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脊液常规操作规程

脑脊液常规操作规程

脑脊液常规操作规程
脑脊液常规操作规程

1.检验目的

指导脑脊液(CSF)常规测定。

2.方法原理

2.1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中的无色透明液体。由于脉络丛上皮细胞对血浆

中各种物质的选择性分泌和超滤作用,血浆中各种成分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各有不同。其中最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是氯、钠、镁离子及乙醇;其次为清蛋白、葡萄糖、钙离子、乳酸、氨基酸、尿素和肌酐;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某些药物、胆红素、胆固醇则极难或不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如感染、炎症、肿瘤、外伤、水肿和阻塞等都可以引起脑脊液成分的改变。通过对脑脊液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和免疫学检查及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2.2脑脊液(CSF)常规测定内容包括:颜色、性状、有核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潘

氏试验、细菌等。

2.3潘氏(pandys)试验:CSF中的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

色混浊或沉淀。

3.方法性能参数(如线性、检出限、测量区间、不确定度、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和特Array

4.标本类型

4.1标本类型:新鲜CSF。

4.2标本拒收条件:拒收延迟室温2h、冷藏6h未送达标本。

4.3标本保存与稳定性:一般室温1h内完成检验,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细胞计数

及分类检查。

5.要求的容器、防腐剂或添加物、仪器、试剂或分析系统

5.1标本容器:BD无促凝成分红头管或洁净干燥带盖玻璃管。

5.2试剂

5.2.1试剂组分:

5.2.2 试剂存储和有效期:

5.3仪器:OLYMPUS光学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

6. 校准程序(计量学溯源性)

不适用

7. 质量控制,控制品使用水平和频率,允许限的纠正措施

不适用

8. 程序步骤

8.1一般性状检查:轻轻混匀CSF,观察量、颜色、有无凝块和透明度(一般细胞数≥300 /μl个时或蛋白增加可产生混浊),并记录。

8.2显微镜检查

8.2.1细胞计数(无凝块标本)

(1)清或微混标本:a) 混匀后直接冲入计数池,计数四角四大方格内细胞总

数(包括RBC,NUCL)。

b) 用白细胞稀释液作1:1稀释,计数有核细胞数

c) 红细胞数=细胞总数-有核细胞数

(当白细胞数≥30个/μl时,在白细胞计数池中直接分类至少50个白细胞)

(2)混浊及以上标本:

a)稀释标本:于清洁试管中按上表进行稀释,用以计数细胞总数;

b)溶解RBC:于清洁试管中按上表进行稀释,用以计数有核细胞数;

c)冲池;计数

d)红细胞数=细胞总数-有核细胞数

8.2.2 有凝块或粘稠标本:

(1)用吸管旋转并挤压凝块,挤出里面的液体及细胞。

(2)2000rpm×5min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渣。

(3)混匀沉渣,涂片,用高倍镜观察NUCL、RBC。

(4)报告每高倍镜视野的红细胞和有核细胞数。

8.2.3离心获取沉渣和上清液:将完成计数的CSF离心,2000rpm×5min离心,吸出上

清液于另一试管,并在试管上编号。

8.2.4瑞氏染色:当NUCL>106/μl时进行操作。将沉渣混匀涂片,厚薄根据有核细

胞数而定,血性标本可考虑推片。待干后,瑞氏染色进行分类(分 100个NUCL);如见有不能分类细胞或怀疑有恶性细胞时,应请示

上级主管,由有经验的上级主管进行分析,并在报告时另行描述报

告,如脑膜白血病或肿瘤细胞等。

8.3潘氏试验

8.3.1试验操作:取小试管一支,加入10%的石碳酸水溶液约5ml,用一次性吸管

加一滴CSF上清液立即在黑色背景灯照下观察结果。

8.3.2结果判定:阴性:清晰透明。

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阳性(+):灰白色云雾状。

(2+):白色浑浊。

(3+):白色浓絮状沉淀。

(4+):白色凝块。

9. 计算结果原理

9.1颜色

9.1.1红色:常见于穿刺损伤或出血性病变。

为区别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穿刺损伤应注意:

(1)离心沉淀后:如上层液体呈黄色,隐血试验阳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

血,且出血时间已经超过4小时。如上层液体澄清无色,红细胞均沉

管底,多为穿刺出血或因病变所致的新鲜出血。

(2)红细胞皱缩,不仅见于陈旧性出血,在穿刺损伤引起出血时也可看

到,因脑脊液渗透压较血浆高所致。

9.1.2黄色:可因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椎管梗阻、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

脑膜炎、重症如核黄疸等引起。

9.1.3白色或灰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加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9.1.4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9.1.5绿色:可见于绿脓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高胆红

素血症和脓性脑脊液。

9.2透明度:脑脊液混浊程度与细胞数量有关,脑脊液中细胞数超过300×10/L时,可出现

混浊。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含大量微生物也可产生混浊。

9.3凝固性: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小时后,标本表面有纤细的网膜形成。蛛网膜下腔

梗阻时,可产生黄色胶冻状。

9.4潘氏试验:有脑组织和脑脊髓膜疾患时常成阳性反应如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梅毒性中

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炎等。脑出血时多呈阳性反应,

如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呈阳性反应。

9.5细胞分类:

9.5.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CSF,细胞可增多,其增多的程度及细胞的种类与病变的

性质有关。

9.5.2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结核性或霉菌性脑脊髓膜炎时,细胞数可中度增加,

常以淋巴细胞为主。

9.5.3细菌感染时(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9.5.4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9.5.4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内可见多数红细胞。

10. 生物参考区间

(正常脑脊液中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之比约为7:3,可含极少中性粒细胞)。

11.警告值、危急值(适用时)

12.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

13.对超出可报告范围的结果的处理

13.1如检到细菌时应建议培养确认。

13.2有不能分类细胞,应请示上级主管,并另行描述报告,如脑膜白血病或肿瘤细胞。

14.实验室解释

15.安全防护措施

15.1所有样品按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标本处理。

15.2测定完成后,上清液及沉渣试管于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4小时以上,倒入

医疗废物下水槽,由医院统一消毒处理;塑料试管或容器等容器等医疗废弃物倒入

黄色医疗垃圾袋,贴上标签并封口,由医院统一销毁处理。

15.3原液保存48小时或以上,倒入黄色医疗垃圾袋,贴上标签并封口,由医院统一销

毁处理,并做记录。

16.最常见的误差源。

手工操作,主观性较强,细胞鉴别需要有经验。

17.方法的局限性(如乳糜血、溶血、高胆红素血等干扰影响、交叉反应等)

18.参考文献

18.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19.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20.SOP涉及的记录与表格

脑脊液检查正常指标

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常规检验: 1、(CSF)颜色检查 [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2、透明度检查 [正常参考值] 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3、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临床意义] 1.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4、蛋白定性试验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 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 ++):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5、葡萄糖半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1-5管或2-5管阳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 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6、细菌及寄生虫检查 [正常参考值] 阴性。

腹腔镜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方案

腹腔镜诊疗常规与操作规范 初级手术(成熟定型类) 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适应证] 1)有症状的胆囊疾病(结石、息肉、胆囊炎等)2)无症状但伴有糖尿病的胆囊疾病(结石直径大于2cm、陶瓷胆囊等) [禁忌证] 1)伴发急性重症胆管炎和/或急性重症胰腺炎 2)伴有重度肝硬变、门脉高压症 3)伴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 4)伴有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5)心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难以耐受手术及麻醉 6)早期和晚期妊娠

7)高度怀疑的中晚期胆囊癌 [术前准备] 除开腹胆囊术的常规术前准备外,建议术前一日服用缓泻剂(20%甘露醇250ml加1000ml水或番泻叶1 0~20克冲饮),旨在清理全消化道内的积气及内容物,以便术中使用中压气腹(10~12mmHg),并有利于暴露手术野及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 [麻醉方式、病人体位、仪器设置与手术人员站位] 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也可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体位在造气腹时取平仰卧位,插入腹腔镜探查全腹后改为头高脚低的左倾体位。监视器等仪器设备置于患者右肩水平,如有条件也可在左肩水平另放一台监视器。术者与扶镜手站在患者左侧,一助与器械护士站在患者右侧。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造气腹并置入穿刺套管:脐上缘或脐下缘做一1cm皮肤切口,Veress气腹针常规造气腹,使腹内压达到设定的10~15mmHg。同一戳口插入10mm套管,插入腹腔镜探查全腹腔。将病人体位摇至头高、右侧高后,直视下置入剑突下10mm穿刺套管作为主操作孔,右侧肋缘下和腋前线上置入两枚5mm穿刺套管,引入5mm抓钳。 2)牵引显露胆囊:探查胆囊周围,如有粘连,用电钩或弯分离钳接电钩边止血边予以分离。然后分别向上外、下外牵引胆囊底和胆囊颈部。 3)解剖Calot三角:先用电钩分离胆囊颈部前后叶的肝床系膜以松解Calot三角,再用可转杆弯分离钳接电凝,撕剥与点凝相结合紧靠胆囊颈部分别解剖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直至明确看到二者在胆囊壁上的管脉分离征。先在胆囊管远端尽量在胆囊-胆囊管交

脑脊液常规

1.项目名称 脑脊液常规 (1)标本处理 1.标本送验必须及时,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检验。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葡萄糖分解使含量降低;病原菌破坏或溶解。 2.细胞计数管应避免标本凝固,遇高蛋白标本时,可用EDTA盐抗凝。 (2)一般性状检查 主要观察颜色与透明度,可记录为水样透明、白雾状浑浊、微黄浑浊、绿黄浑浊、灰白浑浊等。脓性标本应立即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检查细菌,并应及时接种培养基。 1)红色: 如标本为血性,为区别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穿刺性损伤,应注意: (1)将血性脑脊液试管离心沉淀(1500r/min),如上层液体呈黄色,隐血试 验阳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血的时间已超过4h。如上层液体澄 清无色,红细胞均沉管底,多为穿刺损伤或因病变所致的新鲜出血。 (2)红细胞皱缩,不仅见于陈旧性出血,在穿刺外伤引起出血时也可见到。 因脑脊液渗透压较血浆高所致。 2)黄色: 除陈旧性出血外,在脑脊髓肿瘤所致脑脊液滞留时,也可呈黄色。黄疸患者的 脑脊液也可呈黄色。但前者呈黄色透明的胶冻状。 3)米汤样: 由于白(脓)细胞增多,可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4)绿色: 可见于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5)褐或黑色: 见于侵犯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肉瘤。 (3)潘氏(Pandy)球蛋白定性试验

[原理] 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试剂] 5%苯酚溶液: 取纯苯酚25m1,加蒸馏水至500m1,用力振摇,置37℃温箱内1—2天,待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保存。 [操作] 取试剂2—3m1,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l一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土):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十):灰白色云雾状。 阳性(2十):白色浑浊。 强阳性(3十):白色浓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4十):白色凝块。 [临床意义] 正常时多为阴性。有脑组织和脑膜疾患时常呈阳性反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性脑炎等。脑出血时多呈强阳性反应,如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呈阳性反应。 (4)细胞计数 1)细胞总数 [器材及试剂] 1.细胞计数板; 2.红细胞稀释液(配法同血液红细胞稀释液)。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常规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适应证】 1.育年龄妇女,自愿要求放置而无禁忌证者,均可以放置。 2.禁忌避孕而禁忌证者。 【禁忌证】 1.器官炎症,如急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急性炎症及性传播疾病。 2.频发、月经过多(左旋炔诺酮-IUD例外)或有阴道出血者。 3.器官畸形,如双子宫、子宫纵隔等。 4.器官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慎用 5.全身疾病的急性期。 6.深度小于55Cm或大于9Cm者不宜放置(人工流产术同时和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固定 式IUD者例外)。 7.颈内口过松(固定式IUD除外)或重度狭窄。 8.脱垂Ⅱ度以上者。 9.或可以妊娠者,须等终止妊娠后再放。 10.妊娠或葡萄胎病史者慎用。 11.产术中出血过多,怀疑胎盘组织残留或感染可能者。 12.铜过敏或可疑对铜过敏者不宜放节育器。 13.中度贫血,Hb<90g/L者慎用(左旋炔诺酮-IUD及吲哚美辛IUD 除外)。

14.严重痛经者慎用(左旋炔诺酮-IUD除外)。 15.产后42天,如事恶露未净或会阴伤口未愈者,应暂缓放置。【放置时间】 1.月经千净3~7天之内。 2.哺乳期闭经或可疑妊娠者,应在排除妊娠后放置。 3.正常产后42天,恶露已干净,子宫恢复正常者。 4.早孕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即刻放置(子宫收缩不良、出血过多、有感染可能或组织残留者暂不放)。 5.药物流产后月经恢复正常后。 6.自然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转经后子宫已恢复正常者。 7.剖宫产术后6个月根据情况考虑放置。 8.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交后5天内放置。 【术前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及避孕史。 2.检查常规妇科检查及阴道清洁度、滴虫、真菌枪检查。如有炎症,治疗正常后放置。 3.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 4.做好术前咨询,受术者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5.术前测体温(超过37.5℃,暂时不放置)。 6.术前排空膀胱。 7.宫内节育器的选择,根据宫腔深度。 【手术注意事项】 1.术前必须查清子宫大小,位置和倾屈度,以防子宫穿孔。

脑脊液常规详细

常规检验 颜色检查 (CSF) [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得脑 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得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得重症黄疽; 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得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透明度检查 [正常参考值]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新生儿:(0—30)×106/L。 [临床意义] 1、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蛋白定性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 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 ++):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 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 葡萄糖半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1-5管或2-5管阳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 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 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 梅毒、脑瘤、低血糖等。 细菌及寄生虫检查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有细菌,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常由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病程较慢得脑膜炎常由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 等引起、 2.脑脊液中若发现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等,可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或脑型肺吸虫病等、 细胞分类 (DC)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无或少量; 淋巴及单核细胞:少量; 间皮细胞:偶见; 其她细胞:无、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 3、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 脑脓肿、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

体液常规和生化操作规程及临床意义

脑脊液常规检查 一、标本的采集: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小瓶(或试管)中, 每瓶1~2ml即可,第一瓶做细菌学检查,第2瓶做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3瓶做细胞计数。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化验,一般不能超过1小时。因为放置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 1、细胞破坏或沉淀,与纤维蛋白凝集成块,导致细胞分布不均 而使计数不准确; 2、细胞离体后迅速变形乃至渐渐消失,影响分类计数; 3、葡萄迅速分解,造成含糖量降低; 4、细菌溶解,影响细菌的检出。 二、一般性状检查:外观颜色及透明度。 1、血性标本的区分:离心后,上层液体为黄色,隐血试验为阳 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血已经超过4小时。如上层 液体澄清无色,红细胞沉降于管底,多为穿刺损伤或因病变 所致的新鲜出血。 2、黄色:除陈旧性出血外,在脑脊髓肿瘤所致脑脊液滞留时, 也可呈黄色。黄疸患者的脑脊液也可呈黄色。 3、米汤样:由于白(脓)细胞增多,可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 起的脑膜炎。 4、绿色:可见于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 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侵犯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 6、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混。 三、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 5、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 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6、操作:取饱和石炭酸溶液2~3ml,置于小试验管内,用毛细 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7、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弱阳性(呈微白 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阳性(灰白色云雾状或 白色浑浊)、强阳性和最强阳性(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凝块)。 8、注意事项: (1)红细胞过多时,须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进行试验; (2)试验中所用试管和滴管必须十分洁净,否则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3)饱和石炭酸试剂如不纯,可引起假阳性反应;室温低于10℃,饱和石炭酸饱和度低,亦可引起假阴性结果。 四、临床意义:正常多为阴性。有脑组织和脑膜疾患时常呈阳性反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炎等等。脑出血时多呈×阳性反应,如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阳呈性反应。 五、白细胞计数: 1、对澄清脑脊液:小试管内放入冰醋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之欧阳学文创作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诊疗常规和操作常 规 欧阳学文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适应证】 1.育年龄妇女,自愿要求放置而无禁忌证者,均可以放置。 2.禁忌避孕而禁忌证者。 【禁忌证】 1.器官炎症,如急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急性炎症及性传播疾病。 2.频发、月经过多(左旋炔诺酮-IUD例外)或有阴道出血者。 3.器官畸形,如双子宫、子宫纵隔等。 4.器官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慎用 5.全身疾病的急性期。 6.深度小于55Cm或大于9Cm者不宜放置(人工流产术同时和有剖宫产史者放置及固定 式IUD者例外)。 7.颈内口过松(固定式IUD除外)或重度狭窄。 8.脱垂Ⅱ度以上者。 9.或可以妊娠者,须等终止妊娠后再放。 10.妊娠或葡萄胎病史者慎用。 11.产术中出血过多,怀疑胎盘组织残留或感染可能者。

12.铜过敏或可疑对铜过敏者不宜放节育器。 13.中度贫血,Hb<90g/L者慎用(左旋炔诺酮-IUD及吲哚美辛IUD除外)。 14.严重痛经者慎用(左旋炔诺酮-IUD除外)。 15.产后42天,如事恶露未净或会阴伤口未愈者,应暂缓放置。【放置时间】 1.月经千净3~7天之内。 2.哺乳期闭经或可疑妊娠者,应在排除妊娠后放置。 3.正常产后42天,恶露已干净,子宫恢复正常者。 4.早孕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即刻放置(子宫收缩不良、出血过多、有感染可能或组织残留者暂不放)。 5.药物流产后月经恢复正常后。 6.自然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转经后子宫已恢复正常者。 7.剖宫产术后6个月根据情况考虑放置。 8.用于紧急避孕,在无保护性交后5天内放置。 【术前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及避孕史。 2.检查常规妇科检查及阴道清洁度、滴虫、真菌枪检查。如有炎症,治疗正常后放置。 3.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 4.做好术前咨询,受术者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5.术前测体温(超过37.5℃,暂时不放置)。 6.术前排空膀胱。

脑脊液常规详细

脑脊液常规详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常规检验 颜色检查 (CSF) [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透明度检查 [正常参考值] 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临床意义] 1.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脑水肿等。 蛋白定性试验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 等。 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 ++):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 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等。 葡萄糖半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1-5管或2-5管阳性。

[知识]脑脊液检查正常指标

[知识]脑脊液检查正常指标 脑脊液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常规检验: 1、 (CSF)颜色检查 [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2、透明度检查 [正常参考值] 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4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3、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0-8)×106/L;

新生儿:(0-30)×106/L。儿童:(0-15)×106/L; [临床意义] 1(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4、蛋白定性试验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 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 ++):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 5、葡萄糖半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1-5管或2-5管阳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 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 6、细菌及寄生虫检查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有细菌,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常由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病程较慢的脑膜炎常由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等引起。

脑脊液详解(内容清晰)

脑脊液详解 脑脊液蛋白定量 脑脊液蛋白定量介绍: 脑脊液蛋白定量有助于反映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疾病时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特点。脑脊液蛋白定量正常值: 成人:腰池150~450mg/L,小脑延髓池150~250mg/L,脑室内50~150mg/L; 新生儿:400~1200mg/L; 老年人:300~600mg/L。 脑脊液蛋白定量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可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各类中枢神经疾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 疾病蛋白质(mg/L); 细菌性脑膜炎 800~5000 ; 隐球菌性脑膜炎 250~2000; 病毒性脑膜炎 300~1000 ; 脑炎 150~1000; 肿瘤 150~2000(常正常); 脊髓肿瘤 1000~2000; 脑出血 300~1500 ; 神经梅毒500~1500; 多发性硬化症 250~500 ; 结核性脑膜炎 500~3000;

脑脓肿 200~1200 ; 脊髓病后炎症反应轻度增加。 脑脊液蛋白定量注意事项: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如细胞变性,破坏,导致计数和分类不准; 有些化学物质如葡萄糖等将分解含量减少;细菌发生自溶影响细菌的检出率。脑脊液抽取后一般分装三个无菌管,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三管的顺序不宜颠倒。因标本采集较难,全部送检和检测过程应注意安全。 脑脊液蛋白定量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介绍: 脑脊液是一种包绕并循环于神经系统脑组织和脊髓周围的特殊体液,对于脑的保护、营养、代谢等起着至关重要。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正常值: 颜色和透明度:无色、透明。凝固性:12~24h内不凝固(无凝块或薄膜)。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临床意义: 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1.颜色无色:虽是正常脑脊液特点,但也见于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等。红色:见于各种原因的出血。应区别脑脊液穿刺时可能损伤血管而出血。病理性出血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黄色:见于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出血、椎管梗阻、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重症黄疽、新生儿溶血症。乳白色: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性脑膜炎。褐色/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脑脊液中如有细胞、细菌、真菌等增多时可变为混浊。结核性脑膜炎呈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呈明显脓样混浊;轻度混浊或仍保持透明可见于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 3.凝固性脑脊液中蛋白质(引起凝固的主要蛋白质是纤维蛋白原)增多时(大于10g/L),常出现凝固。1~2h内出现凝块或沉淀物,见于化脓性脑膜炎;12~24h后才出现薄膜状,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出现胶样凝固,见于蛛网膜下腔梗阻;出现絮状物,见于神经梅毒等。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注意事项: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如细胞变性,破坏,导致计数和分类不准;

脑脊液检验操作规程

脑脊液常规检验操作程序 1.目的 保证脑脊液常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及时。 2.适用范围 脑脊液常规检测,标本类型为脑脊液。 3.职责 3..1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检验人员向临床提供脑脊液标本量、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生物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等。 3.2脑脊液标本的运送由临床卫生员运送。 3.3收集与处理检验后脑脊液标本由检验卫生员统一送到医院垃圾处理站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 检验程序 4.1脑脊液理学检验: 4.1.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液体。当有病变时可出现红色、黄色、绿色、乳白色、黑色等颜色。 4.1.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当脑脊液中有形物增加时,透明度降低,透明度可按清晰透明,微浑、浑浊三级报告。 4.1.3凝固或薄膜正常脑脊液没有凝块,化脓性脑膜炎时可出现,脑膜炎时可出现薄膜,可用无凝块、胶冻样、有薄膜形成、有凝块等方式报告。

4.2脑脊液化学检验: (一)潘氏(pandy)定性试验 4.2.1【原理】 蛋白质与石碳酸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4.2.2【试剂】 5-7%石碳酸溶液。 4.2.3【方法】 取试剂2-3毫升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出现白色浑浊为阳性。 4.2.4【结果判断】 透明无变化(一)阴性 微呈白雾状(〒)极弱阳性 灰白色云雾状(+)弱阳性 白色浑浊(++)阳性 白色浓絮状沉淀(+++)强阳性 白色凝块(++++)最强阳性 4.3【注意事项】 试剂和脑脊液应按一定比例进行试验,若脑脊液浑浊,应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试验。

4.4【参考值】 正常人多为阴性,偶有极弱阳性反应。 5、脑脊液显微镜检验: 5.1细胞总数计数 5.1.1直接计数法:如细胞数很少,可用此法,用滴管吸取少量充分混匀的脑脊液于血细胞计数池内,等待2~3分钟后,用低倍镜 计数四角及中央共五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数,将其总数乘以2〓106,即为每升脑脊液中的细胞总数。 5.1.2稀释计数法:如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很多,可用此法。于小试管内加红细胞稀释液0.38毫升,再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混匀的 脑脊液20微升加入小试管中,混匀后将其滴人血细胞计数池内,然后用低倍镜计数四角的四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并乘以50〓106。而即为每升脑脊液中的细胞总数。 5.2白细胞计数 5..1.1直接计数法:用吸管吸冰醋酸后轻轻吹出,使管壁附着少许冰醋酸。用此滴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数滴,待其中红细胞完全溶解后充入血细胞记数池内,计数四角及中央共五个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数(包括间皮细胞)。总数乘以2〓106即为每升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待其中红细胞完全溶解后充入血细胞记数池内,计数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与手册电子书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与手册电子书 北京协和医学院建院95年,在医学教育、医院管理、临床、科研等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医院的楷模,更有人评价其为“中国医学现代史上不可复制的神话”,国内各医院对北京协和医院医学人才临床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更是密切关注。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各科专家共同参与编写。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职业素养手册 临床职业素养培育工程、临床职业素养培育拓展课程、医学生参与职业素养培育的体验、聆听大师(赵玉沛、张之南、邱贵兴、郎景和教授的经验、体会)、润物细无声、医德教育。 北京协和医院标准化病人培训手册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各科专家共同参与,针对临床实践技能锻炼方面对标准化病人的需求而编写,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概述、标准化病人应具备的素质与条件、如何招聘标准化病人、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书面反馈例释、如何编写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病例、标准化病人应用实例、标准化病人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等。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风湿免疫科诊疗常规

详细叙述了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以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全书贯穿了协和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精神,体现了当代协和医院的临床技术与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详细叙述了常见危重症诊疗常规以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全书贯穿了协和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精神,体现了当代协和医院的临床技术与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肿瘤内科诊疗常规 详细叙述了常见肿瘤的内科诊疗常规以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全书贯穿了协和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精神,体现了当代协和医院的临床技术与水平。 登录人卫社官方电子书平台—人卫电子书或在移动设备APP应用商店中搜索“人卫电子书”下载客户端阅读丛书。

脑脊液常规详细

常规检验 颜色检查 (CSF) [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 1.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微绿色: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 透明度检查 [正常参考值] 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临床意义] 1.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蛋白定性试验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 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 ++):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 葡萄糖半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1-5管或2-5管阳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 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 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 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 细菌及寄生虫检查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有细菌,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常由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病程较慢的脑膜炎常由结核杆菌、新型隐球 菌等引起。 2.脑脊液中若发现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等,可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或脑型肺吸虫病等。 细胞分类 (DC)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无或少量;淋巴及单核细胞:少量; 间皮细胞:偶见;其他细胞:无。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

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概要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 王永春,毕经丽(山东省潍坊市脑科医院检验科261021 【关键词】脑脊液; 蛋白定性; 细胞计数 DOI:lO.3969/j.issn.1672—9455.2010.21.080 中圈分类号:R446.1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9455(201021—2428-02 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性状检查、蛋白定性、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蛋白质定量、葡萄糖定量测定、氯化物定量测定、微生物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等[1]。脑脊液常规检查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病情衍变等方面不可缺少的监测项目, 且其采集方法有一定困难,操作繁琐,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做好脑脊液检壹的质量控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精密度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如下。 1标本收集和处理 用带盖无菌管收集3管脑脊液,第1管做细菌培养,第2管做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第3管做一般性状检查和细胞学检查。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 1h。放置过久,性质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 2一般性状检查 2.1标本为血性常由于穿刺损伤(新鲜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陈旧性出血引起,二者鉴别结果见表1。 表1穿刺损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2.2蛛网膜下腔的陈旧性出血红细胞破坏、溶解,出血4~ 8h即出现红色。蛛网膜下腔梗阻由于脑脊液长期滞留,当蛋白含量超过去1.5g/L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程度与蛋白含量成正比。当蛋白含量达到30~50g/L时,脑脊液可自凝而呈黄色胶冻状。脑脊液胆红素浓度超过8.5/tmol/L时即可被黄染。

2.3穿刺出血脑脊液中有红细胞,可引起微浊。白细胞数如超过300×106/1,可 变为浑浊。 3细胞计数、分类 3.1因穿刺损伤血管引起血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结果必须校正。其校正方 法:(1可以以红细胞和自细胞之比(700:1的关系估计自细胞;(2通过外周血红细胞及自细胞和脑脊液中红细胞数计算出从血液中带人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 3.2细胞计数应注意新型隐球菌与白细胞、红细胞区别,新型隐球菌不溶于乙酸,加优质墨汁后可见不着色荚膜。白细胞也不溶于乙酸,加酸后白细胞核和胞质更加明显-红细胞加乙酸溶解。 3.3白细胞计数试管或吸管中的冰乙酸要尽量去尽,否则结果偏低。 3.4若标本陈旧。细胞变形时,白细胞直接分类法误差太大, 推荐用涂片染色分类计数法,收集细胞时离心速度不能太快, 否则细胞形态受影响,涂片固定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能高温固定,以免细胞皱缩。 3.5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脑脊液细胞敦时,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对象主要是全血,其最适测定范围是全血细胞数量的范围,脑脊液中细胞数量一般会少于血液,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具备了对微量标本测定的全自动m细胞分析仪,具有测定全血的功能,极大地拓宽了线性范围,利用此功能对脑脊液进行测定后除以其稀释倍数,从而得到脑脊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较准确的结果。 4细胞学检查 4.1脑脊液细胞学发现瘤细胞通常有确诊价值,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较少,80%左右为脑和脑膜的白血病浸润或其他癌、瘤转移口]。自血病细胞和其他肿瘤细胞表现为细胞总数增多,胞体形态与大小不一,胞核增大,核仁大而增多,核浆比例失调,细胞分裂像增多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估和复发预报等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3脑脊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程序

脑脊液常规检查简易操作程序 一、一般性状检查 观察颜色、透明度、有无凝块,可记录为水样透明、白雾状浑浊、微黄浑浊、绿黄浑浊、灰白浑浊等。 二、潘氏(Pandy)球蛋白定性试验 取5%苯酚溶液2—3m1,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l一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土):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十):灰白色云雾状。 阳性(2十):白色浑浊。 强阳性(3十):白色浓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4十):白色凝块。 三、细胞计数 (一)、细胞总数 1、对澄清的脑脊液可混匀后用滴管直接滴入计数池,计数10个大方格内红、 白细胞数,其总和即为每μl的细胞数。再换算成每升脑脊液中的细胞 数。如细胞较多,可计数一大格内的细胞×10,即得每μl脑脊液中细胞总数。如用升表示,则再乘以106。 2、浑浊或带血的脑脊液可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混匀的脑脊液20μl,加入含 红细胞稀释液0.38m1的小试管内,混匀后滴入计数池内,用低倍镜计数4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乘以50,即为每μl脑脊液的细胞总数。 (二)、白细胞数 1、非血性标本: 小试管内放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计数池,按细胞总数操作中的红、白细胞计数法计数。 2、血性标本: 将混匀的脑脊液用1%冰乙酸溶液稀释后进行计数。为剔除因出血而来的白细胞数,用下式进行校正: 每μl脑脊液内白细胞校正数=每μl脑脊液内白细胞未校正数 每μl脑脊液内内红细胞数×每μl血液内白细胞 - ────────────────────── 每μl血液内红细胞

脑脊液常规操作规程

1.检验目的 指导脑脊液(CSF)常规测定。 2.方法原理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中的无色透明液体。由于脉络丛上皮细胞对血浆 中各种物质的选择性分泌和超滤作用,血浆中各种成分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各有不 同。其中最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是氯、钠、镁离子及乙醇;其次为清蛋白、葡萄糖、钙 离子、乳酸、氨基酸、尿素和肌酐;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某些药物、胆红素、 胆固醇则极难或不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如感染、炎 症、肿瘤、外伤、水肿和阻塞等都可以引起脑脊液成分的改变。通过对脑脊液理学 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和免疫学检查及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可对疾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脑脊液(CSF)常规测定内容包括:颜色、性状、有核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潘 氏试验、细菌等。 潘氏(pandys)试验:CSF中的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 色混浊或沉淀。 3.方法性能参数(如线性、检出限、测量区间、不确定度、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 和特 4.标本类型

标本类型:新鲜CSF。 标本拒收条件:拒收延迟室温2h、冷藏6h未送达标本。 标本保存与稳定性:一般室温1h内完成检验,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细胞计数 及分类检查。 5.要求的容器、防腐剂或添加物、仪器、试剂或分析系统 标本容器:BD无促凝成分红头管或洁净干燥带盖玻璃管。 试剂 试剂存储和有效期: 仪器:OLYMPUS光学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 6. 校准程序(计量学溯源性) 不适用 7. 质量控制,控制品使用水平和频率,允许限的纠正措施 不适用 8. 程序步骤 一般性状检查:轻轻混匀CSF,观察量、颜色、有无凝块和透明度(一般细胞数≥300 /μl个时或蛋白增加可产生混浊),并记录。

2.1.1.1口腔科诊疗常规、操作规程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 一、基本要求 (一)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二)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空腔诊疗器械,包括口径、探针、牙科镊子等空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四)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五)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医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一)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 (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工作要点是: 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用机械 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 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三)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对口腔器械维护和保养,对特殊的口腔机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四)根据采用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日期。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科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五)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对不耐湿热、能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者灭菌。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