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导学案

课题:乘法分配律(探索与发现三)课型:新授班级:姓名:

主备:****** 审核:***** 时间:家长:

致家长:良好的学前预习,才能让你的孩子在课上学得更好,学得更多,请一定督促你的孩子认真地预习导学稿,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自己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能理解乘法分配律。

2.用语言叙述归纳乘法分配律。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从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进入新知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独立观察,认真思考,又要加强练习,才能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呦!

2.口算。(一定要把握好运算顺序呀)(4分)

10 × 3 + 10 × 7= 60 × 9 + 60 × 1=

(27 × 73)× 8= 20 × 5 + 50 × 2=

3.用简便方法计算。(4分)

25 × 72 × 4 小结:应用乘法和可以使计算简便。(2分)4.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二、探究新知。

(一)认真观察思考,初步感知定律。

1.口算:(3分)

4×5)×2 = (3+4)×5 = 2×10 + 2×6= 4×2 + 5×2= 3×5 + 4×5= 2×(10+6)= 提示:每组题目中的得数怎样?(2分)

2.观察思考:每组两个算式有没有联系?你发现了什么?[3分] (4×5)×2○4×2 + 5×2+

(3 + 4)×5○3×5 + 4×5

2×10 + 2×6○2×(10+6)

(二)小组合作,总结定律。

1.观察情境图。

小明和小军看到工人叔叔正在贴瓷砖,贴了两面墙。

(1)你帮他们估一估,大约贴了块瓷砖。[2分]

(2)那么工人叔叔实际贴了多少块瓷砖呢?我们来列式算一算吧。

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来计算瓷砖的数量。(小组成员可以合作呦!)[6分]

解法一:解法二:

(3)数学很有趣吧!观察上面的两种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两道算式的计算结果是的。所以这两道算式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为:[2分]

=

2.仔细观察上面等号两边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按照这样的算式特点,还能写出几组相等的算式吗?试一试吧。[4分]

(10 + 7)×6 = ×6 + ×6

49×(100 + 1)= +

=

3.总结规律。

(1)像上面这样相等的两个算式,我们怎样用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关系呢?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把下面的空白处补充完整。[6分]

两个数的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相乘,再把两个乘积;这种运算定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3)我要记住乘法分配律。[4分]

如果用a、b、c来表示算式中的三个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写?先自己试一试,再与小组成员交流。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 + b)×c =

或a×c + b×c = 三、课内巩固训练,我能行!

1.填一填。[6分]

(20 + 9)×6 = ×6 + ×6

8×(125 + 9)= 8× + 8×

7×48 + 7×52 = ×( + )

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6分]

(80 + 4)×25 34×72 + 34×28

3.小明这样计算36×3。 36 × 3

=30×3 + 6×

=90 + 18 [2分]

=108

4.计算。[4分]

(20 + 4)×25 35×37 + 65×37 25×41

四、学习体会。写出本节课你的收获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吧。

学(教)后记:[4分]

◆预习得分: ◆组长打岔: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先分级) (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 (2)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3)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先分级) (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 (2)写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写法写。 (3)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1、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近似数 1、区别精确数与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四舍”:小于5的省略。“五入”:大于、等于5的进一,就是满五进一。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那一位的下一位,下一位“四舍”或“五入”后,同它右面各位数字一起都改写成“0”。 二单元《线与角》 线的认识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3、过两个点能可以画一条直线; 4、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 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5、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 平移与平行 1、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平行线的特点:(1)两条直线。(2)两条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4、点到直线的无数条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最短。 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度量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练 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学生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是四年级数学学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把分配律和结合律的难点罗列出来,以便家长在家中指导。 分配律的模型:(a+b)×c=a×c+b×c 一、分配律的典型题例 ①由(a±b)×c推出a×c±b×c的典型题例有三种: ●(125+40)×8 因为题中125×8和40×8在计算时都非常简便,用口算的方式即可得出结果,因此这道题在计算时可直接套用公式进行计算。 即(125+40)×8 =125×8+40×8 =1000+320 =1320 ●103×12 此题中有一个接近整百的数(这种类型的题目还有接近整十或整千的),可以把103拆分成整百数加一个较小数,即:100+3,则题目变成:(100+3)×12,可套用公式变成: 103×12 =(100+3)×12 =100×12+3×12 =1200+36 =1236

98×47,可以把98拆成整百数减一个较小的数。即:100-2,则题目变成:47×(100-2),可以套用公式变成: 98×47 =47×(100-2) =47×100-47×2 =4700-94 =4606 ●(18+4)×25 这道题虽然已经是分配律(a+b)×c的形式,但是实际计算过程中18×25并不简单,因此不能直接拆分成18×25+4×25的样子,而是先把18+4算出来等于22,然后对22进行重组,拆分成上题的整十数加较小数的样子:20+2,因此题目的解法是: (18+4)×25 =22×25 =(20+2)×25 =20×25+2×25 =500+50 =550 ②由a×c+b×c推出(a+b)×c的典型题例有两种: ●24×31+76×31 这题因为24+76正好等于100,因此可直接套用公式变为: 24×31+76×31 =(24+76)×3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笔算分类练习题 一、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 840÷20= 840÷40= 346÷40= 380÷30= 930÷30= 330÷50= 621÷80= 800÷40= 1、92÷30= 2、40÷10= 3、64÷30= 4、185÷4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笔算分类练习题

二、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2.时间: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认真真,不要浪费自己的一分一秒,更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2小时、3小时就是指时间。 1个星期= 天 1天 = 小时 1小时= 分 1分= 秒 1小时= 秒3.路程: 人、交通工具走过或驶过的距离。如从家里到学校要走1千米,1千米就是路程。 1千米=( ) 米 1米= ( ) 分米 1米=( )厘米 1厘米= ( )毫米例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答:2小时可行千米。 例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56米,15分钟到达。从学校回家走了21分钟,回家时,小明每分钟走多少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笔算分类练习题 例1.计算:84÷21= 69÷23= 324÷81= 245÷71= 64÷22= 350÷51= 196÷39= 185÷37= 2.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 3.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一种是《儿童百科》,每套125元,另一种是《数学猜想》,每套18元,每种3套,一共多少元? 一、我会填。(25分,每空1分) 1.224÷28可以把除数看作()。 2.如果两个数的商是25,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时,商(); 如果被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3.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的13倍是被除数,商是()。 4.计算720÷[(12+24)×20],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线与角》综合复习

《线与角》线的认识 知识点: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1、画直线。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2、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平移与平行 知识点: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补充知识点: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 知识点: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1、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2、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旋转与角 知识点: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动手画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 知识点: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精选-北师大版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P48~P49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 1258= 2594= 18254= 12516= 75+25= 89100= 教师请个别学生口算并说出部分题的口算依据及应用的定律。 2、再出示:11956+11944= 师;这一题,谁能口算出来?老师可以口算出来,你们相信吗?是不是老师又应用到数学的什么定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一、线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线段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P48-P49。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出示题目: ⑴复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⑵口算。 (27+73)×8=800 40×9+40×1=400 14×(10+2)=168 10×6+10×4=100 ⑶用简便方法计算 25×63×4 ⑷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0×5+5×80 (1250+125)×8 教师请个别学生口算。 (师:这一题,谁能口算出来?老师可以口算出来,你们相信吗?是不是老师又应用到数学的什么定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简单算式:让学生在这些算式中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全班交流。 (3 + 2)×4 = 3×4+2×4 2×(11 + 9)= 11×2 + 9×2 (20 + 4)×5=20×5 + 4×5 (黑板板书) 结果知道:这个式子的得数相等。 2.出示课本插图 ①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大家能根 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出示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②估计工人叔叔大约贴了多少块瓷砖?

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试着估计。 ③列式解答 学生在下面练习,老师巡视,练习结束后,要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全班交流。方法一:6×9+4×9=54+36=90(块)教师试着引导学生说出这边的6×9和4×9分别是算什么?(分别算出正面和侧面贴的块数。)(黑板板书) 方法二:(6+4)×9=10×9=90(块)引导学生说出:两面墙共有9列,一行有6+4块,所以我先算出一行有10块,再用10×9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黑板板书) 结果计算算出来的结果相等,那么用=表示这两式子的关系。(教师板书=。) ④观察算式与上面式子相比,有什么的特点? (等号左边的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规律: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因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因数。 从而得出乘法交换律的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⑤字母表示。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a+b)×c=a×c+b×c并带读。三、拓展巩固训练。(课件) 2.计算 102×45 (80+4)×25 32×27+32×7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①读数的方法:(1)先分级,四位一级;(2)从最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每一 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的数来读,读完每一级再在后面添上这一数级的计数单位。 亿级万级个级 例如12∕9533∕0000 读作: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 ②写数的方法:(1)先分级,弄清楚有几个级;(2)从最高位写起,写出每一级的数; (3)哪一个位置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亿级万级个级 例如二十亿零四百三十五万写作:20∕0435∕0000 ③比较大小的方法:(1)位数多的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从高位开始比较,哪个数位上的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④(四舍五入)方法:(1)“四舍”小于“5”的省略(2)“五入”大于“5”的进一。 ⑤近似数的求法:四舍五入到十位,十位后面都变为0→看个位(利用四舍五入方法 确定十位);四舍五入到百位,百位后面都变为0→看十位;四舍五入到千位,千位后面都变为0→看百位;四舍五入到万位,万位后面都变为0→看千位;……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

最新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最新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数一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先分级) (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 (2)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 (3)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先分级) (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 (2)写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写法写. (3)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1、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近似数 1、区别精确数与近似数. 2、“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四舍”:小于5的省略. “五入”:大于、等于5的进一,就是满五进一.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那一位的下一位,下一位“四舍”或“五入”后,同它右面各位数字一起都改写成“0”. 二单元《线与角》 线的认识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3、过两个点能可以画一条直线; 4、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 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5、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 平移与平行 1、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平行线的特点:(1)两条直线.(2)两条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 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3、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4、点到直线的无数条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最短. 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 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度量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更大的数1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从个位起,每()个数位是一级。()()()()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2、10个十是一(),10个万是()1个亿是()个万。 3、一亿有()个百万,四万九千有()个千。 4、亿位的右面是()位。 5、和1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二、写出7所在的数位和它表示的意义。 1、72000220中的“7”在()位上,表示()。 2、61780000中的“7”在()位上,表示()。 3、1010700中的“7”在()位上,表示()。 三、计算。 9000+800+50+7 80000+4000+20+8 四、想一想,该添几个“0”。 一个数最高位是4,最低位是8. 1、它是一个七位数,中间该添几个0 ? 2、最高位是千万位,中间该添几个0 ? 认识更大的数2 一、填空。 1、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这个数位的3表示();第九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在这个数位上的3表示()。 2、5个亿、7个3组成的数是()位数,这个数是()。 3、写出一个万位上是8的最大六位数()。 4、三十万零七百这个数含有()级和()级,最高位是()位。个级()位上写7,表示() 二、在○中填“>”“<”或“=”。 38462 ○372300 61230 ○58940 856000 ○860000 99754 ○101010 42万○420000 1万○9820 6538420 ○6583420 100000 ○99999 三、先读下面的数,然后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2005年我国水果的总产量已经达到598400000吨。 2、今年北方图书城一共卖出儿童读物约46830000册。 3、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约9600000平方千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多少大家知道吗?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欢迎大家学习!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十亿位亿 位 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 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w W w .X k b 1.c O m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

(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

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一、线 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没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0.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线是另一条线的垂线,这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二、角 11.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2.当角的两边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当角的两边经过旋转重合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3.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张口越 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4.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15.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6.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17.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 教 学 设 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今天我们将通过再一次的探索来学习,看还能够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独立尝试,初步发现规律。 出示情境图,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①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 这幅图,你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哪些信息 大家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教师出示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②列式解答,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3+5)×10=8×10=80(块)引导学生说出:白色3行,蓝色5行, 两种颜色共8行,一行有10块,所以先算出一共有8行,再用8×10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黑板板书) 方法二:3×10+5×10=30+50=80(块)引导学生说出这边的3×10和5×10 分别是算什么(分别算出白色瓷砖和蓝色瓷砖的块数。)(黑板板书) 方法三:(4+6)×8=10×8=80(块)引导学生说出:左面墙4列,右面墙6 列,两面墙共有10列,一列有8块,所以我先算出一共有10列,再用 10 ×8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黑板板书) 方法四:4×8+6×8=32+48=80(块)引导学生说出这边的4×8和6×8分 别是算什么(分别算出左面和右面瓷砖的块数。)(黑板板书) 2.类比举例,归纳概括规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附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附加题测评 1,﹣13℃与﹣3℃相比,()温度高,高了()℃。 2,玲玲在教室的第6列第2行,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3,下面()所在的位置与(4,4)所在的位置距离最近。 A,(3,4) B,(5,4) C,(4,8) 4,某校四年级学生一次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如下:90分、82分、87分、79分、87分,求出它们的平均成绩,以“平均成绩”为基数,用正数、负数表示出每名同学的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差。 5,笑笑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3写成了37,结果得到的商是128还余9,正确的商是()。 6,208×14-8×14=() 7,有白棋和黑棋共1200颗,按照下图的规律从左往右排成一行,其中黑棋有()个,白棋有()个。 ○●○●●○●●●○●○●●○●●●○●○●●○●●●……8,张老师将54张图片分给10个人,有的人分到了5张,有的人分到了7张,正好分完,分到5张的有()人,分到7张的有()人。 9,速算与巧算

(1)3200÷25÷4 (2)1999+999×999 10,小青把1,2,3,4,……97,98,99,100,101放在一起,顺次排成一个多位数,123456……99100101,这个大数是几位数? 11,1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共51元,而4支圆珠笔和1支钢笔共24元。钢笔每支()元。 12,一列火车刚通过一条长1140米的桥梁(车头上桥直至车尾离开桥)用了50秒;又以相同的速度穿越长1980米的隧道用了80秒。这列火车全长()米。 13,四(5)班有学生45人。其中有28人学习钢琴,有35人学习围棋,有37人学习书法,有40人学习游泳。这个班至少有()人以上四项同学都学了。 14,请比较温度高低:-12℃○-21℃ 15,一个五位数的近似数约是8万,这个五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16,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3次,得到的角是()度。 17,用简便方法计算。 700÷25 99×83 23×63+23×28+330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 教 学 设 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今天我们将通过再一次的探索来学习,看还能够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独立尝试,初步发现规律。 出示情境图,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①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这幅 图,你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哪些信息大家能根 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教师出示问 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②列式解答,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3+5)×10=8×10=80(块)引导学生说出:白色3行,蓝色5行,两种颜色共8行,一行有10块,所以先算出一共有8行,再用8×10算出 共有多少块瓷砖(黑板板书) 方法二:3×10+5×10=30+50=80(块)引导学生说出这边的3×10和5×10 分别是算什么(分别算出白色瓷砖和蓝色瓷砖的块数。)(黑板板书) 方法三:(4+6)×8=10×8=80(块)引导学生说出:左面墙4列,右面墙6列,两面墙共有10列,一列有8块,所以我先算出一共有10列,再用10 ×8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黑板板书) 方法四:4×8+6×8=32+48=80(块)引导学生说出这边的4×8和6×8分 别是算什么(分别算出左面和右面瓷砖的块数。)(黑板板书) 2.类比举例,归纳概括规律。 你能把这四个算式分成两组用等号连接的算式吗 3×10+5×10=(3+5)×10 引导学生说出3个10加上5个10也就是8个10(黑板板书) 4×8+6×8=(4+6)×8 引导学生说出4个8加上6个8也就是10个8。(黑板板书)

北师大四年级上数学教学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紧张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掌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按照数学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讲、批、辅等方面,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并坚持做好培育工作,每期常规检查都得到肯定。 1、针对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2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本学期我对学生注重加强了思想教育,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检查的能力。 4、加强了对学差生的辅导,使本学期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他们的学习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5、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

教具、学具。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6、通过练习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所以我认真上好练习课,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 7、注重专题研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好练习和复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重视了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通过家长会、或与家长通电话等不同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着重放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上,使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9、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生习惯,针对这一方面,本学期重点抓了学生,每做一件事情,每做一道题,要求学生要有耐心,培养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好习惯。 10、通过一些活动,统计、数据等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使学生有了为祖国为中华民族努力学习的精神。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或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 3、班级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4、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育优秀和帮助差生做得不够扎实。

最全面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班级:姓名: 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知识点: 1、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数亿级万级个级 级 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位亿亿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数亿亿亿万万万 单 位 (1)数位顺序表有数级、数位、计数单位三部分组成。 (2)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例如:129 中的9 的计数单位是有一(个),所占的数位是个位。 (3)认识数级 我国的计数单位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4)拓展提高 三位分节法:国际习惯读、写多位数时,为容易辨清数位,从个位起向左数,每三位 作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空半个数字的位置,也可以用分节符号“,”把他们分隔开来。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总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要看他 们之间有几个间隔,有几个间隔进率就是几个10 相乘。 警示误区: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一定要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3、能力提升例题: (1)计算(156789+567891+678915+789156+891567+91568÷)9 (特点六个加数数位相同,各数位出现的数字相同,都是156789,1 +5 +6+7+8+9=36 。加数的和可以转变成36 个十万,36 个万,36 个千,36 个10 ,36 个1) (2)简便方法计算 (1234567+2345671+3456712+4567123+5671234+6712345+7654321)÷7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先分级),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如: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万)个级 4 个0 不读 1001|0000(一千零一万)中间读一个0,个级4 个0 不读。 707|0100(七百零七万零一百) 12|9533|0000(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 拓展提高: “0”在“首级”或“级中”就读出来;“0”在“尾级”就不读出来。 例如:2|0102|0850 读作二亿零一百零二万零八百五十。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例如:六百七十八万写作6780000. 四十四万写作440000. 七百万八千四百7008400 七百零四万零五十写作7040050 (读一个0 不一定只写一个0) 知识记忆:大数读写并不难,数位顺序想在前。 四位一级要牢记,读零写0 是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