的一个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就业压力十分严重。2005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新增加9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实际城镇失业率估计超过8%。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压力将更加严重。全国7.5亿就业人员,有4亿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而从事第一产业的3.5亿就业人员,至少还有1亿多需要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就业压力将进入新的高峰期,并对改革、稳定和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的失业问题将长期困扰21世纪初叶的中国。

解决就业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最核心的课题。

3.4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政策

3.4.1发达国家的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

20世纪之前,由于发达国家的就业问题还不突出,就业理论的核心是“萨伊定律”。因此,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世纪30年代爆发大危机,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取决于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成为常态,导致了生产过剩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

解决失业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开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3.4.2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在发展中国家遇到挫折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与发达国家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缺乏物质资本,产业结构欠发展,市场体系不健全。通过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的措施在发展中国家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20世纪50、6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结果反而导致通货膨胀,对生产和就业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80年代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就业政策在发达国家也不再奏效。

3.4.3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政策

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应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失业人口问题。

纠正要素价格扭曲。存在人为压低资本价格的现象,这就刺激了企业少用劳动、多用资本。为了增加就业,应该避免实施利率限制、外汇管制等价格扭曲政策。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劳动力保障体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有优势

第四节教育与经济发展

4.1.1 定量分析

舒尔茨和丹尼森的研究表明,教育对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33%(1929-1957)和20.6%(1929-1969)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其他投资的收益率

4.1.2定性分析

教育有利于经济发展

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对同样岗位而言)

增加教育投资可以更好满足不同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经济结构变动(对不同岗位而言)

能够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加快知识、技术、理念的传播,促进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有助于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教育还有广泛的社会效益,也能推动经济发展包括预期寿命、传播文明、对妇女的教育(妇女对孩子影响大,增加工作机会,减少生育)

4.2 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4.2.1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育成本―收益分析开始流行起来。成本―收益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一个社会。首先,我们来讨论个人的收益与成本。

如果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生产技能,从而增加了产出和收入,那么,这种增加的收入就是他的教育收益。一般来说,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收益就越大。这种关系可以用年龄―收入曲线表示。

在图9-1中,横轴表示一个人的年龄,纵轴表示他的收入。从图9-1中看到:

第一,受教育越多的人,年龄―收入曲线越高;反之则越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收入是最低的,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是最高的。

第二,每条年龄―收入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到50岁左右,收入达到最大,这说明一个劳动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收入水平。

第三,图9-1还表明,文盲在年龄很小时就挣得收入,但起点收入很低。随着教育级别的提高,获得最初收入的年龄就不断变大,但起点收入也在增加。

1000

50006000400030002000

10 20 30 40 50 60

图9-1. 具有不同教育程度的年龄-收入曲线

4.2.1 教育投资的私人成本和收益分析 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

教育的私人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 教育成本C 与教育收益V 的比较

上述方法的缺陷是贴现率r 的选择有随意

性。r 可以是银行存贷款利率,或者投资的一

发展中国家

工业国

a

报 酬 率

120

30

中等 高等 中等 高等

图9-2 教育投资报酬的水平与国别分类

Source: Meier,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 p323.

初等 ∑

=+=n t t t r E

V 1

)1(∑=++=n

t t

it

et r C C C 1)1(∑=+n

t t

t

r C 1

)1(

般回报率。 4.2.1教育投资的私人成本和收益分析

如果B>C ,则教育投资是有利的 如果B

出教育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与其他的投资收益率(证券、存款、房地产等)比较,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则教育投资就是合算的 4.2.2 教育投资的社会成本和收益分析

方法与私人的分析方法相似

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中包含税款,即这里的收益是税前收入;教育投资的社会成本除了私人教育成本以外,还包含公共教育支出。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法用收入来表示的,因此计算出来的社会收益率低于实际的社会收益率。 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

=税前收入/(因上学而牺牲的收入+对教育的公私支出)

4.2.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比较

展中国家对任何等级的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都高于10%,超过其他经济部门投资收益率的一般水平。说明人力资本的稀缺程度

越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越高。这符合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随教育程度的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逐渐下降,也符合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受益率。因为大多数国家对教育进行补贴 妇女的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男性 4.3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4.3.1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

二战前,发展中国家语言、文化和教育等受宗主国的支配,少数精英逐渐被宗主国所同化,而广大民众则没有或很少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二战以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对教育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改革,大力普及学校教育。在国内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1970-1995年,成人文盲率从57%降低到30%

1980-1997年,中等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教育公共支出占GNP 的比重从3.5%提高到了4.1%,初等教育净入学率从78%提高到了89%,中等教育净入学率从53%提高到63%

4.3.2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 (1)教育反映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未来收入和发展前景。因此,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持社会平等的重要条件。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农村教育被排斥在投资重点之外。个人或家庭不可能对教育进行大量投资,所以发展中国家农村儿童的辍学率

∑=+n

t t

t i E 1

)

1(∑=+n

t t t i C 1

)

1(

很高。农村教育的落后造成人才匮乏,抑制了农村发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收入差距也导致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少,导致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低竞争力和低收入,产生新的贫困。

(2)教育内容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号还是形成人力资本?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内容普遍十分落后和陈旧,教育与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脱节,对学生操作能力、应用技术能力、创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十分欠缺。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教育内容、课程安排大多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衡量教育发展成就的标准是国际学术标准,而不是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选拔人才的机制,没有能充分发挥其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3)教育结构不合理

教育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尚处于比较低水平的时候,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的优先投入是增进社会平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保障。经验研究也表明,初等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在各种教育中都是最高的。

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结构过于偏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迅速增加,一方面挤占了基础教育经费,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找不到工作,即所谓“知识失业”。知识失业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学历竞争,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4)智力外流

智力外流也称人才外流,指受过教育的有技能的人才,主要包括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从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母国迁移到他国定居和工作

每年印度流入美国的科技人员10万人左右,相当于印度政府每年为美国支付近20亿美元的教育经费

两种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是智力外流的动因

工资差异是从何而来的两种解释:一是物质资本存量较少,限制了劳动者能力的充分发挥,使劳动生产率表现得偏低。二是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山东翻译学院解聘哈佛博士事件)

减少智力外流的对策:从大的方面看是要努力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从小的方面看,应加强对人才的公允评价和充分利用。

(5)教育的性别差异

妇女的识字率低。80年代对51个发展中国家教育状况的调查表明,有14个国家成年妇女的识字率低于20%,但没有一个国家的男性识字率低于20%。

妇女的入学率低。到1995年为止,全世界9.6亿成人文盲中超过2/3是妇女。在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的约1亿儿童中,有6000万是女童。

妇女在教育过程和求职过程中也面临机会不平等

解决途径:需要以法律为依据保证妇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国家政策为手段增加对妇女教育的投入,还需要加强宣传和社会动员,使全社会认识到妇女教育对发展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角色定位,增强女性自强意识

(6)“数字鸿沟”使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

数字鸿沟的含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出现了数字鸿沟,即一部分人通过先进的数字化信息通讯手段快速获得、交流与处理大量的信息资源,不断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而另一部分人因为客观上无条件或者是主观上无意识使用这些信息通讯手段,从而造成自身“信息贫困”,无法很好融入到信息社会中去,生活水平下降。

消除“数字鸿沟”的途径:最好办法是教育,特别是信息化的远程教育。这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技术支持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上海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上海继续保持“总部经济”的增速稳定。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总部经济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7月,又有日立物流(中国)有限公司、铂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福伊特驱动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美太投资(中国)有限公司4家企业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认定;科德宝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升级为亚太区总部。新设新丰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家投资性公司。2015年1-7月,上海市共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8家(其中管理性总部24家),投资性公司8家、研发中心7家。截至2015年7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18家,其中亚太区总部35家;投资性公司305家,研发中心388家。 2015年以来,上海“总部经济”的增长既保持常态,又有新亮点。从投资国别看,以美、欧、日企业为主,欧洲企业总部增速加快。美国企业设立地区总部148家,占28.8%;欧洲企业139家,占27%;日本企业116家,占22.6%。2015年上半年,欧洲企业设立地区总部10家,占41.7%;美国、日本企业各5家,各占20.8%;其他亚洲企业4家,占16.7%;从行业分布看,上海的总部经济仍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制造业企业设立地区总部384家,占74.7%,服务业企业130家,占25.3%。2015年1-6月,制造业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18家,占75%; 服务业企业6家,占25%。同时,数据显示,在沪95%以上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具有两种以上的功能,82%的地区总部具有投资决策功能、61%的地区总部具有资金管理功能、54%的地区总部具有研发功能、35%的地区总部具有采购销售功能。 从落户区域看,浦东特别是自贸试验区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吸引力较大。落户浦东的地区总部231家,占55.7%,其中落户在自贸试验区的地区总部181家,其余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2015年上半年,落户浦东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家,其中6家落户在自贸试验区。 作为上海“总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各级政府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海市的外商投资便利化度向自贸区看齐,2014年6月起,上海在静安、浦东、黄浦、徐汇等区开展了外资审批改革试点,静安区外资企业设立审批时间由原来平均9个工作日缩减至4个工作日,企业变更审批时间缩减至3.5个工作日。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 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 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 ②生产效率低下; (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 (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 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 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 (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 ⑥生态环境恶化 ⑦市场体系不健全; (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 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答: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升级、变迁和广大民众素质能力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①增长是发展的物质前提,这里的增长必需是全民参与的增长,否则增长不一定导致发展; ②发展反过来为增长创造新的机制条件; ③增长的目的是增加供给,发展的目的是增加有效需求,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各种能力; 3、“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的经济学教授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根源是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收入低下只是贫困的表现。”请结合第七个填空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这句话是正确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真正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得以根本的改观和不

[2020年](发展战略)第三章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精编

(发展战略)第三章社会经 济发展方向

3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3.1社会发展预测 3.1.1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根据目前开化县域人口增长的特点,综合比较各种人口预测的模型,开化县人口的预测规模为:2005年为34.43万人,2010年为35.12万人,2020年为36.54万人;城市化水平预测值为2005年为33%,2010年为43%,2020年为55%。 3.1.2城市化发展战略 1、县域中心:城关镇; 2、市级中心镇:华埠镇、马金镇; 3、县级中心镇:池淮镇、村头镇、桐村镇、封家镇、杨林镇、苏庄镇、齐溪镇等7个城镇。 开化县域城镇等级及规模结构规划分别见表3.1、表3.2。 表3.1开化县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至2020年) 表3.2开化县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至2020年)

●县域中心城市职能 城关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以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生态经济,促进房地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努力建设成为风景园林式的、具有生态特色的城市、开化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市级中心镇职能 ①华埠镇:开化县域南部经济中心镇、交通重镇、边贸重镇,是浙西地区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是县域内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产业发展方向上重点突出边界贸易,发展第三产业。 ②马金镇:开化县域北部经济中心镇、西北区人流物流集散中心、旅游服务基地、边贸重镇。 ●县级中心镇职能 ①西北部特别生态保护区(以苏庄镇、齐溪镇为中心,包括何田乡、霞山乡、长虹乡、张湾乡): 该区以保护为重,切实把源头生态屏障作用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产业发展以森林、水力、特产资源开发型为主。 ②南部生态建设区(以池淮镇、桐村镇、杨林镇为中心,包括青

《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重点内容为: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发展的涵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能对他们做出简要评价;重点掌握新旧增长理论的区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掌握收入的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吉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概念,吉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方法及其缺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库兹涅茨倒U曲线,发展中国家对解决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政策取向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人口过渡理论及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意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并分析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及其对控制人口、制定人口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领会关于人口问题的两个基本观点的涵义,分析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途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领会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六章掌握公开失业与隐蔽失业的概念,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分析无就业的增长和产出滞后现象,领会产出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城市化和人口劳动问题,掌握托达罗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并分析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政策涵义。 … 第七章掌握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领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投资率的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时比资本的量的增长更重要,各种储蓄行为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对资本形成的意义,理解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为什么资本决定论是错误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其他决定因素及其作用。 第八章关于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主要传统观点及缺陷;认识新增长理论对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摒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入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集约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途经;技术知识与属性知识、知识差距与信息问题。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缩小知识差距过程中的作用。为了缩小知识差距、解决信息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当执行的政策;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及其意义。国家创新体系。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对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影响和意义。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及影响和控制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在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经济手段与其他手段相比的优越性。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考纲要求:民族工业的创建A 重点:近代上海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导入:结合第15课《开埠之前的上海》提问:开埠之前的上海处于怎样的经济地位? 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上海,在开埠之前已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其商贸主要表现在

埠际贸易的发达。但开埠以后的上海,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主流,并推动了民族工业和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上海以其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变化,进入了近代大都市的行列。 一.经济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叶的上海经济 (1)近代经济起步A.时间:19世纪50年代后

B.表现 a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b上海集中了数量众多的洋行、银行、钱庄、栈号等商业贸易组织和机构。(2)经济主流: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性经济(3)民族工业的创建A.原因 a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李鸿章等人在上海举办的民用企业作用巨大;

b依托繁荣的对外贸易,上海民族商业资本迅速积累; c洋货行销的刺激下,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工业,进一步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 d上海沿海傍江、位居中国东部中间的优越地理位置。 B.时间——19世纪80年代 C.行业——轻工业:一大批面粉、棉纺织、火柴、

卷烟、肥皂等民族资本工厂纷纷建立。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城市 (1)城市地位:跻身世界大都市行列; (2)经济地位: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民族工业繁荣,化工、电气等企业成为龙头企业(3)贫富分化严重:富者掠夺成果,贫者难以温饱

二.城市建设的推进1.城市现代化开始 (1)时间:20世纪初(2)标志: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 2.城市现代化的发展(1)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 (2)城市供水网络初具规模 三.“大上海计划” 1.雏形:孙中山“上海商

华东五市经济发展概况分析报告1

前言 地理学是个涉及面广泛的学科,与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为了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对华东五市进行考察,此行主要是全面实践并巩固运用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实习提高对知识的理解透彻度。而本次实习,我主要对华东五市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其联系与区别。 在华东五市的经济发展中,主要是以南京、上海发展较为快速,其他三市在其引领下陆续发展起来的。

目录 1.华东地区总体概况 (1) 2.南京区域规划与经济发展 (1) 2.1南京市概况 (1) 2.2南京市总体规划概况 (2) 2.3南京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3) 3.上海市经济发展 (4) 3.1上海概况 (4) 3.2上海市的规划概况 (5) 3.3上海的经济发展概况 (5) 4.杭州与苏州经济发展 (7) 4.1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8) 4.2苏杭的差异 (8) 4.3产业结构偏重 (9) 4.4科技创新力 (10) 4.5苏杭的旅游业发展 (10) 4.6总结 (12) 5.宁波在华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3) 5.1宁波市概况 (13) 5.2北仑电厂概况 (13) 5.3北仑电厂经济发展 (14) 6.小结 (14)

1.华东地区总体概况 华东地区是政治划分,不是人文和自然划分。 现代,“华东地区”用作地区名,名义上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和台湾省。华东地区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华东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轻工、机械、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铁路、水运、公路、航运四通八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 此行,途径的城市主要是南京、上海、苏州、宁波及杭州(路线详见图1-1)。 图1-1 华东地区学科综合实习区域示意图 通过实习考察,经济较为发达的为上海与南京,上海的发展速度迅猛,明显为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龙头,而南京古韵醇厚,发展扎实,是稳定的经济增长点。苏州、杭州与宁波则是在上海、南京的牵引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2.南京区域规划与经济发展 2.1南京市概况 南京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及华东地区第二大城市,江苏省第一大城市,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家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 南京是国家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大科教中心城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情况

201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亿元,比上年增长%(见图1),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 总值的比重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万元。 图1 2013~2017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亿元,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 重为%。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亿元,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长%(见表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表1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比上年增长%。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5606户,减少%;外商投资企业8020户,减少%;私营企业万户,减少%;个体工商户万户,增长%。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非税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增长%(见表2)。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亿元(不含关税及海关代征税),增长%。

表2 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见表3)。

表3 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以上年价格为10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指数为,居住类价格指数为,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为(见表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 以上年12月价格为100,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其中,二手住宅价格指数为;以上年价格为100,全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

上海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主线回顾与思考 ?严杉初 [摘要]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六五”至“十二五”七个五年规划为基础,对上海发展主线提出的背景及实施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总结上海确立发展主线推动发展的历史启 示。 [关键词]上海;发展主线;回顾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K291/297 [文献标识码] 发展主线是为实现预期奋斗目标而确定的必须实践和始终坚持的任务提炼,它的提出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振奋信心,实现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发展主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起着定基调、明方向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围绕着当好中国改革开放的……后卫”和……前锋”,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确立发展主线,大胆探索实践,推动了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能级的不断提升。 —、“六五”(1981—1985)主线: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和恢复调整,上海的发展走上了正轨。但多年积累遗留下来的问题困扰着上海,如要加快消费品生产受到产能的限制,工业管理体制、交通拥挤、“三废”污染、就业困难等都亟待解决。于是,1983年4月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确定的发展主线是: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围绕这一发展主线,“六五”期间,上海把消费品生产放到重要地位,积极发展食品、纺织品和其他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加强机械、电子、冶金、石油化工和建筑材料五大基础工业建设;抓紧能源、交通和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大型电厂、核电站、铁路新客站、邮电大楼、越江隧道等骨干项目的建设;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加强同长A[文章编号]1009-928X(2013)03-0017-04 江三角洲和其他兄弟地区的经济联合;有重点地加 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城乡集体经济, 适当扶植个体经济,办好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发展 和人才培养;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加强城乡建设,逐步调整城市布局;城市经济体 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不同程度地建立了 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郊区农业广泛实行以家庭 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并开始了农副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六五” 期间,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71.24亿元,年均增 长9.1%。全市财政收入共1089.20亿元,年均增长 5.8%。外贸出口共完成180.08亿美元。 二、“七五”(1986—1990)主线:改造振兴“六五”之后,上海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是,改革措施不配套,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跟不上微观搞活的要求,经济体制还未理顺;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工业布局不合理,出口创汇能力不强,地方财力严重不足。因此,1986年4月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确定发展的主线是:改造振兴。 围绕这一发展主线,一系列大型骨干工程建设全面展开,相继建成宝钢一期、金山石化二期、桑塔纳轿车、永新彩色显像管、益昌冷轧薄板等一批骨干工程。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计划、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劳动工资等体制改革,在企业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进行了股份制、税利分流和放开经营等 ---------------------------------- 17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年3月号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上海统计网 2015年02月28日 16:11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和自身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挑战,全面落实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各项重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提高。 一、综合 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2356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26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8164.79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1.89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73万元。 图1 2010-2014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391.42亿元,比上年增长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169.52亿元,增长7.9%,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5796.06亿元,增长7.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3%提高到51.7%。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4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613.23亿元,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1840.00亿元,增长8.5%(见表1)。 表1 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 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失业低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的联系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 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 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 现行 GDP 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 一指标。 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 末至 1960s 中或末) 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促 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 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 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 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

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外来人口对上 海社会经济发 展的影响与对 策 张鹤年 二十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和" 开发开放浦东"伟大战略的实施,上海作为国际一流大都市,正在 以其崭新的姿态和巨大的能量,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推向 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 势能,吸引着中国大江南北几乎每一个角落的一批又一批的外来 劳动力人口。上海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大量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流入给上海的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市场的进一步繁 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上海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 征 1.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 上海市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发展过程大致可由表1显示。 上述数据可以归纳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外来流动人口的规模发展极其迅速,从80年代初期,平均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的 数量增长15%。目前上海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总数已经是上海常住 人口的20%左右,即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每5个人中间,就有1 个是非上海户籍人口。按照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流动人口的 数量是经济发展的函数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可以预计,随着上海 的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将继续增加。

1955-2000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化(表一) 2.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特征 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较轻,对于上海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进程具有减缓和有益的补充作用,并且对于上海人口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趋势也具有有益的补充(表2)。 2000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年龄金字塔 3.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特征 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结构较低,严重制约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3)。

第三章资本与经济发展

资源篇第三章资本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其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向被人们重视。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缺少资本。 第一节资本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源,然后有的放 矢的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在于人均收入水平低,经济增长陷 于停滞,而这又源于资本匮乏和投资不足。 一、资本的含义 如果我们舍象掉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把资本当作一种生产要素来考察,那么凡是用于生产、扩大再生产或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都可称为“资本”。 现代经济学中,资本被区分为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三种基本形式。西方发展经济学所讲的资本,主要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物品,如机 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它代表着本期的生产能力。并同其他互补性生产要素结构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 它可以用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来表示。 二、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筹措所需的资本,包括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前初始资本的来源,储蓄转化为资本,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能力的过程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需要大量的投资,从理论上讲,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 主要来自生产剩余,而对于低收入国家,生产剩余主要来自农业。农业剩余成为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的主要来源。 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所需的物质资本的方式包括两种: (1)政府行政干预型 (2)市场导向型 三、储蓄与资本形成 在发展经济学中,资本的来源是储蓄,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从而转化为机器设备、厂房、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 ?储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是放弃现 期消费的结果。 用公式表示为:Y =工资+利润+利息+地租 从供给一方看:Ys=消费+储蓄=C+S 从需求一方看:Y d=消费+投资=C+I 当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时:Ys= Y d,C+S=C+I 即:I=S ,S=Y-C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储蓄可以来自国内和国外。 ?外债和引进外资是来源于国外的官方和私人储蓄。 ?国内储蓄来源于家庭、企业和政府。(S=S h+S b+S g) ?一个国家的储蓄能力取决于储蓄倾向,而储蓄倾向又决定于多种因素,如国民收入 水平、收入分配状况、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估测以及存款利息率等。 私人储蓄:对于私人储蓄来说,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的高低、社会收

上海松江区经济发展现状简介 2012.1.3

上海松江区经济发展现状简介 一、松江区概况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是16个行政区之一(如下图,A所处的方位)。是上海通往浙江的重要门户。面积604平方公里,辖十一个镇、四个街道。拥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佘山旅游度假区、和市级工业区。 规划面积:604.67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9.5% 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上海市西南部,在黄浦江中上游。 交通:有沪杭高铁、沪杭高速公路(G60沪昆高速)、沪青平高速公路(G50沪渝高速)、同三国道(G1501上海绕城高速)、嘉金高速(G15 沈海高速)、机场高速(S32申嘉湖高速)轻轨9号线一期、二期等干线。 人口: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2302.66万人,松江区人口数约120万人。目前,松江区已建成了18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十二五’期间计划再建320万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

松江区行政区域图: 二、工业发展现状: 2.1松江区产业基本概况 2010年实现GDP 90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如图一)。全区实现财政收入233.7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33亿元。松江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8亿元,比上年下降3.4%(如图二);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3.48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9.32亿元,增长11.3%。 图一经济较快增长

产业结构:全年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为0.9:68.1:3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减少1.4个百分点。 2.2松江工业园 发展定位:工业区要在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前提下,由单纯的土地出让向土地经营转变,通过控股、独立开发等方式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为导向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区向经济区转变。 成立时间:1992年,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郊首家市级开发区。 占地面积:43.69平方公里,包括工业区一期(20.56平方公里,含2.98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A 区)、东部新区(6.15平方公里)、西部科技园区(16.98平方公里,含2.98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B区)等三大区域。 交通:航空: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车行20分钟,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车行45分钟。 公路:沪昆高速、沈海高速、沪渝高速、上海绕城高速贯穿。 铁路:沪杭铁路、沪杭高铁贯穿松江工业园区,设有大型编组站。 轨道交通:建设完成的轨道交通9号线直达上海市中心城区。 港口:距上海港车行45分钟,距建设中的上海洋山深水港车行60分钟 产业内容:电子信息、现代装备、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 发展现状:共引进外资项目450余家,总投资87亿美元,注册资本40亿美元,到位外资29.9亿美元,涉及3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多家。民营企业315家,其中实体型企业88家,商贸型企业227家。 工业生产现状: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4.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2010年实现工业利润155.78亿元,比上年增长62.6%, 五大主导产业现状:2010年全区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9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7%,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如下表所以为2011年1-8月工业主 要收益指标)。

发展经济学第1—2章思考题答案要点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B.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C.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D.以上都不对 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投人得越多,其产出的边际产品会()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一定 3.传统的主要以经济指标进行衡量的发展概念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 D )。 A.可持续的发展 B.注重社会公平的发展 C.依赖政府计划的发展 D.经济增长 4.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绝对的贫困是一种不能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状态 B.可持续发展理论表明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C.每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与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是一一对应的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的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广大国家,被称为( acd )。 A.发展中国家 B、南方国家 C.第三世界国家 D、欠发达国家 E.传统国家 2.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主要指( ac )。 A.人均收人水平低 B.类似于富裕国家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贫因 C.贫富收入差距比发达国家中的差距更大 D.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低 E.通过追随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而可以解决的贫困 3.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除公开的失业外,必须加上( bd )。 A.临时的失业 B.隐蔽的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 就业不足 E.结构性失业 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主要有下列几种理解( ABBDE )。 A.经济发展主要是经济增长问题 B.经济发展不仅是增长的问题,也是缩小经济中的不平等状况、消灭绝对贫因的过程 C、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外,还必须伴随思想观念、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 D.经济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E.经济发展是一种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发展 三、名词解释 1、二元经济结构 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 2、人类发展指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建立了相应的人类发展指数。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它包括人们的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 四、简答题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异同是什么? 经济增长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来衡量一国居民的经济福利增长。 经济发展是不发达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除了经济增长外,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的伟大变革,是国民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 虽然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一切经济增长都必然能带来经济发展。 五、论述题 1.怎样衡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在发展经济学中,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你认为这种衡量标准上的变化有何意义 参见p8——14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线性阶段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 D )。 A.罗伊?哈罗德 B—阿瑟‘刘易斯 c索洛 D.w.w.罗斯托 2.在经济起飞阶段,一个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是净投资必须达到国民收入的( C )。 A.15% B.5% C.10% D.20% 3.为冷战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援助发展中国家提供依据的理论是( D )。 A.国际依附理论 B.新经济增长理论 c.结构转换理论 D.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4.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B )。 A.发展模式经验研究认为资本积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B.国际依附理论认为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c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认为第一世界国家以及国际机构的掠夺活动是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之一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1、发展基础 2、未来五年发展环境 3、发展新理念 4、2020年主要目标 二、推进创新发展,激发发展新动力 5、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6、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7、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8、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服务辐射能级 9、提高国际航运中心综合服务能力 10、深化智慧城市建设 11、改革释放新活力 三、推进协调发展,增强整体协同性 12、严格控制常住人口总量 13、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4、优化城镇功能空间布局 15、推进重点区域高品质规划建设 16、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17、构筑便捷畅达的综合交通网络

18、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19、强化城市公共安全保障 20、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四、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生态宜居家园 21、明显提升水环境质量 22、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23、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24、深入推进节能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 25、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和资源集约利用 26、加强重点区域环境整治 27、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五、推进开放发展,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28、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 29、提升“引进来”的能级和水平 30、拓展“走出去”新空间 31、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 32、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33、与沿江省市共建长江经济带 34、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 35、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工作 六、推进共享发展,增进市民福祉 36、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37、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38、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39、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40、提升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 41、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42、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43、优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七、凝心聚力共绘发展蓝图 44、营造人才辈出的发展环境 45、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46、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47、大力建设法治 48、完善规划实施制度保障 附录 《纲要》有关名词和部分指标解释 前言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十三五”规划既要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又要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使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更加反映市民期待,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是2400多万市民的家园,美丽城市、美好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承担着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国家战略,肩负着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使命,承

重庆与上海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重庆与上海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6年—2002年,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增幅比同期全国水平高1.3个百分点。然而,重庆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并未缩小,在西部也不具有明显优势。2000年以来,重庆经济一直排在全国的23位、西部的第5位左右。重庆经济能否赶上东部发达地区的水平及其制约因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和上海相比较,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前景做简要分析。 一、重庆与上海的经济差距 1949年—2001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由20.28亿元增长到4950.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52年间增长了126.6倍,平均每年增长9.8%。重庆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3.89亿元增长到174 9.77亿元,增长32倍,平均每年增长7.0%。由于上海经济的初始水平高于重庆,而且其经济增长速度也比重庆高,因此,重庆经济与上海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 从经济总量看,1949年重庆与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之差为6.39亿元,重庆经济总量相当于上海的68.5%;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差距扩大到205.49亿元,重庆经济总量为上海的24.7%;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的1991年,重庆和上海的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到553.96亿元,重庆为上海的38.0%;2001年,重庆与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差为3201.01亿元,重庆是上海的35.3%。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在1949年—2001年期间,上海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同期重庆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高2.8个百分点。分时期看,1949年—1960年期间,上海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重庆高13.1个百分点;1961年—1978年期间,上海比重庆仅高0.6个百分点;而在1979—199 1年间,重庆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比上海高1.1个百分点;1992年—2001年期间,上海比重庆高1.3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长过程看,上海用了10时间使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从100亿元到1000 亿元用了33年时间,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用了3年时间,从2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7年时间。而重庆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耗时33年,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耗时13年,从1000亿元达到2000亿元用时8年;预计从2000亿元到5000亿元需10年左右。2002年重庆国内生产总值为1971.10亿元,大致相当于上海1994年的水平,重庆10年后才能达到上海现在的水平,从静态角度看,重庆经济比上海经济至少落后10年。 二、沪渝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 重庆与上海经济起点的差距并不大,但在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可见,初始水平的差异并不是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地区间经济水平趋同是地区经济结构趋同的结果,因此,重庆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很可能是经济结构上的差距。 (一)三次产业结构差距 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来看,在1949—2001年期间,上海的三次产业结构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