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上册)-课外习题

分析化学(上册)-课外习题

分析化学(上册)-课外习题
分析化学(上册)-课外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

(A)0.2500 (B)0.0025 (C)2.005 (D)20.50

2.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 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

(A)0.2g (B)0.20g (C) 0.200g (D)0.2000g

3. 欲配制pH=5的缓冲溶液,下列物质的共轭酸碱对中最好选择()

A. 一氯乙酸(K a = 1.4×10-3)

B. 甲酸(K a = 1.8×10-4)

C. 乙酸(K a = 1.8×10-5)

D. 氨水(K b = 1.8×10-5)

4. 在pH=

5.0的醋酸缓冲液中用0.02 mol·L -1的 EDTA 滴定同浓度的Pb 2+。已知:lg K PbY =18.0,lg Y(H)=

6.6,lg Pb(Ac)=2.0,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pPb’应为()

A. 10.

B. 9.0

C. 6.7

D. 5.7

5. 某HCl 溶液中c Fe(III)=c Fe(Ⅱ)=1mol?L -1,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位'θ?为()

A.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B. ' θFe /Fe 23++?= θFe /Fe 23++?)()(II Fe III Fe lg 059.0αα+ C. ' θFe /Fe 23++?=

θFe /Fe 23++?)()(II Fe Fe III Fe Fe 32lg 059.0αγαγ+++ D. ' θFe /Fe 23++?= θFe /Fe 23++?)()(III Fe Fe II Fe Fe 23lg 059.0αγαγ++

+

6.反应 2A ++ 3B 4+ → 2A 4++3B 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A. 2θB

θA ??+ B. 5

6)2(θB θA ?+?? C. 5

32θB θA ??+ D. 523θB θA ??+ 7.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OAc-NaOAc

B. H 3PO 4-H 2PO 4-

C. +NH 3CH 2COOH-NH 2CH 2COO -

D. H 2CO 3-HCO 3-

8. 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6.5~10.0范围内,若pH 过高,则()

A. AgCl 沉淀溶解

B. Ag 2CrO 4沉淀减少

C. AgCl 沉淀完全

D. 形成Ag 2O 沉淀

9. 对于酸碱指示剂,全面而正确的说法是: ()

A.指示剂为有色物质;

B.指示剂为弱酸或弱碱;

C.指示剂为弱酸或弱碱,其酸式或碱式结构具有不同颜色;

D.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

10.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11.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A.表面吸附

B. 吸留与包藏

C. 混晶

D. 后沉淀

12. 用KMnO4做滴定剂测定污水中有机物总量时,可选做调节酸度的是: (

A.稀H2SO4;

B.稀HCl

C.稀HNO3;

D.浓HOAc

13. 某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透光度为T0。若浓度增大1倍,则此溶液的透光度的对数为: ()

A.T0/2;

B.2T0;

C.2lg T0;

D.1

lg T0

2

14、光度测定中使用复合光时,曲线发生偏离,其原因是: ()

A.光强太弱;

B.光强太强;

C.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ε相近;

D.有色物质对各光波的ε值相差较大

15. 采用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浓度时,必须控制好溶液的酸度。Na2S2O3与I2发生反应的条件必须是: ()

A.在强碱性溶液中;

B.在强酸性溶液中;

C.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

D.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

16.下列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1) 0.068 (2) 0.06068 (3) 0.6008 (4) 0.680

(A)1,2 (B)3,4 (C)2,3 (D)1,4

17.用分析天平称量试样时,在下列结果中不正确的表达是()

(A)0.312g (B )0.0963g (C )0.2587g (D )0.3010g

18.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19.欲配制pH=9的缓冲溶液,应选用()

A. NH 2OH(羟氨) (p K b =8.04)

B. NH 3·H 2O (p K b = 4.74)

C. CH 3COOH (p K a = 4.74)

D. HCOOH (p K a = 3.74)

20.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 与K b 的关系是()

A. K a ·K b =1

B. K a ·K b =K w

C. K a /K b =K w

D. K b /K a =K w

21.铬黑T 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显红色,则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

p K a2=6.3 p K a3=11.6

H 2In -2- In 3-

紫红 蓝 橙

A. pH < 6.3

B. pH =6.3~11.6

C. pH > 11.6

D. pH = 6.3±1

22.Fe 3+与 Sn 2+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已知:' θFe /Fe 23++?= 0.70 V ,' θSn /Sn 24++?= 0.14 V

A.

059.014.070.0- B. 059

.02)14.070.0(?- C.059.02)70.014.0(?- D. 059.03)14.070.0(?- 23.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 50% 时的电位是()

已知:' θCe /Ce 34++?= 1.44 V, ' θFe /Fe 23++?= 0.68 V]

A. 0.68 V

B. 0.86 V

C. 1.06 V

D. 1.44 V

24.若BaCl 2中含有NaCl 、KCl 、CaCl 2等杂质,用H 2SO 4沉淀Ba 2+时,生成的BaSO 4最易吸附的离子是()

A. H +

B. K +

C. Na +

D. Ca 2+

25.滴定度T Fe/K

Cr O 227=0.005585g /mL ,其含义为:() A.1mLK 2Cr 2O 7相当于0.005585gFe;

B.1mLK 2Cr 2O 7溶液的质量为0.005585g;

C.1mLK 2Cr 2O 7溶液中含有0.005585gK 2Cr 2O 7;

D.1mL 含Fe 试液相当于0.005585gK 2Cr 2O 7

26.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 -离子时,采用的指示剂是()

A. 铁铵矾

B. 铬酸钾

C. 甲基橙

D. 荧光黄

27.六次甲基四胺[(CH 2)6N 4]缓冲溶液的缓冲pH 范围是()

(已知六次甲基四胺p K b = 8.85)

A. 4~6

B. 6~8

C. 8~10

D. 9~11

28.在EDTA 配位滴定中,Fe 3+,Al 3+对铬黑T 指示剂有: ( )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 29.已知E '/Mn 42+-

MnO =1.45V ,E '+2+/Fe Fe 3=0.77。用KMnO 4滴定Fe 2+,介质为

1mol ?L -1HClO 4其E 计电位为: ( )

A.2.22V

B.1.34V;

C.1.11V;

D.0.37V

30.AgCl 在1mol ?L -1氨水中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其原因是(

): A.盐效应; B.配位效应; C.酸效应; D.同离子效应

3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

(A)0.060 (B)0.0600 (C)pH = 6.009 (D)0.6000

32.以Mg 2P 2O 7的质量计算P 2O 5含量时的换算因数为: ( )

A.M M Mg P O P O 22725/;

B.M M P O Mg P O 25227/;

C.2M M Mg P O P O 22725/;

D.2M M P O Mg P O 25

227/ 33.用50 mL 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 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

(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mL

34. OH -的共轭酸是()

A. H +

B. H 2O

C. H 3O +

D. O 2-

35.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准确滴定(E t <0.1%)的条件是()

A. lg K MY ≥6.0

B. lg K ‘MY ≥6.0

C. lg (c 计K MY )≥6.0

D. lg (c 计K ‘MY )≥6.0

36.Ox-Red 电对,25℃时条件电位(θ'?) 等于() A. Red ox θlg 059.0a a n +? B. Red

ox θlg 059.0c c n +? C. ox Red Red ox θlg 059.0αγαγ???+

n D. Red Red ox ox θlg 059.0αγαγ???+n 37.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电位的计算公式为() A. 2θ2

θ1sp ???-= B. 2

1θ22θ11sp ''n n n n ++=??? C. 21θ22θ11sp ''n n n n +-=??? D. 2

1θ21θ12sp ''n n n n ++=??? 38.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在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A.r(CaO)r(Ca)

M A B.r(Ca))O r(CaC 42M A C.)O r(CaC r(Ca)42M A D.)r(CaCO r(Ca)3M A

39.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

A. 冷水

B. 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

D. 有机溶剂

40.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 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A. AgCl 沉淀不完全

B. Ag 2CrO 4沉淀不易形成

C. AgCl 沉淀易胶溶

D. AgCl 吸附Cl -增强

41.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采取少量的分析试样,必须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

A.一定的时间性;

B.广泛性;

C.一定的灵活性;

D.代表性

42. 已知lg K ZnY =16.5,lg K AlY =16.1。用EDTA 测定Zn 2+,Al 3+混合溶液中Zn 2+。要消除Al 3+的干扰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控制酸度法;

B.配位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D.沉淀掩蔽法 43.在碘量法测铜的反应中,KI 是作为:(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缓冲物质

44. 在用K2Cr2O7标定Na2S2O3时,KI与K2Cr2O7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能进行完全,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增加KI的量;

B.溶液在暗处放置5min;

C.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D.加热

45.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即为置信区间

b.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即位置信区间

c.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

d.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区间越宽

46. Ca2 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用KMnO4法测定时,只能采用: ()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置换滴定法

47. 某一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V2(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

(A) V1 = V2 (B) V1 = 2V2 (C) 2V2 = V2 (D) V1> V2

48. 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FeCl3溶液中的游离HCl时,Fe3+将产生沉淀而引起干扰,可消除其干扰的物质是( )

(A) Na2H2Y (B) CaY2- (C) 柠檬酸三钠 (D)三乙醇胺

49. 配制含锰0.1000mg/mL的KMnO4溶液100.0mL,需取0.018000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 ) [Mr(KMnO4)=158.03,Ar(Mn)=54.94]

(A) 14.15mL (B) 8.09mL (C) 10.11mL (D) 6.07mL

二、简答题

1.写出下列物质水溶液的质子条件:

(1)(NH4)2S;(2)NH3;(3)NaHCO3;(4)KH2PO4;(5)NaAc+H3BO3;(6)Na2HPO4;(7)Na2CO3;(8)Na(NH4)HPO4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FeCl3溶液中游离的HCl时,Fe3+ 将如何干扰?加入下列哪一种化合物(EDTA,柠檬酸三钠,三乙醇胺)可以消除干扰?

3. 某同学如下配制0.02 mol?L-1 KMnO4溶液,请指出其错误。

准确称取1.581g 固体KMnO4,用煮沸过的蒸馏水溶解,转移至500 mL 容量瓶,

稀释至刻度,然后用干燥的滤纸过滤。

4.有机沉淀剂有哪些特点?

5.在配位滴定中,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pH?

6.某同学如下配制0.02 mol?L-1 KMnO4溶液,请指出其错误。

准确称取1.581g 固体KMnO4,用煮沸过的蒸馏水溶解,转移至500 mL 容量瓶,

稀释至刻度,然后用干燥的滤纸过滤。

7. Ca2+与PAN不显色,但在pH10~ pH12时,加入适量的CuY, 却可用PAN作为滴定Ca2+的指示剂。简述其原理。

8. 简要说明下列溶液中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1)Ag2CrO4在0.0100 mol? L-1 AgNO3溶液中;

(2)AgBr在2.00 mol? L-1 NH3溶液中;

(3)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

9.何为均匀沉淀法?其有何优点?试举一均匀沉淀法的实例。

10. 某同学配制0.02 mol?L-1 Na2S2O3 500 mL,方法如下: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

Na2S2O3·5H2O 2.482 g, 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冷却,转移至500 mL 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定容摇匀,保存待用。请指出其错误。

11.以HCl溶解水泥式样后,制定一定量溶液。试拟定一个以EDTA测定此试样溶液中的Fe3+,Al3+,Ca2+,Mg2+含量的滴定方案。

12. 当用冷水洗涤AgCl沉淀时,为什么会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用什么洗涤液?

13. 简述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的特点及条件稳定常数的实际意义。

14. 与单一指示剂比,混合指示剂有哪些优点?

15. 增加电解质的浓度,会使酸碱指示剂HIn-(HIn- =H++ In2-)的理论变色点pH 变大还是变小?

16. Ni 2+与丁二酮肟(DMG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丁二酮肟镍[Ni (DMG)2]沉淀,然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测定:一是将沉淀洗涤、烘干,以Ni (DMG)2形式称重;二是将沉淀再灼烧成NiO 的形式称重。采用哪种方法较好?

17. 用K 2Cr 2O 7溶液滴定Fe 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 3PO 4,为什么?

18. 解释下列现象:

(1) 用KMnO 4滴定C 2O 42-时,滴入KMnO 4的红色消失速度由慢到快;

(2) 间接碘量法测铜时,若试液中有Fe 3+和AsO 43-,它们都可将I -氧化成I 2,加入NH 4HF 2可消除两者的干扰,解释其中原因。

三、计算题

1.用0.100mol·L -1HCl 滴定0.100mol·L -1NH 3溶液pH=4.00,计算终点误差。已知NH 3的K b = 1.8×10-5

2. 浓度为25.5μg/50mL 的Cu 2+溶液,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进行测定,于波长600nm 处用2cm 比色皿进行测量,测得T=50.5%,求摩尔吸收系数ε、灵敏度指数S 。

3. 在pH=10.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含有0.020 mol·L -1Cu 2+,若以PAN 作指示剂,用0.020 mol·L -1EDTA 滴至终点,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时,游离氨为0.10 mol·L -1,pCuep=13.8;pH=10.00时,1gαY(H)=0.45, 1gK CuY =18.80,1gαCu(OH)=1.70,Cu(NH 3)42+的511~1ββg g 分别为:4.31,7.98,11.02,13.32,12.86)

4. 某硅酸盐试样1.000g 用重量法测得(Fe 2O 3+Al 2O 3)的总量为0.5000g 。将沉淀溶解在酸性溶液中,并将Fe 3+还原为Fe 2+,然后用0.03000mol·L -1K 2Cr 2O 7溶液滴定,用去2

5.00mL 。计算试样中FeO 和Al 2O 3的质量分数。

已知Fe 2O 3的摩尔质量为159.7,Al 2O 3的摩尔质量为101.96,FeO 的摩尔质量为71.85

5. 用0.100mol·L 1-NaOH 滴定0.100mol·L 431PO H -至第一化学计量点,若终点PH 值较化学计量点pH 值高0.5单位,计算终点误差。已知H 3PO 4的p K a1,p K a2 ,p K a3分别为2.16,7.21,12.32

6. 某有色络合物的0.0010%的水溶液在510nm 处,用2cm 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

42.0%,求此有色络合物的摩尔质量。(已知ε=2.5×103L·mol -1·cm -1)

7. 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用0.0020 mol·L 1-EDTA 滴定0.0020 mol·L 1-Pb 2+,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在下列述情况下,终点误差各是多少?

(1)使用HAc-NaAc 缓冲溶液,终点时,缓冲剂总浓度为0.31 mol·L 1-;

(2)使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不与Pb 2+络合) (已知:Pb (Ac )2的

74483291110071051010...,.,.,,-====β=βKa HAc gK pH PbIn 的时)

1gKpbY=18.04,pH=5.0时,1ga Y(H)=6.45

8. 今有25.00mLKI 溶液,用10.00mL0.05000mL -1KIO 3溶液处理后,煮沸溶液以除去I 2。冷却后,加入过量KI 溶液使之与剩余的KIO 3反应,然后将溶液调至中性。析出的I 2用0.1008mol·L -1Na 2S 2O 3溶液滴定,用去21.14mL ,计算KI 溶液的浓度。

9. 计算pH=4.0,含有0.1000mol/L 的草酸溶液和0.0100mol/L EDTA 的溶液中CaC 2O 4的溶解度(K sp CaC 2O 4=2.0x10-9, lgK CaY =10.69, 草酸的解离常数为pKa 1=1.23, pKa 2=4.19, pH=4.0 时lga Y(H)=8.44)

10. 用0.100mol·L -1NaOH 滴定0.100mol·L -1HAc 溶液pH=8.00,计算终点误差。已知HAc 的K a =1.8×10-5

11. 某试液用2cm 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1cm 或3cm 比色皿,T 及A 等于多少?

12.浓度均为0.0100 mol?L -1的Zn 2+,Cd 2+混合溶液,加入过量KI ,使终点时游离I -浓度为1.0 mol?L -1,在pH=5.0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等浓度的EDTA 滴定基中的Zn 2+,计算终点误差。

已知Cd 2+与I -形成络合物,其络合物的lgβ1~lgβ4分别为2.10,3.43,4.49,5.41;pH=5.0时,lg αY(H)=6.45,指示剂变色点pMep=4.80;lgK ZnY =16.5,lgK CdY =16.5

13. Pb 2O 3试样1.234g ,用20.00mL0.2500mol·L -1H 2C 2O 4溶液处理。这时Pb(IV)被还原为Pb(II)。将溶液中和后,使Pb 2+定量沉淀为PbC 2O 4。过滤,滤液酸化后,用0.04000mol·L -1KMnO 4溶液滴定,用去10.00mL 。沉淀用酸溶解后,用同样的KMnO 4溶液滴定,用去30.00mL 。计算试样中PbO 及PbO 2的质量分数。

14. 在1L 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 含0.10 mol Zn2+-EDTA络合物, 溶液的pH=9.0,[NH3]=0.10 mol/L,计算Zn2+的浓度。已知lgK(ZnY)=16.5; 锌氨络离子的lgβ1 -lgβ4 分别为2.27,4.61,7.01,9.06; pH=9.0时lgaY(H) =1.3。

15. 称取含钾试样 0.2102 g, 溶解后沉淀为 K2NaCo(NO2)6, 沉淀经洗涤后溶解于酸中,用 0.02005 mol/L KMnO4滴定 (NO2-→NO3-, Co3+→Co2+) 计耗去18.25 mL。计算 K的质量分数。 [Ar(K)= 39.10]

16. 将一个仅含CaO和CaCO3的混合物(在1200℃)灼烧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质量损失 5.00%, 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Mr(CaCO3)=100.1, Mr(CaO)=56.08]

17. 称取某含铅锌镁试样0.4080g, 溶于酸后,加入酒石酸,用氨水调至碱性,加入KCN, 滴定时耗去0.02060mol/L EDTA 42.20mL。然后加入二巯基丙醇置换PbY,再滴定时耗去0.00765mol/L Mg2+标液19.30mL。最后加入甲醛, 又消耗0.02060mol/L EDTA 28.60mL计算试样中铅、锌、镁质量分数。 [Ar(Pb)=207.2, Ar(Zn)=65.38, Ar(Mg)=24.31]

四、设计题

1. 简述0.1mol/L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步骤。

2.设计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HCl+NH4Cl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并简述其理由。写出主要的步骤和反应方程式。

3. 简述0.1 mol/L碳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步骤。

4. 设计测定Na3PO4+NaOH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并简述其理由。写出主要的步骤和反应方程式。

5. 简述配制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的方法步骤。

6. 设计测定HCl+H3BO3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并简述其理由,写出主要的步骤、反应方程式。已知H3BO3的K a=5.8×10-10

7. 设计测定含有中性杂质的Na2CO3与Na3PO4混合物中二组分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案。用简单流程表明主要步骤、滴定剂、指示剂、结果计算公式。(7分)8. 设计Zn2+-Mg2+混合液中两组分浓度测定方案,举三种络合滴定方法,用简单流

程图表示并指明酸度、介质、指示剂、必要试剂及滴定剂。

分析化学第四版 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 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由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由分子的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 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一般约在10-8 s内返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而发射出的特征谱线形成的光谱称为原子发射光谱; 当基态原子蒸气选择性地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这种选择性地吸收产生的原子特征的光谱称为原子吸收光谱。 3、线光谱和带光谱: 4、光谱项和光谱支项; 用n、L、S、J四个量子数来表示的能量状态称为光谱项,符号为n 2S + 1 L; 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表示为n 2S + 1 L J。 5、统计权重和简并度; 由能级简并引起的概率权重称为统计权重; 在磁场作用下,同一光谱支项会分裂成2J+1个不同的支能级,2J+1称为能级的简并度。 6、禁戒跃迁和亚稳态; 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若两光谱项之间为禁戒跃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具有较长的寿命,原子的这种状态称为亚稳态。 7、 8、 9、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是物质的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辐射激发至单重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的二次辐射。 荧光是由单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光辐射, 磷光是单重激发态先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再由三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 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受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 10、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是入射光子与溶液中试样分子间的非弹性碰撞引起能量交换而产生的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形成的光谱。 第四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铬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重铬酸钾)(浓硫酸)和(水),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洗液可重复使用. 2.洗液用到出现(绿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 3.比色皿等光学仪器不能使用(去污粉),以免损伤光学表面. 4.电烘箱烘干玻璃仪器的适宜温度为(105~120℃),时间为(1小时) 5.干燥器底部最常用的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硅胶可以烘干重复使用. 6.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水)或(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可能打开. 7.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天平理想的室温条件是20±2℃,相对湿度为45~60%;理化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6℃)内,湿度应保持在(55~75%) 。 8.化验室内有危险性的试剂可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品)和(强腐蚀剂)三类. 9.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经过数据处理来决定(取舍) 。 10.准确度的大小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表示. 11.化验室大量使用玻璃仪器,是因为玻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绝缘性能. 12.带磨口的玻璃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应(用纸垫上)以防止时间久后,

塞子打不开. 13.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 14.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在取完试剂后要(盖紧塞子),还应该用(蜡)封口 15.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 16.玻璃仪器的干燥方式有(晾干)(烘干)(热或冷风吹干)三种. 17.石英玻璃的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耐(酸)性能好,能透过(紫外线),在分析仪器中常用来作紫外范围应用的光学元件. 18. 不同试样的分解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融)两种. 19. 溶解试样时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 20. 熔融试样就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21. 用氢氟酸分解试样应在(铂)或(聚四氟乙烯塑料)器皿中进行.. 22.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步骤. 23.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滤纸进行过滤,又称为(无灰)滤纸. 24. 玻璃砂芯漏斗在使用前,先用(强酸)处理,然后再用(水)洗净,洗涤时,通常采用(抽滤)法,该漏斗耐(酸),不耐(碱). 25. 干燥器底部放干燥剂,最常用的干燥剂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

最新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精】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分析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 根据%100?T E = E a r 可得 % 2.0%1001000.00002.01.0±=?±= E g g g r %02.0%1000000.10002.01±=?±= E g g g r 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 E = E a r 可得 % 1%100202.02±=?±= E mL mL mL r %1.0%1002002.020±=?±= E mL mL mL r 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5答::0.36 应以两位有效数字报出。 6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7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8答::甲的报告合理。因为在称样时取了两位有效数字,所以计算结果应和称样时相同,都取两位有效数字。 9 解 : 根 据 方 程 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4H 2O 可知, 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 g m 13.007.1262 020 .01.01=??= 相 对 误 差 为 %15.0%10013.00002.01=?= E g g r 则相对误差大于0.1% ,不能用 H 2C 2O 4 ·H 2 O 标定0.1mol ·L -1 的NaOH ,可以 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作为基准物来标定。 若改用KHC 8H 4O 4为基准物时,则有: KHC 8H 4O 4+ NaOH== KNaC 8H 4O 4+H 2O 需KHC 8H 4O 4的质量为m 2 ,则 g m 41.022.2042 020 .01.02=??= %049.0%10041.00002.02=?= E g g r 相对误差小于0.1% ,可以用于标定NaOH 。 10答:乙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因为从两人的数据可知,他们是用分析天平取样。所

分析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7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莫尔(Mohr)法和佛尔哈德(Volhard)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a,则换算成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宜选用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 指示剂变色范围p H 苯胺黄 1. 3 — 3. 2 甲基橙 3. 1 — 4. 4 甲基红 4 .4 — 6. 2 9.7 酚酞8. 0 — 10.0 8 硝胺11.0 —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 200 标准溶液加入量%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差吸光 光度法与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1×10-2,K a2= 1×10-6,K a3= 1×10-12。用NaOH标准 溶液滴定时有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6、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相等 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 随机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 2. 在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出现系统误差的是(B) A.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因而使最后的灰分加大 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 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 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3. 下述有关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 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 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 C. 纵坐标y值代表概率,它与标准偏差σ成正比,σ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 D.分布曲线以x=μ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

4.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D)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域的概率为90%; 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5.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氮肥试样中的含量,其百分含量为%,%,%,%,%,结果的平均偏差是(B)% A. 0.15 B. 0.05 C. D. 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A) A. F检验 B. t检验 C. Q检验 D. 格鲁布斯法 7.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采用(D) A. F检验 B. t检验 C. 方差分析 D. 格鲁布斯法 8. 两位分析工作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判断两位分析人员所测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 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一.填空: √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 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 二.选择: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 其意义是 (A)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

(B)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 (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 (D)在此区间包含μ值的概率为95% 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 √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0.5g 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 三.判断: √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 (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 (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 (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 √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 (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最新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某三元酸H3A的p K a1= 3.96、p K a2= 6.00、p K a3= 10.02,则0.10 mol/L Na3A溶液的pH是-----------------------------------------------------------------------------------------------------------( ) (A) 8.01 (B) 10.02 (C) 11.51 (D) 12.51 (C) 2分(0302) HPO42-的共轭碱是---------------------------------------------------------------------------------(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2 分(0302) (C) 1分(0307) 0307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 (A) NaCl (B) NaHCO3 (C) NH4Cl (D) Na2CO3 1分(0307) 0307 (D) 2 分(0309) 水溶液呈中性是指--------------------------------------------------------------------------------( ) (A) pH = 7 (B) [H+] = [OH-] (C) pH+pOH = 14 (D) pOH = 7 2 分(0309) (B) 2分(0314) 0314 某MA2型(M2+、A-)电解质溶液,其浓度c(MA2) = 0.10mol/L,则该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0.10 mol/L (B) 0.30 mol/L (C) 0.40 mol/L (D) 0.60 mol/L 2分(0314) 0314 (B) 2分(0321) 0321 在磷酸盐溶液中,HPO42-浓度最大时的pH是-----------------------------------------------( ) (已知H3PO4的解离常数p K a1 = 2.12, p K a2= 7.20, p K a3 = 12.36) (A) 4.66 (B) 7.20 (C) 9.78 (D) 12.36 2分(0321) 0321 (C) 2分(0339)

分析化学课后题答案(4)

5.1 计算 pH=5 时 EDTA 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 EDTA 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 0.0200mol ·L-1,则[Y 4- ] 为多少? 5.2 pH=5 时,锌和 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 EDTA 的浓度皆为10-2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 时,能否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 Zn2+? 答案:查表 5-2: 当 pH=5.0 时, lgαY(H)=6.45,Zn2+与 EDTA 浓度皆为 10-2mol·L-1, lgK ’=lgK 稳- lgα Y(H) =16.50-6.46=10.05 ﹥8,可以滴定。 5.3假设Mg2+和 EDTA的浓度皆为 10-2mol·L-1,在 pH=6 时,镁与 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 条件下能否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 Mg 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 pH 。 答案:(1)查表 5-2:当pH=6.0时,lgα Y(H) =4.65,lgK’=lgK稳 - lgα Y(H) =8.69-4.65=4.04, lgK ’﹤ 8,∴不能滴定 (2)lg αY(H)= lgK稳 -8=0.69,查表 5-2 得 pH ≈9.6。 -13+2+ 5.4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0.01 mol· L的Fe和Fe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2)Fe2+: lgαY(H)= lgK稳 -8=14.33-8=6.33 ,查表 5-2 得 pH ≈5.1 5.5 计算用 0.0200 mol· L -1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 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答案:(1)lgα Y(H) = lgcK稳 -6=lg(0.0200 × 10 18.80)-6=11.1,查表5-2得pH≈2.8 5.5 计算用 0.0200 mol· L -1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 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答案:( 1) lgαY(H)= lgcK稳 -6=lg(0.0200 × 1018.80)-6=11.1,查表5-2得pH≈2.8 5.6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 100mL 溶液。吸取 25mL ,在 pH ﹥12 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24.90mL 。试计算:

分析化学试题

习题 1.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 (1)CaCl2;(2)BaCl2; (3)FeC12(4)NaCl+Na3PO4; (5)NH4Cl;(6)NaCl+Na2SO4 (7)Pb(NO3)2 + NaCl。 答: (1)三种方法均可。 (2)由于Ba2+与Cr2O42-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采用莫尔法时,应先加入过量的Na2SO4。也可采用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3)吸附指示剂。 (4)铁铵矾指示剂。 (5)铁铵矾指示剂,采用莫尔法须控制~。 (6)铬酸钾指示剂。 (7)铁铵矾指示剂或吸附指示剂。 2.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 (1)pH= 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2)若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 (3)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 (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 (5)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3标准溶液。答: (1)结果偏高。因为pH≈4时,CrO42-的酸效应较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CrO4沉淀出现过迟。 (2)结果偏高。因为在pH≈10时,溶液中NH3型体的浓度较高,形成Ag-NH3络合物,需加入过量的Ag+才能出现终点,故结果偏高。

(3)结果偏低。因为AgCl对曙红的吸附能力大于待测Cl-, 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前,就有一部分指示剂阴离子取代Cl-进入到吸附层,使终点提前。 (4)结果偏低。因为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那么AgCl沉淀将发生转化,成为AgSCN,消耗过多滴定剂SCN-,由于是返滴定,故结果偏低。 (5)结果偏低。这是由于Fe3+将氧化I-为I2,消耗了部分I-,使测得的结果偏低。 3. 分别计算mol·L-1 KMn04和mol·L-1 K2Cr2O7在H+浓度为mol·L-1介质中,还原一半时的电势。计算结果说明什么(已知=V,= V)(参考答案) 答: mol·L-1 K2Cr2O7还原至一半时,= mol·L-1 ,= 2[] = mol·L-1 说明对称电对滴定到50%时的电势等于条件电势;而不对称电对滴定到50%时的电势不等于条件电势。 < 4. 计算pH=,含有未络合EDTA浓度为mol·L-1时,Fe3+/Fe2+电对的条件电势。(已知pH=时,lgαY(H)=,=V)(参考答案) 答: 已知lg K Fe(III)Y = ; lg K Fe(II)Y =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分析化学实验)

2分(1301) 1301 下表中的各种试剂按其纯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代号 1 2 3 4 规格分析纯化学纯实验纯优级纯 (A) 1 , 2 , 3 , 4 (B) 4 , 1 , 2 , 3 (C) 4 , 3 , 2 , 1 (D) 4 , 2 , 1 , 3 2分(1301) 1301 (B) 2分(1302) 1302 重量法测定铁时,过滤Fe(OH)3沉淀应选用--------------------------------------------------( ) (A)快速定量滤纸(B)中速定量滤纸 (C)慢速定量滤纸(D)玻璃砂芯坩埚 2分(1302) 1302 (A) 2分(1303) 1303 重量法测定氯时,过滤AgCl沉淀选用-------------------------------------------------------( ) (A)快速定量滤纸(B)中速定量滤纸 (C)慢速定量滤纸(D)玻璃砂芯坩埚 2分(1303) 1303 (D) 2分(1304) 1304 体积比为1:1的HCl溶液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mol/L , 体积比为1:2的H2SO4溶液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mol/L。 2分(1304) 1304 6 , 6 2 分(1305) 各级试剂所用标签的颜色为(填A,B,C,D) (1) 优级纯_____________ (A)红色 (2) 分析纯_____________ (B)黄色 (3) 化学纯_____________ (C)蓝色 (4) 实验试剂____________ (D)绿色 2 分(1305) 1. D 2. A 3. C 4. B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及详解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考题答案 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误差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偏差表示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准确度就高,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即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好,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好。 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 答:系统误差。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系统误差。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 答:系统误差。进行校正或换用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答:系统误差。分离杂质;进行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答:随机误差。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系统误差。做空白实验或提纯或换用分析试剂。 3 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个更合理? 答:标准偏差。因为标准偏差将单次测定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增加平行测定次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减少偶然误差。通过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方法可消除系统误差。 5 某铁矿石中含铁%,若甲分析结果为%,%,%,乙分析得%,%,%。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答:通过误差和标准偏差计算可得出甲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的结论。 x 1 = ++÷3 =(%) x 2 = ++ ÷3 = (%) E 1=- =(%) E 2=- = (%) %030.01 /)(1)(222 1=-∑-∑= --∑= n n x x n x x s i %045.01 /)(222=-∑-= ∑n n x x s i 6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同一矿物中的含硫量。每次取样3.5 g ,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 甲:%,% 乙:%,% 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答:甲的分析报告是合理的。因为题上给的有效数字是两位,回答也应该是两位。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I 分析化学概论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D ) (A)0.060 (B)0.0600 (C)pH = 6.009 (D)0.6000 2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三位的是(C) (A)4.00×10-5 (B)0.400 (C)0.004 (D)p K a = 4.008 3 为了消除0.0002000 kg 中的非有效数字,应正确地表示为(D) (A)0.2g (B)0.20g (C)0.200g (D)0.2000g 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B) (A)0.2500 (B)0.0025 (C)2.005 (D)20.50 5 下面数据中含有非有效数字的是(A) (1) 0.02537 (2) 0.2009 (3) 1.000 (4) 20.00 (A)1,2 (B)3,4 (C)1,3 (D)2,4 6 下列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 (1) 0.068 (2) 0.06068 (3) 0.6008 (4) 0.680 (A)1,2 (B)3,4 (C)2,3 (D)1,4 7在下列数据中,两位有效数字的是(B) (2) 0.140 (3) 1.40 (3) K a=1.40×10-4 (4) pH=1.40 (A)1,2 (B)3,4 (C)1,4 (D)2,3 如果是等式,有效数字就是从小数点开始的(前提是小数点前面不是零),如多是单纯的数字,就不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8 用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C) (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mL 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 9 用25 mL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C) (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2 分(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A r(Ca) A r(Ca) (A) ─────(B) ────── M r(CaC2O4) M r(CaCO3) A r(Ca) M r(CaC2O4) (C) ────(D) ───── M r(CaO ) A r(Ca ) 2 分(1001) (C) 2分(1002) 1002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A) M r(As2O3)/M r(AgCl) (B) 2M r(As2O3)/3M r(AgCl) (C) 3M r(AgCl)/M r(As2O3) (D) M r(As2O3)/6M r(AgCl) 2分(1002) 1002 (D) 2 分(1003)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A r(Cl) = 35. 5, M r(AgCl) =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2 分(1003) (B) 2分(1004) 1004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B) 1% (C) 0.1%(D) 0.03% 2分(1004) 1004 (A) 2分(1005) 1005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分(1005) 1005 M r(As2O3)/6M r(AgCl)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思考题: 1.铵盐中氮的测定为何不采用NaOH直接滴定法 答:因NH4+的K a=×10-10,其Ck a<10-8,酸性太弱,所以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 2. 为什么中和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则以甲基红作指示剂 答:甲醛试剂中的甲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可完全将甲酸中和,若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指示剂变为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而甲酸不能完全中和。铵盐试样中的游离酸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时,铵盐就有少部分被滴定,使测定结果偏高。 中含氮量的测定,能否用甲醛法 答:NH4HCO3中含氮量的测定不能用甲醛法,因用NaOH溶液滴定时,HCO3-中的H+同时被滴定,所以不能用甲醛法测定。 实验五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思考题: 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以HCl标准溶液连续滴定。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

(1) V 1=0 V 2>0(2)V 1>0 V 2=0(3)V 1>V 2(4)V 10时,组成为:HCO 3- ② V 1>0 V 2=0时,组成为:OH - ③ V 1>V 2时,组成为:CO 32-+ OH - ④ V 1

分析化学题库

第一章 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信息科学。(对) 2.分析化学的任务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错) 3.分析化学被称为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对) 4.分析化学是一门学科,仪器分析也是一门学科。(错) 1.2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选择 填空: 1.分析化学根据测定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2.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两类分析方法。 3.按照式样用量,称取样品质量高于(0.1g)为常量分析,小于(0.1mg)为超微量分析。 4.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6 滴定分析法概述 单选: 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C) A.化学计量点 B. 滴定误差 C. 滴定终点 D. 滴定分析 2.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A)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 反应必须有颜色 C. 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必须是1:1反应 D. 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3. EDTA 滴定+3Al 、+2Zn 、+2Pb 混合液中的+ 3Al ,应采用(B )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4. 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石灰石中钙的含量时,应采用的滴定方式是(D )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填空: 1. 在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可能恰好相符,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1. 滴定误差指(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吻合造成的分析误差)。 2. 由于(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等滴定方法式的应用,大大扩展了滴定分析的应用范围。 2.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该具备4个条件是(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定量进行)、(速度快)和(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简答: 1. 什么是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是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或者是用被滴定物质滴加到标准溶液中),直到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完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的分析方法 2. 简述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反应必须定量的进行; 反应必须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反应必须具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 简述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某种或某些组分的含量。要完成一项定量分析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取样;(2)试样分解及分析试液的制备;(3)分离及测定;(4)分析结果的评价 1.7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武大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第五版)

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 思考题 1、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物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镍币中含有少量铜、银。欲测定其中铜、银的含量,有人将镍币的表层擦洁后,直接用稀HNO3溶解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根据称量镍币在溶解前后的质量差,确定试样的质量。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试液中铜、银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 3、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镍币、玻璃 答:锡青铜:HNO3 ;高钨钢:H3PO4;纯铝:HCl;镍币:HNO3 ;玻璃:HF。 4、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铬铁矿、金红石、锡石、陶瓷 答:铬铁矿:Na2O2熔剂,铁、银、刚玉坩埚 金红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 锡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 陶瓷:碱性熔剂,铁、银、刚玉坩埚 5、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 答:用NaOH溶解试样,Fe,Ni,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基体分离。 6、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应分别选择什么方法分解试样? 答:测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2SiO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时,用HF酸溶解试样,使Si以SiF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Al,Ca,Mg,Ti的含量。 7、分解物及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8、误差的正确定义是(选择一个正确答案)(C) a、某一测量使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 b、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 c、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 d、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

分析化学练习试题与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 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 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 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 D.Na2CO3+NaHCO3 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B ) A.沉淀分离法B.控制酸度法C.配位掩蔽法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B ) A.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氧化变质现象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 C ) A.邻二氮菲B.淀粉指示剂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

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 C ) [已知E φ(MnO 4 /Mn 2+)=1.51V ,E φ(Fe 3+/Fe 2+)=0.77V] A .320.0 B .3.4×1012 C .5.2×1062 D .4.2×1053 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 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D ) A .Br - B .Cl - C .CN - D .I - 9.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 B ) A .PH 为11—13 B .PH 为6.5—10.0 C .PH 为4—6 D .PH 为1— 3 10.用BaSO 4沉淀法测S 2-时,有Na 2SO 4共沉淀,测定结果 ( A )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 2O 3,以Fe 3O 4表示分 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 C ) A .34 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 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 A .Ax B .As C .As -Ax D .Ax -As 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 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 A ) A .T 2 B .T/2 C .2T D 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 A .3.00 B .5.00 C .9.00 D .1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